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七虞(9):毛遂脫穎 終軍棄壘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12月05日】

【原文】

máo suì tuō yǐng ,zhōng jūn qì xū 。
毛遂脫穎,終軍棄壘。

ㄇㄠˊ ㄙㄨㄟˋ ㄊㄨㄛ ㄧㄥˇ,ㄓㄨㄥ ㄐㄩㄣ ㄑㄧˋ ㄒㄩ。
毛遂脫穎,終軍棄繻。

【注釋】

(1)毛遂:戰國人,為趙平原君門下食客,生卒年不詳。
(2)脫穎:顯露出眾的才能。穎,物體尖銳的末端,比喻聰慧出眾。
(3)終軍:字子云,漢初濟南人。少好學,十八歲被選為博士弟子,漢武帝封謁者給事中。後奉命赴南越國,被越相呂嘉殺害。死時年僅二十多歲,故時稱“終童”。
(4)壘:彩色的絲織品。古代以分割的壘,作為進出關隘時的憑證。

【語譯】

毛遂才能出眾,就像放在囊中的錐,尖端刺透囊袋,顯露出來。終軍志向遠大,丟棄出入關隘的信符,表示出關後不再復還。

【人物故事】

秦國出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國首都邯鄲,情況非常緊急,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求救,與楚國建立抗秦合縱聯盟。平原君打算從門下食客中挑選二十個文武兼備的人才作為隨從。精挑細選之下,只挑到十九個人,其餘的都不符合條件,沒有辦法湊齊二十個。這時,有個名叫毛遂的人,走出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我聽說您要去和楚國定盟約,想從門下賓客中挑選二十個隨員一同前往,不再向外找人,而現在還少一個,希望您以毛遂充數,人數夠了,我們馬上出發。”平原君說:“您在我門下有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裡的錐子,錐尖立刻就會顯露出來。您在我門下都已經三年了,我沒有聽過左右的人讚美您的話,也沒有聽過您有什麼才能,這說明您沒有什麼才幹。您不能去楚國,您還是留下來吧!”毛遂說:“我現在請求您把我這‘錐子’放進袋子裡,如果我能早一點被放進袋子,那麼我連整個錐子頭都會露出來,不只是露出錐尖而已。”平原君不得已只好帶著他一起出發。

毛遂一行人到了楚國,平原君與楚王會談結盟的事情,從早上到正午,平原君反覆向楚王申述聯盟的好處,但楚王仍不接受。於是毛遂按著劍迅速走上大殿,來到楚王面前,極力說明趙、楚結盟的利害關係,他說:“商湯憑著七十裡地,滅了夏桀統一中原;周文王靠著數百裡的地盤,滅掉商紂使天下諸侯臣服;他們倚靠的不是人多,而是能夠把握住當時的形勢,趁機發揮威力。而今楚國擁有五千裡見方的地,上百萬的軍隊,卻敵不過秦國將領白起的襲擊,一戰楚國失去了鄢陵、郢都,再戰燒毀了夷陵,三戰使楚國的先王受到了侮辱。聯盟抗秦,主要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楚王被說服,當場與平原君歃血為盟,並出兵救援趙國。在毛遂的幫忙下,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從此,毛遂成了平原君門下的貴客。這就是“毛遂自薦”的典故由來,用以比喻勇於自我推薦的人。(《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

終軍從小就勤奮好學,以博學善辯聞名於郡中。十八歲時被選為博士弟子,他從濟南步行前往都城長安,經過關隘時,守關的官吏將出入的信符交給終軍,終軍詢問信符的作用,關吏告訴他,回來時要合符才能入關。終軍隨手將信符丟棄,說:“大丈夫西入京城,為的是謀取功名,以後不需要用一般人的出入憑證了。”入京後,終軍果然得到漢武帝的賞識,拜為諫大夫。

後來,南越和漢朝和親,朝廷想派人出使南越,勸說南越王歸順,終軍主動請求說:“願意接受陛下賜給我的一條長繩,我一定把南越王捆綁起來,送到京城(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終軍成功說服南越王入朝,漢武帝十分高興,命使者留下來協助南越王處理政事。但因越相呂嘉反對入朝漢朝,發動政變,殺害南越王,終軍也因而遇難。

(《漢書•卷六十四下•終軍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