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121):梁丘 左丘 東門 西門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10月02日】

梁丘(ㄌㄧㄤ?ㄑㄧㄡ)。(Liáng qiū)

【歷史來源】

以封邑名為姓。梁丘姓比較罕見,根據《尚友錄》記載,「齊大夫食采梁丘,因以為氏。」梁丘為古地名,指的是名為梁的山丘(今山東成武縣東北)。而丘的南側,有一城名為梁丘,居住在附近的人大多以梁丘為姓。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大夫被封在梁丘,他的子孫們便以封地名梁丘為姓。後來簡化為梁姓。

【郡望】

馮翊郡:漢與京兆尹、右扶風稱三輔,左馮翊與右扶風既系官名,又系政區名。即將京師附近地區交給三個地方官治理,治所都在長安城內。東漢始分出。魏改左馮翊為馮翊郡,治臨晉(今陝西省大荔)。

【歷史人物】

○梁丘據:春秋時齊國大夫,很受齊國君主齊景公的信任。他找到梁丘山這個地方後,便在此地定居住下來,從此以後,他的後世子孫便以梁丘為姓,稱梁丘氏,故為梁丘姓的得姓始祖。

○梁丘賀:西漢大臣,今文易學「梁丘學」的開創者。字長翁,琅?郡諸(今山東省諸城)人。從京房受《易》,很能領會這本深奧的書,深得老師誇獎。又與施腱、孟喜同學《易》于田何的再傳弟子田王孫。後來朝廷讓京房先生推薦一名學生到朝廷做官,京房就推薦了梁丘賀。官大中大夫、給事中,至少府。宣帝時,立為博士。著作已佚。

○梁丘臨:西漢琅?郡諸(今山東省諸城)人,梁丘賀之子。受《易》於其父,為黃門郎,甘露中曾奉使問諸儒於石渠。易學精熟,專行京房法。官至少府,其學傳於五鹿充宗及邪王駿,為漢《易》梁丘學的重要傳人。

左丘(ㄗㄨㄛˇㄑㄧㄡ)。(Zuǒ qiū)

【歷史來源】

以地名為姓。根據《元和姓纂》記載,「齊國臨淄縣有左丘。」又根據《氏族博考》記載,「左丘明居左丘,為左丘氏。」左丘(今山東省臨淄地區)。春秋時有魯國文人,名為明,居於此,便以此地名為姓。後來聞名顯赫,尤其著有《左氏春秋傳》。他的後人便以左丘為姓。後來有些簡化成左姓。
 
【郡望】

齊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相當於現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一帶地區)。隋唐為青州北海郡。

【歷史人物】

左丘明

左丘明(約公元前502年-約公元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說複姓左丘,名明,也有說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魯國人。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漢代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君子 」。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它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

根據存世的劉向《別錄》佚文「左丘明授曾申」判斷,左丘明的出生年代約與孔子晚年弟子曾參及曹恤等人大致相當。即左丘明在年齡上應為孔子的孫子輩,而應生於魯定公在位的中期;而據《左傳》、《國語》二書對於歷史人物的稱呼來看,可知左丘明應當卒於魯元公在位時期。即公元前五世紀晚期。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體系完整的編年史。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實際記事到魯憚公十四年(前453),是研究我國春秋社會的重要歷史文獻,書中比較全面兒客觀地記述了春秋時代,各主要諸侯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事件。

東門(ㄉㄨㄥ ㄇㄣ?)。(Dōng mén)

【歷史來源】

出自於姬姓,以祖號為姓。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魯莊公子公子遂,字襄仲,居東門,號東門襄仲,因以為氏。」春秋時,魯莊公有子叫公子遂,字襄仲,擔任魯國大夫。因家住曲阜城東門邊,人稱東門襄仲。因其立庶為君,遭到當時其它大家族的反對。當魯宣公死去後,接替襄仲為大夫的其子公孫歸父立刻被驅逐出魯國,公孫歸父逃往齊國後,公孫歸父及其後代子孫便以祖號東門為姓。

【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在今河南省蘭考東北一帶地區)。西晉在此曾置濟陽郡,南遷後廢。濟陽縣在唐初併入冤句縣。

【歷史人物】

○東門襄仲:春秋時魯國大夫,魯莊公的兒子,名公子遂,字襄仲,他家住曲阜城東門邊,號東門襄仲。曾出使齊國求得支援,立魯宣公為帝。是東門氏的得姓始祖。

○東門歸父:原名公孫歸父,字子家,東門襄仲之子,也是魯國大夫,欲除去三桓大夫,擴張公室,以魯宣公死而全家遭三桓驅逐,逃到齊國。遂以父號「東門」為姓,改名東門歸父。

○東門京:西漢時人,經學家。善相馬,與東漢時的將軍馬援分別向皇帝進獻過「名馬式一銅馬法」用以鑄造銅馬。這一銅馬模型相當於近代馬匹外形學的良馬標準型。漢武帝詔令立銅馬於魯班門外,改魯班門名為金馬門。

