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6月21日】
虞(ㄩ?)。(yú)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媯姓。舜帝有一個稱號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稱作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由於大禹治水有功,於是舜帝將帝位禪讓給大禹,大禹於是就把舜帝的兒子封在虞這個地方,並且建立了虞國,他的子孫於是就將虞作為自己的姓,稱為虞姓。
2、出自於姬姓。西周初,武王執政以後封仲雍的庶孫於虞,建立了虞國。春秋時期被晉國消滅,虞國的人民於是以國為姓,是為虞姓。
【郡望】
1、濟陽郡:晉惠帝的時候將陳留郡的一部分劃出來,設置了濟陽郡。在今天的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2、會稽郡:秦朝的時候設置。在今天的江蘇省東南部以及浙江省活上西部一帶。治所在吳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蘇州市。
3、陳留郡:秦代設置陳留縣,漢代改設陳留郡。在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地區。
【堂號】
五絕堂 源自唐太宗曾經誇讚虞世南:「德行絕好,忠直絕好,博學絕好,文詞絕好,書翰絕好。」一時傳為美談。
【歷史人物】
虞世南,字伯施,生於南朝陳武帝二年(公元558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享年81歲。越州餘姚(今浙江)人。他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為人溫良恭儉、沉靜寡慾,對於朝政則又剛正不阿、勇於進諫,可謂是碩儒兼諍臣,深得唐太宗器重。唐太宗稱讚虞世南有五絕即「一曰忠讜、正直, 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因此虞世南被稱為「五絕書家」。唐太宗這段「五絕讚賞」刻畫出一位對上忠直、對下友愛、溫文儒雅的謙謙君子。
他在陳、隋二代都做過官,入唐時已上年紀,唐太宗讓他當了「參軍」。貞觀七年封為永興縣子,又一年進封為縣公,故後人也稱虞永興。
虞世南幼年學書於王羲之七世孫、著名書法家僧智永,受其親傳,妙得「二王」筆法。相傳唐太宗臨右軍書法,寫到「戩」字時,虛其「戈」,令世南補之,然後拿給魏徵看。魏徵說,聖上之書惟「戈法」逼真。所謂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書法所領悟到的一種獨特筆法。
書如其人,虞世南的書法也體現出「君子書法」平實穩健、內斂而不露鋒芒的風格。他的書法,筆勢圓融遒勁,外柔而內剛。論者以為如裙帶飄揚,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稱得起接魏晉之緒,啟盛唐之作。他的楷書筆圓體方,外柔內剛,無雕飾氣。
虞世南的作品流傳下來的並不多,「孔子廟堂碑」是較有名的一件,而單這一件作品,就足已使虞世南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屹立不搖,宋朝書法家黃庭堅就曾如此稱讚:「虞書廟堂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
「孔子廟堂碑」整幅作品恬淡寬和,散發出超脫塵世的靜穆氣息。其用筆含蓄樸素,樸素卻無一絲呆滯;結體平實端莊,平實端莊之中處處可見從容不迫、合宜而不縱意的舒展。每一筆的筆姿似乎皆出於靜如止水的心態,然筆筆心氣相應,帶出每個字最完美的形態。從作品中我們仿佛看到一位涵養豐厚的醇儒,在臻至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後而順乎自然大道。
相較於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不強調激烈的提按頓挫的書法,在視覺上沒有強烈的形式感,也許因為如此,今日學虞書者並不多見。所謂「君子藏器」,虞書之可貴即在含蓄自持的謙沖之氣,需要吾人更純靜的心神始能與之遇合。
虞世南作書不擇紙筆,卻很注意坐立姿勢和運腕方法。他認為,只要姿勢正確,手腕輕虛,即使是粗紙,禿筆,信手拈來也能揮灑自如,別出新意。
相傳有一次,唐太宗把虞世南召來說:「朕近日來,已命人將大明宮的巨幅屏風裝飾一新。你才思敏捷,書法精妙,快把一百零五名烈女的小傳用工楷寫在屏風 之上。」唐太宗邊說邊拿出稿本,把這些烈女的主要事跡一一介紹給虞世南聽。虞世南聽完聖意,來到大明宮,憑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一邊揮毫,一邊構思,在屏風上寫了起來。為了保持臉部與屏面平行,虞世南忽而墊凳而上,忽而又棄凳蹲下,筆法純熟,姿態穩健。只花了一晝夜的功夫便完成了任務。虞世南寫畢屏風,猶無倦意,細心校閱,竟一字不誤,一筆未改!
