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的悲哀

圓明


【正見網2001年04月20日】

最早的學術起源於古希臘,哲人們通過觀察、推理、猜測、辯論和體悟獲得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同釋迦、耶穌和孔子創建的文明相比,古希臘哲學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智慧,隨著古羅馬帝國的滅亡它也走向衰竭。在中世紀,教士在詮釋《聖經》時一定程度上利用和保留了古希臘文化,形成了經院哲學的學術傳統。中國古代也存在著注釋儒家經典的現象,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並沒有學術的概念,現代意義上的學術是在五四運動時期產生的。

師父在《隨意所用》中說,「人的文化是神傳給人的」。聖人的教誨內涵深邃,構成了原始文化的主要內容。這些智慧為人格修養、人生選擇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指導。在中國,儒家經典曾經是修身、齊家、治國的根本準則,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因此,學習和接受原始文化並且維護其中的道統在古代就成為最重要的事情,幾乎沒有進行學術研究和文化創新的需要和衝動。

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把一些人對經典的理解和解釋記錄下來並進行傳播,旨在促進對經典的學習。後來,人們越來越重視這些對經典的理解和解釋,對經典本身的信奉和誠敬卻淡漠了,於是漸漸形成了學術研究的習慣和傳統。學術傳統反過來使人們對經典的學習變得更加龐雜混亂,遮蔽了經典的真義。隨著原始文化的進一步沒落,學術從對古代經典的依附中獨立出來。在西方,基督教經院哲學催生了近現代哲學和各門類人文學科。

在現代社會,由於人們對原始文化喪失認同感,而科學又回答不了社會領域的問題,人們主要運用學術研究的方法探索解決各類社會問題的措施和理論依據。這樣,包括哲學在內的學術在原始文化和科學之間的空白領域發展,逐漸成為現代文化的主體。

從上面的情況看,學術在發展中脫離了原始文化的內涵,轉而依賴於理性的研究、創造和體系構建,文化的內涵日益繁瑣膚淺並且在專業化分工中變得十分狹隘。由於深受科學和政治的影響,學術研究充滿了無神論和功利主義色彩,進一步侵蝕著原始文化遺留的成份。在喪失原始文化包含的真理標準和價值準則的情況下,韋伯提出了學術「價值無涉」的主張,學術打著「中立」和「客觀研究」的旗號在歧路上越走越遠。今天,現代哲學從對真理的探討走向語言的分析,頹廢悲觀的情緒和虛無主義自二十世紀以來瀰漫在學術領域。有人說,「西方哲學已經死了」。

文化的學術化和語言的敗壞相互促進。中國文言文被廢除後,語言表達能力大幅度下降,來自西文翻譯的晦澀生僻措辭和西式句法已經成為中文學術語言的樣板,中文包含的文化內涵遭到進一步減損。從實質內容上講,所謂的學術往往是對某些局部的社會現象或者某個歷史事件進行一番分析和總結,並不能為未來提供什麼理論指導,準確的前瞻性研究十分匱乏。由於不重視道德,人們在學術研究中很難觸及世界和人生的真機了。

人們已經發現對理性的過份依賴會造成許多嚴重的問題,學術化就是推崇理性的結果。在學術化進程中,聖人留給人的原始文化被現代人創造的龐雜學術體系代替了,人類文明在表面的繁榮中內涵變得越來越蒼白淺薄。由於喪失了原始文化包含的道德標準和做人準則,人的理性衍生出五花八門的甚至魔性十足的現代文化,印刷垃圾堆積如山。

很多近現代學者對中國古代有很多誤解。黑格爾對孔子不以為然,說中國沒有什麼哲學,只是一些實用的觀念。很多中國人面對西方龐大的學術體系也很自卑。的確,中國古代沒有什麼現代意義上的哲學和學術,卻存在著博大精深的智慧,而這些卻早已經被人們摒棄了。現代學術已經充斥今天知識分子的頭腦,促使他們用現代變異的標準評價古人,造成對古老的智慧無法理解,甚至把其視為封建迷信或者愚昧落後。

學術化是人類文化的不幸,平實簡潔的真理被弄得面目全非。黑格爾和康德都是所謂的基督徒,而基督教卻被他們當做自己學術體系的一部份。他們的學術體系有多少智慧呢?研究他們的哲學,繁雜的論證和各類術語搞得人心力憔悴,絕無感知真理後內心的清涼和融融快樂。他們在自己的哲學體系中認定世界已經發展到頂峰了,理性的貧乏和狂妄自大敗露無遺。其實,文化並不是學問和學術,而是指導人生實踐的真諦。看看《聖經》和《論語》,其樸實的大眾語言包含多麼深刻的人生哲理!

這裡對學術化的批評並不是否定人的理性。人應該有自己的智慧,文化是豐富多彩的人生中重要的組成部份。但是,人在運用理性時應該遵循神為人開創的原始文化,這樣的理性才是真正可靠的、智慧的。相反,今天的理性主要是一種魔性帶動下的思考,不但誤導人生,而且破壞了原始文化和人的心法。一些著名學者創建了惡劣的學說,在文化衰敗中推波助瀾。

師父在《何為智》中指出,「人類社會中的名人、學者、各類專家,人覺得很偉大,其實都很渺小,因為他們是常人。他們的知識也只是常人社會現代科學所認識的那麼一點點而已。龐大的宇宙,從最宏觀到最微觀,人類社會恰好在最中間、最外層、最表面。生命也是最低的存在形式,所以對物質與精神的認識也是很少的、膚淺而又可憐的。掌握了全人類的知識還是個常人」。

學術化是人類在「脫魅」後走向變異的表現。它意味著思考、創新、邏輯判斷以及講究規範和形式,而原始文化卻直截了當地告訴人們人生的真理。真正的文化和智慧不來自於人的研究和思考,而是淵源於聖人的偉大心靈。舊的文化已經無可挽回地衰敗了,新的文化正在創建之中。師父在《隨意所用》中說,「大法還在開創新的人類,也同樣會給人類帶來新的文化」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