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10月1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 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 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厲王太子靜匿(1)召公之家,國人聞之,乃圍之。召公曰:「昔吾驟(2)諫王,王不從,以及(3)此難也。今殺王太子,王其以我為讎(4)而懟(5)怒乎?夫事君者,險(6)而不讎懟,怨而不怒,況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7)得脫。
召公、周公(8)二相行政,號曰:「共和(9)」。共和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太子靜長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為王,是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輔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復宗(10)周。十二年,魯武公來朝。
(出自《史記・周本紀》)
【注釋】
(1)匿(音逆):躲藏。
(2)驟(音奏):屢次,多次。
(3)及:招致。
(4)讎(音仇):仇恨。
(5)懟(音對):怨恨。
(6)險:處於危險之中。
(7)竟:最終,終於。
(8)召(音紹)公、周公:召公:即召虎。周公:周公旦次子的後代。周公長子伯禽封於魯,次子留京都相周,世代為周公。
(9)共和:周公、召公與諸侯共同執掌國政。史稱「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戰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10)彘:音「智」。
(11)宗:尊奉。
【語譯參考】
厲王的太子靜躲藏在召公家裡,國人知道了,就包圍召公家,召公說:「以前我多次勸諫君王,君王不聽,所以才遭到這樣的禍難。如果現在殺了太子,君王將會以為我把他當作仇人而發泄憤恨吧!侍奉國君的人,即使處在危險之中也不該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該發怒,更何況侍奉天子呢?」於是用自己的兒子代替了太子,太子終於逃出危難。
召公、周公二位宰相共同執掌朝政,稱為「共和」。共和十四年,厲王死在彘的地方。太子靜已在召公家長大了,兩位宰相就擁立他為王,這就是宣王。宣王登位,兩位宰相輔佐他,修明政事,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留下的法度,諸侯又再以周朝為宗主。周宣王在位的第十二年,魯武公來朝朝見宣王。
【研析】
本文首先描述國人包圍了召穆公的住宅,要求交出太子靜,召穆公無奈,忍痛以自己的兒子代替宣王去死,並宣揚事奉君主應當「險而不讎懟,怨而不怒」的為臣之道。繼之寫太子靜在召公家長大後,兩位宰相擁立他為王,就是周宣王。宣王也不負召公之教導,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留下的法度,才使諸侯再以周朝為宗主。
而在太子未長大成人時,因為國人大規模暴動襲擊厲王,厲王終於被人民放逐,在彘居住了十四年後去世。在這十四年期間,由於王位虛懸,就由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攝政,代理國事,在歷史上稱「周召共和」。
從文中看出召穆公謹守人臣之分寸。先前已對厲王多次勸諫,未被採納;當太子有難時,他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以其子代宣王死,這是何等深明大義及痛苦的決定啊!也可說做到不恨不怒,善、忍的表現。接著與周定公共同掌管國家大事,使國家免於紛亂,然後還政於宣王,充分表現了忠義的美德。
【延伸思考】
1.如果你碰到類似召穆公的情境,已對領導者多次勸諫,仍然未被採納,你會選擇離開還是繼續留下來?
2.召穆公以其子代宣王死,請你發表對這件事的看法。
3.朋友對你不義時,你能做到不恨不怒嗎?為甚麼?
【參考數據】
1.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四書五經之路
2.史記本紀(上) 司馬遷原著 王利器、張烈等譯註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白話史記 謝武雄譯 河洛圖書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
4.http://mars.lssh.tp.edu.tw/~u3350085/gold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