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 神在时刻警醒着人: Nero Burning Rom(e)

  • 修身济世 (11)

  • 生命的升华:从哈利波特说开去

  • 文化课教材(高级):可以为远灾也

  • 文化课教材(高级):从谏修德(历史故事)

  • 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 诗歌园地:1.诗三首 2.夜空法轮 3.诗四首 4.感恩 5.佛法无边

  • 《法轮大法-对澳洲学员讲法》将出版发行

  • 大法救了我一家三条命

  • 诺查丹玛斯预言《诸世纪》对当今人类的警告 (8)

  • 《西游记》探秘(32):唐僧终于得渡彼岸

  • 因果报应实录:宣帝滥杀无辜报应等身

  • 民间传说:神山“蓬莱”

  • 十论《金刚经》(一)


  • 神在时刻警醒着人: Nero Burning Rom(e)

    --从光盘刻录软件名称说起

    大陆学员

    刻过光盘的朋友们对“Nero Burning Rom”软件应该不会陌生。不知是否象我一样,一直没有留意软件的名称是什么意思。几天前,偶而查了查“Nero”,我才发现软件名称竟隐藏有重要信息。“Nero”就是臭名昭著的古罗马暴君“尼禄”。历史上,尼禄为了编造理由迫害善良的修炼群体基督徒们,放火焚烧了罗马城,反而诬陷是基督徒所为,煸动不明真相的世人对基督教的仇恨,進而发动了全面迫害。仔细看这个软件的全名“Nero Burning Rom”,不正是“尼禄烧了罗马( Nero Burning Rom(e))”吗?软件的LOGO(图标),恰是一张光碟竖立在残破的罗马角斗场上的熊熊火焰之中。真可谓图文并茂!“Xunchi ”公司为软件取这样一个名称,使用这样一个LOGO(图标),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正如一面镜子,能反射出很多事情的发展和变迁,留给后人参考和借鉴,更有助于后人在重大事情的关头,做出正确选择。今天正发生着与几千年前上演的那一幕惊人相似的大事。反观尼禄统治下的罗马帝国对基督徒的迫害,一如1999年7月江泽民把持中共政权时发动的持续至今的,对信仰“真、善、忍”的法轮功修炼群体灭绝人寰的大迫害。为了欺骗世人,编造血腥镇压的借口,中共一手炮制了包括“天安门自焚”在内的多起事件,煽动不明真相的人们对法轮功学员的仇恨。所有这些都被一一证明:完全是一贯擅于造假的流氓中共编造的欺世大谎。有关的真相资料很多,如曾获国际大奖的揭露“天安门自焚”事件真相的影片《伪火》。为了让被谎言和欺骗包围蒙蔽的中国人获知真情,法轮功学员想了很多办法,散发真相光盘是常见的一种。刻录光盘,成本不高、易于制作、信息丰富,影音资料形象直观。而刻录光盘的软件名称“Nero Burning Rom”,不仅暗示着软件存在的真正目地,更在无声的警醒着世人:切莫忘记,历史上的罗马帝国违背天理,迫害基督徒,引发天灾,无数人死于流行的大瘟疫,最终罗马帝国走向灭亡的教训。今天,中共发动的这场迫害法轮功修炼者的政治运动,更是恶贯满盈,众神震怒,天理不容,注定要遭天谴。所有被中共欺骗,加入中共党、团、队邪教组织的人,不都是中共组织的一员吗?这些人如果不抓住上天赐予的机会,声明退出中共的党、团、队邪教组织,当神要清算中共的罪行,铲除中共时,这些人不都非常危险吗?

    近几年来,大陆天象异常,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又有种种奇事出现。如贵州的天然巨石上突现“中国共产党亡”六个大字(人称“亡党石”,又称“救星石”,真是来救命的。),佛经中记载的优昙婆罗花频频现身,多处地区六月飞雪。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里,窦娥无辜惨死,冤屈震怒上天,六月突降大雪,在中国人人皆知,“六月雪”也成了天大冤屈的代名词。不能不发人深思的是,曾被现代人断定是文艺作品夸张的“六月飞雪”,在当今社会真真切切的发生了。仅今年夏天,北京地区就先后两次上演“六月雪”;南方一些从未有降雪记载的城市,如深圳,也发生过夏天飘雪的怪事。尽管某些所谓的“专家”,睁大眼睛说瞎话,在电视上极力否认下的是雪,一点都不脸红的面对全国观众公然撒谎,含糊其辞的说成是某某冰水混合物。到底是不是雪,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首名为《苦心》的诗耐人寻味:

    春开花来冬飞雪,神造万物知时节。
    大难临前天象异,万般点化为人觉。

    如果我们能换一换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妨从“神是慈悲于人的”这一角度来想想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异象,以上种种,不都是神在警醒世人吗:不要忘记,Nero Burning Rom(e)(尼禄烧了罗马);更希望你能醒悟,早日退出中共的党、团、队邪教组织,自救保平安。实质上,这是一个生命对正与邪的选择,对“真、善、忍”与“假、恶、斗”的选择,更是这个生命自己对自己未来的选择。


    TOP


    修身济世 (11)

    齐治平

    (二)如何认识“整体”

    要认识这个整体,必须打开我们自己的思维才行。让我们慢慢从现代科学所认识的“场”谈起吧。

    科学已经认识到,“场”是物体存在的普遍形式。根据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物质与“场”是等价的存在。

    场与场之间的存在关系是一种交溶关系,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是在同一个空间位置,却可以容纳很多很多的场,它们并不会相互排斥。

    有了对“场”的认识,我们来思考一下关于“世界”的概念。其实“世界”是一个独立体,与世界中的万物是相互独立的。世界包溶着万物,但世界又是一个独立体。我们所说的“世界”,也就是在不同的理论中说到的“宇宙”、“时空”、“天地”、“乾坤”等。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那样,我们必须改变现代西方思维中的一个观念——整体就是个体之总和。其实单独存在的整体就是整体,并不等于是所有个体的总和,个体的总和那就是个体的总和。为什么说西方现代科学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呢?就是虽然它看到了所有的个体和个体的总和,但却永远也看不到单独存在的、隐匿在所有个体背后的整体。

    世界不只是一个概念,不是一种抽象,世界不是“万物的总和”,世界是一个独立体,世界就是世界,万物就是万物。

    世界与万物的存在形式之间的关系不象我们肉眼所见的这种固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而更象一种交溶关系,用溶液来比喻就比较恰当。万物都是溶在世界中的,世界就象是溶剂,万物就象是溶质。世界与万物的这种交溶关系,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万物之间,有很多物体之间也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溶关系。但世界是大的,是包溶万物的。

    所以世界对于万物的每一个粒子哪怕是最微小的粒子都具有制约性。世界对于其中的每一个物体、粒子的每一个最细微的行为都是了如指掌并且制约自如的。

    世界中的每一个物体或粒子一般都跑不出世界去。反过来讲,如果真的有物体或粒子跑出去了,那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了。

    也许我们的肉眼和一般的科学仪器很难探测到世界作为一个独立体的存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万物,当把万物一个一个的去掉之后,似乎就再也看不到有实物存在了,也就看不到有一个独立的世界的存在了。

    但我们既可以凭借理性的力量认识其存在,又可以用科学方法去探测其存在。其实作为整体的“世界”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不容易被认识。

    (三)如何证明“整体”的存在?

    科学的发展为证明独立的“世界”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论据。例如,现代科学越来越倾向于承认“时空”是一种实有。

    又如,只有承认“世界”作为独立体的实存,才能真正的理解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如科学上争论不休的关于宇宙到底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难题。

    中国古代科学的时空观一直认为世界是独立的,世界包溶着、制约着万物。中国古人认为“宇宙”“时空”是真实、独立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中国古代的科学是真正认识世界、宇宙、时空、天地与万物的科学,是直接针对宇宙、时空、人体、生命去研究的,只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罢了。

    现代科学并没有看到宇宙、时空、人体与生命,它只是看到了宇宙中的万物,它只是看到了人体中的细胞而已。

    (四)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整体”

    换个角度来看,科学已经认识到,一切物体都是由“能量”构成的,万物都是能动的,我们所看见的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就不会动,那只不过是肉眼所造成的一种假象罢了。

    物质归根到底是能量,其实精神也是一种能量。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统一于能量。关于物质是能量,我们已经证明过了。那么为什么说精神也是一种能量呢?我们都知道人的精神“支配”人的身体,那么,如果精神不是能量,又怎么能起到“支配”的作用呢?精神与我们平常所认为的物质确实有区别,精神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科学仪器都难以探测到,于是很多人,包括很多所谓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就认为精神只是一种概念,是一种抽象,是一种虚构,不是实在物体。

    科学已经证实,无形的物体,就是能量及由能量构成的各种物体,以场的形式遍布于一切空间。其实,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谈不上谁决定谁的问题,两者是可以发生相互作用。我们体验自身就可以知道:身体的变化会影响到精神状态,例如生病时会使人心情也不好,情绪容易波动等。反过来,一个人的精神变化也会影响身体状态,现代心理疗法不就是以此为原理的吗?作为气功修炼者来说,通过修炼自己的心性,从而增進身体健康,这更加证实精神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存在。

    所以说,物质与精神,在某种意义上,统一于能量。“能量”既可以指称物质,又可以指称精神,既可以指称有形物又可以指称无形物。“物质”的概念给人感觉是“不会动”的,而能量则是会动的,而精神本身又正好是自己会动的,而且能量与精神都是无形的。所以用能量的概念比用物质的概念要准确很多。如果人们多用能量的概念,就会更容易理解精神的实在性。

    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神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能量的作用,这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天地间发生的一切现象了呢?

