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書筆談

《三字經》讀書筆談 xiongxm 周三, 08/01/2018 - 20:12
正見網欄目

《三字經》讀書筆談(一)

《三字經》讀書筆談(一) wenyi 周四, 08/02/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02日】

《三字經》高居「經」書的地位

《三字經》是我國著名的儒家經典之一,最早是宋朝私塾教本,相當於現在的小學教科書,由宋朝大儒王應麟先生所寫。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將儒學的根本內涵和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濃縮在此,如同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被古人推崇為「經」書。經,是不變的道理。是古人認為值得所有人遵從和學習的典範。

有位大陸文學系的大學生因好奇翻看,不曾想欲罷不能,驚呼博大精深,相識恨晚,連連嘆道:如果我國古代的小學生,思想深度和學識的廣度能達到這種程度,起點實在是太高了。他深受震撼,後悔知道太晚,空度青春歲月,決心研讀國學。

我國古代經典著作眾多,《三字經》可說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有學者把它比喻為通俗的《論語》(四書五經中的第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首要儒家經典)文詞精簡,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能迅速啟迪心智,將人導向正途,讓人胸懷大志。背誦三字經,等於開啟傳統國學大門,懂得幾千年的歷史,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以《三字經》廣為流傳、歷久不衰,一直以來都是兒童啟蒙教育的首選教本。

為讓今天的孩子重新受教於正統的文化,也為糾正被長期歪曲和誤導的關於儒學的說法,讓我們這些遺忘了傳統國學的大人,也能快速、簡便地領悟儒學的最根本的要點,受益於祖先的智慧,從這一期開始,讓我們一起時光倒流,回到傳統的私塾,以輕鬆自在的心情,邊讀邊領悟當初的大儒,是以何種心情來教育我們的孩子,目的何在,對我們的人生有何影響,為何儒家的教育,如此看重做人,如此看重做學問,這個學問到底指的是什麼?讀書為的是個人的功名和做官嗎?看完這本三字經,一切都會明白了。也就知道現代教育諸多令人頭疼的問題,都是源自德育與智育的本末倒置。

下面就讓我們邊讀邊談吧。估計讀著讀著,大家都會感嘆,原來儒家講的都是我們的生活啊,都是我們最需要的呢,一點也不難,如果早就了解,也不至於碰到各種糾紛不懂如何解決,也不至於擁有一身才智卻鬱悶受挫,人生找不到方向了。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字詞解釋】
(1) 之:的。
(2) 初:初生,剛開始的時候。
(3) 性:本性,天性。
(4) 本:本來。
(5) 善:善良、好的。
(6) 相:相當。
(7) 近:接近。
(8) 習:學習、指後天受到的影響。
(9) 遠:差別大。
(10) 苟:如果。
(11) 教:教導。
(12) 乃:就會。
(13) 遷:改變。
(14) 道:方法。
(15) 貴:注重。
(16) 專:專心。

【譯文參考】

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這時候善良的本性,大致都很相近,沒有多大的差別。等到長大以後,因各人的環境不同,所學習的也不同;在好的環境人就會變好,在不好的環境人就容易學壞,於是性情開始有了差別。假如在這個時候,不給他適當的教導,學了種種不良的習慣,他原本善良的本性,就會漸漸變壞;而教導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專心一致,不可邊做邊停,才能使他有完整的學習。

【讀書筆談】

《三字經》開篇僅僅用了短短的18個字,就將儒家幾千年的各種經典著作的最終目的,道破了天機。

「人之初,性本善。」六個字,道明了儒家對人性本善的認識,接著以「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12個字開宗明義,把儒家教育的根本目的說得明明白白:教育之本,就是要守住和維護人善良的本性始終不變。

因為人性雖然在剛生下來時,是善良的,人人相近(性相近),但是,由於成長的環境不同,遇到的人和事不同,接觸的東西和受到的影響就千差萬別了,甚至差的很遠(習相遠)。所以如果不接受教育(苟不教),就會在後天的影響下,漸漸使人迷失本性,甚至走向邪惡而不自知(性乃遷)。

當然最後六個字,講的是教育要持之以恆,不可半途而廢,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下一課自然轉到實際的例子——孟母三遷的育兒典故。

【故事天地】 周處除三害

晉朝時,義興有個年輕人叫周處,從小爹娘都死了,因此無人管教,他雖然天生有豪俠氣度,但常仗著一身蠻力在鄉裡間打架鬧事,無惡不作,村裡人見了他就像碰到毒蛇猛獸般,總是躲得遠遠的。

這一天,他正在街上閒逛,看到一群人正在談論著什麼,他連忙走過去看熱鬧,大夥們都不做聲的走開了。周處覺得很奇怪,便抓住一個老人問道:「你們在說什麼?」老人很害怕,只好如實地說:「我們這裡出了三害,其一是南山的山裡有一隻吃人的老虎;其二是長橋下的河裡有一條蛟龍;它們害死了很多人……」老人的話還沒有說完,周處便大聲說道:「老虎、蛟龍有什麼可怕的,讓我來消滅它們。」說完,就轉身跑了……

話說周處跑到南山上,尋找那隻吃人的老虎。這一天,他終於找到了那隻老虎,當那隻老虎向他撲來時,他就勢一閃,騎到老虎的背上,揮起拳頭,狠狠的擊打老虎的頭,把老虎打死了。接著他又跑到長橋下,跳進河裡去殺蛟龍。周處在水裡與蛟龍打殺了三天三夜,最後終於殺死了蛟龍。

村裡的人們見周處還沒有回來,以為他被老虎或蛟龍吃掉了,高興地敲鑼打鼓,慶祝了起來。沒想到周處興高彩烈地回來了,聽到百姓們說除掉了三害,正高興地慶祝,才明白自己也是三害之一。

周處感到很慚愧,很內疚。由於自己平時胡作非為,使得百姓們把自己也當成了一害。因此,他下定決心改過,重新做人。後來,他拜了陸云為師,努力讀書,終於做了大官,為百姓做了很多善事。

看來人從小本性都是善良的,周處不過是因父母早亡,無人啟發引導,所以被後天不好的事物污染蒙蔽才變壞的,一旦醒悟,還是會做好人的,可見早期做人教育的重要,一個人光有本事才華還不行,就如一把刀,不同的人用就會得出不同的善惡結果。一個大夫如果心術不正,甚至用手術刀來殺人,非常可怕。

還想到一點,也有人不懂尊重別人,因為有才華,或者受過高等教育而自視高人一等,待人傲慢,自命不凡,低等工作不肯做,領導也受不了,結果人人避之不及,都是不懂尊重別人的結果,鬧得一身才華得不到認可!這一點也要注意的。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 wenyi 周五, 08/03/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03日】

《三字經》是我國著名的儒家經典之一,最早是宋朝私塾啟蒙教本,由宋朝大儒王應麟所寫。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將儒學的根本內涵和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濃縮在此,如同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被古人推崇為「經」書。經,是不變的道理。是古人認為值得所有人遵從和學習的典範。

它三字一句,能迅速啟迪心智,開啟傳統國學大門,將人導向正途,讓人胸懷大志。

【原文】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字詞解釋】

(1)孟母:孟子的母親。仉姓。孟子的母親知道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為激勵孟子勤奮好學,免受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曾經搬家三次。後來常以「孟母三遷」來形容家長為教育子女,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成長環境的良苦用心。

(2)處:居住。(3)不學:逃學或指不用心學習。

(4)機杼:織布機。「斷機杼」的故事源於《列女傳.母儀傳.鄒孟軻母》: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

(5)竇燕山:人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人,因住在燕山,所以又叫做竇燕山。他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五個兒子相繼登科及第,當時號稱「竇氏五龍」。

(6)義方:好的方法,亦指聖賢教誨的義理。

(7)五子:五個孩子。(8)揚:稱頌、傳播。

【譯文參考】

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尋找一個能激勵孟子向學的好的鄰裡環境,用心選擇居住的地方,不辭辛勞地搬了三次家。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氣得當著他的面將織布機上織了一半的布匹割斷,並且教訓他說:「求學就像織布一樣,必須將紗線一條一條織上去,連成寸後才能積成尺,最後才能織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如果像現在布被剪斷,半途而廢,那就前功盡棄了。」

五代時,有一位重視孩子教育的好父親竇禹鈞(又稱竇燕山),他遵照聖賢教誨的義理來教育子女,因此五個兒子在他的教養下,個個都很有成就,名聲傳播四方。

【讀書筆談】

儒家的「儒」字,由「人」和「需」兩個字組成。內涵深刻,意為做人需要的根本道理以及用來濟世的才智。自古從孔子開始,就定下了人生在世必須奉行的做人的標準和道德規範,講的就是從家庭到社會,如何善待別人的道理。

因此個人的修養,即修身,就是將來立身處世的根本,所以儒家講究仁義為先,無論是在家對待父母、兄弟姐妹,還是在外對待長輩、朋友,上級和下屬,都以個人修身為本。正所謂修身齊家,然後方能治國平天下。處理家庭和社會關係,具體涉及的人和事,儘管內容不同,大小不同,身份和關係不同,禮儀不同,但是在達到懂得善待他人的根本目的上,卻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王應麟撥開浩瀚似海、令人眼花繚亂的儒家經典的迷霧,一針見血地在第一課的內容中,非常直接地道明了守護人與生俱來的善良本性才是儒家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核心後,就定下了《三字經》內容的軸心,無論涉及的內容有多麼廣博,都圍繞教導善良人性進行展開。

因此第二課,出現的第一個家庭教育的具體例子,就是孟母三遷的典故,這個典故在日本當代教育界,也是人人皆知,影響深遠。日本人為了孩子受到良好的環境影響,都效仿孟母,故意選擇教育良好的環境來買房子,比如東京都,東大等名門教育機構的文京區,成為年輕父母的買房首選。

據說孟母曾經住在屠宰場、集市和墓地附近,發現孟子看到什麼學習什麼,與鄰居的孩子玩的遊戲就是殺豬、做買賣和模仿送葬儀式。孟母看在眼裡,接連搬了三次家,最後搬到有講學的地方,發現孟子開始模仿學生學習,於是定住下來。

這個故事為的就是證實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後天的影響,會讓孩子天性的善良發生改變,所以,要注重孩子的教育,本性不要受到污染,還要持之以恆,所以,孟母三次搬家,又教導孩子要專心堅守,不要半途而廢。

注意,這裡的教育不是現代意義的教育,而是儒學的道德教育,今天叫國學,古代的私塾教人讀書做學問,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這一點,同時長大後可以以德善化天下,救濟天下。日本現代的國語教育大致繼承了這一傳統。

下邊的故事是另一個典故竇燕山教子的展開。同樣證實,教子為善,孩子才能立身揚名,有所成就。

【故事天地】竇燕山教子

竇禹鈞是五代後晉時候的人,住在薊州,因為那個地方正是古代的燕國,所以人們稱他為竇燕山。他的家裡非常富有,可是竇禹鈞為人心術不正,常欺負窮人。因為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歲,還沒有子女。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已經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正,德行不端,再這樣作惡下去,不但不會有兒子,而且還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向善,多積陰德,多幫助人,或許還有挽救的餘地。」竇禹鈞醒來,把夢中父親說過的話一一謹記在心,再也不敢做壞事了。

後來,他不僅不敢再做惡,還幫助了許多地方上的窮苦人家,甚至在自己的家裡設立「義館」,聘請有名的老師來教書,讓家裡貧窮沒辦法讀書的孩子,都可以來上學。有一天,他在一間客店中,撿到一袋銀子,他就在那兒等了一天,等失主回來找的時候,原封不動的還給了失主。

有一天晚上,竇禹鈞又夢見父親對他說:「你現在積了很多陰德,老天會賜給你五個兒子,你的壽命也會延長。」竇禹鈞醒來後,雖然知道只是一場夢,但是卻更加認真修養自己、多行善事。後來妻子果然為他生了五個兒子。

竇禹鈞十分重視對兒子的教育,教他們聖賢義理與處世態度。他的五個兒子在他的教導之下,相繼登科及第,鄉裡的人無不稱頌,竇禹鈞和他五個兒子的名聲因此傳遍了全國。

這個故事與上一課的周處的故事有相似之處,竇燕山與周處兩人,都是一開始有惡習,後來改惡從善,及時糾正和醒悟,有了成功的人生,但又有不同之處,這裡還講到了善惡有報的天理的存在,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天在審視,這表明,儒家勸人行善,重視德行的教育,被中國奉行了幾千年,絕非偶然,背後定然隱藏著天意的安排。為的是讓中國人守住良善,獲得福報。

竇燕山正是感覺到了三尺頭上有神靈,才從根本上敬畏天地,開始重德行善,得到了福報。於是從根本上理解了為何要讓兒子們學習聖賢義理。也就是懂得了遵從儒學教導的根本原因。

無論是孟母,還是竇燕山,都是中國教子從善,獲得巨大成就的典範,都是在證實前一課的內容的正確。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 wenyi 周日, 08/05/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05日】

【原文】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譯文參考】

為人父母的,如果養育子女,僅僅供給他們生活上物質的需求,卻不好好管教他們,這是做父母的過錯。同樣的道理,老師教導學生如果不能嚴格督促,認真教學,這便是做老師的怠惰失職了。

身為子弟,不好好學習是不應該的,年少時不用心學習,不明白做人的道理,也沒有豐富的學識可以在社會上立足,等到年紀大了,還能有什麼作為?

【讀書筆談】

這八句話,不僅淺顯易懂,而且頭兩句的「養不教 父之過」更是人人皆知,所以中國人自古明白父母的教育,責任重大,僅僅供給物質上的享用,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孩子言行不端,是要問責於父母的,所以這裡是對父母的勸導,很明顯,是在提醒父母,要承擔起教育子女德行的責任。

因為第一課開篇就提到「人之初 性本善」、「苟不教 性乃遷」的以守護善良本性不改變為目的的教育宗旨。所以父母之責,首問德行的教育。而且,《三字經》在提到教育者時,首先提到的也是父母,因此點明教育宗旨後,第二課提到母親的範本孟母和父親的範本竇燕山,都以孩子不受壞環境影響和教子重義為核心。可見古人對教育的認識,首先注重的就是人品教育,而人品教育,更是從父母的家庭教育開始。

古人因此有各種家訓,日本叫庭訓,至今傳承。日本在德川幕府統治後,更是注重中國的儒家教育,家教嚴格,私塾遍及全國,培養孩子端正的言行禮儀,日本的現代小學,就是來源於江戶時的私塾「寺子屋」,小學中學,不僅學習漢文詩歌,甚至學習孔子的《論語》。還都開有家庭科,要學習料理、縫紉和打掃,讓孩子懂得感恩和基本的待人之道,可說是現代版的洒掃應對,繼承了古代私塾和家庭教育的傳統。這也就是日本企業商界有職業倫理,講誠信,能在現代穩固地立足於世界的根本原因。

《三字經》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宗旨高明、正人心的同時,語言卻淺白,且朗朗上口,人人都能讀懂,不僅對孩子是良好的啟蒙,對父母和天下百姓也是深刻的警醒和教導。古代中國為何能成為世界敬仰和學習的禮儀之邦,僅僅憑著這本小小的啟蒙教材,就足以令人心明。

本課的父母和教師,都是教育者,但是父母容易溺愛而忽視德育,而專職教育的老師則容易教導不嚴格,同樣是失職,本課論述上,對父母和老師,各自要求看似有所偏重,其實,合起來才是全面要求。就是說,無論父母和老師,都要懂得重視道德的教育,也都要嚴格施教,就像孟子的母親,專注堅持,從不懈怠,否則,都是不負責任,都會被視作過錯和懶惰。

那麼,接著,當然就要勸導作為受教者的孩子了:作為孩子,要聽父母和老師的話,要好好學習,這是子女或弟子應該做的,否則,老了,一無所成,白活一世。

其實《三字經》的頭三課,講的就是人為何要接受教育,教育之本在於德,父母和老師一定要嚴格謹慎地教導好孩子,莫讓孩子迷失善良的本性。

《三字經》講完教育宗旨和教學雙方對教育應持有的態度後,接下來下一課開始,就會告訴孩子要如何一步一步學習了。因此有人說,三字經幾乎可讓人自學成才,給出了一條如何成為儒學大家的方向。難怪古代帝王教育都如此重視本書。

若要孩子成大器,有大志,請從學習《三字經》開始吧。

【故事天地】 武訓興學

清朝時山東省堂邑縣,有一個名叫武七的乞丐,他用行乞、做雜工省吃儉用所存下來的錢,買土地辦學堂,因為辦學有成,人們為他取名訓。

武訓五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和母親行乞為生,生活雖然過得辛苦,但還有母親相依為命,日子倒也踏實。不幸的是,他七歲時又失去了母親,孤單一人,便四處幫人打雜。武訓一點也不在乎生活困苦,最讓他難過的是,不能和一般小孩一樣到私塾中讀書識字。

武訓從困苦中體會到讀書的重要,因為自己沒讀書不識字,無法有大作為,所以他決心要辦義學,讓窮人家的小孩也能讀書,不願別人再像自己一樣,因為沒錢而錯失了學習的機會。於是他白天乞討,晚上搓麻繩,經過三四十年的努力,武訓的學堂——「崇賢義塾」果然興辦起來,嘉惠了許多學子。

武訓十分關心學生的課業,對老師更是敬重。但是如果遇到不認真教書的老師和不用心學習的學生,他就跪在他們面前,請求他們要各盡本分,好好努力,因此師生都大受感動,不敢懈怠。武訓辦學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

其實,品學的好壞對人的一生影響很大,孩童時不珍惜讀書機會,不懂得把握生命中的黃金時期修養品德,年紀大了總是會後悔的。清朝著名政治家左宗棠有一個部屬名叫張曜,跟隨左宗棠建立了許多戰功,左公便向朝廷推舉他做大官,但因為張曜年少時不念書不識字,朝廷只好取消他的官職。張曜十分懊悔,痛下決心重拾書本,請來老師,日夜苦讀,修身養性,終於學有所成,再度獲得朝廷的重用。

樂府《長歌行》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每個人都該趁年少時,用功學習,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修養品德,以免年老時徒留悔恨 。

這個故事涉及到了教育的本質和識文斷字兩方面的重要,核心在於崇賢,但是沒有識文斷字,讀寫算等技能,即使有良好的德行,也無法讓自己的德行更大範圍地用於造福百姓,更無法代代傳承文化和歷史,最起碼,你即使有心為百姓做事,卻無法寫文書表達民情,上傳下達處理公務,德行就得不到善用,所以才能技術,是為德所用的,也是很重要的,是能讓德開出花結出果的。兩者合在一起,方能成就大業。

武訓辦學深知此理,所以取名「崇賢義塾」,對老師和學生都誠心勸導,以實際行為在真正地踐行《三字經》的精神,讓老師用心不懶惰,讓學生珍惜時光和機會。他對孩子們的珍惜,勝過千千萬萬親生的父母,讓人深受教誨,他在困苦中從不怨天尤人,逆境中堅守善良本性,把辛苦積存的錢財,用於造福社會,雖未讀書,已經在踏踏實實奉行儒學的教誨和實現了儒生的志向,他就是孔子肯定過的那種,雖然沒有讀書,但是卻能無師自通做人的本質,可以稱作有學問的人。

可見,孔子認為的有學問,本質在於懂得和實踐做人的道義,武訓雖然無錢無權,卻能超出「窮則獨善其身」的境界,做到了不達,也去「兼濟天下」,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這不就是有學問嗎?只不過,很遺憾,他未能掌握文字,無法讀寫,更大地發揮品德的光熱,但是品德永遠都是學問的本質與核心。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四)

《三字經》讀書筆談(四) wenyi 周一, 08/06/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06日】

【原文】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字詞義解釋】

(1)玉:材質堅硬,表面平滑有光澤,呈半透明狀,摸起來很柔細的一種美石,通常是用來作為裝飾品或雕刻的材料。
(2)琢:以雕刻或磨的方式來加工玉石。如:「雕琢」
(3)成器:製作成可使用或精巧美好的器物,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成材、可造就。
(4)義:合宜的事情或正道、正理。
(5)為:擔任。
(6)方:當、處在。
(7)少時:年幼的、年少的時候。
(8)親:接近。
(9)師:能夠提醒或教導我們做人處世道理的人。
(10)友:在這裡是指能夠促進我們在品德上有所提升的朋友。
(11)禮儀:禮節的規範與儀式。

【譯文參考】

一塊玉石,如果不經過仔細的雕琢,就不能成為精美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即使先天有很好的資質,但是如果不努力學習,就無法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

做子女的人,要趁著年少的時候多親近良師、結交益友,虛心接受教導和規勸,並學習待人、處事、應對、進退的禮儀。

【課文講解】

因語言淺白,這幾句話的含義幾乎一讀就懂,頭四句,是承上啟下的過度句,也是直接對孩子的勸導,是在前三課闡明教育以德育為本,父母和老師要重視教育的基礎上,開始正式進入具體的面對孩子的教導,用玉石需要工匠的精心雕琢方能成為有用之器物,來比喻人的成長,需要精心的培育和教導,否則「人不學 不知義」,    無法成為有用的人才。其核心依舊在於告訴孩子,學習和受教的重要性,而學習,就是為了懂得做人的正確道理,也就是說,學習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懂得「義」理。

傳統的學問,核心在於明理,而非在於懂得多少知識和見聞,擁有多少本事,並以此來傲視於人。所以三字經在開始的這幾課裡,反覆強調這一點,如果這一點無法理清,就會失去做學問的意義,變成酸腐文人,心胸狹隘,所學的一切知識和擁有的才華本事,甚至可能變成危害社會的利器。這就是為何傳統學問,始終把仁義二字擺在首位。

仁義禮,一直是國學的核心,儒學的核心,也就是傳統中國人做人的核心,這裡以一個義字,代表了具體的德育所指。孔子強調仁義二字,而禮,是仁義的外在表現和具體規範,民族不同,具體的禮儀不同,但都是為了表達對人的敬意、尊重、感恩、問候、關懷等等人對人的善意。

舉個例子,路上碰到行人,如果是認識的人,對方對你視而不見,把視線錯開,你一定會感覺不舒服,有種被人忽視的感受,自然會在感情上受到傷害而生氣,相反,對方打個招呼,問你近況,就會感到被人關心重視,所以在重視傳統禮儀的日本,即使是陌生人,也視為有緣人,會相互問候。問候的禮儀,會根據場合,對像,長幼親疏等關係的不同,具體形式不同,但是歸根結底是為了表達人對人的善意。

所以懂得了仁義的重要,懂得了學習是為了明白做人的正理,以此善待他人,那麼必然第一步,就是做到後四句的要求,作為人的子弟,從小要打好做人的基礎,就要親近良師益友,學習基本的待人禮儀,為的是言行舉止,能合情合理地表達各種善意。否則,就會因傷害了別人而引發各種矛盾、誤會和爭端,人生必然受挫。

講的是學習的第一步:從小首先跟良師益友學禮儀,學習禮儀是日常生活與人交往應對時具體踐行義理的方式。否則,即使想要做到仁義,都沒有具體行為方式,就會在不經意中產生誤會或傷及他人。甚至結下惡緣,遭人非議和排斥。對人對己都沒有半點益處。而從小養成以禮待人的習慣,會讓人一生受益,非常重要,否則,形成惡習想要再改,就很難了。

【故事天地】

和氏璧  來自卞和獻玉  

春秋時代,有個楚國人叫做卞和。有一天,卞和在山裡得到一塊還沒經過雕琢的玉石。他知道這是塊難得的珍玉,就捧著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叫他的玉工來鑑別這塊玉石。玉工看了看,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已。」厲王以為卞和拿石頭來騙他,就叫人把卞和捉去砍斷左腳。

厲王死後,武王繼位。卞和又捧著那塊玉去獻給武王。武王也叫玉工來鑑定。玉工說:「這不過是塊石頭罷了。」武王也認為被卞和欺騙了,就叫人砍斷卞和的右腳。

武王死後,文王登基。這時,卞和抱著他那塊玉石,在山腳下痛哭起來。他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淚都哭幹了,最後眼睛都流血了。文王聽到這個消息,就派人去問卞和,說:「天下遭到砍腳刑罰的人很多,為什麼唯獨你哭得這樣傷心呀?」卞和回答說:「我並不是因為腳被砍斷而悲傷。我痛心的是:珍貴的玉石卻被認為普通的石頭;忠誠的人倒被說成騙子!」文王知道了以後,便叫玉匠把那塊玉石拿來仔細雕琢一番,果然發現這是一塊稀世寶玉。而這塊珍貴的寶玉,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和氏璧」。

