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展現的文化內涵--白山黑水造就的文化

蕭風


【正見網2008年02月06日】

神韻藝術團的《大清仕女》表現了大清格格的端莊典雅、恬靜賢淑的氣質,和高貴脫俗的風韻。展現了滿族文化的一個側面。演員們曼妙的舞姿、超凡脫俗的氣質令中西方觀眾讚嘆不已。

在傳統的宮廷式建築背景前,端莊秀麗的滿族“格格們”身著深藍色旗袍,頭戴“大拉翅”頭飾,腳踩“花盆鞋”,伴隨著清代宮廷風格的優雅音樂,輕歌曼舞,意境悠然,表現出東方女性的高雅。演員們整齊劃一,曼步輕搖,飄飄欲仙,舞姿內斂典雅,展示了生活在宮廷華貴生活中的格格們的高雅氣質。

來自長春的劉女士觀看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在費城的演出,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演出”。她說最喜歡滿族舞,邊說邊高興得走起了滿族舞的步子。

滿族是一個古老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熱情豪放。

歷史概況

滿族歷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肅慎人。肅慎人生活在黑龍江、烏蘇裡江、松花江流域,東臨大海。到了周武王與周成王時,史書上曾記載他們進獻過“楛矢石始砮”。漢代稱為“挹婁”。到了北朝被稱為“勿吉”,隋唐時稱“靺鞨”。他們與中原王朝不僅有密切的經濟聯繫,而且也有了密切的政治聯繫。隋煬帝曾封其首領突地稽為“遼西太守”,唐太宗封其為“右衛將軍”。

公元7世紀末,因戰亂一部分?砣人東遷,定居於松花江上游、長白山之北,建立了“震國”,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以後便以“渤海”為號。唐朝中期,渤海統一了拂涅、號室等部,統轄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鮮半島北部、東臨大海、西南達今遼寧省北部及東部。渤海建國200多年,後被遼政權所滅。

宋、遼時期則稱“女真”。生活在長白山以東、黑龍江、烏蘇裡江流域的廣闊地區。

12世紀初,以完顏部為核心的女真人,在首領阿骨打領導下,建立了金國政權,不久滅遼與北宋,成為與南宋對峙的王朝。

1234年金國被蒙古所滅。

16世紀後期,努爾哈赤崛起,建立了後金政權,努爾哈赤成為後金國汗。1626年(後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去世,由八子皇太極繼位。

1635年11月22日(後金天聰九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極頒布了一項命令:“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女真)。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清太宗實錄》卷二十五)。自此以後,“滿洲”作為正式的民族稱謂被固定下來並統一使用。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盛京(瀋陽)為京城,改元崇德。追尊努爾哈赤為清太祖。

1638年,皇太極去世後,由其六歲的第九子福臨繼位,年號順治。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縊身亡。旋即,八旗鐵騎入關。康熙年間,平定“三蕃之亂”,收復台灣,經過雅克薩反擊戰,阻止了沙俄侵略者對我國東北邊疆的蠶食。清俄雙方締結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界。建立起遼闊的大清帝國。

滿族習俗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年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年。

滿族的服飾

滿族服裝從款式上來看是很統一、很簡潔的。男女服裝款式基本以袍型為主。

男款:因滿族早期長期從事狩獵生活,其服飾顯示了騎射生活的特點。男子穿無領、箭袖長袍,這種長袍緊身束腰,前後兩側四面開衩至膝,既保暖又便於騎射。箭袖即在窄袖口上加一個半圓形的袖頭,形似馬蹄,因此,俗稱“馬蹄袖”。

男子在長袍之外,還要套穿馬褂,馬褂有短袖、長袖之分。

女款:滿族婦女服裝最有代表性的外衣是旗袍,滿族婦女傳統的旗袍特點是,直腰身、寬袖、袖口平而大,袍長至腳面,甚至可以掩足,整件旗袍從上到下由整塊衣料剪成,任何部分都不重疊。其線條簡練優美,造型質樸大方。

女式旗袍特別講究裝飾,在領口、襟邊、袖口都鑲有多層花邊,特別著名的有:“京城十八鑲”。認為鑲有十八道花邊的旗袍最美。旗袍幾經變化,收緊腰部,縮短袍長,比以前更加稱身合體。

一般婦女衣裝也以袍褂為主,有別於男裝的短馬褂,而是與袍齊長的長褂。此外,滿族婦女還喜愛在長袍外套穿立領短坎肩。女式坎肩也有對襟、斜襟、琵琶襟等各款。

滿族歌舞

滿族在歷史上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時,滿族祖先?砣人派使者去長安見隋文帝“高祖(文帝)厚勞之,令宴飲於前,使者與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戰鬥之容”。到努爾哈赤興起後,也繼承了滿族能歌善舞的傳統。每逢佳節、喜慶、婚嫁筵、出征、凱旋、祝壽、祭祀等都要歌舞盡興,其中“莽勢舞”最具代表性。這種民間舞多在新歲和喜慶之日跳,一人領唱,眾人以“空齊”之聲相和,加強節奏。舞蹈粗獷有力,動作幅度較大,多是騎士步,這與滿族先民尚武有關。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旁人拍手而歌,以擊堂鼓伴奏。

莽勢舞進入宮廷後,由自娛性舞蹈變成表演性的慶典舞,改名為慶隆舞,場面壯觀,規模宏大。往往司琵琶、三弦、奚琴、箏等樂器的就有六十多人,伴唱的十三人,舞蹈者五十八人。服飾有嚴格規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壽字袍豹皮褂,伴唱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黃畫皮套,黑羊皮套,朝服等。並戴有各種假面具,做騎馬射擊等動作。這種舞多由滿族狩獵和戎馬生涯演變而來。

大五魁舞:又稱“五魁舞”,是滿族民間一種慶賀舞蹈。源於滿族早期的狩獵生活,多於豐收、狩獵歸來時表演。該舞蹈由五人分別頭戴虎、豹、熊、鹿、狍的面具做擬獸的跑跳動作,歡快有趣。

腰鈴舞:滿族民間舞蹈。由數名腰系銅鈴男子表演。表演時打著響板,扭動腰鈴,使板聲、鈴聲相和。源於滿族早期騎射生活。

單鼓腰鈴:單鼓腰鈴系藝人們口頭的稱呼,亦稱“打單鼓子”或“耍腰鈴”。是一種腰纏許多小鈴,手持“單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祭祖內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願風調雨順,四是祈禱病除災消。

此外民間還有“野人舞”、“笊籬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薩滿舞”等。

  滿族民歌也豐富多彩,如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風俗歌曲、兒童遊戲歌和愛情歌。滿族人從小就在母親唱的“悠車曲”中長大,“巴補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補哇……”這首歌世代相傳,家喻戶嘵。

至今,在邊遠的滿族聚居區愛琿等地,仍保留著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民族歌舞。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