    TOP


    生命的升华:从哈利波特说开去

    周正

    在历史上,不同的时代出现过不同的文化,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民族特色。

    然而也有一些本质的因素是共通的,跨越时代或中西文化的界限,渊源流长。因为那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一)从哈利波特到武侠小说

    最近广为流传的哈利波特,与中国80年代开始的武侠小说热有异曲同工妙。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一个奇迹。作者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家庭妇女,因《哈利波特》一举成名。从第一本书出版到现在的10年间,这个系列的七本书共售3亿多册(单在美国就销售一亿多册),被翻译成64种语言。尽管七本书中才有五部搬上荧幕,却已有44多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打破电影史的记录。哈利波特更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哈利波特的受欢迎无疑说明了它打动了亿万读者的心。概括的说,透过一个个曲折而动人的情节,它那惩恶扬善、向往美好生活的主题在读者心中引起了共鸣。進一步讲,主人公在艰辛的人生经历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而这使命感能够让他不畏困苦、完成自己宿命中早就要做的事情。

    这不仅让人想起在在80年代开始的武侠小说热,风靡整个华人世界。以金庸的小说为例,之所以能够深深牵动读者的心,也是由主人公在一步步苦难的成长过程中,奠定了除暴安良的思想基础、渐渐具备了高强的本领,从而能够不负众托、完成自己的使命。

    这样看来,其实人类对于善恶的普世认识是共通的。尽管表现手法和具体过程各有其民族特色,但善恶必报的主题是一致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相似的。

    在生命的长河中,尽管有不少曲折和岁月泥沙沉淀,从心底我们每个人都在寻觅着:冥冥中自己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二)文化渊源:西方的希腊神话和东方的八仙过海

    许多事情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就哈利波特而言,很容易让人想起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尽管自卑,甚至看不到希望;但可贵的是,它一直向往着美好,而且不放弃。而先天的因素也注定它将成为美丽的天鹅。

    古希腊神话中也反映了类似的主题。在善恶美丑中、在犯错和偿罪里,上演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事情。赫拉克勒斯的勇敢和英雄行为是在为民除害。雅典娜的智慧和能力也是为了抑恶扬善,从而卫护着这个众神和人类生存的环境。

    类似的情形在东方文化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在八仙过海的八仙上。吕洞宾不管是斩妖除魔,还是指点迷津,目地都是为了百姓。

    当然西方神话相比,八仙的故事中浸透着更深的内涵。具体来说,就象丑小鸭一样,人类一直都在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可是人有做人的标准,神也神的标准。只有生命在升华之后,才能达到真正的美好--这也就是修炼的概念。其实八仙中,很多都是从人开始,得道成仙的;而在此之后,也是在行善中济世救人。

    日出日又落,潮涨潮又消,生命在经历了荣辱悲欢之后,也有其归宿。

    明白了这些,也就知道了生命的意义。每当听到“生命本是天上仙,人生成败过眼烟”时,总是让人感动。

    参考资料:
    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complete_coverage/harry_potter/index.html?
    http://www.epochtimes.com/gb/7/9/12/n1830968.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15/c10572.htm
    TOP


    文化课教材(高级):可以为远灾也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公(1)曰:“然则何以事神?”子曰:“以礼会(2)时。夫民见其礼则上下援(3 ),援则乐,乐斯(4)毋忧,以此省(5)怨而乱不作也。夫礼会其四时,四孟四季(6),五牲(7)五谷,顺至必时其节也,丘未知其可以为远灾也。”(《大戴礼记·诰志》)

    【注释】

    (1)公:鲁哀公。
    (2)会:适,顺应。
    (3)援:帮助,求助。
    (4)斯:那么,就。
    (5)省:减少。
    (6)四孟四季:“四孟”阴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四季”指阴历四季第三个月的总称,即季春三月、季夏六月、季秋九月、季冬十二月。
    (7)五牲:有三种说法。牛、羊、豕、犬、鸡。一说:麋、鹿、麏、狼、兔。另一说:麏、鹿、熊、狼、野豕。

    【语译】

    鲁哀公问:“那么,怎样侍奉神呢?”孔子说:“依据礼仪顺应天时。民众见到君王以礼敬神就会上下帮助,互相帮助就会快乐,快乐就没有了忧愁,这样就会减少对君王的怨恨而不会作乱了。祭祀之礼要合乎四季,四个孟月,四个季月,祭献五牲,祭献五谷,只要仪式十分符合规定就一定与时节相适应,我不知道这是否就可以免于灾祸了。”

    【研析】

    孔子告诉鲁哀公侍奉神的做法,一是以礼,二是会时(应天)。为什么把“礼”看的这么重?孔子讲过:“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还说:“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之。”什么意思呢?说礼呀,是先王用来遵循天道,治理人性情的。天道对丧失礼的人不给他生存的机会了,人遵循礼才能生存。圣人用礼来昭示天下,所以天下国家才能治理的好。礼源于天,效法于地,参验于鬼神,贯彻在祭祀等各项仪式中。老百姓看见君王都能以礼行事,自然依附于君王,快乐的生存。

    作为君王,上承天命,下抚民众,天不怨怒,民不作乱,自然国事太平,没有灾祸。为什么祭祀要会时呢?古人祭祀有四季的不同,春祭叫礿(yuè),夏祭叫禘(dì),秋祭叫尝,冬祭叫烝(zhēng)。“礿”和“禘”为阳的意义,尤其“禘”为阳盛 ,所以在禘祭的时候要颁发爵位、赏赐车服,以顺应阳的意义;“尝”和“烝”为阴的意义,尤其是“尝”为阴盛,到尝祭的时候要出外田猎习武,行刑犯罪的人,以顺应阴的意义。四时、四季都是神,顺应神来祭祀,自然合乎神的心意,神灵会保护人免于灾祸。

    所以孔子意在告诉鲁哀公,对神的侍奉要恭敬、谨慎、以礼、会时,上承天意,下得民心,国家自会安定太平。

    最后孔子的回答是比较婉转的,“丘未知其可以为远灾也。”因为有太多人意识不到的原因及各种因素决定着人能否“远灾”,但是按照孔子说的如此“事神”,还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因为灾祸本身就有两个作用,一是惩罚、报应做坏事的人,二是对人的警示,如果人明白并改正了,灾祸自然就不存在了。

    【延伸思考】

    1、人人都希望平安无恙,怎样才能从根本上使人免于灾祸呢?
    2、你有过顺应或忤逆天意的感应吗?

    【思考指导】

    1、人来在世间是不可能没有灾祸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生世世都做过不好的事,来到这个世间就都带来了。释迦牟尼告诉人们这叫“业”,耶稣叫作“原罪”,老百姓说白了叫“孽”。这些东西会给人带来不同形式、或大或小的灾祸,这是无法选择和改变的。所说的“今生受者是,前生做者是”。但是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通过吃苦可以偿还掉,不过因为“业”的大小不同,情况也不同。同时,今生要是把握的好,修心向善,积累功德,可以减少灾祸。所说的“今生做者是,来生受者是。”尤其像孔子说的敬神、祭神,“以礼会时”,按神对人的要求和标准来做,神会喜悦,可能免于人的灾祸。

    【相关资料】

    商汤诚信 天之应人

    《荀子•大略》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商汤的时代(公元前十六世纪),曾经发生一场大旱,连续七年没有下雨。洛河的水干枯了,沙子被烤得滚烫,石头也被烤得象煮熟了似的。

    商汤非常困惑,十分难过。于是虔诚的派人举着“三足鼎”(这是古代的三脚餐具,用于重大的祭祀活动),去向神灵祷告,并用尊敬的心情,诚心实意的说:“是因为我(指商汤本人)的政令不适当吗?是因为我使百姓遭受痛苦了吗?是贪贿成风了吗?是说坏话的小人得势了吗?是因为宫殿太豪华了吗?是因为裙带之风太盛行了吗?为何天旱不雨,到了这个地步?……我愿意改过啊!”祷告的话,还没说完,天就降下了大雨。文末写道:“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意思就是:上天对诚实祷告的人的感应,好象影子伴随着形体,又好象回音跟随着发声一样:是非常及时,特别的快。

    商汤是个诚心爱民的君主,他曾说过:“人照一照水,就能看清自己的容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的如何。”他又确实能敬信神灵。他曾对葛伯讲:“你们不能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的惩罚你们,一概不宽赦。”正因为他平时有善心,有诚信,所以当他虔心祷告神灵时,就能得到神灵的谅解和保佑,及时的降下甘霖。

    【课后作业】

    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源于窦娥冤情。面对全人类眼前的各类灾难,你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为何?

