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古論今話修煉:應變而作與無為而作

李覺


【正見網2008年02月14日】

董奉,字君異,侯官人也。吳先主時,有少年為董奉所在縣的縣長,見奉年四十餘歲,不知其有道。罷官去後五十餘年,復為它職,行徑侯官,諸故吏皆老,而奉顏貌一如往日。問:「君得道乎?我昔見君如此,今我以皓首,君轉少何也?」奉曰:「偶然耳。」

又,杜燮為膠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到了那裡,塞三丸藥於口內,以水灌之,使人捧舉其頭搖而消之。須臾,手足似動,顏色漸還;半日,乃能起;後四日,能說話。云:死時奄忽如夢,見十數烏衣人收燮上車,入大赤門,徑以付獄中。獄各一戶,總容一人。以燮內一戶中,以土從外封塞之,不復見外光。忽聞戶外人說:「太乙遣使來召杜燮」又聞戶外除土良久,引出。見有車馬赤蓋,三人共坐車上,一人持節,呼燮上車,快到家時,燮一覺睡醒,遂活。因起謝曰:「甚蒙大恩,何以報效?」乃為奉起樓於庭中。奉不食它物,唯啖脯棗,飲少酒。燮一日三度設之,奉每來飲食,或如飛鳥騰空而來,坐食而去,人每不覺。如是一年余,辭燮去。燮涕泣,留不住。燮問欲何往?要大船否?奉曰:「不用船,唯要一棺器耳。」燮即為備之。至明日,日中時,奉死。燮以棺殯葬。七日後,有人從容昌來,奉見,囑其替他謝謝杜燮,請燮好自愛理。燮聞乃起殯發棺,視之唯存一帛。一面畫作人形,一面丹書作符。

後還豫,廬山下居。有一人癘疾,垂死。載以詣奉,叩頭求哀之。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蓋之,使勿動。病人云:「初聞一物來舔,身痛不可忍,無處不匝。量此舌廣一尺許,氣息如牛。不知何物,良久乃去。」奉以池中水浴之,遣去。告云:「不久當愈,勿當風。」十數日病者身赤無皮,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如凝脂。

後忽大旱,縣令丁士彥議曰:「聞董君有道,當能致雨。」乃自齋酒脯見奉,陳大旱之意。奉曰:「雨易得耳。」因視屋曰:「貧道屋皆見天,恐雨至何堪?」令解其意,曰:「先生但致雨,當為立架好屋。」明日,士彥自率人吏百餘輩,運竹木起屋立成。方聚土成泥,擬數裡取水。奉曰:「不須爾。暮當大雨。」至暮即大雨,高下皆平,方民大悅。

奉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癒者,使種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計得十萬餘株,猶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獸遊戲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耘治也。後杏子大熟,於林中作一草倉,示時人曰:「欲買杏者,不須報。但將谷一器置倉中,自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少,取杏多,林中群虎吼逐之,大怖,邊奔邊掉杏,到家一量,杏與谷等量。或有偷杏者,虎一直追到家門口、咬死。家人知其偷杏,連忙歸還奉,叩頭謝過,能使他又活過來。奉每年賣杏得的穀子,隨即賑濟了貧窮和旅途困頓者,每年大約有二萬餘斛。

縣令有女,為精邪所魅,醫療不效。去求奉,若治好,願侍巾櫛,奉同意了。立即召得一白鼉,長數丈,爬到病家門口,奉使侍者斬了,女病癒,遂納為妻。久無子息。奉每出行,妻不能獨住,要了個女孩撫養,十餘歲。奉一日竦身入雲而去。妻女還住在那地方,賣杏取給有欺的人,老虎照樣追逐他。奉在人間三百餘年才去,顏如三十歲的人。(《神仙傳•董奉》)

【點評】

一、應變而作

文中記載董奉歷世三百餘年,常以治病形式救人度世。全出自然,並無一件刻意之作。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得心應手;留下「公平交易」的風尚代代相傳。

我體會,我們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來因去果,不執著於任何事情,才能使效果最大化。遇到了,隨手就做,借雞下蛋、借力打力,智慧層出不窮。有的時候,沒能按師父的要求做好,比如人為找事做,常帶來世間的麻煩;難來了又不能在法上定住自己的心性,留下許多遺憾。

杜燮得毒病,死後入地獄,第三天奉去使其復生。過程中許多動作是做給人看的,形式上由灌藥、化藥、入藥而活人;其實乃「太乙遣使來召」靈附肉體而活。本無須借於「藥」,就是為了符合世間的理,能讓人理解。當前世人的退黨大潮也是同樣,要救人還得順著人的執著,度人難那!惟如此,回過頭來,生命才能看到佛恩浩蕩。

二、角色轉換

高層生命的「屍解」乃人生舞台角色轉換的手段之一。董奉的每一次「救人」都是有序的安排。或說「了因緣」。因緣一了,立即走人,決不拖沓。

我們在常人中日久生情,做事常拖泥帶水。就如有緣人,能救不能救,該你做的你做了就行。迷中救人很難,你一次次講真相,不放過每一次機會。如若陷入常人的情中,甚至角色轉換後失去了再見的緣分,仍念念不忘,就已經不是神思而是人情了,不但救不了他,還拽下了你。有句老話: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正是因為愛、恨、情、愁橫在了被救者得救的路上,削弱了我們的能力,使許多親近的人反而難救。當悟。

三、方民大悅

董奉築屋行雨、治病娶妻、種杏取谷。從表面看,築屋、娶妻、種杏、取谷是給奉的報酬,「君子愛才,取之有道。」實質董奉沒有取酬之心,是為了在「方民大悅」中教化一方民眾,否則如何竦身入雲?

八年來,我們在艱辛中用無數的金錢、精力,無償的做了許多傳遞真相的工作,但做得很辛苦。可一場自己掏錢來看的「神韻」事半功倍。為甚麼?原因就在「方民大悅」。在不知不覺的娛樂中,人的內心起了變化,精神昇華。這就是無為之治。世事在利益的驅動下進行,譬如孩子的「搶食」心理,沒有了「搶」反倒無趣。那「嚳」與「勢」讓人樂付出而後得。人的特點就是這樣,董奉很明白,便無為而作。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