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裡乾坤

茶裡乾坤 xiongxm 周六, 06/23/2018 - 15:39 

【正見網2018年06月23日】

話說三界初開之時,在天上為了在低層空間圍繞著人怎樣生存與發展而開了一次法會。參加這次法會的有管理低層空間的物質環境的神,有展現生物多樣性的神,也有管理社會關係的神等。因為三界初開,裡面放入什麼和怎麼發展都沒有太多參照,只能按照當時層次中的狀態安排了三界中的事物。比如:神按照自己的樣子造了人;神也按照天界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形像造就了地上的物種。後來發現地上本身可以自行產生新的物種,那很多物種就在地上造就了。這是一個複雜而巨細的工程,我們限於篇幅不一一詳述,只說茶。

【茶裡乾坤】(一)楔子

【茶裡乾坤】(一)楔子 xiongxm 周日, 06/24/2018 - 02:20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6月24日】

話說三界初開之時,在天上為了在低層空間圍繞著人怎樣生存與發展而開了一次法會。參加這次法會的有管理低層空間的物質環境的神,有展現生物多樣性的神,也有管理社會關係的神等。因為三界初開,裡面放入什麼和怎麼發展都沒有太多參照,只能按照當時層次中的狀態安排了三界中的事物。比如:神按照自己的樣子造了人;神也按照天界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形像造就了地上的物種。後來發現地上本身可以自行產生新的物種,那很多物種就在地上造就了。這是一個複雜而巨細的工程,我們限於篇幅不一一詳述,只說茶。

在天界很多層次都有茶樹,神仙飲茶那是一種超然的享受,與其說是享受還不如說是生命的自然狀態。因為神仙就是自在逍遙嘛!

咱就略說兩個與茶相關的神仙的故事:

一次兩位道家神仙在一起聊天,不一會兒仙童奉上一把空壺,以及一個茶碗。空壺的壺蓋上雕刻有仙鶴,壺身上雕有一隻金龍。一位道家神仙看見這一幕就覺得東家神仙(這樣形容通俗易懂一些)肯定要施展什麼絕活,果不其然,只見那位東家神仙將手中拂塵瀟洒的一甩,仙鶴與金龍就變活了,仙鶴飛出去取來一種萬年古茶,金龍出去提來海底甘泉之水。將這些倒入壺中,仙鶴與金龍回到原來位置。那位神仙將手放在壺蓋上,一小會兒的功夫,只見水色變濃,再過一會對面的神仙就感到每個汗毛孔都張開了,一股股能量如微風般沁入體內,五臟都感受到那種特別舒服。本想伸手拿茶碗倒之自飲,卻想起杯子只有一個。那位東家神仙見此微笑道:請拿茶碗無妨,但只許從茶碗裡面拿。他聞聽此言覺得其中自有奧妙,於是照做,結果從那隻碗裡拿出另外同樣一隻碗。

拿出後,放到茶壺前,壺中茶水自己溢出,滿則止。再喝再自動倒,不想再喝,則止。而那位神仙(主人)從來沒有將茶碗放在茶壺近前,只是托在手裡,而茶水自滿,直至不想再喝,碗中茶水盡去。

另外一個故事是:一位神仙正在撫琴,琴聲悠揚非常悅耳,此時一縷茶香飄然而來,他頓感意境在昇華,仿佛進入了新的狀態,此時的琴聲不但悅耳而且更能打動人心,清除敗物,蕩滌塵凡。

我是想通過第一個故事說明:茶本是天界神仙日常飲用之物;而第二個故事說明茶的作用。

在天界茶的種類非常的多,功用也各不相同。一些神仙只是取其中的極少一部份放到人間,讓人們通過飲茶、品茶怡情養性,並從中了卻人與人之間的宿世因緣,在社會發展中演繹出一樁樁或盪氣迴腸或美麗淒婉或平平淡淡的故事,目地都是讓人們銘記著上蒼的造化和神的恩賜,讓人們心底埋下追尋神、嚮往神的種子,有朝一日在神歸來時,好好保持那份清純與高潔隨著神一起回歸。本來人就是從天上來的,回家是理所當然的歸宿。

*   *   *

很多研究茶歷史的人都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如果論氣候,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適合於種植茶樹,可是為何偏偏茶的發源地卻在中國?!其他地區卻沒有。而且在幾個文明古國當中,只有中華文明綿延幾千載沒有斷絕,而茶相知相伴著中華文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茶成為中國人「天人合一」宇宙觀的最直接最平常的意象,從茶中品味人生和宇宙哲理,從茶中找尋知己相類,從茶中祛除沉屙癆疾等等。茶也成為中華文明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更是(晚清前)創匯的主要來源。中華因為茶而輝煌,也因為茶而招來列強的凌辱(因大量茶葉出口到歐洲,英國需求甚多,時間一長覺得自己經濟損失太大,於是向中國傾銷鴉片,最終導致鴉片戰爭的爆發)。

至今,茶雖然喝下去依舊很香醇,但沒有了古時候的口感與意境。因為土變了、水變了,人心更變了,都不如原來的純了。那麼在此時重拾茶與茶的文化,為的就是喚起我們從前的記憶;拾起關於茶的文化碎片,為的是希望拂去因歲月的沉積而失去茶文化原有光亮。

鄙人不才,上下求索集成本系列,以供拋磚引玉之需。(待續)

【茶裡乾坤】(二)茶救神農

【茶裡乾坤】(二)茶救神農 wenyi 周二, 06/26/2018 - 02:05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6月26日】

茶在人間存在的歷史遠遠超出人類的文明歷史,只是後來被人發現其價值之後,才逐漸被熟悉,從而走入我們的視野。

在「楔子」一文中我們提到茶本是天界原有,是為了讓人們通過品嘗而銘記上天的囑託(自己來自天上,並要回歸),在人中保持那份純正與高潔。做事情也能夠像茶一樣給人以啟示和回味。那麼當那些茶被神栽種在人間之後,就會有一個適應過程,人間的天地、空氣等等外部環境,以及與周圍動植物相處的環境和天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就需要有個適應的過程。不但茶的生長需要適應,連同茶的口感也得與後來造就與發展起來的人相適應。畢竟在人間嘛!就如同長期吃粗糧,一下子吃了太多油膩的東西根本適應不了。適應最重要。

從世界範圍的考古發掘來看,人類的文明不止一次,那茶葉被人們認識和享用也不可能是本次文明所獨有的。在民國史學大師呂思勉所著《中國通史》中明確說,中華文明發源於崑崙山一帶(山的南北兩面,南面為西南夷苗、藏等族,北面中原的華夏族)。

從流傳下來的圖騰、故事、傳說來看,西南少數民族和華夏先民都是上一次文明的後裔,才會在上古時期創造出我們現代人都望塵莫及的文化,如:太極、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等等。

寫這些就是想說明:茶絕不是我們現代人認識的僅止於可以怡情養性的概念。而是上天讓我們時刻記住自己來源的載體。

茶在人間表面從功用角度來說,有藥用和飲用價值;如果從社會學角度來說,茶作為交流的媒介,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充當著重要的角色。人與人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這種交流不但會帶來情感上的溝通,更會帶來經濟與文化上的交流。

