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6日 星期六




  • 康熙皇帝诗作欣赏

  • 历史故事:智谏皇帝 以德感人

  • 汉字本义系列(40):背信食言丢老脸,移花接木延残喘

  • 观念粗叙(一):万物有灵

  • 今昔两重天 律师为大法弟子做精彩辩护

  • 天国乐团环绕马六甲古城演奏受民众欢迎

  • 珀斯第七场爆满 观众对神韵赞赏、感激、崇敬




  • TOP



    TOP



    TOP

    康熙皇帝诗作欣赏

    在中华历史上,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文治武功兼备、雄才大略、爱护百姓的圣明君主。康熙皇帝虽然是满族人,但他通晓满、蒙、汉多个民族的语言,他的书法、诗词俱佳,文学素养极高。在这些诗词中,康熙皇帝熟练的运用汉语的典故和修辞方法,吟诗作赋,出口成章,表露出康熙皇帝运用汉语言的水平极高。

    康熙皇帝的诗,题材广泛。这些诗词可以说是康熙皇帝平生的一个记录。既记录了康熙皇帝为治理黄河南巡的情景;又记录了康熙皇帝为国效力、征战沙场的情景;又记录了康熙皇帝游览寺庙、对神佛的恭敬。

    康熙皇帝的诗,大气磅礴,意境高远。让人读来,回味无穷,是不可多得的帝王诗词中的佳作。

    以下是康熙皇帝的几首诗,读者可以从中品味这位千古一帝的伟大情怀。

    一、康熙皇帝写景托物言志的诗:

    (1) 澄海楼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这首诗大意说:险峻的山海关城楼,高高矗立在荒凉的大地上,俯镇汪洋大海。极目远望,水天一色,云霞接入烟波辽阔的大海。这里的大海吞吐着百川河流。来朝的万国,从这里通航。波涛滚滚,让人感到乾坤之大。夜空群星璀璨,闪耀着清冷的光辉。蓬莱仙境在何处?不用像汉武帝那样去寻找了。

    这首诗是康熙八年九月写的。那时康熙皇帝仅十八岁,却流露出君临天下、踌躇满志的心情与气魄。此诗写得很有气势。作者视角从山海关城楼,向远处拉伸到海平面,思维又延伸到乾坤的广度,发出了此地如同蓬莱仙山的感叹。此诗,气势宏大,具备吞吐万象的气度。

    阆苑(làng yuàn):传说阆苑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2) 登澄海楼观海

    朱栏画栋最高楼,海色天容万象收。
    海底鱼龙应变化,天中云雨每蒸浮。
    无波不具全潮势,此日真成广汉游。
    仙客钓鳌非我意,凭轩帷是羡安流。

    这首诗大意说:在山海关雕梁画栋的那座最高的楼上,我倚着朱栏,看到海天一色,气象万千。海底龙腾鱼跃,天空中云雾蒸腾。若没有汹涌的波涛,就不具备海潮的气势。这一日,真成了自在的傲游。过着像仙人钓鳌的世外生活,不是我的本意。临窗垂目,我只是倾慕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啊。

    康熙皇帝的诗作善于借代和用典,这得益于他博览经典通晓历史。康熙皇帝的七言诗基本上遵循了律诗的规则,用词考究对仗工整,又富有音律美感。对于借代的运用恰到好处,通俗易懂又显得别具一格。以古喻今,彰显了康熙皇帝熟谙历史、学识渊博的素养,作为一国之君,能够做到以古鉴今,治国有道,是国之幸、民之福。

    比如:这首诗的“钓鳌”就是一个典故。龙伯钓鳌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

    (3) 弹琴峡

    琮琤流水意,彷佛似鸣琴。
    曲度泉归壑,声兼峡泛吟。
    空山传逸响,终古奏清音。
    不御金徽久,泠泠会素心。

    这首诗大意说:弹琴峡流水湍急,叮咚作响,仿佛琴声。水流曲折的流向沟壑,流水声在峡谷间回荡。空山传出飘逸的响声,奏出清音。出宫在外巡行,不坐在金銮殿上很久了,清泠的流水正好和素净的心境相合。整首诗描绘出清泠旷远的意境。

    (4) 御制诗一首

    婀娜花姿碧叶长,
    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
    纵使无人亦自芳。

    这首诗大意说:兰花的婀娜的花姿,衬着修长的碧叶。清风吹来,难以遮住深谷中的幽香。即使没有人摘取,把它作为佩饰,它依然自在的散发着芳香。作者托物言志,以兰花不求人摘取、静然自放,比喻不求人欣赏、自己保持高洁的情操。

    (5) 御制诗一首

    雨过风来紧,山塞花落迟。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一句,蕴含着深深的哲理。亭子遥遥的远离人间的喧嚣,不是离天空中的月宫更近、更容易得到先靠近月宫的便利吗?位于更高处的高枝不也是需要茂密繁盛的树木来烘托、才显出它的高吗?高枝离不开密树,人也是需要与有很多不如自己的人配合,才能做成事啊。

    (6)晓发虚谷

    帷宫雨后纳新凉,
    虚谷风来百草香。
    万里晴云任舒卷,
    凭高但见碧天长。

    这首诗大意说:雨后的行宫,清新凉爽。空谷里吹来青草的清香。万里晴空任凭云卷云舒。站在高处,只见蓝天广阔。抒发了作者见到天地广阔的喜悦心情。

    二、康熙皇帝拜谒古代圣贤的诗:

    谒大禹庙

    古庙青山下,登临晓霭中。
    梅梁存旧迹,金简纪神功。
    九载随刊力,千年统绪崇。
    兹来荐蘩藻,瞻对率群工。

    这首诗大意说:我来到青山下,在拂晓的晨雾中,登临古庙,拜谒大禹。会稽(今浙江绍兴)的大禹庙的木梁斑驳陆离,留着岁月的痕迹。金质的简册里记载着大禹的神奇功绩。大禹用了十三年来疏通洪水,数千年的帝王统治就是从他开始的。这次来拜谒大禹庙,回来后率领群臣,做一名贤德的帝王。