他的傳世書跡刻石,楷書有《孔子廟堂碑》;行書有《汝南公主墓志銘》可與《蘭亭序》媲美。
明朝義烏(今浙江省義烏縣)人,字天民,自號花溪恆德老人。因母病而致力攻讀醫學,精於脈理,能診斷生死。著有《醫學正傳》、《蒼生司命》等書。
據記載,有一婦人,因多食青梅得痰飲病,日間胸膈中痛如刀割,到了晚上,胸中痛止而膝頭大痛,這是痰飲隨氣升降的緣故。一般醫者當作胃寒而久治不愈。再找虞摶診六脈洪數而滑,作痰治,開始大吐,半日裡就吐頑痰約一小桶,其痛始脫,後以薄粥調理就痊癒了。
虞摶又治過一人,此人遍身出疹塊子如腫毒,即痰也,以二陳湯加白芥子、姜炒黃連,服數劑後,疹塊子就消了。
萬(ㄨㄢ?)。(wàn)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祖父的字作為姓氏。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朝有位大夫受封在芮國(今陝西省大荔縣朝邑城南),史稱芮伯。春秋時,傳至芮伯萬,曾經一度官到周王的朝司徒,但是後來因為芮伯萬寵姬實在太多,便被母親芮姜趕出國去,住在魏城(今山西省芮城),所以後代子孫便以祖父的字「萬」為姓。
2、也出自於姬姓,但卻以祖父的字「萬」為氏。根據《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晉國有位大夫叫畢萬,是畢公高之後。因為輔佐晉獻公有功勞,受封在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原為西周分封的諸侯國,西曆前661年被晉獻公功滅,把他封給了畢萬),又稱魏萬,所以子孫便以祖父的字「萬」為姓。
3、出自於他族改姓。根據《魏書•官氏志》資料記載,南北朝時,北魏有鮮卑族複姓葉萬氏,因為跟隨魏孝文帝遷都到洛陽後,便改為漢字單姓萬氏。有一說代北(泛指漢、晉代郡和唐以後代州以北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山西、河北省北部一帶。)三字姓萬紐于氏改為萬氏。又根據《齊東野語》記載「方臣山,名岳,為南仲丞相,幕客趙父名方,乃改姓為萬」。方岳乃宋理宗趙葵的參議官。
4、其他源流。史載,周武王因「以萬人而服天下」,其後就有人以「萬」為姓氏。
5、古代有弈葉的人,曾居住在陰山北面的萬紐于山,他的後代以居住地為氏,取山名的第一個字「萬」作為姓氏。
【郡望】
1、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西曆前104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裡(今陝西省興平東南)。相當今陝西麟遊、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地區。西晉移治池陽(今陝西省涇陽西北)。
2、河南郡:漢高宗二年(西曆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相當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3、槐裡縣:漢高祖三年(西曆前204年)始置。唐「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安史之亂有功,故於至德二年(西曆757年)以該軍之名命名為興平縣,取「興旺平安」之意,縣名沿襲至今。
【堂號】
1、隰西堂 明末萬壽祺,萬曆舉人。明亡以後,誓不降清。穿著儒士的衣服,戴著和尚帽子,往來吳、楚之間,世稱「萬道人」。他的書房叫「隰西堂」。他和閻爾梅被人稱為「徐州二遺民」。他的著作有《隰西堂集》。
2、萬姓的主要堂號還有 「扶風堂」、「河南堂」、「成孝堂」、「滋樹堂」、「永思堂」、「敦睦堂」等。
【歷史人物】
沒人知道萬寶常是什麼地方的人。他生性聰穎,富有音樂天分,尤其擅長樂器的「八音」(古代的八音指金、石、絲、竹、匏、土、草、木)。
