小說:緣歸何處(九)

心路


【正見網2005年03月17日】

引言:這是我一生走過的心路歷程,在中國古老的文化被人遺棄,漸漸不被現代人所理解的今天,我因修煉發現了自己一生的究竟,看到了中國歷史文化變遷的真實面目,同時明白了古人說的「人生是一台戲」的真正涵義,我的經歷看起來平凡而簡單,但是我生命的主線卻清晰得讓我不得不真實的體驗到古人對人生的正確認識,我的一生就是被我解開了的現代版的對古人這一句話的活生生的例證。因此我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以此來感謝上蒼對我的關愛。

由於特殊的原因,為安全起見,我不得不隱去所有真實的人名和地名。

我多麼希望我在中國的同學朋友能看到我內心真誠的渴望和信念。

◇◇◇ ◇◇◇ ◇◇◇

打開《周易》的門扉

陪母親過完這最後的假期,我又返回北方。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面對竹天的父母,對於自小就缺乏與父母交流經驗的我來說,顯得很不習慣也很不自然,我只好用看書的方式迴避很多不便。周末的日子更是不由自主的往書店跑,我知道自己要尋找一種能讓我把握人生的智慧,但我一時竟不知從何做起。

當我的目光落在各種研究《周易》的書籍前時,我不由停下了腳步,我對自己說也許我該從這部我一直不敢涉及的從古至今極富神秘色彩仿佛能讓人把握生命與宇宙奧秘的《周易》開始。

就這一念,促使我開始自己研究起《周易》來,買了一堆關於這方面的書,埋頭苦讀,那精神頭絕不亞於當年我考大學,更確切的說勝過當年考大學,因為今天的我並非逼自己為了迎接什麼考試而去拚命努力,相反把握命運與大自然奧秘的強烈渴求使我一本接一本的往下看,根本停不下腳步,有時甚至熬到深夜才戀戀不捨的放下手中的書。十分奇怪的是,當初看《周易》的那種心理障礙一下變得無影無蹤,從我拿起第一本《周易預測學》開始,我很輕鬆就看懂了,之後那些難懂的文言術語,神秘的卦象符號也變得淺顯明白,我仿佛「無師自通」對起卦推測命理得心應手。興奮使我來不及仔細的想為何自己的頭腦象有一個地方被打開了鎖似的變得如此靈通,為何從前看不懂的術語一下變得如此淺白,到我得法正式走入修煉之前,我從不去仔細考慮過現代科學人體研究中發現的人的大腦有70%是基本上得不到使用的奇怪之處,也無法體會到修煉人是怎樣通過另外一個超常的辦法走了一條捷徑,直接被打開了這一部分常人無法使用的大腦從而大智大慧一下領悟宇宙的天機。那麼是什麼原因又是什麼樣的人鎖住了這70%的大腦又是什麼原因被誰打開了這一部分大腦,我當時的思維是達不到這一點的,直到我走入修煉。

不過我回想起了當年中學時代因藥物的作用導致我記憶減退,對數理科分析理解的遲鈍曾帶給我的那種痛苦,那種因頭腦不靈活而感到的自信的喪失,在哥哥面前的自卑,這一切對我來說印象太深刻了。如果當年我就能看到自己生命的主旨,那麼頭腦被鎖住轉不動只能選擇文科從而被安排著一步不差的走到今天,然後頭腦自然被打開也就不奇怪了。也就是說到了我該明白什麼,頭腦該達到怎樣的狀態,哪部分靈活,哪部分遲鈍都是有原因的,都跟我走向修煉這一人生主旨密不可分。

不管當時我明白與否,一種要把《周易》的真面目研究透的決心和似乎能把握大自然的規律,把握命運的自信讓我激動萬分,我已無法僅僅滿足於既成的公式定理似的簡單的預測。我非常清楚的意識到周文王推演了《周易》但卻並非他創造了周易,他掌握了一門神秘而超常的、遠遠的高出現代科學具有更高層次的學問,支持它的是道家的五行學說相生相剋之理。同時我還看到古代的易學大師例如人們較熟悉的宋代邵康節先生卻是個大儒,即儒家學者,事實上古代的大儒基本上都通曉易學可以說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滿腹經綸,指點江山,對天象的變化、歷史社會的變遷了如指掌,敬天知命、寬厚大度但又從不輕易將天機示人。