「茶」從國家之間的交流角度來說起到了「親善大使」的作用。中國的茶被其他各國買去,移植,與此同時帶著濃重中國色彩的「茶文化」也遠播國際,影響深遠。

因為茶原產於中國,那在茶和茶文化的發展與向海外傳播過程中,就會帶著濃重的「中國味兒」,這一點必須先說清。而中華傳統文化,是講究「天人合一」,講究道德傳承的,那麼我們探討關於茶與茶的文化,就自然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作為大背景的襯托。

那麼首先我們就來說說茶在人間被發現的過程:

在中國古藥學經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第一部藥物書《神農本草經》(據有關專家考證,該書為公元前5年到公元前221年戰國時代的著作。)記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傳:神農在品嘗百種草、藥時,當嘗到金綠色滾山珠而中毒,正巧倒在茶樹下,而茶樹葉上的露水流入口中,使之甦醒得救。這雖說是傳說故事,但卻記載了茶葉有解毒功能這一事實。那麼從另外的角度來說,神農氏遇到的這種問題,表面上看似是探索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那麼留下這個傳說是不是讓我們後人明白,人間處處充滿著各類毒草(利益、慾望、自私等等在人間形成的不好的因素),此時就需要用茶的力量(泛指達到淡漠、清純、無私的境地,引申為按照修煉人修心性的原則)才是解決之道呢!

根據現有資料考證:神農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領。而神農氏的部族活動範圍就在現今神農架附近區域。這裡原始林木眾多,也為其嘗百草提供了現實環境。

其實因為上古沒有文字紀錄,人們很多事情都是口傳心授或者用結繩記事的方式記錄著,而後來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人們在有了文字之後,同時也會形成一些在現實中的觀念,這樣一來,不自覺的就會用當時的觀念來衡量過去的歷史,時間越長,人們對那段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認識得越脫離真實。

當一個文明產生的時候,上天肯定會派下一個神來帶領人們認識一些事物,或者發展一些方面。這些我們在《史記》中對軒轅黃帝的記述就看懂這一點。

先看看我們耳熟能詳的幾個傳說:「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伏羲創八卦」、「神農嘗百草」、「黃帝戰蚩尤」,然後是仁德之君「堯舜禹湯」等等。看順序就會發現這是一個上天在有序安排的過程,每一個重大過程,都是在豐富人們在社會中的經驗、完善著人們的認識。

就神農氏本身而言,同樣也是上天安排他下到人間,教誨我們的先民認識各種植物(包括農作物)形態與功用的神。不管怎樣,既然來到人間,就得按照人間的表現去做。所以吃有毒的東西也會中毒,但他畢竟是上天安排來幹這些事情的,所以沒到該離開的時候,總會有救。

而茶(古時當作「荼」字),由此而「橫空出世」。她(這裡用擬人化的「她」能生動一點)原本就被上天派下來,存在於這個世界很久了,只是人們沒認識到她的作用和存在的意義。她在等待,等待一個機遇,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當神農氏品嘗一種植物而中毒時,正好倒在她的腳下,她很高興也很欣慰,覺得這下子出頭之日終於來到了,不可失去機會,在露珠的完美配合之下,把她的力量融在露珠之中,落入神農口中。一滴滴宛若清泉,消解著神農體內的毒素,不一會兒神農醒來,茶樹高興的晃動著葉子。神農會心一笑,彼此完成了「劃時代的溝通」,從此「茶」出現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之中,逐漸成為中國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

這樣描述雖然文藝與生動了一些,但我們想想看也是如此。

其實茶的被發現不僅是神農一人之功,只是人們把這一切都歸功於神農罷了,而且茶的來源也是神從不同境界(或直白一點叫「地方」也行)弄到人間來的,被安置在不同地區,在不同時期被發現,也有著不同的習性與口感,適合於不同的人群。

(待續)

 

【茶裡乾坤】(三)茶濟軒轅

【茶裡乾坤】(三)茶濟軒轅 wenyi 周四, 06/28/2018 - 02:06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6月28日】

在神農氏之後人類的發展也經歷了很多驚心動魄的事情,甚至是曠古大決戰,目的就是給將來的人類留下怎樣的文化與文明之爭。幾派進行了持久的較量,最後才定下本次文明以我們能夠認知的方式發展。

而炎黃到夏禹時期這段歷史,可以稱得上是那些驚心動魄大決戰的尾聲。如黃帝戰蚩尤就是肅清別的神代表的文化傳承。如果蚩尤大勝,那文化傳承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他屬於別的文化系統,而後來的堯舜禹時代天災或者社會不完善的地方很多,這也就成了上天不同文化體系大戰的變相延續。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這樣?難道這次文明和人類有啥特殊的嗎?我在《楔子》中提到在神歸來時,要隨神一起回歸。軒轅黃帝最終在黃山成道飛升,就是給我們留下一個範例。因為這一茬文明和人在最後,要有一種可以讓人們走向真正回歸的修煉方法傳出,所以為了安排此事,上天不同的生命都想把其自己的想法安排在文明的裡面,有的就想以自己的文化體系為主導,這個想,那個也想,所以就引起很大爭執,反映在人間就出現了我前面說的那些驚心動魄的大決戰。當然這些詳細情況暫時是不能披露的。在現在的考古或者在遺留下來的歷史文獻中,有的零星發現了史前核戰爭和與外星人打仗的事情。這方面我們不多說。只說茶。

 「茶」被神農氏發現之後,又經過很長時間的摸索,才逐漸認識到茶對人體的作用。後來到了本次文明發展的「人文初祖」的炎黃時期,飲茶的習俗才開始流傳。

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黃帝帶著隨從去深山狩獵,黃帝感到口渴,讓隨從燒水解渴。結果在水沸騰之時,幾片茶葉被風吹落在沸水中,水一會就變了顏色。隨從大驚,本想把這水倒掉,無奈黃帝派人催促,這位隨從嘗了一口,覺得清香可口,於是進獻給黃帝。黃帝喝過之後也覺得非常好,此時隨從才把事情原委道出。黃帝沒有怪罪他,反而讓他找些這種葉子帶著,以備黃帝日後之需。從此用沸水泡茶飲用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說到炎帝,現代有人將神農氏與炎帝混同成一個人。其實這個要分辨也簡單:神農嘗百草的時期,說明一般百姓完全處於對自然界幾乎沒有認識的時代;而炎黃時代有個特點就是:倉頡造字,以及這個時期養蠶織布、音律、宮殿、舟車等等文明基本的要素均開始見了雛形。這就說明神農氏與炎黃時代,需要一個很大的時間間隔。從這個角度而言,黃帝時期的炎帝與神農氏不可能是一個人。如果說「神農」是部落名稱,而「炎帝」是這個部落崇拜的神或者圖騰特點等,那還說得過去。那掛著「炎帝神農」名號的人就可能是多個。炎帝神農葬在湖南長沙的茶鄉(茶陵)。這個「炎帝神農」名號中的一位部落首領葬在那裡,也顯出他與茶之間的緣分。