    TOP


    文化课教材(高级):从谏修德(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已立,是为帝雍已。殷道衰,诸侯或(1)不至。帝雍已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2)为相。亳有祥(3)桑榖(4)共生于朝,一暮大拱(5)。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6),帝之政其有阙(7)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8)。伊陟赞言于巫咸(9)。巫咸治王家(10)有成,作《咸艾》,作《太戊》(11)。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12),伊陟让,作《原命》(13)。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出自《史记·殷本纪》)

    【注释】

    (1)或:有的,有些。
    (2)伊陟(音至):伊尹的儿子。
    (3)祥:吉凶的征兆。这里指凶兆,有怪异的意思。
    (4)榖(音古):楮(音楚)树,一种落叶乔木,皮可造纸。此榖左下角从“一”、“木”,与稻榖之榖从“一”、“禾”不同。
    (5)拱:两手合围称一拱,表示树的粗细。
    (6)妖不胜德:古代认为自然现象与政治有关,君主重德就可消除怪异现象。
    (7)阙(音缺):同“缺”,缺点,过失。
    (8)去:离开,消失。
    (9)巫咸:大臣的名字。相传他发明了鼓,也是用筮(音是)占卜的创始者。
    (10)王家:指朝廷,国家。
    (11)作《咸艾(音义)》,作《太戊》:《咸艾》、《太戊》今皆亡佚。艾,是治理的意思。两篇内容大约是记载和赞扬巫咸、太戊事迹的。
    (12)弗臣:不把他当臣下看待。
    (13)《原命》:今亡佚。《正义》认为“原”是再的意思。“原命”是说伊陟让,乃再为书命之。《尚书》伪《孔氏传》说“原”是太戊的大臣名。

    【语译参考】

    沃丁逝世,他的弟弟太庚即位,就是太庚帝。太庚帝逝世,儿子小甲帝即位。小甲帝逝世,他的弟弟雍己即位,就是雍己帝。到此时,殷朝的国势已经衰败,有的诸侯都不来朝见了。

    雍己帝逝世,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太戊帝。太戊帝任用伊陟为宰相。当时国都亳有怪异现象,出现了桑树和楮树合生在朝堂上,一夜之间就长得有两手合抱那样粗。太戊帝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询问。伊陟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令有什么缺失啊?希望您好好修养德行!”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那怪桑树就枯死而消失了。

    伊陟向巫咸称赞了太戊。巫咸治理朝政有成绩,写下了《咸艾》和《太戊》。太戊帝在太庙中称赞伊陟,说不能像对待其他臣下一样对待他。伊陟谦让不从,写下《原命》。就这样,殷朝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所以称太戊帝为中宗。

    【研析】

    将相出良子,伊尹有子伊陟,同其父一般,官拜丞相之位,对朝廷负起辅佐之责。当天象异常时,太戊帝甚觉害怕,马上询问他,伊陟随即告知“妖不胜德”,要太戊帝“修德”,太戊帝接受规谏,果然异象就消失了,而且因为重视德行,使商朝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附,可见只有德能服人。

    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因为得到魏徵辅佐而喜,因为魏徵是个敢于指出朝政缺失的人。同样殷朝有伊尹、伊陟两位贤相,却鲜为人知。原因是以前对商代的存在有争议性,但1899年出土的商代甲古文,将淹没了三千余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使商代的存在无可争议,并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历史告诉我们各朝代重大事件,均有记录。如本文中提到的《咸艾》和《太戊》,就是记载了巫咸治理朝政的功绩和颂扬太戊帝的从谏修德。而《原命》为的是重新解释太戊帝之命。虽然此三篇均已亡佚,但从其它文物,尚知以前有此记载,可见贤人是名留千古,为后世人赞扬的;为非作歹者,则永远被唾骂,当我们在行事时,更该三思而行。

    【延伸思考】

    1.当朋友规谏你时,该如何做到虚心接受?
    2.“有德来世当大官、发大财”,如何才能积德?
    3.天象异常时,我们该省思什么?又该如何改变现况,趋吉避凶?

    【参考数据】

    1.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四书五经之路
    2.史记本纪(上) 司马迁原著 王利器、张烈等译注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白话史记 谢武雄译 河洛图书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

    TOP


    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7年8月30日登载“文成公主”:

    原文:“青海日月山川。汉藏和亲,远嫁途艰。珠泪成河,宝镜成海,世代流传。转瞬红尘千载,而今教授鬓斑。喜乘法船,偶遇松赞,再续前缘,圆满飞天。”首句六字形象、灵动而又内涵丰富。在“青海山川”中加入“日月”:使人间共有的日月带上了地域的特色,不言情,却情绪饱满。“汉藏和亲,远嫁途艰”概括整个历史事件,与首句一起构成完整的历史画卷。“珠泪成河,宝镜成海,世代流传”,此三句写“和亲”“途艰”的具体内涵,以类似典故的形式(此文的注解部份很重要),托出感人的历史故事。将“世代”改为“故事”,则更为准确和具体。“转瞬”两句将时空从故事的年代拉回到现在,好似沉思的人猛然惊觉。昔日公主的青丝,千载轮回后已成教授的斑鬓,这两句不言沧桑而有沧桑的感慨,说得好象很平淡,读来却沉沉的很有份量。后面的四个四言句,以“喜乘”一转,色彩明朗、胸怀开张,真有“法喜”之感。“偶遇松赞,再续前缘”则让读者分享了作者奇遇式的良缘再续所带来的喜悦。末句“圆满飞天”使故事情节和情绪都达最高潮,给作者、读者和所有知闻这一历史事件的人都带来新的希望!作者一直坚持元曲的习作,虽然很久才写一首,但每一首都能看出明显的提高和改進。此曲在格律(平仄和韵脚的运用)、内涵(特别是内容的安排)上都显得比较成熟、老练了。登载时没有挂曲牌,是因为作者选这个曲牌的名字碰巧容易引起联想。大法弟子都有一定的能量,选用一个词牌、曲牌,就会使其中涉及到的生命或结论得到承认和加强。因此我们写词、曲时都尽可能选牌子内涵比较正的为好。如果一个词牌、曲牌有不同的牌名,自己又喜欢它的句法和韵脚安排,不妨就选用其较好的牌名。比如,有的弟子填“菩萨蛮”这个词,就用它的别名“重叠金”。附带说,作者将曲末三个四言句加了一句,那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曲牌的优秀作品中也有这种例子。

    补注:上述评议登载后,作者来函解释说,松赞和作者现在都是女儿身,也都是大法弟子。因此,“再续前缘”一句用字上有疏忽,应作适当的修改。根据作者所言情况及原作上下文,已将“再续前缘”改为“已结法缘”。虽然如此,往世安邦姻缘、今世殊胜同修,也是极不容易的啊,作者值得庆幸、读者亦当庆贺。亟望作者与此位有缘同修,齐头并進、精進圆满,携手共登回天归程,将已成佳话的和亲故事,接续为同归佛土的史册新篇!

    *正见网2007年8月30日登载“诗六首”:

    这六首诗都是写作者对大法的体悟或者自己修炼中的切身体会。由于修炼和大法都是很严肃的话题,在表达方法和词汇上往往有其固定的形式,不便独出心裁、随便“创新”,因此这类诗不是那样容易写好,要写得不逾法理而又有新意,甚至有诗意,就更难。

    作者这六首诗(以及前面登载过的十首),往往能跳出程式化倾向,语言朴实而不落俗套,给人比较新鲜的感觉,因而留下较深的印象。比如“新宇之树:根源真善忍,枝叶秀乾坤;花果发清香,长天无纤尘;四时日月丽,十方处处春;大千光明相,洪微万象新。”此诗将新宇比喻为树,其生命之源来自大法。在建立起“枝叶”“花果”的具体形象后,作者便借树来赞誉新宇,实则是赞誉大法。因为用了比喻,所以读起来有新鲜的感觉,给读者更深的印象。

    *正见网2007年8月30日登载“夏夜发真相资料”:

    作者原拟填写宋词“踏莎行”,但因相当一部份字的平仄不合词谱,因此作为诗歌登载。原文:“荒径覆草,棘砭腾绊,翻山越岭满身汗。灯光招引赶路快,一心救人兑洪愿。//浓荫藏雀,檐巢栖燕,走街串巷动真念。鸡犬销声人安睡,册册福音送农院。”第二句中“腾”应为“藤”;第四句中“招引”改为“照引”较好;第五句中“兑洪愿”改为“践洪愿”,“兑”字属误用,以前已经提到过多次。下片开头写景,安排是好的。但“浓荫藏雀,檐巢栖燕”与全诗内涵有何关系,却看不出来。在诗歌里面(包括词、曲),任何一种写景都是为抒怀或者说理服务的。也就是现代评论家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条可作为作者们今后写诗歌的参
    考。

