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97):曾毋沙乜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9月08日】

曾(ㄗㄥ)。(Zēng)

【歷史來源】

是軒轅黃帝的後代,夏禹王(禹姓姒氏)的63世孫。黃帝的第25個兒子昌意是曾姓之祖,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堯命禹父親鯀治理水患,而鯀治水九年無效。舜繼承堯位後仍命鯀治水,結果勞民傷財而沒有消除水患,於是便殺鯀於羽山,舜並命鯀子禹繼續治水。禹受命後,為了治理水患從二十歲開始,歷時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採用疏導的方法,終於消除水患。因獲得重大的歷史功績,舜讓禹繼位成為部落聯盟首領。

後世尊稱為大禹。

禹繼承舜位後便制定刑法嚴格懲罰違令者,因而勢力日益強大。時過多年後他因年老力衰,按當時禪讓制應讓東夷部落聯盟首領皋陶的兒子伯益做繼位人,因皋陶父子幫助禹治水。但禹死後眾多部落聯盟的首領卻反對伯益而歸順禹的兒子啟。啟聯合各部落首領的勢力,殺掉伯益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建都於陽城(今河南登封縣的東南部)。啟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甑(今山東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建立?國,為?國之始,後來便以封地為姓,曲烈從此姓?。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西曆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官。所以後代便用原國名?為姓,後來去掉邑字旁,意思指離開故城,改稱曾姓,此為曾氏得姓之始。後人為了尊敬曲烈世子巫為曾氏第一世祖。從曲烈至巫改為曾姓,經歷54傳至巫,58傳至曾參。

【郡望】

1、魯郡:西漢改薛郡置魯國,治在魯縣(今山東省曲阜)。相當今山東曲阜、滕州市、泗水等縣地。晉改為魯郡。

2、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西曆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相當於今甘肅通渭、秦安、定西、清水、莊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西晉移上啁(今天水市)。北魏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3、廬陵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石陽(今江西省吉水東北),三國吳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

4、魯陽縣: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5、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縣。

【堂號】

1、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2、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兒子曲烈於?(在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建立?國,歷夏、商、周三代,西元前567年被莒國滅掉,太子巫逃往魯國,後稱之武城,即今濟寧之嘉祥縣境。「?」去邑(阝)為曾,稱為曾氏。曾巫的孫子曾點,字暫,是孔子賢弟子;曾暫兒子曾參傳孔子之學,被後世儒家奉為「宗聖」。武城即為曾姓的遠祖發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3、追遠堂:取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縣)人曾參「慎終追遠」之意。

4、曾氏的主要堂號還有 「魯陽堂」、「敦本堂」、「宗聖堂」、「守約堂」等。

【歷史人物】

曾參

曾參(西元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平邑縣)人,孔子的弟子,世稱「曾子」。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齧指痛心」的主角。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南建有曾子廟、曾林(曾子墓)。

在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家鄉費邑,有一個與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參的人。有一天他在外鄉殺了人。頃刻間,一股「曾參殺了人」的風聞便席捲了曾子的家鄉。

第一個向曾子的母親報告情況的是曾家的一個鄰人,那人沒有親眼看見殺人兇手。他是在案發以後,從一個目擊者那裡得知兇手名叫曾參的。當那個鄰人把「曾參殺了人」的消息告訴曾子的母親時,並沒有引起預想的那種反應。曾子的母親一向引以為驕傲的正是這個兒子。他是儒家聖人孔子的好學生,怎麼會幹傷天害理的事呢?曾母聽了鄰人的話,不驚不憂。她一邊安之若素、有條不紊地織著布,一邊斬釘截鐵地對那個鄰人說:「我的兒子是不會去殺人的。」

沒隔多久,又有一個人跑到曾子的母親面前說:「曾參真的在外面殺了人。」曾子的母親仍然不去理會這句話。她還是坐在那裡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線,照常織著自己的布。

