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七律(四)清明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7月30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qīng míng
清明

huáng tíng jiān
黃庭堅

jiā jié qīng míng táo lǐ xiào ,yě tián huāng zhǒng zhǐ shēng chóu 。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léi jīng tiān dì lóng shé zhí , yǔ zú jiāo yuán cǎo mù róu 。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rén qǐ jì yú jiāo qiè fù ,shì gān fén sǐ bù gōng hóu 。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xián yú qiān zǎi zhī shuí shì ,mǎn yǎn péng hāo gòng yì qiū。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坵。

ㄑㄧㄥ ㄇㄧㄥˊ
清明

ㄏㄨㄤˊㄊㄧㄥˊㄐㄧㄢ
黃庭堅

ㄐㄧㄚ ㄐㄧㄝˊㄑㄧㄥ ㄇㄧㄥˊㄊㄠˊㄌㄧˇㄒㄧㄠˋ,
佳節清明桃李笑,
ㄧㄝˇㄊㄧㄢˊㄏㄨㄤ ㄓㄨㄥˇㄓˇㄕㄥ ㄔㄡˊ。
野田荒冢只生愁。
ㄌㄟˊㄐㄧㄥ ㄊㄧㄢ ㄉㄧˋㄌㄨㄥˊㄕㄜˊㄓˊ,
雷驚天地龍蛇蟄,
ㄩˇㄗㄨˊㄐㄧㄠ ㄩㄢˊㄘㄠˇㄇㄨˋㄖㄡˊ。
雨足郊原草木柔。
ㄖㄣˊㄑㄧˇㄐㄧˋㄩˊㄐㄧㄠ ㄑㄧㄝˋㄈㄨˋ,
人乞祭余驕妾婦,
ㄕˋㄍㄢ ㄈㄣˊㄙˇㄅㄨˋㄍㄨㄥ ㄏㄡˊ。
士甘焚死不公侯。
ㄒㄧㄢˊㄩˊㄑㄧㄢ ㄗㄞˇㄓ ㄕㄨㄟˊㄕˋ,
賢愚千載知誰是,
ㄇㄢˇㄧㄢˇㄆㄥˊㄏㄠ ㄍㄨㄥˋㄧ ㄑㄧㄡ。 
滿眼蓬蒿共一坵。

【作者】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北宋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修水縣﹚人。生於仁宗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卒於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享年六十一。為英宗治平四年進士,他的詩自辟門徑,重視技巧,講求創意,是江西詩派的開山祖,與蘇東坡齊名,並稱“蘇黃”。他也是一位書法家,是宋朝四大書家之一。著有《山谷集》傳世。

【注釋】

﹙1﹚荒冢:荒廢了的墳墓。
﹙2﹚蟄:藏起來伏著不動。
﹙3﹚郊原:郊外原野。
﹙4﹚柔:軟也,指容易彎曲時的初生草木。
﹙5﹚人乞祭余驕妾婦:典故出自《孟子‧離婁篇下‧第三十三章》,是說有一個齊人,娶了一妻一妾,每次外出必定酒足飯飽後才回家,然後向他的妻妾表示是富貴人家招待他的。其實他吃的酒、肉是到墳地向人家乞討來的。
﹙6﹚士甘焚死不公侯:據《左傳‧晉公子重耳之亡﹙魯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的記載。晉公子重耳出亡在外一十九年,故事主角介之推也隨同流亡在外,歷經艱難後重耳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他獎賞那些跟隨他一起流亡的人,卻獨獨漏了介之推,而介之推自己也不求賞,於是和他母親一起到山上隱居起來。母子兩人寧可自焚而亡,也不願晉文公找到他們,接受他的賞賜,這就是“士甘焚死不公侯”典故的由來。
﹙7﹚蓬: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菊科,莖高一尺多,秋開小白花,又稱飛蓬。
﹙8﹚蒿: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菊科,有青蒿、白蒿之分,高約四尺。
﹙9﹚坵:丘的俗字,即墳墓。

【語譯】

清明時節正是盛開的桃花、李花綻放笑靨的時候,可是野地裡無人照應的墳墓卻讓人愁眉不展。春天的響雷驚動了天地以及蟄伏的龍蛇,充沛的雨水讓原野上的草木欣欣向榮。人世間,有乞食祭余的酒菜,然後回家向他的妻妾炫耀的人,也有寧可自焚而亡,也不願接受高官厚祿賞賜的人。事隔千年之後還有誰能夠分辨出誰賢誰愚呀?就像滿眼的蓬、蒿,雜亂地生長在一堆黃土上一樣難以分辨。

【詩中有話】

這首為清明節而寫的詩已偏重郊外掃墓的活動,不像漢、唐時,清明以踏青遊憩為主。因此詩人以和清明節有關的故事做為敘述的重點,並引申出他的一些感慨。詩的首聯“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用對比的手法感嘆荒冢的沒落,冢是大墳,是富貴人家的象徵,而今落得無人照應,豈不是“那見富貴長久家”的應驗嗎?怎不叫人欷噓。

次聯“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是寫春天的大地,到處充滿了活力,同時也展現出詩人用字遣詞的功力。接下來詩人以“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來介紹兩則與清明有關的故事,他也是用對比的方式來表現,一個是人前婢顏奴膝,人後趾高氣昂的小人,一個是不忮不求,廉潔自持的君子。這兩人的品德、操守相差有如雲泥,但如今都只剩黃土一杯,讓詩人感慨萬千,於是寫下“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坵”的結句來,頗有為君子伸張正義的味道。

其實以客觀的角度來看,歷史人物的言行不論善、惡能載入史冊,流傳下來讓後世知曉的,都不是偶然的,都有他正面的含意在,不管是乞食驕妾婦的齊人,還是寧死不公侯的君子,或者是歷朝歷代的君王、公侯、將相,他們都是以自身的所為來作示範演出,教化世人,讓後世知道什麼是是非、曲直,什麼是好壞、美醜。遺憾的是後代的人並沒有完全記住歷史上的先例,往往一再的重蹈覆轍,讓歷史悲劇不斷重現,例如我們看不起驕其妻妾的齊人,但我們是否正在向自己的家人驕傲地展現,剛從他人處求得的名或利呢?只不過乞求的不是祭拜後的食物而已。我們敬佩介之推寧死也不願接受榮華富貴的行為,但是,又有多少人為求得一官半職,而不惜卑躬屈膝、阿諛逢迎呢?那還記得介之推?如果大家還記得德國納粹集中營的殘酷暴行,那麼就不會漠視中國共產黨的所作所為。所以該議論的不是古人的行為,而是忘記或故意忽視歷史教訓的今人。假如人類能記住歷史的教訓,那麼今天的人類就不會生活在恐懼與貧乏之中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