    *正见网2007年8月31日登载“天地行”:

    原文:“万古一蓬孤/今朝作法徒/解舟飘浩海/救众上归途/岌岌擎霄汉/层层荡浊污/功成随主去/璀灿耀仙都。”这是一首五律,用韵和平仄都很规矩,对仗也工整。第二联内涵好、有诗意,而且形象美。第三联第一句“岌岌擎霄汉”有气魄,第二句因“荡”和“浊污”的形象不确定,因而全句的形象也不确定。能否读出形象来、读出的形象如何,都要看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了。

    *正见网2007年8月31日登载“洪愿”:

    原文:“法徒本是天上仙,助师正法下凡间。腥风血雨全不惧,众生不度誓不还。”末句“不度”改为“未度”,大法弟子主观上不会“不度”的。此诗干净利落,有内涵,可读。

    *正见网2007年8月31日审阅“默默的奉献者”:

    这是一首新诗,共二十八行。作者有押韵的概念和意图,但除了后面十六句之外,其余部份都不押韵或者韵脚不足。比起完全无韵的“新诗”来,当然是有本质上的差别了,因为作者已经知道怎样去押韵。另一个问题是在用词方面还要多加思索和推敲,避免一切用词不当的问题。比如“严冬瑟瑟的岁月里”,其中“瑟瑟”是形容风声(多为秋风)的词,用以形容“严冬”则不恰当。“默默的奉献者/ 迎寒而动”,这里的“迎寒而动”不但意义有些含混,而且形象也很模糊。“尘封的心/在这些默默奉献者的启迪下/渐渐的松动”,心被尘封,不是被捆着或凝固了,说“渐渐的松动”就让人觉得有些奇怪。“那一缕缕向善的灵光/便是他们苏醒的希望”,用“一缕缕”修饰“光”不太恰当,而心中的“向善的灵光”不是每个人都可看见的,况且那些“迷中的羔羊”是否从心中发得出“向善的灵光”也是一个问题。“明白真相者会心的笑容/就是对奉献者最大的奖赏”,“奖赏”一词很不恰当:被救度者没有资格来“奖赏”救他的人,说“报赏”或“感恩”还差不多。

    *正见网2007年8月31日审阅“十四行诗--给爱人”

    这首新诗共十四行。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作者就把它叫做“十四行诗”了。其实,外文的十四行诗是一种非常严格的诗体:在每节的句数、每句的音节数、韵脚的位置和搭配,以及全诗的诗格,都有严格的规定,其格律之严,不亚于中国的格律诗。中文的十四行诗是将外文(意大利式或者英国式)诗中的格律平行移动过来的,因此要求也很严格。正见网上登载过少量的十四行诗。作者在此诗中也注意了押韵,但因为韵脚位置不规矩而韵感不强。开头两行“你的温情我永记心中,我的爱人// 请你不要再阻止我无声的行动”,有些象外文诗的译文,不象大法弟子的话。“当那太阳落下山坳的时侯//我的同修像一群无罪的羔羊//被恶者恣意撕裂、消迹”,把大法弟子比做“一群无罪的羔羊”,不恰当:大法弟子是来救度世人的,不是任人宰割、吞食的羊羔。

    *正见网2007年9月1日登载“法中畅游”:

    原文:“轻波万顷法中成,日日畅游浊体清。局外诸君来一试,看看是否属真情。”这首小诗以比喻的手法讲大法修炼者在修大法中的受益和升华,又以轻松而慈悲的口吻邀请“局外”人来了解大法。措词平和可亲,构思新颖,希望我们的作者们多写这一类诗歌。

    *正见网2007年9月1日登载“多奇闻”:

    原文:“太湖水变臭,洞庭鼠惊人。神州邪党据,天下多奇闻。”二十个字的小诗,就得这样没有闲字而且剪裁恰当,才能有内涵并且可读。

    *正见网2007年9月1日登载“威严大法徒”:

    原文:“坚信师父说,谁敢来动我。若阻众得度,法力斩恶魔。”这首小诗也写得不错:因为坚信师尊而胆气壮、正气增,并向邪恶提出警告。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故可读。

    *正见网2007年9月1日审阅“狱中诗:严正声明”

    原文:“卑鄙手段,强迫转化;我心依旧,四书作废。”来稿后有一“背景”说明:“这十六个字是在大陆劳教所遭受迫害的大法弟子的真实反映,此诗写在狱中的墙上,或刻在门窗框上,……”。大陆狱中的弟子,受尽非人折磨,最终不放弃大法,令人钦佩、使人感动。但因这四句话不押韵,也就不好作为诗歌登载;而且因其特殊性,也不能修改后登载。我们在这里向来稿弟子说明,并请代向狱中以此四句话表达心迹的弟子致敬。

    *正见网2007年9月2日登载“诗六首”:

    “发真相:真相资料怀里装,骑着摩托走四方。严寒酷暑不间断,发遍大街和小巷。”第二句韵脚“方”和末句韵脚“巷”,一平一仄,平仄不相押(四句的小诗要求韵脚的平仄相同)。但因首句尾字“装”以平声入韵,我们可以用改换句子顺序来调整韵脚位置:“发遍大街和小巷,真相资料怀里装。严寒酷暑不间断,骑着摩托走四方。”

    原诗来稿共八首诗,初拟登六首。登载前临时拿下一首,但标题没有改。另二首未登载的:“苦修:世人都知神仙好, 想做神仙太难了。不下苦功真心修,稀里糊涂成不了。”两个韵脚都是“了”,除特殊情况外,韵脚一般不重复使用。其它字都应尽可能避免重复,何况韵脚呢。“生死悠关:正法眼看要结束,大量众生未得度。盼望同修抓紧救,别叫众生下地狱。”第二句的韵脚“度”和末句韵脚“狱”属不同韵部,因此不相押。另外,“悠”字应为“攸”。



    TOP


    诗歌园地:1.诗三首 2.夜空法轮 3.诗四首 4.感恩 5.佛法无边

    溶熔 大法学员 大陆大法弟子 万古缘 天淼

    诗三首

    溶熔

    对境

    明月描塔影,清风送鹤鸣。
    拂尘轻扫过,天地现晶莹。

    奇松

    扎根入坚石,绝壁挺翠姿。
    任尔风雨大,凌空舒铁枝。

    赠世人

    情网一张裹红尘,世事苦扰恩怨纷。
    大法明灯破迷雾,快上渡船早归真。


    夜空法轮

    大法学员

    何方光轮破夜幕?微旋微转妙融融。
    只为世人早醒悟,珠江之上露殊容。


    诗四首

    大陆大法弟子

    普度众生

    真相资料怀里夹,乘风赶路伴晚霞。
    高楼平房都发到,真相進入百姓家。

    惜缘

    邀朋会友串亲戚,中秋佳节好时机。
    今生有缘不救度,此憾绵绵无绝期!

    网在收

    秋风扫地尘飞扬,邪恶之徒在逞狂。
    法网恢恢罩天地,迫害大法罪难偿。

    丹心

    真相信件兜里揣,见到邮筒往里塞。
    千山万水隔不断,救度众生出苦海。


    感恩

    万古缘

    今日有何求?
    师尊度我上穹楼。
    八年风雨骤,
    谁道魔难无尽头?
    立掌止迫害,
    涛声阵阵紧催舟!

    大难人知否?
    快讲真相天开口。
    邪党红船漏,
    正念除妖天地走。
    法网神在收,
    洪势漫漫贯九州!

    归去怎甘休?
    红尘千丈败世愁。
    苦海人哭救,
    紧紧拉住众生手。
    扬帆乐悠悠,
    感恩大法万古留!


    佛法无边

    天淼

    十恶毒世大法传,佛光普照耀尘寰。
    众生得救群魔灭,佛法无边不虚言。



    TOP


    《法轮大法-对澳洲学员讲法》将出版发行


    TOP

    大法救了我一家三条命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奈曼旗。零七年春天,我患上胰腺癌症,为了治病,我去过北京、去过通辽、去过许多城市的各大医院。花了许多钱,可是病痛没有减轻多少,身体也没有什么大的起色,那段时间我的家人常常以泪洗面,非常绝望。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想到了住在黑龙江省的三叔,三叔三十多年的胃病因炼法轮大法不治而痊愈,抱着一线希望给他打了电话,三叔回来了,他告诉我诚心念“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还送我一本《转法轮》,告诉我许多大法真相。于是我每天认真看书,诚心诚意默念“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奇迹出现了,腿、脚的浮肿消失了、能吃饭了、翻身时腹部不疼了,现在已经能干一些轻活。

    就在同时大法也救了我奶奶的命。在这期间八十四岁的奶奶在父亲家也患重病卧床不起,咳嗽、呼吸困难、不能進食达半月之久,医生诊断老人只能活三天了,第二天三叔回来了,他问奶奶四年前告诉她诚心念“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念了没有?奶奶说:“一病就忘了”,奶奶又开始默念了,第三天奶奶不咳嗽了,呼吸也正常了,起床不用人搀扶;第四天开始吃饭了;第六天自己就能到外面乘凉,生活基本上都能自理,我们全家都亲眼看到被医生判了死刑的人竟然起死回生,都感到非常惊讶,又都非常高兴,同时感到不敢相信,可是这是事实。

