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希望

――觀《希望》
撣塵


【正見網2009年11月01日】

誰能撥動您的心弦?一個人的心弦一生能有幾次真正的被撥動?那被漫漫紅塵覆蓋著的屬於一個生命真正自我的本性怎能輕易的被人撥動?悲觀厭世者,背負著的是一腔悲情,迷戀塵世者,功名利祿已足以把人壓垮。在紛擾的現實中,誰能安撫你那隨著世事而起伏的心?

人生的希望和迷茫同時存在著。過多的時候,那一點點所謂的希望也不過是在迷茫中的自我掙扎。那麼,一個人真正的希望是什麼?那必是生命歸宿的召喚,是指引心靈回歸天國的曙光。

聽戚曉春的二胡曲《希望》,得用整個生命去感受。在她的的二胡聲中,傳遞的正是生命真正的希望。

在她的二胡《希望》中飽含著對世人的悲憫,你能感受到她的心胸是那樣的博大,對生命是那樣的關愛和珍視。那隨手扯出的曲調中是那樣的舒緩而從容,在這如水般流淌的音樂中,人們感到的是光明,是來自宇宙深處那縹緲的天宇間傳遞來的對眾生心靈的呼喚。

世人常用黎明噴薄的日出來表達一天的希望,用春天的萬木復甦來表現一年的希望,用少年的天真幻想來寄託一生的希望。在戚曉春的《希望》中幾乎沒有這樣的意象,她表達的是生命最本源的覺醒,是生命覺醒後找到了歸宿的那份欣喜,這才是生命真正的希望。

有時似乎感到,她演奏的曲調中有臘梅歷經嚴寒把春報的意思,仿佛冰雪下逐漸溶化的雪水匯成的涓涓細流,清澈而明亮。但和整個曲子聯繫起來看,你發 現還真的不全是這樣,這麼美好的意象也表達不出那從心底流出的生命知曉生命真諦後的喜悅。從始至終,在她的曲調中都有一條主線在貫穿著,這條時隱時現的主線細若遊絲,既把生命無限悠遠的歷史拉長,又把生命的歸宿輕輕的連接。音樂能夠停止,而生命的希望卻從此接引上了光明。

這齣自法輪功修煉者的《希望》,揭示的是生命的真諦。節奏明快時,表現的是迷茫中眾生的焦慮和明曉生命真諦後的欣喜;低回迂緩處,發自肺腑的的關愛是那樣的不捨不棄。生命在慈悲的樂曲感召下,本性在復甦,在追尋那引導自己走向光明的希望之路。

曲子的最後,那極其細小的幾乎聽不到聲音的曲調,象一根銀絲在劇場上延伸,又象一輪明月,把她的清輝均勻的灑向全場。劇場裡的數千人都在靜心聆聽,唯恐失去這美妙的天音。那一刻,劇場中真是靜的出奇,觀眾們屏氣凝神,唯恐有一點響動影響這直入心底的樂曲。那細若銀絲的一絲樂音就那樣綿綿的延續著、延續著,直到戚曉春拉弓的手都停下來了,那聲音好像還在延續著。

難怪曲調停下來後,觀眾們還沉浸其中,在追尋著這來自遙遠天際的樂音。而隨後引爆出的熱烈的掌聲正是發自眾生心底的回應!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