    这首诗的“梅梁”一词,指会稽(今浙江绍兴)禹庙的大梁。

    康熙皇帝作为一名满族皇帝,积极接受、推行华夏文化。康熙皇帝曾多次拜谒古代圣贤名人祠,并题写匾额。

    大禹是中华第一位帝王,中华第一个朝代——夏朝就是从大禹开始的。世界各民族都有大洪水的传说。传说,大洪水把人类的上一次的文明毁掉了,之后,人类又开始了新的一期的文明。大禹就生活在大洪水过后的时期。大禹采用疏通洪水、顺应自然,而不是堵截洪水、改造自然的办法,使水患平息。反映了古人敬天顺天的品质。

    三、康熙皇帝登临寺庙的诗:

    (1) 灵隐

    灵山含秀色,鹫岭起嵯峨。
    梵宇盘空出,香云绕地多。
    开襟对层碧,下马抚烟萝。
    羽卫闲来往,非同问法过。

    这是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描写灵隐寺的诗。

    这首诗大意说:钟灵神秀的山峰含着秀色,灵隐寺借着高峻山势建起。庙宇盘空而出,佛案上燃的香烟气缭绕。敞开衣襟,对着的是层叠的青山。下马抚摸着藤萝,来到清幽的修行之地。

    这首诗运用了典故和借代。“鹫岭”本为印度灵鹫山的简称,据说灵隐寺所在的山峰,就像是灵鹫山从印度飞来的,于是,常用“鹫岭”借指灵隐寺。这既是一个典故,又是一处“借代”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的“烟萝”也是一处“借代”。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灵隐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山上。康熙皇帝一生六次南巡,五次驻跸在灵隐山。康熙二十八年(l689年),康熙皇帝来到杭州,在灵隐寺写下此诗。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面朝飞来峰。在飞来峰上,有一尊石刻弥勒像是宋乾德四年(956年)所造,是中华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该造像腹部胖胖的,袒胸鼓腹,开怀大笑。

    飞来峰还有一个有关济公和尚的传说。相传,灵隐寺的济公和尚,预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将要压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人们赶快离开。村里人不相信,不肯听济公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救人,感到济公救人急切的善心。

    (2) 天宁寺

    小艇沿流画桨轻,
    鹿园钟磐有余清。
    门前一带邗沟水,
    脉脉常含万古情。

    这首诗大意说:小船沿着水流飘荡,木桨轻轻划动。天宁寺园子里的钟磬之声,余音袅袅,清冽悠远。天宁寺门前的扬州古运河,水波脉脉,含着万古的文化气韵和历史沧桑感。

    (3) 登景忠山

    景忠远上日方阑,岩壑层层生早寒。
    岭腹冻云凝玉仗,山中瑞气接仙鸾。
    鸣钟涧里经声近,击鼓楼前树影残。
    缭绕旌旗萦石道,六龙行处万民观。

    这首诗大意说:景忠山上太阳刚刚落下,层层的岩石沟壑早早生了寒气。山岭里云雾冷冻、凝结在玉石手杖上,山中的祥瑞之气仿佛在迎接仙鸾神鸟。山涧里寺庙的钟声鸣响,修炼人的诵经声听起来很近。楼前击鼓声阵阵,树影斑驳。皇家的旌旗在石头道路上萦绕飘荡。皇帝出行之处,万民来迎接、瞻仰。

    这是康熙皇帝登上河北省迁西县的景忠山时,作的诗。

    景忠山位于迁西县境内,此山佛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康熙皇帝曾登临此山,御题“天下名山”。景忠山上,现存的碧霞元君大殿,建于清代。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风景鬼斧神工,风格独具。

    四、康熙皇帝征战沙场、关心士兵的诗:

    (1) 班师次拖陵

    战马初闲甲士欢,
    挥戈早已破楼兰。
    弥天星斗销兵器,
    照彻边山五月寒。

    康熙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建立了很大的功绩。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联合蒙古诸王,突然亲征噶尔丹。新疆首领噶尔丹在克鲁伦河望见康熙皇帝亲征,始料未及,不敢与康熙皇帝对抗,不战而逃,立刻逃的无影无踪。之后,康熙皇帝班师,留下大将军“费扬古”(人名),在昭莫多地区,大败噶尔丹。这首诗,就是康熙皇帝在亲征噶尔丹、班师回京、到达拖陵地区时、所作的诗。

    这首诗大意说:刚下战场,战马刚刚得到闲暇,尤未脱下盔甲的士兵欢欣喜悦。就像黄帝只是舞动兵器、天下就归心、臣服了那样,康熙皇帝只是亲自领着士兵冲锋,噶尔丹就被震慑的不战而逃了。于是,挥戈之间,新疆的噶尔丹势力就不攻自破了。漫天的星斗遮住了兵器的寒光,照彻边境的关山,好一派边塞风光。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挥戈之间、就使敌人闻风而逃的喜悦心情。

    新疆的楼兰古城,借指准葛尔首领噶尔丹。这也是一处借代。

    (2) 御制诗一首

    挽弓策马论英雄,漫卷黄沙破帝宫。
    文治武功真大略,佩文新谱墨林崇。

    这首诗大意说,挽弓策马评论英雄,马蹄卷起漫天黄沙,攻破敌人的皇宫。文治武功兼备,才是真的雄才大略,新谱写的篇章使文士们佩服崇敬。这首诗文字浅白易懂,却气势、韵味十足。在这首诗里,挽弓策马,漫卷黄沙,聊聊数笔,描绘出沙漠景象和英雄形象。整首诗体现出一种豪迈之情。

