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6月08日】
*正見網2007年6月5日登載“詩二首:過關 利筆”:
“過關: 一步一難一層天,修煉路上非等閒。總把吃苦當成樂,歷盡魔難出清蓮。”末句中“出清蓮”本來是在前面說理的部份中加上圖畫形像,能起到很好的調濟作用,不至於全在說理而生枯燥感。但“出清蓮”出在哪裡、怎麼出,讀者不一定知道。如果能在詩中簡略交待,則效果更好。
“利筆:鋪紙文思涌,揮毫驚雷起。激濁盪妖霧,揚清化春雨。正法著華章,永世傳神跡。”本詩押仄聲韻,非押韻行尾字宜用平聲字。原詩除“章”是平聲外,其餘兩個尾字“涌、霧”都是仄聲,因此改“文思涌”為“涌文思”,改“霧”為“氛”。詩中“激濁”“揚清”兩句寫得很好,內涵豐富、形像生動,而且對“激濁”“揚清”兩詞作了自己獨特的詮釋,從文字上看,對仗還很工整。
*正見網2007年6月5日登載“《天音盛唐》--感《凌波曲》之妙而作 ”:
原文:“凌波微步已出塵,迎風飛舞拜仙尊,天音妙樂陶然醉,恍然又見盛唐春。”首句中“凌波微步”改換詞序為“微步凌波”。原詩雖非絕句,但後三句都是入律的,只有首句不是律句,並且四句第二字都是平聲,應該有所調節。這樣改完全保留原意,但音韻上改變較大。末句“恍然又見盛唐春”雖是虛寫而且沒有圖畫,但對前三句的形像描述有改進:讀者眼前顯示的圖景,在讀了這句後就會被修飾為唐代風格的圖畫了。
*正見網2007年6月5日登載“看神韻”:
原文:“萬載機緣早註定,流連忘返看神韻,迷中醒悟輪迴事,為啥來?待救而來。”從內涵上講,這樣寫是好的。特別是設問後以四字簡單的答覆,乾淨利落。但詩歌的第一個要求是要押韻,這樣寫就沒韻了(注意,“定”和“韻”也是不相押的,只是相近的韻)。由於內涵還不錯,就得改為押韻的吧。為了不傷作者原意,末句四字還得保留,這樣就只能改為五字以上的句子。於是末句改為“得法而來機緣順”,等於對原句加了一個解釋:來得法(得救)是順應命中的緣分而來的。
*正見網2007年6月5日登載“兒童詩:北鬥七星”:
原文:“七隻小燈籠/掛在夜空中/人間夜行者/心裡方向明”。內涵很好,喻義明確而自然。但“中”不押“明”,因此失韻了,必須改一個韻腳。從押韻上看,改“明”字較好,因為首句的“籠”是押“中”的,改了“明”就有三個韻腳,第一句也是合標準的。但從內涵上看,“心裡方向明”是全詩的主句,有雙關內涵,不能隨便改,而“掛在夜空中”卻不是那樣舉足輕重的句子,因此改為“高高掛天庭”。這樣改後使喻義更明白了,“心裡方向明”是因為有“天庭”的明燈指引。對於兒童來說,讓他從小知道有“天庭”也是件好事。
*正見網2007年6月5日審閱“萬古時刻”:
原詩很長,我們只摘引評議到的部份,未加評議的部份就從略了。原詩共五個詩節,每個詩節都是同樣的結構:包含十一個句子,以兩個帶“當”的時間副句開頭,以後的引入詞“今天”“幾何時?”“多少次”都是固定不變的。為了讀者有具體印象,我們全引第一詩節:“當千萬年的黑夜連成了黑夜,當千萬年的黎明迎接著黎明,一場夢,悄然而過??今天,就是我們夢醒的時刻!幾何時??望明月,陰晴圓缺;嘆人間,悲歡離合。多少次??