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蘇秦激張儀入秦(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5月19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蘇秦(1)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2),然恐秦之攻諸侯,敗約後負,念(3)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4)張儀(5)曰:「子始與蘇秦善,今秦已當路(6),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願?」張儀于是之趙,上謁求見蘇秦(7)。蘇秦乃誡門下人不為通,又使不得去者數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仆妾之食。因而數讓(8)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9)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謝去之。張儀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事,獨秦能苦趙(10),乃遂入秦。

蘇秦已而告其舍人(11)曰:「張儀,天下賢士,吾殆弗如也(12)。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13),獨張儀可耳。然貧,無因以進(14)。吾恐其樂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為我陰奉之(15)。」乃言趙王,發金幣車馬,使人微隨張儀,與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車馬金錢,所欲用,為取給,而弗告。張儀遂得以見秦惠王。惠王以為客卿(16),與謀伐諸侯。

蘇秦之舍人乃辭去。張儀曰:「賴子得顯(17),方且報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蘇君憂秦伐趙敗從約,以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18)君,使臣陰奉給君資,盡蘇君之計謀。今君已用,請歸報。」張儀曰:「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吾不及蘇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謀趙乎?為吾謝蘇君,蘇君之時,儀何敢言。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19)!」張儀既相秦,為文檄(20)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若(21)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22)城!」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第十》

【注釋】

(1)蘇秦:東周洛陽人,向鬼谷先生求學。戰國時著名縱橫家。最初勸說秦惠王併吞天下,不被採納,後遊說燕、趙、韓、魏、齊、楚合縱抗秦,佩六國相印,為縱約長,歸趙,趙封為武安君,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
(2)相約從(音縱)親:從親,除秦國以外南北各國合縱相親,相互支持,結為一體共同抗拒秦國。從,通「縱」。
(3)念:想。引申為考慮。
(4)微感:暗中勸說。微:暗暗地,悄悄地。
(5)張儀:魏國人,曾與蘇秦服事鬼谷先生,學習遊說之術。是戰國時連橫家代表,擔任秦國相以後,十九年出將入相,遊說六國服從秦國。
(6)今秦已當路:當路,指當權。
(7)上謁求見蘇秦:謁:名帖。上寫姓名、籍貫、官爵和拜見事項。
(8)數讓:數,屢次。讓:責備,責怪。
(9)寧:豈,難道。
(10)苦趙:困擾趙國。苦:困苦。引申為困擾。
(11)舍人:家臣。王公顯貴的侍從賓客或左右親近的人。
(12)吾殆弗如也:我大概比不上他呀。殆:大概,恐怕。
(13)能用秦柄者:能夠掌握秦國權力的。柄:權柄,權力。
(14)無因以進:沒有機會求得引薦。進:引薦。
(15)陰奉之:暗中侍奉張儀。
(16)客卿:在本國作官的外國人,以客禮待之,稱為客卿。
(17)賴子得顯:依靠你得到發達。顯:有名譽有地位。
(18)感怒:激怒。
(19)儀寧渠能乎:寧渠:難道,哪裡。《索隱》:「渠音距,古字少,假借耳。」
(20)文檄(音席):文書。檄:長兩尺的木簡,古代有徵召或宣告等事,寫在檄上傳發出去。
(21)若:汝也。你,你的。
(22)而:你。

【語譯參考】

蘇秦已經說服趙王而得以去與各國結締合縱相親的聯盟,但是他害怕秦國攻打各諸侯國,在盟約還沒結締之前就遭到破壞,又考慮到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派到秦國,於是暗中派人指引張儀說:「您當初和蘇秦交情很好,現在蘇秦已經當權,您為什麼不去結交他,以實現你的願望呢?」於是張儀前往趙國,呈上名帖,請求會見蘇秦。蘇秦告誡門下的人不許為張儀引見,又讓他好幾天不能離去。不久,蘇秦才接見了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奴僕侍妾吃的飯菜,還屢次責備他說:「憑您的才能,卻讓自己窮困潦倒到這樣的地步。難道我不能推薦您讓您富貴嗎?只是您不值得錄用罷了。」說完就把張儀打發走了。張儀投奔蘇秦,自認為都是老朋友了,從中可以得到好處,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憤怒。又考慮到諸侯中沒有一個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國能困擾趙國,於是就到秦國去。