    (3) 瀚海

    四月天山路,今朝潮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这首诗写在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之时。这首诗大意说:康熙35年(1696年)四月,大清的士兵踏上了通往天山的道路,向着大漠行军。堆积的黄沙在绝域边塞流动,落日的余辉给连绵的兵营镀上金色。作战是因为声讨罪人,驰骋沙漠是为了息兵休战。敢说皇帝的马车重要吗?皇帝也应辛苦的从事亲征。表达了康熙皇帝与士兵同甘共苦、保卫国家的情怀。

    (4)  赐将士食

    万骑拥雕弓,长鸣向北风。
    龙荒弥旷远,虎旅正骁雄。
    战鼓黄云外,旌门紫气中。
    朕躬方蓐食,与尔六军同。

    这首诗大意说:成千上万的骑兵携带雕翎弓箭,战马迎着北风向北方长鸣。漠北弥足旷远,势如猛虎的劲旅正骁勇雄壮。战鼓在大漠的黄色沙尘中擂响,旌旗在祥瑞的紫气中飘荡。朕早上亲自与你们六军的将士吃相同的饭。整首诗描绘出一幅漠北的军旅景象,描写了康熙皇帝赐给将士食物、和士兵同甘共苦的美德。

    (5) 剿噶尔丹大捷

    残寇疲宵遁,横冲节制兵。
    我师乘锐气,谁许丐馀生。
    貔虎三军合,鲸鲵一战平。
    愧称谋画定,讨罪荷天成。

    康熙皇帝的诗句底气十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首诗大意说:残余的外寇——噶尔丹,疲劳的连夜逃遁,突然遭遇我军。我军乘着旗开得胜的锐气,谁也不会在余生中苟且偷生。如虎的勇猛的将士,三军会合。通过一场战斗,就平定了凶恶的敌人。羞愧于声称是靠谋划平定了敌军,讨伐罪人靠的是上天使事情成功。整首诗表现了康熙皇帝敬信上天、感恩神佛的情怀、和不肯贪天之功的谦虚的人生态度。

    “貔虎”(pí hǔ)一词,出自《尚书·周书·牧誓》 ,比喻勇猛的将士。“鲸鲵”(jīng ní)一词,比喻凶恶的敌人,使用了比喻的修饰手法。

    五、康熙皇帝关心民生、渴求人才的诗:

    (1)己卯南巡视河工回跸

    行遍江南水与山,
    柳舒花放鸟绵蛮。
    明朝又入邳徐路,
    凤阙龙楼计日还。

    这首诗大意说:在南巡黄河途中,行遍了江南的山水,满眼都是柳枝舒展,鲜花绽放,鸟鸣声绵延婉转。明天又踏上通往徐州的道路,过不了多少日子就能回到皇宫了。整首诗记录了康熙皇帝为治理黄河、在出巡江南、回到行宫时的情景,表现了康熙皇帝重视民生、关心百姓疾苦的美德。

    康熙皇帝视察黄河水务,沿途遍览江南美景,又马不停蹄的赶路,回到紫禁城,处理朝中大小奏章,十分勤政。

    “绵蛮”一词,出自《诗.小雅.绵蛮》,指小鸟的鸣叫声。

    (2) 登都城

    城高千仞卫山川,
    虎踞龙盘王气全。
    车马往来云雾里,
    民生休戚在当前。

    这首诗大意说:京城的城墙极高,保卫着山川。京城里,虎踞龙盘,帝王之气很全。京城里,车水马龙,往来穿梭,如同在云雾里。与民生休戚相关的事正在当前。体现了康熙皇帝关心民生、关心百姓生活幸福与祸患、关心百姓喜乐与忧虑的爱民如子的情怀。

    康熙皇帝还在《松花江网鱼最多颁赐从臣》这首诗中写道“松花江水深千尺,捩柁移舟网亲掷。”“遍令颁赐扈从臣,幕下然薪递烹炙。天下才俊散四方,网罗咸使登岩廊。尔等触物思比讬,捕鱼勿谓情之常。”在这首诗里,康熙从亲自撒网捕鱼、把鱼赐给大臣吃,联想到网罗天下人才。从中可见,康熙皇帝时时不忘为国家寻求人才、礼贤下士、爱惜人才的情操。

    此外,康熙皇帝还写过《时巡近效悯农事有作》、《御制耕织图》等诗,体现了康熙皇帝关心农事、怜悯务农的百姓、关心民生生活,是一位爱民的好皇帝。

    康熙皇帝敬农重农的一个表现就是亲自耕种,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礼制规定: “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一推就是耕作一个来回。每年春耕季节,康熙皇帝在先农坛举行祭农仪式,在御用农田里,亲自“三推”以示重视农桑。康熙皇帝在西苑开辟的御用农田,先后种植了十几种稻米。

    六、康熙皇帝教导子女的诗:

    勤俭守家法,为仁勉四箴。
    读书须立体,学问便从心。
    佻达愆非浅,浮华罪渐深。
    人皆知此道,何必论古今。

    康熙皇帝培养子女,尽心尽力、倾注心血,曾亲自教授儿子诗书骑射。这位慈父曾多次写诗赠给各位皇子,他把孩子们叫到膝前循循教诲,把做人处事的道理传授给孩子们。虽然太子(二皇子)有错被废,但是康熙皇帝却特别宽容,一再给太子机会,再次立二皇子为太子,直到太子再次犯错,不能承担大任,康熙皇帝才第二次废太子。然而,在废太子后,康熙皇帝却去探望太子,给太子送去衣物、吃食,尽到慈父的责任。

    另外,康熙皇帝在皇后病逝后,再未立皇后,他悼念皇后发妻的诗,十分真挚感人,体现了皇家父慈子孝、帝后和睦的家庭气氛。

    结束语:

    康熙皇帝通晓历史,又受到过良好的文学熏陶,同时又学识渊博、 涉猎广泛、眼界宽广。以上这些要素,使他的诗文内容丰富、熟用典故、平实易懂,具有独特的气质内涵,在历代帝王的诗文创作中独树一帜。

