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104):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9月15日】

夏侯(ㄒㄧㄚ? ㄏㄡ?)。(Xià hóu)

【歷史來源】

出自姒姓,以爵號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春秋時建立杞國。西曆前445年楚國滅杞,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魯國,魯悼公因為他是夏禹的後代,周初祖先又封為侯爵,於是稱他為夏侯氏,其後代子孫因以夏侯為氏,稱夏侯氏。

【郡望】

1、譙郡:東漢建安末年從沛郡分一部分設置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

2、魯郡:漢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秦以曲阜為魯縣)。晉為魯郡。北齊為任城郡。又隋有魯州魯郡,唐有兗州魯郡,雖轄有曲阜(隋改魯縣為汶陽,繼又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

【堂號】

汝陰堂:西漢時有夏侯嬰,自幼年起就與漢高祖劉邦是好朋友。劉邦在沛起兵,任夏侯嬰為太僕。夏侯嬰隨劉邦擊項羽,入蜀,定三秦,立下大功,封為汝陰侯。夏侯氏因以「汝陰」為堂號。

【歷史人物】

夏侯淵

夏侯淵(?-219)字妙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名將,夏侯?之從弟,八虎騎之一。群雄征討董卓時隨曹操一同起兵,後征戰四方,屢立功勳。

夏侯淵與曹操是連襟。之後兗州、豫州大亂,有一年饑荒,因家中糧乏,夏侯淵不得已放棄年幼之子,以養活早亡的弟弟之女。

他勇力過人,為人頗重義氣。曹操年少時在家鄉犯了案,夏侯淵為他頂罪,曹操又設法把他拯救出來才免於難。

曹操起兵之後,夏侯淵隨曹操而起,並常年轉戰各地,克昌冂,剿雷緒,攻馬超、逐韓遂,滅宋建,平諸羌,當時號稱「虎步關右,所向無前」,戰功極多。封為博昌亭侯,征西將軍,假節。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傾全國之軍攻打漢中,戰事膠著。次年(公元219年),劉備改變戰略,全力猛攻張合,張合不敵,夏侯淵遂分軍一半往救張合。於是劉備又在走馬谷採用燒圍角之策,趁夏侯淵前去救火,派討虜將軍黃忠居高臨下突襲淵軍,夏侯淵遂戰死。諡曰愍。

正始四年(公元二四三年),七月,曹芳詔祀夏侯淵等已故舊臣於太祖曹操宗廟。

諸葛(ㄓㄨ ㄍㄜˇ)。(Zhū gě)

【歷史來源】

1、出自葛姓所改。相傳,伯夷的後裔葛伯的封國滅亡後,原居於琅?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姓,遂稱後遷來的葛姓為諸葛氏。

2、出自有熊氏之後,為詹葛姓所改。春秋時齊國有熊氏之後有複姓詹葛,因讀音訛為諸葛氏,後改為諸葛氏。

3、出自封賜所改。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有大將葛嬰屢立戰功,卻被陳勝聽信讒言殺害。西漢文帝封葛嬰的孫子為諸縣侯,其後代遂以諸葛為姓,稱諸葛氏。

【郡望】

琅邪郡:秦始皇時置郡。相當於現在山東省諸城市、臨沂市、膠南市一帶。

【堂號】

三顧堂:東漢末時,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茅廬之中,後拜諸葛亮為丞相。

臥龍堂:諸葛亮起初隱居南陽,自比管仲、樂毅,他居住的地方叫臥龍崗,人稱「臥龍先生」。

【歷史人物】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諸葛亮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諡為忠武侯,所以常被稱為武侯、諸葛武侯,此外因其早年外號,也稱「臥龍」或「伏龍」。

◇ 三顧茅廬 臥龍出關

諸葛亮身長八尺,氣宇軒昂,隱居於隆中,人稱「臥龍」。據說他不但能呼風喚雨,又深諳奇門遁甲。於是,劉備就帶著關羽和張飛來隆中,打算求見諸葛亮,請他出來輔政。

誰知諸葛亮不在家,不知道上哪兒去了,也不知何時回來。劉備只好返回。過了幾天,劉備準備再去隆中。張飛說:「派個人去把他叫來就可以了。」被劉備叱責了一頓。三人走到半路,下起大雪來。張飛又說:「天寒地凍的,不如回去吧。」劉備不聽。結果,這次諸葛亮又不在。劉備嘆息道:「我劉備如此無福,不能見到先生。」戀戀不捨而歸。
 
