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23):伍余元卜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4月28日】

伍(ㄨˇ)(wǔ)

【歷史來源】

出自於羋姓,為黃帝時大臣伍胥之後,以祖名為氏。據《玄女兵法》載,黃帝為部落首領時,其下有大臣名伍胥,其後代以祖名為姓,形成伍氏,伍胥就是後來成為楚國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寵臣叫伍參,是伍胥的後裔。

【郡望】

1、安定郡:漢武帝置郡,治所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平涼地區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又有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北,並屬於安定郡。東漢移治臨涇(今甘肅省鎮原東南),廢安定縣。十六國時,再置安定縣,並為郡治。隋唐安定郡即涇州。唐後期曾改保定郡,縣亦名保定。金為甘肅省涇川縣,為涇州治所。

2、武陵郡:漢高帝置,治所義陵,在今湖南省漵浦縣南。轄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後移臨沅(今常德西)。以後郡境漸次縮小。隋改臨沅縣為武陵縣(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後武陵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國改常德縣。

【堂號】

1、孝友堂:孝是指對父母孝,友是指對兄弟友愛。春秋時的伍員,字子胥,他的父親是楚平王的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國大夫,父子都是忠臣。平王聽信讒言,把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殺了。伍員逃到吳國,說服吳王伐楚,一舉滅了楚國。當時楚平王已死了多年,伍員就掘開他的墳墓,打了他的屍骨三百多鞭,報了父兄之仇。

2、主要堂號有「敦睦堂」、「務本堂」、「恩遠堂」、「安定堂」等。

【歷史人物】

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後期吳國大臣,名員,字子胥,原為楚國人,他的兄長伍尚是楚國大夫,父親伍奢也是楚國大夫兼王子太傅。楚平王聽信奸臣讒言,殺了伍奢和伍尚。伍子胥逃到吳國。

吳王闔閭當政,重用了伍子胥,伍子胥不負重託,氣勢雄偉的闔閭大城是伍子胥締造,就是現在的古城蘇州,二千五百年前就奠定了現在蘇州城市的格局。

伍子胥舉薦了孫武給吳王闔閭,成就了名聞中外的孫子兵法,東征西討,南征北戰,五戰五勝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吳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西元前496年,闔閭出師攻打越國,卻兵敗而亡。伍子胥支持闔閭之孫夫差即位。後來,夫差數次出兵攻打齊國,伍子胥每次都極力反對,加上奸臣挑撥,吳王與伍子胥的關係惡化。伍子胥在前途無望之下,將兒子寄養在齊國鮑氏。吳王得知大怒,派人賜子胥屬鏤劍自盡,結束了其悲壯的一生。

余(ㄩ?)(yu)

【歷史來源】

1、根據《風俗通》載,余姓為「由余之後,世居歙州,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吳興」。春秋時,秦國有個臣醫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晉人,避亂於西戎。由余本來在西戎為官,後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賢德大度,就留在秦國為臣。他為穆公謀劃征伐西戎,使秦國成為西方霸主。他的後代子孫以其名字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 同出一宗。

2、出自於赤狄族,為隗姓之後。根據《國語》載,「潞、洛、泉、余、滿五姓,皆赤狄隗姓。」

3、源自於複姓鐵木所改。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代,出自鐵穆氏宰相之家。相傳鐵穆宰相是位忠臣,由於太祖聽信讒言,下令要捉拿鐵穆宰相的五個兒子。五子便在半夜之際逃出城外,逃至貴州,眼見太祖親領追兵前來,就躲在鳳錦橋下。追兵到來時,有人見橋下水波動盪,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細查,隨口說:「江中有水,水中有魚,何必大驚小怪,快快繼續向前追趕。」鐵穆氏五兄弟逃脫後,原想改鐵穆氏為金氏,最後決定改為余氏。因為余字比金字少一橫,而且當時太祖說出水中有魚,便取魚字的諧音。

【郡望】

1、新安郡:晉太康元年(西曆208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相當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地。

2、下邳郡:東漢永平十五年(西曆72年)改臨淮郡置國,治所在下邳(今江蘇雎寧西北),轄地北至江蘇新沂、邳縣,南至安徽嘉山,東至江蘇漣水、淮安和靖江市。南宋時改為郡。

3、吳興郡: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相當於今浙江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縣地。

【堂號】

1、清嚴堂:宋代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歡的門人,最講仁義理智信五倫,號「清嚴」。

