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06年09月05日】

*正見網2006年08月02日登載「回家」:

「真、善、忍法光閃耀」一句,不是詩句的讀(逗)法。詩句的讀法總是「4-3讀」而不是「3-4」讀,因此改為「法光閃耀真善忍」。其它字詞和句子順序的修改,作者想一想就會明白。

*正見網2006年08月07日登載「詩詞二首」:

來稿本為「詞二首」,但第一首中的韻腳按「詞韻簡編」的標準,分屬三個韻部:熱─第十八部九屑;落,樂,索,魄─第十六部 十藥;破─第九部二十一個;我,舸─第九部二十(「上加下可」─此字一般中文軟體中沒有)。因此不能算押韻(其實,按普通話標準也不能算押韻),而且也不可能逐一修改,就只好以詩的形式登載了(而且是按普通話的押韻標準)。以後寫詞,請作者按「詞韻簡編」的韻部檢察自己的用韻情況。「詞韻簡編」可在網頁上免費下載(用「詞韻簡編」四字的簡體字形式,鍵入自己電腦的搜尋引擎)。

*正見網2006年08月07日審閱「南鄉子─風雨途」:

「暴雨西風,沾濕綠草裹足行。」第一句的「風」與第二句的「行」不押韻,犯這個錯誤的人還不少。其餘,這兩個字明顯的不同韻,反覆念幾遍就能感覺出來。產生這個錯誤的原因是:它們的拼音形式中有相同的「韻母」。這個問題在正見網的「詩詞常識」中是專門作為特殊情況來講過的,請大家今後小心為要。另外,「站、暖、念」分屬不同韻部,因此「站」和另外兩字不能算押韻。

*正見網2006年08月09日審閱「回歸的船航」:

審稿同修的評註:1。不但「輕風吹拂」而且有「穿梭著回家的航船」,這樣造成的「水波晃動」的江面,「山巒」不太可能「倒映在」水面;2。如果是師父在「大船」上,你就已經是隨師回家了,師父「盼望我能早日回到他的身旁」的說法就不恰當;如果不是師父而是別人,你同樣也已經在他的身旁了;3。第二、三節中的句子沒有韻;這裡牽涉到的主要是「意象」的構造中合乎情理的問題。有時是某些描述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作支持:作者憑想像(這是准許的),但想像的與現實相差太遠,使讀者感到不真實;也許是真實的生活片段的回憶,但回憶時有誤記或描寫時詞不達意等等問題,也造成讀者的不信任感。能否造出美好而可信的意象,是一首詩歌成敗的關鍵,這裡也是考驗作者能否熟練、正確使用形像思維的地方。這樣的能力只能是長期練習、實踐的結果。

*正見網2006年08月11日審閱「放下一顆心」:

詩中「風」的喻義不明確:「風兒路過的時候// 湖面總會起了波瀾// 有時波浪滔天// 或者輕起漪漣// 但沒有風的季節// 天空也會鬱悶」。在一般詩歌的寫作中,「喻義不明確」不是一個問題,有時甚至故意寫得不那樣明確,以此拓寬比喻的內涵。但大法弟子的詩歌是為正法目的而寫的,往往牽涉到「正-邪、錯-對」等尖銳的對立概念。因此,作者是希望把自己的正念、正信以及大法本身慈悲、救度的內涵準確無誤的傳遞給讀者的。這就要求作者的比喻要有比較明確的喻義,保證讀者不會誤解甚至「反解」作者的原意。作者接下來說:「如何讓湖水平靜// 唯有放下一顆心//心靜的日子……」這裡的「讓湖水平靜」似乎應理解為「讓心平靜」的比喻說法,但就與「放下一顆心」基本同義了,後面「心靜的日子」更證實了這一點。這一來,就失去了使用比喻的意義:一方面使用比喻,另一方面又明確解釋比喻本身的內涵。比喻在詩歌的寫作中用得特別的多,因此希望我們寫作詩歌的同修在這方面多作努力、多一些思考,讓自己的詩歌水平提高得更快。

*正見網2006年08月11日審閱「詩歌《堅修》(外一首)」:

