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6日 星期一

  • 解救性吸入剂会导致哮喘病患者死亡

  • 老师、先生与教师

  • 小说连载: 出尘(二十九)

  • 北极冰帽消融将带来什么?

  • 正见周刊(特刊)(第四期)

  • 科学家在古老的星系团簇中发现出人意料的活跃超级黑洞(?)

  • 中国历法介绍(八):处暑


  • 解救性吸入剂会导致哮喘病患者死亡

    同云

    据路透社7月3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提出,哮喘病患者如果过多得使用解救性吸入剂来增进呼吸的话,他们的死亡率反倒会提高。(1)

    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哮喘春、秋季发病率较高。全世界哮喘病人达一亿,中国的哮喘病人已逾上千万。它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WHO已确定将每年12月11日定为世界哮喘病日,旨在唤起人们的重视。

    用于治疗哮喘的吸入药剂可分为二类,一种是急用时来解救的贝塔兴奋剂(short acting beta agonists, or reliever inhalers),另外一种是长期使用来控制病情发展的类固醇防治性吸入剂(long acting steroid preventive inhalers)。

    在为期五年的研究中,美国勃林格-殷格汉制药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的科研人员收集了近十万名病人的情况,并对它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短效的解救性吸入剂对降低哮喘病人的死亡的影响微乎其微。而过多地使用却会使哮喘病患者的死亡率大大增加。相比之下,具有长期作用的类固醇防治性吸入剂能起到作用。在此之前,很多人认为它们都有效。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八月份的医学期刊《胸腔》上。(2)

    文章的作者西蒙·莱恩表示,他们现在还不清楚这种解救性吸入剂是如何增高死亡率的。(3)

    哮喘病素有治愈难、费用高的特点,据有关资料统计,年均每个哮喘病患者年医疗费用高达2000元以上,以全中国1500万人次计算,如能达到10%的治疗率,我国每年的哮喘病医疗费用可达30亿元人民币。另据报道,哮喘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已超过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和。所以如何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医学难题。

    这项关于解救性吸入剂作用的发现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象许多其它的疾病一样,哮喘病的产生和病情发展可能有其深层原因。所以它也不是仅仅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急救办法所能解决的。

    参考资料

    1. http://www.bayarea.com/mld/bayarea/news/3773753.htm
    2. Lanes SF, Garcia Rodriguez LA, Huerta C. Respiratory medications and risk of asthma death. Thorax. 2002 Aug;57(8):683-6.
    3. http://northwestern.buildingbetterhealth.com/article/hscoutn/102613442


    TOP


    老师、先生与教师

    日本大法弟子

    老师一词是古代开始传下来的,当时是指老子、孔子等那些度人的觉者或教人做人的圣人。他们讲的不是一般的理论或说教,而是道理,可以说是天理,所以很有说服力。按照他们的话去做,可以做一个好人,使全社会的道德回升。他们是很受人尊重的,所以老师这个词是非常珍贵的词。后来老师人不在世了,但老师讲过的话仍然起作用,所以后来人就把老师讲过的话整理成书,或者直接拿着老师所写的书,教人做人的道理。这部分人也是很受当时社会尊重的,但他们不是老师,人们就把他们尊称为先生。这部分人相对老师来讲人数就多了,他们拿着书到处传道,可能走到了朝鲜和日本。所以朝鲜和日本只有先生这个词,却没有老师这个词,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其实朝鲜和日本从来也没有过象老子、孔子这样称得起老师的人,所以他们国家自然也就没有老师这个词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所传授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有人开始传授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乃至今天的科学等等。这些人也有很多的学问,也是受当时社会人们的尊重的,人们就把这部分人也称做先生了。其实这个时候先生这个词已经开始变异了。到解放前仍然把这部分人叫做“先生”。解放后,破除一切旧思想的时候,可能把“先生”这个词也不再继续使用了,就把那部分传授知识的人叫做“老师”了,这时老师这个词也开始彻底变异了。其实,现在所说的“老师”不是老师、也不是先生,他们只是传播知识的人,或者只是教师,他们所传授的只不过是各种理论。

    二千多年了,世间没有真正的老师出现过,因为老师是不轻易来到人间的。而今老师又来到了人间,下世于中国,传“真、善、忍”宇宙大法于世间。老师传法十年有余。“大法弘传,闻者寻之,得者喜之,修者日众,不计其数。”(《精进要旨》“拜师”)其弟子遍布全球。可是因为小人妒嫉,不能安住国内,只能驻足于他乡。

    还有许多老师的弟子也受迫害而流离失所,为正法而奔波于全球,到处传法,救渡众生。所到之处人心向上,道德回升。他们胜过历史当年的先生,已是觉者。而中国十几亿之众仍蒙在鼓里,不能得度。

    卑也!中国之小人;怜也!中国之国民;壮也!大法之徒。

    TOP


    小说连载: 出尘(二十九)

