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3月17日】
郝(ㄏㄠˇ)(Hǎo )
【歷史來源】
1、源自於商末的地名。根據《宰相世系》所記載:「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孫期封於太原之郝鄉,因以為氏。」遠古時代的太昊的底下臣子之一-郝骨氏,輔助太昊治理部落。到了商朝末期,郝骨氏的裔孫-期,被商帝乙封在太原郝鄉。於是期的後代便以封地名為姓。
2、出自於少數民族血統。根據《姓氏考略》記載「烏桓有郝氏,又唐時土蠻有郝、楊、劉三姓。望出太原、京兆」。烏桓也叫烏丸,古代的族名,東胡族的一支,秦末東胡遭匈奴擊破後,部分遷烏桓山,因此以地為名。烏桓族以遊牧射獵為生,漢武帝以後歸附漢,活動在我國北方。烏桓族中就有一些以郝為姓的人。唐代南方蠻族中也有以郝、劉、楊為姓氏的。
【郡望】
太原郡:山西太原。
【歷史人物】
郝隆
郝隆,字仕治,晉朝人。在農曆的七月七日,江南一帶的人會有曝曬衣物、書籍的風俗習慣,他們認為在這日曬過陽光的東西不怕蠹蟲(俗稱蛀書蟲),所以這天就被稱為「曝曬節」。當人們都在自家庭院中曬衣物和書籍時,只有郝隆在院中睡覺,他還掀開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肚子,大剌剌的在院子裡曬太陽。有人就問他為甚麼這麼做,他竟回答:「曬我腹中的書罷了!」
郝隆的學問雖然不大,但是他說話也是相當機智的。當他擔任桓溫的南蠻參軍時,有一次,在一個喝酒寫詩的遊戲中,郝隆寫不出詩句,按遊戲規則是要被罰酒三升。但是當他喝了酒之後,突然有了靈感,便提筆寫出一句:「S塾繚廄宄亍!被肝驢戳瞬喚饢剩骸壩塾縭鞘裁炊?鰨俊焙侶∷擔骸奧?宄朴鬮?塾紜!被肝略儻剩骸白魘??我?寐?宓撓鋂閱兀俊焙侶∷擔骸拔也輝肚Ю鋃?賜緞Щ腹??嘔竦寐??尉?牟釷攏?蹌懿揮寐?錟兀俊?p>另外一則故事是,謝安曾隱居山中多年,朝廷屢召不至,但是後來因形勢所使,使他不得不棄隱山林,去擔任桓溫麾下的司馬一職。有一回,有人贈送桓溫草藥,其中一種叫「遠志」,桓溫用此草藥問謝安:「這草藥又名小草,一種東西為何有兩種稱呼呢?」謝安沒有回答,此時在一旁的郝隆,應聲回答說:「這很容易解釋的,隱處在山中時叫作遠志,出了山就叫作小草。」謝安當時面露愧色。
鄔(ㄨ)(wū)
【歷史來源】
1、出自於Su姓。根據《姓氏考略》資料記載,鄔姓來源地是封地。在春秋時,陸終第4個孩子-求言,受封在鄔(今河南省偃師縣),所以後代子孫以受封的地名為姓。
2、出自於楊姓。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晉大夫鄔臧之後,食邑於鄔, 因以為氏。」春秋時,晉國大夫祁氏家臣臧之後,食邑在鄔(今山西省介休市),世稱鄔臧,所以後代子孫便以邑名為姓。
【郡望】
1、豫章郡:漢代初置,隋朝改置洪州,治所在江西南昌縣。
2、太原郡:今山西省會。
【歷史人物】
鄔單
鄔單(西元前530年~西元前444年),字子家,春秋時山東聊城人,孔子的弟子,是七十二賢之一。
在《番禺縣續志.卷十.學校志一》記載唐玄宗在各地的縣府學宮皆設有大成殿崇祀孔子為萬世師表,而在東西廡廊則奉祀孔子的弟子,鄔單名列先賢之一。
另外在聯句「潁川世澤,泗水薪傳」、「學傳孔道,名列晉卿」等,都述說著鄔單從學孔子於洙泗(即山東曲阜孔子授徒故裡)的事績。
安(ㄢ)(ān)
【歷史來源】
1、在遠古時代,黃帝有位兒子名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帝位。次子叫安,封在西戎,後來建立安息國(今伊朗高)。到漢武帝時,開始派使者至安息國,中國與安息國便開始有來往。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卻不願當國王,便出家為僧。在東漢桓帝建和二年(西元148年),便回到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定居,子孫世代姓安。
2、出自他姓或賜姓。根據《魏書•官氏志》資料記載,北魏時有鮮卑,複姓安遲氏,後來簡稱改為單姓安;唐朝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為安姓;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另有唐時回鶻人、奚人,明清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安佳氏、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眾多別姓改為安姓的人。
3、以國名為姓。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其中以原「安國」國名首字為氏。
【郡望】
武陵郡:漢置武陵郡,治所在義陵(今湖南省漵浦縣以南)。
【堂號】
安姓主要以濟世堂為堂號
【歷史人物】
安世高
安世高,西元二世紀時人,本名清,是西域安息國的太子,特別信仰佛教。他年幼時就很講孝道,且十分聰慧,喜好鑽研,他上知天文地理,下通醫方異術,甚至也能明白鳥獸之聲。有一次,安世高走在路上,遇見一群燕子飛過,他就對同伴說:「燕子說,前面有人給我們送食物來了。」過了一會兒,果真有人送來食物,大家都認為很神奇。
後來,當安世高的父親去世時,安世高理當繼承王位,但是他厭惡塵世中的各種煩擾世俗,在服喪期滿後,他就將王位讓給了叔父,自己出家去修行。在修行期間,安世高博覽精研許多的佛法經書,並雲遊四方,走遍西域各國弘揚佛法。
安世高在東漢建元初年(西元147年)來到洛陽,當時他看到許多佛教信奉者把佛教當成是種神仙方術,並把佛當成是祭祀、焚香膜拜的對像,且祈求佛能保佑人們長生。因此,安世高認為應當讓人們了解佛教,於是開始翻譯佛教經典,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譯師,中國也從他開始才有佛學。安世高共譯佛經三十五部四十一卷(現存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要是小乘系的佛經。
