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6日 星期四

  • 《天灾的谴告》(更新版)

  • 清平乐 读黄曌之死一文有感

  • 曼哈顿讲真象(4):早安!曼哈顿

  • 人物访谈:大法弟子在曼哈顿 (七)(?)

  • 图片报导:曼哈顿街头讲真象 (六)(?)

  • 纽约行:曼哈顿讲真象所见所闻(八)

  • 正见周刊(第一百零八期)

  • 白化病患者修大法长出黑发

  • 去心

  • 深思明鉴(第14期)

  •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二)

  • 中国著名古桥之二:世界首座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 《天灾的谴告》(更新版)

    正见网《人与环境》编辑组

    简体WORD文件 (1,651KB) | PDF文件 (1.8MB)

    (点击鼠标右键,选"Save As"下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四书五经”中的《尚书》是经由孔子编纂的一部史书。其中的《周书•金滕篇》生动而详细记载了周朝初年发生的一次强风暴的过程。周武王在征服商纣王的两年后,患了重病。其弟周公姬旦曾经筑坛祷告,愿以身代,然后将祝文封入金滕箱内。结果武王病愈,周公也未死。数年后,武王驾崩,周公的兄弟管叔等人于是散布周公的流言蜚语。周公不得不前往东部度过了两年。那一年秋天,收获在即,看起来是一个大丰收年。可忽然起了大风雷电,庄稼在狂风中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民众惊恐万分。周成王和大臣们皆穿起礼服准备行卜礼,按惯例先开启金滕箱,结果发现了周公愿代武王以死的祝文。成王深感自责,于是决定前往东部迎回周公。成王的御驾刚出到城门外,天下起了雨,风向反转了过来,已经被刮倒了的庄稼又重新立了起来。这一年仍然是大丰收年。

    从这个古代天气个案我们可以看到两方面,一方面,它记录了一次风暴过程的演变,今天的气象学把它当作一次典型的古代天气现象来研究。另一方面,这次风暴过程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现象,而是与周成王的行为存在著因果关系,风暴的开始是对周成王等人对周公的排挤打击行为的警示。我们认为像这次风暴的来去与周成王等人的作法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非常严肃的课题,一次风暴过程的破坏力往往是有限的,而像周成王等人的行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却是广泛和深远的。这里,我们对近年来中国大陆不同的天灾与当权者的行为進行了研究,将明确提出天灾与人,尤其与当权者的德行之间具有的关联,天灾具有明确的遣告意义。

    翻开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天灾与人的关系存在著从道行天下,天人相通,到天灾遣告成为现实,再到天灾的遣告被人淡忘的演变。

    道行天下,天人相通,可追溯到历史之初的三皇五帝。相传有一天,三皇之一的伏羲氏来到黄河边上,忽然有龙马负图而出,伏羲氏因此而创造了八卦。古称此图为“ 河图” ,也称之为伏羲八卦,先天八卦,是最原始版的易经。据说,这河图就是上天留给人遵循上天旨意的方法。五帝时期,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和舜秉承上天的旨意,因为贤德而为各个部落所尊崇、所拥戴,他们以德行教化百姓,治理天下,并被当作贤君圣主的楷模而历代传颂。那是个“道行天下,人间天堂”的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上说黄帝获“宝鼎”与“神策”,他因此知道阴阳、生死变化的道理,顺天意治天下,行道于天下。

    天人相通,人能顺天意而行,那么天灾的遣告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自标志著中华民族的历史進入了王朝时代的夏王朝的建立起,君王有了圣明与昏聩,仁德与残暴的分别,臣也有了忠良与奸佞,清官与贪官等的不同。这时的天灾往往表现为对当权者违背天意行为的警告,于是天灾的遣告有了直接的现实意义。

    从大禹到孔子这段时期,包括夏朝,商朝和周朝,圣明仁德的君王处在高境界的道德状态,带著对天的敬畏之心,感悟来自于天的谴告是人们的自觉状态。在《尚书》中就有许多相关的记载,像周成王从天灾中,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自省而改之,迎回了周公,于是国有了一代明君,民有了平安繁荣,这只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却以为那时已经是人离道远的时代了,他曾深深感叹 “天下无道久矣”。正是人远离了道,于是对天灾遣告的感知能力已失去很多。按照孔子的说法,对天道似乎已经需要“学而知之”,要在教化之下才能感悟到天,“生而知之”者已经很难有了。他自己敬畏天命,更是把畏天命放在君子的“三畏”之首,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当天灾发生时,他自己会整衣冠,神色严肃,以感悟“天何言哉”。敬畏天命已不是当时人人所有的自觉行为,“不知天命而不畏”已经很普遍。