這個故事講的再明白不過了,即使是稀世珍寶,不經人工雕琢,質地原本再好,也不過是一塊無用的石頭,不會受到關注,沒有用武之地。為人父母,應該像卞和那樣,苦苦守護孩子原本如美玉般珍貴的天性,讓他跟隨良師,結交益友,不斷啟迪本性,明辨善惡,在後天的各種影響下能守住義理,最後被「雕琢」成一塊真正的美玉。愛子之心,當學卞和。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五)

《三字經》讀書筆談(五) wenyi 周二, 08/07/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07日】

【原文】

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字詞義解釋】

(1)香九齡:香,指黃香,東漢時江夏人;九齡,意為九歲。
(2)能溫席:溫,作動詞用,把東西弄溫暖之意;席,是指蓆子,睡覺時鋪墊的草織物。
(3)孝於親:親,就是父母的意思。
(4)所當執:當,是應該、應當之意;執:執行、實行。
(5)融四歲:融,指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為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豐。
(6)能讓梨:讓,禮讓、謙讓。
(7)弟於長:弟,同「悌」,指友愛兄弟;長,兄長之意。
(8)宜先知:宜,應該的意思。

【譯文參考】

黃香九歲的時候,就懂得在寒冷的冬天夜晚,用自己的身體先把蓆子睡暖了,然後再請父親上床睡覺。因為孝順父母,是為人子女應該做到的本分。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知道謙讓的道理,把大的梨讓給兄長吃,自己吃小的梨。友愛兄長,是做弟弟妹妹的從小就要先行懂得的道理。

【讀書筆談】

一,孝敬父母為先

記得上一課,《三字經》開始直接面對孩子講人要從小接受教育,是因為「人不學 不知義」。要學習義理,懂得做人的正理,將來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所以,教導孩子要「親師友 習禮儀」,親近良師益友,跟他們學習良好的禮儀和為人處世的正理。

因此,這一課的八句話,接著就以古代最為典型的兩個孩子的真實故事作為榜樣,告訴孩子首先應該從哪裡做起。要想懂得為人處世的正理,最開始的兩個做人的基本要求首先要牢記,那就是對待家中的父母和兄長要講孝悌二字。對孩子首先教導的就是孩子要以孝悌的心態面對自己身邊最親的,並處於「年長」的人。這是一切為人的基本。

孔子的《論語》說:「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也就是說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一切仁愛的根本。

中國漢字裡,孝的本意,指對父母的敬愛之心、感恩之心,是下對上的義理,是將來出到社會後對別人父母、與自己父母同輩的人和一切長輩,或者是職場中面對上司、長官的基本態度。這一切都基於在家對父母的孝心。養成最基本的敬上謙卑、有涵養的為人禮儀和態度。

二,以孝治國的文化傳統

孝,上邊是老,下邊是子,專門用於子弟面對長輩的老人和師長,所以輩分不同,用孝來表示下輩對上輩的敬愛的態度。因此廣義的孝,會推廣於整個社會,讓你面對所有的長輩和老人,都要敬重仁愛。整個社會都能這樣,國家就會安定,因此從漢代開始,就留下了帝王以孝治國的傳統,帝王面對自己的父母,也要做出表率,並以這樣的仁愛之心,照顧天下百姓。

因此古代推薦人才為官,多有舉孝廉一說,人們最欣賞也最信任孝子,認為一個人在家懂得孝敬父母,才會有仁愛之心,才會懂得感恩和照顧作為衣食父母的百姓,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放心地把照顧百姓的任務和職責交給他。

三,悌的內涵

悌,同樣有敬愛之意,同樣是下對上的基本態度和修養,不過與孝不同的是,它不是面對長輩和上司,這些輩分和職位都高於自己的人,而是專門用於跟自己同輩,但是年齡比自己大的人,當然首先就是面對家中自己的兄長,要懂得禮敬,友善。也是一種仁愛之心。懂得這種關係和基本態度後,言行要禮讓謙恭。

四,做人為何首講孝悌

那麼,很多孩子會不服氣,為何要首先強調下對上的態度,而不是上對下的慈愛之心呢,其實,上對下,父母和兄長,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照顧和關心,那是發自內心的視為珍寶一樣的愛,那種為了孩子奉獻一切,操心竭力的親情,是天性使然,太過自然了,反倒容易溺愛,讓孩子變成不知感恩的、理所當然享用父母所給的敗家子。

再者,人活世間,無條件付出的愛,唯有父母能做到,人們也一直把他人無私的愛比喻為父母般的愛心。比如師父,師長的教導之恩,也如父愛般偉大,所以被人尊稱為師父。這份恩情,怎能不知感激。如果連最愛自己的父母,都不懂敬愛,侍奉。也就不配為人了。

那麼兄長呢,付出雖不如父母,但是一樣會擔負起一部分照顧弟妹、教導弟妹的職責,幫助父母分憂。出了事,還會被父母首先問責沒帶好弟妹。中國有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的古訓,就是說,兄長會為了照顧弟妹,而承擔很多責任,會為了家庭付出很多的犧牲,因為年長,就沒有弟妹的相對任性和自由,所以弟妹同樣要懂得感謝,同樣要尊敬和謙讓兄長。

對長輩上司如父母,對年長的朋友如兄長,進退合宜,謙恭有禮,人生順遂,就來自家庭的孝悌之心。

所以孔子才強調:「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中國的整個做人的禮儀文化,核心都是守護仁義二字,這個道理,首先在家庭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打下基礎,長大後,出到社會,才會懂得如何對待別人。所以,所謂的「親師友,習禮儀」,就是要首先懂得禮儀的核心,在於仁義,仁義之基本,又在於孝悌。

我們知道日本特別講究謙卑、感恩 、禮敬先輩和客人,就是因為他們從隋唐開始受教於中國的傳統做人的理念。並保持至今,從未損毀。

【故事天地】 

(一)黃香扇枕溫衾

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從小就非常孝順,地方上的人都稱他為「小孝子」。九歲時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孝順,每天搶著做比較費體力的工作,好讓父親有更多休息的時間,想方設法讓父親過得舒適一些。

夏天天氣炎熱,蚊蟲又多,黃香知道父親怕熱,常熱得睡不著覺,又被蚊子叮咬,因此,每天晚上父親就寢前,黃香就先用扇子把枕頭和蓆子扇涼,把蚊子趕走,再請父親去睡。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怕父親受凍,就先躺進冰冷的床鋪,溫暖了被窩、蓆子(衾:音同親。被褥、棉被),然後請父親上床安歇。

不久,他的孝行傳遍了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流傳著一句讚美他的話─「天下無雙,江夏黃童」,這句話的意思是:像江夏黃香這樣孝順的人,天下沒有第二個。當時的江夏太守聽說了這件事,覺得非常難得,便上表請皇帝表揚黃香的孝行。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是後人對黃香敬重的讚美詩。

(二)孔融讓梨

孔融,東漢末年豫州魯國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天性淳厚,從小就懂得謙讓。四歲時,有一天有人送來一籃梨子,他父親叫孔融先挑一個吃。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他的父親覺得很奇怪,問他:「孩子,你為什麼不挑大的梨子呢?」孔融回答說:「我的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哥哥年紀比我大,應該吃大的。」宗族中的人知道這件事後,都對他另眼相看,讚賞不已。

以上兩個故事,都是孝悌做的非常好的榜樣,父母面對這樣的孩子怎能不欣慰,從而更加覺得自己的辛苦操勞有價值呢?兄長面對這樣懂事的弟弟,不就更加覺得沒有白白疼愛弟弟,願意承擔自己的職責,多加付出照顧好弟弟們了嗎?一個人懂得感恩方能孝悌,也必會感動身邊的人,矛盾就不會有,關係也就和諧了。這裡舉出的例子,都是強調下對上的態度,非常重要,古人認為上對下是養育、照顧和保護的責任和義務,是有恩於下的,所以才如此強調下對上的態度。

看看今天的社會,子女多不孝,父母如奴如婢,年輕人嘲笑老者;嬰幼兒被人殘害或遺棄,人倫關係混亂不堪,各自的本分、道義拋擲腦後。敬老愛幼的傳統蕩然無存,更有甚者,父子相殘,父子、兄弟皆成不義之徒,淪落至此,實在不配稱作人了。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六)

《三字經》讀書筆談(六) wenyi 周三, 08/08/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08日】

【原文】

首孝弟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字詞義解釋】

(1)首孝弟:首,首先、最先應該重視;孝,孝順父母;弟,同悌,是對兄長的友愛與敬意,一般理解為普遍的兄弟之間的相互友愛。
(2)次見聞:次,接著,第二;見聞,眼睛所看見、耳朵所聽到的事物,指常識或知識。
(3)知某數:某,不知名的人或事物的代稱;數,古代計算的方法,為六藝之一。
(4)識某文:識,認識、了解;文,文字、文章。也可以當作學問的統稱。
(5)一而十:一,數字的起點;而,至、到,有變化而成的意思。一而十,就是一到十的基本數字。
(6)十而百:十個十是一百。
(7)百而千:十個一百是一千。
(8)千而萬:十個一千是一萬。

【譯文參考】

做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首先學習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道理;接下來才開始學習日常生活中的知識。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知識內容,包含了能明白數字的變化、懂得計算的方法;並能認識文字、閱讀文章。

我國是採用十進位的計算方法。一是數字的開始,一到十是基本數字,接下來按照十進位的規則,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如此累積上去,可以無窮無盡。

【讀書筆談】

很明顯,這一課的頭兩句,是對前文的總結和強調,明確點出孝敬父母和兄弟之間友愛相處的重要,其實前一課對悌的說法,是以孔融四歲能把大梨讓給兄長的故事,來主要強調,弟弟那顆對兄長的恭敬之愛,弟與心,構成了悌這個字,所謂「弟於長 宜先知」,前一課,明顯強調的是弟弟對兄長的恭敬之意。

因為這是一個人受恩於父母兄長,理應首先懂得的道理,古人正因為這樣想,父母不在了,兄長就會承擔父親的責任,照顧好弟弟,長兄如父,就是這個觀念的體現。看似僅僅在強調、首先要求弟弟對兄長的態度上的禮敬之心,實際上自然蘊含著互敬互愛的道理。做兄長的,照顧自己的弟弟,普遍來說,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年長,自然就會為弟弟遮風擋雨,這是天性,所以才未在此首先強調。

一個人首先懂得感恩於照顧自己的親人,是活在世上最基本的,也是最低的要求。如果這第一步能做到,那麼把這份心推廣於天下,推向社會,推向對自己並無養育和照顧之恩,並無私情的一般人甚至是地位低於自己的陌生人身上,就會成為仁義君子,若出仕為官,就會愛惜百姓,照顧百姓。這也是帝王為何被稱作君的原因。是天下君子的表率。

為君主,在基本的家庭孝悌的恩義之心的基礎上,能放下自尊,謙恭地禮賢下士,更是放下私情的更高的修養和品德,此為真正的君子。不過這一切都首先從懂得報恩於父母和兄長開始。其實中國自古講「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更是為人基礎的基礎。

所以這一課講得很明白,人首先做到孝悌這兩個字,是為人懂得感恩的體現,是為人的基礎,懂得基本道理,再去學習各種本事,了解各種知識和見聞,才是正道,否則,有才無德,豈不是很容易變成禍害天下的小人。強調的始終是德的重要性。

【故事天地】 舜帝的故事

在上古時代的傳說故事中,舜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舜的母親在舜年幼的時候就去世了。舜的父親後來又娶了一位妻子,也就是舜的後母,後母的性情很不好,對舜不僅不疼愛,還百般刁難他。

不久,後母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象,父親和後母非常溺愛象。雖然平時舜很孝順父母、疼愛年幼的弟弟,但是後母和弟弟卻很討厭舜,而父親又只聽後母與象的一面之詞,常常是非不分,對舜又罵又打。

由於父親身體不好,加上弟弟又年幼,所以舜在很小的時候,就在歷山下獨力耕田養活全家。在傳說中由於舜的孝心感動了天,所以連大象都來幫他耕田,鳥兒也飛來為他鋤草。即使如此,舜的父親、後母和弟弟卻依然不喜歡舜,常常找機會陷害他,有三次差點讓他喪失了性命。

舜深知自己的處境,總是處處小心,對於他們屢次的陷害,總是設法躲避過去,一點也不放在心上。他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從不感到怨恨,默默承受著不公的對待,相反的,他還想盡辦法寬慰父母,使他們高興。因為舜的這種德行實在難能可貴,所以當舜二十歲時,他就以大孝而聲名遠播。

後來,賢明的堯帝在尋找繼位的英主時,大家紛紛推薦舜。堯雖然接受了四方諸侯的推薦,但是為了天下百姓,還是想要親自考驗舜。於是,堯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做妻子;又讓他的九個兒子和舜相互往來,從旁觀察舜怎樣待妻子和九個皇兄弟,就是「悌」的考驗。

除此之外,堯還讓舜以孝悌的美德教誨百姓,百姓都能順從而不違背;舜處理各項政務十分得當,百官也都能夠服從政令;堯又命令舜在四門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諸侯都能對舜恭敬而順從;最後,堯命令舜守護山林,舜在山林裡即使遇上狂風暴雨也能辨明方向,不會迷路。

最後,堯認為舜有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於是就讓舜來繼承帝位。

他的孝道,是以德報怨,無私無悔,演繹的是大孝之德,父母愛我,談孝敬並不難,可是父母厭惡我,虐待我,甚至危害性命,還是對待沒有血緣的後母,都能毫不介意,此等心胸,為的就是給中華民族,留下君子的風範和以孝治國的傳統。

所以說,這裡以上古帝王舜帝的故事表明儒家講的做人的道理、持家治國的道理、以孝治國的道理,均來自上古聖王的啟迪和教化,並非儒家自己憑空而來。而且如何敬上如何待下,已經講得明明白白,十分全面,對待不公,以德報怨,對待弟弟,盡責照顧。強調的是宏大無私的胸懷和責任。並非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的狹小的私情。

對於孩子來說,有別於上一課主要強調弟弟對父母兄長的敬意和感恩,這一課可以當成是如何做兄長的典範和參照。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七)

《三字經》讀書筆談(七) wenyi 周四, 08/09/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09日】

【原文】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字詞義解釋】

(1) 曰:稱為、叫做。
(2) 四時:四季,四個季節。
(3) 運:運行,運轉。循一定軌跡周而復始的轉動。
(4) 窮:終極、盡頭、停止。
(5) 四方:四個方位、方向。
(6) 應:對應、相應。
(7) 乎:在、於。
(8) 中:中央。

【譯文參考】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季各有特色(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並不斷的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循環不已,永不停止。

東、南、西、北叫做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向,都以中央為準互相對應,這樣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

【讀書筆談】

上一課,講到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這是為人的基本,是最重要的,之後才去接觸和了解各種見聞和學習各種知識。相對於做人的道德,這些才能本事是次要的。也就是說,古人不否定知識的掌握,甚至認為德才需要兼備,方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但是德為才之主,才為德所用,也是《三字經》內含的思想。

古代私塾的先生,在為孩子講課時,必然要解釋為何「首孝悌,次見聞」。也必然會說得很明確。所謂啟蒙教導,就是要告訴孩子這些最基本的東西,絕對不可本末倒置。

因此,從上一課開始,便轉入到了各種知識的啟蒙。開始讓孩子接觸將來生活中會遇到的、解決各種問題時需要掌握的一切知識的基本概念。那麼上一課的數字基本概念講完了,這一課就轉到了四季和四方的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

那麼有人會問了,為何上一課,一開始講知識的時候,要從數字開始呢?這一課的春夏秋冬的四季,不是更接近生活嗎?其實這裡體現的是道家的自然宇宙觀。是《道德經》裡老子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世界萬物是從一個混沌的狀態開始,經過漫長歲月演變成陰陽二氣,由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而產生出第三種物質,,進而變成自然與世上的萬物。所以上一課的數字從「一而十」最後說到「萬」指的不僅僅是一到萬的數字本身,而是古代道家宇宙觀的體現,我們這個世界是從無到有,從一到萬,為的是教給孩子一個龐大的宇宙觀,了解我們人在整個自然界,在天地萬物之間所處的位置和聯繫,是不可分開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從數字的一到萬開始進入知識的傳授和講解。

其實,古代儒家的學問,是道家在人這一層的學問,是入世的學說。道家本是修道的,是指導出世、修煉成仙的道法,卻被孔子所總結,留下了人能理解和運用的學問。儒,既然由人和需兩個字組成,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儒家常常被發現含有道家的東西。其實他們並不能分開,是一體的。也就是說,儒家的東西,並非孔子發明的,而是孔子總結上古文化屬於人這一層面的東西而來。我們的始祖黃帝就是修道之人,五帝之一的舜帝就是孝悌的始祖,也是修道之人,所以儒家所講的孝道也來自上古的帝王。《三字經》就是要讓孩子接觸、了解這些由先祖帝王留下的做人的道理和自然宇宙的基本理念。

因此《三字經》一下子,就把人的思維擴大到整個宇宙。把人的眼界抬到很高的位置。信息量非常大,每一個角度要打開,都是深不可測的廣博的學問。會通向修煉的探索。但是這只是啟蒙,因此點到為止。很快再從宇宙回到人的生活,於是緊接著講到這一課的天候四季的變換和地理的方位。

一年四季,春天是生的季節,萬物生髮,適合農家耕種播種。錯過就會失去生機。夏天是迅速成長壯大的季節,秋天收穫,冬天就不適合活動,就要好好保養了。人的養生和農家的耕種,都要順應四季,否則,農作物長不好,人的身體也會受損,人的活動要緊跟整個自然的節奏,而自然的節奏就反應在四季的變化,不可逆天而行。

講到四季,必然蘊涵了一天作息的道理,一天之中,也有四季的節奏,早上有如春天,要早起,讓自己富有生機,中午前後的白天有如夏季,熱烈而活動旺盛,傍晚有如秋季,活動收斂,夜晚有如冬季,人要入睡休息,藏好養好精力,準備第二天的到來。

如今人們違背自然規律,不按時作息,吃的不是應季食物,引發了各種現代病,都是遺忘和拋棄了祖先教導的結果。三字經的學習,不僅叫人為善,還會使人懂得很多傳統的養生觀,引發對傳統醫學、農學和天文地理的廣博的興趣。

至於地理方位的學習,有何意義,看看下邊的故事,就明白了。

【故事天地】 黃帝和指南車

在指南針未發明前,人類趕路,辨認方向全靠天上的太陽和星星。當時的古人,晚上通過觀察北極星定方位,白天則利用日影來分辨方位。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是中國古代四項重要的發明。其中指南針的發明是最早的。兩千多年前,當時的人們就知道把磁石製成「司南」,利用它來定南北方向,所以「司南」可說是指南針的前身。不過,同樣可以辨認方向的指南車,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現了。

大約在四千多年前,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族群和部落。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他也就是中華民族的始祖。

這時候,在東方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不僅十分強悍、兇猛,還對黃帝心懷怨恨,不願服從黃帝的指揮。後來,蚩尤聯合他的八十一個兄弟,和黃帝展開大戰。為了對付這個擁有各式各樣銅製武器的頑強敵手,黃帝苦思對策,終於發明了戰鬥的銳利武器──弓箭。又因為北方風沙大,時常颳起陣陣的大風沙,為了不使士兵們迷失方向,黃帝的部下,成功的製造了「指南車」。

兩軍在涿鹿交戰,蚩尤的士兵雖然勇猛,但遇到黃帝的軍隊,卻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退。這時戰場上雖然沒有颳起大風沙,可是卻起了濃霧,白茫茫一片,兩隊人馬,根本就分不清東西南北。而黃帝的「指南車」上放著一鐵做的人,鐵人的手永遠指著南方,靠著「指南車」指引方向,黃帝的軍隊能在大霧中辨明方向,將蚩尤打敗,獲得最後的勝利,這就是「涿鹿之戰」。

這個故事,說明辨別地理方位,非常重要,不僅戰爭離不開,生活中也離不開,走到陌生的地方,懂得這些知識,就不會迷路,直到今天,這些基本的常識,都相當有用,如果旅行進入比較原始的森林,還能救助自己。儒家的教育,是非常實用的,教給孩子的東西,都是將來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八)

《三字經》讀書筆談(八) wenyi 周五, 08/10/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0日】

【原文】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

【字詞義解釋】

(1)行:萬物分類的基本概念。
(2)本乎數:本,根本。乎,從。數,指自然之理。

【譯文參考】

「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中國古人認為它們是構成宇宙中各種事物的基礎,它們之間又是相生相剋的。它們是由自然之理所決定的。

【讀書筆談】

前兩課,從數字的一到萬,開講自然萬物與人的來歷,讓人自然產生龐大的宇宙觀,並懂得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相互聯繫的一體,因此日常生活,就要懂得四季的變換,提醒人每天的生活作息要懂得注意順應四季的節奏,要符合天道規律不可違背。否則,身體無法健康,作物無法生長。

這是道家的宇宙觀,這裡的天文地理的概念講的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概念。因此接下來繼續把古人了解到的三界內的自然法則進一步講解。那就是:五行構成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他們之間相生相剋,平衡則安,失衡則亂。

(1)自然與五行的對應關係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時令:春,夏,長夏,秋,冬
方位:東,南,中,西,北
氣候:風,暑,濕,燥,寒
發展過程:生,長,化,收,藏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黃,白,黑

(2)人體與五行的對應關係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臟:肝,心,脾,肺,腎
五腑 :膽,小腸,胃,大腸,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形體:筋,血脈,肌肉,皮,骨
情志:怒,喜,思,悲,恐

根據這個規律,我們看到,了解了五行與人體五臟五味和季節的對應關係,就可以掌握養生的基本道理,可以真的很好的順應自然規律來生活了。

比如春天五行屬木,對應風、肝臟、青色、酸味、怒氣,所以春天要養肝,多吃春天出的綠色蔬菜,酸味入肝,生氣發怒傷肝臟,一下子你生氣會傷害哪個臟器,吃什麼最養肝,風大注意保暖等等統統都能掌握。

又比如腎臟,一看就懂,腎臟屬於水,對應身體的膀胱、骨頭、耳朵,所以中醫懂得,腎臟不好了,相關的一切,都出問題,腦力,骨頭,排泄,全都不行了,你看腎病的人不讓吃太咸,是因為鹹的直接入腎臟,影響顯著,但是呢正常人缺鹽又無力,說的都是這個道理,鹹味直接入腎臟。而黑色屬水,所以,吃黑色的東西對腎臟能起到養護作用。

中國有句話,嚇得屁滾尿流,說的正是驚恐的情緒,對腎臟的影響。腎受刺激,膀胱就出問題,所以尿就失控了。

而且五臟之間要平衡,比如吃多甜食,甜五行屬土,對應脾胃,土克水,傷的是腎臟,因此很多孩子吃甜食多了,骨頭不結實,牙也就不好,容易得蛀牙,就是這個道理。哪個器官太強太弱,都有損健康。

也就是說,掌握了這些由五行構成的基本的關係,自己身體該如何順應自然,該如何控制情緒,一切都包括了。是個非常完整平衡,宏大的養生觀。

古人在儒家這個層面講的這些理,主要為的是國泰民安,因此與人有關的一切學問,都涉及到五行的道理,運用極為廣泛,這裡只是就養生舉了一個例子。

【故事天地】 相生相剋的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明了世界上萬事萬物的起源和多樣化。它們之間是相生相剋的。所謂「相生」即滋助、養生、促進的關係;所謂「相剋」乃是包含了克制、壓抑、排斥、約束的意思。

五行法則中的「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注1】。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注2】。五行的這種生克關係維繫著事物的正常生長和協調發展。

傳說有一個叫皺衍的人,他提倡五行的理論。他認為做天子的人必須具備「五行」中的「一德」才能登上皇帝的寶座。如果他們的德行衰弱了,就會在五行中由另一行所取代。

據說,黃帝有「土」德,他做了王。但後來,「土」德衰弱了,克土的「木」德興起來了,由「木」德的禹做了皇帝;「木」衰落了,克木的「金」德興起來了,便由「金」德的商湯做了皇帝;接下來,克金的「火」德興起來了,由「火」德的周文王做了皇帝,如此循環不休,連續不斷。