我捉摸不到是什麼原因,儒道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但五行學說運用到醫學、音樂、軍事、天氣等日常生活。從安邦治國到一切生活領域,可以說無所不在,那就是古人的科學認識,它使我明白在現代西方實證科學傳入中國之前,中國的科學已走入了直接探索生命、人體、宇宙奧秘,並把人事與天象的變化合而為一,緊密結合的道路,五行學說充分體現在易學上,把這五行的規律運用得爐火純青。古人言一葉知秋,萬事萬物皆有其內在的人眼看不到的相互聯繫,古人往往對自然界的一點點變化或異象甚至人的一舉一動都不會視之為偶然。大至歷史的興衰、朝代的更替、小對個人命運、旦夕禍福無所不包,都能通過一個舉動甚至一件小事推測整個事態、前因及後果。古人對這一理論的認識與篤信,正如同現代人對現代醫學理論的認識一般:什麼病從口入,什麼這個菌那個病毒,什麼維生素等等深入人心不自覺都會天天運用。

我曾經那樣理所當然的認為古代人科學不發達所以迷信,然而通過對易學的研究,對易學大師不同尋常的經歷的拜讀,使我漸漸改變了自己膚淺而又固執的頭腦,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自己居然不懂自己的文化而感到慚愧。

儘管初學《周易》時我私心很重,希望自己掌握大自然的規律而為自己所用,使自己在世間從容自在,能立於不敗之地。我根本不會想到,一旦涉及超出常人層次的東西時,已接近走向修煉,而且會有超越常人層次的理來約束自己。其實往往通曉易學的大家都幾乎同時是遵循嚴格的道德規範的,不僅僅是他們,包括古代的中醫大家也都如此,我以為那只是個人的修養並沒想到道德與掌握古代科學,與修煉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只知道聽故事,只知道師父傳人強調一個人的道德境界,若求名利,即便得到也會很快喪失本事,我不知道那是為什麼,也不會去重視這些,所以我當然研究周易時的思想是十分錯誤而可笑的。我以一種自己意識不到的名利之心在看待古人,心裡奇怪過為何他們掌握如此高深的學問都不運用來圖名圖利,儘管當時不明白,思想也挺可笑,但有一點是明確的,要想達到與古人看齊,唯有吃透中國古典文化。那我該從哪裡做起呢,無論如何易學大師們的謙謙君子的大儒風度來源於他們極高的儒學素養,我決定從儒家開始然後再研究道家。

我不可能回到古代享受私塾的教育,只有效仿私塾從最簡單的已經被現代課堂拋棄的《三字經》等幼兒啟蒙教材開始,接受系統的儒家思想教育,當我走入這一步時,我開始理解許多自己曾經誤解的東西,知道了曾被批判的竟是如此富有智慧的一面,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儒道文化的密不可分激起了我強烈的求知慾望。

我如飢似渴的吸收、消化、興奮異常、我仿佛讓自己變成了督促自己學習的導師從最基本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開始一頭扎了進去,我背得津津有味,朗朗上口既便是一本看似簡單的幼兒啟蒙教育教材如《三字經》竟然涉及到了各個領域,但首先強調的是人的本性為善,教育的的重要,老師父母的責任及學習做人的基本道德素養。把學會怎樣為人處世,尊敬師長放在了首要位置,而這一點又基於這個開篇「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通篇的論述都是以這個思想為根本指導,培育和引導人善良本性的一面。它其實正體現了儒家教育人的根本思想,讓學生從小懂得最基本的為人之本,待人處世的常識,從家裡的倫理道德教育開始讓學生意識到首先把自己為人最基本的準則掌握,才能成為對家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其次才是對數理、對文章的學習和對歷史興衰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考究學習。

儒家的三綱五常、天文地理、自然萬物、歷史變遷全都涉及,雖未展開論述卻是一本起點極高,能引導學生知道該讀什麼書,該掌握什麼知識的指南針。我意識到這不是一本普通的啟蒙教材,它體現了古人以人為本,育化人的道德為重要使命的思想,跟中國文化的精髓的一面一樣,這些啟蒙教材起點真的高得驚人,不僅文字形式三字一句,四字一句或類似《幼學瓊林》採用對聯的體裁,能讓人獲得美的享受,重要的是內涵之深、涉及面之廣。我第一次注意到了這些思想上的深度以及涉及到的自然萬事萬物,人物典故足足把人的頭腦帶向廣闊的空間,真讓人開啟對古文化及古代聖賢的無限敬仰及嚮往、不自覺都會向古代聖賢靠攏,培養自己崇高的道德修養,使自己胸懷大志擁有寬闊仁厚的胸襟。