    到了汉代,认识天灾的遣告,已变成了学问了。据《汉书》记载,当时的大儒董仲舒董仲舒明确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研究了过去天灾与人的行为的关系,认识到天灾的出现是对国家失道行为的谴告,而若对天之谴告不思反省,奇异天灾就会来临,以警示世人。尚若还不能改过,真正的灾害就会来到。他忠告说:“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随著历史的推演,“天灾遣告说”在近代越来越少被人愿意接受。而且还往往认为这是因为人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增强了,人甚至有征服自然的强大能力了,于是对天灾不畏惧了,不迷信了。但我们说这是对人对天灾认识的历史演变的一个误解。事实也许刚好相反。人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加上普遍的理性思索的懒惰,在有限的经验知识的迷雾中,人已迷失方向,在迷途上的徘徊中,人的灵性渐渐失去了。孔子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人已失去宝贵的天性,是“人离道远”的结果。

    历史到了今天,认识天灾的谴告遇到了更大的挑战。随著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给人们不断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人们对科学的依赖性日益增加。然而,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实证科学上的,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来自于物质世界的经验,深深的局限了人们对世界对宇宙的认识。在现代科学创造的斑斑驳陆离的物质环境中,人们不可避免的陷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逐步无意识的沉沦在实证科学所涵盖的物质世界里,慢慢的忘却了天道的存在。而实际上,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已认识到实证科学会带来这样的后果,并且为之深深忧虑。如被公认为最伟大科学家的牛顿,在晚年,他为他自己的科学发现而担忧不堪。他不只是忧虑,他想要去弥补。为了弥补,他几乎花去了他的后半生進行研究,试图告诉人们,使人们明白,他所发现的一切,只不过是上天的安排而已。科学提供了我们对天灾自然属性一面的许多认识,同时带来了以偏概全的后果。

    然而,人的本性中善恶并在。当我们能放下固有之见,让本性中善的一面被唤醒而展现出来,我们的本性就在向“天道”回归,从而对天灾的遣告的感悟能力也必然回归。天灾警示一如既往,特别是今天,人类历史正在重建之中,万物都在变更之中,天灾警示相应更频繁也更明确,我们应该直接面对和认识天灾的遣告。

    在中国大陆,现在的天灾尤其异常、频繁、恶劣。一方面,普遍的干旱,使得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一年断流可长达200多天,断流已延伸到黄河的源头;另一方面,大江大河的洪涝灾害一年四季水随时可以发生;沙尘暴肆虐,常常铺天盖地;“萨斯”(SARS)这种令人恐怖的瘟疫的流行;沿着海岸线,有“海洋癌症”之称的赤潮爆发性蔓延,等等。此时,面对和认识天灾的遣告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今天,历史与机缘为我们造就了独特的机会,悠久的历史与残酷的现实相交织,提供给我们一部生动具体的史书。我们愿意与您一同探讨我们从这本沉重的史书所获得的认知,来重新认识今天的天灾,重新认识今天,从而把握正在到来的明天,为我们的未来负责。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将就近年来发生的天灾的奇异的变化特点進行归纳,并揭示出一个事实,在上世纪末,尤其1998年以后,许多天灾突发性的变得频繁与恶劣。在第二章,对历史上一系列的天灾進行了分析讨论,尤其把历史天灾的发生与当时的社会事件作为整体来研究,结合古代哲人的认识,总结了人的行为同天灾的具体关联;第三章,我们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参考上一章揭示的人与天灾的具体关联,希望回答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上世纪末以来的奇异天灾是怎么发生的,指出天灾的出现与法轮大法及其数千万弟子的被残酷迫害的具体过程之间的紧密相连。最后,探讨天灾正在告示我们什么,如何从天灾的遣告里找回人间正道,顺天意而行。
    TOP


    清平乐 读黄曌之死一文有感

    妙善

    2004年4月16日凌晨,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有一位美丽的女孩去世。她的名字叫黄曌。只因为信仰真善忍,被捕才十五天,她就被迫害致死了。

    读着讲述她的文章。心里有感,就写了这首词。读时心里很静,没有义愤填壅之感,写时心里也很静。想她走的时候心里也是没有怨恨的吧?自法轮大法在世间蒙难,五年多来,有多少大法弟子被酷刑折磨、被迫害至死?他们都是这样慈悲平和的面对世人、面对要救度的众生的。

    年华似玉
    缱绻柔情侣
    劳燕分飞天隔语
    心念忧君孤旅

    也无幽怨于心
    可怜欲困迷人
    且待天清体透
    悔如春草弥深



    TOP

    曼哈顿讲真象(4):早安!曼哈顿

    行健

    曼哈顿是一个不眠的城市,白天人海如潮,入夜灯火通明,截然不同的两类人装点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目不斜视的上班族与神情兴奋、流连顾盼的观光客。当观光客还在梦乡时,城市已是热闹非凡了,清晨5点以后,大批人潮涌入曼哈顿的高楼大厦,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漏掉那些工作回家、两点一线奔波的人流。

    我知道有一个弟子,常翻阅地图,到一些人流集中的区域查看地形,用其话讲这是打仗,一定要知己知彼、有地放矢。发现人流虽然庞大,淹没其中容易迷失,但仔细观察发现上班族的线路十分固定且准时,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就能有效的把真象送到他们手中,事半功倍。