    我还想说一件事,就是我的堂弟一家在大法中也受益了。弟妹以前学过佛教,供过许多低灵的牌位,最后导致她得了精神病,犯病时跑出去几天不回家,害的六十多岁的婆婆和家人四处寻找,神志不清时还大骂自己的婆婆,生活也不能自理,由于生活的艰辛劳累加上儿媳的折磨,这个家难得几时安宁,老人在悲愤中去世了。后来堂弟带着弟妹去了黑龙江打工,叔婶听说后,向他们讲了大法真相,堂弟知道事实真相后,退出了以前曾加入过共产邪党的一切组织,并请了宝书《转法轮》,从此走上了修炼之路。奇迹又在我们家族中出现了,一人得法全家受益,弟妹多年的精神病不治而愈,一切都正常了,现在在黑龙江肇东市卖豆腐,生活的很好。

    我们全家都受到了大法的恩惠,我们内心高呼:“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无比感谢法轮大法的师父救了我们的命,我们诚心相信法轮大法好!同时我们全家二十人郑重声明:“以前由于受邪恶欺骗所说、所写、所做的对师父、对大法不利的言行全部作废,支持法轮大法,弥补过错,并诚心祝愿天下善良的人们都知道大法真相,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TOP


    诺查丹玛斯预言《诸世纪》对当今人类的警告 (8)

    明奥

    19
    欧罗巴西部最深处
    贫穷家里一个孩子呱呱落地
    他靠三寸不烂之舌
    让许多人如坠迷雾
    他的名声扬遍东方国度

    这首诗无疑是预言马克思的出生。

    有人认为此诗是指反基督教的希特勒和拿破仑,说这首诗可谓一箭双雕,它同时预言了在不同的时代里出现的却有着相似经历的两个人物拿破仑和希特勒。确实,拿破仑是法国人,希特勒是德意志人,他们都生长在欧洲西部。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一个破落贵族家庭。希特勒则于1889年4月20日在奥地利勃劳瑙镇降临人间。在动荡的年代和国度里,他们凭借其敏锐的思维和天赋的演说才能,令世人云里来雾里去。拿破仑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希特勒则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人统帅的军队都到达过非洲,且差不多都是在入侵俄国(苏联)莫斯科后惨遭失败的。历史竟造就了如此相似的两个人物!拿破仑不信奉天主教,希特勒则干脆反对基督教。

    但对最后一行诗中说的“他的名声扬遍东方国度”就不好解释了。拿破仑的“东方国度”无非是“埃及”,希特勒的“东方国度”无非是指二战中的同盟国日本。

    可是诗中说的是其名声“扬遍”“东方国度”,可见非马克思莫属。拿破仑与希特勒在东方国度里的名声怎能与马克思相比呢?大家都知道,马克思的邪恶主义在东方国家远比在西方国家有市场,就是前苏联,也是被当作是“东方”国家的,过去把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就是西方与东方两大阵营嘛,面东方阵营正是共产邪恶主义的阵营。

    就是在“三寸不烂之舌”和使许多人如坠迷雾方面而言,他们也难望老马之项背。

    20
    啊 学问受到巨大的损失
    在月亮的周期完结之前
    大火 大洪水
    因为无知的支配者
    在再兴之前
    会持继多么长的时代

    这首诗预言的是在世纪终结之前人类将处于长期的无知状态,并因此而使灾祸持续很长的时间。

    诺查丹玛斯的“月亮周期完结”是指什么时候呢?结合预言家的其它预言诗来看,预言家在另一首诗中说过在“月亮”统治世界二十年之后新世界将出现。可见,诗中所讲的“月亮周期”应当是比喻整个旧世纪,即旧宇宙所经历的整个周期。

    第一句就是说旧世界终结之前,第五行“在再兴之前”也是同样的意思。

    从本诗第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预言学问受到巨大的损失,也就是说其时人类将处于无知状态。其实就是今天人类的精神状态。说到此,很多人会非常不服,会说我们今天比过去的知识不知丰富了多少倍了。可是那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别的不说,举一个例子说吧,我们自问,今天有哪一个人能比得上诺查丹玛斯的智慧?就是最著名的那个科学家,他敢说他比诺氏对于宇宙、时空、社会、人生、过去与未来认识的更清楚吗? 他能写出这么精确的预言吗?绝对没有。就是爱因斯坦今天还活着,他也不敢这么说。实际上,爱因斯坦晚年非常清醒的认识到科学的局限,并认为神学、佛经要比科学精深博大的多。

    很多人只能从现象上分析,他们看到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也得到高度现代化。 但预言家在这里所说的问题的实质是,科学的发展并不表明学问的发达,相反,科学的发达损害了真正的学问。因为科学是反神学的,其实科学从根本上讲也并不能证明没有神的存在,只是有些所谓的科学家总是认为科学与神学是对立的,很多人硬是认为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了”没有神的存在,真是可笑之至。所以近现代的趋势就是科学越发展,人们就越不相信神,关于神的知识就越少,也就是说真正的学问就越少,因为人类的一切,包括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神创造的,是造物主创造的。

    科学越发展,人类就越无知。就拿今天人们研究《诸世纪》来说吧,由于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而诺氏可是深信神的),所以现在人读到诗中有关于神的内容时,总是用科学的语言去理解、注释并加以所谓的批判,大家想一想,这不是离预言的真意越来越远吗?这不正是因为今天的人类普遍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吗?

    预言家还指出,因为“无知的支配者”,造成学问受到巨大的损失,并使“大火”“大洪水”在旧世界结束和新世界产生之前不知要经历多长的世代。这里,预言家给人类的启示就是,所有的灾祸与不幸都是因为人类的无知(真正的无知,不是指缺乏现代科学知识,而是指缺乏对神的认识)。

    无知的支配者就是无神论者,尤其是指马克思主义者,正是由于它们支配人们的精神,造成了人类的普遍无知。尤其是中共恶党经过几十年有目地的系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使现在的中国人对真正的文化,对真正的学问一无所知,却又非常的自以为是,接纳不了任何新鲜的见解。

    人类在表面的知识爆炸中,其实是在最无知之中,给自身带来了种种灾祸,并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今天,如果不清醒的走出这种无知状态,人类还将继续处于大火与大洪水的灾难之中。

    TOP


    《西游记》探秘(32):唐僧终于得渡彼岸

    船浆

    接下来在玉真观的金顶大仙和凌云渡的接引佛祖,为唐僧一行指路和接引。

    唐僧终于得渡彼岸。

    玉真观中要沐浴,准备登佛地。这里,“沐浴”只是一种比方,其实人在修炼过程中,就是在不断的洗涤着自己的思想和身体,把不好的思想,身体上所带的不好的东西都要去掉,然后才能進入佛国。这一点其实在上面也已经提到,天国是极其美好、圣洁的,人带着肮脏的思想和不好的东西,是不能被允许進天国的,所以一直要不断地洗。也许大家都听过“灌顶”,其实就是上师在帮修炼人“洗”。不知道西方的“洗礼”是否也有这种内涵。修炼界也有这样的说法,你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思想的净化是最关键的。

    即使到了要登彼岸的时候,修炼人也还是面临着考验,无底船怎么渡人,就看你信不信。

    唐僧看到了自己的尸身。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关系到许多修炼法门的特点。

    释迦牟尼所传的法门,讲的是涅磐,该法门是在修炼过程中,在人肉身的相同位置(不同物质空间)炼出一个佛体,圆满时佛体载着元神走了,肉身扔了。唐僧的尸身应该就是扔掉的肉身,此时唐僧应该已经修成佛体了。但是并非所有的佛家法门都是如此。有的法门中,佛体不是自己炼出来的,而是上师给的,在人圆满时,上师来接引时直接就给人一个现成的佛体。

    上面这些还不是性命双修的法门。性命双修的法门在佛家、道家都有,道家更强调一些。

    普通世人有这样一个肉身,是由这个世界的物质构成的。但是在性命双修的法门中,修炼者通过修炼,可以改变这个肉身的物质基础,这就使得表面上看到的一样的肉身,但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不同物质构成的身体,当然就可以進入不同的物质空间。这样在得道时,不仅要佛体,改变后的肉身也要。

    据说,释迦牟尼其实完全有能力把肉身也炼好、带走,但是他为了让人最大限度的放弃执著,包括对自己身体的执著,所以就给世人留下了涅磐的修炼方式。其实佛舍利就是物质改变后的东西,而普通人的尸骨都不可能有那样的。

    据说,是否把肉身也炼成,能否把肉身带進天国,其实对应着更加不同的天国特性,对应着不同的物质系统。

    更深入的没法再说了。

    希望大家不只是看看新鲜,更希望大家能仔细体会。人类的历史文化沉淀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神是高高在上的,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在广袤的宇宙中,三界内的人类社会只是一粒微尘,除此以外反而更多的却是神的世界。而且人类社会中也有许许多多修炼人得道后,成佛、成神、成仙的事例,也就是说,神甚至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人肉眼凡胎不能认识。

