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8月05日】
口頭禪──告太平
周顛,建昌人,十四歲那年得了瘋癲病,在南昌行乞。等到長大,行動舉措詭譎多變,一般人沒法子辨識。經常趨赴官府衙門,表白:「我想請願,有話說。」問他:「啥話?」答:「告太平。」皇祖(朱元璋)征陳友諒時,到了南昌,還師回朝時,看到周顛出現於東門。
皇上回至京師三個月以後,顛又進謁。皇上問:「你來幹嘛?」答:「告太平。」皇上每回出宮,顛必定趨前擋道朝拜,經常都有所建言,而且必定以「告太平」為起首的口頭禪。皇上厭煩死了,命人贈送他豐厚的燒酒,觀察其行徑如何。顛喝得極多,可終究不醉。於是皇上身旁的侍臣惱怒了,打算要除去他,顛說:「諸公!你們咋有辦法能置我於死地呢?水、火、金,三樣齊下,也不過只能使我暫時挺直身亡一下下而已。」
放火焚燒得好眠 癲狂被欺也無事
那些侍臣們,命人把他抓起來,用巨大的酒缶(盛飲料的瓦器叫「缶」)覆蓋住,缶底下堆積柴薪點火焚燒。火熄之後開啟酒缶,只見周顛正襟危坐,一副安閒模樣,於是叫他出來。接著再次舉火焚燒,顛仍是依然故我。後來又多次增加鉅量柴薪,長久燃燒。等到再次開啟,那些熏菸灰燼都凝聚在缶底,厚厚的一層,可一瞅周顛,好像睡得極熟,微微的搖撼他的頭,才驚醒起身。大家沒招兒啦,只好令他居住在蔣山寺。
可是他卻從此益發的癲狂放肆,每日裡竟是搞些撓頭事,擾亂別人,弄得那些僧眾不堪其擾。一個多月之後,僧人坦白告訴皇上,說他一些怪異行徑:「曾經與沙彌們爭飯,因不如意就不吃不食了,如今已經半個月了。」皇上便命人駕車臨幸蔣山寺去探視他。於是顛迎拜進謁,皇上於翠微亭擺開飯席,命人盛上美饌,召顛來陪侍進食。接著,皇上令僧眾暫且餓他幾天,曉諭他,說這叫「清齋」。於是僧人們把周顛關入空室,滴水粒米都不給入口,每天依舊派遣人,似往常一樣慰問他。
過了十幾天,皇上又親自前往,令人告諭顛:「朕來為你開齋。」接著下令諸位將官、校尉們先饋贈周顛食物,於是眾人爭先恐後的向他進酒、餵食,顛都一一吃進了許多,馬上又悉數吐去。等到皇上命人停止,這場「侍食」鬧劇,方才平安落幕。時間一久,顛酒喝太多了,也似乎開始有了酒醉的酣態,所以他就搶先出門去,先走,等到皇上起身要回宮時,就拜伏於道路右邊。皇上經過,顛用手在地面上畫個圈,回頭跟皇上說:「你打破個桶,作(音佐)個桶。」
隨行預言惹禍殃
接下來,朝廷王師兵臨九江,皇上問顛:「此行後果如何?」他應聲答:「好。」皇上曰:「他已叛亂稱帝,如今要想攻取殲滅,豈能不難嗎?」顛仰視屋頂許久,抬頭、正色向皇上搖手說:「上面沒他的位置哪。」皇上說:「你可願跟朕隨行嗎?」答:「可。」隨即以他手中所拄之竹杖,往前高舉,作出壯士揮劍追擊之狀,以表示此行必勝之意。
行至皖城,苦於無風舟船難行,遣人問於顛,顛說:「安啦!只管行駛,必定有風,沒膽不走,便就無風。」於是下令眾人沿岸挽舟而行,這樣走不到三裡,風颳起來了。接著風速迅速飆升、狂風猛作,倏忽之間到達小孤山。皇上告諭眾將:「只要聽到周顛有什麼言論,就趕緊來告知。」到了馬當,一群江豚在水波中戲耍,顛說:「水怪出現,繼續前行的話,損失的人馬越多。」皇上聽了大怒,令人抓起了周顛,投入江中。
