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蘇舜欽上疏論諫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10月15日】

【原文】

光祿寺主簿蘇舜欽(1)上疏言:「孔道輔、范仲淹剛直不撓,致位台諫,後雖改它官,不忘獻納。二臣者非不知緘口(2)數年,坐得卿輔,蓋不願負陛下委注之意;而皆罹(3)中傷,竄謫(4)而去,使正臣奪氣,鯁士咋舌(5)。昔晉侯問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持祿而不及諫,小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得上通,此患之大者。」今國家班設爵位,當責其公忠,安可教之循默!賞之使諫,尚恐不言;罪其敢言,孰肯獻納!物情閉塞,上位孤危,軫念於茲(6),可為驚怛(7)!覬望陛下發德音,寢前詔,勤於採納,可常守隆平。若詔榜未削,欺罔(8)成風,則不惟堂下遠於千裡,竊恐指鹿為馬之事復見於今朝矣。」
(出自《續資治通鑑.第四十卷》)

【注釋】

(1)蘇舜欽:(1008年―1048年),字子美,原籍梓州銅山(四川中江),實生開封。二十七歲中進士後,作過縣令、大理評事等小官,位雖卑,數上疏論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難言。
(2)緘(音堅)口:閉口。
(3)罹(音梨):遭受苦難或不幸。
(4)竄謫(音篡折):降職外放。竄,放逐。謫,官吏降職,調往邊外地方。
(5)咋(音炸)舌:把自己的舌頭咬住,或忍住不言。
(6)軫(音診)念於茲:深思及此。
(7)驚怛(音達):震驚恐懼。
(8)欺罔:欺騙蒙蔽。

【語譯參考】

光祿寺主簿蘇舜欽上疏說:「孔道輔、范仲淹,剛毅正直,不屈不撓,以致做了御史、諫官,後來雖然改任其它官職,仍不忘進獻忠言。二臣並非不知道三緘其口數年,就可得九卿輔臣之位,他們只是不願辜負陛下委任關注的美意;不料都遭中傷,被降職放逐遠去,使正派的朝臣喪失膽氣,耿直的士人咬住了舌頭。

從前晉侯問叔向說:「國家的憂患以什麼事為最大?」叔向回答說:「大臣為了保持俸祿而不進行勸諫,小臣害怕得罪而不敢發言,下情不能上達,這是最大的憂患。」現在國家設置各種爵位,應當要求官員們秉公盡忠,怎麼可以教他們恭順沉默!通過獎賞使人願意進諫,還怕人們不說話;加罪於敢言的人,誰還肯貢獻意見呢!人情閉塞,上邊的地位就孤立危險,深思及此,令人震驚恐懼!希望陛下發布德音,停廢前詔,殷勤採納忠言,可以常守隆盛太平。如果朝堂的詔榜不除,欺騙蒙蔽成了風氣,那麼,不僅堂下疏遠於千裡,愚臣還恐怕指鹿為馬之怪事又出現在當今的朝廷了。」

【研析】

范仲淹因為正直勇於提諫言,故不討人喜歡,數次被貶官,但他依然不改其好諫個性,只要認為施政有瑕疵,隨即上諫。蘇舜欽於是上疏仁宗皇帝,引用晉侯問叔向的一番話,言明諫官的重要性。設置諫官的目的,無非是想聽到真話及建言,諫官上疏的內容,不見得要採納,畢竟很多決策也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思維,但最起碼肯提出意見的,表示他尚忠於職守,應該尊重其所提意見。否則敢於提建言者,不但沒有獲得獎賞,反而遭到貶官的命運,日後就人人明哲保身,那才是國家最大的隱憂。因為上諫之路堵塞,下情無以上達,皇上仿若井底之蛙,無法及時修德,國家政策也不能獲得最佳方案,那豈不是空任用了一批耗損國家薪餉的官吏。

試想,透過獎賞,還不見得有人願意提「忠言逆耳」之事,而今孔道輔、范仲淹勇於諫言,縱使意見不採納,也應該予以肯定,這才能達到設置諫官的目的,否則徒虛設,還不如取消諫官此一職稱。

【延伸思考】

1.范仲淹因為勇於提諫言,而數次被貶官。如果換做是你,屢次提諫言都不被採納,你會如何因應?
2.害怕得罪而不敢說真話,乃當前政壇常見之現象,為什麼現代人會少了古人的風骨氣節?
3.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態度,請你舉例與大家分享。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二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