作者筆下蘊含的豐富知識,對人格的高標準要求,把學習自然科學等實際技能放在懂得怎樣做人之後深深觸動了我,引發我進一步研究儒家思想先不在此記述,因為那是必然。我當時特別領悟到的是:知識也好,掌握寫文章也好,是為社會為治理國家而用的,人若不知何為人,不知人的基本人倫道德理念,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不知胸懷大志,那麼掌握一大堆本事終究無所用,反之成為禍害,自然科學的知識只是一種服務於社會為人造福的工具而已,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必將危害人類社會。

這正是我們現代教育的誤區,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往往我們把思想教育課,把哲學課當做了一種附帶的花瓶似的東西根本並不在意。這正是現代青年人性走向墮落的原因。往往我們大學畢業,學了一大堆所謂的專業知識,都不知自己為何要學、學來有何用,有時只為獲得一個文憑,有時只重視學科本身是否能讓自己將來找一個收入高的工作,是否能跟上社會潮流進入一個好公司,名與利的追求成了人生的基本思想意識不到其危害性,讀書究竟為了什麼完全失去了古代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的責任之心。

我一下明白了自己學習的誤區,我走了一條與古人相反的路,所以我僅僅把文學藝術當藝術,把思想放於次要位置,把所有古代文化分開來學,我把學習文學當作一種炫耀自己學過專業懂得不少經典的資本,我根本看不到,中國文化把做人、把胸懷大志,把正確的人生宇宙觀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並一直以追逐名利為恥。

思想的高度決定文化的深度,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燦麗多彩舉世矚目,告訴我,只有那個時代的人的思想普遍高尚,胸襟寬廣,掌握著超常的宇宙、自然、生命的奧秘,才能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歷史文化,表現在小說,便會使小說奧妙無窮,百讀不厭,抽掉了《紅樓夢》那被否定的思想精華,剩下的東西會使人迷失方向。相反,它的藝術成就恰恰決定於作者將修煉的奧秘欲用小說示人這一思想高度。思想的高度決定了藝術的高度,換句話說是作者帶著一種使命選擇了文學藝術中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作者同樣可以選擇其它方式,無論他選擇什麼方式,註定那種方式會因作者的思想深度,作者對人類的責任,使命而給予他選擇的方式以意想不到的完美突變。

應該說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已明白了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了幾千年,創造了如此燦爛文化的儒道思想到底應該讓我們中華民族怎樣的重新看待,將之奉為民族之魂一點也不為過。

所以,我開始明白,我應該學什麼、讀什麼書、從哪入手,不再注重名利,也不會隨波逐流。

可以想像得出,思想的轉變,使我恨自己不能生在古代,我只好自己重新攻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我只有讀懂這些聖賢著作,才能昇華自己的思想高度,也許有一天我能達到諸葛孔明那種胸襟,把易學運用自如的境界。

從那以後,我注重的東西發生了變化,以前不愛讀的史書、帝王傳記以及輔佐帝王建立功業,治理國家的名臣傳記都激起了我強烈的興趣,並漸漸發現,中國歷史朝代的更替隱藏道家在背後操作若隱若現這一暗線,若不相信則翻開中國歷代開國帝王及其左右手的來歷,如輔佐周武王的姜子牙,輔佐漢劉邦的張良,輔佐唐太宗的李靖,還有宋太祖的軍師苗光義,明朱元璋的劉伯溫,皆為修道之人,大多奉其師之命,入世輔佐其主,皆遵循天意而為。

雖然那時我還不能象現在那樣跳出當時各種研究著作的觀點,不可能象現在那樣一下就看到了道家以及後來傳入中國的佛家這一部分超越常人層次可以說是出世部分屬於修煉的有神論的思想中的善惡有報,因果輪迴,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萬事皆有定數,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些在現在的人看來無法相信依然視之為迷信的敬天知命的思想其實正是當時從帝王到百姓都奉之為真理的讓儒家思想能穩定規範人倫道德社會秩序從而創造了幾千年輝煌又神秘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基礎。佛道全盛時期的唐朝就是一個例子。也就是說儒、道、佛三家各有使命各負其責,孔子也好,老子也好,甚至提到西方的耶酥也好,佛家的釋迦佛祖也好,幾乎都是同時代的人(當然我得法修煉前卻注意不到),無疑被世人奉之為大智大慧的偉人、聖人,你可以稱之為哲學家,思想家,也可以叫他們為聖人,覺者或佛祖,不管今天的人認為有神與否,人們卻無法否認他們的智慧,然而他們除了孔子迴避直接回答神的話題其餘的無一例外都是修煉的人,都是有神論者,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表現在中國的文化中,孔子與老子的思想深入人心,往往人們把這兩家思想拆開來研究,事實上,無法分割,而且屬於同一思想體系,只不過一個屬出世部分,一個屬入世部分,人們往往忽略了道家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幾千年來,中國的家庭、人倫、社會秩序井然有序,做人規範得十分明確又十分細緻,從表面上看,儒家點據主導地位,但是道家往往在推動朝代的歷史發展,規定中國的歷史走向這個大方向上,是一條人們看不見的暗線。同時如果人們不相信善惡有報,不相信神目如電看著人類的一言一行,不相信做了違背仁義道德的壞事會受到上天的懲罰,任何再完美的說教,再苦心的勸善,也不可能讓儒家的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牢牢的讓古人遵循了兩千多年,也不可能讓古時修道之人出現的神跡以及道家五行學說在易學預測,在醫學領域的超常智慧使人們深信不疑。

