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簡介】八、《論語》簡介

季黛 整理


【正見網2010年12月31日】

由來

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由是觀之,則《論語》是夫子逝後,門弟子所輯夫子生前因人因事教誨之遺言,可分為三類:

應答弟子之言──教導弟子的話。

應答時人之言──回答當時社會人士所提問題的話。

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弟子相互討論間引用夫子的話。

《論語》在漢以前,單稱為「論」,或單稱為「語」,也有別稱為「傳」或「記」,名稱混淆不一,一直沿用到漢時,經武帝黜百家尊儒術,始定於一稱。漢鄭玄云:「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以經綸世界,故曰綸也;圓轉無窮,故曰輪也;蘊含萬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賢集定,故曰撰也。」這是論語定名的詮釋之辭了。

元儒何異孫於「十一經問」有謂:「論語有弟子記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之問者,有弟子自相答問者,又有時人相言者,有臣對君問者,有師弟子對大夫之問者,皆所以討論文、藝,故曰之論語。」

作者

自來《論語》,最初究為誰所編纂製作而成,言人人殊,眾說紛紜。大致上可分為三說:

泛言為孔門弟子所記,無一定之作者。

謂孔子弟子仲弓、子夏、子游所撰。

謂成之於孔子弟子,有曾子再傳弟子者。

「經典釋文」引用鄭玄語:「論語乃仲弓、子夏所撰。」而宋邢.m之「論語義疏」則以為「仲弓以下脫子游二字」,故而有《論語》為仲弓、子夏、子游所撰之說。

然後人如唐柳宗元、宋程頤等,皆以為《論語》中稱孔門弟子皆直呼稱其「字」,如端木賜稱子貢;陳亢稱子禽;卜商稱子夏;言偃稱子游。唯獨對曾參不稱子輿,而尊稱曾子;對有若,亦不稱子有,而尊稱有子。故力持《論語》並非仲弓、子夏、子游所撰集。而是曾子與有子之門人或其再傳弟子所撰。(按孔子之孫,子思即受業於曾子。)

至於一般通說為曾參所撰,然按《論語》中有云:「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乎,小子。』」由此可見當非曾子自撰至明。

後世論者以為《論語》前十篇與後十篇,無論體裁、語氣均有所不同,足見並非出自一人之手筆。但為孔門弟子後人所集撰,應為不爭之事實。又何必斤斤計較,非斷定出於某一人或非某一人不可。

沿革

論語古來傳布授業,歷分三家,稱為:

魯論──是秦火之後,魯人伏生憑記誦,以當時流行之隸書(又稱今文)抄寫下來,並自行藉此傳授門生於魯地,故稱之為魯論。

齊論──為齊人盧勝所傳於膠東一帶,也是秦火後憑記誦用今文抄寫。藉此傳授招收門徒,稱之為齊論。共二十二篇,比魯論多出「問王」及「知道」二篇。

古論──此則為漢魯恭王因拓建孔廟,破壁所得其中封藏之古籀字所抄寫之經書,有《尚書》、《易經》、《詩經》、《孝經》、《左傳》、《論語》等。古論語即為其一。魯恭王乃交還孔子後裔孔安國,轉獻於漢武帝,無人能釋能解。後經劉向父子校識,稱為「古文論語」,簡稱「古論」。有謂系秦火之前真本,彌足珍貴。但也有謂後人杜撰,因而為當時所設今文五經博士一致反對,終致流失,殊為可惜。古論為廿一篇,並無「問王」及「知道」二篇,分「子張問」為兩篇,故比魯論多出一篇。文字與魯論對照,據說頗有出入,約有四百多字不同。

西漢成帝時,學者張禹先授魯論,繼講齊論,將兩者比較融合,刪去問王、知道二篇,以魯論二十篇為定本,世稱「張侯論」,一直沿用流傳至今。

漢末鄭玄以棄置古論為惜,乃兼采古論為之作「論語注」,故後人研讀《論語》,若能兼及義注,則可兼明三論之精神與要旨矣。

內容

後世學者皆認為「論語」為孔門教學之實錄,包含了孔子中心思想與儒家五經之要義:

「詩,可以興,可以群,可以觀,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陽貨篇)及「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篇)──正是《詩經》之主旨與精義所在。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篇)「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泰伯篇)「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篇)──正是《易經》的精神與要義所在。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篇)「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篇)及「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學而篇)「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害怕),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篇)──正是禮經三禮的精髓與詮釋。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篇)「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篇)及「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憲問篇)──正是《春秋》宗旨與大義之弘揚。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為何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衛靈公篇)「天下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堯曰篇)──正是《尚書》之內涵與為政之道。

凡孔門四教:文、行、忠、信,無不包括在《論語》之中,故讀《論語》,不僅可以明白五經之精髓,而且立身處世、待人接物、做事為人,本仁義、守孝悌、行忠恕、恪禮儀,是為謙謙君子矣。也就有了儒家子弟的德范準則。更重要的是繼承了五千年中華文化的道統,於潛移默化之中。

結語

歷來註解《論語》的著作以何晏的「論語集解」與朱熹的「論語集注」為最。前者以漢學考詮為本,後者則以闡揚義理為重。

宋趙普有「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豪語,洵(真實)非誇張。妻能默誦於心,身體力行,則一生受用不盡。誠能窮則足以獨善其身,達則可以兼善天下。二千多年來,儒家子弟之尊崇《論語》不在五經之下,東瀛日、韓,無不重視《論語》教化。日本皇儲必須授讀《論語》迄今,新加坡最近亦倡讀《論語》、尊儒術,良有以也。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