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七律(三十)時世行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8月29日】

shí shì xíng
時世行

dù xún hè
杜荀鶴

fū yīn bīng luàn shǒu péng máo,má zhù qún shān bìn fǎ jiāo。
夫因兵亂守蓬茅,麻?裙衫鬢髮焦。
sāng zhè fèi lái yóu nà shuì,tián yuán huāng jìn shàng zhēng miáo。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
shí tiāo yě cài hé gēn zhǔ,xuán kǎn shēng chái dài yè shāo。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砍生柴帶葉燒。
rèn shì shēn shān zuì shēn chù,yě yīng wú jì bì zhēng yáo。
任是深山最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ㄕ?ㄕ?ㄒㄧㄥ?
時世行

ㄉㄨ?ㄒㄩㄣ?ㄏㄜ?
杜荀鶴

ㄈㄨ ㄧㄣ ㄅㄧㄥ ㄌㄨㄢ?ㄕㄡˇㄆㄥ?ㄇㄠ?,
夫因兵亂守蓬茅,
ㄇㄚ?ㄓㄨ?ㄑㄩㄣ?ㄕㄢ ㄅㄧㄣ?ㄈㄚˇㄐㄧㄠ。
麻?裙衫鬢髮焦。
ㄙㄤ ㄓㄜ?ㄈㄟ?ㄌㄞ?ㄧㄡ?ㄋㄚ?ㄕㄨㄟ?,
桑柘廢來猶納稅,
ㄊㄧㄢ?ㄩㄢ?ㄏㄨㄤ ㄐㄧㄣ?ㄕㄤ?ㄓㄥ ㄇㄧㄠ?。
田園荒盡尚征苗。
ㄕ?ㄊㄧㄠ ㄧㄝˇㄘㄞ?ㄏㄜ?ㄍㄣ ㄓㄨˇ,
時挑野菜和根煮,
ㄒㄩㄢ?ㄎㄢˇㄕㄥ ㄔㄞ?ㄉㄞ?ㄧㄝ?ㄕㄠ。
旋砍生柴帶葉燒。
ㄖㄣ?ㄕ?ㄕㄣ ㄕㄢ ㄗㄨㄟ?ㄕㄣ ㄔㄨ?,
任是深山最深處,
ㄧㄝˇㄧㄥ ㄨ?ㄐㄧ?ㄅㄧ?ㄓㄥ ㄧㄠ?。
也應無計避征徭。

【作者】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屬安徽)人。生於唐武宗會昌六年年(846),卒於唐昭宗天佑元年(904),享年五十九歲。出身寒微,四十六歲才考上進士。後依附後梁太祖朱溫,舉薦翰林學士。詩風通俗清暢,繼承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詩風,詩中常反映社會現實、民生疾苦。

【注釋】

(1)蓬茅:蓬草和茅草,此處指簡陋的茅屋。
(2)麻?:大麻和苧麻,可供織布。?,麻草的一種,同「苧」。
(3)鬢髮:兩頰靠近耳朵的頭髮。鬢,同「鬢」。發,又讀fà,ㄈㄚ?。
(4)焦:乾枯。
(5)桑柘:桑樹和柘樹,葉可養蠶。柘,桑科,果實球形,木質堅韌,是貴重的木材。
(6)納稅:此指繳納絲稅。
(7)猶、尚:還。
(8)征苗:徵收青苗稅。
(9)和:連同。
(10)旋:又。
(11)生柴:未乾的木柴。
(12)任:即使。
(13)無計:沒有計策。
(14)征徭:賦稅和徭役。征,賦稅。徭,勞役。

【語譯】

因為丈夫當兵戰死而獨守茅房,身穿粗麻衣裙的寡婦鬢髮枯黃。桑柘樹早已荒廢,仍要繳納蠶絲稅,田園荒蕪殆盡,還被徵收青苗錢。時常挑揀野菜連根一塊煮,又砍些生柴帶著葉子一起燒。即使是到了深山的最深之處,也當無法躲避朝廷的賦稅和徭役。

【詩中有話】

杜荀鶴的這首〈時世行〉,在《全唐詩》題作〈山中寡婦〉。詩人身處唐末動亂,詩中反映了當時賦稅苛雜,人民生活的艱困。丈夫死於戰場的寡婦,獨自逃入深山的破茅屋裡,生活極為困窘,只能穿著粗麻衣,難以溫飽的日子,使得她鬢髮枯黃。桑柘、田園早已荒廢,卻還要繳納蠶絲稅和青苗錢。無以維生的她只能摘野菜吃,煮的時候連根都捨不得丟掉,好不容易砍下的生柴也格外珍惜,煮菜時連樹葉都一起燒來取火。生活已經如此困難,但是就算她躲到深山的最裡面,也躲不了官府各種名目的賦稅和勞役。

安史之亂爆發後,為緩解財政危機,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開始徵收青苗錢,在農作物苗青時就提前徵收。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又施行兩稅法,按夏秋兩次徵收地稅和戶稅,人民的負擔更加沉重。柳宗元的〈田家〉就反映了此時的社會現況:「蠶絲盡輸稅,機杼空倚牆。」蠶絲全都繳納了夏稅,織布機只得空蕩蕩的擺在牆邊。已經家徒四壁的農家,還要煩惱接下來的秋稅。

據《鑒誡錄》記載,杜荀鶴獻給後梁太祖朱溫(朱全忠)十首〈時世行〉,想讓太祖減輕人民的勞役和賦稅,不合太祖之意。朱溫的部下敬翔勸他:「稍削古風,即可進身。」希望他稍微刪減古人風骨,就可獲得更高的地位。於是杜荀鶴以〈頌德詩〉三十章取悅太祖。因此被議論為「壯志清名,中道而廢。」可惜杜荀鶴原本匡正時局的壯志、一心救世的清名,卻因此半途而廢。

出身寒微的杜荀鶴,屢次在考場失利,非常痛苦,自稱「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杜荀鶴〈郊居即事投李給事〉)。據《舊五代史》記載,朱溫幫他送名禮部,唐昭宗大順二年(891),終於在四十六歲時考上第八名進士。後來任翰林學士,仗著梁太祖之勢,想殺盡與他不合的士大夫,但生了重病,幾天就死了。

這位關心民間疾苦的詩人,為了求取功名,一世清名毀於一旦,被名士清流所摒棄,最後演變到仗勢欺人的地步。他似乎忘了自己說的「詩旨未能忘救物」(〈自敘〉),作詩沒能忘記救世之心。也忘了「人生當貴盛,修德可延之。」(〈經廢宅〉)人生富貴顯赫時,要修德才能富貴綿長。杜荀鶴雖然明白什麼是正道,但是人在苦難中要能堅持下去,還必須有不怕苦的堅強意志。同為關心百姓痛苦的杜甫和白居易,為何能名傳千古,就在於他們在磨難中依然只想到成就他人,始終能守住那珍貴的善念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