其實在上古時期,茶主要是藥用。因為那個時候森林很多,而且樹木高大,不同的樹木與大自然進行空氣循環交換的時候,都把自身的一些物質溶在空氣中,就導致森林裡「瘴氣熏天」,而此時的人剛剛步入開化階段,對外界適應能力很弱,而且還要打仗(如大戰蚩尤),在這種情況下,茶葉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藥用。因為有了茶葉的醒腦解毒作用,才能讓我們的先祖打贏一場場戰役,為了開創文明而奠定了基礎。也是基於這種想法,本文才起了這樣一個題目。

【茶裡乾坤】(四)茶予夏商

【茶裡乾坤】(四)茶予夏商 wenyi 周日, 07/01/2018 - 02:20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01日】

從炎黃之後,歷經後來的堯舜禹湯的發展,人們對茶的認識也不斷的深入,使用範圍也逐漸的擴大。雖然在歷史上對於茶的發展方面,這段時期沒有非常明確的記載,但實際上對於茶的發展也是重要的時期。

現代人總覺得飲茶是有文字記載之後的事情,是從人有了很豐富的物質基礎之後,才開始享受的一種象徵。其實不然。

咱舉個簡單例子:我們都知道在上個世紀中葉的時候長期居住在東北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中的鄂倫春人,他們處於原始氏族社會階段,即便是這樣他們還有「泡黃芹、亞格達的葉子為飲料」的習慣。那麼當初處在比他們文明程度要高的黃河文明(從炎黃時期到堯舜禹湯的階段),那茶的普及程度會更高。當時茶的藥用價值多於飲用。因為當時的人首先是要活命,即便是嚼食茶葉也多為藥用;作為享受與交際、娛樂功能當時還不常見。

在這個階段各種神也用不同的方式教化百姓,讓百姓懂得一些農耕與遊牧的方法與遇到一些問題的處理。

因為人間的理中有相生相剋的因素。記得我小的時候看過一本書上說魯班當年就因為手被一種帶刺的植物劃傷,而發明了鋸。很多時候看似偶然的現象中卻充滿了必然。

在這裡我們就說兩個歷史上沒有記載,也沒有口耳相傳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夏朝。

有一次夏朝的國王帶著侍衛去打獵,走到山裡迷路了,而且感到非常的口渴。不巧的是周圍也沒有山泉,這可怎麼辦?有兩個侍衛口渴難耐,見周圍有樹,急忙摘下樹葉咀嚼,結果都倒下了。國王一看慌了神,眼看日薄西山,再這樣下去自己和餘下的幾個侍衛不得都被猛獸吃掉了嘛!

此時他想起了軒轅黃帝在大戰蚩尤的時候,以及堯舜禹等聖王也是在遇到難的時候會有神來幫忙。此時國王雙膝跪地乞求上天來幫忙。

不一會兒,不知從何方走出一位妙齡女子,看上去也就是十六七歲,頭上插著一片綠葉,身著淡粉色衣裝,手拿拂塵,走到近前,輕起朱唇:「聞我王在此遇險,特來相助。」說著就把頭上綠葉摘下,用拂塵一甩,綠葉中滲出水滴,國王趕緊過來用口相接,喝完之後,頓覺精神百倍,又請女子依次將水滴給餘下的侍衛喝了,並將那兩位因咀嚼樹葉而倒下的侍衛用綠葉滲出的水滴救醒。

國王非常感激女子,並問女子從何而來?女子笑著說:「我是茶神的侍女,是茶神讓我來幫你們的。你們從此要記住:不是什麼葉子都可以咀嚼的。

當年神農嘗百草的目的就是想識別出不同植物的藥性與食性。你們要多留心神農留下來的經驗。如果誤食了有損身體的葉子,那可就不好了。而且你們這一朝人將來要轉生在遙遠的地方,在那裡也要學會生存才是。」說完少女就帶著他們走出森林。而後就消失了。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商朝。

夏商周時期被稱作青銅時代,夏朝是初始,商朝是發展,周朝是鼎盛時期。那麼在青銅發展時期的商朝,為了冶煉青銅器耗費了很多的人力與物力。也有很多人為此而喪命。

有一次,一位年輕人從巴蜀地區而來,為的是能向冶煉青銅的師傅學精這門手藝,為了討好師傅,特地從老家拿來一些茶葉。但這位師傅是個粗心的人,只是聽說茶好喝,卻沒有問明什麼時候喝最好。他在一次冶煉工作幹到一半,出一身透汗的情況下,感覺口渴,於是把茶葉放在熱水中泡了一會兒就開喝,結果不一會就感覺頭暈而醉倒了。更不巧的是監工的走過來,看見他躺在那裡,以為他偷懶,就用鞭子抽、用水澆他,這下子他很快緩醒過來。覺得年輕人故意害他,把一肚子怨氣都出在年輕人身上,把他痛打一頓、趕走了。

年輕人覺得很冤枉,又無處說理,只好往巴蜀的方向走,走到半路越想越覺得委屈,一時想不開索性找根歪脖樹上吊,想死了算了。結果歪脖樹不結實,折了。他被摔下來,一時之間站不起來了。這下子他更加鬱悶了。覺得都是茶葉惹得禍,把餘下的茶葉都扔在腳下。更有意思的是不一會下起小雨了。他活動身體好像能動了,在不經意間,聞著周圍有沁人的馨香,腳下的水變了顏色。他拿起茶葉聞了聞,頓覺精神多了。這下子他明白了,原來喝茶需要時間和火候的。不是什麼時間和什麼環境下都可以喝的。此時走過來一位老人,老人看他這個樣子,就問他緣由,他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然後把心中的疑惑對老人說了:為什麼我那位師傅喝了茶葉醉倒了,而我聞了同樣的茶葉卻感覺精神呢?老人就把茶葉在什麼情況下喝對人有益,在什麼情況下喝對人有害一一都告訴了他。他也謹記在心。老人看他明白了也就告辭離開了。

當明白了這些他又回去找到那位冶煉青銅的師傅,告訴他這方面的道理,他師傅也在這方面注意了,喝過此茶之後真的感覺神清氣爽,這下子非常高興,逐漸的把自己所掌握的本領都教給他了。他最終成為非常有名的冶匠。

【茶裡乾坤】(五)西南茶源

【茶裡乾坤】(五)西南茶源 wenyi 周一, 07/02/2018 - 02:04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02日】

如果說在文明程度上,這些少數民族遠不如漢族,但漢族文明在發展與承傳過程中,有很多傳統的東西逐漸的遺失了。而處於邊陲的少數民族,由於封閉,一些原始的、古老的風俗與文化卻被保留了下來,真的成了「活化石」。在茶文化方面也是如此。 我們來看幾個在網絡上摘取的實例:

(一)土家族

土家族最崇拜的是傳說中的「八部大王」,說他是土家族的民族首領,茶的「化身」。據土家族的《梯瑪神歌》稱:八部大王的母親,是土家人最敬重的女神——苡禾娘娘,當苡禾娘娘還是姑娘時,一天上山採茶,因天熱口渴難忍,隨手抓了一把茶葉解渴,結果就腹中有孕,懷胎整整三年又六個月,且一胎生下了八個男孩。可苡禾娘娘哪有錢養活八個孩子呢!只好聽天由命,讓其在深山自生自長。哪知天助人願,八個兄弟在一隻白虎的哺育下,見風就長,且武藝高強,終成武將。後因作戰有功封為龍山「八部大王」。