【注1】相剋關係:水克火、火克金(熔鑄金屬器)、金克木(斧頭伐木)、木克土(植物吸收土壤中養分,使地力漸貧乏)、土克水(水來土掩)

【注2】相生關係:木生火(想像為火燒森林)、火生土(火災後餘下的就是灰燼)、土生金(土壤中常有礦藏)、金生水(古人在挖到金屬礦藏時常有地下水伴之流出,故礦物易生水)、水生木(植物需水灌溉)。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九)

《三字經》讀書筆談(九) wenyi 周六, 08/11/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1日】

【原文】

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字詞義解釋】

(1)仁:愛人利物的胸懷。
(2)義:合宜正當的事。
(3)禮:表達關愛、尊敬、謙讓、感謝、問候等善意時的固定禮數和言語。
(4)智:慎思明辨的能力。
(5)信:誠實不欺的態度和言行。
(6)常:永恆不變的道理。
(7)容:容許。
(8)紊:亂。

【譯文參考】

說到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是做人處事的準則,愛人利物的胸懷叫做「仁」;合宜正當的事叫做「義」;謙讓有禮叫做「禮」;慎思明辨的能力叫做「智」;誠實不欺的態度叫做「信」。這五種法則每個人都應遵守,一點也不容許紊亂。

【讀書筆談】

一,仁義五常之理  今何在

上一課講五行,而這一課講的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大傳統做人的綱要,它就是曾經被中共革了命,要中國人一腳把他踏在地上,永世不得翻身的「三綱五常」中的「五常」。人們不知何為五常,將它視作牛鬼蛇神般恐懼。因此中共操控下的中國,《三字經》從此被迫退出教育的舞台,代之以仇恨和爭鬥的階級鬥爭理論。

說起來很悲哀,這裡的五個字,不過就是仁義禮智信,都是讓人做好人的道理,可是中國失去了這五個字,問孩子甚至大學生,什麼叫做五常,幾乎沒人知道。孩子們接觸不到這五個字,生活中,課本中,都無人提及,今天的大人孩子,口中只有名利二字。傳統教育的命被革除的後果,便是道德的全面敗壞。因此我們不得不從根本上,幼兒教育上,重新復興自己的文化。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教育的核心,無論從孔子開始,經歷了幾千年,也無論後人出了多少各家的論述,其核心就這五個字。而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仁義二字。是孔子定下的根本。

二,仁義禮智信  莫忘仁義為本

仁就是人,同音就是同理,而仁這個字,由人和二組成,表示人與人的相處,要相互善待,對人要有愛護之心,仁慈之心。展開就很豐富了。因為人與人相處,基於身份、地位、長幼的不同,具體內容必然不同,不管人與人關係多麼複雜,實際上,就是善待二字。比如從小先是接觸父母兄弟姐妹,在父母而言,要面對下一輩的兒女,自己是長輩,對孩子要養育,盡父母之責,要吃的健康,要穿的保暖,病了要護理照料,安全的注意,做人的表率,德育的重視,生存技能的培養等等,全方位的愛護與教育。

而晚輩的兒女,要懂得感恩父母,態度恭敬,言語溫和,報父母養育之恩。要對父母養老送終,令其能安度晚年,盡心照料。

因此父子的關係,最關鍵的特徵,就是責任與感恩,父母生養與教育的責任,這是最大的善,而子女對父母,就是感恩與回報,時時心懷感恩之心,以恭敬的態度對待父母,回報父母無私付出的大恩。

家庭的關係,是社會關係的基礎,懂得孝悌之道,就懂得如何仁善待人,因此出到社會,會發現,上位者講求為下屬承擔責任,操心愛護下屬。為官者如同百姓父母,要照顧百姓生存和改善道德風尚,並成為表率。下位者主要講求謙恭和感恩的態度。這是正常的社會。

義,往往與正義,義務,義無反顧,義不容辭,捨身取義,大義滅親等等相連,說的就是按正理做人做事。絕不允許不分是非地含有任何私情處理人事。因此仁義常合在一起,成為不帶私情的完美的人格規範。

禮,是仁的外在固定形式的表現,方便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善意之心,因此不同的身份、長幼和場合,有不同的禮數言行。

至於智,其實古代做人這一層,最大的智慧,就是明辨是非,讓自己始終不迷失正道,因此有大智若愚,利令智昏的成語來警戒世人,小聰明反倒害了自己,不仁的人,往往因小失大,所以,聰明反被聰明誤。不貪財,知足,常懷謙恭與感恩之心,方能符合天道,一生平安有福。

智,依然屬於仁德的範圍。

至於信,現代講的最多,一個人不講信用,便會失去人心,這當然就是最明顯的對人不好,能守信,至少不傷害你許諾的人,也就是對人好,也在仁的範圍,這是仁的最低要求,也是社會交往的最常碰到的要求,所以後來單獨列出。

中國古代始終看重生命,以仁義為本。不講愚忠之信,所以不能助紂為虐,如果對人許下的諾言,或者對人一心一意做的事,發現是傷天害理的,害人的,則不能去做,一切以仁義為本。這是與日本來自中國五常之理、但又相對狹隘的絕對講忠義誠信的武士道是不同的,不以仁義為核心來理解忠信,古代日本武士就必然會出現不珍惜生命的殘忍現象。不過,即使如此,禮、信二字,儘管理解得層次有限,也讓今天的日本受益匪淺。而今天的中國,則連這一點也做不到了。對生命的漠視,在宣揚仇恨爭鬥、暴力和謊言的黨文化教育下讓人怵目驚心。

【故事天地】 背信棄義 漆毀人亡

春秋時期越國的漆商虞孚,與計然和范蠡同時代,他不甘於過貧苦的生活,看到朋友們經商致富,他也躍躍欲試。他首先找到計然,向他請教致富的方法,計然對虞孚說:「現在漆的銷路很好,你為什麼不種些漆樹,采漆、賣漆呢?」虞孚聽了十分高興,就向計然請教種漆樹的技術,計然有問必答,耐心指教。虞孚回去後,起早貪黑辛勤勞作,終於開墾出了一個很大規模的漆樹園。

三年之後,漆樹長成了,虞孚高興的不得了。因為如果能割數百斛的漆,就可以賺很多錢。他準備將所割得的漆運到吳國去賣。正在此時,他的妻兄來看他,對虞孚說:「我常到吳國去經商,知道在吳國怎樣銷售漆,搞好了,可以獲得數倍的利錢吶!」

虞孚急於發財,一再詢問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利,他的妻兄說:「漆在吳國是暢銷貨,我看到不少賣漆的人都煮漆樹葉,用煮出來的漆葉膏和漆混在一起賣,這樣可以獲得加倍的利潤,而吳國人也發現不了。」虞孚聽了,來了勁頭,連夜取漆葉煮成漆葉膏,和漆一起運往吳國。

當時由於吳、越兩國關係十分緊張,互不通商,漆在吳國確實十分難得。吳國的漆販子們聽說虞孚來賣漆,都興奮不已,跑到郊外迎接他,而且還為他安排好了食宿。在住地,吳國的漆販子一看他的漆,果然是上品好漆,便講好價錢,貼好封條,約定次日交錢取貨。

等到漆販子們一離開,虞孚便開啟封條,連夜將漆葉煮的膏子和入上好的漆中。不想由於手忙腳亂,留下一些痕跡。次日漆販子如約而來,發現漆瓮上的封條有啟動過的痕跡,便產生了懷疑,找了個藉口,當時並沒有成交,說是過幾天再來。

虞孚在旅館裡等了好幾天,也不見吳國的漆販子再露面。時間一長,摻了漆葉膏子的漆都變了質。結果,虞孚一兩漆也沒有賣成,連上好的漆也賠了進去。吳國的漆販子們聽說以後,都批評他說:「商人做買賣要誠信,商品質量是不能騙人的,今天你落到這個田地,誰又會可憐你呢?」

虞孚沒有錢回越國去,只好在吳國乞討為生,還常受到大家的譏笑,最後因窮困潦倒而客死他鄉。

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商人不守信的直接後果,就是失去利益,所以說,即便是為了賺錢的商業行為,也要講究做人的最低標準,否則,失去了信譽,便失去了一切。信譽是商人最值錢的命脈。即使有人能偶爾騙人成功,獲得一時的利益,也無法長久,仁義與利益,本就是一體的,這個道理,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今天面對的,是商業為主的社會。而在中國,普遍失去誠信的社會裡,誰能堅守誠信,誰就能獲得百姓的感恩,會成為稀世珍寶,與其費盡心力想法子騙人錢財,短金少兩,不如獲得人心,獲得百姓的信任來得聰明。致富之道,就在這裡。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 wenyi 周日, 08/12/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2日】

【原文】

稻粱菽 麥黍稷 此六穀 人所食
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字詞義解釋】

(1)稻:水稻,植物名。莖高三、四尺,結實纍纍成穗。子實橢圓,有硬殼,去殼後就是大米。
(2)粱:植物名。果實呈小粒狀,黃色,可供食用。俗稱為粟,就是小米。
  (3)  菽(與「叔」同音):豆類的總稱。
  (4)  麥:植物名,就是麥子。 夏月開花結實,種子可用來磨麵粉,製糖或釀酒。 種類甚多,有黑麥、燕麥、小麥、大麥等。
  (5)   黍(與「屬」同音):植物名,就是黍米。 葉細長而尖,有粗毛,平行脈。 果實呈淡黃白色,帶黏性。
  (6)  稷:古書上常見的穀類植物,現在叫做高粱。
  (7)  谷:糧食作物的總稱。
  (8)  犬:狗。
  (9)  豕(與「史」同音):豬。
(10)畜:人飼養的禽獸。
(11)飼:餵養、畜養。

【譯文參考】

稻子、小米、豆類、小麥、黍米和高梁,這六種穀物是供人類維生,被人食用的主要糧食。馬、牛、羊、雞、狗、豬,這六種動物是被人類飼養在家中的主要牲畜。相傳在人類歷經大洪水劫難時,天神將這些六畜和六穀從神的世界帶下來,並教導人類畜牧和耕種,幫助人類渡過大難。這是神慈悲於人,從此讓人類能自力耕生,六畜、六穀也就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

【讀書筆談】

從前兩課的五行五常,講到了這一課的六穀和六畜,顯然,按照數位從小到大排列內容,便於朗讀記憶。依舊講解的是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涉及的東西,生存必須擁有的基本食物和牲畜。其實作為人,了解民生是讀書為人的基本,不懂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識,讀書者會成為死讀書的人;脫離人的生活,研究學問,就不會學以致用,成為有用之人,被世人和社會認可。所以智慧的「智」,這個字,就是「知」和「日」所組成,知道和懂得日常生活的需要、運作和人與人的關係,知道太陽照耀大地的意義,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讓天下國泰民安,方為做學問的根本。所以人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學問,都是儒家必然涉及的。儒生不了解農事和天文曆法地理,將來就無法安邦治國,救濟天下百姓。這些都是必懂的東西。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環境不同,因此各地主食也不相同,因地制宜, 南方種稻,北方種麥,西、北方合適牧業,中間黃土高原地區適合黃米、小米和高粱。

【故事天地】  稻子的由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是唐朝李紳的《憫農詩》,憫就是哀憐,憫農就是同情憐憫農人。全詩深刻的描述,古代農人們每天扛著鋤頭,在大太陽底下辛苦流汗,種出了我們每天三餐的粒粒米飯。這首詩的意義在警惕世人,一粥一飯得來不易,千萬不要浪費物資。那麼我們每天吃的香噴噴的米飯是從哪來的呢?關於稻子的由來,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

在遠古時代,地面上沒有稻田、房屋,只有一大片荒野的森林。當時的人類就靠采野果和捕抓野生動物來填飽肚子。有一天,天空就像破了洞一樣大雨日夜不停的下,造成了整個大地空前的大水災。

很久之後洪水才退了,但小動物都淹死了,野果也腐爛了。有的人為了抓小動物,卻被其它動物吃掉了,沒有了食物,許許多多的人類都餓死了。但是可憐的人類也只能整天愁眉苦臉,卻絲毫想不出辦法來。

這時在東方一座島上,那裡住著許多天神。眼看人類的食物越來越少,天神們非常同情人類,於是他們開會決定幫助人類渡過難關。

最後會議的結果是派伏羲氏教導人類畜牧,神農氏教導人類耕作。勤勞耐苦的牛和馬,幫助人類耕田及拉車;而羊奶可以給人類飲用補給營養;雞每天早晨可以高聲叫醒人類起床工作;豬雖然只會吃和睡,但它的肉可以給人類當食物;至於狗,則會忠心的看家。

稻米在神的世界裡,原本是從根部到尾部密密麻麻長在一根稻稈上的,而且成熟的稻子很容易從稻稈上脫落下來。現在問題來了,稻子要送到人間,途中必須經過一片汪洋大海,這麼脆弱的稻子要如何運送?由誰送呢?

後來天神們決定,為防止稻米在運送過程中脫落,帶到人間的稻米一定要沾黏在身上送去。接著再詢問牛、馬、羊、雞、狗、豬這六種動物,有誰願意去完成這個困難的任務。

首先牛無奈的表示:「哞!哞!我是個粗大個兒只會使力氣,不能做好這工作。我想還是由行動輕巧的馬先生來做吧!」

馬一聽趕緊回答:「我身上的毛滑溜溜,黏不住一顆稻米,請雞先生吧!」馬指指挺立在身旁的雞。

這時雞猛搖頭說:「咕咕!咕咕!這不行啊!我長這麼小帶不了太多稻米的。」

接下來羊和豬也提出拒絕運送的理由。此時,只有狗想起人類快餓死了,狗心軟的說:「汪汪!汪!人類實在太可憐了,就讓我來運送稻米吧!」

天神們高興的拍拍它並叮嚀說:「這一路上可要十分小心,你身上帶的稻米剩多少,就決定今後人間稻子在稻稈上能結出多少的穀子啊!」

狗兒將全身弄濕,再到谷堆裡打滾,把一顆顆金黃的稻穀黏滿一身,然後這群奇特的隊伍就動身出發了。茫茫的大海上,滔滔巨浪,把狗兒身上的稻子,一顆顆的沖走了。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稻穀,狗兒奮力把身體拱起,把尾巴高高的豎起來,努力跳過一個又一個的浪頭。

歷經長途跋涉後,終於到達人間,可惜狗兒身上的稻穀多數都被大浪沖走了,只剩下一點點,黏在那高高豎起的尾巴尖端上。

從此,稻米在人間廣為種植,人類有香噴噴的米飯可以吃,不用再捱餓了。不過,因為狗兒只送來尾巴頂端的一點點稻穀,以後地面上的稻子便只在稻稈頂端上長穀子了。

後來,人類為了報答狗兒千辛萬苦的送來稻子,便讓它也一起吃稻米飯。而牛、馬、羊呢?只能吃稻草,雞和豬也只能吃稻穀呢!

在生活中狗就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它的尾巴看起來就像長滿穀粒的稻穗。從故事中我們可看到,稻米的運送過程中是如此的艱辛,就像農夫種植稻米時,所需花費的智慧和血汗。所以,我們真的應該愛惜每一粒米和食物啊!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一)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一) wenyi 周一, 08/13/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3日】

【原文】

曰喜怒 曰哀懼 愛惡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

【字詞義解釋】

(1)喜:高興、快樂。
(2)怒:憤怒、生氣。
(3)哀:悲傷。
(4)懼:害怕。
(5)愛:喜歡。
(6)惡:憎恨、討厭。
(7)欲:願望,一種想得到滿足的意念。
(8)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緒。
(9)具:有、備有。
(10)匏(與袍同音):匏瓜,形狀像葫蘆。指用匏瓜製成的樂器,如笙、竽(音魚)。
(11)土:黏土。指用黏土燒制的樂器,如熏(音薰)。
(12)革:皮革。指用皮革製成的樂器,如鼓。
(13)木:木頭。指用木頭製成的樂器,如柷(音住)。
(14)石:玉片或石片。指用石玉製成的樂器,如石磬(音慶)。
(15)金:金屬。指用金屬製成的樂器,如鍾、銅鑼。
(16)絲:絲弦。指利用絲弦發聲的樂器,如琵琶、琴、瑟。
(17)竹:竹管。指利用竹管發聲的樂器,如簫、笛子。
(18)音:原為聲音,此指樂器 。

【譯文參考】

高興、生氣、悲傷、害怕、喜歡、討厭、及慾望,是每個人天生的七種情緒。中國古代稱用匏瓜、黏土、皮革、木頭、石玉、金屬、絲弦、竹管等八種材料製成的樂器為「八音」。製作的材料不同,所發出的聲音也各具特色。

【讀書筆談】

從四季四方、五行五常,講到了七情與八音,中國人常講,人有七情六慾,這裡雖然定為七情,把慾望的欲,也歸為七情,其實是為了方便孩子記憶。七情之說,來自道家,《黃帝內經.》把喜怒憂思悲恐驚定為七情,認為喜極傷心,怒傷肝,憂愁和思慮過度傷脾胃,悲痛過度傷肺,恐懼和受驚嚇則傷腎臟。所以憂思過度的人,往往胃口不好,受到驚嚇,直接腎臟受損,屎尿失控。

這裡的七情雖然與《黃帝內經》提到的不同,但還是採用了七情之說,私塾先生講解時,同樣會教給孩子這些古老而基本的認識,然後進一步解釋,儒家為何把愛惡欲特別列入七情之中。與醫學不完全相同。因為儒家,特別講求仁心待人,愛的情感,喜歡的情感,討厭的情感,憎恨的情感,還有各種慾望,都源自私情,無法控制情緒,不僅使人直接傷害自己的身體,還極其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因愛生恨,因恨甚至傷人殺人。這些情緒,要懂得控制,才不會迷失心智,釀成大禍。所以古人講情時,必定要跟隨著義字,有情還要有義,發乎情還要止乎禮。不可為情傷人或者自毀輕生。

古人始終非常理性地對待情感。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控制情緒,只需按仁義禮智信這五個不變的道理來做人即可。今天的人為情可以殺人和自殺,對待生命的態度極不嚴肅,對待家庭和婚姻也極不負責,甚至連情傷身的常識也不懂,道德的崩潰與感情的失控,造成了多少社會與家庭的問題,和多少複雜難解的現代精神疾患。因此幼兒的教導,古代顯得非常理性與高明。

至於八音,講的是樂器,實際涉及的是古代的音律樂曲和舞蹈等方面的有關樂的知識,古代的音樂,本用作治病和通天地自然。正的音樂,可以預測國家的興衰,過度哀傷悲憤及男女情愛等淫亂之樂意味著國家的敗亡,次序的混亂,道德的崩潰。反映到人體,會傷及脾胃、肝臟、腎臟和肺臟,導致人體功能失常,百病皆生。

宮商角徵羽是古代講的五音音律。 《樂記》中記載:「審察一個國家的音樂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政治狀態,也能從中知道該如何去治理。 」 「太平盛世之樂,安詳又歡樂,其國家必定政通人和;亂世之樂,充滿了哀怨與憤怒,這個國家必定倒行逆施;亡國之樂,充滿悲哀與憂思,百姓就會陷於絕望的困境。聲音之道,與政治是相通的。五音中,宮音代表為君王,商音代表臣下,角音為民,徵音為事,羽音為物。君、臣、民、事、物這五者不亂,就不會有不和諧的聲音。若宮音亂了,則樂聲荒亂,這個國家的君王必定驕縱無度;商音亂了,則樂聲傾軋,表示這個國家官員敗壞;角聲亂了,則樂聲憂傷,百姓必多怨憤;徵音亂了,則樂聲悲哀,國家必多事不寧;羽聲亂了,則曲調傾危,表示國家財用匱乏。若五聲全部亂了,相互侵陵,則稱為慢。 這個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據《樂舞仙蹤之八:審樂知政 禍福前知》)

由此可看出,樂可以用來預測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旦夕禍福,古代的儒生,都要懂樂,方能治國,也能養生。這裡只是樂的啟蒙。

【故事天地】 黃帝與音樂

對古代中國人來說,音樂是聯繫天神的工具。音樂不僅僅是享受和娛樂,也是調解天地關係的神聖禮節。

中國樂器的發明時間很早,在《詩經》一書中就經常提到各種樂器。根據史書記載,伏羲作瑟,女媧作蕭,伶倫作鍾,神農作五弦琴。

黃帝命伶倫製作樂律,訂定十二律(十二個音階)。伶倫在西山找到了粗細適中的竹子,用其中最結實的竹子削成竹笛。當他吹著自己做的笛子時,突然有幾隻鳳凰降落在他身邊的樹上,公鳳首先唱了起來,它的第一個音與伶倫竹笛發出的聲音相同,接著又唱了五個音,伶倫很快的削出能發出這五個音的笛子。母凰唱了六個音,伶倫趕忙削出這六個音的竹笛。伶倫把十二支笛子按音序排好,就完成了十二律。為了永久的保存這十二個音,黃帝下令鑄造十二個能準確呈現笛音的銅鐘,之後,所有樂器的音階都必須與銅鐘相符。

黃帝除了命伶倫作鍾外,在與蚩尤的戰爭中,為了提升士氣,也曾製作一個特別的戰鼓,並親自擂鼓來提振軍威。這鼓是用住在東海的名叫「夔(音奎)」的怪獸的皮晾乾後作成的,鼓槌則是雷神身體裡最大的一根骨頭。當黃帝擂起這特別的戰鼓時,聲傳五百裡外,天地為之變色。

此外,黃帝在泰山會合天下鬼神時,曾製作名為《清角》的樂曲,這首曲子氣勢萬鈞,能「驚天地、泣鬼神」,是真正天上的樂曲,凡人是聽不得的。而黃帝在打敗蚩尤之後,為了慶祝勝利,又作了一部《棡鼓曲》,也是氣勢非凡的樂曲。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二)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二) wenyi 周二, 08/14/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4日】

【原文】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
自子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倫

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長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臣則忠
此十義 人所同

【字詞義解釋】

(1)    高曾祖:高,高祖,祖父的祖父。曾,曾祖,祖父的父親。祖,祖父,父親的父親。
(2)父而身:父,父親。身,自己。父親之後就是自己。
(3)子:兒子。
(4)孫:孫子,兒子的兒子。
(5)玄:玄孫,曾孫的子女。
(6)曾:曾孫,孫子的兒子。
(7)乃:是。
(8)九族:九代的直系親屬,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
(9)人之倫:人類輩分的次序倫常。
(10)恩:恩情。
(11)從:跟隨,不棄。
(12)則:應該、必須。
(13)義:做人的正理。
 
【譯文參考】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本身,我生兒子,兒子再生孫子,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

從自己的兒子、孫子一直傳到曾孫和玄孫,就是古人所說的九族,包含自身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們的直系血親,和自己關係最為密切。九族代表著人類長幼尊卑的關係和次序。

父子之間要有恩情,父對子要慈愛,子對父要孝順;夫妻之間應該互相尊重體諒,和睦相處,不離不棄,緊緊相隨。至於兄弟姊妹之間,當兄姊的應該友愛弟弟和妹妹,做弟妹也應該恭敬的對待兄姊。長輩、晚輩之間要有倫理次序,朋友相處也要誠實互信,真心的交往。君王對臣子應該要待之以禮,給予尊重,自然地,臣子對君王也會一心一意,忠心不二。這十條做人的義理,每一個人都要遵守奉行。

【讀書筆談】

很顯然,本課從九族講到了十義。九族,是以自己本人為核心,論述的上下8代血親,加上自己這一代,就是九代人的直系親族,所以叫做九族。古人傳授孩子這九族的關係,就是要孩子從小懂得尊敬祖輩,愛護子孫的道理,所以尊老愛幼,是從小必懂的做人的基本道理。

九族之後講十個主要身份的做人的道義。分別以父子,夫妻,兄弟,長幼朋友,君臣等關係論述十種不同身份應該遵從的做人的道理。長幼朋友,主要針對社會而言。

父親有父親的本分和義務,兒子有兒子侍奉父親的恩義;夫妻、兄弟也是如此。家裡知道如何按自己的身份做自己該做的,那麼,出門在外,對待長輩晚輩,對待朋友,和君臣的關係,也就懂得如何待人處世了。長幼尊卑,指的是按不同的輩分和上下職位的關係,各自遵從自己的本分和義務,來彼此善待對方的道理。卑並非卑賤的意思,而是遵從晚輩和下屬該盡到的職責和禮數來做人的意思。