2、忠惠堂:宋時余天錫是宰相史彌遠的家庭教師。沂王無後,命天錫在王族裡找一個比較有賢德的幼兒作兒子。天錫給他找來了貴莊,就是後來的宋理宗。理宗即位,封天錫為奉化郡公,死後諡「忠惠」。

【歷史人物】

余靖

余靖(西元1000年~西元1064年)字安道,號武溪,諡襄,廣東韶州曲江人(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宋朝名臣,官至朝散大夫。
  
余靖出身於仕宦之家。天聖二年(西元1024年)考取進士。景佑三年(西元1036年),范仲淹被貶時,朝野百官不敢吭聲,惟有他出來為范仲淹主持公道,結果一同被貶,余靖亦由此名聞於世。

慶曆三年(西元1043年),復起任職為諫院右正言,專司向皇帝進諫奏事,余靖正直敢諫,曾多次建言「輕徭薄賦」整頓戶政,去除貪殘之吏,撫疲睏之民事等而向皇帝抗聲力爭,以致唾液飛濺至皇帝的「龍顏」上仍意猶未盡,余靖的建議大多為宋仁宗所接受。宋仁宗天聖年間,有十分著名的「四諫」,指的是當時在朝廷擔負言責並敢於進諫的歐陽修、王素、蔡襄以及余靖四人。

慶曆四年(西元1044年),余靖受命為出使契丹的使者。余靖曾先後三次出使契丹,他巧妙地運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據一方的遼主,從而適時的在複雜的宋遼夏三角關係中維護了宋朝的利益。他著有《五溪集》傳世。後來,廣州設有一座遠近知名的「八賢堂」,余靖即為八賢之一。
   
元(ㄩㄢ?)(yuan)

【歷史來源】

1、出自於殷商元銑之後。世代相傳姓元。元姓在中國的姓氏當中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姓氏之一,如果要有具體的記載,那便是殷商的一位臣子-元銑。關於元銑,清代學者張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書》上曾有介紹:「帝乙廢棄立受辛,太史元銑據法力爭,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以識之明而反對帝乙把帝位傳給紂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銑,自然是後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過,他並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為,到了周代的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和衛國又分別出現了兩支元姓;南北朝之際,改姓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來源多端,血緣方面也不甚單純。

2、出自於姬姓,為春秋時魏國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代畢萬之後,以地名為氏。根據《風俗通》記載,「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後為元氏。」春秋時的魏國,是周文王第15個孩子畢公高的後代畢萬所建,則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黃帝子孫了。當時的元氏邑,據考證就是現在河北省的元氏縣,換言之,該地即為此支元氏的最初發源之地。又根據《韻會》記載,「左傳有衛大夫元喧。」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後裔,其發源之地亦為河北、河南一帶。

3、出自於拓跋姓,是鮮卑族的後代,至北魏孝文帝時下詔改姓為元氏。根據《魏書•高祖紀》記載,「後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為元氏。」這一支元氏,是鮮卑族的後代,在漢末的魏晉之後,我國南北分立之後,鮮卑族的拓跋氏曾經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傳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時,由於崇尚漢族文化,便在西曆496年下詔改姓為元,並且遷都到洛陽。因此,後來這一支源自於鮮卑族的元氏,就活躍在河南省一帶。

【郡望】

湖南郡:漢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現在河南省洛陽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歷史人物】

元好問

元好問(西元1190年~西元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金忻州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元好問出身於世代書香的官宦人家,他出生七個月就過繼給他的叔父元格。元格當時任縣令,元好問五歲開始學詩,七、八歲就能寫詩,被人們稱為「神童」。元好問十四歲時,跟隨叔父到陵川任職,在學者郝天挺門下求學六年,受到很好的文化教養,為他做學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十一歲時,叔父病逝,元好問回到秀容老家。金宣宗貞佑四年(西元1216年),蒙古軍南侵,山西各地兵荒馬亂,元好問帶著母親逃到河南。殘酷現實和顛沛流離的遭遇,對他影響深刻。元好問初步接觸了社會和人民,開始創作一些反映現實、戰爭的詩歌。同時還創作了《論詩絕句》三十首,對魏晉以來的詩歌做系統的批評,並提出了卓越的見解。

