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妒嫉心

適鳴


【正見網2006年11月01日】

西方人個性多外向,比較懂得尊重他人、欣賞讚揚別人;喜開懷大笑而幽默;能自我解嘲、自怡怡人。東方人,尤其是中華民族,由於受儒教悠久文化的影響,形成了人們內斂、自尊心強、偏內向的性格,無形中塑造了強烈的妒嫉心,相形之下往往就是見不得別人的好,自負卻又自卑。

在中外歷史上,皇室兄弟糨牆、後宮爭寵、文武官吏奪權,善妒嫉的古今名人典故,數不勝數。中國自古流傳「文人相輕,武人相惜」;女人更是善妒。妒嫉心引發的攀比、起疑、謀害、爭鬥,為禍之害,發人深省,妒嫉的的確確是禍亂的重大根源。

中共江政權因為多疑而妒嫉崇尚「真善忍」的法輪功的廣得人心,在短時間內修煉者就遠超過惡黨人數,因而羅織罪名,誓言必欲三個月內除之而後快。七年來,它不惜傾四分之一的國力,無所不用其極的以群體滅絕的手段鎮壓迫害法輪功修煉者,這是人類古往今來因為妒嫉而造成的最大的悲哀和永遠不可能磨滅的不幸印記。

再說說幾個嫉妒心響亮的人物吧,秦檜之妒嫉而陷害岳飛。《封神榜》中的申公豹妒嫉姜子牙老又沒本事卻來封神。《三國演義》中,周瑜妒嫉諸葛孔明表露無遺,至死前還不禁大嘆「既生瑜,何生亮!」。春秋戰國時,孫臏與龐涓師出同門,各有所長,理應惜緣相敬如賓,龐涓卻妒嫉孫臏而欲除去而後快。周瑜、龐涓都都是因為妒嫉而逼人太甚,害人最後自討苦吃反害己而死。《西遊記》小說裡的豬八戒算是唐僧三個徒弟之中妒嫉心最重的一個,他最後並沒有得佛果,只得個淨壇使者。那時候的他還是執迷不悟地抱怨說:「為什麼他們都可以成佛,我卻只能做個淨壇使者?」,佛祖就明確的告訴他:「你就是常人心太重,貪嘴又善妒嫉。」在西方,著名的《白雪公主》童話故事,也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典型例子。

其實,市井小民體現為私為我,善妒嫉的人也是多如過江之鯽,隨時隨處可見。妒嫉別人的美貌、權位、名利、升遷、才能、人緣等等,還有就是自己的兒女遠比媳婦、女婿好,這些看來,一切好像是人之常情,常人的心就是這麼的一回事,日子一久也就見怪不怪,積重難返了。

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因此,修己、修身莫如修心、守德,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真誠對人,修去妒嫉心,度大能容,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