    扬帆

    张璐在欧洲一共住了三周,正赶上德国那一阵子经常放假。我陪着她在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游玩购物。倘佯在各地的名胜古迹,教堂和购物中心之间。欧洲最大的特点是人文气息浓厚,艺术成就辉煌,又是一个充满浪漫的地方。我们运气不错,除了在维也纳遇到了一场雨之外,无论是在巴黎,凡尔塞,还是在罗马,佛罗仑萨和威尼斯,到处都阳光明媚。在欧洲的各大广场,地铁站和游船上经常可以碰见卖艺的人。他们的技艺都十分高超,经常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小乐队,在各个城市间巡回演出。无论到哪里,尤其是巴黎和维也纳,悠扬的音乐几乎不绝于耳。那几周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生中最温馨的时光。

    张璐回国后不久,我也结束了在德国的工作,在6月中旬启程回国。

    飞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降落在首都机场。那天北京的天气非常奇怪,说不清是阴天还是晴天,空气中飘浮着大颗粒的粉尘,天看上去是黄糊糊的一片。我回到父母的家里,给张璐打电话报平安,然后睡了一大觉。

    妈妈去了一个外地的亲戚家,还没有回来。睡醒了觉,我开始给爸爸准备晚饭。爸爸回来后,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聊了几句我在欧洲的见闻和经历。我问爸爸,“你们这段时间怎么样?”

    “前一段时间出了件事儿,你知道吗?”

    “什么事儿啊?”我好奇地问。

    “这个事儿我也一直在琢磨。上个月底,记者在公园里采访法轮功学员,问法轮功怎么样。学员就说炼了功之后,身体怎么好了,道德怎么高尚了,还讲了一些象开天目之类的情况,结果报道出来的时候把学员介绍法轮功带来的身心变化都删了,直接把开天目这些话断章取义地拿出来,然后说法轮功在宣传迷信。后来,就有很多学员到电视台去跟他们讲怎么回事,去了好多人。这个事儿持续了两三天,人也越去越多。再后来北京电视台的一个副台长出来跟大伙儿谈了谈,说要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过两天,电视台又发了一个晨练的报道,给了法轮功几个正面的镜头。你怎么看这件事啊?”

    “我也说不好。从效果上看是不错。我记得师父说过‘永远不参与政治、不干涉国事,真修向善,保持大法的纯洁不变,金刚不破,永世长存。’我不知道这种做法算不算参与政治。不过倒是也不能看着人家说咱们坏话,咱们就不管,就是方式上可能要斟酌。”

    “这一点,在炼功点儿上交流的时候,大家意见也不统一。”

    “您去电视台了吗?”

    “等我知道这件事儿的时候,这事都已经过去了。”

    “噢。后来有人来找麻烦吗?”

    “现在反正又有人来调查法轮功了。我们炼功的时候,有人在照相,还有单位找谈话的。”

    “又没干什么亏心事儿,谁爱查谁查去。查到我我倒也不怕。明天早上还有集体炼功吗?”

    “还有啊,你去吗?”

    “我去,”我停顿了一下说,“就是去电视台这事儿吧,……,我还得再想想。”

    我回到单位开始上班。因为我平时一直是自己看书炼功,日子倒是过得颇为平静。部门经理为工作方便,给我配备了一台当时最好的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手机,并将我提升为业务部经理,除了负责与德国接口外,让我同时负责一些与中国电信的技术接口工作。


    (待续)
    TOP


    北极冰帽消融将带来什么?

    方洪

    1998年,一群科学家在阿拉斯加北岸以北500公里的北冰洋进行研究时发现,那里原先冰冻的洋面正在融化 -- 冰层变薄、解体。第二年由潜艇发回的资料进一步表明北冰洋洋面的冰层厚度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43%。科学家们估计,照这样的趋势,冰层可能在几十年后消失。即使是现在,冰层的收缩已经给生态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生物遭殃

    据8月30日《科学》杂志的综述文章称,有些藻类生物悬挂在冰层底部生活,冰面的缩减会危及某些藻类的生存。而这些藻类在北极生物链中有重要角色,它们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其结果甚至会影响到大型海洋动物,如灰鲸。

    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北极熊也将成为受害者。冰面是北极熊夏季捕猎的地方,冰层的融化无疑给北极熊造成威胁。气温升高使得春天冰层更早的解冻,科学家发现,冰层解冻每提早一周,人们看到的北极熊就会瘦十公斤。

    海象的处境也不妙。原先冰层可以从极地向南延伸到接近北半球陆地的浅海区,海象可以轻易的潜入水底觅食贝类和蟹。如今冰层收缩至深水区,海象们不得不游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浅水区觅食。

    对人类的影响

    冰层变薄使得在冰面上活动变得危险,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冰会裂开。北极圈的原驻民世世代代积累的在冰上生活的经验和知识将不再起作用。人们以前捕鲸时常将猎物拖上冰面,现在谁也不知道冰层能否承受得住。前不久有两名很有经验的原驻民在一次不同寻常的冰面条件下出海后再也没能回来。

    北极圈内的其他居民的生活也将受影响。俄罗斯在苏联时期曾将公寓房建在永久冻土地区。可是永久冻土看来很难“永久”下去了。冻土的解冻使得许多楼房的地基不再稳固。现在人们看到的是令人心惊的景象:道路凹陷,飞机跑道裂缝,房屋倾斜、断裂甚至倒塌。科学家们估计,如果不能巩固冻土,在有20万居民的雅库次克,1950-1990年间建造的所有房屋都将坍塌。