過不了多久,眾人又與他相偕而來,上問:「為何沒讓他死呢?」眾人答:「頻頻丟擲好多次,他硬是死不了。」皇上只好無可奈何的與他一同進食。吃完,顛整理一下容貌、服飾、衣著,好像有打算出門遠行的計劃,接著趨近皇上身前,彎曲腰杆兒、伸長頸子,告訴上說:「你殺了我吧。」上曰:「暫時不殺,姑且放你走。」顛於是離開,沒人知道他的去向。
為周顛傳話 赤腳空等待
等到皇上與叛逆陳友諒會戰於鄱陽湖之後,王師紮營夜宿於江上,命人往廬山尋訪周顛,廬山那個地區極為寂寥,惟有太平宮旁,有個老百姓居住於草莽之中的簡陋茅屋裡,告訴差官說:「之前忽然有一人貧瘠困頓但身材頎長,進來告訴我說:『好了,我告太平來了,你身為庶民,該用心耕田。』因此與我歇止於此茅舍,不吃不食半個月,然後進入匡廬深處,如今不知所在。」
皇上既然平定了天下,洪武癸亥八月,有個赤腳僧進謁宮闕,自己說:「名叫覺頭,剛剛於匡廬深壑之中見一老人,他讓我來謁見大明天子,有話要當面啟奏皇上。」輪值的殿庭儀禮司官,問他有何話要說,但是他只說:「與大明國祚有關之事。」於是輪值的官員把此番話上奏,皇上恐怕他會妖言惑眾,所以不令他來相見。
這個赤腳僧,空候在皇闕下四年整,仍未聽說皇上要傳見他,於是告辭歸去,臨行前一再說:「將要再往匡廬。」可皇上最終還是不願見他,但是寫了三首詩交與他,讓他帶走。過了三年,皇上讓信使帶信問赤腳:「曾遇見往日的老人否?」答覆說不曾見。
替周顛送藥 朱元璋病癒
又過了四年,皇上身子正不舒服,卻聽外頭上奏,說赤腳僧被天眼尊者及周顛仙人所派遣,特地為皇上送藥來了。皇上起初不願令他來見,後來又改變主意讓人引入。赤腳僧呈上所持之藥,一名「溫良藥」兩片、一叫「溫良石」一顆,其治療方法是用金盆子盛放這兩物,然後磨成藥粉,注入金盞(杯)子,一服當即見效。
上依法服之,到了傍晚,胸腔撼動如電掣一般,那一夜即安枕好眠。不久,聖體日漸康泰勝於往昔,覺得精神加倍靈活、敏睿,於是每日服食三次,每次感覺像聞到菖蒲香味似的,而且發現那金盞底下,卻凝聚著丹砂,艷紅的色彩迥異人間所見。
周顛最後行蹤
赤腳而且說:「我所居之處,離巨岩五裡路,有座天池寺,有個徐道人來見我,告訴我,說他曾在寺中的竹林間看見二首詩,說我可以往那瞧瞧。因此我就和他一起前往,果然看見天眼尊者坐在寺中。隔一會兒,一人身披草衣進入,口說某叩拜天眼,天眼介紹說:『此人乃周顛也,即是如今聖上所關心詢問的人。』因而問及詩作何在?顛說:『已經書寫於石上了。』探視之下,果然有二首,乃是天眼與顛各寫了一首。」(作者按:詩語粗俗拙劣,大意是歌頌皇上功德,也不審慎用字,對皇上的稱謂也不妥當,因此現今不抄錄了。)再後來,竟然得不到他們的任何消息。
皇上於是自行記述其事跡,作《周顛傳》,任命詹希原書寫,那刻碑如今在天池寺裡。又有祭天眼、周顛、徐道人、赤腳僧等詩,都來不及抄錄。
另一則傳聞:
那道士起初送藥來時,皇上本不想見,後來改變主意召見他,可他卻已杳無蹤跡。皇上派遣官差到江州,命令三司追查搜索這道士。三司與官差一起進入匡廬,到了廬山觀,放眼一望,到處深山窮壑,從哪找起?全然傻眼,無以為計。正在此時,那位先前的道士忽然來到,告訴這一行人:「周在天池寺,與天眼道者下棋呢。」