有一次,寶常在野外遇到了十幾個人,他們衣著華麗,車馬豪華,隨從如雲,好像在等候什麼人,寶常趕快迴避開他們。但是他們派人把他叫到車前說:「天帝見你有音樂天才,將把快要失傳的八音音律傳授給你,以挽救敗壞的音樂,然而正宗的八音你從未聽過,故讓天界的樂官把八音的要訣告訴你。」於是仙人讓他坐下,將歷代的正宗音樂一一傳授給他,寶常牢牢將其記住。不久,仙人們凌空而去。儘管與仙人一起只有一會兒,可回到家時,卻已過了五天的時間。
自從仙人傳與寶常歷代的正宗音樂之後,他對人間的音樂,無不精通。有時,他與朋友吃飯聊天談及聲律,手頭沒有樂器可供演示,就以筷子敲打碗碟餐具和各種雜物,奏出「宮、商、角、徵、羽」五音俱全的絲竹之樂,為當時的人所欣賞不已。
他歷經南北朝的北周、隋朝,落拓不羈,一直沒有入朝作官。隋文帝開皇初年,沛國公鄭譯重新修訂了宮廷中的樂譜和與音樂相關的禮儀,文帝召見寶常,詢問他鄭譯修訂的音樂可不可行。寶常說:「那是亡國之音,哀怒浮散,不是正宗的宮廷音樂。」他極力反對使用這種音樂。
於是文帝下詔令寶常創造新的樂曲和樂器。一經演奏,果然與鄭譯修訂的樂譜大不一樣。寶常還說過:「以前有按《周禮》創作並以十二律與七聲相配的《旋 宮》樂曲,但自漢、魏以來,《旋宮》曲樂失傳,連懂音樂的人都聽不懂了。」寶常就將此樂創編了出來,卻惹來人們的嘲笑。但是文帝又讓寶常試著演奏《旋宮》 曲,寶常即興就演奏出來了,眾人都感驚異。寶常對當時的樂曲和樂器的改革,不可勝記。然而他的樂曲雅致澹泊,不合世俗的口味,人們不喜歡,也就得不到流行。
每當他聽到掌管宮廷禮樂事務的「太常寺」演奏樂曲時,就哭著對人說:「這種音樂淫厲而哀,天下不久就要大亂,百姓又要遭殃了。」當時天下太平、富足,處處鶯歌燕舞,一派全盛之勢。人們聽了他的哭訴,並不以為然。
隋煬帝大業十四年時,果然天下大亂,證實了寶常所言。當時鄭譯、何妥、盧賁、 蘇道、肖吉、王會言等人皆能創作雅樂,安馬駒、曾妙達、王長通、敦金樂等人都能創作新樂曲,他們對寶常是心服口服,稱他的音樂才能是上天所賜。
萬寶常沒有孩子,他常對朋友說:「我要有個三長兩短,身邊連個侍候的人都沒有。」一次生病,他的妻子將家財席捲一空,寶常幾乎餓死。忽然有一天晚上,先前傳他八音的神仙降臨到他家,對他說:「你本就是天界的仙人,捨棄了天宮裡的高逸,貪念塵世之愛,淪落在此,如今你在人間的期限已到。你應該還記得天界的雲亭宮盛會吧?」寶常一時有些茫然,過了很久才悟到是怎麼回事。第二天他對鄰居說:「我本是仙宮裡的神仙,被貶謫到人間,很快就要回天上去了。」過了十天,他忽然不見了,人們也不知他去了何處。
支(ㄓ )。(zhī)
【歷史來源】
1、堯舜時有個叫支父的人,他的後代世子孫便以支為姓(見《高士傳》)。
2、周朝的後代有姓支的氏族。《路史》記載,周代王公、諸侯後的支子,一部分後人有以支為姓。
3、出自於姬姓,為后稷後代。周朝時宗法制度下稱嫡長子及繼承先祖嫡長子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為支子。當初他們在分封時,支子有的以支為姓,而且在古代王公、諸侯的支子中,有的就用「支」字作姓氏。
4、出自於古代西域部族月支人的後代。根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貴姓何來》資料所載,秦漢之際,西域有個國家叫月支國,部族遊牧在敦煌、祁連之間。西曆前177年至西曆前176年,遭到匈奴的攻擊,大部分西遷到今新疆西部伊黎河流域,稱為大月支。而有少數沒有西遷,進入祁連山與羌人雜居,稱為小月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有大月氏國人跟隨來中國,他們的後代居中國就用部族名中的「支」字為姓。
【郡望】
1、邰陽郡:治所在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
