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東西方傳統藝術之精髓 開創未來人類文化之先河 (下)

天新


【正見網2006年12月28日】

承傳統多元文化之精華 富未來文化之新意

當與主簽下“誓約”的各天體的神層層下走來到世間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所在天體的文化。東西方的各民族與種族在音樂、美術、舞蹈、雕塑等方面,極大的展現了文化的多元性,豐富了人類社會文化藝術,這是從表面形式上講。從深層次講,在傳播文化的同時也為今天理解“真善忍”埋下了伏筆。

“扇子舞”的“扇”與“善”同音。“扇舞”寓意為“善舞”。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持扇,其實老百姓也大量用扇,只是使用的種類不同而已。從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到《西遊記》中的鐵扇公主,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而扇子也隨著這些著名人物更加的深入人心。這是神佛有意用“扇”在人世中普及“善”的一種方式。

神佛度人可謂用心良苦,“滿族舞”當中同樣富有寓意,這種寓意不在舞蹈表面形式上,因為在形式上觀眾只能感受節奏的舒緩和舞姿的柔美,而其深意則是需要觀眾靜靜的體悟。“滿族”與“滿足”同音。“知足長樂”是大家所耳熟能詳的,人在知足的狀態下,就會沒有爭鬥心、妒嫉心,從而維持一個平和善良的心態。舞態與心態相映,知足與滿足相同。人在善念的支配下就容易升起對天地神佛的敬畏。

深受觀眾喜歡的“雪山白蓮”象徵純潔高雅的生命。舞台上少女輕靈的舞姿,伴隨著歡快美妙的音樂,把現場觀眾帶到地廣人希的雪域高原。演員以長長雪白的衣袖代表哈達,用哈達表明至誠至善的心,把它獻給最尊敬的人。西藏是藏傳佛教聖地,佛在西藏民眾的心目當中是至高無尚的,把那麼潔白純淨的哈達獻給尊貴的客人,這是人能理解的,實質上那是敬獻給帶給人們吉祥幸福的神佛的。舞蹈“雪山白蓮”與去年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舞蹈“梅”有其相通之處,耐嚴寒,傲風雪,“寒風姿更翠”。舞劇編者用“雪山白蓮”來喚起人們對神佛的敬意,從而結下未來“得度”的機緣。

“頂碗舞”以其奔放豪邁的特色把觀眾從西藏高原帶到了遼闊的蒙古草原。喝奶茶是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獻奶茶則是他們待客的禮節。蒙古族是一個遊牧民族,“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在四處遊牧的過程中,他們是靠天吃飯的。如果風調雨順,則必會草兒綠牛羊肥。出入對上蒼感激,“頂碗舞”以藝術的形式在舞台上把奶茶敬獻給至高無尚的上蒼神祗,祈求平安與吉祥。

 

“鼓韻”使整場晚會的氣氛達到頂峰。鼓在遠古時期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因其可以震奮人的精神,在戰爭、聚會、豐收的場面中經常能看到鼓的身影。鼓聲對應著心聲,善心產生善念,擊鼓者可以把內心的境界與感受通過擊鼓完美的傳達出來,使聽眾與鼓韻產生共鳴。“鼓韻”的舞者以歡樂喜悅的心境伴隨著節奏明快富有韻律的舞姿把眾生“得度”的祝福帶給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台上台下在鼓韻聲中匯成吉祥歡慶的海洋。

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中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從廣袤無垠的蒙古草原到神秘莫測的高原雪域,從大清皇宮的格格到中原大地的“鼓韻”,所展現出來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整個人類歷史象一台大戲輪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可是恰恰在這多元文化的表現中貫穿著對天、對佛、對真理的敬意。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