它雖是傳說,但表明土家族與中華民族早期流傳的神農氏、伏羲氏等母系氏族社會的發展一脈相承。而茶理所當然地作為一種生存的生活必需品,與土家族「生死共存」。所以,時至今日,在土家族居住的湘、鄂、渝、黔交界區,至今還保存吃打油茶的風俗習慣,其實,這就是古代吃茶遺風的延續。

(二) 基諾族

基諾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州,其中以景洪為最多。他們主要從事農業,更善於種茶,其所居境內,即為普洱茶的原產地。說起基諾族種茶、好茶,還流傳著一個「女始祖堯白」的故事。說在遠古時堯白開天造地,召集各民族去分天地,但基諾族沒有參加。堯白請漢族、傣族去請,基諾族也不去參加。堯白親自去請,基諾族還是不去。最後,堯白只好氣得拂袖而去。

當堯白走到一座山上時,想到基諾族不參加開天造地,以後生活怎麼辦?於是,堯白抓了一把茶籽,撒在基諾山下的龍帕寨土地上,從此茶樹在此生根、開花。此後,基諾族在居住的地方便開始種茶,與茶結下不解之緣。

(三)傣族

據傣歷204年寫成的貝葉經《游世綠葉經》載,西雙版納發現茶葉並開始種茶,是在佛祖游世傳教時就開始的,距今約有1,200年歷史。經中寫道:「有青枝綠葉,白花綠果生於人間,佛祖曾告說,在攸樂和易武、曼莊和曼撒有美麗的嫩葉,在熱地的倚邦、莽枝和革登,依佛經所言,是甘甜的茶葉,生於大樹蔭下。」

接著,還寫了男女老少,吃了這種叫作「茶」的「天下好東西,先苦後回甘,好吃又潤喉。你等拿去種,日後定有益……。」在此不難看出,傣族飲茶歷史之久。

在《游世綠葉經》中,還記載了傣族先民,烤茶、煮茶和吃茶泡飯的由來,說佛祖游世時,從易武山上下來,在山腳邊見到兩個放騾馬的傣家人時,兩位傣家人當即向佛祖獻上開水,佛祖見水中無佛,喝水無味,便在附近采來幾片嫩葉,經烘烤後,放入煮開水的竹筒中,頓覺清香四溢,水味甘甜,告之乃「天下好東西。」茶葉,「能生津解渴,在沒有菜時,還能用來燒泡飯吃。兩位傣家人當即嘗試,果然味道美。於是記住佛祖之言,每日采來茶樹上鮮嫩葉,烘烤煮吃……。」從此,傣族人民就有煮竹筒香茶和吃茶泡飯的風俗習慣,並一直流傳至今。

其實其他民族也有很多這類例子,限於篇幅我們就不一一列舉。

舉這些例子就是說明,「茶」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先民的。從中能看出上天或神佛的慈悲與偉大。從中也能看出茶與我們先民的生活關係密切。

【茶裡乾坤】(六)茶貢周武

【茶裡乾坤】(六)茶貢周武 wenyi 周三, 07/04/2018 - 02:20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04日】

根據現在所能查到的記載茶的歷史書籍中,能載入正史範疇的是處於周朝時期的事情:

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姬發率周軍及諸侯伐滅殷商的紂王之後,便將其一位宗親封在巴地。這是一個疆域不小的邦國,它東至魚鳧(今四川奉節東白帝城),西達焚道(今四川宜賓市西南安邊場),北接漢中(今陝西秦嶺以南地區),南極黔涪(相當今四川涪陵地區)。巴王作為諸侯,理所當然要向周武王(天子)上貢。《巴志》中為我們開具了這樣一份「貢單」:五穀六畜、桑蠶麻紵、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鷦、黃潤鮮粉。

既是貢品,一定珍貴。但巴王上貢的茶卻是珍品中的珍品。《巴志》在這份「貢單」後還特別加注了一筆:「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上貢的茶不是深山野嶺的野茶,而是專門有人培植的茶園裡的香茗。

《華陽國志》是我國保存至今最早的地方志之一,作者是東晉時代的常璩,字道將,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東南)人,是一個既博學、又重實地採訪的司馬遷式的學者,他根據非常宏富的資料,於公元355年前撰寫了這本有12卷規模的書。

周武王接納了茶這宗貢品後是用來品嘗、藥用,還是別有所為,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我們從《周禮》這本書中似可探知這茶還有別的用處。《周禮•地官司徒》中說:「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荼」即古「茶」字。掌荼在編制上設二十四人之多,干什麼事呢?該書又稱:「掌荼:掌以時聚荼,以供喪事;征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原來茶在那時不僅是供口腹之慾,而且還是邦國在舉行喪禮大事時的必不可缺的祭品,必須要有專門一班人來掌管。

此外,《尚書•顧命》中說道:「王(指成王)三宿、三祭、三詫(即茶)。」這說明周成王時,茶已代酒作為祭祀之用。

由此可見,茶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時,即已有了相當高的地位。而在《詩經》中,「荼」字何以屢屢出現在像《谷風》、《桑柔》、《鴟鶚》、《良耜》、《出其東門》等詩篇中,便不足為奇了。

寫到這裡我想起那個流傳很久的關於神農氏發現茶的另一個故事: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好像士兵一樣的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這個故事應該是後人編造的。原因很簡單:根據清代學者顧炎武考證後認為,茶字的形、音、義的確立,應在中唐以後。而陸羽在撰寫世界上第一部茶著《茶經》時,在流傳著茶的眾多稱呼的情況下,統一寫成茶字,這不能不說是陸羽的一個重大貢獻。

當然,這只是說,從先秦開始到唐代以前,茶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等尚未定型而已,其實,早在漢代就出現了茶字字形。此後,三國時張輯撰的《廣雅》、西晉陳壽撰的《三國志•韋曜傳》、晉代張華撰的《博物志》等,也都出現過「茶」字的字形。

從以上資料可以斷定:不管怎麼說「茶」字的音與意不是神農時代就有的,那何來「查」轉「茶」呢?所以我說關於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故事是附會與後人編出來的,不是事實。

其實從尊敬先祖的角度而言,附會故事這本身含有不尊敬的意味。而這種「不尊敬」後人卻意識不到,還覺得在美化、神話先祖。在這幾千年的文明史當中這類事情層出不窮,歷史的真實都被掩蓋了。

真實的歷史是為了留給後人作為經驗與借鑑的。當歷史被蓄意或無意改動的時候,時間一長就會造成後人的誤解,假的越來越多,歷史的借鑑功能也就越來越弱,這樣會製造文化傳承上的混亂。把後人導入歧途。

本系列也是有感於此,儘量還原真實的歷史。在查找資料過程中仔細去分別,哪些是「故事」,哪些記載是真實的。給讀者以真實全面的展現茶與茶文化的諸多方面。

(待續)

 

【茶裡乾坤】(七)枸杞塵緣

【茶裡乾坤】(七)枸杞塵緣 wenyi 周四, 07/05/2018 - 02:05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05日】