    人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造人、看护人的神,对身边的一些神圣的事情,多少也要有所了解和觉察吧,也许就有你自己也能成神的机会。

    登得彼岸,即见如来。

    佛国圣境当然不是人间景象,实在是殊胜无比,用尽人类的语言也无以描述。很多佛经中都有对佛国的描述,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是难以想象的。人间不是天堂,要在人间建立天堂般的美好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如来如此说:“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法,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

    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西游记》)

    这才是人类世界的根本法则的体现。

    如来见到唐僧,也要检验唐僧的通关文牒。据说,修炼人的道路上就是要过一个个的关,每一关都是对修炼人的磨难或考验,只有通过考验,过了关,才能继续前進,才能最终成功。要修炼圆满,就必须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通常是不允许被直接拿上去的。不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修炼者就很难具备起来巨大的威德,在神界中也会感到非常惭愧的,甚至惭愧得要主动下来的。所以说,修炼是没有捷径的,凡是说有什么“高招”、“技巧”的,要么就是邪门歪道,要么就是旁门左道,反正不是大道。

    所以,修炼中最关键的,还是百折不挠的恒心。

    (读者推荐)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pi/index.php?news=5043)
    TOP


    因果报应实录:宣帝滥杀无辜报应等身

    晓辉整理

    北朝北周宣帝宇文赟,还在做太子时,武帝就对他要求十分严格,常常派一个叫成慎的官员监察。如果成慎发现太子有一点过错而隐瞒不报,就将被处死。于是成慎时常将太子不法之事禀告武帝,武帝因此杖责太子百余次。

    等到太子即位,他仍然可以看见胳膊上被杖责的痕迹,因此询问成慎在什么地方。当时的成慎已经逃跑。官吏奉命将他抓回,宣帝随即将他赐死。成慎大声说道:“这是你父亲要求的,我有什么罪过?你滥杀无辜,一定会遭到报应。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不会放过你。”

    成慎死后,宣帝下令宫内,人们见面不得以目而视,不得在一起谈笑,而且还派官员记录众人的过失。

    左皇后的宫内有一宫女,一次因为欠身流出了眼泪,因此被奏劾。宫女回说是因为想起了往事所至。宣帝下令予以惩处。可是,当行刑之人打宫女头一下,宣帝的头就疼的很厉害;打宫女脖子一下,宣帝的脖子也开始痛。宣帝大怒着说:“这是我的冤家。”于是命人将其拉出去腰斩,而宣帝的腰也开始疼了起来。

    当天晚上,宣帝出南宫,病情逐渐加重。第二天早上,因为腰痛,连马也不能乘了,只能坐御车而入。所杀女子处有黑晕好象人形,宣帝命人刷了一次,还是如此。如此再三,仍然如此。有司于是挖开地面,用新土埋上,但是一个晚上又恢复如初。

    七、八日后,宣帝全身疮烂而死。他死的日期距离成慎死的日子只有二十多天。

    (资料来源:《法苑珠林》)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pi/index.php?news=5021)
    TOP


    民间传说:神山“蓬莱”

    茹之

    传说,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住着许多仙人。山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宫阙,珠玑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其中蓬莱在“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乃天帝总九天之维”。

    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兴,二曰员峤,三曰方丈,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慕名来到东海,希望见到传说中的神仙。他与当时的仙人安期生谈了三日三夜,赐他数千万金璧。秦始皇离去后,安期生丢弃金宝不顾,并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后来,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但未到蓬莱山,就因遇风浪而折回。

    “蓬莱”作为地名,大概起于汉武帝时期,唐代杜佑的《通典》记载:“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公元前133年,崇尚仙道的汉武帝来到蓬莱,寻访神山不遇,遂在此建了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

    历史上,人们多次在蓬莱观看到了“海市蜃楼”的奇景。用现代科学的所谓解释是“大气折射所致”,但又焉不是神仙将其生活场景展现给世人?让沉迷的世人多一份思考呢?

    TOP


    十论《金刚经》(一)

    秦政

    编辑的话:本系列文章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佛经《金刚经》的论述。我们觉得此文对向宗教界的人士讲真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在此转载。对于没有涉及向宗教界人士讲真相的大法弟子来说,是不需要看的。希望大家以法为师,做好师父要求我们做的三件事。

    ◇◇◇ ◇◇◇ ◇◇◇

    (人民报编者按:《十论金刚经》是秦政先生与佛教界朋友探讨金刚经的一些心得。本报分十日刊载)

    前言

    人类是很难汲取教训的,尽管非常注意“总结教训”。

    当年释迦传法,已经末法的婆罗门多方阻碍甚至构陷于他及其弟子。耶稣下世,败坏的犹太教文士们制造社会的仇恨,最终将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孔子周游六国讲其大成儒道,困于匡,厄于陈,被人讽为“惶惶如丧家之犬”。老子看透世态炎凉,要不是关尹宓喜这个难缠的弟子,恐五千言也等同阙如,不会留给人。可是,时间慢慢的行走中,释教积二千五百年形成的势力,大行于世,基督教在经历古罗马帝国三百年残酷迫害后,成了今天西方世界的支柱宗教,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核心思想,而道家的高妙仙法也为许多人津津乐道。这时,人们大概已经忘记他们的当初,更不会汲取教训于当下的态度。

    这里要破译的,乃是佛教徒们千古以来奉为圭臬的《金刚经》和《心经》,说实在的,解经并不是我们的所愿,但是众生如今以情感而不是以理性痴迷于这些自己并不明白的论述,加上许多别有用心者的错解谬论,致使这些东西已经成为人们走向觉悟,开启正见的一个大障碍,尤其是佛教界人士、居士们,但愿能够静心体察一下自己的立场,用理性去衡量一下当下的选择。历史终将走过一页前所未有的紊乱时代,开启一个清明而无比壮观的纪元,但此前的新旧更替与淘汰,却是一个攸关生命终极命运的界点。遂以诗启曰:

    噫--唹――-欷――――”

    危乎众生!
    正法凌迟,邪师说云;
    天地无正眼,只将钱做根。
    岂知生命!岂知升沉!

    “复次”教诲已淡忘,只记光头形。
    混混溪水欲濯衣,泥痕不分明。
    佛门已不净,
    用何清静?用何洗心?

    曾经千载读书城,今只剩形名。
    何来风雨敲黎明,谁人看分明?
    岚云飘拂说千年,几人识了真?
    难道轮回三千劫,尚且不平静?
    安得天风扫阴罹,再造新地身!
       
    秋山声声唤正法,
    浊水涛涛望清明。
    四大风化谁再造?
    轮转乾坤觉迷沦。
    归真,归真,
    直将三才清纯!

    棋局将残尽,云梯指霄云,
    可叹天下犹痴迷,只知玩迷魂。
    谁人新凿洗心池,吾将碧血荐群生。
    淘去污垢出净光,再听天乐耳暂明!
     
    噫-唹-欷!
    醒!醒!醒!”


    十论金刚经之第一

    1、《金刚经》与《心经》历来是大乘佛教最为重视的经典,经典的本义,是佛对他当年所领悟的宇宙真理的开示,对学者来说,是经常看修正自己提升自己的标准参照。因为经的本义如此,并不是拿来给人读着玩的,而是理解以后用以融摄心法和兑现行为的,如果读不懂,一直迷惑不解,那不止于徒然无益,若听信错解而使自己入于“迷謎”监狱而不知,就更可悲了。鉴于此,秦政决定自今日起以十论讲《金刚经》,决意起底经典本义,连接过去未来,读者诸君切莫凭感情以为狂,如你真正在求证生命的真谛,探寻佛法的真义,那么,且平心静气看下去。若不过以情绪偏好以维护某某人某某教,那在真正修道者的眼里,本身就非常的愚顽可笑,又何足道。

    2、《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历来佛教徒解释金刚二字为“不动”,又有所谓“如如不动”者,其实情迷中的生命,讲这 “不动”只是一种强为,不信你观照自己的心。一个没有达到完全在法上并且实证圆满的人,说自己“不动心”,要么是一种自欺的视而不见,要么是一种自我抬高。金刚,是不变的佛性的真实境界的比喻描述,却又非以人所认为的“金刚石”的特性可以简单概括,这是一种空性自在融摄一切而不入一切的圆满境,对修炼者来说是一种最上智,故曰“般若”。又因为这种境界只有达到自然味得,而没有真实实修为基础,说一千道一万,终究如给一个没有吃过梨的人讲梨的味道,给一个从没见过雪的人讲雪是一种什么东西,给一个没有亲自体味过波罗蜜的人讲波罗蜜的醉人芳香和醇酣的滋味。

    3、《金刚经》是一次通过对须菩提兼及大比丘们解法时讲出来的超脱三界以外空性自在、佛性无漏的真实境。人在修炼过程中,通过正法大道,坚定实修,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然就能明悟达到,达到就自然明白。这不是外求来的,而是一种正道修为圆满的自然而然结果。在那一层次,一切佛道神都是那个特性,就象人都具有人像一样的普通,所以也不是许多不明究竟的人以人情揣度的那样。

