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07年07月18日】

*正見網2007年7月12日登載「自題小照 」:

原文:「紅朝抑抑志難伸,駭浪驚濤滴血頻。幾世風雲吟嘯客,三生尋覓過來人。」首句並非作者個人的感受。在紅朝極端嚴酷的恐怖統治下,人人自危,對紅朝反感越大則壓抑越大,連咳一聲嗽都怕被人告密。每個人都是革命機器上的一顆鏍絲釘,黨把你上到哪裡你就一輩子在那裡別動,有志難伸,人人如此。xx黨一次次的整人運動,真是驚濤駭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短短几十年歷史浸泡著多少無辜的鮮血啊。在第三、四句裡,作者的眼光從今生嚮往世回溯:生命的長河中,作者猜測自己曾有幾次叱吒風雲;在大法即將傳出的幾世中,作者感到曾經急切的追尋大法,尋覓得道的途徑。今生的艱險、往世的追尋,雖然不說得法,對得法的欣慰和慶幸已在不言之中。


*正見網2007年7月13日審閱「蓮--和陸自通《詠蓮》」:

原文:「心懷君子意/無香芳自華/清波盪碧體/天涯處處家」。附原作 《詠蓮》:「上清仙品降凡池,深裹濁泥玷玉肌。 真性至純心不染,娉婷出水綻芳姿。 」(正見網2007年06月20日) 本詩作者意在寫一首和詩。但除了兩首詩的內容都是寫蓮以外,此詩和原詩沒有任何形式和格律上的聯繫:原詩為七言詩,此詩為五言詩;原詩入律,此詩不入律;此詩的韻腳與原詩完全不同,因此不是原詩的一首和詩。此詩第二句也與蓮對不上。關於和詩的不同種類和要求,我們今後可能會專門在「評議」中介紹。

*正見網2007年7月13日審閱「中華喜迎新曙光」:

原文:「神州眾生求真相//惡黨已成秋後蝗//儘快三退免陪葬//中華喜迎新曙光」。第二句中「秋後蝗」的喻義不是很確定的,更不是人人皆知的,而且也不能在詞典上查到。「新曙光」的說法也無必要:曙光是相對於黑暗來說,比喻光明或希望。今天的黑暗由惡黨製造,對於這黑暗的曙光就是鏟除惡黨。說「新曙光」就等於說其它「曙光」是「舊曙光」「老曙光」,似乎反而多了些麻煩。

*正見網2007年7月13日審閱「十六字令」:

原文:「天!無欲修心夜夜禪。人何去?圓滿化紅蓮。」我們在過去的評議中提到過,十六字令不容易寫得好,就因為它字很少,而且第一句就只一個字。這裡第一句的「天」和第二句就很難聯繫起來。而且修大法的不「參禪」或「坐禪」。更難解的是末句,「圓滿」的人怎麼會「化」成「紅蓮」呢?

*正見網2007年7月14日登載「正法修煉感賦」:

原作包括兩首小詩:(1)「助師正法灑甘泉//身在凡塵志在天//萬嶺千峰迴看小 //穹蒼高處是家園」(2)「捨死忘生走世間//重重險阻化平川//浮雲漸散長空淨//淡盪清波滿載還」。首句中「灑甘泉」用得好,不直說但喻義明顯,化抽象為形像。第二句是典型的古詩構句方法,顯得節奏明快而有力。此法易學,一看就會。「萬嶺千峰迴看小」喻義也非常明確,但表達得形像生動。末句「穹蒼高處是家園」雖然是直說,但仍然有形像。因此全詩四句都說修煉,卻讀來新鮮,毫無枯燥的感覺。第二首前兩句以形像說理,第二句是第一句中「捨死忘生」的直接結果。通過這種邏輯上的因果關係而使句子間產生緊密的聯繫,是防止詩句散漫、結構鬆散的一種方法。後兩句意象很美,仍然以形像表現理念而不直說,但讀者卻不會誤解。末句中「淡盪」兩字值得注意:許多作者總愛用「盪」字,以及「盪盡」,多數情況下用得不太恰當。其原因可能是對這個字缺乏形像上的理解。這裡加一「淡」字,而且用於「清波」,給人的形像和感受就完全不同了,這個「淡」字十分關鍵。這些細微的處理要作者長期仔細的體會、想像、感受,才能掌握得好。作為作者更高追求的參考:第二首在形像運用上已經相當不錯。但若將四句所表現的四個意象合起來,構成一個內涵更為豐富的意境,就會發現有些不足之處:前兩句寫的「走世間」和「險阻化平川」是在陸地上發生,而末句的結是在水上發生,要構成一幅緊湊的全境圖,仍然有困難。

*正見網2007年7月14日登載「觀首屆新唐人舞蹈大賽有感」:

原文:「飛天神女落人間,為救眾生結法緣。舞藝精妙傳神韻,舉世矚目四海觀。華夏文明本神傳,璀璨多姿耀千年。今朝復興神文化,舞動乾坤開新篇。 」第五句中「耀千年」改為「五千年」更確切些。首句中「落人間」的「落」如果改為「降」就好得多了。兩字的區別,作者應該弄明白。如果不是非改不可的錯誤,我們都採取在評議中建議的形式,為作者提供一個改進的參考。此詩寫得好的是最後兩句:「今朝復興神文化」把舞蹈大賽的深刻意義講出來了,末句「舞動乾坤開新篇」氣勢磅礴、形像闊大,而且內涵豐富、喻義明確:這個大賽有扭轉乾坤、開啟天地間嶄新時代的作用。

*正見網2007年7月15日登載「流芳溢彩--賀『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

原文:「獨領全球中國舞,仙姿神韻使命殊。歌真闢地千秋始,頌善開天萬古初。大賽人間展風采,弘揚宇宙歸正途。流芳世代澤人後,溢彩穹蒼燦玉珠。 」第七句「流芳世代澤人後」中「澤人後」可生歧義,改為「流芳後世萬千代」。此詩第二聯寫得不俗:將「歌真頌善」的舞蹈推許為「開天闢地」的壯舉,為「千秋萬古」所未聞未見。為了將這層意思表達為合乎對仗格式的句子,作者成功的採用了古詩中常用的分拆詞組的方法,將上述三組詞彙拆開,合為兩組,加上輔助詞「初、始」而成為「歌真闢地千秋始,頌善開天萬古初」,讀起來有新鮮感,更耐咀嚼,而且對仗工整,有對稱美。末句「溢彩穹蒼燦玉珠」也結得很好:把舞蹈大賽比作浩大蒼穹中一顆大放光彩的「玉珠」,給人精巧、玲瓏,可珍可愛的感覺,與上一首詩那種氣勢磅礴的結法相比,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正見網2007年7月15日登載「詩五首」:

一位大陸弟子寄來37首詩歌,這裡登載的是其中五首。

「謝師恩--讀《憶師恩》體悟正法洪恩:常憶傳法在神州,又見足跡遍全球;幸遇恩師開普度,慶得真法上歸舟;言傳身教不能忘,洪慈大悲催吾修。更謝正法來濟世,化盡天地風雨愁;千門萬道歸一新,三界十方樂悠悠;圓容不滅誰造就?每憶師恩淚長流。」第五句中「不能忘」改為「心長記」,因為此句尾字以仄聲為宜,而「忘」為平聲。「千門萬道歸一新」有同樣問題,而且用「新」來描述大法是遠遠不足的,因此改「一新」為「大法」。詩中「化盡天地風雨愁」一句,內涵豐富而頗有詩味。

「除舊勢:消磨志不易,風狂念彌堅;正念除舊勢,乘法路通天。」首句「消磨」二字不太妥當:如果「志」能「消磨」,就已經「易」了。改首句為「魔凶志不易」,與第二句「風狂念彌堅」意義上完全能對得上。末句「乘法」也不太好:「乘」字是比喻用法,原義為「乘坐」「駕乘」。「乘」字的形像來自其原義,那麼「乘法」是個甚麼形像呢?再說,「乘」著「法」在哪條「路」上走呢?這個「路」的比喻又成了問題。因此,把末句中「乘法」改為「大法」,將大法直接比喻為通天大道。

「悟『歸期』:何日乘法隨師歸,萬惡除盡眾出迷,天地復新乾坤正,願了功成圓滿期。」第二句中「乘法」已作評註如上,改為「功成」

「正念起:助師正法天地行,乘法破浪舟自輕。正念起時風雲散,慈悲到處宙宇明。」第二句中「乘法」改為「乘風」。第三句中「風雲」一詞恐非作者原意,改為「烏雲」。

「凌雲志:心存助師志凌雲,願赴紅塵舍金身;隨機下走多少載,今朝得法始歸真。心思救度了來願,正念除惡散煙塵;誓把真相傳天下,喚醒眾生報師恩。」第三句中「隨機下走」改為「劫中下走」,因「隨機」在這裡難解(有緣得法者被緣牽著走,不是「隨機」的)。

*正見網2007年7月15日登載「莫悲」:

作者原擬填寫「如夢令」詞,因韻腳屬不同韻部,故去掉詞牌登載。原文:「幾度淒風寒雨。多少忠魂歸去。天地莫生悲,喜看眾生緣續。歸旅,歸旅,喚醒世人心曲。」其中「喜看眾生緣續」一句,改「續」為「聚」,因眾生得聞真相後不是使「法緣」不斷,而是實現其緣。其實眾生一經結緣,生生世世都會帶著這緣。末句「心曲」一詞不太恰當,它表示「心事」或「內心深處」,不指心本身。但因牽涉韻腳,不便改動。而且讀者可能猜到作者的意思,也就聽之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