說到枸杞對於全天下的華人來說基本上都耳熟能詳,都知道它是灌木,耐寒、易生長,果實、葉子與根都可以入藥。根據古代醫書《新本草備要》記載,枸杞的苗葉叫「天精草」,花叫「長生草」,果叫「仙地果」,根叫「地骨皮」,均有滋補強身功效。其中果實可以食用、葉子可以泡茶,都是滋補佳品。而且從考古方面來說,枸杞在商朝的甲骨文的卜辭中就出現多次,可見我們的祖先在文明初始的時期就已經認識了枸杞的。

在《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新本草備要》等醫書中對於其藥性都有著明確記載。

其實在中華歷史上的最早的文學著作《詩經》中對枸杞也有所記錄:在《小雅•杖杜》中說:「陟坡北山,言采其枸。王事靡靡,憂我父母。」

唐朝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協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天下,終因操勞過度而身體羸瘦、頭暈目眩,服用「枸杞銀耳羹」而康復。

在網絡上可以查到唐代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在潤州有個開元寺,寺裡有一口井,井旁長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盤結粗壯,寺裡人飲此井水,人人面色紅潤,至八十而頭不白、齒不掉。唐代詩人劉禹錫遊覽潤州開元寺時,聽罷老和尚講述枸杞井泉的神奇作用後,作《枸杞井》詩一首:「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瓶銅。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詩中的「仙人杖」實指枸杞莖,民間傳說枸杞莖是神仙的拐杖。道書中說,「千年枸杞,其根形如犬狀者,方士稱西王母杖」,白居易有「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聞夜吠聲」的詩句。

宋代還出現了枸杞粥,《太平聖惠方》和《聖濟總錄》中都有記載。

古代常與北宋打仗的遼國蕭太后因經常用金蓮花和枸杞一起泡水喝,從而達到美顏的好效果,以致到中年之後,依舊顯得青春靚麗。

近代也有關於食枸杞長壽的故事。《中外書》中記載在民國五十幾年時曾報導四川省二百五十歲老人李青雲(民國十九年逝世)的事跡。有一段李青雲的自述:…….五十歲那年我入山採藥,遇見一位老者,彷佛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他在深山大岩之中健步如飛;我拔足飛奔卻也追不上他,過些時又遇見他,於是我跪地向他求教,那位老者拿出一些野果給我,說是:「我不過常吃這個東西而已。」接來一看,原來是枸杞子。從此我一天吃三錢,久而身輕履健,走一百裡路也不疲倦,而且氣力腳力都勝於常人。

這些限於篇幅我們就不一一細說,咱就說說枸杞的「初始塵緣」。

話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經過很長一個歷史階段,地球上的各種因素才趨於穩定,萬物開始湧現。

枸杞原是天界的神樹,集天地之精華,她(因為枸杞本身非常有靈氣、又全身是寶,所以用擬人化的「她」)樸實的待在自己的仙苑中自得其樂。只因造物主覺得這茬「人」是最值得珍惜的,所以希望枸杞能幫助人們改善體質來抵禦外邪,最終得到真正回歸的方法,從而將其栽種到人間。創世主告訴她要等待人們去發現她,懂得她,才能完成她的責任與使命。

初到人間,枸杞充滿喜樂,又感新鮮,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開始破土而出,在清風中舒展那曼妙的身姿;在不同的土質環境盛開著成串的小花盡顯那樸實憨厚的美麗。看上去枝條柔弱,卻莖中帶刺,讓其它物種明白她的威嚴!

那時的世界很荒涼,遍地飛禽走獸,獨獨不見「人」影。於是,她在歲月流逝中靜靜的等待,等待懂得她存在價值的「人」出現。當她年歲大的時候,她把造物主的囑託傳給下一代,了卻這段輪迴中的塵緣與夙願……

就這樣她們等了一代又一代,終於有一天我們的先祖中有人偶然的路過她們的身邊,她們讓果實飽滿、葉子更綠,枝條在清風的吹拂下變得更加婀娜多姿。她們「出世」的機緣已到。祖上的預言與囑託終將實現。

在造物主有序的安排下,我們的先祖因為口渴,或者飢餓,或者偶然間她身上的刺掛到了某人的胳膊上引起注意,於是順手摘下果子或者葉子放在口中,發現甜中略帶苦味,很好吃。只因她身上多刺,果子與葉子一次性摘下不了多少,從而選擇了多次食用,結果發現時間一長,身輕體壯、耳聰目明。

她們長吁一口氣,終於可以向造物主與先祖們回稟:自己總算讓人認識,可以為人奉獻自己的一切了!

枸杞樸實無華,各種環境都能適應,不同階層人均能享用,富人採買,窮人野外採摘。

這茬人是多麼的珍貴呀!造物主為了讓人們得到健康的身體安排了那麼多具有神奇藥性的植物下世。所以我們要時刻懂得感恩於造物主,善用這些神奇的植物。

萬物都有靈性,只有真正懂得對方的生命與價值,才會與之形成共鳴,才能共同把潛在的力量與優勢激發出來,從而獲得最大的收益;從藥理學角度而言,(枸杞的)藥性才會發揮到極致,服用者身體才會更加強健。這也算對中國人所說「天人合一」的別解吧。

【茶裡乾坤】(八)春秋茗菜

【茶裡乾坤】(八)春秋茗菜 wenyi 周六, 07/07/2018 - 02:20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07日】

歷史慢慢的進入到東周時期,而這個時期在中華文化史上稱得上是最具有文化意義的時期。經過幾個世紀文化的奠定,此時的人們在文化、禮儀、智慧上都明顯的成熟與進步。

從青銅時代向鐵器時代的華麗轉型,意味著農耕文明的飛速發展,國力、民力大大增強。此時更出現了諸子百家文化爭鳴與諸侯爭霸。

當此時人們的生活從「柴米油鹽」的基本需求,發展到以「醬醋茶」為附加的時候,可見人們的物質生活又繁榮了很多。

根據文化史學者們研究:

古代「茶」字作「荼」,最早出現在《詩經》。《詩經》相傳是孔子選輯,其中搜集整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作品。《詩經》分「風」、「雅」、「頌」三類。

「風」是民歌,「雅」是樂歌,「頌」是祭歌。其出現「荼」字有多處,如《谷風》篇載:「采荼薪橒,食我農夫」,「薪橒」是砍伐臭椿樹作柴燒的意思;又如《良耜》篇載「荼寥圬止,稷稷茂止」, 蓼為中草藥,可解毒,此處與荼並提;又如《綿》篇載:「周周朊朊,堇荼如飴」,此處指與堇菜一樣有甘味。

不過,研究者表明《詩經》中的荼字是否指茶,今人仍未定論。據我個人意見是:這其實是文化斷層造成的。其實換個方式理解,把「荼」寬泛的理解成樹上(可以食用)的葉子,而不單純的指「茶」一切也就通了。要把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因素考慮進去,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普遍認識茶的各種性狀與功能,所以寬泛的認識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唐代陸羽《茶經》中曾引《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栗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這是說齊景公的國相晏嬰,吃的糙米飯,有三五種葷食和茶、蔬菜而已。(「茗」,茶的別稱)《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

此時,茶葉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並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這是茶的食用階段,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用茶的目的一為增加營養,一為食物解毒。