不久,蘇秦對他的家臣說:「張儀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現在,幸虧我比他先受重用,然而能夠掌握秦國權力的,只有張儀才行。但是他太貧窮,沒有機會求得引薦。我擔心他以小的利益為滿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業,所以特地把他召來羞辱他,以激勵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蘇秦向趙王稟明這件事,發送金錢、財物和車馬,暗中派人跟隨張儀,和他投宿同一客棧,漸漸地接近他,並奉送車馬金錢,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給他,卻不說明誰給的。張儀終於有機會拜見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商議攻打諸侯的計劃。

蘇秦的家臣見任務完成了,要告辭離去。張儀說:「靠您的相助,我才得到顯貴的地位,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麼要離開呢?」家臣說:「我並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蘇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聯盟。認為除了您沒有誰能掌握秦國的大權,所以激怒先生髮憤的意志,派我暗中供您錢財,這全都是蘇先生的計謀。現在,先生已被重用,請讓我回去復命吧!」張儀說:「唉呀,這些權謀都是我學習過的術業,而我卻沒有察覺到,我沒有蘇先生高明啊!況且我剛剛被任用,又怎麼能圖謀攻打趙國呢?請替我感謝蘇先生,蘇先生當權的時代,我怎麼敢奢談攻趙呢?況且有蘇先生在位,我難道能擺脫他的掌握嗎?」張儀出任秦國宰相以後,寫信警告楚國宰相說:「當初我陪你喝酒,並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現在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可要偷你的城池呢!」

【研析】

蘇秦遊說六國,張儀也遊說六國;蘇秦主張合縱,張儀倡導連橫。他們都是以權變之術和雄辯家的姿態,為追求成功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物。張儀成功的原因,首先在於他對當時的形勢有正確的認識,其次他遊說各國,瓦解縱約,以不可抗拒的形勢進行說服。他善於掌握時局,對當時情勢,了如指掌,故而能為秦國逐步統一中國作出貢獻。

張儀投奔蘇秦,卻被拒之門外,又遭羞辱,怒而入秦,後又在蘇秦暗中的資助下,得以被秦惠王任用。成就了蘇秦激張儀入秦之歷史事件。張儀從希望到失望再到希望的過程,使故事情節曲折多變,故事組織得井然有序,無懈可擊。同時也表現了蘇秦慧眼識英雄,造就了一位戰國時代的風雲人物。

中國自古以來,因內向性格嫉妒之故,文人相輕之說甚囂塵上,然本文表現的卻是蘇秦與張儀惺惺相惜的美談,縱使蘇秦最先的動機出於私心,怕盟約未完成,而遭到秦國的攻擊,但他真心賞識張儀暗中相助,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張儀也回應願在蘇秦當權時,不敢奢談攻趙。兩位雖都是權謀家,但恪守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心―朋友之義,卻是一致的。

【延伸思考】

1、蘇秦採用羞辱的方式激勵張儀,如果你要激勵朋友,會採用何種方法?

2、蘇秦與張儀主張雖不同,卻都是以權變之術著稱,各領風騷十幾年,請你評論對他們的看法。

3、朋友貴在相知,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又能處之以義,夫復何求?你對交友的期待又如何呢?

參考資料:

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

2、《史記列傳》(一) 司馬遷原著 王利器、張烈等譯註 五南出版社 92年12月初版
3 、《史記七十篇列傳評註》(上冊)李勉評註 國立編譯館 85年1月初版
4、《白話史記》 謝武雄譯 河洛圖書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