2、琅?郡:學術界多數認為,支姓在我國的出現,應以唐朝統一天下算起。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支氏的老家、出處應為山東琅?縣,統一天下後的第一個支姓始祖應是支叔才。望族居琅?郡(今山東省諸城縣)。
【堂號】
1、琅?堂。
2、自立堂號 孝感堂、五經堂等。
【歷史人物】
支遁
支遁 (西元314~366年)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東晉高僧,陳留人。本姓闕氏,二十五歲出家為僧,與謝安、王羲之等交遊。
魏晉時代,玄學流行,名士清談,蔚然成風,支遁精通老莊之說,佛學造詣也很 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曾著《即色游玄論》、《聖不辯之論》、《道行旨歸》、《學道戒》等論書。
在《即色游玄論》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創立了般若學即色義,成 為當時般若學「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相傳他善草隸,尤好畜馬匹,人或謂「此非道人所宜」,而支遁卻回答:「貧道愛其神駿。」自此支遁愛馬被傳為佳話。
柯(ㄎㄜ)。(kē)
【歷史來源】
1、源出姜姓。齊國姜太公之裔孫有被封於柯邑〈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其子孫遂以邑為氏。
2、出自於姬姓。春秋時,吳王之子有名柯虜者,其支庶子孫便以其名為氏,遂成柯氏。
3、出外族之改姓。如:北朝後魏鮮卑族柯拔氏改為漢姓柯姓。
【郡望】
濟陽郡:治所在濟陽,轄境相當今河南蘭考東,山東東明南;晉惠帝時分陳留郡之一部而置,南渡後廢,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歷史人物】柯九思
柯九思(西元1290~1343年),元代人,專精文物鑑藏及書畫,是其中的佼佼者。字敬仲,號丹丘生,別號五雲閣吏。浙江仙居人。幼年從父讀書,承家學,愛好書畫,聰穎絕倫,被視為神童。及長,能詩善畫,墨竹師法文同,為湖州竹派的繼承者,有《清軼閣墨竹 圖》、《雙竹圖》傳世。
柯九思出生在群山簇擁、碧溪環繞的今仙居縣田市鎮柯思岙村。也許是自幼飲神龍瀑之甘泉,受括蒼山秀靈之氣薰陶之故,長大後,柯九思才華橫溢,藝冠畫壇,成為元代著名書畫家。
他任典瑞院都事(正七品,掌管瑞寶和禮用玉器)時,以善於鑑定書畫與鼎彝等古代器物,為文宗皇帝所賞識,特授奎章閣學士院鑒書博士(正五品),凡內府所藏古器物、法書、名畫,均命柯氏鑑定。有的經其鑑定後收入內府,如王獻之《鴨頭丸帖》、蘇軾《寒食帖》等法書。
皇帝對柯九思頗信任,為讓他能自由出入禁中,皇帝特「賜牙章得通籍禁署」,與奎章閣侍書學士虞集一起常侍皇帝左右。柯作畫,虞題詩,「寵顧日隆」。虞集寄詞柯九思的長短句《風人松》中提到的「晚值金鑾殿」、「花裡停驂」、「書詔許傳宮燭」就是當時的一種實錄。後因朝中官僚的嫉忌及文宗去世,柯九思束裝南歸,退居吳下,流寓松江(今屬上海市)姻脂橋。
柯九思集詩人、詞家、金石鑑賞家於一身。然而,柯九思最擅長的還是書和畫,素有詩、書、畫三絕之稱。
他尤善畫墨竹,發展了墨竹畫鼻祖文同的畫法,別開生面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融於畫法之中,「寫干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即顏真卿)撇筆法」,這是卓越而獨特的創造。柯九思筆下的墨竹「各具姿態,曲盡生意」,新竹拔地而起,枝茂葉盛,欣欣向榮;老竹稍稍倚斜,枝葉扶疏,勁節健骨;幼竹奮發向上,稚葉初長,充滿朝氣。
至正三年 (1343)十月,柯九思暴卒於蘇州,年僅五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