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 五律(二十)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1月20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guān lǐ gù qǐng sī mǎ dì shān shuǐ tú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

dù fǔ
杜 甫

fāng zhàng hún lián shuǐ ,tiān tái zǒng yìng yún 。
方丈渾連水,天台總映雲。
rén jiān cháng jiàn huà ,lǎo qù hèn kōng wén 。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fàn lí zhōu piān xiǎo ,wáng qiáo hè bù qún 。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cǐ shēng suí wàn wù ,hé chù chū chén fēn 。
此生隨萬物,何處出塵氛。

ㄍㄨㄢ ㄌㄧˇㄍㄨˋㄑㄧㄥˇㄙ ㄇㄚˇㄉㄧˋㄕㄢ ㄕㄨㄟˇㄊㄨˊ  ㄉㄨˋㄈㄨˇ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 杜 甫

ㄈㄤ ㄓㄤˋㄏㄨㄣˊㄌㄧㄢˊㄕㄨㄟˇ,ㄊㄧㄢ ㄊㄞˊㄗㄨㄥˇㄧㄥˋㄩㄣˊ。
方丈渾連水,天台總映雲。
ㄖㄣˊㄐㄧㄢ ㄔㄤˊㄐㄧㄢˋㄏㄨㄚˋ,ㄌㄠˇㄑㄩˋㄏㄣˋㄎㄨㄥ ㄨㄣˊ。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ㄈㄢˋㄌㄧˊㄓㄡ ㄆㄧㄢ ㄒㄧㄠˇ,ㄨㄤˊㄑㄧㄠˊㄏㄜˋㄅㄨˋㄑㄩㄣˊ。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ㄘˇㄕㄥ ㄙㄨㄟˊㄨㄢˋㄨˋ,ㄏㄜˊㄔㄨˋㄔㄨ ㄔㄣˊㄈㄣ。
此生隨萬物,何處出塵氛。

【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河南人,祖籍杜陵(陜西長安),杜審言之孫,官至左拾遺。生於睿宗太極元年(公元712年),卒於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享年五十九歲。杜甫憂國愛民,為人忘己,有仁者悲天憫人的胸懷,被尊為“詩聖”。詩作大多描述安史之亂前後人民的苦難,反映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也稱“詩史”。詩風沉鬱,與李白同為唐代第一流詩人,合稱“李杜”。

【批註】

﹙1﹚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觀賞李固請他當司馬的弟弟所畫的山水畫。
﹙2﹚方丈:傳說中海上仙人所住的仙山名,典出《史記‧秦始皇本紀》。
﹙3﹚渾:全部。
﹙4﹚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縣北,傳說漢朝劉晨、阮肇入山採藥遇到神仙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天台山。事見《太平御覽‧地部‧天台山》。
﹙5﹚范蠡:春秋時楚國人,曾協助越王勾踐二十餘年,滅吳復國後功成身退,乘舟浮海以行,定居於陶,自稱陶朱公,以善於經商名聞天下。
﹙6﹚王喬:即王子喬,名晉,周靈王太子。喜歡吹笙作鳳凰鳴,道士浮丘公接他到嵩高山上,三十年後乘白鶴駐山頂,向時人揮手作別仙去。見《列仙傳‧上‧王子喬》。
﹙7﹚不群:不合群。
﹙8﹚塵氛:指凡人所居住的紅塵世界。

【語譯】

方丈仙山四面與無際的海水連成一片,天台山的峰巒總是被雲彩映照著。這樣的神仙世界經常出現在世人的圖畫裡,如今年華老去,才後悔只把它當傳說聽聽而已,沒有行動。雖然范蠡有船可以航行,但是太小了。而王子喬所乘坐的鶴鳥認生又不合群,怎肯讓我乘騎呀!看來這一生只有隨著萬物與時俱化了,哪裡才是跳脫紅塵的地方呀?。

【詩中有話】

這是詩人觀看山水圖後所題的詩,與一般題畫詩讚許畫作精美的寫法不同,詩中雖然沒有提到畫作如何精美,但是這幅畫觸動了他的心靈,就表示這位畫家的功力非同小可。由於詩人看到圖中描繪的仙境,於是引發了詩人的道心,因而後悔沒有及時去尋訪。詩人會有這樣的感觸可能與他的人生際遇有關,他的一生以顛沛流離的生活居多,難免生出尋仙求道的想法,但是卻沒有真的去找尋仙境。因為詩人心中非常明白,成仙不是走到仙境或遇到仙人就能夠達成的,要靠機緣與持之以恆的修煉才能修成正果,詩中的王子喬被仙人接走後,經過三十多年才正式駕鶴與世人道別仙去,就是例子。所以他以“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為藉口,為自己打圓場,雖然知道“此生隨萬物”是必然的結果,但也無可奈何。詩人知道成仙要經過很長的修煉過程,但是他不知道修煉不一定要尋找仙山妙境,也不一定要遠離塵世,因為在他那個時代,他既未遇到明師也沒能聞正法,所以只有長嘆“何處出塵氛”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