    受此启发上周我与几个同修去了一个人口集中的写字楼区,发现了两条主要的必经之路,我们便利用下午3:00-6:30这个时段,几个人一组在这两个路口边发正念边发资料,资料很快发出去,直接都到了上班一族手中。第二天继续发,一些头天看过资料的人有不错的反馈,旁边听到的人主动上前要。两天后一位在大楼里的保安告诉我们,最好在早晨6:00就来发,直到10:00以前都是最好的黄金时段,而这个区域从下午直到晚上9:00都有华尔街上班的人路过。

    星期五,我们五点就起了床,因为干扰,到了那儿已是7点了,人潮涌动,但接资料的人相对下午更多。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人们非常乐意接受,有时发得两手来不及换,这真是可喜,因为一个人把资料带進办公室,也许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见到了,如果话题他们感兴趣,自然还会议论,星期四、五(有的星期四上完班就休息周末了)人们都比较轻松。

    随后的星期一,我们到了华尔街,四个人守一个重要的必经之路,虽然是最紧张的,一周的开始,但仍有相当多的人接资料。四个人2个小时下来大约发出去1600份。在这一天我们发现,只要几个弟子齐心协力守住一个关口,能量场很强,常人被挡着的那点东西一下就冲开去了,甚至有人走过了又倒回来取,条件许可还可以设第二道防线,再次把东西递到其手中时有许多的人就接了。

    今晨我们再次赶早,发现仍是迟了。早晨7点已是这儿上班族的高峰时段了,我见常人的报摊到处都是,每个人都有好几摞堆得比人还高的报纸发出去,我心里万分惭愧,一个常人都能做到,我千里迢迢赶来怎么能不如一个常人?明天我决定5点以前起床,在6:00时赶到现场。这就象打仗一样,掌握了时机与地利就能打好胜仗,同时这样做消耗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最经济的,守住2-3个小时,两手不停的发。

    还有一点就是站着不能象一块木头,一副你愿意要就拿去的架势,要主动打招呼,念资料的内容、标题,我们是带着善念和能量的,一出口就是利箭。常人那明白的一面就会过来。第一天我怎么站那儿都没人理,一激动,大声喊道:“法轮大法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改善你的健康,这是给你的最好的礼物!”人们真的伸手过来了,甚至转身回头要资料。我见一位老弟子,在3周前的最冷漠的华尔街,拿着资料对着匆忙下班的人流:Hello!Hello! Hello!她仅会这一句英语,人们从她手中接过的资料最多。她说:我救他们心切,我是用心对着他们明白的那一面在喊,快接过去吧,你们太需要了。

    我想:我们如果安排好时间,尽是象卖报纸的人一样,一早就把资料送到上班人手中,那上午的酷刑展等活动也都兼顾了,因为许多人上班后很难再走出那些高楼,而下班后又太疲惫,反应迟钝,早晨头脑清醒也明白。

    嗨,不是有句话说过吗: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TOP


    人物访谈:大法弟子在曼哈顿 (七)

    编者按:自2004年8月,大法弟子从世界各地来到世界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心─曼哈顿,向纽约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正在中国发生的对法轮功进行的残酷镇压,呼吁人们共同停止这场镇压。弟子们的身影出现在曼哈顿的街头小巷,他们手抱真象材料,手举真象展板,向世人介绍法轮功,讲述正在中国发生的对大法弟子的迫害…… 这个系列是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在曼哈顿讲真象的弟子的采访,记录了弟子们在曼哈顿讲真象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经历、体悟,和感人的故事。

    X:法国大法弟子X

    记者:来多久了?谈谈你来这里的体会?

    X:来了有两个星期了。我来到这里很高兴,没有很多法国功友可以来纽约,我可以呆二个月。每次我给纽约人发资料,就向他们笑,他们也向我笑。我感觉这里的能量很强。这里有不好的东西,也有好的东西。我坐飞机来到这里的机场,坐火车来到我住的地方,有很多美国人要帮助我,看到我拿着行李,就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助,真是很好。

    记者:这两个星期你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X:出去洪法,我不知道纽约的街怎么走,现在在这里两个星期了,没问题了。发资料,讲清真象,这是最重要的。

    记者:讲真象时行人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呢?

    X:可能是我的语言,讲英文也不是很稳的,但是美国人大多听的懂,我在这里呆久一点就可以说多一点英文,现在我讲几句他们都听的懂,但是有时候他们问我多的问题,我就感到很难回答了,我很想跟他们多讲清真象。他们一般问的多的是:法轮功是什么?有的以为我们是要让他们炼,极个别的会说不好的话。有的不拿资料也会和我打招呼,他们不在我这里拿资料,可能会在别的功友那里拿资料,我也不会要他们拿资料。我跟他们说:“法轮大法好!法轮大法在中国被迫害。”

    记者:你是怎么决定到这里来的?

