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6年10月21日】
*正見網2006年10月12日的「詩歌評議」對10月03日登載的「感恩--恭祝師尊中秋快樂」發表評議後,作者回函說:這一段有4句「只知師威德 慈悲轉法輪 去私一層層 方體師亦辛」。我的本意是以前覺的神佛威力很大,想做什麼揮手即成,不需要常人那樣辛苦的體力勞動;現在才一點點明白也是很艱辛的。改為「更」字,我覺的不好。「更」是和什麼比呢?如果是和學員比,學員怎麼能和師父比?如果可以的話,請幫我把這一句改為「方略體師辛」,謝謝。
作者說「更」是有比較含義的,當然沒錯。但作者可曾注意到「亦」字也是有比較含義的呢?作者「的本意是以前覺的神佛威力很大,想做什麼揮手即成,不需要常人那樣辛苦的體力勞動;現在才一點點明白也是很艱辛的」,這裡就是和常人比較。但作者沒有把這層比較寫出來,讀者怎能知道作者的「亦」是與誰相比呢?改成「更」字並沒有改變「比較」的內涵,只是改變了比較的程度:原來給誰比,現在還給誰比。由於師尊是至高的,和誰比結果都是一樣,所以從「亦」字改為「更」是合理的,無論哪一層讀者(包括常人)從無論哪個角度去理解,都不會產生問題。至於說可否改為「方略體師辛」,答案卻是否定的了。作者本意是說「方(才)略(微)體會到了師尊的辛苦」,這是很好的意思。但這樣的意思必須讀為:方--略體--師辛。而這種1-4讀法是詞中特有的讀法,五言詩的讀法是2-3讀,這一句必須讀為:方略--體--師辛,其中「方略」剛好是一個雙音詞,意為「方法謀略」,這樣就和作者原意相差很遠了。因此這樣改還不行。不過這句話剛好能作一個例子,用來說明:同一句子的不同讀法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內涵。關於「句讀」的問題,請參閱正見網上的「詩詞常識」。
*正見網2006年10月14日審閱「晨煉」:
原作四句中除第二句「法輪飛旋佛光照」清楚明白、意象美好以外,其餘三句要麼是用詞、要麼是構句上都有些讓人費解。如第一句「朝曦斑斕仙雲笑」,「斑斕」一詞無論修飾「朝曦」還是「仙雲」都不妥當,而且「仙雲」又是什麼樣子的雲呢?建議作者今後寫詩時,首先考慮讀者能否理解。寫文字與他人交流,就是想讓別人理解自己,分享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讀者不理解,自己的勞動就白費了。相信作者一旦注意,就能作得好的。
*正見網2006年10月15日登載「詩二首:求索 喚醒」:
原作標題「詩詞二首」,因為第一首作者是按「浪淘沙」的詞譜寫的。但由於不完全滿足詞譜要求(比如第一句的「生」,第二句的「難」,第三句的「見」),因此按例去掉詞牌,作為詩發表。希望作者不氣餒,並在作品定稿時細緻的對照詞譜,肯定能寫出合格的詞來。其中「天地春光今最是」一句,「是」字改為了「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初學寫詩詞作品時,參考他人作品的思路、句式、修辭手段等等,都是正常的。但寫出來後要完全是自己的,不留他人作品的痕跡。此詞模仿他人作品的痕跡還是稍微重了一點,知道那首詞的人很容易一看就產生聯想,這樣就不好。許多人初學時都有這個過程,提出來只是希望作者心中有這個概念,提高得快一些。
*正見網2006年10月15日審閱「天路」:
這篇作品沒有作為詩歌登載,主要的考慮是形式上面距離詩歌的要求還比較遠。比如詩歌首先要押韻,這篇作品沒有滿足任何一種韻律的要求;詩歌注重詞句精練,本篇中許多字、句都可以刪去而不會影響其內涵;詩歌講究節奏,句子不能太長,這篇中有的句子長達28字,這樣長的句子不管怎樣寫,都很難給人詩的感覺。多數人為了把自己的散文弄得象首詩,都儘量把句子砍短,一句話變成好幾行;作者在這裡是反過來的,多數句子都遠遠超過了句子通常的平均字數。就是真正的詩歌這樣寫,都會詩味大減的。詩歌與散文的區別主要是在形式上,因此請作者今後寫詩時,儘可能考慮到這個因素。這篇作品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建議作者精簡一些句子和內涵,寫成一首散文詩的形式,或許還能成為一篇可讀的好文章。
*正見網2006年10月16日登載「除余惡」:
此詩登載時未經修改,但不是說就沒有改善的餘地了。首先是標題。一般說來,如果用詩中的一句或少於一句作標題,都是一種浪費,因為詩中已經有了這內涵了。除非作者覺得自己要強調的那句話或那個詞等雖然已在詩中,但自己還覺得不放心,非要在標題裡再強調一下,否則就用不著。後人探究前人詩詞時,為了方便而給那些沒有標題的詩詞命名,多半是取其第一句或第一句中幾個字,那是特殊情況。為自己的詩定標題時一般不這樣作。怎樣定標題是一門學問,也是初學者往往忽視的地方。詩的字數有限、結構有限制,標題卻沒有。因此標題裡面可以裝入許多詩中沒有的信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標題可以和詩歌在結構上互相補充。比如,詩歌裡如果有跳躍,怕讀者思維連不起來,通過標題一說明,就解決了。從一開頭就注意標題的運用,作者以後會知道其中價值的。以作者此詩而論,這個標題是可以不用的,因「除余惡」三字無須那樣再次強調,此詩要說的主題是最後一句。另外,「神通」和「法力」在這裡只用一個就夠了,因此可以省下兩字的空間裝入更多的內涵(比如把自己神通的形態描述出來,使神通滅邪的過程更生動、真實和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