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選譯:一篇閃耀著有神論光芒的論文

吉光羽


【正見網2010年02月24日】

明代人王世貞(1526-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弁州山人。江蘇太倉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南京刑部主事,出為山東副使。當時嚴嵩奸賊專權,楊繼盛彈劾嚴嵩十大罪而被陷入獄。王世貞竭力營救,並在楊繼盛被害後,為其料理喪事,因此而得罪了嚴嵩。嚴嵩藉故殺害了王世貞之父王?,並免除王世貞官職。嚴嵩事敗後,王世貞伏闕陳述,為其父昭雪,自己也復了官。萬曆年間,官至南京刑部尚書。

王世貞才學富贍,為人正直。詩文與李攀龍齊名,同列「後七子」之首,世稱「王李」。李攀龍死後,王世貞獨領文壇二十餘年,文人、士大夫皆奔走其門下。王世貞反對台閣體的浮靡文風,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為一時文人所宗,蔚為風氣。晚年主張趨於平和,詩文亦多淡泊自如。王世貞對詞曲尤有研究,所作《藝苑卮言》述及詞曲流變及優劣,頗多創見。有《弁州山人四部稿》、《續稿》等藝文雜著十幾種。

王世貞寫的《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可稱:理騁百世,光耀千秋。藺相如智鬥秦昭王,使完璧歸趙,這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藺相如深入虎穴的勇氣和化險為夷的機智,歷來被人們稱道不已。

但對這一事件的評價,本文提出了與前人完全相反的見解。王世貞依據當時的形勢,令人信服地指出了當時趙國的決策錯誤和藺相如的應變錯誤,並認為藺相如之所以能夠成功,完全是由於「天意」,「藺相如之獲全於璧者,天也。」「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按照正常的發展趨勢推理,藺相如的做法,將會導致不堪設想的後果。是蒼天,是天帝,有意成全藺相如,才使他能夠完璧歸趙的!

這篇文章語言精要,分析透闢,推理嚴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此外,本文並不因事廢人,作者對藺相如在其他事件上的成功,依然予以充分的肯定。堪稱是一篇優秀的史論。

筆者現將原文,今譯如下:

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讚他。但我不敢苟同這一看法。

秦國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詐趙國以勒索和氏璧。這時,說它要得到璧是實情,而不是藉此以窺視趙國。趙國知此實情就不給,不知此實情就給;知此實情而懼怕秦國就給,知此實情而不懼怕秦國就不給。這隻要用兩句話就能解決問題了。為何既懼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而且秦國想要得到玉璧,趙國不給,雙方都沒有什麼是非曲直可言。趙國送去玉璧而秦國不給城,其曲在秦。秦國給城,而趙國卻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趙。要想使秦國理屈,則不如放棄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則不如不給。秦王既然按照地圖劃給了城池,又設九賓之儀典,齋戒之後,才接受玉璧,其勢已是不得不給城的了。

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給城,藺相如便可上前陳述:「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會給城的。這璧不就是趙國的一塊玉璧嗎?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國的寶物。現在假如大王以一塊璧的緣故,而拋棄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會深深怨恨大王象草芥一樣拋棄了他們。大王不給城,而騙去了趙國的璧,為了一塊璧的緣故而失信於天下,我請求死在這裡,以表明大王的失信。」這樣,秦王未必不歸還玉璧。

而當時,藺相如為甚麼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離,從而使理直的一方歸於秦國呢?當時秦國並不想與趙國關係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斬相如於市,再派武安君率十萬大軍逼臨邯鄲,責問璧的去向以及趙國的失信,一次獲勝,可使相如滅族;再次獲勝,玉璧終究還得屬於秦國。

因此我說,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於他在澠池對秦國的強硬較量,以柔韌使廉頗慚悟,就越來越顯得高妙了。而他之所以能完璧歸趙,的確是上天在有意庇佑、成全他啊!

附原文: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鐾。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
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謬相如於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