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選讀:《貞觀政要》(二)

陸志仝


【正見網2007年08月03日】

在《貞觀政要》書中,唐太宗與魏徵之間的政論對答記載最多,而且魏徵的幾篇奏疏亦被歷代的文史學家所稱道。因此,本文先簡單介紹一下魏徵。

魏徵(西元580-643年),字玄成,鉅鹿曲城(今河北晉州)人,自幼喪失父母,家境貧寒,喜愛讀書,涉獵甚廣,曾出家當過道士。隋朝末年,武陽(今河北大名縣東北)郡丞元寶藏舉兵歸降李密,召魏徵掌管書記一職。唐高祖武德元年(西元618年),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未被錄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山東,詔准後,被授秘書丞。魏徵乘驛馬馳至黎陽(今河南濬縣),勸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勣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占黎陽,魏徵被俘。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回到長安,被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召為太子洗馬(侍從官)。

玄武門事變以後,唐太宗李世民由於早就聽說魏徵的膽識和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並經常召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太宗皇帝曾撫慰魏徵說:「你所舉諫的事情前後二百多件,都很符合我的心意,要不是你有一片報國之心,怎麼能做到這樣呢。」貞觀三年,魏徵被升為秘書監。貞觀七年,魏徵代替王珪擔任侍中,後封為鄭國公。

貞觀十二年,因為皇孫誕生,太宗大宴群臣。太宗很高興的對群臣說:「貞觀以前,跟隨我平定天下,歷盡艱險的,以房玄齡的功勞最大,沒有人比得上。貞觀以後,全心全意,竭盡忠誠,輔佐朝政,使我能成就今日的功業,被天下人所稱頌的,就只有魏徵一個人了。古代的名臣,怎能超過他們呢!」於是,太宗親手解下身上的佩刀,分別賜給魏徵和房玄齡。

貞觀十七年,魏徵被任命為太子太師,仍然主持門下省事務。同年,魏徵得了急病;由於魏徵住的宅院內原來沒有正堂屋,太宗當時本打算建造一個小宮殿,於是就下令停建小宮殿,用這些建築材料為魏徵蓋正堂屋,五天就竣工了。太宗還賜給魏徵布被和素色的褥子,以順應他樸素的生活習慣。過了幾天,魏徵就去世了。太宗親自到魏徵靈堂慟哭,追封他為司空,諡號「文貞」。太宗還親自為魏徵撰寫碑文,並親筆書寫在石碑上。

以下古文選自《貞觀政要·論君道第一》

貞觀十一年,特進魏徵上疏曰:

臣觀自古受圖膺運[注1],繼體守文[注2],控御英傑,南面臨下,皆欲配厚德於天地,齊高明於日月;本枝百世[注3],傳祚無窮[注4]。然而克[注5]終者鮮,敗亡相繼,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殷鑑不遠[注6],可得而言。

昔在有隋[注7],統一寰宇,甲兵強銳,三十餘年,風行萬裡,威動殊俗[注8],一旦舉而棄之,盡為他人之有。彼煬帝豈惡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注9]之長久,故行桀虐,以就滅亡哉?恃其富強,不虞後患;驅天下以從欲,罄萬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遠方之奇異。宮苑是飾,台榭是崇[注10],徭役無時,干戈不戢[注11]。外示嚴重,內多險忌,讒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上下相蒙,君臣道隔,民不堪命,率土分崩[注12]。遂以四海之尊,殞於匹夫之手,子孫殄絕[注13],為天下笑,可不痛哉!