    个人认识,欢迎指正。 



    TOP

    历史故事:智谏皇帝 以德感人

    柳公绰是唐朝的大臣。

    唐朝时,唐宪宗沉溺于出游打猎,影响处理朝政,很难听得进直言强谏。唐朝元和五年皇历十一月,柳公绰献《太医箴》一篇,智慧的借养生劝谏唐宪宗,说:“打猎出游取乐,使情志浮动;驰骋猎场使形体劳累,在猎场咤叱叫喊会伤身体的元气。”他没有生硬强劝,而是把打猎不利于养生的道理,娓娓道来。唐宪宗非常赞许,奖赏了他,说:“爱卿为朕担忧如此深啊。”

    元和九年,吴元济起兵反抗朝廷。当时,柳公绰在鄂州当官。朝廷让柳公绰带着鄂州士兵出征。柳公绰时常派人关心士兵家里的情况。如生病、生孩子、办丧事,必定给与丰厚的资助。士兵都感动的说:“中丞为我们处理家事,我们用什么报效啊?”故而,鄂州兵屡战屡胜。

    柳公绰的马侵害了圉人,柳公绰命令把自己的马斩首示众。宾客劝阻说:“可惜了良马,是圉人自己提防不到啊。”柳公绰说:“怎么会有良马会害人呢?”处置了自己的马。

    唐敬宗即位后,太和四年,北方匈奴派遣李畅,带着一万匹马,来与唐朝朝廷作交易,托辞说是入贡。所过州府,守将表面礼遇他,把李畅留在驿馆,却在外面派兵戒备,害怕他抢掠。等李畅到了柳公绰的辖区,柳公绰派下属“祖考恭”(人名)一个人骑着一匹马前来慰问,待之以修好之意。李畅感动于柳公绰的信任、恩义,默默流泪,慢慢的驱赶马匹,沿着道路的中间走(避免碰到道路两边的庄稼),不妄自纵马奔跑和打猎。李畅交易完马,就返回了,不敢侵犯。

    有个“沙陁”部落,各州都畏惧、躲避他们。柳公绰到这里镇守时,部落酋长的妻子、母亲来柳公绰的辖区,柳公绰就用酒食慰问她们。“沙陁”部落很感动,唐朝得到这个部落的效力,深深受益。

    柳公绰天生仁孝,侍奉继母薛氏三十年,姻亲家的亲戚都不知柳公绰不是薛氏所生。这实在不是普通的心胸。

    (《旧唐书》)
     



    TOP

    汉字本义系列(40):背信食言丢老脸,移花接木延残喘

    ---字部“僉、斂、辵”

    “革命”二字被共产党徒吹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共党所有的举动似乎都是围绕着这个概念发起和展开的。那么它们所说的革命到底是什么呢?听其言不如观其行,从此前几篇系列文章中浮光掠影式的简略回顾我们已然能够以点代面的看清,所谓的“革命”其实就是邪共霸物虐心、祸乱人世的代名词。无论邪共怎样为这个名词涂脂抹粉、描红贴金,都无法掩饰这两个字的字缝里不断渗流的斑斓血泪。这血泪,既有来自党外无辜的,又有来自党内互残的。整个这部“革命”史中所包含的无尽罪恶,只要你有勇气去看,你会发现那真是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共党在邪灵支配下,其所行从来都是悖天逆理的。为了得以施行,它一般先用谎言灌输,通过颠倒黑白使人产生误判和误为。如果这一奸计不成,就会立刻露出暴恶的本相,对胆敢越雷池者进行残酷的打击。于是无奈之下的人们只好顺着邪共的意志倒行逆施,并因违背规律而撞得头破血流,最终沦为错误指令的牺牲品。当人民用血泪甚至尸骨换来此路不通的结论时,邪共最无耻的一面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它不但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反而会把之前的调门升的更高,口号喊的更响,但实际上却早已偷梁换柱、声东击西,干起了言行相诡、自打老脸的勾当。

    僉 15-341212121213434字部概义:同字义,敛集,向区域内收聚。参见该字。

    【儉、俭】小篆从人从僉。人(在某方面的性行)收聚不铺张,敛约不放纵。[节俭][恭俭]
    【撿、捡】小篆从手从僉。把散落的物件收敛、拾聚。
    【檢、检】小篆从木从僉。将木制器物(泛表各种事物)敛聚、集中。[检举:敛集罪状向上告发][检查:将敛集到范畴内的全部物件零散化的逐个察看]。
    【瞼、睑】小篆从目从僉。(在眼睛睁开后)可以收敛、聚拢到眼眶边缘的眼皮。
    【簽、签】从竹从僉。敛集事物属性的众多长条状竹制小片(一般其头端回敛如剑形以便抽插。多用于书写、标记互不相同的简短字符)泛表类似情势的物品。衍义1词组[竹签:竹制的各种长形尖头小片或小棍]的略用。2词组[标签:标注有各种信息的穿扎(或粘贴)在器物上的竹片(或纸片)]的略用。3词组[签合:像别上标签一样极其粗略的扎合]的略用。4词组[签署:古代用片状竹木作为执行凭证,授权者通过在竹签的末尾标注自己的名号表示对指令的堵截(防止别人另外私自增加)和确认。现泛表在文书尾部署名以示认定]的略用。
    【劍、剑】小篆从僉从刀。除剑柄外的剑体均为回敛的锋刃状即头端尖利、两面有刃的长形刀具。
    【斂、敛】小篆从僉从攴。使收聚,集中。
    【殮、殓】从歺从僉。敛集死者及其物品(以便收装下葬)。
    【險、险】小篆从阜从僉。使人收束敛约、不敢触及的危阻情势。一不小心就有恶劣后果的障碍。
    【驗、验】小篆从马从僉。敛集到行动中。指将相关事物诉诸实践(以试探、检查或者证明其效果)。衍义为[实验][验证][应验]等词组的略用。
    【臉、脸】从肉从僉。头部由前向后呈弧面收敛的(而非平面状的)皮肤表面,即“脸面”。
    “斂”部概义同字义。
    【潋】从水从斂。用于[潋滟:形容具有反射效果的水面在敛集到艳丽光影后的动人情态]等词组。