過了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準備再去隆中。關羽說:「已經去了兩次了,我們的禮數也夠了。想是諸葛亮沒本事,躲起來不敢見我們。」張飛說:「不如我去將他捆來。」劉備不同意。還好這次諸葛亮在家。他正在草堂上午睡,劉備因此不敢驚動,張飛說:「我去後院放一把火,看他還睡。」劉備把關、張趕到大門外,自己在草堂的台階下等了兩個時辰,等到諸葛亮睡醒、更衣後,下拜說:「涿郡的村夫劉備久聞先生大名。」

在草堂上,諸葛亮向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見劉備態度誠懇,終於答應幫助他。有了諸葛亮,劉備才得以實現自己匡扶漢室的宏圖。

◇ 博望鍋饋 流傳千古

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的佳話。這火燒博望一戰,直殺得曹軍死傷無數,屍橫遍野,曹將夏侯淳、于禁、李典倉惶潰逃。蜀軍得了博望城,留下五虎上將關羽領兵駐守。
  
可是城裡久旱不雨,水源斷絕,連做飯的水都剩下不多了。眼看將士們饑渴難忍,軍心浮動,關羽急忙寫一封信給諸葛亮,請諸葛亮下令撤兵。諸葛亮接到告急文書,心想:「博望乃軍事要地,怎能輕易撤軍呢?」便回信一封,差人飛速送往博望城。

關羽拆開一看,原來軍師在信中告訴他:「用乾麵粉,滲少水,和硬塊,鍋炕之,食為饋,餉將士,穩軍心。」這是一種省水食品的製作方法。關羽心中暗暗佩服,想不到諸葛亮不僅善於用兵,甚至連做餅的方法也知道,真是奇人啊!

於是,關羽便按諸葛亮所言,製作饋餅。這饋餅大如盾牌,厚似酒樽,食起來脆香爽口,做起來簡單方便。將士們終於靠著它度過了道道難關,堅守了博望城。 從此,「博望鍋饋」便出了名,綿延千載,流傳至今。

◇ 神機妙算 草船借箭

周瑜見諸葛亮有才幹,總想找機會除掉他。一天,周瑜以公務為由,要諸葛亮十日之內趕造十萬支箭。諸葛亮一口就答應了,還說只要三天即可。
諸葛亮回去之後,對魯肅說:「請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蓋起來,在船的兩邊紮上一千多個草把子。」到了第三天四更,諸葛亮和魯肅坐著這二十條船來到江中,這時大霧漫天,江上人面對面都看不清。船靠近了北岸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排開,叫船上士兵擂鼓吶喊。

曹操摸不清虛實,不敢出兵,調集了一萬多士兵朝江裡放箭,箭如雨下。諸葛亮又把二十條船掉個頭,繼續擂鼓吶喊。天快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已經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去。曹操才知道上當了。

魯肅很佩服諸葛亮,說:「先生怎麼知道今天有大霧呢?」諸葛亮說:「作將軍的怎麼能不知道天文、地理和陰陽呢?三天前我已經算到今日有大霧了。」諸葛亮以其才能和機智,輕鬆的就拿到十萬支箭了。

◇ 空城妙計 化險為夷

諸葛亮出兵伐魏,坐鎮西城,派馬謖去守衛重要的前哨陣地街亭。馬謖大意,導至街亭失守。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殺奔西城而來。而此時,諸葛亮的強將和士兵大多都已調往別處,身邊只有老弱殘兵不到二千人。在這千鈞一髮之時,諸葛亮突生一計,他拿起了一張琴帶了兩個書僮,坐在城樓上,故做悠閒的彈起琴來。司馬懿知道諸葛亮用兵很謹慎,應當不會冒險的,所以先派人到西城打聽軍情,回來說只見諸葛亮在城上彈琴。司馬懿聽了,大為驚訝,決定親自到城下一看究竟。