聖哲乘機,拯其危溺,八柱[注14]傾而復正,四維[注15]弛而更張。遠肅邇安[注16],不逾於期月[注17];勝殘去殺[注18],無待於百年。今宮觀台榭,盡居之矣;奇珍異物,盡收之矣;姬姜淑媛[注19],盡侍於側矣;四海九州,盡為臣妾矣。若能鑒彼之所以失,念我之所以得,日慎一日,雖休勿休[注20],焚鹿台之寶衣[注21],毀阿房之廣殿[注22],懼危亡於峻宇,思安處於卑宮,則神化潛通,無為而治,德之上也。若成功不毀,即仍其舊,除其不急,損之又損,雜茅茨[注23]於桂棟,參玉砌以土階,悅以使人,不竭其力,常念居之者逸,作之者勞,億兆[注24]悅以子來,群生仰而遂性,德之次也。若惟聖罔念[注25],不慎厥終[注26],忘締構之艱難,謂天命之可恃,忽采椽[注27]之恭儉,追雕牆之靡麗,因其基以廣之,增其舊而飾之,觸類而長,不知止足,人不見德,而勞役是聞,斯為下矣。譬之負薪救火,揚湯止沸[注28],以暴易亂[注29],與亂同道,莫可測也,後嗣何觀!夫事無可觀則人怨,人怨則神怒,神怒則災害必生,災害既生,則禍亂必作,禍亂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鮮矣。順天革命[注30]之後,將隆七百之祚,貽厥孫謀,傳之萬葉[注31],難得易失,可不念哉!

注釋:

[注1] 受圖膺運:很多版本將「圖」注為「河圖」,我認為得到河圖跟得天下沒多大關係。「受圖」二字出自《後漢書·卷四十下》:「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內撫諸夏,外接百蠻。」而「膺運」其實就是「奉天承運」。「膺」為擔當、承受的意思。「受圖膺運」大意是,承受天命取得天下。
[注2]繼體守文:此句出自《史記·卷四十九》:「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繼體守文」句,我認為採用(唐)司馬貞的註解最為貼切:「繼體謂非創業之主,而是嫡子繼先帝之正體而立者也。守文猶法也,謂非受命創製之君,但守先帝法度為之主耳。」
[注3] 本枝百世:同「本支百世」,是一句成語。出自《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本為本宗,支為本宗下來的子孫後代。「本枝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注4] 祚(音做):本義為「福運」;此文的意思是「帝位」或「帝業」。
[注5]克:能夠。見《爾雅》:「克,能也。」
[注6]殷鑑不遠:這是一句成語。出自《詩經·大雅·盪》:「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殷,指商朝。商朝的中期,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西北);故商朝過去也被稱作殷朝。鑒,鏡子。「殷鑑不遠」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鑑。後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注7] 昔在有隋:『有』字在這個句子中是詞綴(發語詞),無實際意思。古文中較常見,如:「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荀子·議兵》
[注8]威動殊俗:『殊』表示特異的,出眾的;『俗』表示普通的,凡俗的。
[注9]社稷(音記):『社』表示土神;『稷』表示穀神。古時的君主都要祭祀社稷,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注10] 宮苑是飾,台榭是崇:『是』在本句中當副詞,表示是必(一定要;務必)。『崇』表示高大的意思。『宮苑是飾,台榭是崇』大意是,宮殿花園一定要裝飾華麗,樓台亭榭一定要高大宏偉。
[注11]戢(音集):停止或收斂。
[注12]率土分崩:『率土』出自《詩經·小雅·北山》:「溥(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率當介詞,表示依循。率土之濱指四海之內。本句用『率土』來表示國土或國家。『分崩』指四分五裂。
[注13]殄(音腆)絕:斷絕;竭盡。
[注14] 八柱:據《淮南子》記載:「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河圖·括地象》載:「地下有八柱,柱廣十萬裡;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古人認為,地下有八柱牽制名山大川,下有孔穴相通。本文用八柱代表整個國家。
[注15]四維:出自《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注16]遠肅邇(音爾)安:『肅』指肅靖(平定);『邇』指近處。『遠肅邇安』指遠近的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
[注17]期月:本文指一年,又如《論語·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這裡也是指一年。而在古文中,期月也可指一個月,如《禮記·中庸》:「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18]勝殘去殺: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及其它刑罰。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出自《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注19]姬姜淑媛:姬姜,春秋時代,周王室姓姬,齊國姓姜,二國常通婚,故姬姜用以稱貴族婦女。《左傳·成公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憔悴)。」淑媛,指閒雅貞靜的女子。漢·王逸《機婦賦》:「窈窕淑媛,美色貞怡。」本文『姬姜淑媛』指宮中的美女。
[注20]雖休勿休:即使是受到他人的稱讚,也不要沾沾自喜。『休』字在古漢語中經常被用來當形容詞,有『美』或『美善』的意思;如『休名』指『美名』。而本句的兩個『休』字卻又是當動詞解。此句出自《尚書·呂刑》:「雖畏勿畏,雖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注21]焚鹿台之寶衣:『鹿台』是指商紂王所建之宮苑建築,地點在商都殷(今河南安陽西北)附近。此句的典故出自《史記·周本紀第四》:「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牧野之戰,紂王全軍覆沒。後來紂王逃入鹿台,拿出他的錦衣及珠寶,自焚而死。
[注22]毀阿房之廣殿:『阿房』指阿房宮,秦始皇在位時建。據《史記·始皇本紀》載,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約690米,南北深約115米,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殿中可容納萬人。後為項羽焚毀。
[注23]雜茅茨(音詞)於桂棟:茅茨,用茅草蓋的屋子。桂棟,桂木作的梁棟;形容華麗的宮殿或豪宅。
[注24]億兆:本文指普天下的老百姓。
[注25]罔(音網)念:不思為善。罔,無也。—《爾雅·釋言》。念指正念或善念。
[注26]不慎厥(音決)終:『厥』字在這裡當代詞『其』。『厥終』意思是『結局』。不慎厥終,大意是不慎重考慮後果。此句出自《尚書·蔡仲之命》:「慎厥初,惟厥終(做事慎重的開始,並想到它可能的結局)。」
[注27]忽采椽之恭儉:此句的難點是對『采椽』的理解。此典故出自《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音啄)。」采通棌,柞木。采椽不斲,指以柞木做屋上承接瓦的木條,而不加雕飾。比喻生活簡樸。後來就用『采椽』來表示『生活』。忽采椽之恭儉,此句大意是忽視了生活應該簡樸。
[注28]揚湯止沸:成語。指把鍋裡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典故出自《漢書·枚乘傳》及西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湯之滄(涼),一人炊(添柴)之,百人揚(舀起來)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
[注29]以暴易亂:成語。指用暴政來代替亂世;或者說在亂世時得到天下,而又再施行暴政。出自《史記·卷六十一》:「伯夷歌曰:登彼西山兮,言采其薇。以暴易亂兮,不知其非。」
[注30]革命:出自《易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古時因天子受命於天,故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稱為革命。『革』指更改、興替;『命』指受命(自天)。這兩個字在近代被共產邪黨把意思歪曲了。受黨文化影響較深的人甚至認為『革命』就是要你的命。請讀者在閱讀本文時注意清除黨文化的流毒。
[注31]貽厥孫謀,傳之萬葉:貽,留;厥,其。『孫謀』指子孫後代。葉,世、代。