【故事天地】

(一)兄弟情

漢朝有一個叫趙孝的人,表字常平。他和弟弟趙禮非常友愛。

有一年,鬧饑荒。一幫賊人占據了宜秋山。一天,賊人把趙禮搶走了,要把他吃掉。趙孝跑到賊窩,說:「趙禮有病,又瘦小,不好吃。我體胖,願意代禮被吃掉。」趙禮不答應,說:「我被他們所捉獲,死了也是命,你有何罪呢?」兄弟倆相抱大哭。賊人被感動了,就放了他們兄弟。
這件事後來被皇帝知道了,就下詔書,讓兄弟倆都做了官。

這個故事講的是兄友弟恭的悌道,哥哥認為保護弟弟,愛護弟弟,是自己的責任,而弟弟,感激哥哥,願意認命,不連累哥哥,這也是敬愛哥哥的情義。都懂得顧及對方,沒有私心,必然打動人心。

(二)劉備三請諸葛亮

三國時代,蜀王劉備為了光復漢室,四處延攬人才。當他聽說諸葛亮精通兵法,智慧過人,便帶領關羽,張飛前往南陽去請他出山。他們連夜趕到南陽時,諸葛亮正好出遠門了,他們只好掃興而歸。

不久,劉備聽說諸葛亮回南陽了,心裡很高興,便又帶著關羽和張飛,冒著大雪,直奔南陽,再去請諸葛亮。當他們來到諸葛亮門前時,僕人卻告訴他們:「先生昨天又出門了。」張飛和關羽因為兩次都沒有請到諸葛亮而不耐煩,但劉備卻不灰心。

過了幾天,他們三顧茅廬。僕人告訴他們:「主人正在睡覺。」關羽和張飛要立刻叫醒他,可是劉備不願意,一直靜靜地在茅廬外等候。此時正逢三九天,飄著鵝毛大雪,寒風刺骨,三人凍得受不了,關羽和張飛早已不能忍耐了,但劉備還是默不作聲地等待著。後來,諸葛亮醒來,聽說劉備三人已在外等候多時,他十分感動,連忙請他們進屋,共同商討國家大事。

劉備對諸葛亮精闢的見解十分佩服,而諸葛亮因感激劉備的誠意和知遇之恩,欣然同意輔佐劉備成就大業。甚至劉備死後,接受託孤,繼續輔佐他的兒子劉禪,最後過度操勞而死,真是應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是君為尊,卻能禮賢下士,仁善待人,愛才之心一片至誠。諸葛亮是臣為卑,受到為君者的尊重和愛護,為感知遇之恩,心甘情願侍奉君王,忠心回報。這便是上下尊卑體現在君臣之間的做人的典範。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三)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三) wenyi 周三, 08/15/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5日】

【原文】

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字詞義解釋】

(1)訓:教導。
(2)蒙:啟蒙,這裡指初入學讀書,接受最初啟蒙教育的幼童。
(3)講究:講解、探究其中的道理。此指注重教學方法。
(4)詳:仔細詳盡。
(5)訓詁(與古同音):解釋字義。指教導讀懂古代典籍的字詞之意。詁,本身就由言和古字組成,用語言道出古代的字詞之意。
(6)句讀(與豆同音):斷句。古書中沒有標點符號,讀書時,文句停頓的地方,句意完整的叫「句」;不完整而稍做停頓的叫「讀」。
(7)為學:做學問。「為」,做也。
(8)者:此指求學的人。
(9)初:開始,引申為基礎的意思。
(10)小學:基礎之學,指研究字形、字音、字義的學問。為的是懂得現代人說的古人的語言與語法,好將來能讀懂各種文字和書籍,當然主要指古代典籍。
(11)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南宋時,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拿出來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譯文參考】

凡是教導初入學的幼童,必須特別注重教學的方法。老師要仔細明白地把每一個字的含意講解清楚,並且教導學童讀書時斷句的技巧。

因為讀書研究學問的人,將來必要研讀聖賢古書和各種典籍,所以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能讀懂古語文句和文章的基礎,先把有關字形、字音、字義以及斷句方面的基礎學好了,才有能力進一步去研讀四書。

【讀書筆談】

《三字經》直到這一課才開始進入我們現代人理解的讀書,為何之前講了十幾課才進入主題呢?因為之前是從人性本善,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人的善良本性不被蒙蔽而開始的,就是說,為學者,接受教育,首先要知道自己為何要讀書受教育,讀書就是為了本性不被後天環境所蒙蔽,永遠以善良之心、以正理活在世間。

所以接著講父母的教育責任和子女讀書學習的本分所在,所以一路講來,還未等正式提到讀何種書籍,就先告訴你接受教育的目的,你將要學習人與自然的關係,認知天地五行,認知家庭與社會的關係,最為基礎的是家中的孝悌,與社會人人必須恪守的仁義禮智信五常。就是說,將來無論你讀了多少書,最終都是為了從各個角度懂得這些道理。這都是為了長大後,能善良理性地進出社會,處理好各種關係與事物,安順地或者獨善其身,或者為國民奉獻。

所以懂得了這些道理,才開始進入如何讀書,如何開始讀書的具體闡述。可惜很多人,只把掌握各種典籍的多少當成驕傲的資本,忘記了讀書的根本目的,忘記了按照聖賢書講的道理去在生活中實踐、做人,所以一生僅僅只是知而不識,無法做到博古通今,古為今用,用於實踐。也有很多根基很好的人,一生守住良善的人,雖然未曾上過學,或上學不多,卻也能悟到很多人生處世的道理,一生非常成功,原因就在這裡。

中國宋朝宰相趙普,僅僅讀過一本孔子的《論語》,被很多所謂熟讀各種典籍的官員看不起,卻能治理天下,日本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因深諳孔子的學問,憑著小學的低學歷成就的成功人生,都值得我們深思。《三字經》首先就告誡了人做學問的根本。讓人莫要忘記。因此這本啟蒙教材,才配說成是經書。

【故事天地】   斷句趣聞

中國的方塊文字是全世界最有趣、最美麗的文字,一字一音節,兼具形、音、義,每一筆、每一畫都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只要了解中國字最初的造字原則,明白它的來龍去脈,即使再難的字,也能過目不忘。

中國字每個字的字形,往往反映出造字的最早意義,也就是這個字的「本義」,再從本義引申出相關的意義,叫做「引申義」。我們可以從部首偏旁,也就是一個字的字形去了解一個字的意思和讀音;大多數的部首都是文字的意符,字義多半相關;同一偏旁的字,字音多半接近。但是,由於文字的含義會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轉變,所以必須考究清楚文章中每一句話的意義,才能真正了解文章的文意。

我們現在以「日」部首為例來說明。「日」的甲骨文象太陽的形狀;本義是「太陽」。以日為部首的字,大都和太陽有關。例如「旦」這個字,「一」指地上,早晨太陽剛從地平線升起就是「旦」。又如「是」,下面的「正」是不偏不斜往一個方向前進,路線正確的意思;上面的「日」在古人心目中是「正」的依據,所以「是」的本義是「正」、「直」,再引申為「正確」的意思,如「是非」、「一無是處」、「實事求是」的「是」,都是這個意思。

除此之外,因為古書上沒有標點符號,因此,老師上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指導學童如何斷句,使他們明白哪幾個字是一句,而哪幾個字是應該停頓的。把文章各句的停頓處標示出來,才能進行更深入的教學。

標點符號是文章中的一部分,妥善適當的運用,可以明確表達文意。一句話因為移動了標點符號,意思便會有很大的差別。讓我們來說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出外遠遊,因為下雨而借住在朋友家。住了好長一段時間,吝嗇的主人有些不耐煩了,但又不好意思明說,就在紙條上寫著:「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希望客人看了能識趣的趕快離開。客人看了,心裡明白主人的想法,但他決定和朋友開個玩笑,就拿了筆墨,在「留客天」下加上逗號,在「不」字下加上問號,於是紙條上的字就成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朋友看了非常生氣,卻也無可奈何。

這個故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古代小學打下的是基礎。除了明確讀書的目的,還要為了進一步正式讀懂經典古籍而打下識字斷句的基礎。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四)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四) wenyi 周四, 08/16/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6日】

【原文】

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講道德 說仁義

【字詞義解釋】

(1) 論語:書名。《論語》這部書,共分為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們把孔子的格言警句記錄下來而編成的。
(2) 者:指《論語》這本書。
(3) 群弟子:眾多學生。
(4) 孟子:這裡指的是《孟子》一書。孟軻著。
(5)止:為止,只有。
(6)道德:此詞來源於老子的《道德經》。「道」是神的理,是人走回神的路,是宇宙的真實。「德」是人的心念符合「神的旨意」、遵循「道的特性」下的行為,體現在世間就是人的真誠品性與善良的行為。
(7)仁義:仁愛正義,寬厚正直。

【譯文參考】

《論語》這部書,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們記錄下來的孔子的善言。
《孟子》這本書是孟軻所著,共有七篇。整本書主要是在談道德仁義的道理。

【讀書筆談】

上一課,正式提到了書本的教學,要從小學的基礎文法的掌握,然後進入四書的學習。所以這一課自然提及四書裡的頭兩本——《論語》和《孟子》。其餘兩本是《大學》和《中庸》,《論語》被視為儒學典籍之首,雖然只有二十篇,是記錄孔子教導弟子們的言論,卻成為儒學的基本綱領,後世弟子們無論出了多少典籍 ,涉及的根本思想都來自孔子。如果非要打個比方,就如同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係一樣。你可以有各種分支,各種流派,各種專門的領域的詳盡的研究,但是指導思想都來自《論語》。

不僅如此,《論語》其實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書,今天的人說看不懂,主要是沒讀過,想到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典,都誤解是高不可攀的書籍。

其實人與人的交往,成長,生活中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和煩惱大致都一樣,哪個國家和哪個時代,問題出現時,大同小異,何況,這些言語,都是孔子與弟子們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學生有疑問時的問答。跟現代人並無太大區別。不過都是人,人遇到的問題,大同小異,所以,才能打動不同時代的人心,才能成為人世間,做人時的指導。如果,人都聽不懂,孔子也沒有必要去教導人,教導百姓,他的目的,不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做一個好人嗎?進而更加正直的君子嗎?

而且他宣揚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就是希望教育所有的百姓嗎,當然包括為政者。他絕對不會傳授聽不懂的東西。無論是誰,無論什麼身份,也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為官為政,只要是人這個層面的問題,你只要去讀,都能用於實踐,馬上就能得到非常實用的指導。

甚至,後世的人偏離了孔子根本的思想,而進行各個流派的學術上的爭論時,大家也都會回到《論語》,從新體會根本所在。就如同法律,制定了很多具體的分類,分類下又有更加詳盡的解釋和條目,可是,時間長了,人心有私,具體的法甚至出現違背憲法精神的東西,其道理是一樣的。

別看《論語》只有短短的二十篇,從做學問的意義、方法如「學而篇」,到人在世上涉及的各個領域包括為政,比如「為政篇」,只要是做人方面的教導,都幾乎涉及到了。

在日本,百年近代資本主義經濟,講究信義的職業倫理的價值觀,都是在儒學的指導下完成的,尤其是《論語》,被「日本資本主義之父」澀澤榮一,這位建立了500家會社的資本家巨人畢生運用,一言一語都可以直接用於指導經營和人生。 所以自古會受到君王的重視,用於為政的指導。 決不能說,古代帝王運用了儒學治國,儒學就是「封建禮教」,日本資本家運用了儒學指導商業,就是資本禮教。 只能說,不同的人都可以運用《論語》的智慧,指導自己的人生和事業。 誰用誰受益。 講的是最通俗易懂的為人的道理。

很多人因為這幾十年的中共批判,從而認為儒學是所謂封建禮教。連讀都未曾讀過,那是非常可悲的。丟棄了自己的傳統,等於丟掉自己的靈魂和傲人的智慧。

儒學又被說成孔孟之道,所以《論語》後,就是孟子的教導,他把孔子強調的仁義之本,進行更加詳盡集中的論述。也可視作儒學綱領之一。

因此,讀《三字經》,每個人,都會知道怎樣循序漸進地學習儒家學問,成為儒者。其實一點也不難。

【故事天地】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孔子和母親相依為命。雖然家境貧寒,但孔子很喜歡讀書,也喜愛學習禮制。

三十歲以後,孔子便開始從事教育英才的工作。由於當時的教育並不普及,除了王孫貴族外,一般平民沒有機會和能力接受教育。為此孔子首倡了「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廣收學生,成為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也使得人人有受教育的機會。在孔子孜孜不倦的教育下,他的學生都能勤學向上,而民族文化也得以傳承並加以發揚光大。

孔子看到當時社會上有許多不公平的現象,政治上也缺乏道義。為了服務社會,為百姓謀福利,他決心以仁慈感化人民,用禮儀教導人民。果然,魯國國政大治,社會道德回升,人人路不拾遺,家家夜不閉戶,魯國也因此愈來愈強盛。

不過,後來魯國的國王魯定公迷戀女色,荒廢國政。孔子失望地辭去官職,帶著學生周遊衛國、晉國、宋國、陳國、楚國等國,去推行他的仁政。可惜每到一處,並沒有受到重用。

十四年後,孔子又回到了魯國。自此他再也不管政事了,全心投入教育學生的工作。孔子的學生大約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七十二位成為賢能之士,他們傳播孔子思想,於是後人稱他們為儒家。《論語》這部書就是孔子的學生們記載孔子平時的一些做人的教導和言論,內容簡潔,含義深遠。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被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五)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五) wenyi 周五, 08/17/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7日】

【原文】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字詞義解釋】

(1)作:寫作。
(2)中庸:《禮記》篇名,相傳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子思)所作。
(3)子思:孔子的孫子(孔鯉的兒子),名伋,子思是他的字。受業於曾子門下。後世尊為述聖。
(4)筆:執筆所寫。用作動詞。
(5)偏:不正。不偏:不偏離正中,要居中,走正道。
(6)易:更動,改變。
(7)大學:《禮記》中的篇名,相傳是孔子學生曾參所作。
(8)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比孔子小46歲,事親至孝,傳孔子之學,後世尊為宗聖。
(9)自:從。
(10)修齊:修身、齊家的簡稱。
(11)平治:治國、平天下的簡稱。本為「治平」,因協韻而改為「平治」。

【譯文參考】

寫作《中庸》的,是子思的手筆。書名的「中」是要人不偏斜、行中道的意思, 「庸」是要人保持平常心,才能恆久不變保持中正的意思。

寫作《大學》這本書的是曾子,書中內容敘述了從修身、齊家開始,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讀書筆談】

上一課,講完儒家四書的前兩本《論語》、《孟子》之後,就是這一課的《大學》和《中庸》,按照四書的順序,讓孩子們懂得讀書後,首先要讀的就是這四本典籍,尤其是前兩本,懂得孔子和孟子的君子之道,才能繼續學習《大學》和《中庸》。

《大學》以孔子的君子之道為基點,也就是以修身為根本,重點論述,成為君子之後,如何以仁德治理國家的道理。那麼君子究竟如何理解?其實君子應該具備怎樣的修養,在《論語》的開篇第一章《學而第一》就提到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也就是說,孔子的弟子們在記錄和整理孔子的言論時,把孔子認為的君子的修養,首先寫到第一篇的開篇這個位置。為的是表明,孔子教育人,目的就是為了把人教育成君子的修養。因為孔子的《論語》,大多是弟子問孔子回答的語錄形式成書的,在整理時,孔子的弟子,必然不會隨便整理,一定是沿著主題來分類的。所以第一篇就提到君子的修養,是不生氣(不慍,就是不生氣),即使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懂得自己,沒有自己高明,也不生氣,要懂得體諒和寬容。這就是君子的品德修養。處處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看看我們今天的人,如果發現別人不了解自己,或者沒有自己聰明懂得多,就非常生氣,甚至看不起別人,冷眼看待,這樣的人,實在太普遍了,絕對不是君子,不是君子,不要說治理國家天下,就連管理自己的家庭,都會怨聲不絕,離婚頻頻。因為管理人,就要關心體諒人,就要問寒問暖,一個時時高傲無比,動不動就以自我感受為中心的人,一不如自己意願,就立馬生氣,不理睬別人的人,如何能善待自己以外的人呢。估計是孩子妻子都不會信服。所以,修身成為君子,是孔子一生教導弟子們的重點。說白了,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做人的標準。在《論語》裡,孔子的言語,都講到了。或者說都涵蓋了。

所以,孔子的弟子曾子,就根據君子的修為,整理出《大學》,具體講了治國的君子,應該如何做的道理。也就是說,以君子之德,如何指導治國的學問。實現德化天下的理想,其實就是孔子的理想。

至於《中庸》,來自道家的智慧,不管做什麼,都不能走偏,比如善待別人,過猶不及,過了,就會變成姑息養奸,在家就會溺愛孩子,又比如,健康的概念,偏重某種食物,就會營養不平衡。好的食物也因吃得過多,變成害人的東西。所以,中庸是屬於智慧的處理事情的一個方法和概念,就是不走極端,保持平衡中正。孔子雖然沒有重點論述中庸之道,但是也在《論語》中講到過猶不及的道理,所以說,無論是《中庸》還是《大學》,都是根據孔子的教導,更加具體地就某方面的學問進一步詳細論述而成的理論。

這四本書學好了,不管是獨善其身,還是平天下,都會相當從容而智慧了。日本人讀《三字經》的感受,認為《三字經》,是孩子版本或者說百姓版本的通俗易懂的《論語》。將孔子的學說,以三字一句的形式,讓普通人都能輕易領會和讀懂。很值得儒學入門的現代人閱讀。

【故事天地】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一天,孔子在家閒坐的時候,對他的兒子孔鯉感嘆地說:「君子是不可以不學習的,與人會面不可以不修飾,不修飾儀容就會顯得不整潔,儀容不整潔就顯得對人不尊重,對人不尊重等於失禮,失禮就不能自立於世。那些站在遠處就顯得光彩照人的,是修飾得有整潔儀容的人;與人接近而讓人心中洞明的,是擁有淵博學問的人。」

孔鯉聽完以後,問道:「那麼父親的意思是說君子一定要善於修飾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經常教導我說君子只要保持本質就可以了,不需要講究文采嗎?」

孔子說:「鯉啊,你還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質一樣重要,文質彬彬才能成為一個君子。如果一個人過於質樸,他就會顯的粗野,流於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講究文采。如果一個人太富於文采,文采多於質樸的話,他就會流於虛偽、浮誇。花言巧語,偽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什麼仁德的。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這才是個君子啊。」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和人格典範,是普通人行為的標準和榜樣。但成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對文和質的關係不偏不倚的把握。「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種表現,儒家講「過猶不及」,太過於修飾和太質樸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與質恰當的調和,才能達到君子的境界。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六)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六) wenyi 周六, 08/18/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8日】

【原文】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字詞義解釋】

(1)孝經:書名。記載孔子和曾子有關孝道的書,並說明聖王以孝道治天下的道理。
(2)通:通曉明白。
(3)熟:熟悉。
(4)如:像。
(5)六經:六本經書,此處是指《詩》、《書》、《易》、《周禮》、《禮記》、《春秋》這六本經書。
(6)始:才。
(7)詩書易:分別指《詩經》、《尚書》、《易經》三本書。
(8)禮春秋:分別指《禮記》、《春秋》。
(9)號:號稱。
(10)講求:講究探求。

【譯文參考】

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本書讀熟了,《孝經》的道理也徹底讀明白了,才可以開始閱讀《詩》、《書》、《易》、《禮記》、《春秋》、《樂》這六本經書。
《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春秋》,再加上《樂》,稱六經,這是中國古代儒家的重要經典,應該好好的研究、探求其中的道理。

【讀書筆談】

孔子認為,孝道是仁義之本,所以,四書,孝經,這五本書都學習之後,才能學習六經。為何會是這樣的規定呢?

其實四書是基礎宗旨和綱要,更確切地說,是做人的要領,尤其是四書之首的《論語》,涵蓋了其他三本的含義。為綱要中的綱要。其他三本皆有所側重,比如《大學》側重治國之德,中庸,是平衡之法,就是處理事情不走極端。有了仁義道德和平衡之法這個基礎,再學習其他典籍,才能理解形式和技藝的根本。換句話說,孔子教育學生,為的是培養君子,然後以君子的德行治理國家,德化百姓。造福社會。所以,孔子才把先秦上古,也就是孔子自己出生前就已經存在的上古文獻和典籍整理出來,形成六經。這些經書,本就存在,非孔子所寫,而是孔子整理的。其實,孔子母親一族,是儒人,就是周朝負責祭禮和教育貴族子弟的教官。孔子整理上古文書後,才形成儒家。所以儒家一派,其實就是負責傳承古代治國和做人學問的教育者。所以裡頭有道家的東西不足為奇。

那麼整理這些書,原先是為何而用的呢?就是教育王室貴族子弟的教材。通過教育,懂得治理國家的所必須懂得的制度,禮儀,文書寫法,歷史記述,國策制定的章法等等,這些,其實是為官的職務知識和基本修養。所以也有稱作六藝的。重在具體形式和技藝的記述。也可看成是今天的專業知識。

據說孔子以前的貴族子弟,學習的六藝,不完全一樣,那時戰爭頻繁,貴族為官,除了要懂禮,樂,還要懂射箭、駕車、古代的政令文書的寫法和數學,即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專業技藝。通俗地說,你不懂文字和文書的寫法,無法起草詔令,處理政事,記錄歷史,記錄國家祭祀時的活動,你不懂禮樂,就不懂接待外賓的禮節,君臣的禮節,祭祀和各種活動的禮儀、樂章。無法處理各種政務。此外還要習武,可謂文武全才。到了孔子時,孔子更加注重形式外的內在的含義。所以有所調整和變化。

簡單的理解,四書就是仁義之道,六經只留下人能掌握和運用的那部分相當於現代人所謂的專業技能,屬於才的部分。之所以先讀四書和孝經,就是要以德來駕馭才藝。完成孔子的以君子之道,治理國家的理想。

其實,《詩經》就是詩三百,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本是周朝各國配合不同樂曲的歌詞。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即風土民謠,雅頌是王室的祭歌和頌歌。

《尚書》,即上古文獻。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尚書》從內容上可分為祭祀類和戰爭類,從文體形式上,也可以分兩大類,即上行的奏議和下行的詔令。

《禮》,又稱《周禮》,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周公在洛邑制禮作樂,奠定周禮的基礎。所謂禮,是天子、諸侯、大夫必須遵循的,各自擁有的禮遇制度,其主要內容有封諸侯、五服制;爵位、官制和吉、凶等禮。

《易經》講陰陽占卜,可通天地人的規律,是治國者以天道治國的智慧。

《春秋》是魯國的國史,先秦把史書稱作春秋。

《樂》則已經失傳。

【故事天地】

歷史故事:孝德感召

這是一篇孝心感召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中。我國的傳統文化講「百善孝為先」,王祥的至誠孝心也使他得到了後福,體現出「積善之人,必有餘慶」,「善有善報」的傳統理念。

王祥,晉朝琅邪臨沂人(今山東臨沂縣),字休徵,漢諫議大夫王吉的後人。

王祥天性純孝。生母早年去世,繼母朱氏,心懷偏私,討厭憎恨王祥,常常以小事為藉口鞭打他,又經常在他父親面前捏造是非誣陷王祥,因此他的父親逐漸的也不喜歡他了,讓他每天清掃牛房,做各種粗重下賤的工作,王祥絲毫沒有怨色,更加謹慎孝順。

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帶,湯藥一定要親口嘗,恭敬侍候。繼母想吃新鮮魚,這時天寒下雪,河水冰凍,王祥為母生命,不顧嚴寒,到河中解下衣服,臥冰求鯉,蒼天不負苦心人,冰塊裂開,跳出一雙鯉魚,他揀起來拿回家。鄉裡的人們都驚嘆,認為是孝心所致。從此孝行盛傳於世。

蜀漢末年,父親已故,遭逢世亂,王祥保護繼母,提攜幼弟王覽,逃難避居廬江,隱居三十年,州郡徵召為官,王祥以親老弟幼,辭不應命。直到繼母去世,盡禮守喪事。徐州刺史呂虔賞識他的孝德,徵召為刺史佐吏,固辭不受。他的弟弟王覽就勸他,並為他準備車牛,王祥才應召赴任。當時盜寇橫行,王祥帶領兵士平定,遂使徐州境內的老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人們安居樂業。當時人們稱頌道:「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後來王祥累遷為太保(三公之一),加封睢陵公,享年八十五歲,生有五子,富貴壽考,滿門吉慶。時人都認為是孝行感召。

中國文化對孝道極為重視,所以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人們即使沒讀書,也都熟知這些故事。所以文革前,中國人彬彬有禮,孩子們非常懂得禮儀,對待父母長輩恭敬和順,規規矩矩,懂得感恩謙讓,被譽為禮儀之邦。

孔子弟子有子在《論語》的開頭就講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所以儒家,非常重孝道,認為在家能孝敬父母,是成為君子的基本修為。是仁德的根本。做到這一點,才能治理國家。其實這本就是中華民族的上古帝王舜帝留下的傳統。被儒家繼承和發揚。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七)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七) wenyi 周日, 08/19/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19日】

【原文】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字詞義解釋】

(1)連山:書名。相傳是伏羲氏所作,一說是夏代的筮書。此書以艮卦為首,艮象徵山,所以名為《連山》。已失傳。
(2)歸藏:書名。相傳是黃帝所作,一說是商代的筮書。此書以坤卦為首,坤象徵地,地是萬物歸藏的所在,所以稱為《歸藏》。已失傳。
(3)周易:書名。「易」是變化的意思。《周易》的起源為河圖、洛書。《史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也就是說周文王推演伏羲先天八卦為後天八卦,即現在所稱的《周易》。可用來占筮。
(4)三易:指的是《連山》、《歸藏》及《周易》這三本書。
(5)詳:詳細完備。
(6)典謨:《尚書》的篇章模式。「典」是記載帝王事跡的文獻,如《堯典》;「謨」是記述君臣商議的言辭,如《皋陶謨》。
(7)訓誥:《尚書》的篇章模式。「訓」是指教誨的言辭,如《伊訓》;「誥」是指告誡或慰勉的文書,如《康誥》。
(8)誓命:《尚書》的篇章模式。「誓」是指宣誓的言辭,如《甘誓》;「命」是指君王的詔令,如《顧命》。
(9)書:指的是《尚書》。
(10)奧:奧妙精深。

【譯文參考】

《連山》、《歸藏》及《周易》,這三本書合稱「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詳細說明宇宙萬事萬物變化的道理,與人如何安身立命的書籍。
有典、謨,有訓、誥,還有誓、命,這六種尚書的篇章模式,就是《尚書》最精華奧妙的道理所在。

【讀書筆談】

上一課,提到了儒家必讀的四書六經,這一課,開始重點講到六經中的《易經》和《書經》。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講解六經的順序。顯然是把《易經》擺到了首位,即六經之首的地位。為何呢?易經不是道家學說嗎?為何將它擺到首位?