    X:我很久就想来美国,我工作了,积了一些钱,我听说纽约洪法很重要,需要人,我说好,我有条件就来了。我很想停留再久一些。(你现在准备停留多久?)只有停留二个月,因为我积的钱也不是这么多,我刚刚工作,还不是很久,有机会再回来。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pi/index.php?news=2561

    TOP


    图片报导:曼哈顿街头讲真象 (六)

    近一个月来,来自法国、澳洲、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地及北美的大法弟子分散在时代广场、百老汇大道、第五大道等处向纽约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揭露正在中国发生的对大法弟子的迫害,呼吁人们共同停止这场镇压。为了让更多的世人明了真象,弟子们的身影出现在曼哈顿的街头小巷,穿行在茫茫人海之中。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风华正茂的年青人……,有的手抱真象材料,有的手举真象展板,向世人介绍法轮功,讲述正在中国发生的对大法弟子的迫害……

    真人酷刑展示--阳光下的罪恶

    真象展板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纽约人开始明了真象

    主动签名呼吁停止迫害法轮功的路人

    TOP

    纽约行:曼哈顿讲真象所见所闻(八)

    本文是北美大法弟子在曼哈顿讲真象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自己在曼哈顿的体会是,比较具体的讲迫害,生动逼真,效果很好。比如讲:我的母亲、弟弟、同学、同事、邻居、我旁边同修的亲朋好友、我的老乡……

    举个例子:我在酷刑展前给过往的人们讲解,发现他们往往一下被迫害的残酷所吸引,而且他们来去匆匆,来不及把如下几个概念清晰的联起来:“法轮功--真善忍--人们在中国受酷刑迫害虐杀--呼吁支持,停止迫害。” 尽管我们觉得我们的大横幅都讲的很清楚了:“这正在中国发生”、“法轮大法”、“真善忍”……很多人仍需要指给他们看:“在今天的中国,千百万人们如果象这样的和平打坐、炼功,就会受到象这样的酷刑折磨,甚至虐杀”,此时人们往往会大吃一惊!接下来就会自然开始对话: 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此时再辅以具体的实例, 哪怕你举例“我的同学的女朋友的妈妈受到什么迫害”,都比空泛的讲好,迫害已延伸到海外(具体实例),自然的由实例讲到迫害的广度和深度,效果就会很好。开口讲是关键,不要假设他们一看就明白,很多人其实看了也不明白,就等着我们给他们讲明白。

    希望各地准备前来曼哈顿的同修考虑把“旅行包图片”和“亲朋好友”的故事、图片结合起来,相信会对在曼哈顿深入细致讲清真象、媒体报道、减轻国内同修压力等等多方面工作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TOP


    正见周刊(第一百零八期)

    正见周刊(第一百零八期)


    TOP

    白化病患者修大法长出黑发

    暴国菊

    我叫暴国菊,今年36岁,辽宁省凌源市刀尔登镇八道沟村人,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头发、皮肤、眉毛全是白色的),眼睛近视,在光线很强时不敢睁眼。虽经多方求医问药仍无结果,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在学校勉强念到初中二年级就不得不辍学了,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当看到与自己同龄大小的孩子们能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既羡慕又难过。

    长大后,经人介绍与一个比我大十岁的人结了婚。因为感情不好,经常发生争吵,我们在一起只生活了三年半就离婚了。后来我又与现在的丈夫结了婚。婚后旧病没去又添新病:头痛、眼底发炎、心脏病、特别是头痛,疼起来不能动,必须平躺着,还经常被狐、黄、白柳等不好的东西折磨,给人的感觉真是生不如死啊。

    1998年秋,经朋友介绍,我喜得大法,请了一本《转法轮》,开始学法炼功,走上了一条返本归真的路。我努力按着“真善忍”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做好人做起,逐渐去掉各种不好的心,做更好的人。不久我的头痛、眼底发炎、心脏病,没花一分钱,没吃一粒药全都好了,那些狐、黄、白、柳再也不敢接近我了,特别是我的白化病渐渐好转,白头发渐渐的从根上开始变黑,最初数量很少,经过几年的修炼,黑发慢慢的越长越多。

    一个学医的朋友看了后告诉我:“要不是你学了法轮功,你的头发一辈子都是这样白的,花多少钱,吃多少药也治不好的。”

    医学上的奇迹,在我修炼法轮大法后没用花一分钱没有吃一粒药的情况下出现了。我深深的感谢师父,感谢大法。

    可是这么好的功法却遭到了残酷的镇压。2001年1月5日,出于对党和人民政府的充分信任,我和几个大法弟子依法進京上访,却被非法关押了一百多天。我亲身见证了大法的神奇,我只想告诉世人一句话:法轮大法好!


