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5月20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仁慈(1)隱惻(2),造次(3)弗離(4)。
節(5)義(6)廉(7)退(8),顛沛(9)匪虧(10)。
【讀音練習】
仁(rén) 慈(cí) 隱(yǐn) 惻(cè) ,造(zào) 次(cì) 弗(fú) 離(lí) 。
節(jié) 義(yì) 廉(lián) 退(tuì) ,顛(diān) 沛(pèi) 匪(fěi) 虧(kuī) 。
仁(ㄖㄣˊ)慈(ㄘ ˊ)隱(│ㄣˇ)惻(ㄘㄜˋ),
造(ㄗㄠˋ)次(ㄘˋ)弗(ㄈㄨˊ)離(ㄌ│ˊ)。
節(ㄐ│ㄝˊ)義(│ˋ)廉(ㄌ│ㄢˊ)退(ㄊㄨㄟˋ),
顛(ㄉ│ㄢ)沛(ㄆㄟˋ)匪(ㄈㄟˇ)虧(ㄎㄨㄟ)。
【字詞義解釋】
(1)仁慈:仁厚慈善。仁,待人良善寬厚。慈,指長輩對年幼的人心中充滿善心。
(2)隱惻:對別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時表示同情或憐憫。隱,憐憫。惻,同情心。
(3)造次:急遽匆忙之間。造,猝。次,間。
(4)弗離:不丟棄。弗,不。離,失;遺棄。
(5)節:品行操守。
(6)義:合乎道德規範的行為舉止。
(7)廉:廉潔不貪。
(8)退:謙讓。
(9)顛沛:流離失所(四處奔波)、生活困頓。顛,搖動震盪。沛,流;水波流動狀。
(10)匪虧:不能虧損、違背。匪,不。虧,缺損。
【譯文參考】
仁厚慈善、憐憫同情之心,在急遽匆忙之間不可離棄。氣節、正義、清廉、謙退的品德,在流離失所、生活困頓之時也不能虧損。
【文字的故事】
仁:金文字體的“仁”寫作“ ”;“ ”是“竺”字的省略,竹子中空外實,如果剖開後一一分開就變薄,而全竹就是厚,因此有厚的意思,所以仁就是“厚以待人”。演變至小篆字體寫作“ ”,代表二人彼此把對方當成自己一樣,就是“親”。除外還有一種解說,說“二”是天和地,“仁”就是“天地生出萬物,人就是這樣產生的”。
義:金文字體的“義”寫作“ ”。演變至小篆字體寫作“ ”,“ ”就是“我”, 代表自己;“ ”則是“羊”,羊本性馴順,古人把獵獲羊視為福祉,故有善祥的意思,所以“自己表現出來的善祥”就是“義”的本義。
【深入思考與討論】
陶淵明是東晉後期的大詩人、文學家,也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的作品中常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題材。
陶淵明一生只做過四次小官,每次當官的時間都很短,就是因為他達觀自然、淡泊名利的本性,讓他不願在當時虛偽腐化的政治社會環境去同流合污。他最後一次做官是出任彭澤縣令。他到任八十多天,碰到潯陽郡的督郵來檢查公務;督郵的品位很低,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常假借巡視之名向轄縣索取賄賂。縣吏卻說:“當束帶迎之。”就是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去迎接。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鬥米向鄉裡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鬥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人賄賂獻殷勤,於是辭官歸隱田園。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以節義貞操為重的人品,深為後世人所稱許,而《五柳先生傳》更是他自己返璞歸真、高節脫俗人格的寫照。
(1)你覺得做“人”應該有哪些準則?或是應該具備哪些品德?(參考*1)
(2)分享你對陶淵明為人處事的心得。(參考《五柳先生傳》)
(3)當現實生活與自己的理念無法一致時,你要如何取捨?或是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如陶淵明選擇“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節操)
附錄:
*1:《三字經》中說到“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意思是說“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五條準則,必須遵守,不容許紊亂。”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嘗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語譯:
先生不知道是何處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氏名字。由於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此人家就把“五柳”作為他的稱號了。五柳先生個性沉靜,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不過度鑽研字句的解釋;每當心中有所領會,就高興得忘記吃飯。生性喜歡喝酒,家境貧窮不能常有酒喝;親戚老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的人就準備了酒招待他。他去喝酒時總是喝到盡興,希望喝醉了才肯停止;已經喝醉了就告辭,從來不會捨不得離開。他的住屋內空蕩蕩的,遮蔽不了風吹日曬;身上的粗布短衣破破爛爛、縫縫補補,飲食也常常缺乏、不足,仍怡然自得。他常寫文章娛樂自己,很能表達出自己的心志。忘記世俗中的一切得失,就這樣度過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對於貧窮卑賤不感到憂慮,對於財富權貴不努力求取。’推想黔婁之妻所講的話,五柳先生大概就像黔婁這樣的人吧!能夠暢快的飲酒作詩,為自己抱定志向而樂在其中。就像是生活在上古淳樸社會中的無懷氏時候的人,或者是葛天氏時候的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