在這個時期,人們雖然有著階層觀念,但不同階層可以互換:立功可以提升階層;犯罪、受罰可以降低階層。但不管提升與下降,對於同一個人而言很多喜好是難以改變的。

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當喜歡上這一口,就容易成癮,形成習慣,成了生活中的一部份,那麼如果階層改變,但他這種嗜好不改的話,就會加速茶在不同階層中的普及。

更何況這個時期,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養了很多「門客」,各個學派之間交流爭鳴的機會和後來各國為了征戰、爭霸等國事相互聯繫的都很多,「吃茶」的習俗一點點的也就隨之興起。

系統學派的興起,文化的融合,茶從神秘走向日常,這種場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某一學派的學人在一起談論本學派的主旨與精神或者對國王宣揚理論的時候,國王(或者主人)以茶當菜的一部份招待他(他們)的時候,茶所起到的是積極提神、醒腦、潤喉作用,也就是說此時學說的推廣在某種程度上離不開茶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因為茶在此時對於傳播文化有功,並且對於人們健康與社會發展有很大的益處,所以茶從原有的神秘狀態走出來,走入人們的餐桌,並逐漸的脫胎於神秘,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現象,同時與其他方面的傳統文化並生、發展綿延千載。

(待續)

 

【茶裡乾坤】(九)秦漢飲茗

【茶裡乾坤】(九)秦漢飲茗 wenyi 周一, 07/09/2018 - 02:04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09日】

現在很多茶文化研究者保守的將茶文化的奠定設定在秦漢時期。從這個時期開始記載茶和茶事的文獻就多了起來。

其實從大的時空背景而言,秦統一六國,嬴政自稱「始皇帝」,廢過去的分封制度設郡縣,統一貨幣與度量衡,從而形成中央集權制國家,這種模式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秦代不僅是奠定了地理意義上的中國,也是奠定了政治制度上的中國;而漢代(漢武帝)的開疆拓土,採取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奠定了文化、文明意義上的中國。此時的「茶」更廣泛的被人們所認知:

根據清代顧炎武的《日知錄》記載:「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飲茗之事。」

根據考古資料:中國在發掘長沙馬王堆西漢墓時,出土了不少簡文、帛書等文物,這些物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墓中一幅敬茶仕女帛畫,是漢代皇帝貴族烹用茶飲的寫實。在隨葬清冊中,還有關於茶的簡文和木牌文。這是至今發現的最早茶葉隨葬品。

漢人王褒所寫《僮約》(寫作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 59 年】 ,是西漢中期之事)記載:西漢時蜀人王子淵去成都應試,在雙江鎮亡友之妻楊惠家中暫住。楊惠熱情招待,命家僮「便了」(註:人名) 去為子淵酤酒。便了對此十分不滿, 跑到亡故的主人墳上大哭,並說:當初主人買我來,只讓我看家,並未要我為他人男子酤酒。楊氏與王子淵對此十分惱火,便商議以一萬五千錢將便了賣給王子淵為奴,並寫下契約。契約中規定了便了每天應做的工作,其中有兩項是「武陽買茶」,「烹茶盡具」。就是說,每天不僅要到武陽集市上去買茶葉,還要煮茶和洗刷器皿。這個記載說明了關於茶的三個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飲用、販售以及種植(包括野生採摘)。因為只有有了多餘的茶葉才能去販賣。

在託名周公所撰的我國第一部詞典(約成書於秦漢時期)——《爾雅》在其《釋木第十四》中載:「檟(jiǎ),苦荼。」東晉郭璞註:「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作羹飲,今稱早采者為荼,晚采者為茗,一茗荈,蜀人名之苦荼。」

一代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在《凡將篇》中記載了多種中藥 :「烏喙、桔梗、芫(音yuán)華、款冬、貝母、木櫱、蔞、苓草、芍藥、桂、漏蘆、蜚廉、藿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其中記載古代茶葉名字復義詞「荈詫」〔chuǎnchà〕,它說明了我國早在二千一百多年之前,就把茶葉作為中草藥臨床應用,造福世人。

另一位漢賦大家揚雄在《方言》中提到:「蜀西南人謂茶曰葭。」

揚雄和司馬相如為皆蜀人,王子淵在成都附近買茶喝,司馬相如曾久住產茶之地成都,說不定帶著媳婦卓文君一起喝茶作賦好不快哉呢!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在《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醫聖張仲景,他寫了《傷寒論》,對茶這樣評論說:「茶治膿血甚效」,就是鬧肚子、拉膿、拉血喝茶就有用。

三國時期魏國張揖所撰的《廣雅》(篇目是依據《爾雅》次序,博採前人著作,增廣《爾雅》所未備,故名《廣雅》。為研究古代詞彙和訓詁的重要資料。)一書對檟就是苦「荼」的釋義:荊州與巴州交界的地方,採茶葉做成餅,葉子太老的,就用米湯和拌後製成餅。想煮茶喝時,先把茶餅在火上烤到赤黑色,再搗成茶末,放入瓷器中,以沸水澆灌,並用蔥、姜、桔子和芼〔mào〕一種可食用的野菜或水草做配料。飲此茶可以醒酒,令人不眠。

據《三國志•吳志•韋曜傳》記載:「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升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翻成白話文,即:「孫皓每次設宴,座客至少飲酒七升,雖可不完全喝進嘴裡,也要斟上,並亮盞說干。韋曜的酒量不過二升,最初,對他優禮相待,就暗中賜給他茶,來代替酒。」)這也成了「以茶代酒」的發端。

以上算是正史類書籍記載的,下面引用三則野(異)史、傳說記載的:

1,漢代仙人丹丘子與茶

《神異記》(為晉代道士王浮所著)中有一個關於茗事的故事:古時有個餘姚(即今浙江省餘姚縣)人,名叫虞洪,有一天到山裡去採茶,遇著一個道士牽著三頭青牛。道士引導著虞洪來到瀑布山,遂對虞洪說:「我是丹丘子(註:傳說中漢代的一位仙人),聽說你善於做茶飲,常想請你送我一些茶品嘗。這山裡有大茶樹,我可以回贈你。

希望你日後煮茶,茶器裡有餘茶之時,就請給我吧。」虞洪因這次在山中同仙人的奇遇,就在家裡給丹丘子設了靈位,常以烹好的佳茗祭祀。後來又令家人常進山裡尋覓,終於獲得了品位很高的大茶樹。

2,漢成帝妃趙飛燕獻茶

宋人秦醇說他在一位姓李的書生家裡發現一篇叫《趙後遺事》的小說,其中記載漢成帝妃趙飛燕的故事。說趙飛燕夢中見成帝,尊命獻茶,左右的人說:趙飛燕平生事帝不謹,這樣的人獻茶不能喝。飛燕夢中大哭,以致驚醒侍者。

雖然小說不足以作信史,《趙後遺事》亦不知何人所作,但人們作小說也總要有些蹤影。當時產茶不多,名茶更只能獻帝王,這個故事亦可備考。

3,蜀相諸葛亮與茶

我國西南地區有許多諸葛亮與茶的傳說。滇南六大茶山及西雙版納南糯山有許多大茶樹,當地百姓相傳為孔明南征時所栽,被稱為孔明樹。據傣文記載,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傣族已會人工栽培茶樹,這與諸葛亮南征的時間也大體相當。

