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 病邪難侵

淑萍


【正見網2005年06月05日】

(一)

清代張廷玉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萬事,莫逃乎命,命有修短,非藥石所能挽。」為何他會這樣說呢?這是因為有一個故事。

有一個顧庸山先生,曾得了一種病,在後背長了惡瘡,痛苦萬分。他花了很多醫藥費、請了很多名醫,才終於把這個病治好。而就在同時,他隔壁有一戶貧窮的鄰居,也得此相同病症。但因為沒錢看醫生,只得每天喝些薄粥度日,後來竟然也病好了。這件事給張廷玉很深的感觸,他感嘆的說:由此看來,「命」是有定數的,醫療與否並非那麼絕對啊。

(二)

從前有一個人叫瘐兗,他的家鄉發生疫疾,兩個兄長都因此而病逝了,二哥的病情也很危急。由於整個村裡疫情日益嚴重,所以父母和弟弟們打算逃到外地去躲避,唯獨瘐兗不肯離去。母親力勸他離開,父親也強力喝斥要他跟著一起走,可是瘐兗卻說:「我天生不怕病,我要留下來照顧二哥,你們要走就走吧。」於是他一人獨自留下來,不分晝夜的照顧病重的哥哥。

如此數十天。後來,村裡的疫情漸漸消退,家人才返回。他們回家後,看到瘐兗二哥的病已好了大半,而瘐兗本人則好端端的完全沒有被傳染,大家都很詫異。

村裡的父老們知道此事,很感嘆的說:「這孩子守人所不能守,做人所不敢做之事,真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他的人格真是令我們敬佩啊。」村中的人從此也知道了一個道理:正直之人,是疫癘百病所不能入侵的啊。

(三)

西元541至591的50年中間,強盛的羅馬帝國,遭到4次毀滅性的大瘟疫侵襲。而這4次大瘟疫,使羅馬帝國的百姓死傷無數。由於病因不明,所以這些人死的情形也不相同,當時的歷史學家伊瓦格瑞爾斯親眼目睹了這些瘟疫死難者的死狀,他說:「在有些人身上,它是從頭部開始的,眼睛充血、面部腫脹,繼而是咽喉不適,再然後,這些人就永遠地從人群當中消失了。有些人的內臟流了出來。有些人身患腹股溝腺炎,膿水四溢,並且由此引發了高燒。這些人會在兩三天內死去。」當時到處都是滿坑滿谷的死屍堆,無人掩埋,整座城市就像一座鬼城。

教會歷史學家約翰說:「在君士坦丁堡,死亡人數不可記數…… 屍體只好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惡臭。」

但是,即使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瘟疫襲擊之中,有些人卻幸運的毫髮無傷。伊瓦格瑞爾斯說:「每個人感染疾病的途徑各不相同」,「有一些人甚至就居住在被感染者中間,並且還不僅僅與被感染者、而且還與死者有所接觸,但他們完全不被感染。還有人因為失去了所有的孩子和親人而主動擁抱死亡,並且為了達到速死的目的、而和病人緊緊靠在一起,但是,彷佛疾病不願意讓他們心想事成似的,儘管如此折騰,他們依然如故。」種種跡象顯示,在這一次次的瘟疫中,人得不得病,並非有一定的公式。

以上這3段故事,恰巧都表現出一個共同特點,得不得病,似乎與醫療、身體健康狀況的關係不是那麼絕對。是否真如張廷玉所言:「命有一定,不系乎療治也」呢?

對於現代人處心積慮找養生食品、上健身房運動、找名師看診等等,這樣的想法是否也提供了另一個新的視角呢?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3054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