其實,上一課,已經說過,孔子之前,沒有儒家一派的說法,孔子之前的儒家之人,其實世代負責貴族子弟的教育和國家的重大祭祀活動。是上古文化的整理者、繼承者和教育者。所以,他們精通上古文化,孔子也就繼承了儒家一族的使命。實際上是從新整理了古代的文化和教育典籍。

中華民族被稱作炎黃子孫,也就是神農和黃帝的子孫。 神農嘗百草,辨別出治病的草藥和毒藥。黃帝著述後世中醫鼻祖《黃帝內經》,成為幾千年醫術的寶典,其基本醫理就是易經的陰陽之理。認為人體是小宇宙,要健康長壽,必須遵循自然之道,一切事物皆由陰陽組成,陰陽調和,平衡,則萬物生機勃勃,人體陰陽平衡,也就無病;陰陽失衡,天災人禍,人體內部也同樣,失衡則會生病。首重養生,次為治病,保持人體陰陽平衡是一切病理的基本和治病要達到的目的。所以,中國的古老文化,從醫術,烹飪到治國,都是一個道理,來源於上古帝王的修道文化。都離不開易經的道理。

而伏羲是中華人類始祖,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之首,易經的鼻祖,是開創華夏古老神傳文化的上古帝王。通宇宙天地之理。留下《連山》這本最古老的易經輔助後世帝王治理天下百姓。因此,是治國要典,不可不知。

通過對易經的學習,可以把握天地萬事萬物的變化之道,也可以懂得如何安身立命,對於治國者,為官者,都是首先要了解的知識和道理。所以易經成為六經之首。

接著便是書經,也就是《尚書》,必須懂得這些文書的模式,掌握其運用的奧妙,才能輔助帝王、國君治理天下和國家,比如起草詔令,制定國策、記述史書,哪一件政事不需要文書的記錄和運用呢?各種政事所需要的文章體裁,運用的奧妙,都要學會,才能輔佐政事,管理百姓。

說白了,儒家的教育,就是繼承道家的古老學問,培養精於治國的人才,而孔子,正是秉承古老的智慧,把君子的德行提到首要,在春秋戰國的亂世中,極力要歸正敗壞了的道德,所以周遊列國,宣揚君子治國之道,實際是復興古老帝王的傳統。他要不分富貴身份地招收弟子,興辦教育,培養真正的君子,以期待德化天下,百姓無憂,天下太平。這才是孔子教育的目的。

【故事天地】 秀才的兩個夢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考試前兩天他做了兩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他在下雨的天氣,戴了鬥笠外還加打傘。

這兩個夢也許有些深意,秀才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旅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

秀才說明原委後,店老闆樂了:「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

秀才一聽,覺得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的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可見,同樣的天象每個人的解讀是不同的,沒有真正的道行,是讀不懂易經的,必須是修道者的層次,才能運用自如。但是達到這個層次,也不會隨便運用來干涉人的命運,而是順天意而行。

古人懂得天機是不能泄露的,每個人就是在真真假假中靠著自己的悟性來走自己的路。古人既懂得天意不可違,但是也懂得天機不可泄露。運用易經的時候,奉行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所以,既運用天象斷吉凶,也始終處在迷中,人會根據自己的領悟來處理,不管推斷對與錯,只要抱著做而不求,盡人事,聽天命的態度就好,所以,秀才的選擇是對的,在無法斷定真相的時候,只管做好人該做的,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問心無愧,結果不必在意。

既然善惡有報,人命天定,那也就意味著,天定的人命禍福都根據人自己的善惡行為而被決定的。所以,盡人事,聽天命,多積德,才是根本,不必太過執著和擔心自己的得失榮辱。

也正因此,儒家不太涉及高層的修道,而只講了人這個層次的理,只要做人仁德,就會積德,就會有善報,命運自然會好轉,因為這是改變天定禍福命運的唯一辦法。所以,孔子只講如何做人,做高尚的人。把這個擺在首位。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八)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八) wenyi 周一, 08/20/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0日】

【原文】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字詞義解釋】

(1)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
(2)周禮:書名。周公著。記載古代政府各部門的職官制度。故又名周官。
(3)著:撰寫敘述。
(4)六官:周朝的六種官制。它們是:(一)天官蒙宰,(二)地官司徒,(三)春官宗伯,(四)夏官司馬,(五)秋官司寇,(六)冬官司空。
(5)存:存有、存在。
(6)治體:治理國家的體制。
(7)大小戴:指西漢的學者戴德與戴聖。二人是叔侄關係,有「大戴」、「小戴」之稱。
(8)註:解釋。
(9)述:闡述。
(10)聖言:聖賢的言論。
(11)禮樂:各種禮儀與配合典禮的音樂與制度。
(12)備:完備。

【譯文參考】

周公撰寫了《周禮》這本書,記載了周朝的六種官制,保存了治理國家的體制。

西漢的學者戴德和戴聖,分別注釋了《禮記》這本書,書中闡述聖賢的言論,以及各種有關禮樂的典儀制度,相當完備。

【讀書筆談】

周公之所以撰寫六官的禮制,無非就是要君臣上下都謹守自己的身份職責,不要做出逾越禮制的行為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管理國家的一套官員體制。孩子們可以從自己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情來理解。

比如,班級的同學或幹部分工不同,有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等等,大家各盡其責,統一聽從班長的協調。班長就像國家的君王,各個組長或者委員,就像各級官員,都要做好各自的工作,整個班級的事物才能管理好。如果沒有管理上的規定和處理事情的規矩,沒有做好本分的事,或者互相干擾,出現矛盾,那麼這個班級就會亂套了。定好的事情無法下達,出現的問題,無法上傳,班級如同一盤散沙,風氣會如何,可想而知。

正如以前所說,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希望德化天下,他的教育,最後就是希望培養出君子,讓君子來管理國家,讓自己的弟子能擁有胸懷天下的志向,以高尚的道德為百姓謀福利,讓天下太平。因此,幾千年來,儒家的教育,是站在為國為民憂心,以仁愛關懷天下的角度來培養人才的。所以,必然涉及到國家體制的學習。周禮和禮記,是必學典籍,否則光有救國救民之心,而無六經之才——這些將來管理國家必須具備的學識,就無法具體承擔官員的職務。

所以通曉《易經》和《尚書》後,還要懂得管理體制,通曉各種典儀和禮樂。這樣一來,各自的本分和享有的禮遇清清楚楚,賞罰有據,進退有禮,次序井然。就連為君者,國王自己,婚喪用度,皆有規定,為君者也不敢肆意妄為。

正因如此,中國的士大夫,以天下民生為己任,為民請命,責無旁貸,敢於糾正君王的過失。敢於真實記錄君王的言行。留下千古罵名是歷代帝王最為害怕的,因為一切有根有據,有祖先治國禮儀制度在,誰都不敢為所欲為。中共之所以對知識分子大開殺戒,之後毀掉所有文物和典籍,徹底文化大革命,為的就是讓後人失去這些基本的認識,它便可以為所欲為,進行流氓土匪式的霸權,將所有人的聲音通通關閉。讓人變成不敢討論政策得失,不敢糾正國是的小人。

三字經的深度,到此依稀可見。誰讀了三字經,都會升起治國救民的壯志,深思自己的責任和人生價值,會自發地想要跟隨聖賢的腳步,變成真正的君子。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字經,是一本啟蒙人生志向的書,啟蒙為何學習的書,以及如何學習該學習什麼的書。

我們中國人,在古代,只要受過儒學的教育,都會升起將來成為君子的志向,所以,他們不會將錢財看重,將變節視為極大的恥辱。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何等寬廣高尚的胸襟。學習不是為榮華富貴,也不是為風花雪夜,而是為國為民奉獻自我。如今人們羨慕日本,其實日本的忠義誠信等倫理觀,就是儒家理念在日本的一點點繼承和表現。中國禮儀之邦的美好,是不可思議的,是曾被全世界公認和仰慕的。

所以,三字經學完,孩子們便會立志,便會關心天下百姓,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君臣之道的學習,是以王道治國的啟蒙,是正統帝王學的開始。

所以,若要展開系統了解這些經書,就要接受進一步的學習,啟蒙階段,必然只是需要知道有這些經書,以及學習這些經書的目的和作用即可。但是意義非凡。

【故事天地】 曾子易簀

曾子重病躺在床上,弟子樂正、子春坐在床下,兒子曾元、曾申坐在床腳。坐在角落的童子拿著蠟燭。

童子無意中發現曾子身下是一張華美而圓潤,只有大夫才能享用的竹蓆。便脫口稱讚,子春忙制止他不要講下去。曾子聽見後,驚懼地說:「啊!」 「是的。那是季孫賜給我的。我一直沒換。元,扶我起來換竹蓆。」

曾元答道:「您的病很嚴重,不能挪動您的身體。等天亮一定遵從您的意思換了它。」曾子說:「你愛我不如童子。君子以德愛人,小人用姑息遷就來愛人。我還有什麼可求的? 我能得正道而死,已足夠了。」

於是,他們趕緊換掉蓆子。換完蓆子,曾子尚未安穩地躺下就逝去了。這就是「曾子易簀」的故事。(《禮記.檀弓上》)

從這故事,人們就會真正懂得,儒家對君子的理解是節操勝過生命,所謂捨生取義,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儒生將仁義看得很重,不會為了金錢地位和生命將自己做人的原則更改。而且我們也理解了,什麼叫以德愛人,對君王勸諫,給以忠告,才是愛君王,才是真正的忠心,只有小人,才會投其所好,或者遷就姑息。抱有私心。

那麼在生活中也是一樣,君子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給朋友忠告才是真正的仁愛。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含義。講的是乾淨的德行,不帶私慾的關係。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九)

《三字經》讀書筆談(十九) wenyi 周二, 08/21/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1日】

【原文】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字詞義解釋】

(1)國風:《詩經》體裁之一。指周代諸侯國的民間歌謠。共160篇,分為15國。大抵是西周至春秋中葉的民歌。
(2)雅:《詩經》體裁之一,分為《大雅》、《小雅》。《大雅》是諸侯朝見天子時所用的詩歌;《小雅》是天子宴享賓客時的詩歌。
(3)頌:《詩經》體裁之一,是祭祀宗廟的詩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三類。
(4)號:號稱。
(5)四詩:詩經的四種體裁。
(6)諷詠:朗誦與吟唱。
(7)既:已經。
(8)亡:失。
(9)春秋:書名,孔子根據魯國史書編纂而成,記載了魯國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史事。為中國較早的編年史。其文字簡短,多含褒貶,後世稱為「春秋筆法」。
(10)作:產生。

【譯文參考】

《詩經》中的《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四詩」(《詩經》的四種體裁),應當時常朗誦與吟唱。

後來,由於周朝的衰落,《詩經》逐漸被人遺忘,於是孔子就編著了《春秋》,這部書中有褒有貶,善惡分明。

【讀書筆談】

這一課,很明顯,講到了儒家六經中的《詩經》和《春秋》這兩部經典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孔子編撰《詩經》並讓弟子學習,為的是教育弟子擁有在社會立足以及治國為政的才能。無論是社會交往,還是出仕為官,甚至是持家,都要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意願或者志向,所謂詩以言志。人在世間,活著,必要有所作為,立志方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志願常常合在一起,志也就是內心所願,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直接抒發心意,流露的是真性情,不造作,不虛假。因此孔子讓人從讀詩中陶冶性情,明了自己的志向,明了各諸侯國的人心所願,真實地面對人的心志。

為何懂得人的心志,方能在社會立足,方能懂得如何說話、如何著書立言呢?方能治國呢?孔子說詩經: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句話,可是出自《論語》的為政篇,就是說,教弟子如何治理國政的教導。這句話是說,詩經三百篇,抒發的都是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意願和想法,沒有淫邪的東西。可見,沒有淫邪,真摯的意願是治國和做人的首要。孔子志向在於復興周禮和王道。而周禮之本在於直,就是不做假的真意。所以他又說學詩,「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也就是說,學習詩經,可以情志興起,表達意志,情感,但要有度,所以立於禮,有節制地表達,方可以讓人接受,方可以行得通。 總之學詩經,可以興起人的高尚情志,由此可見,孔子認為,人處世的修養開始於學習《詩經》。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真實意志是什麼都不敢直言,如果連百姓的心願和情感,也就是民心為何,都不知道,不正視,不能首先做到「真」,那麼你就無法打動人心,無法了解國民的心,治國就更加無法談及。

因此,讀詩經,可興起志向,可觀民風,甚至可以學習如何表達的技巧,即使是技巧,也是為了更好地傳達心意給對方,目的還是為了在社會立身,在治國上有明確的方向和想法,以便處理政事,可平民怨,導正氣。因此,周朝置采詩之官,「觀風俗、正得失」。可見孔子讓弟子學詩經,不是為了文學欣賞為主,而是辨別心志,求的是真性情,是君子首先要具備的品德。只有這樣,才能是真正有禮的人。才能治國務實,不沽名釣譽,真正地處理國政,為民請命。

至於《春秋》,是直接以歷史的筆觸,整理歷史,孔子整理魯國的編年史,是因為他意識到,歷史的教訓對於後人,有多麼重要,孔子是魯國人,當然整理的是魯國的歷史,春秋是先秦對歷史的叫法,由於孔子著述魯國的春秋,後人便把這部書的筆法,也就是寫法,當作了範本。著述歷史,根據孔子的目的,是明治國的教訓,給後人留下經驗和智慧,明白世道興衰的規律,讓後代的君王和臣子,都要以史為鑑。可以說,春秋筆法的褒貶,這種寫法,評論人物和政事的得失、善惡,都是為了後世吸取教訓。這就是讀歷史的目的,也是孔子寫歷史,叫弟子讀歷史,讀春秋的原因。所以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讀歷史。

但是今天的現代教育,讀歷史不知所用,為的只是炫耀自己懂得知識很多而已,或者為求高分而已。不能積極地讀歷史,也不知如何運用於現實人生,這就是學生不愛讀書學習的原因。沒有志向,沒有歷史參照,不知學以致用,導致沒有目的地接受各種信息。很多學生為此逃學,或者覺得學習很累,不是樂趣。原因就在於此。沒有志向和學習目的的大量灌輸,是現代教育最大的問題。

【故事天地】 問一得三

孔子的兒子出生的時候,魯國的國君派人送來一條鯉魚,所以孔子給兒子取名叫孔鯉,字伯魚,意思是魯伯送的魚。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陳亢問伯魚:「你父親有沒有特別傳授給你什麼?」伯魚說:「沒有啊。一次他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他問我:『學詩了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人心,不懂民意,就沒有獨立的思考,無法說出有意義的言論。』我就回去學詩。一次他又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他問我:『學禮了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能立足於社會。』我就回去學禮,就聽過這兩次。」陳亢回去高興的說:「我今天問了一件事,卻得到三方面的收穫:知道了詩的作用,知道了禮的作用,也知道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

很多人把孔子說的「不學詩,無以言」,理解成講話的技巧,其實不然,無論多有技巧,君子的志向為的是治理出和平安定的盛世,對百姓的生活,心願,苦痛,都要關注,才能知道如何對症下藥,想出良策,即使是面對家庭,也是一樣,詩歌能最好地直接傾述心志和情感,古人重視詩歌,不僅僅為了文學欣賞,關鍵在於「言志」,能直接看到人心中的情感和志向。當然同時詩歌的用語,非常優美,學了自然就會運用,還能表達的十分到位。這就是後世關注的技巧。這個技巧是自然獲得的,不能本末倒置。

孔子讓兒子讀詩學禮為的是「發乎情」,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意志明晰,但同時還要「止乎禮」。有真情需要表達,但卻不可做過頭,要掌握分寸,合情還要合義理,而人的禮就能起到節制的作用。合禮基本上就會合理,才能讓人接受,才能起到效果發揮作用,否則,就會傷人或者讓人反感,牴觸,把事情辦壞。那就無法立足社會,得不到接納承認。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 wenyi 周三, 08/22/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2日】

【原文】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字詞義解釋】

(1)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簡稱「三傳」。者:語助詞。
(2)公羊:《公羊傳》的簡稱。早先是戰國時公羊高所撰,到漢景帝時再由公羊壽與胡毋生寫定。此書以問答形式來闡釋《春秋》的「微言大義」。
(3)左氏:指《左傳》,也叫《左氏春秋》。春秋時魯太史左丘明所撰。以敘事為主,著重在以史事來證實《春秋》。
(4)穀梁:指《穀梁傳》,戰國時穀梁赤所撰。
(5)經:古代的圖書目錄有經、史、子、集四部的分類。這裡指儒家典籍。
(6)既:已經。
(7)方:才、開始。
(8)子:古代圖書分類經、史、子、集四部的子部。這裡指諸子百家的書籍。
(10)撮:摘錄。
(11)其:諸子百家的書籍。
(12)要:重點。
(13)記:記住。

【譯文參考】

給《春秋》作解釋的有合稱「三傳」的書,分別是戰國時公羊高的《公羊傳》、春秋時魯國人左丘明的《左傳》、戰國時穀梁赤的《穀梁傳》。
儒家典籍都通曉了之後,才開始讀諸子百家的書,對各家的書要摘錄重點,記住其中的事例。

【讀書筆談】

這一課,除了告訴孩子還有專門為了了解《春秋》這部經典的內容、作用和意義而寫作的「三傳」外,主要是讓孩子知道,學習完儒家經典後,還會接觸諸子百家的書籍,進行一定的學習。因此這裡很關鍵的兩句話,就是「經既明,方讀子」。

為何這句話重要呢?其實這是告訴學生,儒家經典基本上是屬於道德的教育,即使學習歷史的《春秋》、為官必須懂得的各種文章寫法和意義的《尚書》、通曉天地自然萬物之理的《易經》、了解民心社會和真情、用以明志的《詩經》,以及學習《周禮》了解朝廷和百官的禮儀制度,都是為了實現儒生匡扶天下,德化天下,為民請命等治理國家、使得天下太平的理想。是出自無私的為國為民的思想和責任而讀書學習,以道德品性的修養為重。是為人的基礎。這基礎沒打好,不能學習諸子百家。

那為何如此呢?諸子百家如果通俗地說,是各種方法論,基本上就是處理具體問題時的措施。如《韓非子》,現代人研究它,多是為了獲得攻讀人心的技巧,可以說是高明的解讀人心理並加以利用達到自己目的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對待上司,如何勸服上司,如何投其所好,順著對方執著的名利情來說話,並把它運用到現代的公司人際關係上。又比如《孫子》這部兵法,更是可以運用到商場的競爭。各種具體方法的應對,分析得很透徹,幾乎很快就能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所以現代人覺得很實用,往往很多人都在研究和學習,但是儒家經典卻沒人願意讀。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諸子百家,幾乎可以說是各種計謀技巧的聚會,但是就如同一把刀,用在什麼地方,出自何種目的,卻決定了這個方法給人帶來好壞的不同結果。

一個好人用它,會用在利國利民的地方,一個品德敗壞的人,卻會用它們禍國殃民,為達到私利不擇手段。孔子把這種懂得技巧卻道德敗壞的人叫做小人。小人是不能讀這些書的。只有君子品德的人,才能學習這些方法和技巧,用來經國救民。所以必須先讀儒家經典,懂得君子的品德,擁有君子的志向,才能學習這些書。走上以德馭才的道路。所以,儒家,並不排斥諸子百家,只是善加使用,管理國家時遇到具體問題,刑法的運用可以參照法家的,但是要慎重,不能嚴刑峻法,一切以照顧好百姓為原點。用兵,就參照兵法,等等,可以有個借鑑,有具體的方法和實例作為參考,很實用。但是絕對不能用在害人的地方。所以,讀這些書,只要讀出關鍵的要點,記住那些典型的實例,就可以了。

【故事天地】

韋編三絕

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

春秋時代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會有許多竹簡,必須用熟牛皮(韋)繩子把這些竹簡編連在一起才能閱讀。平時捲起來放著,看時就打開來。《周易》的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來讀去,把編連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韋編三絕)。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是不滿意,說:「如果我能多活幾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內容了。」

「韋編三絕」形容讀書刻苦勤奮。 這個故事也告訴人,孔子認為道家的東西,更加高深,自己不過整理了道家做人那部分文化,可以理解的部分,變成儒家的經典傳給人。實際上孔子也承認比起道家修道,自己懂得的,實在太少。所以,一直不停地學習。

半部論語

趙普,原先是趙匡胤手下的推官。西元960年,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為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稱宋太祖。接著,趙普又輔佐宋太祖統一了全國,做了宰相。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時,趙普仍然是宰相。有人對宋太宗說趙普學識淺,所讀之書只是儒家的一部經典《論語》,當宰相不恰當。

有一次,宋太宗問趙普:「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

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我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分。過去我用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我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天下太平。」

後來趙普病逝,家人打開他的書箱,裡面果真只有《論語》二十篇。

「半部論語」是強調儒家思想的精深。 可以正確妥善地運用人才,平定和管理天下。絕非其它諸子百家各種具體的小才可以相提並論的。當然有的書籍,像兵法,有更加高深的內涵,但是並沒有揭示給普通人,不修煉的人也看不出來,這個就另當別論了。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一)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一) wenyi 周四, 08/23/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3日】

【原文】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字詞義解釋】

子:古代稱有學問、道德或地位的人為「子」。此處指五子所著的書。
荀:荀子,戰國時趙人荀況。作《荀子》上、下二篇。
揚:揚子,西漢的揚雄。作《太玄經》、《法言》二書。
文中子:隋代的王通。作《元經》、《中說》二書。
老:老子,道家始祖李耳。作《道德經》。
莊:莊子,戰國時莊周。
經:經書,我國古代圖書「經、史、子、集」四部分類中的第一部。
子:子書,我國古代圖書「經、史、子、集」四部分類中的第三部。
通:明白、了解。
讀:研究。
諸:眾多、各個。
史:史書。
考:考證。
世系:帝王,貴族世代相傳的系統。
知:知道、明白。
終:衰亡。
始:興起。

