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詩歌系列:序言



【正見網2005年10月11日】

序言

自古以來,從觀察世間萬物的特點而領悟到人生真諦或奧秘的事例不勝枚舉。而通過對萬物的褒貶抑揚來轉達自己對某些人、事的看法或者抒發自己的特殊感覺和情緒,就成為一種有效而美妙的文學形式,其中廣為流傳的例子就是自古至今從不衰落的詠物詩。

詠物詩自古至今從不衰落,其原因就是寫作詠物詩的根本原則始終被古今中外的詩人一致作為詩歌創作的基本規則,並且被當作完美詩歌的判定特徵。這一原則或特徵,在《詩經》裡面就叫做「比、興」。「比」就是比喻的手法。「興」則主要是托物言情、說理,或者是寄情、賦理於物,通常說的是一個,要表達的是另一個。朱熹把它定義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詩經》中第一章「關關雎鳩」就是典型的「興」。美國大學詩歌課堂裡的說法「詩人說話不直接說」其實就是這一原則的英文版本。

《詩經》中還有「賦」體詩,採用直接敘述的方法。由於這種方法任何一個會寫文章的人都會用,任何一種文章都可以用,因此不是詩歌所特有的。並且,從「詩歌韻味」來講,「賦」體詩通常都不如「比、興」詩。

學習「比、興」這一重要手法的最便捷渠道就是寫詠物詩,因為詠物詩總是要用這種手法來寫。而且,寫詠物詩還能鍛鍊作者觀察事物的敏銳性、突顯觀察結果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特別的,還能促進詩人與周圍環境、乃至天地萬物的勾通和協調:心融於物、物感於心,這本身就是一種超脫常人身心的境界,其中也自然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為此,我們開設了詠物詩歌系列,專門登載詠物詩以及與之類似但使用第一、二人稱的詩體。作者在詩的前面將詠物對像的突出特點或寫作背景作一簡介,在詩的後面對全詩作適當的提示或發揮,以使讀者和初學者領略詩中的深刻內涵或微言大義。這樣一來,整個詩的寫作過程就明白清晰的展現出來了,初學者學習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歡迎大法弟子們踴躍投稿,在自己的詩歌中直接或間接的表現和修煉有關,特別是和真善忍原則、大法學員講真象反迫害、歌頌美好的人和事、揭露鎮壓者的假丑邪惡等有關的內容。

歡迎讀者的反饋意見和建議;歡迎作者的踴躍投稿和支持;為反映人間真和假、善和惡、忍和暴虐的鮮明對峙,為反映大穹正法過程的無比宏偉與壯麗,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