只見諸葛亮坐於城樓,從容不迫的彈著琴。司馬懿雖為名將,也懂得音樂。他心想,我仔細聆聽,如果琴聲穩定,節拍等也都很準確,說明諸葛亮心是踏實的,那很可能就埋有伏兵,我等必須立刻撤退;如果琴聲節奏等等不穩,說明諸葛亮心虛,那可能就是一座空城而已,我等即將殺了進去,活捉孔明,滅了蜀國。

司馬懿見諸葛亮儀態自然,專心彈琴,又看他指法嫻熟,節奏平穩,音調優雅,餘音裊裊,飄揚城下。司馬懿聽到這裡,便立即下令撤退了!

諸葛亮以其機智與冷靜,再次化解了一場屠城的危機。

◇ 誠信帶兵 以寡敵眾

蜀漢建興九年,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伐魏。司馬懿統帥諸將領,帶領大軍三十萬直撲祁山。面對兵多將廣、來勢洶洶的魏軍,諸葛亮不敢輕敵,命令士兵占據險要地勢,嚴陣以待。蜀軍長史楊儀認為,前幾次戰事,軍士已疲勞,糧草補給也有困難。建議分兵兩班,以三個月為期,二十萬之兵分成兩批,輪番替換,如此則兵力不乏。諸葛亮認為這正是長久用兵之法,遂採用之,兵分兩路,一百日為期,循環輪替。

這一次,一百日限期已到,正要輪替之時,忽報孫禮引雍、涼人馬二十萬來助戰魏兵,去襲劍閣,司馬懿引兵來攻鹵城了。蜀兵聽罷都很驚駭。在這危急時刻,楊儀等蜀軍將領紛紛向諸葛亮進言:「魏兵來的甚急,丞相可將換班軍留下退敵,然後再回。」諸葛亮說:「不可。吾用兵命將,以信為本。既有令在先,豈可失信?」乃下令讓該休假的士兵仍去輪替回來休息。

此令一下,所有前線將士都萬分感動,紛紛要求留下參戰。他們說:「丞相待我們如此恩重,我等不願先回,各舍一命,大殺魏兵,以報丞相。」諸葛亮在緊要關頭仍堅守對士兵們的承諾,感動了士兵,也因此個個爭先殺敵,視死如歸。蜀兵一擁而進,以一當十,魏軍果然大敗。

諸葛亮一生以誠信為本,他的品德一直為人所景仰,正如蜀軍將士們所說:「丞相忠心為國,愛民如子,恩深義重」。

◇ 七擒七縱 以德服人

魏、蜀、吳三分天下之後,諸葛亮受劉備託孤遺詔,立志北伐,以重興漢室。就在這時,蜀南方之南蠻總領孟獲領大兵又來犯蜀,諸葛亮就率領五十萬大軍,從四川翻山越嶺,來到炎熱的雲南山區,紮下營寨,只等活捉孟獲這個蠻王。 孟獲聽說諸葛亮親自出馬,哈哈大笑說:「人人都說諸葛亮會打仗,我可不相信。」

沒想到頭一仗,孟獲就在一個山谷裡,被諸葛亮逮住了。接連兩次,都把孟獲抓到,孟獲被抓時大喊:「我不服氣,你殺了我,我也不服!」諸葛亮聽了,什麼話也沒說,就再次放走孟獲。

三番兩次放走孟獲,諸葛亮手下的大將很不甘心,他們說:「我們打老遠來,就是要抓到那個蠻王,您為什麼老是放他走呢?」諸葛亮笑說:「大家不用急,聽我說。 我們雖然抓到孟獲好幾次,但他心裡並不服氣,一有機會還要造反。要是我們殺了孟獲,事情也沒有了結,因為還會有其他不服氣的人起來反抗。所以我們要慢慢來,要孟獲服氣了,其他的人也服氣了,雲南才能真正安定。」這麼一來,部下才明白了諸葛亮的用意,願意同心合力收服孟獲。