    TOP


    去心

    洁思

    “无非是人心,有心不是悲”,第一次读到师父在今年洛杉矶讲法中关于慈悲中悲的解释时,觉得其中的意义很深,到底包含些什么呢,一时没去多想。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位同修的电子邮件谈关于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时,才又去思考。从“悲”的字面上看:没有“非”字,就只有“心”字在,即无非是人心;有心在即不是“非心”,就不是悲。那么从意义上看呢,我个人理解为:有常人心在就不是悲即不是慈悲。

    所以大家说慈悲是修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因为只有去掉了许多心,许多情,才能产生慈悲,这就是修炼。我和丈夫的一些不修炼的西人朋友曾几次问过我们:你们说的修炼到底是什么呀。起初我们尝试给他们多解释使其明白,可效果不佳。后来我们就简单的说:修炼就是不断去掉许多不好的心,比如妒忌心、争斗心、表现心等等。他们马上就明白的点点头。

    解释修炼就这么容易,而这个过程却是艰辛的。人生下来就泡在情中,所有的心从情中滋生。人说我行,就高兴,生出自满心、显示心;人说我不行,就痛苦,就生出怨恨心、妒嫉心。说我能帮助别人,比别人做得好,修得多好,多慈悲,就高兴,岂不知,人心还在,执著于别人说自己好,这不是一颗心吗?有心在就有情在,就不是慈悲。修炼者斩不断生生世世人骨子里的情根,就只能做个人,一个充满人心人情的人,而非神。

    自古以来修炼就难,多少有志之士苦寻过着人生的真谛。记得我读大学时,很喜欢把古代名人的话当成座右铭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这些话时我感到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升华,可是那时我常常会望洋兴叹,有一种无望无救的痛苦,不知怎样去真正改变自己。许多年后,在我修炼了大法明白了法理后,才知道什么叫修炼,什么叫慈悲,什么叫修心去欲,提高层次,返本归真。

    道理是明白了,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当一颗心老去不了,老去不干净时,也会感到苦。可这绝不是过去的那种无止境无出路的痛苦,因为自己在修大法,大法对修炼人的标准在,自己的信念在,正念在。这是修炼人和常人的天壤之别。再说痛苦是代替不了修炼的,只有精進。我曾听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学员在和同修过心性关时没过好,看清了是自己强烈的妒嫉心,为了去掉它,就抄写《转法轮》中关于妒嫉心这一节几十遍,抄着抄着,此心一点点的被去掉,最后感到自己心中充满了正念,充满了对同修的慈悲,妒嫉心没有了任何空间。

    我想起师父《洪吟(二)》中的话:“少息自省添正念 明析不足再精進”。作为修炼者,有心在不怕,精進实修,修出无私无我,修出慈悲。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pi/index.php?news=2560

    TOP


    深思明鉴(第14期)

    深思明鉴(第十四期)


    TOP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二)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心缘

    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世和异相

    李世民,是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隋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出生时,有二龙在房门外嬉戏,三日才离开。高祖到岐州上任时,李世民只有四岁。有个善于相面的书生拜见高祖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等到看见李世民,他又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其命名。

    李世民自幼就十分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当时的人莫能测也。

    李世民助父完成统一大业

    隋朝末年,政治昏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当时年仅十七岁的李世民劝身为太原留守的父亲李渊道:“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在其劝说下,李渊在太原兴兵反隋。

    自此李世民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攻掠必克,所向披靡。终于在公元618年助其父李渊登基,创国为唐。人类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为了進一步完成大业,李世民亲自率兵讨伐各地割据势力。唐朝的军队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先败薛仁皋于浅水源,再平刘武周定西北边域,又挫窦建德和降王世充于虎牢。接着,率兵讨伐刘黑闼,打赢了最后一战,在七年内统一了全国。唐军所到之处的老百姓都头顶香盆夹道跪迎,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他以骁勇超人的武艺和出奇制胜的策略替李渊稳定了天下,成为神州大地的真正主人。

    李世民顺天意承继大统

    统一天下后,由于李世民在征战中屡建功勋,威望日增,引起了太子李建成与皇弟李元吉的妒嫉。再加上李渊的后宫嫔妃因索要金银珠宝不遂而产生的愤恨,李世民屡遭谣言诽谤,李渊也渐渐对他起了猜疑。不久,李世民被削去兵权,调离京城,随后又被东派西遣转战不止,而且还被亲兄弟骗饮毒酒,几致命丧黄泉。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奸险小人,天下有目共睹之,人人得而诛之。

    公元626年六月,建成和元吉密谋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得知后,在妻兄长孙无忌等谋臣武将的帮助下,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因发生在长安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不正是顺天意而行吗! 葬礼之日,李世民在众人面前“哭之甚哀”。后世有些史学家把 “玄武门之变” 称之为 “兄弟相残,篡权夺位”,实在是有悖历史。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所有政事都由其决断。李世民于是下令禁止宫廷内豢养鹰犬,并停止了诸方所進的珍异,普天下老百姓十分高兴。此外,李世民还下令百官上书陈述理国的要务,并通告“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

    同年八月,李渊在众大臣的直谏下,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在众望所归下登基,史称“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李世民继他青年时代无数沙场大战后,于二十八岁开始了他的治国生涯。

    唐太宗的德政和治术

    唐太宗即位后,常常对隋亡于暴政引为鉴戒,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与以往大多数皇帝不同的是,太宗深信“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所以唐太宗主张君臣共理天下。贞观时期君臣的纳谏和直谏是历史上十分罕见的,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而大臣们多能直言极谏,面折廷诤,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征就出现在此时。

