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貪官和珅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11月12日】

【原文】

四年(1)正月,高宗崩。……詔宣布和珅(2)罪狀,……“所鈔(3)家產,楠木房屋僭(4)侈逾制,仿照寧壽宮制度,園寓點綴與圓明園蓬島、瑤台無異,大罪十三。薊州墳塋(5)設享殿(6),置隧道,居民稱和陵,大罪十四。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餘,多於大內(7)數倍,大珠大於御用冠頂,大罪十五。寶石頂非所應用,乃有數十,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勝於大內,大罪十六。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大罪十七。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大罪十八。通州、薊州當鋪、錢店貲(8)本十餘萬,與民爭利,大罪十九。……”內外諸臣疏(9)言和珅罪當以大逆論,上猶以和珅嘗任首輔,不忍令肆市(10),賜自盡。

 (出自《清史稿・和珅傳》)

【注釋】

(1)四年:嘉慶四年。嘉慶帝(1760-1820),名顒琰,乾隆帝第十五個兒子,37歲即位,40歲親政。親政後,第一件事就是鏟除和珅,在位24年,遭遇白蓮教起義、寧陝兵變、漁民起義和貴州苗民起義一連串的事件,雖然他是一位務實的皇帝,要求君臣同舟共濟,但終究無法阻止清朝的衰落。廟號仁宗。
(2)和珅:和珅(1750-1799),姓鈕佑祿氏,字致齋。為人機靈,擅於辨別政治氣候,而受乾隆帝喜愛。他入宮不到十年,便晉升到軍機大臣和內務府大臣等要職,朝中文武爭相投奔,人稱“二皇帝”。他的專權和貪婪導致吏治腐敗和國庫空虛,是清代中衰的重要原因。
(3)鈔:扣押、沒收。同抄。
(4)僭(音見):假冒在上位的名義,超越本分以行事。
(5)墳塋(音營):墓地。
(6)享殿:供奉祖宗神佛的高大廳堂。
(7)大內:皇宮、天子的居所。
(8)貲(音姿):財貨。通“資”。
(9)疏(音樹):向天子進呈奏疏。
(10)肆市:斬首於市。

【語譯參考】

嘉慶四年正月,高宗過世。……仁宗下詔宣布和珅的罪狀,……“在所抄和珅的家產中,發現他用楠木建造房屋奢侈超出他的官位所應享有的待遇,他又仿照寧壽宮的造型,花園、住房布置與圓明園的蓬島、瑤台沒有差異,這是和珅的第十三項大罪。他在薊州(今天津薊縣)墳墓設祭禮的廳堂,建置隧道,當地居民稱為和陵,這是和珅的第十四項大罪。他收藏的珍珠手串二百多串,比皇宮多出數倍,其中大的珍珠比皇帝帽子上的還大,這是和珅的第十五項大罪。他尚未使用的帽頂上的寶石,多到數十顆,整塊大寶石多到不計其數,超過皇宮,這是和珅的第十六項大罪。他所收藏的白銀、衣服超過千萬,這是和珅的第十七項大罪。他在夾牆裡面藏匿黃金二萬六千多兩,私人金庫藏黃金六千多兩,地窖埋藏白銀三百多萬兩,這是和珅的第十八項大罪。他在通州、薊州當鋪、錢店資本十多萬,與人民爭利,這是和珅的第十九項大罪。……”朝廷內外群臣向皇帝上疏說和珅應當以大逆不道的罪論處,仁宗因為和珅曾擔任首輔,不忍心將他斬首於市,賜他自殺。

【研析】

史書記載和珅少時家貧,但因祖上軍功,承襲爵位,才能進入咸安宮的官辦學校,受到良好教育。據說他通曉儒家經典和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天資聰穎、多才多藝且辦事幹練。和珅是乾隆帝最為寵信的大臣,他恃寵弄機斂財,原本聖明睿智的乾隆帝,晚年幾乎讓和珅玩弄於股掌之間。

和珅的專權和貪財,都被當時還是皇子的嘉慶帝看到眼裡。嘉慶4年,乾隆帝去世,和珅頓失靠山,嘉慶帝雷厲風行,展開一連串逮捕審訊和珅的行動,最後裁定“賜自盡”。和珅被查抄的財產約合8億兩白銀,相當於清政府10年的財政收入,所以民間都流傳著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延伸思考】

1.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達到清朝統治的巔峰,史稱“康乾盛世”,但晚年的乾隆變得好大喜功,不再勵精圖治,所以乾隆朝也是清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請分享你對乾隆重用和珅這件事情的看法。
2.大貪官和珅的最後下場,留給後人許多的啟示和教訓。從這則故事中,你體會到什麼道理。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今譯下》門巋主編 建宏出版社 2001年9月
2.《圖說中國歷史》 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4月
3.《圖說清朝》 知書房出版社 2009年3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