    在政治上,中共为了把它独裁残暴的“革命”事业输出到全球,登高振臂、甚嚣尘上,与可能走修正主义的当权派内斗的天翻地覆、鬼哭狼嚎,对共产主义似乎信仰到了死心塌地的程度。然而当苏军大兵压境、核武蓄势待发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却出现了:中共求生心切,顾不上众多共产小国的睽睽直视,竟然也步起了苏修的后尘,“背叛”革命,向不共戴天的“美帝”抛去了橄榄枝!就像两个盗匪为了对付警察而买枪弄炮一样,两党沆瀣一气研制核武原本是为了抗衡民主阵营,不想二匪却先行火拼,因来自同伙的威胁更大,结果反去求助警察给予庇护了,可见共产之流都是什么货色,其嘴脸昭然若揭。中共穷途末路,最后落到与水火不容的敌对国家握手言欢,行径上早已经欺师灭祖了,但是口径上依然大言不惭,继续恬然自安的在社会主义阵营里鬼混,对众叛亲离的国际处境装聋作哑,对似懂非懂的国内百姓云山雾罩。

    在经济上,中共穷凶极恶的将所有资产阶级斩尽诛绝,甚至连养鸡卖菜的小农经济都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给残忍割掉,这些苛政共对多少人造成深重灾难已经无从统计。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老百姓简直是点盏油灯都算犯法。然而中共霸尽资财却狗屁不通,搞得民生凋敝、哀鸿遍野,建政30年后,举国上下竟然被糟蹋的一片狼藉。万般无奈,为了苟延残喘只好移花接木,又重新搞起了资产私有化“改革”。今非昔比,这回中共自己堂而皇之的满山放火你猜咋说?这并不是资本主义,这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怪不得中共能一直“从胜利走向胜利”,原来秘诀在此啊。

    辵 07-3332134 字部概义:同字义,有关行走踪迹的。参见该字。
    【送】( 金)( 篆)金文从辵从火从廾从二,小篆省二,其义相同。双手承托着物品热切主动的前行、(向另者)登门奉上。进呈(给别人)。泛表既行出又外给的情势。[送别]
    【徒】( 金)金文小篆从辵从土。踏土而行。指不用车马在地面纯粹步行。泛表不借助其他器具的,单单只凭或只有事物自己的。[徒手:只用手][学徒:只是学习(而不获取劳动报酬)的弟子]。
    【延】( 篆)小篆从廴从止从丿。事物在时空中的着落点在保持原有占位的前提下不发生间断的继续拓展、加长。
    (注:小篆中的“廴”是将“彳”的底部拖曳拉长而来。表示形态并非孤起,而是在原物基础上的续展。小篆的“建”字之所以从廴从聿,也是为表与所建之物浑然固连的情势。但是为了寥寥几字另立字部,综合取舍其贴切度、必要性以及与金文的承袭性,还是不妨直接解作从辵从丿。因为这个“丿”已经包含了与原物的联系,和“系”字上部的“丿”用法一样。故此将“延”归入“辵”部)。



    TOP

    观念粗叙(一):万物有灵

    这些年一路风雨走来,我不仅深知坏人们招摇撞骗的伎俩,魔妖们曾在耳边轻语,诉说它们灰暗的心思和在尘世中想要获得的梦想计划。我还熟知圣者们的故事和他们留下的足迹,恍如渺无人烟的沙漠里忽然出现的绿洲。

    那亘古的过去曾经出现过许多毕生苦修的僧道、哲学家、学术家、艺术家与文人武将,他们无休无止研习着古老的儒释道经典,开创出了灿烂的古典文化艺术,并最终汇聚成了渗透着浓郁修炼色彩的华夏神传文化体系。

    而今世是一个更为殊胜的时代。

    驻世的创世主是慈悲的,已经为众生搭建好了一部天梯!我们再不用到处寻找什么绝世天机或者未公诸于世的秘法了。谁能按照着那些公诸于世并理白言白的经书去实修就足以改变命运和回归天国了。

    当遥远的法鼓声惊走了眼睑上的睡眠,永恒的佛光普照着在万古久远的期待中变得疲惫无奈积满了风尘的心灵。

    在执迷不舍的尘路之上依然到处充满着诱惑、恐惧、执著,缠绕着情丝、弥漫着观念。那些压抑、扭曲、渴望得到信奉的烂朽唯物者和醉生梦死的权贵们更是被充满无数喧嚣的金属机器的物质世界吞没了。

    每到了秋天,踏秋的人们悠然地欣赏着芳草萋萋的大地上散落的黄叶和萧萧绿叶间杂缀着的粉红色花,那谁又能悠然地看透思想中飘零翻飞的观念?谁又能用洗净了后天观念的纯净的心去迎接佛光的照耀呢? 我们始终无视久至人间的佛法之慈悲与苦度,依然低头在风雨交加的世上寻找着传说中圣洁的家园。我们找遍了从巨砾和淤泥上滚滚流向大地四方的江河,找遍了密林里隐蔽的白杨树荫影下散发出隐约泥味的许多空地,找遍了寺院和道观香火热闹的神殿之上虚隐的信仰之地,找遍了城市里许多不同的图书馆里安静的阅览室,依然没见到那圣洁家园的半点踪迹。 沉浮在苦海里的众生依然需要生息在这尘世里,这里是淹埋了本性的此岸。所幸今世创世主与我们同在人间,我们必将在佛法中洗净自己,归向那圣洁的宇宙家园。 我深省了这一路上所有的荣耀与魔难、辛酸与快乐、慈悲与迷惑、坚定与无助、佛恩与尘缘、牵缠与升华,必将断尽一切杂念,舍尽一切执著,放下一切欲望,改变一切观念,回归空静、智慧、殊胜、慈爱与纯真的佛性。 生命的超越与升华不是靠一双永不知疲倦的赤脚拖着倦怠的肉身在地上去求索,而是在佛法中参透了佛性。 谁能把心中弥漫飞扬的观念洗尽,本性的万丈佛光就会冲向四极八荒,透亮了渐悟中的生命。