    此外,唐太宗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广施仁德之政,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简而言之,唐太宗的统治方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为君之道,要先存百姓;2.实行宽简法律,强调修德;3.去奢省费,割情屈己;4.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恢复经济;5.容人纳谏,时刻自省;6、选用廉吏。 以下我们分别举例述之。

    为君先存百姓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他认为皇帝的忧患不是来自于外面,而在于自身。皇帝欲望多花费就高,开支多人民的赋税就重,民众因此就会十分愁苦,国家就危险,皇帝也就当不成了。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附近闹蝗虫。有一天,唐太宗進入禁苑中,看到蝗虫,就拈起几只,祷告说:“人民靠谷物活命,你却吃掉了庄稼,如今我宁愿让你吃我的肺肠。”说完就想把蝗虫吞下去,身边的人劝他说:“这种坏东西吃下去会生病的!”他说:“我愿意代人民受灾,还怕什么疾病呢?”结果还是把它们吞下肚去。据说这一年虽有蝗虫,却没有成灾。

    贞观二年,关内地区发生旱灾与饥荒,有很多百姓卖掉子女来换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不仅下令开仓济民,而且将皇家仓库中的金银丝绸拿出来,替灾民赎回小孩,还给他们的父母。他在诏书中说:“如果能让年成丰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灾祸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愿。”不久天降大雨,缓解了旱情,百姓都很高兴。

    李世民继位后,秦王府有一些人抱怨侍奉秦王这么多年还没有升官。太宗对他们说,“皇帝只能以大公无私折服于天下,我和你们的衣食都取之于民众,设置官职并选择贤良之人做官也是为了民众,不管贤良与否就让自己的老部下做官怎么能行呢?”

    去奢省费

    唐太宗初登帝位,就清楚的意识到官僚队伍过于庞大,人浮于事,深感“民少吏多”,弊处很多,主要表现是:耗费资源;职位重叠,互相推御责任;谋士过多,事情往往得不到解决。为此,太宗推行裁撤机构的改革。结果全国县市减少了一半,州府减少了三分之一。宰相房玄龄遵从太宗旨意,把朝廷文武官员裁减了四分之三,只剩下六百四十三人。令史家称奇的是,如此大动作的改革竟然没有惹起任何社会动荡和不安,可见太宗行事极为审慎,确保不出偏差。

    发展生产 恢复经济

    唐太宗深知,经过隋朝末年的战乱,百姓渴望安定和休养生息。同时太宗也清醒的意识到,人民为盗乃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因此提倡崇俭薄赋。他即位后,遣散宫女三千余人以节省国用,又下令停止各地珍贡,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

    太宗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因此他十分注意发展生产,不夺农时以利生产。贞观五年二月,官吏拟调府兵作太子冠礼之仪仗队,当时正值春耕,太宗于是下令改在十月举行。此外,他又招抚流亡回乡生产。百姓自此安心生产,唐朝的经济也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容人纳谏 时刻自省

    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以纳谏而闻名。太宗认为:“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鼓励臣下進谏,扩大谏官职权,凡诏令不妥须当奏明,不得阿从。比如喜欢直谏的魏征,虽然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但唐太宗却不计前嫌,任他为谏官,允许直接询问政事得失,而且爱护备至。

    魏征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太宗均虚心纳谏、择善而从。后来魏征死了,他伤心的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有一次,太宗对大臣们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形像得照镜子,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得靠忠臣。如果皇帝拒绝群臣進谏而且自以为是、群臣用阿谀奉承的办法顺着皇帝的心意,皇帝就会失去国家,群臣也不能自保!象虞世基等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用谄媚的办法侍奉隋炀帝,隋炀帝被杀,虞世基等也被杀了。你们应该记住这个教训,我做的事情当与不当,你们一定要说出来。”

    在民冢拔官员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假冒的人,太宗打算按照已经发布的命令处死他们。兵部郎中戴胄劝阻说,“按照法律应该处以流放。”太宗生气的说,“你想遵守法律从而使我失去信誉吗?”戴胄说,“皇帝的命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下达的,而法律是国家公布的用来取信于天下的。陛下对欺诈之事很愤恨,因此要杀掉他们,当然也知道按照法律不可以这么做。如果用法律来衡量就可以忍己之小恨而取得整个天下的信任。”太宗说,“你能这样执法,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后来戴胄几次直言進谏,滔滔不绝,太宗都听从了他的意见,天下没有任何冤狱发生。

    太宗不仅有容人的雅量,而且时刻進行自我反省。他曾经对大臣说,“我读《隋炀帝集》,文辞深奥博大,隋炀帝也知道赞扬尧舜批评桀纣,为什么做事就不是这样呢!”魏征说,“皇帝即使是圣人,也应该谦虚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智慧的人会献出自己的谋略,勇敢的人也会竭尽全力。隋炀帝仰仗自己有才,十分骄横和自以为是,说的是尧舜的话,做的却是桀纣的事,还不自觉,最后导致灭亡。”太宗说,“这些事情过去没有多久,我们得记住其中的教训。”

