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案例研究

《接近光界》(1)- 西雅圖兒童「瀕死體驗」研究


【正見網2001年02月25日】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麥爾文.莫爾斯(Melvin Morse, M.D.)醫生的《逼近光明》(Closer to the Light)一書。正見網將從今日起向讀者介紹此研究的案例和發現。
--------------------------------------------------------------


一項引起學術界極大興趣的研究

我的研究工作發表於1986年11月的<美國兒童疾病學月刊> (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這是屬於美國醫學學會的一份兒科月刊。這項研究首次證實了人必須處於瀕臨死亡的狀態中才會產生"瀕死體驗"。同時我的發現否定了被一些學者認為的"瀕死體驗"是由藥物反應,或者被剝奪睡眠,或者僅僅一場惡夢,或者手術中的潛意識知覺引起的理論。

讓我們面對這樣的事實,在我們調查詢問的121名病情很嚴重但沒有接近死亡的病人中,118人根本沒有"瀕死體驗",而剩下的3人則夢見穿白衣服的魔鬼及類似的景象。

相反,12位心臟病發作後的倖存者中有8位看到離開自己的身體去了另外的世界,這幾乎占了70%,這樣的比例不可能是隨機的或是統計上的誤差。另外,這些病人都不是為了此項研究而特意招收的志願參與者,而是我花了十年的時間詢問調查的心血管病突發後的倖存者。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有些兒童為了想能參與這項研究而可能編造一些故事卻並非自身真實的體驗。

同時我詳盡地查閱了這些病人的病歷報告,仔細地記錄了他們所用的藥物,使用的麻醉劑,血液中的氧濃度和各種醫學檢查的結果。我還小心地選擇了與他們同齡的對照組病人,並確保兩組病人在醫護中都用了插喉管或接過人造肺裝置。

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是想看一看瀕死體驗是否如有些醫生認為的是一種由藥物或缺氧引起的幻覺。答案是否定的。許多有詳盡『瀕死體驗』的病人並沒有用過任何會產生幻覺的藥物。相反,儘管對照組的病人用過諸如morphine, Valium, 和Thorazine的藥物;及 Dilantin, phenobarbital, mannitol, codeine等麻醉劑,這些人沒有任何『瀕死體驗』。他們還經歷過低氧,酸鹼平衡紊亂和高濃度二氧化碳等病理狀態以及所有可以想到的這些狀態的組合,可是仍沒有出現過 "瀕死體驗"。

為了確信沒有遺漏任何重要因素,我還讓一組醫學院學生仔細查閱了大量心理學和醫學文獻,從中搜尋哪些藥物,何種心理狀態或高度缺氧狀態可能引起類似於『瀕死體驗』的幻覺。我們發現Ketamine和LSD是最有可能的兩種致幻藥物。但是一般病人的醫護中均不採用它們,也沒有被我的研究組和對照組病人使用過。

大多數研究工作的命運不是被發表而揚名就是被否定而從此消聲匿跡,而我的遭遇則是處在介於兩者之中的尷尬境地。我的三篇論文都被發表在上述的美國醫學學會著名的兒科雜誌上。審評論文的科學家和醫生們均對我的課題設計及驗證數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非常讚賞。

這項研究表明,"瀕死體驗"出現在一些病情極其危重的兒童身上且與死亡過程有關;這些體驗並非由藥物所致,而是發生在死亡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的心理狀態。

這些結果甚至尚未被一直從事"瀕死體驗" 的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 M.D.)博士和其他研究人員研究考證過。


下期預告:瀕死體驗研究尋找的答案


(正見網編譯組摘譯自Closer to The light,作者:Melvin Morse, M.D., Paul Perry, 47-51頁)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