【譯文參考】

在古代有五本重要的子書,分別是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和莊子這五人的著作(《荀子》、《法言》、《中說》、《老子》、《莊子》)。

明白了經書和子書後,就可以研究各種的史書,從中考證各朝代相傳的順序,以便知道他們興起和衰亡的道理。

【讀書筆談】

上一課說「經既明,方讀子」,到了這一課,又說,「經子通,讀諸史」可見古人在兒童啟蒙教材裡,就把如何做學問的方法、目的,告知孩子了,即使是大人,按照這個順序,也能自學成才了。 有了經書習得的道德品行,再參考諸子各家學說處世治世的思想與策略,就基本上有了正確而靈活的對事物的見解了。

有了正確的對世間一切事物的見解,為的就是博古通今,獲得治理國家和做人的各種教訓和經驗。目的還是為了天下太平,家和國順。所以古人研讀歷史,是為了以經書的正見看歷史,從中獲得智慧,指導人生處世,指導人生取捨,為自己立志和實現抱負作為寶貴的借鑑和教訓。這就是古人做學問的目的和方法。所以古人做學問讀史書,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讀懂了經書和史書,碰到難題,就有參照,當你能活用古人的歷史和經驗,活用孔子等先賢的教導來選擇和判斷自己所遇到的事情的對錯,進行決斷,度過難關,或者避開危機,那該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以史為鏡的典範自古數帝王,所以帝王沒有不讀歷史的,也沒有不請大儒為師的,唐太宗就是典範。

再舉《紅樓夢》裡薛寶釵和探春替代王熙鳳管家,為節儉家用,進行改革的故事。

薛寶釵因為自幼讀書,家中也是皇商,懂得把大觀園的花圃承包給管事的媽媽們,激發她們的積極性,不僅不用花錢請外人專門管理這些花草樹木,還能出賣花草果木,所得上交後,還是一筆收入,也就是說不用花錢僱人管理花園,還反倒有收入,媽媽們也很積極,因為除去要上交公用的,就是個人自己的收入了。所以進行了承包制。這個辦法,看起來是不是現在也在用呢,沒錯,古人早就知道。因此博古就能通今。

並且,薛寶釵,在論述這個辦法的時候,還和同樣受過教育的探春邊說商業管理的辦法,邊討論孔孟之道,意思是賺錢固然重要,但是要考慮媽媽們一年辛勞,不要只顧看到有收入,就忘記了她們的付出,大致象徵性地上交一些收入就可以了,不要見了錢就忘了義,被金錢蒙蔽了良心,不考慮下人們的生活。所以薛寶釵管家非常仁道大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就連女子持家,都懂得運用孔子的見解和教導來處理。否則,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不可能體諒別人,也就沒有威望能服眾。管理學離不開孔子的教導。

然而現代教育,最缺乏的就是不知道為何接受教育,把傳授技能和現代見聞擺在第一位,致使很多孩子茫然不知學習的目的。不知道為何學習歷史,記住一大堆年代,人物,和歷史事件,不過是為了成績和分數,為了將來上好的大學。好進入好的會社公司,有個好的收入。至於如何看歷史,如何運用歷史為今天所用,人為何活著,如何立志,為何要立志,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人生的價值,都全然不知,這就是現代教育真正可悲的地方。

不過更加可悲的是,中國的傳統教育,孔子的學說,更被中共直接醜化和批判。美其名曰批判性地繼承,讓中國人仇視、譏諷自己的祖先和文化,多少人,連學童讀的這本《三字經》都不知道了。被扭曲和隔離了傳統文化的中國人,陷入了道德的全面敗壞。因此,還原傳統文化的真相,乃當務之急。

【故事天地】

老子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陽,是春秋時代楚國苦縣曲仁裡的人,是道家的創始人。老子的出生有多種神話傳說:有的說他的母親有一次看見空中大流星飛過後就懷了身孕;也有的說,老子的母親吃下兩個連在一起的李子,懷了他七十二年才剖開左腋生下了他,一出生就是白髮蒼蒼,所以才名叫老子;還有的說,周文王時,老子做守藏史(管庫的官名),到武王時,他還擔任柱下史(相當秦漢的御史),人們看他如此長壽,就稱他為「老子」。

老子為人清心寡欲,所以他在周朝雖然時間很久,但在官位上沒有什麼升遷,他始終與世無爭。他濟助世人的法術有九種丹八種石,有金酒、金液等仙藥;此外,還以「玄而又玄,眾妙之門」來修身養性,消災辟邪。

後來老子將出關西去,打算升登崑崙山。守關的令尹喜通過占卜預知會有神人從這裡經過,就命人清掃了四十裡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來了。老子也知道令尹喜命中注定該得道,就在那裡停留下來。

老子有個僕人叫徐甲,從少年時就受僱於老子,老子每天大約應付給他一百錢,一共欠了他七百二十萬錢的工錢。徐甲見老子出關遠行,就急著想討回工錢但又怕要不著,於是求人寫了狀子向令尹喜告狀。但替徐甲寫狀子的人並不知道徐甲已跟隨老子二百多年了,只知道他如果要回老子所欠的工錢就會成為大富翁,就答應把女兒嫁給徐甲。

令尹喜看了狀子大吃一驚,就去告訴老子。老子對徐甲說:「你早就該死了。當初因為我官小錢少,連個打雜的人都沒有,所以才雇用你,同時也把『太玄清生符』給你,讓你能活到今天。你為什麼要告我呢?我當初曾答應你,如果你將來進了『安息國』,到時我將用黃金計算你的工錢全數還給你。你為什麼要這般急呢?」話一說完,就讓徐甲張開嘴把「太玄真符」吐出來,吐出的符上的硃砂字跡就像剛寫的一樣,而徐甲頓時也變成了一具枯骨。

令尹喜知道老子是神人,就跪下磕頭向老子請求,自願替老子還債。老子就把太玄真符扔向徐甲,徐甲立刻復活了。令尹喜就付了徐甲二百萬錢的工錢。隨後,令尹喜向老子恭敬地執弟子之禮,老子就把長生之道的秘方授給了令尹喜,並口述了五千字後就騎著青牛飄然而去了。令尹喜回去後就把老子所講記錄下來,這就是著名的經典《道德經》。後來,令尹喜按照老子所教,果然修成了神仙。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二)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二) wenyi 周五, 08/24/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4日】

【原文】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字詞義解釋】

自:從、由。
羲:指伏羲氏。傳說中的「三皇」之一。伏羲氏依河圖畫出了干、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伏羲氏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創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
農:指神農氏,即炎帝。傳說中的「三皇」之一。他是農業之神,教民耕種,中國自此進入農耕社會。他還是醫藥之神,相傳就是神農嘗百草,留《神農本草經》,創中華醫藥。
至:到。
黃帝: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建國於有熊,亦稱為「有熊氏」。當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諸侯,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後來黃帝打敗了蚩尤,諸侯將黃帝尊為天子,繼神農氏後,成為天下的共主。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歷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號:稱,叫。
三皇:傳說中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指伏羲、神農與黃帝。
居:處、位於。
上世:上古時代。
唐:堯的國號。
有虞:舜的國號。
二帝:指帝堯、帝舜。
揖:指揖讓,將帝位讓給有才德的人。
遜:讓位,辭去帝位的意思。
盛世:天下太平的時代。

【譯文參考】

從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他們三位都是上古時代的帝王。

唐堯和虞舜合稱為二帝,他們兩人沒有一點私心,傳賢不傳子,都把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造就了太平盛世。

【讀書筆談】

從這一課開始,進入歷史的學習,除了懂得祖先的來歷和文化的源頭,更能懂得歷史的興衰規律,從而吸取教訓,智慧而仁德地為人處世。這本就是古人接受教育,學習歷史的目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皇五帝之說,探究皇與帝的原義及古籍,會發現名稱內涵不同,標示了兩個重要的文化進程。

皇,金文中的寫法是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7/01/1701200250302357.jpg  。這是一個象形字,是一個站立的人,頭部特別大,頂上還有如光芒放射的符號。古籍中提及「皇」字時也強調其「光芒」意涵。如:《風俗通》:「皇者,中也,光也,弘也。」明確了稱為「皇」者,有著弘大光輝的形像。一個被稱做「皇」的人,代表其如耀眼的光芒令人欽敬。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皇,大也。從自。自,始也。」說明皇是人類文化的開創者,是具有創造力量的人。

 三皇是誰,說法不一,伏羲、神農、黃帝的說法出自《尚書.序》、《帝王世紀》。

伏羲與神農是不同說法中的共同人選,他們代表了漁獵、農耕的文明開創時期。三皇中的第三個人則有女媧、燧人、祝融,及黃帝四個不同說法;黃帝通常被列於五帝之內。

三皇在古人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一般後邊加上「氏」字,與神祗的祗同義,表示神。 比如伏羲氏,神農氏,古文獻形容,伏羲、女媧、及神農的相貌異於一般人類:伏羲、女媧是龍身人首,神農則為人身牛首。其出生也異於常人:伏羲是母親「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神農乃「感神龍而生」,在神話中,女媧甚至創造了人類,這些說明古人認為他們是神的生命。

 皇,不只是權力與地位的代稱,在神話與歷史中,它傳述了一個人神同在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神親自下世傳遞文化。這種情況延續到黃帝時的蚩尤為亂,顓頊帝時期的絕地天通為止。

帝,在甲骨文中是一個「天」或「大」字,中間加上一個大大的眼睛。《說文解字》:「帝,諦也。」而「諦」字,《說文》則解為:「審也。」乃是「視」、「觀」,「詳審」之意。

《詩經》描述周民族成為神選之邦的詩〈皇矣〉,其文曰:「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意思是「那位發著光的上帝,威嚴無邊地君臨下土。 審視四方,發現民間的災厄疾苦。」既佐證了「皇」字的「光芒」義,又說明「帝」字的「洞澈」內涵。

 「帝」是「洞澈」、「詳審」之意,且是由天而來的視線;被稱為「帝」者,代表的是他具有這樣的洞澈天地真相的能力。

雖然皇與帝均非常人,但能力與高度顯然有變。「皇」本身就像天一樣,是光焰無際的直接以神的形像領導和開創人類文明的神人,而「帝」則是承接上天之力而能洞察四方,有特殊能力的人。

三皇的時代過去後,稱帝而不再稱皇,這標示了一個文化由神治漸漸開始過渡到人治,神在人中開創文明後,很快要退出人類的舞台,五帝之後讓人進入人真正的歷史。

五帝也有各種說法,但影響後世帝王與百姓最大的是堯舜,他們禪讓天下的作法是歷代帝王歸正自身道德的鏡子,使得皇權無私的觀念得以傳承。而舜帝更是留下孝道治國的傳統。所以,五帝裡特別提到他們兩位。之後,便真的過度到人的朝代更替的歷史了。

【故事天地】

黃帝夢遊華胥國

黃帝即位後的第十五年,因天下擁戴自己而非常高興,於是開始保養身體,用歌舞來娛悅耳目,用美味來滿足鼻口,到頭來卻發現自己面色枯焦黝黑,頭腦空虛,心緒迷亂。

又過了十五年,因憂慮天下得不到治理,黃帝竭盡聰明才智,去治理百姓,同樣是面色枯焦黝黑,頭腦空虛,心緒迷亂。

帝感嘆道:「我的過錯太深了。只保養自己的結果是這樣,治理萬物的結果也是如此。」於是他放下繁重的日常事務,撤去了侍從,撤掉了鍾磐樂器,削減了廚師和膳食,離開了宮殿,閒居在宮外的大庭之館。他去除心中的慾望,三個月不理政事。

有一天,他白日裡睡覺時做夢,神遊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的西方,台州的北方,離中國有幾千萬裡,不是乘船、坐車和步行所能到的地方。華胥氏之國沒有老師和官長,一切聽其自然。那裡的人民沒有嗜好和慾望,一切順其自然。

他們不知道以生存為快樂,也不知道死亡的可怕,所以對人死去不會感到悲傷;他們不知道私愛自身,也不知道疏遠外物,因而對人事沒有愛憎的區別;他們不知道反對與叛逆,也不知道贊成與順從,因而沒有利害的衝突。

他們沒有什麼值得偏愛與吝借的,也沒有什麼值得畏懼與忌諱的。他們落到水中沉不下去,掉進火裡不覺得熱。刀砍鞭抽不會感到傷痛,指甲抓搔也不覺的癢。在空中如履平地,寢臥虛空如安睡於床。雲霧阻擋不了他們的視覺,雷霆妨礙不了他們的聽覺,美惡擾亂不了他們的心神,山谷難阻其步,一切都是神行。

黃帝醒來後,怡然自得,於是把天老、力牧和太山稽三位大臣召來,告訴他們:「我閒居三個月,去除心中的慾望,思考養身治物之道,卻得不到要領。後來我因疲倦而入睡,做了一個夢,才懂得至道是不能用慾望去追求的。我明白了!我得到了!但卻不能用語言來告訴你們。」

又過了二十八年,天下得到大治,幾乎和華胥氏之國一樣,而黃帝卻得道升天了。老百姓悲痛得大哭,二百多年都不曾中斷過。

我們中國人自古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指的就是神農和黃帝的後人,神農是神,留下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和《神農本草經》,黃帝是半神,這個故事告訴大家,黃帝是修道者,悟性極高,能很快接收到天意的啟示,治國就是直接在修道,最後得道升天而去,所以中國叫做神州,其文化,被叫做神傳文化。而儒家只是整理和繼承了古老的修道文化中體現在人這個層次的一部分。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三)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三) wenyi 周六, 08/25/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5日】

【原文】

夏有禹, 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字詞義解釋】

(1)夏:朝代名。
(2)禹:夏朝開國的第一個君王。姓姒。是顓頊的孫子,黃帝的玄孫。
(3)商:朝代名。
(4)湯:商代開國的君主。姓子,名履,又稱成湯。
(5)周:朝代名。
(6)文: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朝末年周族的領袖,建國於岐山下,稱為「西伯」。死後,被尊為「文王」。
(7)武:指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的兒子。
(8)三王:並非實指三人,而是指夏、商、周三代的聖王。
(9)傳:傳位。
(10)子:兒子、子孫。
(11)家天下:指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國家就像自己的家產一樣,由子孫繼承下去。
(12)載:年。
(13)遷:改變。
(14)社:社稷(音記),指國家。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古時候帝王、諸侯一定設有社稷之神,社稷隨著國家而存亡,故以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譯文參考】

夏朝的開國國君是大禹,商朝的開國國君是成湯,周朝的開國國君是文王和武王。他們都是夏、商、周三代時才德兼備的聖王。

夏代的君王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從此以後,天下就像自己的家產一樣,由子孫繼承下去。經過了四百多年,夏桀在位,暴虐無道,因此商湯起兵討伐夏桀,得到天下,夏朝也就結束了。

【讀書筆談】

上一課,講完三皇二帝的歷史,告訴人們中國先祖以及文化源自神的傳承後,這一課,就正式進入中國朝代更替的歷史,就這樣從夏朝開始,一朝一代地演繹著朝代的興衰與更替的故事,這些歷史主角就是人,神已經離開了,不與人直接接觸,也許是留下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劇本,經由各代預言家比如三國的諸葛亮,唐朝的袁天罡,宋朝的邵雍,明朝的劉伯溫等人,偶爾點化一下人:老天在安排天下大事,推動朝代的更替,信不信,就看悟性,就看人自己的選擇了。因此,這漫長的朝代更替的歷史,是完全由人自己在當演員,在不斷地演著,既有著文化的輝煌,也有著分分合合中戰亂下的苦痛心酸,這一切都會啟迪人們要重德行善,尤其是國君,既然把國當作家,那就是一國之父,要仁愛天下,把百姓當作子民。

雖然繼承王位的是自己的後代子孫,但是先祖禪讓制度留下的皇權為公、以及先帝舜以孝道治國的傳統卻根深蒂固地不斷傳承,因此,無論朝代如何傳子更替,這些思想都會代代傳下去,哪位國君違背了這些治國的道理,就會被臣民看到並指責,天下也就陷入混亂與苦難,這一朝就岌岌可危,最後走向滅亡。然後後人推翻前朝,開創新朝,再根據先祖帝王留下的參照反省和歸正,再度走向繁榮。一開始這三個朝代,夏商周,就演出了這樣的規律,夏桀無道被商湯推翻,商紂王無道被周朝取代,至今「助紂為虐」都是家喻戶曉的成語,紂王之暴虐,可見一斑。無道昏君註定滅亡,有道明君則開創盛世。三個朝代演出了這個最重要的真實的道理,讓後人銘記於心。三朝中,周朝最長,共八百年,留下大量的王朝文化,周禮,周易都在這一時期建立,文王請姜太公輔佐建立周朝時的禮賢下士,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鞠躬盡瘁,為後世留下了王朝開創與治理的君臣之德。這些,正是儒學看歷史的目的。人們要從歷史中得到教訓和智慧。懂得興衰成敗的真相。

【故事天地】

(一)大禹治水

鯀因為偷了天帝的息壤下到凡間防堵洪水,惹惱了天帝,在羽山被天帝派來的火神殺死。鯀的屍體經過三年不但沒有腐爛,腹中還孕育了一個新的生命。天帝派一個天神到羽山,用吳刀剖開鯀的肚子,竟然跳出一隻虬龍,就是禹。而鯀的屍體在生禹之後發生了變化,化為黃熊(一說是黃龍)躍入羽淵,消失了蹤影。

大禹接續父親未完成的遺志,要平息洪水。天帝還派了天神幫忙,伯益負責掌火,焚燒山林沼澤中茂盛的草木,驅逐禽獸,暢通水道;應龍幫忙測量,導引水路。治水初期大禹還獲得了兩樣寶物,一是羲皇所給的「玉簡」,可以用來度量天地;另一個是河精所授的「河圖」,記載所有的河川道路,用來觀察地形。天神、寶物的幫忙,再加上地上百姓的通力合作,大禹治水有了很大的成效,河川都順著水道流向東方的大海,而人類居住的土地也都加高了。

大禹平息了洪水,老百姓又回到平原上居住,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大家都非常感激他。因為禹的功勞太大,所以舜就把帝位禪讓給他。禹成為天子之後,定都安邑,國號夏。

禹即位以後,也想效法堯舜的禪讓,臨死時把天下交給和他一起治水的益。但因為禹的兒子啟很賢能,百姓都很屬意他,啟只好順應民心,出來當國君。啟死後,把帝位傳給他的兒子太康。太康死後由他的弟弟中康繼位。就這樣世代相傳,從此天下就專屬一個家族的了。

(二)商湯滅夏

夏朝傳了十幾代之後,最後亡於夏桀的手裡。夏桀不知道修德勤政,只知吃喝玩樂,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百姓苦不堪言,怨聲四起。後來成湯出兵攻夏,在歷山打敗夏兵,將夏桀放逐到南巢,桀就死在那裡。夏朝從禹建國到桀亡國,歷時四百多年。

成湯滅夏後,建立了商朝。成湯是一位能禮賢下士、體恤百姓的賢君。成湯時曾遭遇持續七年的大旱災,占卜後決定必須拿活人獻祭,才能求雨成功,解除旱象。成湯聽了,不忍犧牲百姓的生命,冷靜的說:「如果一定要有人做犧牲,那就讓我來吧!」並向上天懺悔,上天被他的誠意所感動,降下大雨,解除了旱象。

以上兩個故事,講了家天下的來歷,和仁君與暴君的不同結局。從此改朝換代不斷發生,也不斷演繹著善有善果、惡有惡報的歷史因果。體現在治國的興衰上,就是仁德之君國家興盛,殘暴無德之君則導致衰敗與滅亡的命運。夏商周三代已經演出了這條規律。體現在家族,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家族子孫必見繁榮;而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連累子孫貧窮困頓,一代不如一代。至於小小的個人命運,善惡之報,更是明顯,有不少屬於現世報,幾十年就看到結果,自古這樣的民間故事多得數不勝數。從國家到個人,都是教訓,也是天意使然,用以警示人,規範人的德行。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四)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四) wenyi 周日, 08/26/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6日】

【原文】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字詞義解釋】

(1)湯:人名,商湯王,商朝的第一個君王。
(2)伐:攻打,出征討伐。
(3)夏:夏桀王。夏朝的最後一個君王,是歷史上的暴君之一。
(4)國號:指中國古代,代表一國的名號。
(5)商:朝代名。商湯滅夏朝後所建立的國家。
(6)載:年。
(7)至:到。
(8)紂:人名。商朝最後一位君王,是歷史上的暴君之一。
(9)亡:消滅。
(10)周武王:帝號。周朝的武王。
(11)始:開始。
(12)誅:消滅。

【譯文參考】

商湯討伐夏桀,滅了夏朝,建新國,國號為商,傳了六百多年,到紂王時就滅亡了。

周武王舉兵消滅商紂王建立了周朝,立國八百多年,是古代歷代王朝中最長久的一個朝代。

【讀書筆談】

中國留下了最完整的王朝更替的歷史和文化,夏商周,是王朝歷史開端三個著名的王朝,其中商朝和周朝的歷史最長,周朝更是在方方面面為後世奠定了人的這一層面全面的文化基礎。基本上把君臣如何治國,做人的理念,基本的禮儀,甚至人類社會可能發生的一切大大小小的問題和矛盾,以及各種對策智慧和經驗教訓,都通過整整長達八百年的歷史,給活生生地提前為後人演繹出來了。

這個中國歷史最長的周朝,傳說是周文王禮賢下士,四處尋訪姜太公,並親自在找到他後,將他用自己乘坐的車恭恭敬敬請回周朝為相,才擁有了天下的。只因他禮遇姜太公,讓姜太公坐車,而自己身為諸侯王卻屈尊步行於車下,走了八百步請回周地,於是上天感念他的仁德,給了他八百年的天下。為後世君者樹立了如何禮遇賢能、開創天下和治理天下的典範,與劉備三顧茅廬的典故一樣,成為歷代君王禮賢下士的模範和榜樣。

有了周朝的文王奠定王朝為君者的榜樣,同時周朝還出了周公這樣的賢能臣子,為後人奠定了中國人的禮儀文化;制定出周禮,並立下為臣者輔佐君王鞠躬盡瘁的榜樣。所以後世都有了參照,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就是後世繼承周朝君臣關係的一個典範。諸葛亮輔佐劉備和後主的忠義之心,跟周公極為相似。

到了周朝的後半部分的東周,也就是春秋戰國的時代,天下紛爭,戰爭頻發,等於將各種人心與善惡,各種社會問題,活生生地上演於世間,為求安定,避禍,統一天下或保國家不滅,各國湧現了各種理念學說,使得諸子百家與儒家學說湧現世間,智慧、權謀、道義仁善和陰險殘暴,都同時展現出來。因為戰亂,留下《孫子兵法》,也湧現法家推行的嚴刑峻法,更因為勸善推行王道而出現儒家,周朝初年君臣的榜樣和禮儀治國的文化被孔子繼承,使得儒家宣揚的王道成為正統,而被後世繼承。

商朝推翻夏朝與周朝推翻商朝,都是體現了同一個教訓和道理。那就是,行仁義者得天下,失仁義者失天下,周朝演繹的君臣關係、文化理念、矛盾問題、戰爭對策和做人的理念,成為中國人歷代參照的最寶貴的智慧。這就是讀歷史的目的:以史為鑑,堅守道義。

【故事天地】

歷史故事:周公盛德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的弟弟。當文王在世的時候,周公旦非常孝順,比別的兒子更為淳厚仁愛。到武王即位,周公則盡心盡力的輔佐武王討伐商紂王、執掌政事。

武王滅殷的第二年,天下還不安定。武王有病,群臣都非常恐懼,太公、召公於是恭敬的占卜。周公說:「這不足以感動我們的先王。」於是就將自己作為人質,設祭壇向先王禱告,表示願代替武王去死。然後再到先王神主前占卜,卜人都說「吉」,周公很歡喜。他將冊文藏入用金屬封緘的柜子中,告誡保管人不要說出去。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

後來武王駕崩,周成王年幼,尚在繦褓之中。周公擔心有人會叛亂,於是登上天子之位,代替成王暫理政務、執掌國柄。聽到管叔等人散布「周公將要對成王不利」的謠言,周公說:「我之所以不加迴避而代理國政,是擔心天下背叛周室,那將無法回報先王。為了完成周朝大業,所以我這樣做。」於是繼續輔佐成王,讓他的兒子伯禽代替自己前往魯地受封。