    西北通道

    十九世纪,探险家约翰·福兰克林试图寻找一条穿越北极从美洲到亚洲的冰上之路:“西北通道”。然而在最后一次尝试中,他和他的探险队还是没有能够克服北极的冰雪,在人类探险史上留下了一次悲壮的记录。这也使得人们放弃了“西北通道”的可能,而选择了连通亚洲和北美的海路航线。

    由于北极冰帽的融化,科学家们估计到21世纪中期,“西北通道”将可能成为现实,然而,随之而来的将可能是国与国之间新的海域争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北极洋洋面的冰是海水结冰,所以那里的冰层融化并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但是冰层融化的“罪魁祸首”是全球气温升高,这个普遍认为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结果,将使南极大陆和格陵兰的陆地冰川溶解。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尤其是人口密集的沿海平原地区带来危险。

    TOP


    正见周刊(特刊)(第四期)

    正见周刊(特刊)(第四期)



    TOP

    科学家在古老的星系团簇中发现出人意料的活跃超级黑洞

    莫心海

    NASA图片: 图片中央的蓝色光亮区域是热气体释放的X射线的影像;周边的零星亮点则是宇宙尘埃和气体向大质量的黑洞聚集而造成的X射线影像。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9月12日消息,位于加州帕塞德那(Pasadena)卡内基(Carnegie)观测站的一个研究组利用NASA的钱德勒(Chandra)-X射线观测站在一个星系团簇中发现了多达6倍于预期数目的活跃超级黑洞(Supermassive Blackhole)。 这一发现对于古老星系中心黑洞如何成长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一发现使天文学家们深感意外,因为它意味着活跃的中心黑洞在红色的古老星系中和在蓝色的年轻星系中或许同样普遍。研究组还用一个位于智利的6.5米天文望远镜作了光学跟踪观测。

    “这一发现改变了我们原先以为星系团簇是古老的安静的黑洞栖息场所的观点,”发表于 9月10日号《天文物理快报》描述该发现的文章第一作者保.马尔蒂尼 (Paul Martini)博士说,“现在的问题是,这些黑洞是如何产生那些类似于在年轻星系中的强烈的X-射线源的?”

    “X-射线可以穿透那些星系尘埃和气体,如同它们轻而易举穿透人体观察到断裂的骨头一样。”文章的一个合作者丹·克尔森(Dan Kelson)说,“所以,利用钱德勒X-射线望远镜,我们可以看透星际尘埃,发现了即使是那些含有年龄达100亿年星体的古老星系也可以存在至今仍然活跃地吸引着大量星系气体的中心黑洞。这些活动一直躲过了我们的观察。这意味着这些星系绝非日薄西山,我们的理论需要更改。”

    科学家们说超级黑洞--质量高达100万到10亿个太阳挤在我们太阳系那么大的空间,是位于活跃明亮星系中心的动力之源,通常被称为活跃的星河之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 简称AGN)。许多天文学家认为所有的星系中都存在着中心超级黑洞,但是只有很少部份是活跃的。

    星系团簇含有成百上千的星系,它们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庞大的结构。星系团中的星系通常都是古老的红色椭圆星系,显著区别于蓝色螺旋状星系,比如我们的银河系。

    受到挑战的理论认为随着星系以高速進入团簇中,它们的星系气体被剥离,类似于强风吹走树上的叶子一样。星系还会相互碰撞,由此引发的星体暴生会消耗掉所有的星际气体。这些过程即使没有消耗掉全部也消耗掉大部份的星际气体。因为它们没有原料用以产生新的星体,星体的总体年龄会越来越大而变红。没有气体剩下来给活跃的星河之核作燃料。

    以前对星系团簇的光学望远镜观测已经发现只有大约百分之一的星系团簇有活跃的星河之核,钱德勒的这一最近观测结果如果是典型的,那么这一百分比将上升到百分之五。

    研究组在用钱德勒望远镜对一个叫阿贝尔2104的星系团簇進行的14小时的观测中发现了6个X-射线高度活跃的红色星系,而根据以前的光学观测的预期数目仅为一个。

    “如果我们仅依赖光学数据,我们将会漏掉这些庞然大物。”文章的另一合作者约翰·穆尔凯依(John Mulchaey)博士说。六个AGN中只有一个在光学波段显出典型的AGN活动。 

    近来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使目前的宇宙理论受到越来越强的全面挑战。修修补补现有的某些理论固然可以应付某一特定的观测结果,但只能偏安一时。也许从根本上改变关于时空,生命,宇宙的观点才能真正从本质上解决这些困难和矛盾。

    参考资料: 
    http://www1.msfc.nasa.gov/NEWSROOM/news/releases/2002/02-229.html

    TOP


    中国历法介绍(八):处暑

    史珂 整理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8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明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 “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要结束了。

    处暑之后,暑气虽然逐渐消退,但是,还会有热天气。所以有“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顾铁卿《清嘉录》也说:“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十八天的流汗沐浴。之后,气温将逐渐下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