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一門廉儉、清白傳家的吳隱之

陸文


【正見網2009年10月25日】

三國時魏國的吳隱之,字處默,是濮陽鄄城人。吳隱之廣泛涉獵文史,以儒雅著名。他年少時就高潔獨立,操守清廉,雖然到傍晚才能熬豆為食,但絕不吃不屬於自己的飯食;雖然家中一無積蓄,但絕不拿取不合道義而來的東西。

在他十餘歲時,父親去世,後來母親又去世了。他每次大聲哭泣時,連路過的行人都心酸流淚。每當他哭吊母親時,就有雙鶴在附近嗚叫,好像悲哭一樣。到母親下葬時的那天傍晚,又有一群雁,會集在他家附近。當時人都認為:是他的孝心感動天地所致。

吳隱之與太常(官職名)韓康伯是鄰居,韓康伯的母親是一位賢良聰明的婦人。她每次聽到吳隱之的哭聲,就放下筷子,不再吃飯,為之悲痛流淚。後來,她對韓康伯說:「你如果掌管國家官吏的任用權,應當推舉象這樣的人。」到韓康伯擔任吏部尚書時,吳隱之便被任用為官,他一出仕就擔任輔國將軍功曹,他哥哥吳坦之為袁真功曹,袁真失敗後,吳坦之將要被處死,吳隱之去拜見桓溫,請求代替兄長吳坦之去死,桓溫出於憐憫,而赦免了吳坦之。

由此吳隱之受到桓溫的賞識,任奉朝請、尚書郎等職,後出任晉陵太守。吳隱之在任職期間,清廉儉樸,妻子自己出去背柴。吳隱之被召入朝,擔任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右衛率,天遷任散騎常侍,領著作郎。不久,他又任廷尉、秘書監、御史中丞,依舊領著作郎,遷任左衛將軍。他雖然出任清要的高官顯職,但俸祿賞賜,都分給自己的親戚及族人,以至於他自己在冬天沒有被子保暖。他曾因沒有替換衣服,在洗衣時,只好披上綿絮,他生活勤苦得與貧寒的庶民一樣。

廣州地區倚山靠海,是出產奇珍異寶的地方,用一個小箱所裝的珍寶,可供人生活數世。然而那裡有瘴氣,人易患疾病,所以一般官吏都害怕去那裡。只有貧困無法自立的人,願意去那裡擔任官員。廣州的前後刺史,皆貪贓枉法。朝廷想要革除五嶺以南的弊病,晉安帝任命吳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等職。吳隱之走到離廣州治所二十裡處的地名叫石門,有一道泉水,被稱為貪泉,傳說人只要一喝,就會有無盡的貪慾。吳隱之到達這裡後,對他周圍的親信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意思是:不看到可產生貪慾的東西,就能使心境保持不亂。不少人越過了五嶺,來到這個地區,就喪失了清白的原因,我現在知道了)」於是他來到貪泉傍,舀上泉水喝下去,並作詩說:

古人云此水,
一歃懷千金,
試便夷齊飲,
終當不易心。

這首詩意思是講:
古人說:喝了這貪泉的水,便會產生貪財之心。
這是由於見利利忘義,沒有守住自己的本性。
我即使飲完這裡的水,
也絕不會改變我的廉潔和朴純!

果然,他來到廣州,清廉的節操更加突出,經常吃的不過是蔬菜和乾魚,帷帳、用具與衣服等都非常儉樸。當時有許多人,認為他是故意作假,然而他卻始終如一。他的下人向他進奉魚時,經常剔去魚骨,只剩魚肉,吳隱之覺察到他的用意後,給以降級的處罰,杜絕了鋪張糜費之風。

晉安帝元興初年,朝廷下詔說:「(吳隱之)在家中恪盡孝道,在困難環境中砥厲清節,實在是一般人難於做到的,從而成就了君子的美德。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吳隱之孝順友愛,超於常人,俸祿均分給九族,廉潔克己,儉樸過人。身處可產生貪慾的地方,而能不改變自己的操守,在海物雜出的富庶環境中,而家中親屬服裝依舊。革除奢侈,務求儉約,使得嶺南風俗,為之改觀。朕對此特予嘉獎:將吳隱之進號為前將軍,賜給錢五十萬,谷一千斛。」

在盧循進攻南海時,吳隱之率領將士,堅守城池,他的長子吳曠之臨陣戰死。盧循攻城一百餘日,越城放火,焚燒三千餘家,死的有一萬餘人,城遂被攻陷。吳隱之攜帶家眷出城,想要逃回京城,被盧循所俘獲。盧循上表給朝廷,提出吳隱之是桓玄的黨羽,應予以處死,朝廷下詔不許。劉裕給盧循寫信,命令他讓吳隱之返回京城,過了許久,盧循才同意吳隱之還京。

吳隱之乘船返回時,沒有裝載多餘的東西。他回到京城後,只住一座小宅院,籬笆與院牆又矮又窄,內外共有六間茅屋,連妻子兒女都住得很擠。劉裕賜給吳隱之車、牛,又想為他修造住宅,他堅決推辭。不久,任命吳隱之為度支尚書、太常,他以竹篷作為屏風,坐的地方沒有氈席。以後,他遷任中領軍,但清廉儉樸之風不改,每月初得到俸祿,只留下自己的口糧,其餘都分別賑濟親戚、族人,吳隱之的家人,靠自己紡織以供家用。經常有困難缺乏的情況,有時兩天吃一天的糧食,身上總是穿布制的衣服,而且破舊不堪。

晉安帝義熙八年,吳隱之以年老請求退休,朝廷頒下措辭優厚的詔書予以同意,授予他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賜給錢十萬,米三百斛。義熙九年,吳隱之去世,追贈他為左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吳隱之操守清廉,始終不渝,屢次受到朝廷褒獎,在他退休及去世時,受到優厚的嘗賜,並贈予顯要的官職。當時廉潔的士大夫們,皆以有此同儔摯友為榮。

起初,吳隱之為奉朝請,謝石請他擔任衛將軍主簿。吳隱之的女兒將要出嫁,謝石知道他家中貧素,嫁女一定會從簡,就命令將廚房移到他家,幫助他料理婚事。使者到吳家時,正見到婢女牽著狗去賣,此外什麼也沒有預備。後來。吳隱之自番禹返回京城,他的妻子劉氏,帶了沉香一斤,吳隱之見到後,就取出扔到湖亭的水中。

他的兒子吳延之,也能堅持清廉的操守,曾任鄱陽太守。吳延之的弟弟以及兒子,擔任郡、縣長官的,常以廉潔謹慎作為家門傳統。雖然他們的才學,比不上吳隱之;然而他們都保持著孝敬友愛,廉潔恭順的作風。

真是:一門廉儉,清白傳家。

(事據《晉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