孟獲退到南方 銀坑洞中,再次穿上犀皮甲,騎了大紅牛,率領十萬蠻兵,吶喊著向蜀軍營寨衝來。諸葛亮任他們叫罵了整整三天,忽然下令拔營往後退。孟獲以為諸葛亮害怕了,立刻跟上。緊追猛趕了好一陣,一轉彎,只見前面有一片茂密的大樹林,諸葛亮的軍隊散開在林子前面,他自己竟然笑容滿面的坐在最前頭的一輛車上。

孟獲大吼道:「就是他,大家快跟我上前把諸葛亮剁個粉碎!」眼看就要奔到諸葛亮跟前,只聽「咯踏」一聲,孟獲連人帶牛和他手下的好幾個洞主,全跌進一個陷阱裡,怎麼也爬不上來。孟獲跌得鼻青臉腫,氣得咬牙大叫:「要是你敢放我回去,我一定還要來報仇!」諸葛亮大笑說:「既然這樣,我再放你一回!這可是第四次 了。」

孟獲一回去就躲到更南邊山上的禿龍洞中,引誘諸葛亮上山來抓他。原來,往禿龍洞的路只有一條,路上會經過幾口有毒的泉水。天這麼熱,只要喝上一口泉水,不是變成啞巴,就是全身發黑、發軟,或是給燙死。 可是,就因為諸葛亮老是寬大的放回孟獲和蠻兵,當地土人都心甘情願的指引諸葛亮的軍隊,掘出冰涼香甜的泉水來給大家解渴。

孟獲和幾個洞主站在山頭,看到諸葛亮的兵士挑水煮飯,給人馬飲用,不但不死,反而精神百倍。蠻兵嚇得頭髮直豎,以為有天神來幫助諸葛亮,就自己窩裡反,抓了孟獲來投降。諸葛亮微笑著說:「嗯!這是第五回嘍,我就放你,看你還有什麼花樣?」

孟獲收拾了金銀珠寶,跑到西南方會使魔法的木鹿大王那兒求援。木鹿大王袒露著肚皮,騎著大白象,來到蜀軍的營地前。他手裡的鈴「唧鈴」一搖,霎時一陣大風颳得沙石滿天,再搖鈴,又變出滿山遍野的野獸、毒蛇,嚇得諸葛亮的士兵不敢出營。

這時候諸葛亮卻輕搖著羽毛扇子,要人拉出營寨後面的十輛紅車。車門一開,士兵連忙躲的遠遠的,車裡竟是一頭頭木頭刻成的巨獸,每一頭身上都釘著亮晃晃的鐵爪鋼鈴,披著五彩刺眼的毛皮,肚子裡都塞滿了煙火彈藥,腳下踩著輪子。

諸葛亮下令點燃火炮,把木頭假獸推出去。木鹿大王的野獸一看這些怪獸口噴煙火,張牙舞爪地衝去,嚇得掉頭往回跑,把後面的蠻兵全踩倒了。孟獲第六回被抓了來。 諸葛亮問:「這回你服不服?」孟獲憤憤地露出滿嘴白牙:「你有本事,你再放我,看你還能抓住我嗎?」諸葛亮搖搖頭說:「罷了!我就再放你一回,你自己看著辦吧!」

孟獲連打六仗,老巢都被破了,只剩下幾百個小嘍??K?進肺蘼罰?緩猛??戲餃デ筘M還塹氖勘?懦啤疤偌妝?鋇模??敲扛鋈碩汲蠊治薇齲?砩洗┝艘桓短僮穎喑傻目?祝?蓯構??淅淳投希?陡?忱淳屯洌?詞谷慫さ剿?鏌膊懷粒?罡鵒戀氖勘??渙慫?且桓?撩??砂衙匣窶只盜恕?p>終於諸葛亮退兵了。孟獲怕這又是計,但見諸葛亮的士兵亂成一片,慌爛中丟下許多糧車和黑色的車輛。孟獲這才放心大膽的要兇狠的藤甲兵追殺上去。可是山頭忽然「澎澎」一陣響,滾下許多大石頭,擋住前後的路,接著又有千百支火把從山頭落下,車子轟轟炸過來,原來車裡竟然裝滿火炮!孟獲一看苗頭不對就想逃,才回身就被諸葛亮的大將一槍拐下馬來。