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報信的人跑來對曾母說:「現在外面議論紛紛,大家都說曾參的確殺了人。」曾母聽到這裡,心裡驟然緊張起來。她害怕這種人命關天的事情要株連親眷,因此顧不得打聽兒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關緊院門,端起梯子,越牆從僻靜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對兒子的了解、信任而論,「曾參殺了人」的說法在曾子的母親面前是沒有市場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確實的說法,如果說的人很多,也會動搖一個慈母對自己賢德的兒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實根據的流言是可怕的。

面對謊言,人們常有三種反映,有人擔心眼前利益受到傷害而害怕受騙,有人當很多人都在重複同一個謊言時不加思索地就相信了,也有一些所謂的聰明人,除了相信自己什麼都不信。其實,不論哪種人,當謊言被蓄意者堂而皇之地不斷重複時,只憑一點處事的經驗和聰明,都很難跳出自己所處的環境而真正明辨是非。這大概就是中國大陸媒體上的謊言,可以登大雅之堂的原因吧。


毋(ㄨ?)。(wú)

【歷史來源】

1、以祖名為姓。堯為部落首領時,他的屬下當中一個臣子名叫毋句的人,此人製造出樂器罄,是用骨塊做成的懸掛樂器,敲擊之一下有美妙的音樂。毋句的後代就以他的名中一字為姓,稱為毋氏。他就是毋姓的始祖。

2、出自於田姓所改,以封地名為姓。在春秋時期,齊國齊宣王田辟疆分封他的弟弟於毋邱,賜姓為胡毋氏,胡毋氏的後代再分為三支,形成胡毋、毋丘、毋三姓。後來胡毋、毋丘二姓省字改為單姓毋姓。

【郡望】

1、巨鹿郡:今河北省平鄉西南,秦置縣,以為巨鹿郡治所。項羽破秦兵於此。
2、河東郡:秦置河東郡,治安邑,轄晉西南地區。東晉移治蒲阪(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隋唐為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阪置河東縣為治所。明並河東縣入蒲州。

【歷史人物】

○毋 雅:晉代巴郡江州人,學冠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歷官涪陵、漢平令、夜郎太守。

○毋昭裔:龍門人,後蜀時候的才子,他的學問極為廣博,精通四書五經,寫有《爾雅音略》一部著作,是與五經之中詩經有關的著作,而詩經是孔子選編的詩歌集。毋昭裔還喜歡藏書,好學不倦。蜀主孟昶在位時,委任他教太子讀書。

沙(ㄕㄚ)。(shā)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子姓,以地名為姓。商朝末年,殷紂王庶兄開(一名啟)被封於微,世稱微子。武王克商後,封微子於商丘,建立宋國。微子的後裔有人被封於沙(今天河北省大名縣東面)。他們以地名為姓。

2、出自於神農氏。炎帝為部落首領時,底下有位臣子名叫夙沙氏,後來省字改為沙姓。

3、以國為姓。西周有沙侯國,地望在河北省涉縣,涉縣之稱由西漢時沙縣改,居住在那裡的人有些以沙為姓。

4、出自於沙隨氏所改。沙隨是春秋時宋國的領地,位於今河南省寧陵東北部。根據《春秋》中記載,成公16年,晉會諸侯於沙隨,指的便是這個地方。古代諸侯公爵,凡是失國或沒爵後,便稱為公沙氏或沙隨氏,於是後人省字改為沙氏。

5、歷史上的百洛國(今朝鮮)有沙氏。

6、沙姓為回族中的大姓。在《千家姓》記載,「今回族多此姓,別為一族。」此姓大多取自於經名首音和尾音。如元初的沙全,其「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兒赤,甫五歲,被宋軍虜。年十八,留劉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姓,而名曰全。」再根據《元史》記載,「馬合馬沙或阿思蘭沙或木八兒沙之後裔姓沙。」另外根據《回教民族說》記載,在回族經名中,帶有「沙」的比較多。如《新元史》也黑迭兒傳載,「也黑迭兒,西域人……子馬謀沙……子密兒沙,次木八人喇沙……次忽都魯沙……次阿魯渾沙。」這都是沙姓之源。另外沙字在波斯語言指的是王。正如突厥語族稱王為汗。如在波斯王國舊稱『沙因沙』,義為『萬王之王』……因此,沙姓族多半來自波斯。」再根據《回回姓氏考》記載,沙姓中也有賜姓。如「舍班,古裡國回回,入附授南京錦衣衛鎮撫,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出使西域,以功遷到千戶,賜姓沙,名班。」《回回歷史與伊斯蘭文化》記載,當時給舍班賜姓沙,還有著另一個原因,即「舍」和「沙」諧音。沙姓也為「回族十三姓」之一。沙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江浙地區。