    4、因为是解法,就是回答中阐释法理,所以,必然是有针对性的。就象一个好老师给学生解答疑难一样,在他达到临界突破时让他放下对旧有框框的束缚,而开启新程的正见一样。举例来说,一个物理老师先讲牛顿经典力学,讲了很多定义,这些定义在这个阶段中的学生遵循以求得平面世界的物理规律的把握是很重要的,而且确实能够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可是,任何一种有限的定义在定义的框框内是有用的超出定义的范围时,反而就成了探寻真理继续向前的巨大阻碍了,所以就要“破”。比如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顺便提一下,这种提法都是很不正确的,不是爱因斯坦家的相对论,只不过是神意安排他来开启给人这个理论,他只不过是将一定层面的真理揭示出来而已。同样,释迦讲如来法,并不是释迦牟尼家的如来法,也只不过是神意安排他来给人类讲这个道理,其实在那一层次,就好象人懂得吃饭一样,是人人皆知皆明的。释迦也讲,如来如恒河沙数,所以,聪明的人绝不会用感情障碍了自己,而是理性冷静地分析,求得真道自家受用。而愚迷众生不过一生鹄首穷经,到死时一无所获。)

    5、因为是解法,对于大比丘们来说,就不必要再讲吃苦、行善、消业等等基本功课的重要了。当年释迦传法,也必然是“以人像行于世间,以人言示法理”。这是天定的必须的,因为人这个地方的生命是变得不好了掉下来,是神的慈悲再给人一次机会,所以造就这个迷的空间和这个低能而烦恼的肉身,将神识封锁進去,冀其迷中以求一悟。能悟出来,就回升,悟不出来变得更坏,就销毁。所以没有一个正传师父会以大显神通的方式来传法传道,那样的话就不存在迷中悟的问题,破迷的情况下连十恶不赦的人也要来修了,捣乱的魔也会跟着修的,谁不修啊?可是,要这样干,这个传法传道的人首先就破坏了宇宙的法理,他首先得掉下来,毁了。谁敢这样干啊?因为过去让人知道最高境界的佛就是如来,再高的是不允许人知道,宇宙有“隐”的原则嘛,后世不明所以的人就认为如来是“最高的”,他用人的等级观念、好名的变异之心来衡量这些事,总想附庸一种超人一等的感觉,结果就使自己可笑地更加迷惑。他没问一问:假如如来是最高的,如来是怎么造就的呢?一定还有造就如来的法吧?所以说,后来佛教传到中国,一直与中国原始的儒教与道教有斗争,有时非常激烈,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就是非常极端的时候。当时三教经常辨论,在宫廷里还由皇帝亲自主持,那么释教徒们就编出一些故事,诸如释迦下世出生连走七步,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是诽谤释迦牟尼佛,不是赞美他。他要这样干,他将首先掉下来。更何况,要采取通过投人胎转生的方式,还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圆容内涵: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通过切身的体验,与人“同作”,才能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真实疾苦和状态、特点、性情,才能在开悟之后有针对性地救度他们。西方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天使和小女孩的故事,非常的有教益,这可以作为这件事的一个反证。正因为表面上佛陀开悟得道后,常人并看不出来,人因为迷于肉身行识中,是非常低能的,即使是亲见神通,只当时激动一下,过后又疑惑了。就是因为这样,在释迦传法之时,有信的,有不信的,甚至有害他的,都有。即使信他的,也分成上中下士,这些上士一听佛陀讲证真法,本源心会,就生净信,按释迦的要求,出家修行,跟着佛陀,一心努力精進求圆满正觉。这些经常呆在释迦身边的弟子,就是经上所经常说的大比丘,就是上部座弟子。而那些中士或有净信而仍有顾虑挂碍或世俗职责放不开的人,就是当时的下部座弟子,还有就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带修不修的。历来圣觉大面积传法普度,也都避免不了这样的情况。

    6、既然是这样,因为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降伏人欲烦恼和执著开悟后,并不是一步就达到如来的果位,在以后四十九年的传法中,他也在逐渐的升华,一直到晚年达到如来的境界,这部经就是他晚年讲出来的,因此对佛教徒来说当然是如来讲法,非常重要。许多人认为释迦就是通过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天打坐开悟来,却忘记了他前此的修行和六年的苦行,其实是完成了消减生命业力的过程。释迦开悟后首先传的就是罗汉法,苦行是其中很基础的功课,他的法的核心道路,就是“戒定慧”,释迦在世的时候,印度还没有文字,释迦当年带弟子,也不要信徒看经书,因为也没经可看嘛。一天就是三件事:释迦讲法,然后领着他们要饭,再就是打坐实修,修禅定。天天如此。最早期,释迦是在森林里、山洞里带弟子修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每天只是近午时去要一餐饭,然后就是长期集体打坐入深定。这是非常辛苦的。因为辛苦,一些弟子还是受不了,有的偷偷在晚上脱下袈裟就跑回家去,也是有发生的。任何一门正法,都不会把人强拢在那里,这些也就必然成为其考验和淘汰的机制的一部分:道法自然。只有坚定实修,百折不挠的,最终才能开悟得正果。当时由于集体炼功,所要的食物有时会很少,加上印度本属湿热气候,人很爱吃葱、姜、蒜等食物,人在平时过世俗生活还没觉得有多大的问题,只是口有异味而已,因为人心不静嘛。但一旦长期入深定,修禅定成了非常重要的功课时,这个问题就突出了,中国有古老的五行学说,讲五行配五气,我们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在这个境界中是可以通过这个理来解释的,这葱姜蒜之所以常人觉得会有益于治疗某些病,是因为它本身含有微末的毒素,属阴热之物,而其气甚浊。人在深度禅定时,这个气味会非常呛人,影响人入静,所以,当年除了戒贪、淫、杀等明显的恶道外,将葱姜蒜视为“荤”,不准许吃,葷者,混也。当年的确是没有戒肉的,肉也不被视为荤。因为当时印度的人口并不象现在,是很少的,整个印度次大陆共有二百多个国家,许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农耕方式还不普及,食物很少,许多人甚至靠打猎维生,因为释迦佛要让弟子放下世俗之念,以断绝的方式来迅速地窒息人欲中的贪瞋痴欲,他以自己极端的切身体行建立出家制度,为了解决食物问题,就领着弟子要饭化缘,要饭的人是不能挑选食物的,当然就不能挑肉或非肉。

    7、说到要饭,佛教后来称之为化缘。其实化缘的概念很大,要饭是因为当时的修炼状态方式不得已而采用的方法,同时在要饭过程中,弟子们还得提高心性,接缘了缘,以不同的方式来给众生结下善缘。因为佛教徒采用的经营生命的方式,注定其成就后能够利益更多众生,眼下借你一饭之恩,他年报以超脱之重,也是佛家慈悲的一个圆容:既解决了修炼方式上的需要,又结下了将来救度众生的善缘。后来佛教传到中国,因为来中土的佛教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是东汉明帝刘庄邀请来的,中国这个地方的集体观念又认为“要饭的”总不可能是大德大智之人,并且很鄙视,认为是不劳而食,就出现了佛教修行形式上的某些变化,从皇家来说,让邀请来的圣者去要饭,觉得没有脸面,所以,就由国家给他们建居住地,并由国家划给土地和供养,因为最早安歇在鸿胪寺(就是外交国宾馆驿),又因为刘庄是梦中见白马驮经书东来,故赐名“白马寺”,尔后和尚的居住地皆加一“寺”字。而为了佛法在中土更好的传播,摄摩腾和竺法兰也就因地因时制宜,持钵要饭后来就只是行脚游方时才用。但“云游”制度起初非常严格,也是“一瓶一钵”,并无长物。在寺院,因为佛教讲出家,(四大皆空是对释迦讲的更高无形物质的一个概括,不是没有,而是完全空性无著。后来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出家无家,寺院并不是家,也并不作作为家来看待,而是作学校来看待。寺院,就是佛教的大学,丛林,就是佛家的课堂,这才是实质。既是学校,就有一个教学的过程和進阶,当初的寺院,制度非常严格,也是按照日中一食、禅堂读经、禅房打坐来的,禅房全是通铺,相互之间共同精進。为了启蒙,二尊者将佛陀主要教义中的关键部分,译成一个简要的读本,这就是《四十二章经》。因为入佛门,目地就非常的明确了,就要坚勇求正觉,尽快地破迷开悟,吃苦实修、断欲灭俗当然就是必要之义,对于食物乃至居处,是不择的。最早的庙堂,也是没有那么多塑像的,主要的是经典,是后来一步步地,因为佛教進入“相法”阶段(就是人没有那么高的悟性灵明,后天的污染更重了,得找一个榜样,利用外在的庄严而诱使众生来修习佛法),于是在寺院的格局建设、教具的增加和戒律的進一步完备上历代大德都在不断建树完备。以前和尚不做饭,后来建立寺院了,做饭时的肉香飘来,很勾引人,这个问题也突出了,为了保证禅定和读经的清静,后来就规定不准吃肉了。肉淡出佛教徒的餐桌,自然也衍生了一些理论,这也是佛法圆融的能力表现,但不让吃肉的意思,是不让人对肉起强大的执著,而非不吃肉就代表什么。因为对世间食物执著的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障碍,是肉身愚昧属性的一个关卡,后来的佛教徒有的居然搞起素食的什么“满汉全席”、“素炒腰花”、“素回锅肉”等等,还振振有词:我们没有吃肉,实在是完全搞反了不吃肉的定义,对食物味道的变本加厉的执著,却还觉得自己“修得清静”,在真正修道人眼里,这是非常可笑的。就象一个惯赌之人,虽然后来因为限制不赌钱了,可还是拿玉米籽或是小石子来作筹码一样,心中没有变啊。曰:我已经不赌钱了。可是关键在于,你的赌心是否没有了。空性在世间食物、穿着上,都是自然圆容无执的,也不是说穿着灰黄如土的袈袄,就是“清静”了。佛穿着金黄耀眼的袈裟,道爱穿紫色华美的大袍,他执著吗?他还是佛道,他没有你那些概念。而一个凡心不变的人,即使你穿着草裙,住着土床,吃着残饭,心中却名利情不去,那不过是伪态,不过是假修。