「行在法中修不足」裡的「修不足」有歧義:可表示「修自己不足的方面」,也可表示「修不夠,再修也無法滿足」;「關山度若層層奴」就簡直令人費解了。第二首詩中,作者對自己使用的「雷音大小寺」的比喻的解釋不對:小雷音寺本身就是佛利用真正的魔來給唐僧師徒設立的關,不是「幻化生魔」而「成障礙」(也可能是作者沒有表達清楚自己的本意)。總之,建議作者在選詞造句時多加斟酌,力求明白易懂。如果能在投稿前讓身邊的同修讀一讀自己的詩稿,聽聽他們的意見(特別是,他們讀出的意思與自己的本意是否相同),那是肯定會有幫助的。

*正見網2006年08月12日審閱「正義洪流─觀海外同修遊行有感」和「皓月飛鴻」:

第一首詩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但給人總的印象都是概念化的東西多而實際的感受少,反而讓人覺得句子氣派大但卻空洞、慷慨激昂但卻缺乏感人的力量。比如:「旌旗蔽日」「鼓聲震天」(或「霞光萬道」「瑞氣千條」),「浩氣干雲耿日星」,「洪穹空前正邪戰」(或「正邪洪穹起決戰」)等。至於最後一句,「莊嚴堅定勝和平」(或「正義凜然勝和平」),是「戰勝和平」還是「勝過和平」?都不對頭。而「勝和平」在這裡又不宜解作「和平勝」的倒裝用法,因為「勝」字兼作及物和不及物動詞。第二首詩的第一、三句「皓月中天掛」「暗夜銀輝灑」,兩句內涵基本重複。總共20字的小詩,浪費了五字,未免太多了。第二句「玉宇清若懷」顛倒了主次關係:把自己的胸懷作為標準去衡量「玉宇」,這個比喻用得不好。最後一句「慈悲入夢來」,因為「慈悲」一詞本身不具備確定的形像,因此這句話就缺乏具體的意象。到底作者夢到什麼了,讀者無法猜到。進而言之,如果用「慈悲」代指師尊,就不太合適,因為這種代指法可以增加親近感但卻大大降低尊敬和莊重的程度。如果用「慈悲」來代指別的什麼人,則又嫌高,沒人當得起。另外,詩的標題也與內容不太吻合。根據近一段時間來作者寫詩的情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供包括作者在內的全體詩詞作者參考:

1。力求用最明白、確定的詞彙寫詩,若非萬不得已,決不使用任何冷僻字。這樣不但使自己的詩能被最大多數的人理解、接受,而且也杜絕了自己逃避學習鍊字、鍊句、用韻等基本技巧的理由。白居易在世時,還有部份詩人覺得他用語平淡明白是「失之於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作品的傳播面越來越廣,他的詩名越來越高。這顯然是得益於這種明白如話的詩風。除了詞語的使用外,在描寫手法或比喻方法等方面太「朦朧」、曲折和難解,也是大法弟子應該避免的。

2。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要表達的東西已經超越了當今文字的表達範圍,因而自己必須創造一些新詞語來充實現代漢語。這種可能性一般是很小的。相反的可能性卻要大得多:自己遠遠沒有掌握好漢語文字的表達方法。能否恰當的衡量自己,是能否迅速提高自己的關鍵和前提。生造新詞,只會讓你的作品越來越不被接受。作為文字功底好的作者,真有必要用新詞加強作品的效果時,請嚴格按照漢語構詞規律組合新詞,並且先讓周圍的同修讀、解一遍,確認新詞是可以被一般讀者理解的。

3。大法弟子千萬不可脫離正法三件大事,閉門造詩。現在一些弟子能寫一些詩,甚至有相當的可讀性,那是因為大法的力量,是大法和師尊加持、開智的結果。一旦脫離了大法的正常活動,你可能一句也寫不出來,硬寫出幾句來,也是彆扭不成樣的。你寫得好、超出自己水平的東西,都是師尊和大法的賜予,忘了這點,你就很容易掉下去。不但在寫詩上掉下去,而且在修煉上掉下去。

4。千萬不要到常人網站上去摘錄一些詞語、熟語甚至句子來「充實」自己的詩歌。同樣一個詞、一句熟語(四個字以上有固定內涵)或一句詩,從不同作者的文中摘來,就可以帶有完全不同的信息。當今的常人中,有幾個人所帶的信息可以和大法弟子純潔的信息相比?你一摘,就可能污染你自己的作品。敏感的大法弟子是能直接感知這種污染信息的。真要擴充自己的詞彙,提高自己的表現能力,可以讀一些典型而端正的古代作家的作品。摘錄常人的東西太多了,還可能引出版權問題,給大法和大法弟子帶來名譽上的損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