於是道士引導這一夥兒人前去,果然看見顛在寺門與一道者對奕,這些人向他轉達朝廷命令,顛根本不理不睬。良久之後,這伙兒官差屢次一再向周顛商請,顛不得已就先令他們入寺,姑且四處賞玩、游觀來等待對奕結束。
廿八星宿下凡塵
這一行人進入寺內,只見殿堂、庭院、廊廡甚為寬弘典麗,於是漫步依循長廊而行,發現觀廊左右對列的屋室中,都各有主事者,或穿著道士冠袍,或身披村野布服,而侍從僕役甚多,旌旗、幢幔、供品、擺設,到處奇珍異寶充斥排列。主事者多半高踞座位,或是開門外出辦事,通通算來總共有二十八室,獨獨其中有一室,門是關著的,室中無人呢,只有一條巨虺(毒蛇名,體長二尺,土色)盤據在席位上,身上微微有流血的樣子。
出來之後,大家就問周顛所見之事,顛說:「你們既然瞅見了,我就不妨說說,二十八個屋室,代表著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呢,他們依次輪替,降生塵世,作為人世之間的國主。你們那國主,才剛統御宇內,因為他投胎轉世,所以原本的星室是空的,如今生病,所以那本命星(即指巨虺)身上出血。然而現在有能力起身行動啦,將來必定聖壽無疆。」
賦詩為憑
大家說:「固然是如你所說的最好,然而我們將以什麼話來回復皇命呢,假如無可驗證,我們問罪下來,只有死路一條啊。」顛於是賦詩一首讓他們帶回去,說:「皇上閱覽此詩,應當會相信的。」顛又邀請天眼共同賦詩一首。
這一行人也一併拿去作證據,剛出了寺門,等眾人回顧時,這寺早已消失不見,於是大伙兒就以此二首詩進獻皇上。皇上一看,用詞遣句,都是淺顯近似俗語,也不知詩意中有何所指,可其中內涵,皇上心知肚明,接著,聖上的疾病痊癒。
這段傳說,與皇上自己寫的《周顛傳》,內容有所差異。
結語
古人是相當敬神與仰慕神的,但是人的思維模式,只能被表相所迷惑,不會深思熟慮,因此對周顛的一切行徑,均視為瘋言瘋語而不在意,這時就忘了他以往展現出的許多神跡來!人,就是這樣,瞻前不顧後、只看眼前忘了其他,沒法兒站在高處全面審視問題,只會陷在問題當中去解決問題,於是就剪不斷、理還亂呢!
你瞧,那「告太平」的口頭禪,也有其深刻意義,都具點化作用哪!告訴你:別以為現在天下太平無事而歌舞安享;身為皇上,該有深謀遠慮、得努力辨識天象變化、要配合天道行事……等等,所以太平時期,也有該告、該請願的事,以及朝廷官員和聖上都該知的,老百姓的雞毛蒜皮苦事呢!
倘若周顛真是瘋了,咋的皇上一動念要除去他,他就知道?皇上一出宮他就立刻竄出在路旁遮拜?到哪兒他都能出現在他眼前?當然是經過艱苦的修煉得了神通、道行高了的緣故!只是,他是一種屬於瘋癲的特殊修法,不瘋不癲還達不到目的呢。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就像瘋僧掃秦、瘋道士等,這是本文介紹周顛的用意。
(事據明 祝允明《野記》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