也就是說道家及後來傳入的佛家的有神思想是儒家思想得以穩定發揮其作用的基礎,無論後人對這些文化褒貶如何明顯讓我看到了孔子與老子在中國歷史上是各有使命。

當然那時我看不到這些,但是對孔子、老子以及佛家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進一步注意到了有神思想與大智大慧的矛盾之處,按原來的無神論的教育,我認為相信有神就是迷信就等同愚昧的說法,那麼這些先知先覺的偉人居然又同時是有神論者,實在太矛盾了。其實翻開中國的四大名著,除了《西遊記》不必明說,剩下的《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皆充滿了人事天定,君權神授,天子大臣皆對應天上星辰,生死富貴皆有定數等等所謂宿命、因果的思想,沒有人敢否定這幾部小說的地位,也不管這些思想人們批判還是贊同,有一點不可否認的就是能寫出這幾部古典名著的作者,無論是其藝術成就,還是其深刻的儒、道、佛思想以及他們對中國歷史、對天文地理、對易學、對醫學、對文學方面的素養,知識之淵博都是讓人驚嘆的。

這樣的博學大家,無一例外,文章的主線、文章的思想,用的就是有神的思想並且從頭至尾一氣呵成。無疑告訴人們歷史人事的興衰變遷,無論其再精彩,都是天意所致、天象演化而來,是有規律可循的。而藝術的成就恰恰來自這些已被否定掉了的極具智慧的修煉人明了人生真諦後的思想――超越常人的神的智慧給他們的啟示。他們不過將這些智慧用文學藝術形像的表達出來。

那麼對這些無處不在的思想簡簡單單拋出一句「迷信」就把這幾位大家給批判了,我還真不敢,試問自己的學識比他們乃天壤之別,他們如果不是深信這些所謂「宿命」的思想,那清高而又滿腹經綸的大家,如何肯將這現代人視之為愚昧迷信的東西來沾污他視之為十分嚴肅的要留給後人的一部也許是注入了自己一生心血的作品呢?我感到已回答不了這樣矛盾的問題。

這之前,我很難將這幾部名著的作者有神的思想與他們的學識才華與小說的藝術成就聯繫起來,也無法清醒的發現創造了舉世矚目聞名天下的大唐文化的背後正是唐朝皇帝敬佛重道的結果,是因為我無法正視有神論,我不願面對這個已經被現代中國人否定了的,甚至會被人嘲諷的思想。

千百年來,修道、修佛的高僧、道人擁有的智慧,他們能預知未來,歷史的走向,這些早為我們所熟悉,可是總也不願意去認可他們對神的信仰,也不會將他們對神的信仰與大智大慧聯繫在一起思索,也就封閉了我的思路使我認識不清中國文化的真正面目,揭不開其神秘莫測的面紗。

當初我很不理解為何古人如此重仁義,對自己的名節視為比生命還要重要,感嘆劉備、關羽、張飛的既為君臣又如同兄弟的牢不可破感人至深的仁義情懷,也同時在心中有一種古人真有些傻得可愛,打仗還要講什麼規矩義氣,而且對《水滸傳》裡那108名英雄好漢居然如此尊敬宋江這一名仿佛毫無本事的小人物大為不解。古人重仁義到如此地步,敬奉神明替天行道到如此地步是古人敬天知命、遵守為人之禮,道德普遍高尚,恰恰視現代追逐名利為恥的必然結果。是現代無神論者頭腦過於聰明笑話古人傻的人永遠理解不了的,其中自然包括我。如今回想當初,我真是無地自容,完全曲解了作品,作者有知定要傷心落淚於現代已無人能明了作品的意旨。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小說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