常(ㄔㄤ?)(cháng)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根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周文王幼子)在康邑,世稱康叔封。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弟,是衛國的始祖。所以《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常氏出自姬姓。衛康叔支孫食采常邑,因以為氏。」後來周公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衛國。衛國在西元前254年淪為魏的附庸,又在西元前209年被秦所滅。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諸侯,諸侯又分封采邑。衛康叔把他的一個兒子封邑在常(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衛國滅亡後,其後裔有以國為氏姓衛,也有以邑為氏姓常的,史稱常姓正宗。同時,也不能排除殷商後裔有改姓衛或常的。
2、出自於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之後。根據《姓氏考略》記載:「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常姓當此出。」相傳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以常為姓的古人相當多。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常先曾被黃帝任命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這是見於史載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張滿《姓氏尋源》說:「黃帝使常儀占月,又有常先為大司空,常姓宜出於此。」黃帝所居住的軒轅丘(今河南省新鄭市西北),帝嚳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師市,所以中國最早的常姓出於河南。
3、出自於姬姓。根據《姓氏考略》所記載,春秋時吳王封其支庶於常(今江蘇省常州一帶),所以後世便以封邑名為姓。
4、出自於恆姓。是為了逃避諱言而改姓。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古代「恆」、「常」同義,北宋真宗名叫趙恆,因為為了逃避名諱的緣故,便把恆姓改姓常。而恆姓本是楚國公族恆思公之後,此即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恆氏避宋諱亦改為常」,主要繁衍在今江蘇省東海沿岸一帶。
【郡望】
1、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西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西南)。秦時相當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北魏復為郡,相當今陽曲、交城、平遙、和順間的晉中地區。
2、平原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相當今山東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縣,大致為今山東西部地區。
3、江原郡:治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一帶。後周時,江原郡廢。同時廢江原、晉樂而新置多融縣。
4、河內郡:楚漢之際置,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涉縣西南),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包括汲縣)以西地區。西晉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陽)。
5、武威郡:漢元狩二年(西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省民勤東北)。元鼎後相當今甘肅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及大東河、大西河流域地區。東漢移治姑臧(今甘肅省武威)。
【堂號】
1、知人堂:唐朝常何,貞觀時為中郎將。太宗要百官上書議論國事,常何是武人,不會寫,只好請門客馬周代寫了三十多條。太宗看了很高興,表揚常何寫的好。常何不願偷功,就告訴太宗說:「我不識字,這是門客馬周代寫的。」太宗馬上封馬周為監察御史,並表揚常何知人,賜予綢緞三百匹。
2、主要堂號 「太原堂」、「積善堂」、「受宜堂」、「學古堂」等。
【歷史人物】
常遇春
常遇春(西元1330年~西元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明朝濠州懷遠(今安徽懷遠)人。常遇春的家境貧寒,他自幼就開始習武。常遇春是明朝的開國大將,軍事將領,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先後做過總管府先鋒、都督、統軍大元帥、中翼大元帥等。
元朝末年,常遇春先是投靠劉聚,到了至正十五年(西元1355年)就開始追隨朱元璋南征北討。常遇春馳騁疆場,經歷無數次的戰役,所向皆捷,而在兼併群雄、驅逐元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他屢建奇功。於是,朱元璋曾說:「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他認為常遇春的功勳是歷代的名將未有過之的。常遇春一生的軍事生涯中從未打過敗仗,所以他很自豪的說:「我率十萬人便可橫行天下。」因此軍中常用「常十萬」來稱呼他。
史書記載常遇春「愛撫士卒」、「每與敵戰,出則當先,退則殿後,未嘗敗北,士卒樂為之用」。他麾下的士兵有紀律,所到之處從不擾民。常遇春能同情百姓的疾苦,曾向朱元璋建議,免收百姓交納給軍隊的糧草,因而減輕了百姓的沉重負擔。另外,常遇春在作戰中能夠節制將士們又能虛心與其研擬對策,集思廣益,他雖身為副將軍,與大將軍一起征戰時,也會非常尊重部屬。
常遇春不僅有勇且有智謀,常常以智取勝,有時設伏使用疑兵,有時聲東擊西出敵不備,所以史書上說,常遇春「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西元1360年五月,常遇春與徐達一起攻破陳友諒的水寨,陳友諒率軍前來報復,並四處揚言要攻取安慶。經過常遇春的分析,認為其中有詐,此乃陳友諒聲東擊西之計,常遇春決定將計就計,設埋伏誘敵,果然陳友諒中計,大敗而逃。這是常遇春以智謀取勝的典型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