    太宗有一次问房玄龄和萧瑀,“隋文帝和我比怎么样?” 房玄龄、萧瑀说,“隋文帝勤于朝政,和五品以上的官员一起讨论朝政,吃饭的时候都是卫士送饭。他虽然性情算不上仁厚,也是一个勤勉的皇帝。”太宗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很多事不明白却总想搞清楚。不明白就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总想搞清楚就必然多疑。什么事情都自己决断,而不依靠群臣。天下这么大,事情这么多,累死了也不会什么都料理好!群臣了解隋文帝的习惯,就等现成的,虽然心里有不同意的地方,也不敢進谏,所以隋朝两代就灭亡了。而我不是这么做。我把天下的人才找出来授予其官职,让他们处理天下的事,我来听取报告,办得好就奖赏,办得不好就惩罚,谁会不尽心尽力呢!这样就不会担心天下治理不好了。”

    太宗对群臣说,“人家说皇帝地位尊贵,什么都不怕。我不是这样,我上畏惧苍天的审视,下害怕群臣仰望,兢兢业业,还怕不符合天意和民众的愿望。”

    太宗还说,“我所喜爱的只有尧、舜、周公和孔子的为政之道,他们对于我就像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去他们就完了,一刻都不能没有。”

    采用完善宽简的法律

    高祖时,鉴于隋炀帝法烦严苛导致的严重后果,开始制定新法,并于624年颁布了以宽简为原则的《武德律》。唐太宗即位后,采纳了魏征的建议,确立了宽仁、慎刑的宗旨,并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修订法律,于贞观十年,即公元637年正式公布《唐律》五百条,基本内容有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杂律、捕亡、断狱等。

    以死刑条目为例,比隋朝法律几乎删减了一半,比《武德律》更为宽简,减斩刑为流刑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七十一条,还废除了鞭背酷刑与断趾等肉刑。断狱律规定,徒刑以上罪断案后犯者不服,可以提出再审,死罪要经三复奏,三日后才可执行。

    太宗认为重视德行比制定严苛的法律更为重要。一次他问大臣王圭,“近代治国者不如古代,为什么呢?”王圭说,“汉代崇尚儒家学说,民风纯厚;近代轻视儒学、重视法律,所以国家就越来越衰败。”太宗表示同意这种说法。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了人家贿赂的绢,太宗知道后说:“顺德这样的人才如果对国家有用,我可以和他共同分享国家的财富,他何必这样贪恋财物呢!”太宗爱惜他有功于国家,没有治罪,并且赏赐他数十匹绢。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反法律接受财物,本来不应该免罪,为什么又赏赐他呢?”太宗说,“如果他有人性的话,接受赏赐比遭受刑罚还感到屈辱;如果他不知道羞愧,与禽兽无异,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呢!”

    选用廉吏

    在选用人才方面,唐太宗平抑门第,命高士廉选《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即注意按照“才行兼备”的标准选用官员,不问出身、不计恩怨。著名的文武大臣中,魏征当过道士,尉迟恭做过铁匠,张亮出身农民。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旧臣,曾谋划过暗害太宗,李靖、尉迟恭是降将,但均被予以重用。他还在隋朝科举制的基础上,進一步完善了选拔官员的制度,用科举代门第,破门阀之见,使出身寒微之士有仕進之机。

    太宗还对有“品位”的官员提出了四个要求,称为“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对个别部门更提出了带有针对性的要求,例如,为考校之最——扬清激混,褒贬必当。为判事之最——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一共“二十七最”,为贞观之初立制,每个人按照太宗的要求去做,尽心尽责。太宗更以“居官谄诈,贪混有状”八个字来判定德行为“下下等”的官僚。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道:“治理天下以民为本。欲使百姓安乐,唯有选拔合适之人出任刺吏、县令。”太宗深表同意,并断然要亲自挑选刺史。他还亲录刺史、都督之名于宫中的屏风上,随记其功过,以备升贬。另派李靖为黜陟大使,巡视全国政务,考察官吏勤惰。

    对于官僚的贪污问题,唐太宗除了用刑罚之外,主要是要令众臣从心底里明白“贪”其实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他向大臣们举了一些例子。太宗举例说:“曾有秦惠公要伐蜀国,但不知路线,于是令人刻了五头石牛,然后在后尾各放一面金块。蜀人以为这是拉(排泄)金粪的牛,连忙把它们拖入川。秦军顺着地上的痕迹追踪,后来灭了蜀国。”

    太宗还提醒群臣说:“鸟栖于树,犹恐树不高,故结巢在树之巅。鱼藏于水,犹恐水不深,故穴居在水之床。但两者皆被人捕捉到,原因只在贪食诱饵而已。汝等切勿以身试法!”

    为了了解官员受贿的情形,太宗秘密派人假扮行贿者试探这些人。有一个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绢,太宗打算杀了这个受贿的官员。民部尚书裴矩劝阻说,“做官受贿,确实犯了死罪。但是陛下派人行贿,设法使人落入法网,也不符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古训。”太宗听后很高兴,告诉文武百官说,“裴矩做官能够据理力争,不因为在皇帝面前就惟命是从。如果每件事情都这样,何必担心国家治理不好呢?”

