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書籍簡介:《金匱要略》

陳乃菁


【正見網2007年02月26日】

《金匱要略方論》是我國東漢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屬於雜病的部分,《傷寒雜病論》全書共十六卷(十卷論傷寒,六卷論雜病),後因戰亂而散佚。西晉王叔和曾加以搜集編纂《傷寒論》十卷,但雜病的部分卻只能從其他方書中所引用的資料中看到一些。直至北宋初期,翰林學士王洙在翰林院的舊籍中找到了《金匱玉函要略方》,這是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節略本,共分三卷;上卷論傷寒,中卷論雜病,下卷記載方劑及婦科的理論和處方。之後林億將此節略本編輯校定,保留中、下卷,並採集各家方書中轉載仲景治療雜病的醫方及後世一些醫家的良方,分類附於每篇之末,提名為《金匱要略方論》。
原書共二十五篇,首篇為《臟腑經絡先後病篇》,這一篇在全書中具有綱領的意義。 仲景在本篇中根據《內經》、《難經》的理論,並結合自己的經驗,對雜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及預防等都有詳細的說明。例如: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 ……。

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 ,損有餘”,是其義也。 於髒准此。(注1)

條文開宗明義的,從人體臟腑間相關的、整體性的觀念,詳細的論述了治療的法則;首先說明臟腑之間,有互相資生、互相制約的作用;一髒有病,是會影響到其它臟腑的。所以治療時必須考慮整體,以防止疾病的傳變。

《難經.七十七難》提到︰“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在《素問‧五運行大論》中提到︰“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 ”; 《難經‧十四難》中也提到︰“損其肝者,緩其中”。

另外,《金匱》中也提到人與自然界的變化息息相關,並說明了疾病發生的原因,且強調預防醫學和早期治療的重要性。(注2)

《金匱》指出自然界的氣候正常時,才能使萬物正常的生長,當氣候不正常,則萬物不能正常生長,當然人體也不例外。(注2)而節氣的太過與不及均會引起疾病的發生,(注3)但是疾病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只要五臟真氣充實,則外邪自然不易入侵;(注2)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只有在正氣不足的情況之下,邪氣才能乘虛而入。這就是《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提到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金匱》中也指出了生病的原因不外三種︰一是邪氣乘虛入內,使經絡受邪,之後又傳入臟腑;二是四肢九竅之血脈,被外邪所侵而壅塞不通;三是房勞不節,或為金刃、蟲獸所傷。(注2)在此提醒一下,後世陳無擇的三因學說(內因、外因、不內外因)與《金匱》中提到的病因在立論上是不同的。

古時的中醫看病講四診,就是用“望、聞、問、切”四種診法看病;“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這是醫家診病的層次不同所致,最高明的醫生“望診”一下,就能知道病證。而在《內經》中亦云︰“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而在《金匱》中也將望診和五色進行結合,(注4)並以望呼吸來診病及判斷預後吉凶;(注5)以聞診來診斷病位;(注6)同時亦結合了脈象與四時五色的診病方法;(注7)指出病在淺為表,入裡為深;病在腑易治,入髒則難愈。(注8)(注9)

《金匱》中的後二十四篇則是具體提出一些雜病(包括內科、外科、婦科)的病、脈及證、治,其中的最後三篇則為雜療方及飲食禁忌。

另外,《金匱》在這些專題的篇章中除了論述本病的證治外,對於與本病相關的一些證候也會提及;如《水氣病篇》,在論述水氣病之後,還分述了水氣病、氣分病和血分病,並將水氣病分成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種類型;(注10)而水氣病的形成與五臟也有相關,所以對於肝水、心水、脾水、肺水、腎水的臨床特徵也做了說明 ;(注11)在《痰飲咳嗽病篇》中論述飲病的同時,也談到了一時性停水的證治;(注12)臨床上依據水液停聚的部位不同,又可分為在腸胃者為痰飲;在脅下者為懸飲;在體表者為溢飲;在胸隔者為支飲,(注13)並在溫化法的原則下,又有發汗法、攻下法及利小便之別。(注14)故其內容與治法可說是非常豐富。

在《金匱》原書各篇中均有標明“病脈證治”,表示仲景應是注重病、證相結合及脈、證合參的。因為各篇論述多從疾病的病因、病機開始,進而根據病情的進展與變化,提出主證和具體治法;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確會較有利於後人的學習,但這也是促使中醫走入學術化過程的一個開始。