伯禽臨行前,周公告誡他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卑賤了。然而我由於忙著起身接待士人,有時洗一次頭卻三次捧起頭髮;吃一頓飯卻三次吐出食物,還怕失去天下的賢才。你到魯國,千萬不要因為是一國之主而驕慢待人。」

成王長大成人後能處理政事了,周公便將政權還給成王。周公代替成王治國時,面朝南方接受諸侯朝見。成王上朝親政後,周公就面朝北方就臣位而立,恭敬小心如同畏懼的樣子。

當初,成王年幼時得了病,周公就剪掉自己的指甲擲沉於黃河,向河神禱告說:「成王年幼還沒懂事,干犯神命的是我旦啊!」也將禱告的冊文藏入盟府。不久,成王的病情就好轉了。

到成王執政,有人誣告周公。周公無奈,逃奔到了楚地。成王打開盟府看到周公祈禱的書冊,感動的哭泣起來,馬上讓周公返回京城。

周公回歸京城後,恐怕成王年輕氣盛,治理國家出現驕奢淫逸,於是撰作《毋逸》、《多士》。在《多士》中告誡成王:「從成湯到帝乙,無不遵循祭典修明德政,諸帝無不德配上天。到如今這位後繼君王紂,荒唐淫逸,不顧天道和民心的順從與否。他的百姓都認為他該殺。」

周成王在豐京,天下已經安定,但周朝的官吏設置、行政職能還沒有井然有序。周公又撰作《立政》,以利百姓。百姓非常喜悅。

看完這個故事,不禁令人感佩不已,周公為國為民的無私奉獻,正是人們常說的「鞠躬盡瘁」「殫精竭慮」的忠義之心,對待不公的誤解與誹謗誣陷,他無怨無恨,而身居高位,卻又能居高不傲,體恤百姓,愛惜人才,謙恭為人,面對君王,進退有節,彬彬有禮,這一切皆因心中無私,有仁德和大義在心,正是孔子眼中最理想的君子的風範。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五)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五) wenyi 周一, 08/27/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7日】

【原文】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字詞義解釋】

(1)周:周朝。
(2)轍東:周平王把國都東遷至洛陽,史稱東周。
(3)王綱:王朝統治的制度。綱:綱紀。
(4)墜:下落、衰弱。
(5)逞:任意放恣,在此指「濫用武力」。
(6)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這裡指戰爭。
(7)尚:尊崇、崇尚。
(8)遊說:指謀士周遊列國,向諸侯分析政治形勢和利害關係,並提出個人的主張,以求取諸侯的寵信和任用。
(9)始:開始。
(10)春秋:春秋時期。
(11)終:結束。
(12)戰國:戰國時代。
(13)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14)強:強盛。
(15)七雄:即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
(16)出:出現。

【譯文參考】

周平王把國都東遷到洛陽以後,王室的綱紀和政治制度便逐漸衰落,諸侯們濫用武力,常發動戰事。而謀士周遊列國,以口才到處說服、獻策以求取功名的行徑,在當時蔚為風尚。

東周由春秋時代開始,結束於戰國時代。春秋時期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個諸侯國稱霸,而戰國時期則出現了秦、齊、楚、燕、趙、韓、魏等七雄。

【讀書筆談】

上一課提到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更替,已經上演了國家興亡的規律:一國之王,如果殘暴荒淫,必然衰敗滅亡。個人也是如此,多行不義必自斃。所以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可以獲得治國以及處世為人的正理。

而這裡重點拿周朝為例子,闡明這個最大的人生教訓。是因為周朝最長久,共八百年,並分為前後的西周和東周兩大部分,形成強烈對比,非常生動形像地把治國興衰的規律和教訓,擺在大家的面前。提前為後世預演了一遍,留下借鑑。

西周時期,君臣有德,天下太平,而東周,就走向了衰敗,根源就在君臣的胸懷和德行漸漸偏離了天下為公的正念,君王圖享樂安逸,無心主事,臣子圖功名利祿,皆為一己之私。為君者完全偏離了文王為首的先祖為天下百姓獲得安寧而勵精圖治,求取賢才的志向,當然最後朝廷,也就會出現奸臣當道的後果,君臣之間,相輔相成。

東周又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是從統一走向分裂的過程,而戰國,是分裂後進行從新兼併,要走向統一,以武力征戰,都想成為天下主人的過程。這東周整個過程就是國家生病了,各種次序和機制被打破平衡陷入混亂,帶來無限的征戰和痛苦之後,又自然地人心求取太平,要恢復平衡,以戰爭的方式兼併統一,再度形成新的有次序的機體。

這個過程征戰不休,失去太平又恢復太平,這幾百年的歷史,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期間人心變異,道德下滑,世人多利用各諸侯國為保平安和爭霸的心理而出謀獻策,求取功名。急功近利,霸道橫行,拋棄王道,崇尚武力,成為過程中暫時出現的殘酷現實。如果不能從整體王朝變更的規律和角度看問題,陷入這幾百年某段稱霸稱雄的歷史去,看到一時因武力得到的勝利,就會得出反面的教訓。以為武力能解決一切問題。其實不然。

僅僅靠武力得到的臣服,並非真心,必將被更加強大的武力所征服和取代,這樣的紛爭,無止無休,此起彼伏。其危害,即使到了秦朝統一六國,也還是人心不安定,戰爭帶來的恩怨情仇,遺害至深,影響十分深遠,直到漢朝建立,確立教人重德的儒家的地位,以孝治國,明確恢復上古聖王舜帝留下的傳統,這才達到了真正的安定和統一。所以看歷史要整體來看,吸取正面教訓,從根本看問題。修正道德,勵精圖治,感化人心,才是長久太平之道。即使需要武力,也主要是起到一時的極端情況下的治亂和防禦的作用,不能本末倒置。

所以後世從春秋的孔子開始,極為重視研讀歷史,明確讀書人要擁有君子的品德,正面看歷史,以關心國家興亡和百姓疾苦作為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價值,肩負重任,不可推卸。此為讀書受教育的目的。

然而時代變遷,人的價值觀也隨之改變。現代的讀書人,急功近利,只求一己之私,心胸狹隘,難以作為。只為自己而活著,一生因自私而鬱鬱寡歡,迷失自己。多少人因此失去人生的方向覺得活而無趣,內心空虛,擁有多少錢財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古人的教育觀、價值觀,值得我們深思。

【故事天地】

一鳴驚人

公元前613年,楚莊王新即位,做了國君。晉國趁這個機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拉攏過去。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在他即位後三年的時間裡,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什麼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整天沉迷於花天酒地,不理國事。使得官吏們貪污失職、欺壓百姓。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這時,有一個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他告訴楚莊王:「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著。大王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楚莊王說:「你說出來聽聽。」

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楚王一聽,心裡明白伍舉說的是誰。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

從此,楚莊王開始整頓國家,獎勵盡忠盡責的官員,懲罰貪官污吏。使國家充滿了朝氣。與此同時,整頓軍事,壯大武力。建立了較高的威望,各國的諸侯不但不敢再來侵犯,還把侵占的土地,歸還給楚國。所以說楚莊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一鳴驚人」!

這是諸侯國征戰時代發生在一個諸侯國裡的前後對比,楚國君王昏庸則社會動盪,貪污橫行,百姓受欺,民心必然不穩,國家的前途可想而知,可是後半期,國君被點醒,改正過失,勵精圖治,國家就充滿朝氣,人才得以善用,惡行得到懲治,一切都變得次序井然,當然會得到百姓擁戴,國家也就必然興盛。一個人是否有仁德,對於國家也好,家庭也好,都是第一位的。興衰之道,就在這裡。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六)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六) wenyi 周二, 08/28/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28日】

【原文】

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字詞義解釋】

(1)嬴秦:嬴,姓氏。秦,戰國時代秦國滅六國後,秦王政於西元前221年建立秦帝國,自稱「始皇帝」,秦始皇的名字姓嬴名政。嬴秦是指秦的封地祖先姓氏為嬴。
(2)氏:姓的意思。
(3)始:才、開始。
(4)兼併:這裡指兼併戰國時代的六國,統一天下。
(5)傳:上代交給下代,這裡指傳位。
(6)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始皇帝崩,宦官趙高偽造遺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被趙高所殺。
(7)楚漢爭:楚漢相爭,從秦末年到漢建立的四年期間,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各自稱王,相互爭奪天下。
(8)高祖:漢高祖,漢代的開國君主劉邦。
(9)興:興起。
(10)漢業:漢朝的基業(豐功偉業的基礎)。
(11)至:到。
(12)孝平:漢孝平帝。
(13)王莽:孝元皇后的侄兒。孝平帝時,王莽以外戚專權,孺子嬰繼位後,王莽篡漢稱帝,改國號為「新」。
(14)篡:篡位,以不當手段奪取君位。

【譯文參考】

秦王嬴政吞併了韓、趙、燕、魏、楚、齊六國,統一天下稱帝,是為秦始皇。後來宦官趙高偽造遺詔,傳位給次子胡亥,是為秦二世。後來出現了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各自稱王,相互爭奪天下的局面。

漢高祖劉邦興起,贏得勝利,建立了漢朝的基業。到孝平帝時,外戚王莽專權,孺子嬰繼位後,王莽篡漢稱帝,改國號為「新」。

【讀書筆談】

這一課,講了秦與西漢兩朝的興亡大事。目的必然還是為了以史為鑑。所以,後世必然要對這兩個朝代的王朝開創者的功過和末代的亡國教訓進行總結和評價。由於這是歷史的啟蒙教育,不會詳盡講述,只讓孩子記住個歷史綱要則可以了。

所以在這裡,不可能展開詳盡的歷史。只做一個提示吧。比如秦始皇,對他爭議很多,褒貶都有。我們今天只給出一些思考的提示。希望孩子能不脫離實際的時代背景,有自己獨立的思考。

秦始皇13 歲登基,二十二歲親政,至三十九歲完成統一大業,只用了短短十七年,就迅速結束春秋戰國時期長達五百年的諸侯混戰局面,遂又制定頒布一系列有利於統一之法令及措施,統一文字、度量衡、法制、統一國道,廢除封建(分封土地,建立諸侯國)制度,建郡縣制,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皇朝。也就是說,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因秦朝的統一,廢封建制度,而不再有諸侯國,也就結束了封建的時代。這是非常偉大的無法否定的功績,該文化制度,郡縣政體,直至今日,都被普遍採用和借鑑,沒有大的改變。

很多人誤解他為暴君,實為500年的征戰留下的恩怨情仇造成的後果,不論是哪國強大起來,被交給這等統一各國的歷史使命,相信都不會做的比秦始皇更好。如果他真的暴虐,試想在十幾年征服六國、完成統一霸業的屢次征戰中,為何從不見有關其坑卒、屠城的記載,實際上,滅六國之後,他從未有過把各國王族整個滅掉除根的行徑。他在那樣的混亂現實中,敢於保留多數王族後代,實為中國歷史上很有膽識和胸襟的君王。後代歷史,文人多將秦始皇橫掃六國描述為「暴」,實在是一些六國後裔,不甘亡國之恨,不念秦始皇活命之恩,反冠「殘暴」於秦始皇的緣故,倘若秦始皇真如此「殘暴」,六國後裔恐怕早被趕盡殺絕。

這種氣魄,遠非一般帝王能比。他能迅速統一六國,必定才智過人,志向高遠,是任人唯賢、無國界、不講身份、用人不疑的明主。若非如此,人才不會從各國匯聚到秦;沒有人才,不懂重用,心胸狹隘者,混亂了五百年的艱巨的統一大業根本不可能完成。

秦始皇用人之最大特點是放手,用人不疑,不干預,給手下將、相以極大自主權。他將二十萬大軍交於李信,將六十萬大軍交於王翦,將三十萬大軍交於蒙恬,不設置各種限制他們權力之障礙,也不干預他們指揮作戰。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對那些功臣宿將,繼續委以重任。重要人物比如李斯、王翦、蒙恬等著名將相都善始善終,君臣極少猜忌。

關於「焚書坑儒」的真相:焚書,涉及到正邪同在、魚龍混雜的諸子百家和各國書籍的去偽存真,為留下正統文化從而嚴加整理等方面的論述。坑儒,則是清除攻擊新政、想要復辟六國政體的那些妖言惑眾的腐儒、方士。

而秦代的滅亡,還關乎天意、神定歷史走向等古人的歷史觀,因此對於秦始皇和秦朝的所有真相,無法展開詳談,有興趣者,可親自查閱大紀元「千古英雄人物」中關於秦始皇的那部分系列文章。

【故事天地】

鴻門宴

秦朝末年,劉邦統領的軍隊先攻破了秦國入了關,並且派兵把守函谷關。入關之後,劉邦一直沒有機會見到實力比較強的項羽,沒想到劉邦陣營有一個叫曹無傷的竟然派人去跟項羽說,劉邦有意侵占關中稱王。項羽一聽震怒不已,決定用兵攻打劉邦,項羽的大將軍范增更是藉機力勸,他認為要一舉殲滅劉邦,因為范增曾經叫過高人看過劉邦陣營上空的雲氣,發現有天子之象,所以,力勸項羽要先下手為強。

項羽的叔叔項伯知道了這個消息,因為他跟劉邦陣營的張良有很好的私交,於是連夜趕到劉邦陣營將消息告訴張良,項伯原來的用意是要張良離開劉邦,但是張良堅持不走,還把這個緊急的消息稟報了劉邦。劉邦一聽自知敵不過項羽,於是反過來請求項伯回去代為向項羽解釋自己絕對無意稱王,項伯說可以,我可以幫你當和事佬,但是,明天一早你要親自到項羽所在的鴻門來請罪。

於是項伯連夜又趕回項羽軍營向項羽說,劉邦是這麼解釋的,並且他還說:「如果不是因為劉邦先攻入關中,您又怎麼敢進來呢?現在人家立了大功反而要去攻打人家,這是不仁不義的,不如趁機友好款待他吧!」項羽答應了。

隔天一早,劉邦果然率領了一百多人馬來到鴻門,親自向項羽請罪,希望項羽不要聽信小人的流言,而從項羽的口中劉邦也知道,原來是自己陣營曹無傷放的話。當天,項羽留下劉邦一同飲酒,在筵席上還有項伯、范增、張良,范增多次以玉佩向項羽示意要殺劉邦,但是項羽無動於衷。范增實在是按耐不住,於是自己招來一個叫項莊的,要他以舞劍為藉口殺了劉邦,項伯看穿了項莊的意圖,自己拿起劍也舞了起來,掩護劉邦讓項莊完全沒有機會下手。

就在這危急的時候,張良出了帳篷招來劉邦的衛士樊噲,樊噲氣勢威猛衝進宴會中,義正辭嚴斥責項羽忘恩負義。就在情勢稍微緩和之際,劉邦藉口上廁所,在樊噲的護送之下逃回了自己的軍營。

現在我們常把不懷好意的邀宴形容為「鴻門宴」,就是從這個典故來的。

這個故事還道出了古人的一個思維方式。就是認為劉邦是天意選定的天子,無論范曾如何想要除掉他,都會化險為夷,透露了天意不可違,朝代各負使命,自有命定走向的這樣一種神安排歷史的歷史觀。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七)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七) wenyi 周四, 08/30/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30日】

【原文】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字詞義解釋】

(1)光武:帝號。指漢朝光武帝劉秀。
(2)興:復興。
(3)為:建立。
(4)東漢:朝代名。自光武帝至獻帝以洛陽為都,因洛陽在西漢首都長安的東邊,歷史上稱這段漢朝時期為東漢。
(5)終:結束、滅亡。
(6)於:至。
(7)獻:帝號。指漢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劉協(漢獻帝)。
(8)魏:朝代名,三國之一。曹丕篡奪漢獻帝帝位,代漢稱帝,國號魏,與蜀、吳並稱「三國」。
(9)蜀:朝代名,三國之一。劉備繼承漢統稱帝於蜀,史稱為蜀漢。
(10)吳:朝代名,三國之一。三國時期孫權所建。
(11)爭:爭奪。
(12)鼎:九鼎,是夏禹時以九州貢金所鑄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寶器。
(13)號:號稱。
(14)三國:漢末,魏、蜀、吳分立的時期,史稱為「三國」。
(15)迄:結束於、終止於。
(16)兩晉:史學上對中國西晉和東晉的合稱。

【譯文參考】

漢光武帝劉秀,復興漢室,推翻王莽,建立東漢。漢朝延續了四百多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

漢朝末年,魏國、蜀國、吳國互相爭奪漢朝天下,三分天下,歷史上稱為三國時代。一直到晉朝興起,三國被滅,才結束紛亂的局面。而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兩個時期。

【讀書筆談】   

 
這一課,從東漢的興起,講到漢末三國三分天下後,終結於晉朝。核心是三國時代。不過,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漢朝為何中斷於王莽的篡權,又重新崛起,導致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段歷史。

記得《三國演繹》在結尾如此總結:「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也就是說,古人認為,歷史是上天安排好的一場場大戲。史學家把光武帝的崛起叫做「光武中興」,實際,這段歷史的前後,西漢的衰敗與東漢的崛起,就是為了再度告誡人們,這一段戲劇般的歷史,演出了永久不變的興衰定律。

西漢末年,君主昏庸,沉迷享樂,官吏腐敗,政治黑暗,民怨沸騰。讓王莽有機可乘。而光武帝,正好吸取教訓,以仁德著稱於世,選賢任能,以人為貴,謙和中平,虛心納諫,以德報怨善待敵軍和有私仇的更始帝王族家眷。因珍惜人命、尊儒學尚仁德,從而贏得民心和東漢的復興。

到了東漢末年,三國分治天下,又上演了一段表面看似大展諸葛亮兵法神奇智慧與各國鬥智鬥勇的時代。其實不然。

歷史上有一著名預言,叫《馬前課》,準確地描述了從三國以後一直到今天的歷史大事,其作者正是諸葛亮。為什麼他有這種智慧?中國古代的文化是半神的文化,許多人樂天知命,寵辱不驚。他們深深知道歷史自有它的安排和發展規律。其實,懂修煉的人都知道這種智慧其實遠遠超出了人的層次,達到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不出戶,知天下」的境界。這意味著,諸葛亮深知歷史安排,他輔助劉備,是遵天意而行。後人不解他的選擇,是因為不能從宏觀的天意安排,從古人的歷史觀看問題。

《三國演義》一書,給出了安排這段歷史目的最清晰的答案。三國分權,核心在於突出劉備如何以弱勝強,凸顯他仁德與道義的巨大力量,所以,作者以其獨到的歷史解讀,來構思這部歷史巨著,將這段歷史的主旨,定位為為人類演出義的內涵,所以叫做三國演義。仁義之道,能使天下歸付,人才匯聚,也同時更加能展現出諸葛亮以弱勝強的神奇軍事才能。那麼,諸葛亮為何助劉備打天下呢?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講:我本是個平民百姓,在南陽隆中耕種,為的是能在亂世中保全生命,並無意追求名譽顯貴。先帝不嫌我出身卑微低賤,反而屈尊,一連三次到草廬拜訪,向我徵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因此我非常感謝,於是我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力。(成語「三顧茅廬」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也就是說他深知歷史的安排,是為了讓劉備領著註定的奇才,留下一段輝煌奇蹟,讓後人銘記重視仁德道義的教誨。於是順應天意,跟隨仁義之主,認真演好自己的角色:輔佐仁君,感念知遇之恩,忠心侍奉,開創奇蹟,同時展現神傳文化的兵法智慧。

不錯,劉備,雖擁有漢室皇家正統血脈,以仁德著稱,但無財無勢,連立足之處都沒有,卻讓他演繹出獨獨以仁德而獲得天下的精彩大戲,讓他獲得最好的名將與軍師,造就出空手建立一方政權的奇蹟。

【故事天地】

三大以弱勝強的戰役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代有名的戰役,結果都能以寡敵眾,以弱勝強,深具戲劇性,其奧妙之處耐人尋味。

歷史有許多事情的發生都帶有戲劇性,而且匪夷所思。我們先看官渡之戰,袁紹70萬人馬對戰曹操7萬人馬,而且曹操糧草不濟,眼看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就在這時,曹操用計燒了鳥巢的糧草,擊敗了袁紹。之後曹操勢不可擋,欲一統天下。

再看赤壁之戰,曹操擁雄兵83萬,而孫劉聯軍只有幾萬人馬,眼看曹操即將一統天下,但一場火攻令他折戟沉沙,險些命喪華容。而猇亭之戰,劉備統兵70餘萬,而孫權只有幾萬人馬,就在東吳將玉石俱焚之際,陸遜火燒連營700裡,致使劉備敗回白帝城。每一次都是在千鈞一髮、退無可退的情況下,發生一件極其不可能發生的事,並讓歷史在那裡轉折。

這是因為天意如此,非要達到三國鼎立的局面,不會讓一個國家不到神安排的時間就覆滅,同時也在教導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如《三國》結尾的最後四句:「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這四句詩應該說是《三國演義》的點睛之筆。無論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他們手下的文臣武將表面上鬥智鬥勇,那只是為了符合人中的理而表現給人看的,其實是神安排下來的一種平衡,達到三國之間的軍事上鼎足而立而已。

留下這段演繹出義的文化後,三國均退出舞台,歷史交移至兩晉時代。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八)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八) wenyi 周五, 08/31/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8月31日】

【原文】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

【字詞義解釋】

(1)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一個朝代名。其開國君主劉裕(宋武帝),小字寄奴,是漢高祖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對東晉有功,被進爵為宋王。後迫晉恭帝禪讓帝位給他,改國號為宋。史稱南朝宋或劉宋(與後來的宋朝(趙宋)區別)。公元479年,宋順帝劉准被蕭道成所逼,將帝位禪讓給蕭道成,南朝宋終被南朝齊所取代。劉宋共歷經五十九年。
(2)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一個朝代名。蕭道成篡宋自立,國號齊,即齊高帝,齊共歷經二十四年。
(3)繼:接續、接連。
(4)梁:南北朝時期南朝的一個朝代名。齊朝東昏侯暴虐無道,於是刺史蕭衍起兵滅齊,蕭衍即位為梁武帝。後因侯景叛變靠陳霸先起兵討伐侯景,但梁也被陳霸先所篡,梁亡,共五十六年。
(5)陳:南朝的朝代名,陳霸先為開國之君,因侯景之亂國土殘破而且物資也缺乏,到了後主時被隋滅亡了,共計三十三年。
(6)承:繼續、繼承。
(7)南朝:宋、齊、梁、陳四朝。
(8)都:建國都。
(9)金陵:地名。即今南京市。
(10)北:從北魏統一北方開始,到隋文帝滅北周為止,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史稱為「北朝」。
(11)元魏:即北魏,又稱後魏、拓跋魏、元魏。拓跋珪為北魏開國皇帝,史稱太祖道武帝。因魏孝文帝改姓元,故稱元魏。
(12)分東西:魏分為東魏和西魏。至後期,北魏的實權,被大將高歡和宇文泰所掌握。公元534年,北魏的孝武帝逃到長安投靠宇文泰。第二年,宇文泰殺了孝武帝,另立文帝;高歡另立魏孝靜帝,遷都鄴城。從此,北魏分裂成兩個朝廷。歷史上把建都在長安的叫西魏,建都在鄴城的叫東魏。
(13)宇文周:南北朝時期的北周。西魏後來被宇文覺所篡,建立了北周。因皇室姓宇文,又稱宇文周。後被隋所滅,歷經二十五年。
(14)高齊: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東魏被文宣帝高洋所取代,建立了齊國。史稱北齊。因皇室姓高,又稱高齊。後被北周所滅,歷經二十八年。

【譯文參考】

晉朝傳了一百多年之後進入南北朝的時代。其中南朝共經歷了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這四個朝代,都將國都建在金陵。

自北朝的元魏開始,至孝武帝時,元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來,宇文覺篡西魏,建北周,高洋篡東魏,建立北齊。

【課文講解】

歷史從東漢末年的三國走入晉朝,又從晉朝,進入南北朝時期,由420年劉裕篡奪東晉建立南朝的宋開始,至589年隋朝滅南朝的陳為止,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長時間對立,所以稱南北朝。