驚夢起,夢去夢回;盡迷茫,日出日落? ”從這一節看得出,作者力圖創造一個宏大的環境,在其中比較細緻的描述得法、正法的過程,抒發作者在這個過程中的內心感受。反覆使用結構完全相同的詩節,就像用相同的籃子裝東西,很方便而且整齊大方,也能加深讀者印象。此詩存在的問題主要來自開頭的兩個時間副句:“當千萬年的黑夜連成了黑夜”,這是可解的,比喻這次的黑夜特別長久和黑暗;“當千萬年的黎明迎接著黎明”,這就不好解釋了,“黎明”所在的地方已經不能再叫“黑夜”了,它已經驅散了黑夜,它從哪裡去“迎接著黎明”呢?而且“黎明迎接著黎明”的喻義是甚麼呢?類似的還有,“當千萬年的蒼茫繪成了蒼茫,當千萬年的夙願實現著夙願”,“當千萬年的滄桑結成了滄桑,當千萬年的機緣慈悲著機緣”,這些句子都不好解釋。就是那些通過深思能理解的句子,對多數讀者來說也是寧肯不讀也不願那樣費勁去想的。我們要讓他們讀,就得讓他們理解。作者這樣寫,只是為了保持那個固定的句式,如果因此而使讀者不明白,就不值得在內涵上犧牲這樣大而去保留那個句式了。另外一個問題是,作者用的“幾何時??”字面意義是“多少時候?”與作者的上下文不太吻合。作者用此詞似乎想說“已經很久了”,此詞沒有這個意思。而且因為“曾幾何時”表示“剛不久、不久前”,因此“幾何時”偏於指短而非指長。如果指長,可以就說“多少年?”又好懂、又確定。歡迎作者對上述部份做適當的修改後,再寄來投稿。不斷的嘗試是件好事,否則就原地不動了。要嘗試就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而成功和失敗對學習過程來說都是收穫。
*正見網2007年6月7日登載“繁花吟”:
原文:“(1)造物玄妙賜繁華/天上人間各有花/仙蕊神奇實可贊/凡花絢爛亦堪夸(2)國色天香牡丹首/吒紫嫣紅月季發/芳姿綽約夸芍藥/嬌艷欲滴贊山茶(3)玉蘭潔白高樹綻/薔薇緋紅柔枝爬/丹桂飄馨金風爽/蕙蘭吐幽芳遠達(4)冬梅歡雪瓣瓣俏/夏荷凌波亭亭佳/秋菊傲霜賽雲錦/春鵑迎陽似朝霞(5)桃花含笑述春意/海棠帶羞勝嬌娃/芙蓉嫵媚佳人面/石榴麗質美裙夸(6)梔子茉莉香四溢/凌霄牽牛吹喇叭/水仙清逸書案擺/玫瑰芬芳玉手拿(7)聖境蓮花開最美/法光燦爛玉無瑕/上士修煉得正果/仙鄉笑綻聖潔葩(8)隨師正法了洪願/法徒勇猛頂呱呱/圓滿歡慶獻祥瑞/紛紛揚揚天降花”。原詩共八個詩節,為方便讀者,我們在每個詩節前標上數碼。”第(3)節中“蕙蘭吐幽芳遠達”可能是作者閉誤,改“幽芳”為“芳幽”。第(4)節中“冬梅歡雪瓣瓣俏”,改為“寒梅傲雪枝枝俏”,“傲學”是梅花獨特的形像,“俏”是一種整體的感覺,一種氣質和風度,對花來說,至少也得看一朵或一枝,不能說每一“瓣”都“俏”。第三句“秋菊傲霜”,改“傲”為“沐”,一方面因“傲”字用於梅花了;另一方面,菊是“隱士”不在乎霜不霜的。下句“春鵑迎陽似朝霞”中的“迎陽”改“映日”,已經有太陽光可反射了,才會明亮“似朝霞”,“迎陽”可以在太陽出來之前。另外,原句六個平聲字,也要調節一下。第(5)節中“桃花含笑述春意/ 海棠帶羞勝嬌娃”兩句,“含笑”和“帶笑”差不多,但“帶羞”就遠不如“含羞”了,因此讓“桃花帶笑”、讓“海棠含羞”;另外,“桃花帶雨”是典型的美景,因此改“述春意”為“沾春雨”。