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生系列之二:人生命運篇

吳存


【正見網2007年01月23日】

知命重德 自主未來

孔子對命運的認識在《論語》中有所記載。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是一位德行高尚的君子。孔子在魯國作司寇時,曾派伯牛作中都宰,周遊列國時,伯牛也始終相隨,歸魯後,伯牛得了“惡疾”,一病不起,孔子很傷心。“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說伯牛有病,孔子去探望,從窗戶外面握著伯牛的手,說:“要永別了,這是命運啊!這樣的好人竟有這樣的病,這樣的好人竟有這樣的病啊!”孔子相信有命運,知道命由天定,稱為天命。“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他五十歲時,對自己的命運的天定必然性有了理性認知和把握。孔子認為,天命雖然可知,但不是自己能夠左右的,所以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現代人受實證科學的影響很大,甚至受無神論、唯物論的毒害很深,致使許多人不相信命運的存在,認為人生的經歷和際遇都是偶然的、隨機的。相信和不相信只是表面的認識差別,內心的嚮往和追求都是一致的,即都關心自己的前程,古代人講福、祿、壽、禧,現代人追求升官發財、吃喝玩樂。為此,許多人占卜算卦、燒香拜佛、供養神靈,這些都是試圖了解和改變自己命運的表現。其實,命運是天機,命中定數是不能改變的,正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

天定的命運流年常人是不能知道的,但是應該明白命運形成的天理――善惡果報。這對現代人來講有點難度,因為現代人對事物的認識是狹隘的、單空間的、片段的,對超越時空的現象難以理解。有些人為什麼對命運持懷疑態度,甚至不相信呢?原因就在於後天形成的觀念在束縛著他們,只有摒棄後天的狹隘觀念,打開受時空限制的思維,才能理解天理天法和超時空現象,包括人的命運。宇宙極其龐大複雜,存在著許多空間,不是人所認為的單空間存在。在微觀和宏觀的各層粒子之間有無數的空間,許多事物都是多空間因素的聚合或作用而形成的。人世間發生的事情,往往根源都在另外空間,是微觀空間的因素在起作用。中國古代先人留給我們的是天人文化,講的就是人世與高層(微觀)空間生命之間關係的道理,所謂天命指的就是上天(高級生命)安排的人生命運,在人這就表現為一種不可抗拒的客觀必然性。另外,人的真正生命(而非人體)也不是只有世間百年這一小段歷程,他有自己的前世、今世和來世。“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生命也有一個前因後果的命運循環過程。

佛家對宇宙人生的認識是突破時空的,是站在很高境界上的全方位、全過程的認識。佛教認為,人的生命(元神)是多生多世的,並且在多層空間中輪迴轉生。生命過程中的善惡行為都是有記載有標記的,在微觀空間(即天上)有層層的高級生命,都在按宇宙的善惡果報的天理在均衡和控制著一切。人在今生所經歷的吉凶禍福都是自己前世種下的“前因”的結果;今生所做的所有善惡之事是為來世種下的因緣。善惡果報是人生命運形成的基本法則。佛教有一個人生命運形成的著名公式:“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這是留給人們的前因後果環環相扣的命運流轉的理性展示。今生命運是前世之因所定,這是定數;來世命運取決於今生所為,這是變數。未來的一切取決於今生的選擇,今生所為就是未來的命運。可見,人生命運的最終決定者說到底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即“命由我作,福自己造。”天理貫穿下來,對人世間的要求是重德向善的普世原則。孔子是知天命而重人事的聖人,他對天命的理性認知中發現,人在這骯髒的世界裡必須注重自身的德行修養和加強道德實踐,這樣才能有美好的未來,所以他用一生的心血為後人創建了以“仁”為核心的為人之道――儒家學說,教人修身養性、行善積德。

明代人袁了凡是一位了悟人生命運規律、自主未來命運的明智之人。他十五歲時,結識一位易學先生,推算他次年將有三次秀才考試,即縣試、府試、省試,並且把每次取得的具體名次都告訴了他。第二年應試結果完全應驗,這使他確信人生命運是既定的,人只是在實際演示已定的命運流年。於是,他就請先生推算自己的終身命運。先生告訴他,某年當廩生,某年當貢生,然後被選為知縣,任期三年半,即宜告退,五十三歲時當歸於正寢,惜無子。他的經歷在不斷的驗證已定命運,這使他靜心止求,一切順其自然。三十五歲時,他又結識一位出家人,這位禪師告訴他人生命運不僅有定數,也有變數,未來命運全靠自己把握。因為三世因果相通,一切由緣所定,關鍵是當下如何做人。禪師還給他講了做人要改過遷善、真誠待人、寬容大度、行善積德的道理。袁了凡銘記在心,從此注重修身,廣結善緣,常年堅持做善事,十一年行三千善事,為官後又發願為百姓做萬件善事,行善積福德,命運也由此開始改變,發願得子,果然實現,五十三歲平安度過,一直活到七十四歲,晚年得福。

袁了凡的經歷告訴人們,當下所為就是未來命運,做人必須重德。孔子留給後人的做人準則是“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自己負責與為他人負責是一致的、統一的,處處為別人著想才是真正為自己著想,與人為善才是善待自己。人要主宰自己的未來命運,就應當重視做人,修身養性,行善積德。現代人往往重視做事,而忽視做人。道德意識淡漠就意味著道德實踐的下滑。在名利場的激烈競爭中,為私為我的意識在不斷的強化,私心膨脹必然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罪業越來越大,等待他的必然是惡報償還和險惡的未來。人啊,醒醒吧,應當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呀!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