7、滿族人歸化多有改為沙姓。

【郡望】

註:根據《郡望百家姓》中記載,沙氏望出汝南郡。而另外根據《姓氏考略》中記載,望出東莞、汝南。

1、汝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2、東莞郡:晉武帝太始元年(西曆265年)置郡。相當於今山東省沂水一帶。即漢代城陽郡舊地。

【堂號】

濟民堂:明時沙玉,當涉縣知縣,顧慮到老百姓沒有恆產(固定的財產),就設宴請富農,親自問他們定借款合同,借來錢交貧民買耕牛農具,督促百姓治病,男勞力種一畝菜備荒。結果涉縣百姓家家不愁吃穿。在莊稼熟的時候,他親自下鄉督促晝夜收割。還沒割完,飛蝗大至,鄰縣的莊稼都被吃光,涉縣得到保全。

  此外,沙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汝南堂」等。
  

【歷史人物】

○沙玉:明代當涉縣知縣,顧慮到老百姓沒有恆產(固定的財產),就設宴請富農,親自與他們定借款合同,借來錢交貧民買耕牛農具種田,督促百姓治病,男丁平時得種一畝菜,以備荒年時用。結果涉縣百姓家家不愁吃穿。在莊稼熟的時候,他親自下鄉督促晝夜收割。還沒割完,飛蝗大至,鄰縣的莊稼都被吃光,只涉縣得到保全。

○沙世堅:北宋勇將,有文武韜略,河北涉縣人,曾任東莞太守;1127年護宋高宗南渡,知梧州;廣西苗民大起義,改知宜州,平義軍十萬,擊殺首領莫文察,廣西河池有「白土平蠻碑」一尊,即其所勒。為江浙沙氏世遷祖,沙神芝、沙元炳均其後代。

○沙書玉:(西元1816→1881年)清朝醫者,又名玉書,字石庵,祖居武進,父入丹徒籍,故為江蘇省丹徒(今鎮江)縣人。他精通內、外、喉科,聲振大江南北,著有《醫原紀略》和《瘍科補直》等醫學著作。

乜(ㄋㄧㄝ?)。(niè)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地為姓。春秋時衛國大夫食采於乜城,以地名為姓。

2、出自於蕃姓。根據《通志.氏族略》和《山左詩集》記載,「番姓,望出晉昌、趙郡。」明代蒙古族瓦剌部首領叫作也先,他在明正統15年時攻打明朝,失敗後便與朱明王朝和好,他的後人有些進入中原,定居于山東境內。明時有人曾把也先誤寫作乜先,也先的子孫與漢人漢化後,便改姓為乜姓,所以在《山左詩集》記載,「山東之乜,系也先後所在。」

3、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方。


【郡望】

註:根據《郡望百家姓》上記載,乜氏望出晉昌郡。另外根據《姓氏考略》上記載,望出晉昌、趙郡。

1、晉昌郡:西晉至北周時的晉昌郡在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又一處晉昌郡(南朝齊)在今陝西省石泉縣一帶。

2、趙郡:漢高帝四年(西曆前203年)將原來秦代的邯鄲郡改為趙國,治所在邯鄲(今河北省中部)。東漢建安年間(西曆196--219年)改為趙郡。相當於今河北省中部趙縣、邯鄲一帶地區。
  
【堂號】

太師堂:乜先為蒙古瓦剌部的太師。

【歷史人物】


乜仁義:明代名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