    有一次,民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佞臣。太宗问道,“谁是佞臣呢?”上书人说,“皇帝可以假装愤怒来试探,据理力争的是直臣,害怕皇帝威严顺从的就是佞臣。”太宗说,“皇帝是河水的源头,群臣是大河的水流。源头污浊了却要求河水清澈,不太可能。我使用了诈术,怎么能够要求群臣耿直呢?我以至诚之心治理天下,常常对过去的皇帝喜欢用权谋对待群臣感到耻辱。你的计策虽然好,我也不想采用。”

    唐太宗时期,大臣俸禄高,而且大多廉洁守法,所以政治十分清明。

    正是在上述统治方针下,在众多良臣的辅佐之下,唐太宗缔造了持续近三十年的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627-649年)。


    TOP


    中国著名古桥之二:世界首座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意文

    广济桥座落在广东省潮州市东部,横跨于滚滚韩江之上,东傍笔架山,南眺凤凰洲,西临东门闹市,北仰金山,直对广济门,故名。另因有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的石碑立于桥畔的传说,又俗称”湘子桥”。该桥以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同时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

    桥全长517.95米,分为东、中、西三段。西段始建于宋乾道七年(西元1171年),潮州太守曾汪,以架舟为梁,置大船86只,用以连接东西两岸,拴以大绳,成为一座浮桥。名曰“康济桥”。这便是最早的广济桥雏型。

    康济桥历经3年,于淳熙元年时毁于洪水。继任的太守常重修筑之,将浮舟增加至106只,十分壮观。桥成后尚有余资,遂建“杰阁”于西岸,就成为西岸的第一个桥墩。由于此桥墩的创建,开启了自两岸向江心筑墩架梁的工程。

    西岸桥墩的兴建,自淳熙元年至绍定二年,历时54年,其间由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诸位太守,相继完成10座桥墩。因丁允元筑墩最多,为纪其功绩,西岸为此而称“丁侯桥”。

    东段建于宋绍熙五年(西元1195年),太守沈宗禹为始,经陈宏规、林会等太守的筑建,直至开禧元年(西元1205年),共筑成13座桥墩,历经16年完工。遂命桥名为“济川桥”。

    据记载,开庆元年(西元1259年),太守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铁缆七十丈,从旁翼而贯之。”至此,整个广济桥的全格局才完全定下。

    此后,该桥时毁时修,又经历了二百多年风雨,直至明代中叶,才开始辉煌灿烂的时期。

    据史料记载,明宣德十年(西元1435年),桥又被洪水冲毁。于是,叠石重修,凡墩颓者补之,石梁中断者易之。所以又增建 5 个桥墩。完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49丈5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三洞,计长86丈。中空工17丈,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 更名为“广济桥”。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成后,原来桥面上立“亭屋”126间为市场,酒肆茶亭,问卦占卜,摩肩擦踵,车水马龙,各色迎风招展的旗幡,十分热闹。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又在桥墩上修筑“广济桥廿四楼”,俨然成一条街市,使广济桥的繁华美丽远近驰名。故有“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美称。

    明正德六年 (西元1506年)又增建 1个桥墩,合24墩。

    明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广济桥遭遇台风损坏,又增筑一墩一楼,而减去浮舟6只,成为桥墩24座,其中,东段13座,西段11座。遂成“十八梭船廿十四洲”的格局。

    梁舟结合,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浮桥。这真是一绝妙的建筑设计。每日定时解开浮船,木筏等船只便可由中间通行。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舟摆渡。

    从结构上说,启闭式桥梁的启闭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同时还有关卡的作用,由东西岸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可说是一举数得。

    桥两边以花岗石砌成的石墩固定,桥墩、桥梁均以花岗石块卯榫垒筑。桥墩长度由11~22米,宽度为 6~13米不等。桥墩总长度 207米,约占全桥长度的百分之四十。桥面亦以大小两种石板铺架,小石板长12米,宽0.8米,厚1米,大石板长 18米,宽 1米,厚1.2米。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筑有亭阁,桥墩上有廿四对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00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名之,桥楼的设计至此乃造其极。规模之大,形式之多,装饰之美,确实是罕见。

    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 又以生铁铸二牛,置于两端石桥墩上,桥头有“镇桥御水”字样。历经400多年风雨后,桥上的亭台楼阁已不复在,2只铁牛亦只剩下1只。铁牛1980年重铸,于1982年已复原。

    历经八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广济桥,此间,广济桥屡遭洪水、台风、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又遭战乱的摧残,有史可考的就有数十次。广济桥虽已失去往日华丽风姿,但至今风骨犹存。

    广济桥的奇特结构,形式殊异,华彩夺目,集石梁桥、拱桥和浮桥于一体,不但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特例,别具一格,更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同时,此独特的建筑,亦为世界首座的启闭式桥梁开创先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