孟獲第七次給活捉來,但是這一回他被帶到大帳中,手腳也沒綁,更沒人看管。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酒菜,諸葛亮卻一直不見蹤影。等了半天,才有個大將進來沒好氣的說:「你快點吃吃喝喝吧!我們諸葛丞相說,他這回不送你了,你吃飽了自個兒回去吧!」

孟獲臉上一陣羞愧,說:「快綁了我,帶我去見你們丞相。天下只有他能七次捉我又七次放我。我再不認輸,也知道羞恥!唉!我服了他,再也不起兵反抗了!」

諸葛亮就這樣以智慧和寬大的胸懷七擒七放蠻王孟獲,終於贏得孟獲的信服,也贏得了西南邊疆長久的安定。

◇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也許是天命所定,在長期的體力透之下,諸葛亮身體日漸衰弱,而伐魏大業卻一天比一天渺茫,不禁更加憂心,在這心力交瘁的情形下,終難逃病魔之掌,病逝於秋風蕭瑟的五丈原上,享年五十四歲。

諸葛亮輔佐蜀漢二十七年,未有一日鬆懈過。他至忠至誠,儘管有大權獨攬、自立為王的機會,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反而更忠心的盡著一個為人臣子所應盡的義務。

諸葛亮三分天下的壯志雄心猶存,興復漢室的余願卻未了。諸葛亮忠義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逝後受封為武鄉侯。

聞人(ㄨㄣ? ㄖㄣ?)。(wén rén)

【歷史來源】

出自複姓聞人氏,是春秋時期少正卯的後代。少正卯是春秋末葉魯國人。他博學多識,很有名氣。因少正卯是當時聲譽很大、遠近聞名的人,被譽為「聞人」,所以他的後代支庶子孫有的便改為聞人氏。後有一部分聞人複姓改為單姓聞,稱為聞姓。

【郡望】

吳興郡:三國時吳置。

【堂號】

超卓堂:超卓就是特別高超的意思。明朝時候,聞良輔才能和德行都特別高超。初為監察御史,後來升大理少卿,出使暹羅,權操虎節(古時出行官員所拿的表示身份的符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水國用龍節),官至廣東按察使。

【歷史人物】

○聞人滋:南宋藏書家。字茂德。官德興丞,至進賢令。與陸游曾同在敕局為書籍、文書刪定官。精於小學,人稱「老儒」。

與人交往,喜留賓客款待,然而飯菜不過蔬、豆而已。家中藏書極多,貯存於「南湖草堂」中,並樂於借人。施晉錫曾為之作有《南湖草堂記》。

○聞人耆年:南宋專精針灸醫術者。~-李(今浙江嘉興西南)人。行醫四、五十年,認為「惠而不費者,莫如針灸之術」。就是說,什麼都比不上針灸之術,它既實惠又不花錢。

又謂「針不易傳,凡倉卒救人者,惟艾灼為第一」。又認為針灸之術不容易學精,凡是想在倉卒之間救人的,只有艾灼方法為第一考慮了。因此他將所搜集之秘方,於1226年撰成《備急灸法》。書中載有常見二十二種急症針灸法。

東方(ㄉㄨㄥ ㄈㄤ)。(Dōng fāng)

【歷史來源】

1、遠古時伏羲創製了八卦,八卦方位以東方為尊,伏羲又叫神農氏,他的族人務農,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是個開始農作的重要時刻,於是伏羲的後代人中有的形成了東方姓,稱東方氏。

2、出自張姓,是漢朝東方朔的後人。東方朔之父名張夷,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母親田氏在他出生三天後也死了。東方朔由其兄嫂撫養成人。因為他出生時東方天剛亮,所以取名叫東方朔。東方朔官拜太中大夫,他生性詼諧滑稽,出言幽默,但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諫。他的後代亦以東方為氏,又形成一支東方姓。相聲界尊東方朔為祖師爺。

【郡望】

平原郡:漢置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隋唐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陵縣。漢唐平原郡轄區也不完全相同。