《金匱》的首篇《臟腑經絡先後病篇》,可以說和其以下各篇均有關聯;其主要精神,乃是以整體觀作為診治疾病的考慮,仲景在此根據正與邪、人體內部各臟腑間的相互關係、人體與大自然四時節氣的相互影響,提出了“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的理論。(注2)

可知仲景乃是根據《內經》、《難經》及“五行生剋”之理,道出了中醫的整體觀。而中醫視“人體為一個小宇宙”,講究陰陽平衡;既然,人體是一個小宇宙,那麼他也必須順應宇宙的特性,才能終享其天年。

《黃帝內經》開宗明義第一篇就講:“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那麼,什麼是宇宙的特性呢?不同的書中有不同的說法。《內經》認為“法於陰陽,合於數術”、“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內守”,……即是那個理、那個特性。筆者以為,《轉法輪》中提到“這個宇宙中最根本的特性真、善、忍”,則是最淺顯易懂的說明,符合這個宇宙特性的人,才是個真正的好人,才能返本歸真。

例如唐代著名的大醫學家,孫思邈,後世稱為孫真人。他寫的“大醫精誠”,後世醫家都把其內容當作從醫的典範。“大醫精誠”中提出當醫生的人必須同時是一個修心的人。“大醫精誠”中的“精”是指醫技、“誠”是指醫德,兩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這個要求就是要正心。不但不能追求名利,就是“自矜己德”、“炫耀聲名”也是不許可的。總之一句話,要達到孫思邈這個“大醫”的標準,除了真正修心、磨練以外,沒有別的辦法。

其實中醫的產生和發展並非像現代“學者”猜測是由神農嘗百草開始︰神農氏從尋找食物中逐漸認識到了一些藥物和它們的主治功能,慢慢的發展出了醫學理論和積累了臨床經驗。在古代,學習中醫的大多都是修煉人或者特異功能者,並不需用任何藥物和手術的;比如遠古時代(至少在黃帝時代以前)的苗父,他只用一隻草狗、口中念著十個字,就能有效的為人治病。

後來隨著人類道德逐漸的下滑,雖然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經驗和理論,中醫的學習也逐漸的系統化,但現今中醫承傳下來的也僅僅是一些方藥和經驗的摸索而已,比起以前有名的醫家是比不了的。自從《黃帝內經》問世以後,一些醫家也開始使用方藥,使得非修煉者和沒有特異能力的人也能習醫和治病,後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又將疾病病情的進展與變化、主證和具體治法均詳加論述,這樣雖然較便於學習,但卻也加速了中醫學術化的過程,這大約是公元200年左右的事了。

最早期,中醫的診斷方法,是憑藉特異感知能力,直接了當的看到“病”在人體內的位置,甚至看到病的最根本原因,也許是由業力而來。這種特異感知能力,有些是先天帶來或者自發的,有些是經過修煉而獲得的,還有些是遇到“異人”而“一次性獲得”的。例如︰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扁鵲,他服用了師父長桑君給他的一種藥,從此便具有透視人體的功能,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醫家之一。

歷史上有名的神農、黃帝、歧伯、扁鵲、華佗、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都是通過修煉而成為著名醫家的,且中醫歷史上許多重大、實質性的進展也都是這些人發展出來的。

參考資料

1.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
2.李洪志,《轉法輪》
3.胡乃文,台灣「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論文:上工治未病
4.《黃帝內經》
5.《難經》
6.《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7.《難經.六十一難》: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
6. 劉東梅,台灣「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論文︰中醫的修煉內涵
8.劉東梅,台灣「未來科學文化研討會」論文: 淺談「中醫常人化」過程
9. 孫思邈,《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10. 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附註
注1︰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首篇原文為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 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 是其義也。余髒准此。

注2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千般災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若能人慎養,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

注3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下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注4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又色青者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注5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注6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音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

注7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旺時而動,假令肝旺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注8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髒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髒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注9
《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問曰︰脈脫入髒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裡者即死。

注10
《金匱.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久不愈,必致癰膿。

注11
《金匱.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注12
《金匱.痰飲咳嗽病篇脈證並治第十二》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飲也。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注13
《金匱.痰飲咳嗽病篇脈證並治第十二》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注14
《金匱.痰飲咳嗽病篇脈證並治第十二》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