    在恶污发臭,黑浪滚滚的苍茫大地上,圣洁的生命化成一朵飘散着纯香的莲花,在漫漫长夜里守望他的足音。我知道他是了解的,知道生命的脆弱,知道我时日不多,我知道他会在生命之花最绚烂的时候到达,摘下这朵净莲,带我回家。

    万物有灵(一)

    从古至今,有许多先知、圣人们曾提示过许多关于宇宙、天地、万物和不同境界里众多生命种类的不同程度的真理,只是那些充满智慧的古代语言到了今天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感受。

    在这个世代,一切似乎又充满了迷茫,不知何处才可以安顿我们的灵魂!

    废气熏城,地铁呼啸着以其经年不变的节奏行驶在铺设于黑暗的隧道和灯光明亮的站台里冰冷的铁轨上。

    商业街上新架的广告和已经破旧的广告铺满了墙面和门头。

    初到城里的乡下男孩紧张不安地看着每一辆到站的公交车生怕错过的车次迷路在举目无亲的大都会里了。

    时尚艳丽挎着手袋的女士们身上飘逸的名贵香水味即时地被或停或行的车流里喷出的废气吹散了。

    深夜未眠、神情疲惫、酒意已经消散的老板们在城市的各处左转右转地寻找着紧张的停车位。

    近郊的香蕉地里的农夫疲惫地忙碌在烈日里,缓慢的节奏似乎无法和现代的城市相容。破败的村落似乎已经被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抛弃了,像垂老的留守者一样无望地回想着已经绝灭了的田园时代优雅的生活景致。

    在这个优昙婆罗花开的时代,充满神性的大地忍受着无数的创伤像慈母一样地拥抱着上面成千上万的城市与村落。

    家家户户的人们生息在高原、草原、山谷、河岸边、田野旁、森林里、高速路两边等等居住地上。

    七十亿遍布世界的众生各自在地球的某一方沉醉在无数的欢乐幸福和痛苦忧伤里,痴迷地追逐着名利情所构建的尘世千万年无休无止的迷梦。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大地是活的,不知道她有生命,正是她慈爱地拥抱了亿万的众生,她和天空流照下来的喜悦慈祥的阳光合抱了这里的一切生灵。

    我们已经远离了曾经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山水明媚的田园时代進入了信息时代依然需要通过一双肉眼来看世界,通过耳朵来倾听世界,通过双手拥抱世界,通过大脑来理解世界。

    现代科技拓展了我们眼睛和耳朵,我们可以看得更遥远听得更遥远了。我们只需要打开电脑或者电视就可以看到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草地上,有一只数日未食的棕色雄狮正静静地坐在枯黄的草丛里扭头凝望着远方的空旷沙地;也可以看到更遥远的美洲大峡谷里的一根多年前就死亡的树上,一只白颈白头的鹰凶狠地歇息或在粗大的树杆之上大声鸣叫着;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查看过去的某一个冬天里,在北极群岛的冰川上,有一只北极熊抬着头忧郁地望着前方默默地迎着猛烈的风雪走在厚厚的冰谷上;我们还可以查看十年前的某一天,在南太平洋的圣诞岛上,一群军舰鸟木然地望着海面上喷出巨大的水柱的鲸鱼,鲸鱼黑色的脊背闪着冷色湿润的光,海浪轻轻地发出细响的景象……

    今天,我们脚下黑色、黄色的、棕色的泥土上依旧生长着绿草、花卉、藤萝、灌木、乔木等等植物,在潮湿或干枯的高原、山地、平原、沙漠、丛林、草原、江河、海洋上仍然繁衍着无数的生命包括细菌类、虫类、兽类、鸟类、鱼类……而我们人类却渐渐地远离了自然,以现代社会拼命求食的方式继续着无休无止的平凡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以前能够让人知道的最大宇宙范围就是须弥山。在须弥山的四周有四个洲,东边是东胜神洲,南边是南赡部洲,西边是西牛贺洲,北边是北俱卢洲。

    我们人间就是在南赡部洲里的一粒小小尘埃之上,佛教也把我们肉眼可以观察到这个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僧众们告诉我们说这个词是忍耐的意思,因为我们人必须忍受种种苦难,我们亿万年来就以苦难的方式就生活在这蔚蓝色星球之上,经历过无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我们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万物都是活的,可是我们每一天推开门,踏着冰冷的密集交错的水泥道路,扶着光滑的或上或下的不锈钢手扶栏杆,穿过迎面而开的贴着浅色指示条的玻璃自动门,看着云隙里透出来的阳光照在高楼密集的中央城区里纵横交错的宽阔街道上,回想着脚下冰冷的泥土、山上坚硬的石头、河边潮湿的泥沙、流动的溪水、吹拂在弄堂里的晨风,又从哪里可以看得出这些冰冷死寂的物质会是有生命的,这些众多种类的物质它们怎么会是有灵性的呢?从什么地方能够展现出物质的生命灵性来呢?