    8、小乘是大乘的基础,就象小学是大学的基础一样。在那些不明所以的人看来,小乘“着相”,大乘讲“空”,他用人的贪婪和私念在盘算,当然修大乘“更高”。那么,五十层高的大厦,你希望一步凌顶,你就喜欢第五十层的高度,可是,能不要登前面四十九层的功夫吗?这么简单的道理!就象儒家大成之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多好啊,一步达到圣贤。可是,你要没有“小学”的基础,训养了成熟而理性的礼义心法、孝悌之道化于自然,你不过徒诵章句,实伪君子之小人耳。所以,佛教在其正法、相法阶段,也就是释迦的法没坏之时,真修者都知道大乘要从小乘做起,吃苦行善,苦修禅定,并不是妄意谈禅。这个禅呢,其实就是究竟的空性的一个集中概述,可是这个空,不是假空,真空之境是布满一切的法性圆满,是对他以下的境界无所不包、无所遗漏自然无所不知而又无所执著的无碍空明。举例来说,在如来的境界,对如来以下的一切,大千世界的原理,一切众生所思所想,连牛马的思想他都知道,可是他的思想不会進入其中。如来也不亲自度众生,是如来有愿望,具体的事菩萨去做。

    9、在释迦的法没有坏的情况下,宇宙如果不是处在整体正法时期,那么,按释迦的戒定慧严格去修,(副元神)是能修成的。因为释迦从第六层宇宙下来,而佛教徒所说的极乐世界,在第二层宇宙的中心,所以,极乐世界的修持,后来人理解不了,似乎按他讲出的《阿弥陀经》参悟改良的净土法门,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开悟,人们就简单地这样去理解了,甚至有不明所以的末法时期佛教徒拿来骗人骗己。其实释迦的层次那么高,他直接穿越六层宇宙下来,从他在第六层宇宙创造的“大梵世界”带来甚深之法,同时也要使以下境界中许多佛世界掉下来的众生得到救度,这是他讲这些世界及其经的原因。因为人不知道,以前从什么世界掉下来的众生,当然也渴望回到故乡,而别的神佛的世界,与你本源的结构都不一样,就象你生为东方人,已经习惯于东方的思维、生活,把你强拿到西方去生活,你不愿意一样,而且你那真正的父母可是不放你走,如别人即使好意,让你去过更好一点的生活,这父母会不会追着你要人呢?那你很可能被视为人贩子。好心办坏事。神佛是不这样干的。那么,释迦帮助这以下层次的许多佛圆容他们的世界和愿望,但是那些佛可没有亲自来世间来做象释迦一样的普度的事业,那么,整条路就好象是释迦修的一样,一直修到第六层宇宙吧,(只能这样讲了),顺路就拐过极乐和琉璃世界,那就顺路带回去,你的愿望念念不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具体来帮你,他的法身就做为你护法,看护着你,保护着你,帮你演化功,到走的时候,接你走,到极乐世界。但因为整条路的特点、规则是释迦开的,你得按戒定慧修啊,即使念佛号表面很简单,可是真正的心法和修为那得遵从戒定慧,这也是不言自明的。而且,一个天机来,就是说:佛道神只度他的世界掉下来的人。这不是佛道神好象明哲保身,实在是他解决不了其它佛世界的问题,天上如来这一层的佛,我们举个例子,就好象都是大律师,可是大律师是有分工的,是有专长的,有的擅长这种案子,对那种案子的解决知之甚少或经验欠缺,而你却找错律师,虽然名声大,但不一定比一个一般的律师却很对你的案子有效。就这个意思。所以,佛道神慈悲,可以帮你,你念颂他,真诚地崇拜他,他可以点化或给你安排机缘。真正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就是宇宙的法的洪传。而当年在小的范围内,释迦从第六层宇宙下来,也自然可以圆容极乐、琉璃等相对低层世界的法。这绝对不可以看做释迦好象还不如阿弥陀,觉者没有那些人的可笑痴论,但要明白,释迦的可以让人知道的来历,也就不会犯糊涂。

    10、释迦当年讲这部经的时候,是在他的晚年,已经证悟如来果位后讲的。因为讲这部经典时他非常强调这经的重要,象当年他的十大弟子舍利弗、大伽叶、木健连等,就非常的上心,因为当初印度没有文字,只能靠他们口耳相传。即使他们智慧很高、记忆很好,也难免记忆上有差迟的地方,更况释教结集是释迦不在世五百年后才定,阿育王时代佛教才开始得到国家的尊崇,条件更好一些。那么,在长达五百年的口耳相传中,会不会有记漏、记差、记误的地方?肯定会有的。会不会有后来的弟子将自己理解的东西也舛入其中的呢?肯定会有的。尽管佛教“正法”阶段应该这些事情弟子会非常慎重,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也难免于此。《金刚经》十分明显地呈现了这个事情。在后人将其分成三十二品后,第十七品起,开始出现大量的重复,其实就是有人回忆出来的东西又不一样,他们的祖师又都是释迦座前大弟子,后人分不清楚是怎么回事,那就在后面又附上这些,以为参照。目地是不要漏了,万一释迦讲的还有这个意思呢?在后来鸠摩罗什译经时,这些贝叶经上的字也出现了残缺,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很多都是自己口授,让他的弟子记录,这些原来是有某某某回忆某某某这样说这样的话的,被他一概舍去。而玄奘所译,也参照了鸠摩罗什之译,故尔后人一方面读不懂经义而舛迷其中,一方面由于感情的作用,即使看到重三道四的复沓,也不敢质疑,还有感情去维护,以为在维护释迦牟尼佛呢。其实鸠摩罗什也好,玄奘法师也好,在译的过程中也必然掺杂入他们对佛法的理解,在后来传抄的过程中,还有因为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三教纷争这个持续的背景,因为要争胜而舛入其中的字句。这样,就使这部经因为译法上某些地方过于简略,某些地方加入个人的观念,而非佛陀原文,某些地方加入当时三教纷争求胜的因素,某些地方译文不准确,从而使这部经变成有史以来最难解证的几部经典之一。到今天,解此经的文字恐怕谁也说不出个确数,但真正探得奥义的极少,而能够明其所以,重新起废更新,完全将它讲明白的,那只有大法修炼人。在真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十分明白地看到,经有其背后的因素,在正常时期,背后是有护法神在的,所以,以前人们也知道念这部经对常人也可以起到护佑。但古人敬佛,一般人是不敢亵渎佛经,所以要请大德高僧来念经,而不是自己念。我们看到今天世面上流传的《金刚经文》,简直是一个斑驳状态,凡符合释迦原义的地方是闪耀光明的,而译之不确但并未舛乱的地方光就暗多了,而后人舛乱的地方就是黑黑的。因为释迦来源虽然很高,但在旧宇宙的法理中,他的法也只能度不入三界的副元神,对于主体的他真正的弟子,他在三界最上的无色界中开了一层天,叫大梵天,一直在那里看着他的弟子往复转生中积累巨大的威德,不同层次掉下来的生命,可以借用人体来修,也帮着圆容了象极乐、琉璃世界等的事情。而主体的生命,从未跳出三界过,这也是他当年慈悲地讲的“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的真正意思。因为释迦来是为传大法建立佛的文化,他一生吃苦无数,在大法洪传时,他也安排了他真正的弟子来得法,通过同化宇宙的法后,他将带他们离开三界,最低的他的弟子也要修到第六层宇宙上,这是他当年系统的安排下的。他的真正的弟子都是授记的,在额头上有一个卍字符。真正有功能的人,一眼就看到。所以,也并不是剃了光头,操着阿弥陀佛的口头禅,就是他的弟子。

    (待续)

    (人民报首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