從上述引用文字可以看出,「茶」已經走入士大夫(泛指有文化的人們)階層,這個階層的人有個共性:傳播率高。也就是說事物到了這個階層,向外圍普及的速度就會非常的快。無論是「慧眼識珠」也好「附庸風雅」也罷,經過文人、士大夫一頓渲染,就成了名品。

這一點我們從後來的唐詩中就可以了解:一些詩歌場景本來很普通,但經過文人一加工,就可以人們朗朗上口的流傳千載。這就是文化生命的魅力所在。(這些在後面的篇幅中細說。)

茶除了借用名人效應的傳播之外,還在於其本身的口感與療效等方面符合了當時的社會儒家思想的氛圍。讀書人當時崇尚儒家的理念,崇尚節儉,當他們一邊品茶一邊體會這些的時候,就會感到一種相得益彰的效應。品茶之間,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把浮躁的心撫平、靜下來思考治國大計,疲倦了吃茶醒腦、明目,指點江山自在如意,再現儒雅風流……

【茶裡乾坤】(十)水厄酪奴

【茶裡乾坤】(十)水厄酪奴 wenyi 周二, 07/10/2018 - 02:06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10日】

在兩晉與南北朝的時候,中國處紛爭動盪的時期,雖然西晉司馬氏的短暫統一,但因為搞個分封制,最終出現八王之亂,國力大傷。外族入侵,導致五胡亂華。西晉被外族所滅,「衣冠南渡」就是在此時發生的。

其實從大的時空背景來看整個的中國歷史,這一段也是大治之前的大亂。

「五胡亂華」給中原百姓帶來巨大的災難,但也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文明發展。這與東晉滅亡之後南北朝對峙都是為了隋唐大統一做了鋪墊。

關於茶的方面在此時各種記述較之以前大為增多,因為篇幅所限,無法一一列舉,只好分類列舉數則:

在晉分封幾個王發生叛亂時,惠帝逃難到外面,回到洛陽時,黃門用陶缽盛了茶獻給他喝。這說明在西晉時期茶已成為皇家日常飲料。比曹魏時期更為普及(曹魏時期沒見到文字說皇家飲茶的,而吳和蜀都有記載或傳說,這是所處地區造成的)

至司馬睿在建業建立東晉,謝安曾利用茶果招待客人;桓溫在宴會的時候,經常利用茶果招待賓客。由此可以認定當時用茶果招待普通的客人,已經是一定的規矩了。等到南北朝時期,王肅的例子就說明飲茶在南朝的普及(見典故:2)。

一,茶的兩個別稱:「水厄」與「酪奴」的來歷

典故:1,王蒙與「水厄」

王蒙是晉代人,官至司徒長史,根據《世說新語》一書記載:他特別喜歡茶,不僅自己一日數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來,便一定要客同飲。當時,士大夫中還多不習慣於飲茶。因此,去王蒙家時,大家總有些害怕,每次臨行前,就戲稱"今日有水厄"。(原文:「王蒙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雲『今日有水厄』」。

典故2,王肅與「酪奴」

北魏.楊衒之所著《洛陽伽藍記》卷三載:「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肅一飲一鬥,號為漏,經數年已後,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謂肅曰「卿中國之味也,羊肉何如魚羹,茗飲何如酪漿?」肅對曰「羊者是陸產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以味言之,是有優劣,羊比齊魯大邦,魚比邾莒小國,惟茗不中與酪作奴」。

背景及大意:肅,即王肅,字恭懿,琅邪(今山東臨沂)人。曾在南朝齊任秘書丞。因父親王奐被齊國所殺,便從建康(今江蘇南京)投奔魏國(今山西大同,是其國都)。魏孝帝隨即授他為大將軍長史,後來,王肅為魏立下戰功,得「鎮南將軍」之號。魏宣武帝時,官居宰輔,累封昌國縣侯,官終揚州刺史。

王肅在南朝時,喜歡飲茶,到了北魏後,雖然沒有改變原來的嗜好,但同時也很會吃羊肉奶酪之類的北方食品。

當人問「茗飲何如酪漿?」時,他則認為茶是不能給酪漿做奴隸的。意思是茶的品位並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後來人們卻把茶茗稱作"酪奴",將王肅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與王肅有關的還有一則小故事:魏給事中劉縞,仰慕王肅好茗飲之風,專事仿習飲茶。彭城王勰當時頗不以為然,譏諷劉縞:「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日後好「水厄」者還是越來越多。

二,關於茶延年益壽的功能記載

1,法瑤飲茶當飯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云:「南朝宋時的和尚法瑤,本姓楊,河東人,永嘉年間過江,在武康小山寺遇見了沈台真清真君,年紀很老了,用飲茶當飯。永明中,皇上下令吳興官吏隆重地把他送進京城,那時年紀七十九。」

2,單道開飲茶蘇

陸羽《茶經七之事》引《藝術傳》曰:「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背景:單道開,姓孟,晉代人。好隱棲,修行辟穀,七年後,他逐漸達到冬能自暖,夏能自涼,晝夜不臥,一日可行七百餘裡。後來移居河南臨漳縣昭德寺,設禪室坐禪,以飲茶驅睡。後入廣東羅浮山百餘歲而卒。

所謂「茶蘇」,是一種用茶和紫蘇調劑的飲料。

三,與茶有關的奇異故事:

1,毛人引路

《續搜神記》說:「晉武帝時,宣城人秦精,常進武昌山採茶。一次遇見一個毛人,一丈多高,引秦精到山下,把一叢叢茶樹指給他看了才離開,過了一會兒又回來,從懷中掏出橘子送給秦精。秦精害怕,忙背了茶葉回家。」

2,太婆賣茶施捨

《廣陵耆老傳》說:「晉元帝時,有一老太婆,每天一早,獨自提一器皿的茶,到市上去賣。市上的人爭著買來喝。從早到晚,那器皿中的茶不減少。她把賺得的錢施捨給路旁的孤兒、窮人和乞丐。有人把她看作怪人,向官府報告,州的官吏把她捆起來,關進監獄。到了夜晚,老太婆手提賣茶的器皿,從監獄窗口飛出去了。」

四,茶詩初現

文化研究者說:我國唐代以前無「茶」字,其字作「荼」,因此考察我國詩詞與茶文化的聯繫,最初應從我國早期詩詞中的「荼」字考辨起。「荼」字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所見,但近千年來,圍繞《詩經》中的「荼」是否是指茶,爭論不休,一直延續到今天,仍無統一的意見。對此,只好暫置勿論。《詩經》以後,漢朝的「樂府民歌」和「古詩」中,沒有荼字的蹤跡,現在可以肯定的最早提及茶葉的詩篇,按陸羽《茶經》所輯,有四首,它們都是漢代以後,唐代以前的作品:

1,張載《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鉤。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果饌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大意: 請問當年揚雄的住地在哪裡?司馬相如的故居又是哪般模樣?昔日程鄭、卓王孫兩大豪門,驕奢淫逸,可比王侯之家。他們的門前經常是車水馬龍,賓客不斷,腰間飄曳著綠色的緞帶,佩掛名貴的寶刀。家中山珍海味,百味調和,精妙無雙。真可謂顯赫權貴,百萬富翁!遙望樓外,富庶的山川無邊無際。秋天裡,人們在橘林中採摘著豐收的柑橘;春天裡,人們在江邊把竿垂釣。果品勝過佳肴,魚肉分外細嫩。四川的香茶在各種飲料中可稱第一,它那美味在天下享有盛名。如果人生只是苟且地尋求安樂,那成都這個地方還是可以供人們盡情享樂的。)