西門(ㄒ一 ㄇㄣ?)。(Xī mén)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祖上居地為姓。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鄭大夫居西門,因氏焉。」春秋時,鄭國有位大夫居住在鄭國都城的西門,他的後代子孫便以西門命姓。

2、出自於姜姓,亦以祖上居地為姓。戰國時,齊國也有大夫居住於西門,子孫也有以西門為姓。

3、以祖名為姓。根據《姓苑》記載,「西門豹之後,改為西門氏。」戰國時,有魏國鄴(今河北省鄰漳縣西南鄴鎮)令西門豹,他的後代子孫有些以其名命姓。後來有的把西門複姓改為單姓西。

【郡望】

1、梁郡:漢建梁國,治睢陽(今河南省商丘縣南一帶)。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省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2、魏郡:漢置郡,治鄴(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轄境跨今冀(魏縣)、魯(冠縣)、豫(濬縣)三省之界。北周末遷安陽。隋為相州魏郡。至唐,為相州鄴郡(此鄴即安陽,非北周末年以前之鄴),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歷史人物】

西門豹

《史記・滑稽列傳第六十六》中有這麼一則記載── 「西門豹治鄴」,又名「河伯娶妻」:

戰國時代,魏文侯派西門豹為鄴(今河北臨漳縣)令。西門豹到了鄴城想了解民生疾苦,看到那裡人煙稀少,滿眼荒涼,就找了一些老百姓問是怎麼回事兒。

一位老者說:「都是河伯娶妻給鬧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都要娶一個年輕美女,要不給他送去,漳河就要發大水,把田地、村莊全淹了。」

於是西門豹就追問詳情。

那老者說:「鄴地的三老、廷掾,每年經常向百姓徵收賦稅,巧立名目斂財,所得的錢有數百萬之多。他們與巫婆一搭一唱,藉著給河伯辦喜事,硬逼著百姓出錢。每回用個二、三十萬替河伯娶妻,剩下的就跟巫婆瓜分,都塞自家兜裡去了。」

西門豹問:「新娘子是哪兒來的?」

老者說:「哪家的閨女年輕,長得漂亮,巫婆就帶人到哪家去選聘。為她洗澡沐浴,替她治辦新絲綢的衣服。並在河岸邊搭建齋宮,掛上紅色的帷幔,讓女孩居住在裡面,靜靜地齋戒。又殺牛造酒為她準備飯食十幾天,然後一同把齋宮再加以裝點粉飾,如同嫁女的床蓆一般。

到了河伯娶媳的那天,他們叫那倒楣的閨女,坐在似床蓆樣的齋宮上面,放到河裡順水漂行。一開始那齋宮還在水上飄著,漂不過幾十裡就沉下去了。所以有閨女的人家都跑到外地去了,這裡的人口就越來越少,地方也越來越窮。」所以這兒流傳著這樣的俗諺:「今日不為河伯娶美妻,來日大水淹沒慘兮兮!」

西門豹說:「喔,是這樣啊!下一回替河伯娶妻時,告訴我一聲,我也跟著三老、巫婆、父老們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伯娶媳婦那天,河邊上站滿了包括三老、廷掾、士紳以及村裡父老等,足足有二三千人。西門豹真的帶著吏卒也來了。巫婆和一干人等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經七十多歲了,背後跟著十來個穿著單薄繒衣的女徒弟。

西門豹說:「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她長得如何。」一會兒把姑娘領來了。西門豹一看女孩子滿臉淚水,一副愁容,回頭對巫婆說:「不行,這姑娘不美,麻煩巫婆到河裡對河伯說一聲,另外選個稱頭的,過幾天送去。」

說完,叫吏卒抱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等了一會兒,西門豹說:「巫婆怎麼還不回來?讓她徒弟去催一催。」又將她一徒弟投進河裡。等了一會兒不見動靜,又將她另一徒弟投進河裡,這樣一連投了三個徒弟。再等了一會兒工夫,還是沒消息,西門豹說:「看來女人辦不了這事兒,麻煩三老到河中去給河伯稟告明白吧!」說著又叫吏卒把三老投入河中。

就這樣,西門豹頭上插著筆,躬身作揖,向著河水站著,等了很長的時間。其餘那些地方上有頭有臉、歷年參與其事耍詐的人,一個個嚇得面如死灰,急忙跪地求饒,頭都磕破了,血流滿地。西門豹說:「好吧,再等一會兒看看。」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起來吧!看樣子是河伯把她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

這一下老百姓才恍然大悟。原來巫婆和地方上的不良人士勾結來害人騙錢的。從此,誰也不敢再提給河伯娶媳婦的事了。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鑿了十二條大渠,把漳河水引到田裡,灌溉莊稼。從此,漳河兩岸年年豐收。

西門豹治鄴的事跡,從此傳揚天下,恩澤後世!


備註:
三老:指上壽、中壽、下壽三種老人,皆八十歲以上;或謂年老知事的官員。相傳古代天子以年老退休的官員為三老,用父兄的禮節奉養之。
廷掾:屬官,佐助的官吏。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