    科学制造了世界的分歧(二)

    近代的人类科学创立了唯物论,而最终使人们毫无顾忌地抛弃了神佛与天主而进入了一个冰冷的物质世界。

    可是物质世界也是无边旷远的充满无穷奥秘的领域,是由极其微观极其微观物质粒子一层层向更洪观物质粒子组合创生的层层叠叠时空的物质世界。

    如果我们从物质开始了解宇宙广袤万物中无所不在的物质世界,就将進入到一个极为广阔遍布洪观和微观的无数层次的世界了。

    当我们用那双曾经用怜爱的眼神凝视过我们的小孩和曾经用仇视的目光去憎恨过仇敌的眼睛来观察世界时,世界便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所理解的。

    从近代以来,我们被告之说物质是没有生命的,但真相并非如此,物质也是有生命的。

    本来宇宙是个圆满无暇的整体,它整体地存在着,并不是支离破碎的。物质和精神在宇宙中是合一同存的整体,但我们人类都喜欢从自己认可的角度去分裂地认识宇宙万物。

    千百年来,有从各种理性冷静的唯物论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有从各种空灵智慧的唯心论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有从各种严谨繁复的科学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有从各种仪式众多的宗教角度去认识世界,有从充满痛苦悲欢的人生经验角度去认识世界的等等,事实上是人类在漫长渐進的对宇宙万物的认识过程中把一个整体的宇宙认识得支离破碎了。

    众多的知识体系与派别不过是些能够自圆其说的知识碎片而已,人们就把这些知识理论的碎片象镜子一样映象出来的一切认识结果当成了外部世界的真实。

    久远以来无数的学者、科学家、哲人、智者怀着痛苦的自信而艰难地在人世间推销着自家的学说,以证实自己聊以自慰的聪明才智与漫长艰辛的付出,渐渐地人间就成了一个充斥着无数的学说与科学以及各种意识形态而处于歧路遍地的世界了。

    肉身有限的感官尺度已经注定了人对宇宙与万物的探索只能是一孔之见。人类从一个自己所专注的观测孔里透过他自己选择的唯物或者唯心再不就是科学与宗教的偏色镜去认识世界,所以当无数的学说与意识形态通过教育、宣传、学习等方式象万马奔腾一样从我们大脑里踏过之后,便把一些支离破碎的认识与观念留下来了。

    各种学说与科技带来的千奇百怪的观念分歧与纷彩缤呈的认识结果都是由观察与认识出发点决定的,当认识者的基点偏向唯物或者偏向唯心的时候其最终的结果已经注定了。

    现代的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是分割和拆解,就是通常说的还原论。人们喜欢把事物分拆了去认识它。科技工作者对一个领域认识越深入,往往认识的领域就越小。拿医生来说,初级社区医生什么病都知道一些,甚至看病也不分内、外科,更大一些专业医院的医生就要开始分科了,更高级职称的医生所擅长的专业就更细了,往上到了知名专家医生那里诊病的科目就分得更窄了,有的甚至只看单一的病种了。

    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现代科学是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实证科学在专业越分越细的同时,其擅长的专业知识面也越来越窄,越来越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越来越难以从整体上去认识庐山真面目了。

    已经没落和被主动抛弃了的古代中国科技倡导的是整体宇宙观。古人习惯从整体上去认识宇宙与人生,这就是不同的认识方式造成科技发展的不同。

    当今无论是依靠科技还是世俗化了的宗教都无法构建出整体合一的宇宙观的。人类各个领域里充满了经年不息的纷争和矛盾,人都坚信自己的观念和看法才是正确的。

    今天由于物质科学和唯物论一家独大的局面使人们往往轻视精神领域,这种轻视精神领域的观念也冲击了以修心为主的修炼领域。人们都注重自己看了多少遍经书,做过多少神圣或者善良的事情,曾经引导过多少人向道求佛,人们很容易地就偏好外在的外显的行为,至于自己苦修了那么多年有没有放下七情六欲啊?有没有修出大慈悲心啊?自己目前的内心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的局面啊?人们很容易找理由去绕过这些尖锐的问题而不是真正的全力以赴地向内修。人们都愿意向外去忙碌而不容易向内精進。

    重新认识物质,重新建立一种整体合一的对宇宙万物的纯正认识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是只重视物质呢?还是只重视精神?或者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整体认识方法将对人的行为与思想甚至是科技与社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如果想要破除僵化的唯物论,就应该重新去认识物质,物质真实的存在状况并不象肉眼看到的那么实在。科学唯物论自己也不敢宣称现阶段对物质的认识是绝对正确和不容置疑的。

    物质的最终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科学并没有告诉我们物质的最终是什么,科学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带给了我们一个不断在变化发展的物质观。
     

    (待续)



    TOP

    今昔两重天 律师为大法弟子做精彩辩护

    2015年12月2日,天津市宁河区法院非法庭审大法弟子莫伟秋,丈夫李广远为其辩护,辩护过程仅持续半个小时便草草收场。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审判长表现的极其傲慢、嚣张。李的辩护经常被审判长打断,根本不让李辩护,要求李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庭审刚一结束,李就被公安局、国保的人抓走,被关入看守所二十九天取保候审,并处5000元罚金。

    时隔一个多月的时间, 2016年1月26日上午9点,在相同的地点,还是这群工作人员对大法弟子陈元华、杨福静非法庭审,来自北京的正义律师梁晓军、郭海跃为二人做了合法辩护。

    法庭上公诉人罗列了二人的所谓犯罪证据,最后冠以“利用X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名,要求法院予以量刑定罪。

    律师当庭指出:“2000年公安部、国务院公布的十四种邪教没有法轮功,查遍中国所有的法律法规,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明确说明法轮功是X教,因为法律和其他任何世俗机构都不得对人思想和灵魂层面的事务随意做出评判,而且也没有任何法律和其他世俗的外部机构有权对思想信仰方面作出正或邪的判断,并以此评价作为限制和干涉公民修炼自由、信仰自由的依据。”

    律师接着说:“法轮功在其它国家都是合法的,在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都是合法的,在中国大陆,一九九九年之前也是合法的,九九年之后,在中国修炼法轮功怎么就变成了非法的?这群法轮功修炼者,只是祛病健身做好人,怎么会成为法律打击的对象?”