全文大意:

貞觀十一年,特進魏徵向唐太宗上書說:

依臣看來,自古以來不論是承受天命取得天下的開國君主,還是繼承帝位恪守先帝法令的國君,他們駕馭英才,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美德能與天地比配,自己的賢明能與日月爭輝;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孫昌盛,百代不衰;帝位能長久傳下去。然而,能夠善終的很少;而失敗、滅亡的事例卻一個又一個,這是什麼原因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遵循當國君的原則。隋朝滅亡的教訓不遠,可以作為借鑑。

以前的隋朝,統一天下,兵強馬壯,三十多年來,聲勢遠播萬裡,威震四方。有朝一日覆亡後,一切全為他人所有。那個隋煬帝難道不願意天下安定,國運久長,而故意要施行夏桀那樣的暴政,自取滅亡嗎?他是倚仗當時國家的富強,不考慮後患;驅使天下百姓順從他的奢欲,收羅天下的金銀財寶來供自己揮霍,徵選全國的美女,貪求遠方的奇珍異寶。宮殿花園一定要裝飾華麗,樓台亭榭一定要高大宏偉。隨意徵發徭役,戰事無休無止。隋煬帝外表威嚴持重,內心卻狠毒猜忌,奸佞小人肯定能從中得到好處,而忠心正直的人卻難保性命。上下相互蒙蔽,君臣之間日漸疏遠,民不聊生,國家四分五裂。其結果是堂堂的一國之君,卻死於普通人手中,子孫後代亦被殺絕,被天下人恥笑,這難道不是令人痛心的教訓嗎!