西元1232年,蒙古軍攻陷洛陽,圍攻汴京,元好問這時任左司都事。隔年,汴京城破,元好問遭蒙古兵俘虜,押赴聊城羈管軟禁。在金朝滅亡前後的時期,他深感國破家亡的痛苦,滿懷悲憤地寫下反映當時現實的詩篇。元好問的詩內容豐富、氣勢豪邁、格調悲憤,自成獨特的風格。「問世間,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詞「摸魚兒」。

西元1239年,元好問回到故鄉秀容。他痛心金國的淪亡,奸臣的誤國,為了以詩存史,他四方奔走搜集史料,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編輯詩詞總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則有緬懷故國和以金為正統的深意。

卜(ㄅㄨˇ)(bo)

【歷史來源】

1、出自商、周代卜人之後,以官名為氏。據《姓苑》所載,周禮卜人之後,以官為氏。又據《風俗通》載,「氏於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商、周朝廷中專管占卜的長官稱太卜,其地位相當於大夫,其屬從官員稱為卜人。他們的後裔有的以卜為姓。就是所謂的「氏於事者」,就是以從事的職業為姓氏。

2、出自春秋時卜筮官之後,以官名為氏。根據《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資料所載,春秋時晉國卜偃、秦國卜徒父、魯國卜楚丘,皆為ト筮官,其後人以官名為姓。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例如北魏代北匈奴複姓須ト氏,為代北複姓,在孝文帝改革時改為單姓ト。是匈奴貴族四大姓(呼延、卜、蘭、喬)之一。明時雲南緬中軍民宣慰使為卜姓,系布朗族。清滿洲八旗姓布林察、布尼、布林厄等氏後改為ト姓。達斡爾族布頓強氏,漢姓為ト。土家索ト氏,漢姓為ト。遼寧省瀋陽錫伯族ト占那氏、卜庫索裡氏等,漢姓均為ト。今土家、回、蒙古、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

根據《姓氏考略》記述:「晉卜偃,秦卜徒父,魯卜楚丘,皆以孓筮官,其後所以為氏。望出西河、武陵、河南。」

1、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衛西境沿黃河,稱西河,即今濬縣、滑縣等地。戰國時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準,西岸為西河。漢有西河郡,有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魏時,北部為羌胡所得,僅有晉西,治茲氏,治所在今山西省離石(今汾陽市)。唐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2、武陵郡:漢置武陵郡,治所先在義陵(今湖南省漵浦南),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後移臨沅(今常德西)。以後郡境漸次縮小。隋改臨沅縣為武陵縣(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後武陵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國改常德縣。

3、河南郡:漢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東北)。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堂號】

西河堂:閩粵始祖卜弼裔孫的堂號為「西河堂」望出西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子夏就是卜商。卜商後代遷出山東的卜阡富,生八子,卜弼正是他的第八子。卜氏居閩,裔傳粵,世系清晰。

【歷史人物】

卜商(子夏)

卜商(西元前507年~約西元前420年),字子夏,魏文侯師事之。《史記》中記載,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約西元前483年,他到魯國拜孔子為師,是孔子著名弟子,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西元前476年孔子歿後,子夏赴晉國創辦學堂並教了五十五年書。許多儒學的經典據說是由子夏流傳下來的,《論語》一書疑多出於他和門人手撰。

司馬牛和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司馬牛向孔子請教如何做君子。孔子告訴他說:「君子應常反省自我,當內心無愧疚時,那還有什麼可憂愁、可畏懼的呢?」而當司馬牛常常為自己沒有兄弟而憂愁,子夏就安慰他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工作謹慎認真而無過失,與人相處恭謹有禮,那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君子又何必擔憂沒有兄弟呢?」

又有一次,子夏要到魯國莒地為官,他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說:「做事不可求快,也不可貪求小利。求快反會達不到目地,貪求小利就會做不成大事。」這就是成語「欲速則不達」的出處,意指做事性急求快反而達不到目地。

子夏晚年時,因喪子哀慟過度而失明,曾子前去弔唁。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著說:「天啊!我有什麼罪啊!要如此的懲罰我!」曾子生氣的說:「你怎能說自己無罪呢?以前在魯國,我和你在洙水、泗水跟隨夫子學習,夫子過世後,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們把你比作老師,這是第一條罪過。你的父母去世時,西河人都不知道,這是第二條罪過。現在你兒子死了就哭瞎眼睛,這是第三條罪過。這些不是你的罪嗎?」子夏聽後仍掉拐杖,拜謝說:「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我離開朋友獨自居住太久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