【堂號】

四何堂:漢代時東方朔性詼諧,善辭賦。有一次,皇帝在社日(祭祀灶神的日子)把祭肉賜給眾大臣。大臣們還沒有到,東方朔自己就先割了一塊拿回家去了。皇帝命他自責,他拜曰:「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自割,何壯也;割之不多,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我這個人呀,受了皇帝的恩賜,而不等皇帝聖旨割給我,多麼不講禮貌呀!拔劍自己割肉,多麼有魄力呀!雖然是自己割的,但並沒有多割,多麼清廉呀!回家把肉給妻子吃,多麼仁愛呀!)皇帝笑曰:「令卿自責,乃更自譽。」(我命你自己責備自己,你竟自己誇獎起自己來了。)隨即又賜給他一份肉。東方氏因以號「四何堂」。

【歷史人物】

東方朔

漢武帝即位不久,下令廣招人才。一封語出驚人的自薦書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這是一位名叫東方朔的青年的上書。上書是這樣寫的:

臣東方朔父母早逝,由兄嫂撫養成人。13歲開始讀書寫字,三年後,文章歷史方面的學問就夠用了。15歲學習擊劍,16歲學習《詩》、《書》,能背誦二十二萬字。19歲學孫子、 吳起的兵法,以及行軍布陣、指揮作戰的理論,也背誦了二十二萬字,這樣,我已能背誦四十四萬字了。我又一直敬佩子路(人名,孔子弟子)從不拖延實現諾言。 我今年22歲,身高九尺三寸(漢初身高一尺相當於今二十二厘米左右),眼睛像明珠,牙齒像海貝,像孟賁(古代勇士)那樣勇敢無畏,像慶忌(先秦以敏捷著稱的人)那樣敏捷,像鮑叔(先秦大夫,傳說與人分財,自取其少者)那樣廉潔,像尾生(先秦人名,與女友約於橋下,女友不至,河水上漲,尾生堅守不離,被淹死)那樣守信。因此,我認為足可以當天子的大臣了。
 
東方朔滑稽多智,被招入宮後,常在武帝前詼諧調笑,被視如俳優。但他有正義感,能以詼諧的言辭直言切諫。

在朝廷裡,總有些既貪利又貪色的官吏,於是東方朔就講了個故事嘲諷他們。他說:「世上萬事萬物極其微小的,莫過於螻蟻蚊蟲這一類東西了,然而聽它們互相辯論,所說也很有道理。有一天,螞蟻炫耀說:『我們雖微小,但我們出入有群臣之儀,發現死了的可食的蟲子,又能一塊兒分享,有忠孝的美德。』蒼蠅不服氣,爭辯說:『你們不如我們享福,不管公家、私家,只要開筵擺席,我們都能登堂入室,光臨他們的飯桌,品嘗他們的美味,飲用他們的酒水,這是我們的長處。』蚊子聽了他們的話,十分不以為然,說:『你們都不如我活得瀟洒快活。那些美人居住的香閣蘭房,到了深夜燭滅的時候,我們就飛到她的紗帳之內,停在美人的玉體上,聚集在美人的酥胸上,選擇香軟美嫩的地方叮咬。如此美事,你們可曾享受?』螞蟻和蒼蠅聽後都自愧不及,雙雙不服氣的說:『看你嘴巴細細尖尖,卻如此好色。』」
 
東方朔頗有文學才華,代表作是賦體散文《答客難》。這是一篇自嘲之作,作者虛設了以為「客」的詰難:你好學樂道,博聞辯智,可為官幾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是否道德行為方面有什麼不足呢?東方朔回答客人的詰難,用歷史上賢能之士懷才不遇的事實,說明身位卑職,並不是因為沒有才能或者道德有缺陷,而事實是德才兼備的人的不被重用,因此,自己位置卑微,恰恰是道德完備的表現。《答客難》直抒胸臆,說理透徹,富有文采,是散文賦的一篇佳作。它還開了賦體文學的新領域,楊雄有《解嘲》,班固有《答客戲》,都是由《答客難》的形式發展來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