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6年07月27日】
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以仁德著稱的皇帝之一,他即位不久,就遍施恩德。文帝二年十一月和十二月,有兩次日食發生。文帝說:「天生萬民,為他們設置了君主來治理他們。如果君主缺乏德義,施行政令不夠公平,上天就會顯示災異以警戒。在十一月發生日食,這是上天在譴責我,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嗎?朕以渺小的身軀承擔天下,對下不能養育好眾生,對上又損害了日月星辰,我實在是太失德了。你們要想想我犯了什麼過失,必須要舉薦賢良正直和能夠直言勸諫的人,來匡正我的過失。官吏們要減輕徭役費用來便利民眾。」
文帝說:「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應當開闢田地,我要親自耕作,以便提供宗廟祭祀所需要的糧食。」「任何政務都沒有農業更重要。現在農民辛辛苦苦的勞動,還有負擔各種租稅,這無法鼓勵人們務農,應該免除田地的租稅。」
漢文帝虛言納聽,他說:「古人治理天下的時候,在朝廷設有旌旗,百姓可以站在它的下面向朝廷進言;還設有可以刻寫對朝廷批評意見的誹謗木。這些設置,是為了招來勸諫的臣民。可是,現在的法律中有誹謗罪,這就使廣大臣民不敢直言,所以君主就無法聽到批評意見,應該廢除這樣的法律條文。從今以後,如果有人觸犯了這條法令,不要治罪。」
文帝看到很久以前就施行親人相互連坐的法律,認為很不合理。他說:「如果法律公正,那麼民眾就會誠實;治罪恰當,民眾就會服法。況且,治理民眾,引導他們向善,這是官吏的責任。官吏們如果既不能教導民眾向善,又拿不正當的法律去懲罰他們,這反而是坑害民眾,讓他們去行兇。」於是漢朝廢除了連坐的律令。
文帝即位幾年後,他對眾臣說:「禍患來自互相怨恨,福澤興於遵從德義。百官有什麼不對之處,這是我的過失造成的。可是,如今的官吏總是習慣於把過錯都推給臣下,這更加顯示出我缺乏仁德,朕非常不贊成這種做法。」
齊國太倉公淳于公犯罪,應當受刑,被押送長安。他的小女兒緹縈隨從父親來到長安,她上書皇上,情願成為官府的女奴來抵贖父親的罪過。文帝悲憐緹縈,下詔說:「我聽說,在舜帝的時候,讓罪犯穿戴畫有特別花紋和顏色的衣帽來羞辱他們,於是民眾就不再犯法。這是因為當時有最好的政治局面。可是如今,刑法有好幾種肉刑,但是卻不能禁止犯罪,這其中的過失在哪裡?這是因為我的德行淺薄,教化不當,我非常慚愧。所以說,訓導的方法不當,就會使民眾愚昧,並且犯罪。如今有人犯了過錯,還沒有進行教化,就對他們施行刑罰,即使他們想要改行善道,也沒有機會了。我非常可憐他們。我們的刑罰太重。竟達到斷人肢體、毀壞肌膚、使人終生無法復原,這是多麼令人痛楚的做法,是多麼不講恩德呀!這樣怎麼能為民父母呢?應當廢除肉刑。」
匈奴常年在邊境為害,殺死不少官員和百姓。而長時間的征戰,對各國都沒有好處。文帝為此心痛不安。他多次派遣使者,向匈奴的單于講和,施行和親政策,與匈奴結成兄弟關係,以此保全天下的淳樸百姓。
有一年,天下大旱,遭遇蝗災。文帝下令諸侯,不必向朝廷進貢;撤銷山澤禁令,以便利民眾。還儉省各種服飾、車駕和狗馬,減少官員的名額,散發倉庫的糧食來救濟貧民。
文帝抑減自己的嗜好和私慾,不謀求私利。做皇帝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衣服、車駕一點都沒有增加。他曾經想要建築露台,召來工匠做預算,發現所需費用要達到一百斤黃金。文帝說:「百斤黃金,相當於十家中等平民的家產,建築露台做什麼!」
文帝衣著簡樸,經常穿著粗厚的衣服,以示敦厚儉樸,為天下人做表率。不修築高大的墓冢,治辦霸陵的隨葬品都只用瓦器,目地是節省錢財,避免擾民。南越王尉佗自立為武帝,但是文帝卻召來尉佗的兄弟,善待他們,尉佗感動,於是自動取消帝號,俯首稱臣。與匈奴和親,匈奴人背約而入侵,但文帝卻命令漢軍只許防守,不許發兵深入,怕因此而煩擾百姓。
群臣中有人直言朝政,話語尖刻,但文帝能夠聽取他們的意見。張武等人接受別人的賄賂,事發後,文帝就把御府的錢財拿出來送給他們,以此讓他們心生慚愧,主動悔改。
總之,文帝致力於用恩惠德義來教化民眾,所以海內富裕,禮義盛行,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輝煌。
(出自《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