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6年08月20日】
編者按: 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齊[1]不念舊惡[2],怨是用希[3]。」(《論語・公冶長第五》)
【注釋】
(1)伯夷、叔齊: 殷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二人不肯繼位,互相讓位,都逃到周文王那裡。周武王起兵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以臣弒君,不忠不孝的行為,曾加以攔阻。周滅商統一天下後,他們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進深山中以野草充飢,餓死在首陽山中。
(2)不念舊惡: 不在意人家過去對他們的怨恨。
(3)希: 同稀,稀少。
【語譯】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在意人家過去對他們的怨恨,那是因為他們很少用怨恨去對待別人。」
【研析 】
雖然商紂無道,但是周武王伐紂在伯夷、叔齊看來也是「以惡制惡」,也是破壞了君臣之禮。因此基於維護正統禮法,他們還是攔阻武王伐紂,不食周粟。伯夷、叔齊雖然也因為商紂無道而受苦,但他們並沒有記取商紂的舊惡,也沒有因為武王伐紂能一時解除民怨痛苦,就放棄自己一直謹守的正統禮法而妻同武王。孔子讚許伯夷、叔齊的,也許就是這種總是用善的、正的、本性的一面對待別人,不陷入「以惡制惡」、「以牙還牙」、「以暴易暴」、「冤冤相報」的報復循環之中,其實這也是待人處事應有的理智。
思考:是不是我們總是用善的、正的、本性的一面對待別人,心中不生出怨恨別人的想法,這樣就比較能祥和寬容地和人愉快相處,不會陷入「以惡制惡」、「冤冤相報」的報復循環之中?
【延伸思考】
「以惡制惡」、「冤冤相報」無法終結報復循環,「揚善棄惡」(發揚本性的善,捨棄偏離本性的惡),可以終結報復循環。伯夷、叔齊能夠總是用善的、正的、本性的一面對待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和怨恨,這是不是要有很強的意志力、堅持和忍耐力,試試看,自己能做到總是不怨恨、不傷害別人嗎?
「善有善報」,我們總是用善的、正的、本性的一面對待別人,常常會得到別人對我們的善意回報;「惡有惡報」,如果我們用怨恨、邪惡、偏離本性的被污染的想法對待別人或制止邪惡,常常會得到別人對我們的報復和怨恨,而且「冤冤相報何時了」。想一想,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和他總是用善的或用惡的一面對待別人,是不是很有關係?
【說故事時間】
行善事 命運改--唐宰相裴度的故事
冥冥之中,我們的命運隨著我們每個人呱呱落地來到這人世間,就已定好了。看起來我們的命運已不為我們自己所掌握,實際上,命運是由我們自己主宰的。當我們用善念來主掌我們的言行,命運就會隨之而變。這就是為甚麼劉備臨死時告誡兒子阿鬥說:「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裴度的故事即是對這一古訓的最好的詮釋。
唐朝中書令晉國公裴度,長得又瘦又小,沒有貴相,屢屢在功名場上受挫,他自己頗為疑惑。當時正好有個看面相的人在洛中,很為士大夫們所推崇。裴度特意拜訪了他,向他詢問自己的命運,看面相的人說:「郎君你的形神,與一般人稍有不同。如果不作達官貴人,就會餓死。現在我還看不出來貴處,可再過些天來訪,我給你細細看看。」裴度應允了。
有一天,他去遊覽香山寺,徘徊於走廊和側房之間。忽然看見一個穿素衣的婦女,把一個提袋放在寺廟的欄杆上,祈禱祝願了很長時間,瞻仰拜謝之後就離去了。過了一會兒,裴度才看見提袋還在原處,知道是那個婦女遺留下來的,遂考慮追上送給她,可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就將提袋收起來,等待那婦女再返回來時還給她。太陽西落了,仍不見那婦人回來尋找遺物,裴度就帶著它回到旅館。
第二天早晨,裴度又帶著那提袋去香山寺,寺門剛開。他看到昨天那個婦女急急忙忙跑來,茫然失措,那惋惜長嘆的樣子,好像有什麼意外的災禍。裴度就迎上去問她出了什麼事。那婦女說:「我的父親沒有罪被拘押起來,昨天有個貴人給我二條玉帶,一條犀牛帶,價值一千多串錢,打算用它來賄賂主管的人,不幸丟失在此,看來我老父親就要大禍臨頭了。」裴度很同情她,又仔細地追問那東西的顏色,她都說對了,裴度遂將那提袋還給了她,那婦女哭著拜謝,請裴度留下一條玉帶,裴度笑著回絕了她。
不久,他又回到看面相的人那裡,那人仔細審看之後,聲色大變,驚嘆說:「你一定做了善事,積了大德,前途不可限量,這不為我所知了。」裴度即將前幾天的事告訴了他。
裴度後來果然位極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