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舜帝代行天道(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7月0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正月上日(1),受終於文祖(2)。在璇璣玉衡(3),以齊七政(4)。肆類於上帝(5),刁於六宗(6),望(7)于山川,?於群神。輯五瑞(8)。既月乃日(9),覲四岳群牧(10),班瑞於群後(11)。

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12),柴(13)。望秩于山川(14),肆覲東後(15)。協時月正日(16),同律度量衡(17)。修五禮(18)、五玉(19)、三帛(20)、二生(21)、一死(22)贄(音至)。如五器(23),卒乃復(24)。

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嶽,如岱禮。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如初。十有一月(25),朔(26)巡守,至於北嶽,如西禮。歸,格於藝祖(27),用特(28)。

五載一巡守,群後四朝。敷奏以言(29),明試以功(30),車服以庸(31)。(出自《尚書‧虞夏書堯典》)

【注釋】

(1)上日:吉利的日子。
(2)受終於文祖:在堯的太廟裡接受禪位。終:這裡指堯退下帝位。文祖:堯的太廟。
(3)在璇(音旋)璣(音機)玉衡:觀察北鬥七星。在,觀察。璇璣玉衡,指北鬥七星。
(4)齊七政:排七類政事。齊,排列。七政,指祭祀、班瑞、東巡、南巡、西巡、北巡、歸格藝祖七項政事。
(5)肆類於上帝:於是向上帝虔誠祭祀。肆:於是。類,一種祭天的禮節,這裡指向上天報告繼承帝位一事。
(6)刁(音陰)於六宗:祭祀天、地、春、夏、秋、冬。刁,祭祀。六宗,指天地和四時。
(7)望:祭祀山川的一種儀式。
(8)輯五瑞:收集五等諸侯所執的玉圭。輯,收集;聚斂。五瑞,五種等級的玉器,諸侯用來作為信符。
(9)既月乃日:挑選吉利的月份、日子。
(10)覲(音近)四岳群牧:召見四岳等諸侯君長。覲,朝見天子。牧,地方君長。
(11)班瑞於群後:頒發玉圭給各位君長。班,同頒,分發。後,指諸侯君長。
(12)岱宗:即東嶽泰山。
(13)柴:一種祭天的禮節。祭祀時堆積柴草,將豬、牛、羊等放在柴草上燒烤,讓神享受香味。
(14)望秩:按照尊卑次序祭祀。秩,次序;依次。
(15)肆覲東後:召見東方諸侯。東後,東方的諸侯。
(16)協時月正日:根據自然運行的規律來確定月數和日數。協,合。時,春夏秋冬四時。正,確定。
(17)同律度量衡:統一音律和度量衡。同,統一。律,音律。度,丈尺。指長度單位。量,鬥斛。指容量單位。衡,斤兩。指重量單位。
(18)五禮:指公、侯、伯、子、男朝見天子時的五等禮節。
(19)五玉:即前面說的「五瑞」。
(20)三帛:三種不同顏色的絲織品,是諸侯朝見時用來貢獻給天子的禮物。
(21)二生:即二牲。活的羊羔和雁。
(22)一死:一隻死野雞。
(23)如五器:猶言而五器。如,而。五器,指五瑞。
(24)卒乃復:禮成後將五瑞歸還。卒,指禮儀完畢。乃,然後。復,歸還。
(25)十有(音又)一月:十一月。有通又。
(26)朔:北方。
(27)格於藝祖:到堯的太廟。格,到,至。藝祖,文祖。
(28)特:一頭公牛。指祭品。
(29)敷奏以言:全面地報告自己的政績。敷,普遍;全面。
(30)明試以功:認真考核諸侯治理的功績。
(31)車服以庸:將車馬和衣服賜給諸侯酬庸他們的功勞。庸,功勞。

【語譯參考】
 
正月的一個吉日,舜在堯的太祖宗廟接受了禪讓的帝位。他觀察了北鬥七星的運行情況,安排了七類重大的政事。於是虔誠地舉行祭天儀式,向上天報告繼承帝位一事,並祭祀天地四時及山川和群神。隨後舜收集了五等諸侯的玉圭,挑選吉祥的月份日子,召見四方諸侯君長,把玉圭頒發給他們。

這一年的二月,舜到東方巡視,到了泰山,舉行了柴祭,又按等級依次祭祀了其它山川,並召見東方的諸侯君長。舜根據自然運行的規律來確定每年春夏秋冬的月份和日數;統一了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單位;制定公、侯、伯、子、男朝見天子的五等禮節,以及相應的五種玉圭;規定諸侯用赤、黑、白三種顏色絲織物作為獻給天子的禮物;規定卿大夫用活羊、活雁作為獻給天子的禮物;規定士用一隻死野雞作為禮物。禮儀結束後,就把五種玉圭歸還給諸侯。

五月,舜到南方巡視,到了衡山,按照泰山之禮祭祀衡山。八月,舜到西方巡視,到了華山,亦按照起初祭泰山之禮祭祀華山。十一月,舜到北方巡視,到了恆山,按照祭華山的禮節祭祀恆山。巡視四方歸來後,到堯的太廟,用一頭牛作為祭品進行祭祀。

此後,舜每隔五年就巡視一次。四方諸侯都前來朝見,各自向天子報告自己的政績,天子也認真根據諸侯的政績進行評定,並將車馬和服飾賜給諸侯以酬其功勞。

【研析】

本章寫正月時堯移交了權力,舜順利登基。隨後他安排了政事、祭天及召見四方諸侯君長,頒發玉圭等。緊接著在二月舜到東嶽泰山,依次祭祀了山川,「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然後五月到南方、八月到西方、十一月到北方巡視及祭祀,此後每五年巡視一次,並評定諸侯的功績,論功行賞。

祭祀在遠古時代是必不可少的禮儀,尤其是宣示新天子的誕生,因此其規模就體現了意義的大小。禮儀的作用還在於發布信息,一是通報天地神靈,以取得合法身份;二是通報四方臣民,以歸順人心。舜帝登基後,做了一些改變:修訂曆法,統一樂律和度量衡,嚴明禮儀等級,巡視四方,賞賜功臣,表現出王者的大智慧和大德行。

重要的是,天下是上天的天下,子民是上天的子民,天子不過是按上天之意代行天道而已。換句話說天子是公僕,是服務的角色,既要伺候上天,又要伺候萬眾,並無特殊之處。如果說有什麼特別之處的話,不外乎才幹、德行、智慧、氣度等,而不是罩在頭上的光環。此種禪讓制度產生的天子與世襲制度的家天下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現在讓我們重溫帝堯、帝舜的事跡,應該能夠給我們不少的啟示吧!

【延伸思考】

1.新官上任三把火,每個公僕初任者均想有一番作為,以取得民心。如果你有朝一日也身為公眾服務者,你將如何施展你的抱負?
2.試分析領導制度,為什麼會由「禪讓制度」轉變為「世襲制度」?


【參考數據】

1.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四書五經之路
2.新譯尚書讀本 郭建勛註譯 三民書局印行 (2005年5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