    大法弟子陈元华语气平和的说:“法轮功没有组织,我们都是来去自由的修炼群体,没有庙宇、教堂,没有官衔、没有花名册。另外,我们只是祛病健身做好人,我的师父在经文《我的一点感想》 里说‘至于说邪,是不是教人向善,不收钱财,为人去病健身也属于邪的范围呢?’”

    律师指出:“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这样一个刑事罪名,在中国这十几年的司法实践中一直模糊不清并被过度使用。检察院指控陈元华和杨福静利用X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但却不能指出她们是如何利用的?所谓的邪教组织是什么?在哪里?组织架构如何?陈、杨二人在组织中处于何种地位?承担了怎样的责任?他们采取了怎样的手段?破坏了哪部法律的实施?”

    公诉人被问的不知怎样回答,竟冒出:“众所周知,法轮功就是X教。”

    大法弟子陈元华说:“国家有飞机、大炮、核设施、军队,我们只是一个弱势群体,一群老太太祛病健身做好人,怎么有能力把国家的法律给破坏了呢?”

    审判长说:“我明白了你的陈述。”

    对法轮功学员迫害的背后黑手,往往都是本地610及国保,审判长竟破天荒的询问陈、杨二人,公安机关是否对她们采取刑讯逼供等手段,(我地以前的几起对法轮功的庭审中,审判长从没提及此事)二人均答道:“他们强行让我们尿检,我们不做,他们非得让我们做。”律师当庭提出抗议,并指出”:“我在天津其他区县做了几起法轮功案件,只有你们宁河对法轮功学员做尿检,如果是吸毒、贩毒人员,你可以这样做,对修炼真、善、忍,精神层面的修炼人做这样一个检查,是对我当事人的侮辱。而且国保的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是越权代法。”

    审判长分别对陈、杨二人问话:“你们承认自己发资料吗?承认自己有罪吗?”二人的回答是:“没有发资料,更不承认自己有罪,国家宪法规定:信仰自由。”

    公诉人陈述中提到:8月27日凌晨一点多,李大林、杜青林、和李海刚都没有睡觉,在大街上溜达,都看到陈、杨二人在散发真相资料。

    律师提出疑点,并当庭质问:“陈、杨二人是在8月26日晚在乐善村被抓,被抓时手里没有传单,更没有在散发时被人抓住,与上述三人提到的时间点不契合。还有一点值得怀疑,谁会在凌晨以后在大街上溜达,这不符合正常逻辑,如果二人有散发行为,基本属于当场抓捕,所谓的证据应不难提取,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证人提供所谓的物证。审判长,我觉得这里有做伪证的嫌疑” 。

    公诉人提到:陈元华因修炼法轮功多次被公安机关劳教教养,被司法机关判刑,应加重量刑标准。

    律师马上指出:劳教教养作为反法治,践踏人权的措施已被废止,是体制所造成的,不应作为本案的前科材料提及。

    律师在最后的陈述中说:“宪法第三十五条和三十六条明确: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我的当事人没有散发真相资料,即便散发也是在行使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刑法的“罪刑法定”则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法律一旦被政治所绑架,被绑架的法律,连同适用被绑架法律的法律人,亦将成为政治的工具,而失去自身的独立性 。照本宣科地适用法律条款,而不考虑法律的精神和价值取向,这样的工作,电脑和机器人可能比人做的更好。最后辩护人认为陈、杨二人无罪!请法院依法宣布二人无罪。

    陈、杨二人在最后的陈述中也提到:“信仰合法,应无条件释放我们。”之后审判长宣布合议,择日开庭,整个庭审过程持续两个多小时。

    在整个庭审过程当中,两位律师针对公诉人提出的罪名,均完整的从法律、良知、道义的角度上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两位法轮功修炼者也完整的表达了心声,公诉人无法从法律角度证实检方的罪名,甚至还说出“众所周知……”这样连老百姓都会说的家常话,更没体现出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基本常识及基本素养,让人啼笑皆非。

    在庭审过程中,审判长对律师强调了几次(指庭审)说这是全程录像,似乎在警告律师什么。但两位律师并没退缩,反而越战越勇,把这十几年以来大法弟子的心里话全说出来了。

    在这次的庭审中法院的工作人员,包括审判长都在静静地听着,就包括那个公诉人一开始像无厘头式的,渐渐地也平静了下来。整个现场所有的人都被大法弟子的善及正义律师的正义论理所震撼,正如一位法院工作人员所说:法轮功真牛,把北京律师都请来辩护了。

    在习近平当局提出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今天,多名大小官员被以贪腐政变等罪名拿下,而且上不封顶,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些人几乎都是参与迫害过法轮功的,恶有恶报,丝毫不爽。

    今天从法庭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法律的一点公平、公正,也真心希望公检法司人员放下党性,回归人性的良知与善良,理智的去评判事物的是非曲直,无条件释放所有被关押的大法弟子,给自己选择一个美好的未来。 



    TOP

    天国乐团环绕马六甲古城演奏受民众欢迎

    http://news.zhengjian.org/2016/02/06/30603.%E5%A4%A9%E5%9B%BD%E4%B9%90%E5%9B%A2%E7%8E%AF%E7%BB%95%E9%A9%AC%E5%85%AD%E7%94%B2%E5%8F%A4%E5%9F%8E%E6%BC%94%E5%A5%8F%E5%8F%97%E6%B0%91%E4%BC%97%E6%AC%A2%E8%BF%8E.html

    TOP

    珀斯第七场爆满 观众对神韵赞赏、感激、崇敬

    http://news.zhengjian.org/2016/02/06/30606.%E7%8F%80%E6%96%AF%E7%AC%AC%E4%B8%83%E5%9C%BA%E7%88%86%E6%BB%A1-%E8%A7%82%E4%BC%97%E5%AF%B9%E7%A5%9E%E9%9F%B5%E8%B5%9E%E8%B5%8F%E3%80%81%E6%84%9F%E6%BF%80%E3%80%81%E5%B4%87%E6%95%AC.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