2,孫楚《出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大意:茱萸出在樹顛上,鯉魚產在洛水中。白鹽出在河東,美豉出於魯淵。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長在溝渠,稗子長在田中。)

 3,【西晉】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晰。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鶩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大意:我家有嬌女,長得很白皙。小名叫紈素,口齒很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畫。蹦蹦跳跳園林中,果子未熟就摘下。愛花哪管風和雨,跑出跑進上百次。看見煮茶心高興,對著茶爐幫吹氣。)

4,王微《雜詩》:「收飲今就檟。」(大意就是:喝茶)

5,除這四首詩以外,晉朝,時間大致在西晉末年和東晉初的這個階段,還有一首重要的茶賦——杜育的《荈賦》。

《荈賦》載:「靈山惟岳,奇產所鍾,厥生荈草,彌谷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農功少休,結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言辭比較直白,就不錄入白話大意了)

通過以上所舉的實例可以看出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文化的基礎已經形成。如果把茶作為一個生命的話,茶走到了青少年時期,一種朝氣躍然於中華五千文明史之中。

【茶裡乾坤】(十一)隋唐盛茗

【茶裡乾坤】(十一)隋唐盛茗 wenyi 周四, 07/12/2018 - 02:06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12日】

隋唐五代時期,是中華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尤其在唐朝期,疆土的空前擴大,同時中華文化達到了頂峰,中華文化的影響力遠播四方。「唐詩」成了中華文化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以致後人有「李杜文章千古傳,世人已覺不新鮮」的慨嘆。(雖然表面上覺得應該創新,不該總局限在唐詩的韻味之中,但這本身也說明唐詩的影響力是極為深遠的。)

「茶」此時作為文人墨客抒情達意的對像之一,也自然在唐詩中屢屢顯現;如果把「茶」作為一個生命而言,當文人或者帝王因為飲茶而與所應該賦予的使命產生共鳴,從而激盪出詩情與治國的火花,從而完成神所需要奠定的神傳文化中的一部份,從這個角度而言,「茶」就起到橋樑和催化劑的作用。

今天我們就把「茶」當作一個生命,把這個時期與其有關的大事串起來,讓讀者領略一下盛世的風貌與茶的成長曆程:

茶,為了推廣自己,覺得君王是最佳人選,於是乎在隋朝與兩位皇帝(文帝與煬帝)相遇,結緣的方式既普通又別致:療病。普通在於方式上:飲用即可;別致在於其療效。當皇帝的,有病的時候會用很多好的醫藥,沒想到療效卻不如名不見經傳的它!

既然君王的病它都能醫好,那肯定上行下效,從而身價倍增。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滾滾的唐王朝的時候,獨具慧眼的太宗為了讓讓它更好的繁榮與發展,為其量身制定了《茶律》,主要包括貢茶制、茶稅制、茶禮制三章。

茶很有親和力,面對才子佳人,它從不羞怯,一心想把這些人推向時代的制高點。人都說「李白鬥酒詩百篇」,它偏要在李白身上增加一個異數,讓其飲茶也能吟出華麗的名篇,李白也許是為了報答,也許只是真情流露,而為了茶也寫下了美麗的詩行。杜工部草堂之下懷著何等的憂國憂民的慨嘆,但同樣喜歡與它為伴,寫下了《《重過何氏五首》;白樂天因憐人而自憐所著的《琵琶行》中同樣有它的影子;到了盧仝與皎然的筆下,一下子把它渲染的帶有仙藥之風。(以上詩歌附篇後)

它的存在也不會總是風光萬千,當那些大人物的龐大需求(奢靡之風)與民生和財力相矛盾之時,它也只能成為針砭時弊者的「靶子」,成了人心與慾望的替罪羊。

它深知這一切都是人間相生相剋的理所致,也不多辯解。默默的承受著人們的吹捧與怒罵…….

它曾經慨嘆:過往間人們曾經給它起了諸多小名、別名算起來有十多種,以致很多時候人們都弄不清它的身份了。當要真正在人間廣泛的拋頭露面,那就要有個正式的名字。

果然,誠心感動天和地,有個叫陸羽的人應時而出,而且是出身於佛門,儘管後來因不堪勞役而逃出當了伶人,但那份對佛法的追尋是不曾磨滅的。經過上天的有意安排,他接觸到了它,並從飲用到製作都親身實踐,更難得是他能夠全面的了解它,從此它成為了那本《茶經》的主角,他給它起的名字,一下子讓周圍的人眼睛一亮,不經意間,在人間有了這個讓人們廣泛接受、正式的名字。從此讓人們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即從「源」 「具」 「造」 「器」 「煮」 「飲」 「事」 「出」 「略」 「圖」等十個方面敘述與茶有關的方面)透徹的了解了它。為了回報他,人們將其稱為「茶聖」或者「茶神」。

當它終於與佛道的信仰接上緣份之後,「正反同出」的道理體現的更加玄妙:在得到神的助力的同時,也會促進修行者的精進,從而幫助神更好完成度人使命。

此時的它已經覺得只靠自己本身也完成不了使命,於是乎它選擇了與水和器具的密切配合,從而演繹出更加具有中華傳統文化底蘊的傳奇。

它的清新、淡雅、靜默、篤定等等特點借著神的助力與信仰者的廣傳,加之天賜機緣已到,何況「規矩」(《茶律》等)與「衣服」(《茶經》等),基本成型了,那就讓它飄香四海吧,很自然的走向大眾、民間;連文成公主入藏時它也去湊熱鬧,結果不經意的讓藏民的平均壽命增加了好多(從原本四十六歲增加到六十五歲),從此藏民離不開它了。

山路迢迢,駿馬飛馳,一包包茶葉被馬兒托著走入古道,走向邊疆;朔風獵獵,駝鈴叮噹,一隊隊商人載著茶葉沿著絲綢之路,從新疆走入中亞,進入歐洲。它覺得自己不能一路向西,於是走向日本、走向朝鮮半島。它帶著濃濃的中國味兒走向四海,目的就是不希望那些曾經是神的子民們,忘記自己來人間時的初衷,在今朝與大法結緣,從而獲得救度。此時的它逐漸將要成為連接全世界人們的文化紐帶,當今儘管很多人不懂得修煉與信仰方面的道理,但當他們端起茶碗一飲而盡的時候,就會深切的體會到茶的那種力量與境地。當機緣到了的時候,這種力量自會與其它因素聯合,促成這個人能有機會聽聞真相,甚至走入修煉,踏上真正回歸的旅程。

附錄,本文所引述的與茶有關的詩歌全文(或節選)如下: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
(序略):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杜甫】《重過何氏五首》之三(節選):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節選)
(序略)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節選):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皎然】《飲茶歌送鄭容》

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雲宮人不識。
雲山童子調金鐺,楚人茶經虛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爛漫緗花啜又生。
常說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盪憂栗。
日上香爐情未畢,亂踏虎溪雲,高歌送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