有德才的人能順應時機,拯救國民於危難之時,將傾覆的國家秩序從新歸正,讓國民從新重視禮義廉恥這四條立國之本。這樣,使遠近的老百姓都安居樂業,不用一年時間就能達到。甚至是廢除各種刑罰,以德化民,也不用百年時間。如今,宮殿閣觀,樓台亭榭,都已經擁有了;奇珍異寶,也都收藏了;宮中的美女,全部都侍奉在君王身邊;天底下的人,都是君王的臣子和奴婢。如果君臣們能借鑑隋朝滅亡的原因,珍惜大唐創世之艱難,時常保持謹慎,即使是受到他人的稱讚,也不要沾沾自喜。從商紂王在鹿台自焚而死、阿房宮寬廣的宮殿群被燒毀的事件中汲取教訓;居住在宏偉的宮殿時能有危機感,而居住在簡陋的宮室裡能安之若素,那麼就能夠與天地神靈溝通,使國家達到無為而治,這是以德治國的最好方法。

如果不毀掉既成的東西,仍然保持它舊有的面貌,免除一些勞民傷財的舉措,不急的事務再三精簡。即使簡陋的房屋與華麗的宮殿並存、玉石欄杆與土台階相間也不計較,使百姓心甘情願的效力,又不讓他們過於疲勞;經常想到自己居住的安逸,他人勞作的辛苦;讓普天下的百姓以是本朝的子民為榮,蒼生景仰君主教化的美德而順應各自善良的本性,這是以德治國的中等境界。

如果國君以聖王自居卻不思為善,做事情不慎重考慮後果,忘記了創業的艱難,認為有上天的旨意可以倚仗,忽視了勤儉節約,追求鋪張和奢華,所有建築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擴建,並從新裝飾宮殿亭榭。其它的事情也依此類推,不思自製和滿足,老百姓看不到君主的美德,只聽到無休止的服勞役的消息,這樣治理國家是最不好的。就好比是背著柴草去救火,舀起開水再倒回鍋裡來制止沸騰,用暴政來代替亂世,與原來的混亂如出一轍,其後果也將不堪設想,後世子孫又將如何看待!

如果國君沒有好的德行可觀,老百姓就會怨恨;老百姓都怨恨了,那麼天神也會震怒,天神震怒了災害就會發生;災害發生了,就會引起禍亂,禍亂一旦興起,要保全身家性命和美名就很難了。開國的君主順天命而改朝換代之後,帝業將興隆七百年,並把江山長久的傳給子孫後代。帝王的基業開創艱難,可是失去卻很容易,怎麼能不認真思考啊!

評講:魏徵在這篇奏疏中談到了「知足」和「知止」的話題,也論述了一位國君如果「不知止足」將會產生的後果。而筆者認為,魏徵在文中特別提到了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的「四維」學說,是含有深意的。四維也就是禮、義、廉、恥。管仲認為四維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並說:「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也就是說一個朝代或政權,如果不講禮、義、廉、恥,那麼這個朝代或政權就要滅亡。從魏徵所舉的事例中我們也可看到,中國古代的那些暴君都是因為喪失了禮、義、廉、恥而滅亡的。

「禮」的含意是很廣的,中國古代以《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自古以來,人們把「禮」看的很重。而在《儀禮》及《禮記》中都有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對「祭祀」方面的規定。縱觀中國曆朝歷代的君主,都把「尊天地,敬神靈」擺在很重要的位置。如果一個政權膽敢把神說成是迷信,甚至要戰天鬥地,那麼這樣的政權已經是無「禮」可言了。

「義」是指正義;道德、合宜的行為或道理。孟子曾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從孟子的教誨中,我們可以明白作為一個人應「捨生取義」的道理。那麼,從大的方面來看,一個政權如果為了『維護』其統治,不惜殘害成千上萬無辜善良的老百姓,這樣的政權是不是與「義」背道而馳了呢?

「廉」是指廉潔方正,有節操、不苟取。「恥」是指做人做事要有知恥之心。這方面的例子筆者不想多舉,只想問問讀者,從古至今,最不要「廉恥」的朝代或政府是哪個?最不要「廉恥」的官員最多的政府又是哪個?

一個喪失了禮、義、廉、恥的政權是必定要滅亡的,而且必將遺臭萬年。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