末句“石榴麗質美裙夸”改“美”為“紅”,更具體形像。第(7)節中“聖境”改為“天界”,因末句有“聖潔”。第(8)節中“法徒勇猛頂呱呱”改“勇猛”為“精進”。末句中“天降花”改為“散天花”。此詩竭盡描寫之能事,把常見、常聞的花卉一個個都拉出來亮一回像,讓讀者似嗅馨香、如睹紛彩。最終結在天界的蓮花和仙女散的天花,隱含著“修煉的歸宿最美”之意,使得所有描寫具真正的價值。尚可改進者:作者對有些花是用了擬人手法,但有些沒有。如果對每一種花的特性細心研究,除了那些已有確定的擬人特點的花之外,把尚無確定擬人特點的花也合理的定出來,全用擬人手法來寫,必然還要精彩得多。而且從凡花到天花,就可隱喻從人到神的修煉過程。
*正見網2007年6月7日登載“觀《迎春花開》有感”:
原文:“迎春花開迎春開,春雷春雨春潮湃,嚴冬已逝春光美,殘雪余霜日益衰,‘三退’好似春潮湧,‘九評’如雷貫耳來,退黨聲聲振天地,邪靈驚魂日難挨,壯麗山河重抖擻,世人新生樂開懷,花枝含笑報春曉,喜訊乘風廣傳開,乘--春;春雨潤物無聲過,過--息;千家萬戶迎春來。”此詩中內涵重複的句子比較多,比如“春雷春雨春潮”後面都提到了,“三退”和“退黨”等。因此刪去一些內涵重複的句子,改寫一些:首句末字“開”改為“來”,意義豐富些。第二、三句刪去。“‘九評’如雷貫耳來”改“如”為春;改“貫耳來”為“惡魂哀”。刪“退黨聲聲”“邪靈驚魂”“花枝含笑”“千家萬戶”四句。剩下的八句調整一下次序:“迎春花開迎春來,殘雪余霜日益衰。“三退”好似春潮湧,“九評”春雷惡魂哀。春雨潤物無聲息,喜訊春風廣傳開。壯麗山河重抖擻,世人新生樂開懷。”改動的地方很少,還是原作的內涵,但讀起來不覺得有重複的感覺了。
同稿寄來的還有一首小詩“新生:大法無私鑄新宇,億萬法徒舊我離,一心救度滅邪惡,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二句中“舊我離”構句不好,聽起來象“舊我”離我而去了,就與修煉實際不同,舊的東西是修去的,不修,它是肯定不會離開的。即使不用倒裝,“離舊我”也不是好的表達方法。末句“春風得意馬蹄疾”是全句引用,就要考慮原句的語言環境是否與這裡的一樣。因為原句已經廣為人知,因此原作者的所有信息都被後人不斷加強了許多回了,不管放到哪裡,都有它原來所帶有的信息。而原句的內涵顯然是不宜用在這裡的。就在當時,這首詩也受到有識者批評:它表現了作者沒有氣魄和心胸,稍有好事就喜形於色。
*正見網2007年6月7日審閱“京劇:敬頌師恩”
原文:“[原版] 主佛臨法輪旋佛光普照,除舊塵正乾坤新宇再造。淨蓮栽眾生度三才歡笑,師尊恩全宇頌萬代永曉。”首先,標題那樣寫,意味著這是一個京劇劇本。如果是一個唱段,就寫“京劇唱段:敬頌師恩”。其次,京劇唱段要標出“腔”,比如是“西皮”還是“二黃”,然後是“板式”。作者開頭寫了個[原版],但“版”字應該是“板”。“原版”是相對於“盜版”而言的,和“原板”是完全不同的詞。如果作者願意修改,歡迎改後再來投稿,但投稿前一定實唱一下,如能寄錄音來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