我們說,歷史從漢末的三國分權的220年開始,一直走到南北朝,長達360年。如果包括漢朝末年的動盪,幾乎相當於四百年,與大統一的正統王朝漢朝或者唐的歷史不相上下。是政權長期分裂或者交替統治的時代。

這樣的長期動盪與分裂,意味著什麼呢?既然中原自古稱作神州,三國的諸葛亮寫下預言《馬前課》,預言了包括自己所治理的蜀漢政權的滅亡以及以後各朝的興亡。足見歷史的走向是天意的安排。目的是在各朝各代留下相應的做人的思想行為與文化,所以必然是神傳的文化。

上一課講到三國的歷史演的是「義」的文化內涵。當然劉備的仁德與禮賢下士的古代君主的道德風範依舊不斷。等於是對儒家文化的一個總結。之後就要開始奠定佛家的文化了。

回顧周朝末年的春秋戰國,也經歷了幾百年的分裂和動盪,卻因此出現了總結上古文化的以儒家和道家為首的諸子百家的思想和建立了儒家在人世中作為指導做人思想的正統地位,道家則作為修行和奉天意幫助改朝換代的力量和智慧而若隱若現地存在。因此當歷史走入又一個長達四百年的分裂時代,必然有它的意義。

既然三國時代,為的是演繹一個義字,是為總結儒家文化,留下仁義的思想。那麼也註定,另一個思想,佛家的思想要開始全面輸入中國,以便為下一個大統一的唐朝,奠定三教大繁榮,文化走入頂峰的時代奠定基礎。

因此就註定晉朝只是短暫的統一,形成講究文學詩歌書畫園林等藝術的獨立理論、審美觀,繼續為唐朝文化藝術奠定基礎後,又分裂成南北朝。這段南北朝時代,政權頻繁更替,目的是為了少數民族不斷與中原漢族融合,完成民族文化大融合,目的就是讓佛的文化從西域大量傳入中原,廣興佛教,為在中原留下佛法修煉的思想文化奠定基礎。

所以看這個時期的歷史,大量的皇帝都信奉佛教,佛寺被大批興建。我們看富裕的南朝,南朝各代寺院,僧尼之類極多。據載,宋有寺院1913所,僧尼36000人;齊有寺院2015所,僧尼32500人;梁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陳有寺院1232所,僧尼32000人。不少王臣達官及文人學士,乃至民間也篤信佛法,於是佛寺遍布江東,而以梁武帝所造最多,也最奢麗。

這個動盪的歷史過後,最終佛法進入中原,為唐朝佛法的全面興盛打下基礎。一切看似無序,實則是一場為留下神傳文化的歷史大戲的既定安排。

但即使在這樣的時代,歷史依舊證實,仁君興國,昏君亡國。由於不是講述的重點,就不在此講述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研讀。

【故事天地】

梁武帝的故事

梁武帝是南朝梁代開國皇帝,同時也是一個極為虔誠的佛教徒。在他統治的三、四十年間,被史家譽為魏晉南朝兩百餘年來未有之盛世,在政治與文化等方面,也獲得很輝煌的成就。史書稱他:「六藝備閒,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以下是關於梁武帝的一則小故事。

梁武帝聽別人講起有一位叫作磕頭師的禪師修禪十分精進,並且很有神通,因而心生敬意,想見見他,就派人去找。有一天,梁武帝正在與別人一塊下象棋。忽然有使者來報告:「陛下要找的法師,他來了。」當時梁武帝正專心下棋,想殺掉對方一顆棋子,便大聲說道:「殺掉!」使者就趕快出去,把這位法師斬了。

等這盤棋下完了,梁武帝才想起來,說:「請法師進來。」使者回答說:「剛才陛下命令殺掉,臣已經奉命把他殺了。」梁武帝非常難過,便問:「法師臨死前,說了什麼話?」使者說:「法師講:貧僧無罪。只是我在很久以前有一世是個農夫,在用鐵鍬挖地時,誤殺了一條蚯蚓。皇上當時正是那條蚯蚓。所以現在我遭到了這個報應。」梁武帝聽後,流下了眼淚,悔恨不已。

這個故事,為的是告訴後人,佛法講的因果報應是真實存在的,人不可隨意殘害生命,善惡有報是天理所在,無論何人,何種身份,都要承擔自己為惡或者行善的結果。善因善報,惡因惡報,起到勸善的作用。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九)

《三字經》讀書筆談(二十九) wenyi 周六, 09/01/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1日】

【原文】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字詞義解釋】

(1)迨:讀音為dai,等到。
(2)隋:朝代名。北周時楊堅篡周,滅陳、梁,南北朝結束,統一天下,定國號為隋。
(3)一:統一。
(4)土宇:天下。
(5)傳:傳承、傳位。
(6)失:喪失。
(7)統緒:指皇室世代繼承不絕的統系。
(8)唐高祖:唐朝開國國君。姓李,名淵,字叔德,世襲北周唐國公。
(9)起:發動、發起。
(10)義師:正義之師,為正義而戰的軍隊。師,軍隊。
(11)除:除去、平定。
(12)隋亂:指隋朝末年群雄並起的混亂局勢。
(13)創:開創、創立。
(14)國基:國家的根基。

【譯文參考】

楊堅起兵,結束了南北朝混亂的時代,統一天下,建立隋朝,史稱隋文帝。但是,隋朝只傳了一代,到文帝的兒子煬帝在位時,因為荒淫無道,所以就亡國了。

由於隋煬帝奢侈浪費,民生困苦,各地都有人起兵,李淵便發動正義之師,平定了隋末的亂事,取得天下,奠定了大唐王朝的根基。

【讀書筆談】

中原的歷史,演繹到隋唐,已經是到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朝代了,具體的歷史我們也無需贅述,只說隋朝為何只有兩代就滅亡了。

隋朝雖然短命,卻結束了東漢末年三國到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第一次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開國皇帝楊堅,也就是隋文帝,勤政愛民,節儉有德,在位期間天下太平,國家富裕,為兒子楊廣,也就是隋朝末代皇帝留下一片景秀繁華的大好河山。

隋文帝創下的基業,只可惜傳錯了人,廢掉忠厚但不拘小節的太子,把皇位傳給了善於以偽善偽裝自己,工於心計,好大喜功的楊廣。

楊廣與父親正好相反,他奢侈至極,到處巡遊,打著效仿古代帝王巡視百姓疾苦的旗號,北巡西域,南遊江南。為顯示君臨天下的帝王威儀,他窮奢極欲,那隨天子巡行的浩浩蕩蕩的車帳人馬,穿戴講究,裝飾奢華,沿途修建的御用道路,建立的行宮不知耗費了多少財力人力。不僅如此,他終年大興土木,從來不思節儉,甚至為了顯示天子和王朝的富足,讓西域各國的商人自由來往,免費吃住,下令所有酒家凡遇外國商人住店吃飯,不得收錢。以此彰顯天朝的繁華和帝王的臉面。其揮金如土,好大喜功到如此地步。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一個典型的敗家子。專為敗父親的基業而來。

他同時還精通音律,自己親自譜曲,終日陪著後宮嬪妃沉迷聲色,所有忠言一概不聽。為巡遊江南而動用百萬民力和龐大的財富開通運河直達錢塘江。最後被逼死在這次巡遊的路上。隋朝因此兩代而亡。

楊廣本天資過人,自幼飽讀詩書,經史典籍,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文韜武略才華過人,況有領兵50萬,一舉幫助隋文帝滅掉陳後主,統一南朝的功績在身,難道他真的是故意要做無道昏君嗎?他如此聰明,飽讀詩書,怎會不知興亡的道理,錯就錯在好大喜功、沉迷聲色享樂時竟然毫無知覺,不聽忠言,沒把所學的道理用來對照自己的行為。

他與陳後主都一樣,過於精通音律,喜好玩樂,本末倒置,帝王的本分置之不理,把天下當成享樂的私用財產,不惜民力,這才亡了國。足見為君之道,從來以踐行仁德道義為本,道理不是掛在嘴上的,也不是做給人看圖個好名聲的,實際做起來,非常不易的,一朝手握大權,不聽忠言,極易沉迷聲色。

隋朝的父子兩代,形成鮮明的對比,為唐朝的太宗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訓和警戒。太宗也因此成為一代偉大的明君,敢於納諫,勤於朝政,忠臣良將匯聚,傳奇佳話湧現,開創出中華歷史上真正威德並重,恩澤四方,德化天下的最繁華富強的盛世,成就一代帝王的佳話。

【故事天地】

曇花一現的隋朝

隋朝的開國皇帝是楊堅,他逼周靜帝禪位,建立隋朝,接著滅掉南方的陳朝,統一天下,結束了自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以來的近四百年分裂局面。

隋文帝在中國歷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勤政愛民的皇帝;他留心民間疾苦,崇尚節儉,重視農業發展,減輕賦稅,因此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富庶而安定。可是文帝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猜疑心很重。文帝懷疑太子楊勇對他有不良企圖,竟然決定要改立太子。楊勇秉性寬厚,為人直率,雖然也曾想博取文帝對他的好感,可是在他的弟弟楊廣的設計和阻撓下,沒有成功,最後被廢為庶民。

擅作表面功夫的楊廣(隋煬帝)繼位後,逐漸顯露出愛享受、喜奢華的本性,毫不顧慮人民的生活溫飽,揮霍無度,幾度南下巡幸江都;好大喜功,發動全國兵力三征高麗;煬帝種種倒行逆施的行為,終於激起民怨,導致群盜並起,最後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死。李淵舉兵入關後,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至此隋朝滅亡。

唐太宗李世民

李淵雖然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真正有影響力的是他的次子李世民。李世民眼光遠大,足智多謀,驍勇善戰,不但帶兵掃平群雄,統一天下,並且征服突厥和西域諸國,使唐朝聲威遠播。李淵在位九年之後,把帝位傳給李世民,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登位後,知人善任,政治清明,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貞觀盛世。

太宗非常關懷部屬,據史書記載,太宗有位部將名叫李績,背上長了惡瘡,群醫束手無策,有人向太宗報告說,必須取得龍鬚灰作藥引,才能治好李績的病。但是,龍鬚要到哪裡找呢?太宗急中生智,就說:「我是真龍天子,就用我的鬍鬚吧!」於是剪下自己的鬍鬚燒成灰,和藥調敷,治好了李績的背瘡。

魏徵是貞觀年間的名臣,他為人剛正耿直,對太宗的生活言行及施政,經常進忠直諫。太宗對他非常敬畏。魏徵死後,太宗感慨的說:「用銅做鏡子,可以端正衣冠,整理儀容;用歷史做鏡子,可以知道歷代興盛衰敗的原因;用人做鏡子,可以知道自己行為的得失。而今我已失掉了一面鏡子。」

儒家研讀歷史是為了讓人懂得天下興亡的規律,懂得以德為政的重要,以這個目的來看,太宗可謂是最能領會歷史,懂得正面吸取歷史教訓的英明帝王。正因如此,他明理並付諸實踐,開創出了華夏最輝煌的王朝文明。這也就是當年孔子創辦儒學的目的,人只有重德,才能立身,立國和立家。反之則敗亡。讀書就是為了明白做人的正理。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 wenyi 周日, 09/02/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2日】

【原文】

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字詞義解釋】

(1)傳:傳承。二十傳指的是唐朝傳了二十位皇帝。
(2)載:載是年的意思,三百載就是指三百年。唐朝自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共二百八十九年,近三百年。
(3)梁:朝代名稱。這裡指的是後梁。
(4)滅:消滅。
(5)之:代名詞。這裡指的是唐朝。
(6)國:國號
(7)乃:於是。
(8)改:改變。
(9)及:和、與。
(10)稱:稱為、叫作。
(11)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個朝代。
(12)皆:全部、都。
(13)由:因由、原因。

【譯文參考】

唐朝從高祖開始,傳了二十代,維持了近三百年的國運,最後被梁王朱全忠所吞滅,並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在歷史上稱為「五代」。這五個朝代的國祚都很短,每個朝代的興衰起落都有一定的原因可尋。(因為這五個朝代的名稱過去都曾出現過,因此為了有所區別,所以都另加了「後」字)

【讀書筆談】

說起這個時代,就會想到被傳唱至今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就是這一時代南唐亡國之君李煜的名作。

南唐後主李煜在詞上的成就以及他亡國之君的命運,給人諸多感慨和啟示。

詞原本是唐朝流行整個社會的燕樂所填的歌詞,彈唱填詞普及盛唐,成為文人高雅的娛樂。所以詞來自娛樂,原為歌辭。是宋詞的雛形。

唐代的燕樂歌辭嚴格按照樂曲的要求來製作,其文字句子長短不齊而有定格的形式。這是過去樂府歌辭所沒有的。結合了唐詩押韻定格的特點。到了晚唐溫庭筠,這種新體詞逐漸定型。

到五代時期,唐朝的繁華,留在了西蜀與南唐二地。成為詞人薈萃的兩大基地。文人多在娛樂中逃避痛苦,尋找安慰,多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恨。西蜀一派和溫庭筠被稱為「花間詞人」。

而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的一流大家。他受父親影響很大。

父親李璟是南唐第二代國君,他治國軟弱無能,卻有較高的文藝修養,詞也寫得很好,他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尤擅於作詞。這些作風特點自然傳給了李煜。李煜的性格註定跟父親一樣,才能和志向在於音樂書畫和詞,過於迷戀藝能類的東西,如果專職樂府,定成藝術大家。而國君,需要的是用人的才能,而非用技術、用具體的器物的才能,那叫做匠才,不合適做國君,也沒有辦法承擔治國的重任,所以他二十五歲當了國君以後,只能在年年向宋朝稱臣納貢的情況下,苟安於一隅之地。當他三十九歲時,南唐終於為宋所滅,已經投降的李煜也被押到汴京,開始了半是俘虜、半是寓公的生活,過了兩年多被毒死。十分可悲。

孔子說:君子不器。是希望君子以治國為偉大志向,不可過於沉迷於器樂(老百姓則無妨,民間也是作為高雅藝術和娛樂生活的。),樂器也是器,過度沉迷,就會擺不正自己關心百姓疾苦,國家興亡的大方向。國君尤為需要注意。之前南朝的陳後主、隋朝的楊廣,以及後來宋代的柔弱滅亡,也都跟君主才藝出眾,脫離本分有關。所以,李煜亡國前期也寫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但代表李煜最高成就的是他的後期詞,主要是寫亡國的愁苦、悔恨和絕望。

如他的另一首著名的《浪淘沙》「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直抒真情,感人至深。

這些發自內心創作的詞,流露的主要是追惜年華、感慨人事變遷無情、哀嘆命運,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他的命運雖然可悲,但古人相信命由天定,也許就是為了奠定宋詞而走了如此矛盾的人生,身負才藝卻做了君王。

【故事天地】

五代興亡的簡史

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是晚唐藩鎮割據的延續,五代的開國帝王中,朱全忠、李存勖、石敬塘、劉知遠原本均是節度使,而郭威則是樞密使。五代的另一個特色是國祚十分短,前後歷時只不過五十四年,當中最短的是後漢,只存在了四年。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是由朱全忠所建的後梁。朱氏原為唐宣武節度使,他初步統一了黃河流域以後,於公元907年廢唐哀帝而自立。梁太祖與河東李克用仍持續爭奪霸權,交戰不已。朱全忠被其子所弒後,政局更加混亂,最後被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的後唐所滅(公元923年)。

後唐明宗李嗣源實施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使社會出現小康的局面,是五代中的一個盛世,但他的後繼者卻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滅。

公元936年,石敬瑭認契丹首領作父,而自己則稱為「兒皇帝」,受冊封為大晉皇帝,定都開封。看著源源不絕的財富流入契丹,石敬瑭的養子石重貴不甘如此,以向契丹稱「孫」不稱臣的藉口,企圖改變對契丹的依附,契丹人揮兵南下滅後晉,並在開封建立大遼,耶律德光自立為帝。

後晉滅,遼無力在中原立足,於是撤回北方,立李從益為中原之主。公元948年太原劉知遠殺死李從益,奪取中原,自立為帝,建立大漢帝國。他的兒子劉承佑欲殺大將郭威不成,被郭威所代。

郭威於公元951年建國,仍建都於開封,史稱「後周」。他在位三年而死,養子柴榮繼位,是為世宗,其國勢在五代中最強,他南征北伐,企圖統一全國,最後病逝於軍中。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歲。朝廷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恭帝讓位,後周亡,五代至此終結。

這段歷史向人們展示一個理:光憑著軍事力量和計謀,誰也無法坐穩江山,帝王不是誰都能強搶得來的位置,僅僅依靠武力和陰謀政變得來的政權,必然不會長久,必然再次屈服於更強大的武力征伐。必須擁有眾望所歸的德行和天賜的時機,方能完成大業,穩定政局。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一)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一) wenyi 周一, 09/03/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3日】

【原文】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十七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字詞義解釋】

(1)炎宋:指宋朝,炎是火的意思。宋朝人認為宋太祖因為具有五行中的火德而得天下,所以稱為炎宋。
(2)興:興盛、興起。
(3)受:接受。
(4)周:指的是後周。
(5)禪:古代天子巡守四岳,則有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因此把傳帝位給賢者稱為禪。這裡指的是宋太祖接受周恭帝的禪讓。
(6)十八傳:指宋朝總共傳了十八位皇帝。
(7)混:混亂。南北混指的是北方的遼、金、元等時常攻打中原,局勢混亂。
(8)十七史:十七部史書。指史記、前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齊書、梁書、陳書、北魏書、北齊書、北周書、隋書、南史、北史、唐書、五代史等。
(9)茲:此、這裡。
(10)載:記錄。
(11)治:太平盛世。
(12)亂:天下不安,亂世。
(13)興衰:興盛和衰亡。

【譯文參考】

趙匡胤接受後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建都汴京,傳了十八位皇帝後被元朝所滅。欽宗(九世)的時候,金人來攻汴京,把徽宗和欽宗都擄了去。宋高宗遷都杭州,此後稱為南宋,高宗之前的稱為北宋。宋朝時期,遼國、金國與元都入侵中原而形成南北混亂的局勢。

古往今來所發生的歷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五代(宋朝之前),歷朝歷代發生的史事都在十七部史書中,包括君之聖愚,臣之賢奸,人之善惡,各世代的太平與動亂,全在史書裡詳細記載。讀了它我們就可以明白國家興盛與衰亡的原因,從而得到寶貴的智慧與教訓。

【讀書筆談】

宋朝的歷史,十分的悲壯,帝王作為不大,但卻演繹了一場楊家將、范仲淹、岳飛和文天祥的千古忠魂和浩然正氣。楊家將的傳奇,岳飛的神武和「精忠報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捨身成仁,慷慨就義,寫就了中國歷史上武將文臣中最能激勵人的忠義無私的民族精神。他們的故事被後人千古傳頌,融進了整個中華民族的血脈裡,只要聽到他們的故事,誰人不肅然起敬,不升起仰慕嚮往之心,從而立下男兒的雄心壯志呢?

今天的孩子們如果讀到這樣的故事,必能懂得何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君子之風,就會胸懷正氣,從小立志。就不會沉迷電子遊戲,也不會胸無大志,斤斤計較,只剩下狹隘的兒女私情和對名利的執著。對比他們,人人皆會感到羞愧。

由於《三字經》是宋代所寫,所以歷史到了宋,就出現了一個總結。 也在這最後部分,講歷史的最後,終於告訴大家讀歷史的目的,就是要從歷史的治亂興衰中得到人生的啟悟,學會做人重德的道理。這個朝代最該學習的就是這些英雄人物的一身正氣和高尚的節操。這才是曾經受到過全世界敬仰的中華民族的傳統人格。

【故事天地】

宋史簡介

宋太祖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將領,他奉命率軍北上抵禦契丹,行至陳橋驛時,將士拿出事先準備的黃袍,擁立他為皇帝。因此年幼的後周恭帝讓位給他,宋太祖封后周恭帝為鄭王。次年,太祖準備了豐盛的筵席宴請重要將領,酒酣之間,太祖勸告他們到地方買好田,建華宅,多置產業,安享清福。次日眾將領皆稱病辭官。這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與「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北宋初期主要的外患是北方的遼國與西北的西夏。太宗時遼國入侵,名將楊業在雁門關以數千兵力破遼的十萬大軍,開啟歷史上「楊家將」的動人事跡。北宋第一名將楊延昭(六郎)為楊業之子,楊業率軍北伐時,延昭任先鋒與契丹激戰。廝殺中,延昭被亂箭射穿手臂,仍威風凜凜,率眾大敗契丹軍。

真宗時,遼軍在蕭太后的親自督軍下進攻遂城,楊延昭以冰城奇計挽救城破之危。數年後,蕭太后又率數十萬大軍南下,並趁虛繞道直抵澶州,宰相寇準深信延昭等將士之能,力主真宗親征,宋軍大振,遼國求和。宋遼訂立「澶淵之盟」。

仁宗時西夏屢攻宋朝,當時有韓琦與范仲淹固守邊疆,范仲淹看到西夏物資匱乏,而宋朝兵弱,因此提出以守代攻的策略,最後西夏稱臣求和。范仲淹並且曾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宋朝人畢升所發明的活字印刷是改變世界的重大發明。《夢溪筆談》是沈括所寫,記載了包括古代的數學、天文、醫學、社會學與奇聞異事等包羅萬象的內容,其中就記載了畢升發明活字印刷這件事。

神宗時名相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史書,但是考慮史書過多,難以盡讀,於是費十年之力編寫了《資治通鑑》,以編年的方式記錄重要史實。

金滅遼,並於欽宗時攻陷宋朝首都汴京,擄走了徽、欽二帝,史稱「靖康之禍」。北宋終結。高宗即位,建都臨安,南宋開始。名震古今的「精忠報國」岳飛就是此時之人。

岳飛,喜讀《左傳》,武藝超群,有智謀,是難見的文武雙全之人。他能以寡勝眾,曾領兵八百大破五十萬盜賊;在朱仙鎮以五百騎親兵,大破兀朮率領的十萬金兵。郾城之戰兀朮派出一萬五千名所向無敵的「拐子馬」軍隊,眾將領都感到畏懼,岳飛從容的命士兵以刀入陣砍馬足,而大破金兵,「拐子馬」從此就廢了。在岳飛即將攻入汴京,迎回徽、欽二帝時,可惜秦檜力主和議,於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

南宋末年,蒙古興起,忽必烈雄才大略,滅了宋朝建立元朝。時宋相文天祥寧死不屈,在獄中寫下著名的《正氣歌》,忽必烈招撫不成。文天祥就義之後,人們在他的腰帶找到紙條寫著:「孔曰成仁,孟雲取義,從今而後,庶幾無愧。」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二)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二) wenyi 周二, 09/04/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4日】

【原文】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字詞義解釋】

(1)考:研究、考察。
(2)實錄:真實的記載。此處指原始的史料。
(3)通:通曉明白。
(4)古今:古往今來所發生的事跡。
(5)若:好像。
(6)親目:親眼看見。
(7)誦:朗讀。
(8)惟:思考。
(9)朝:早晨。
(10)斯:如此。
(11)夕:晚上。

【譯文參考】

凡是讀史書的人都要細心研究、考察歷史事實的資料,這樣才能通曉古今發生的事件,就好像是親眼目睹一樣的清楚明白。而且讀書時要心口相應,不僅要用口朗誦,還要在心裡思考。而且要早晚勤奮讀書,才會學有所得。

【讀書筆談】

《三字經》原著對歷史的敘述止於宋朝,所以,這裡自然開始交代和總結應該如何讀歷史。讀歷史,一定要務實,要看真實的記載和事實。如果一開始看到的都是假的,那就會得出不正確的結論,從而誤導人的思想行為。

但是僅僅看到真實的記載,還是不行,因為很多事件紛繁複雜,如果不能有正確的歷史觀和自己獨立的思考,同樣的事件,會得出不同的看法,甚至很多事件,也並不會只限於一個角度。全方位地看問題,是很重要的。

那為何全面正確看懂歷史,對人很重要呢,因為我們人活著,要與社會交往,與人交往,碰到的各種煩惱和問題,不管是管理國家,經商,還是在家中處理父母、夫妻和子女教育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歷史可以給我們以借鑑和參考,如果我們僅僅知道了歷史發生過某件事,卻不知道用於指導自己的現實生活和問題,那就成為死的知識。

就像今天的人,為了考分數而學習,很多人考完後,幾乎全部還給老師,因為沒有變成自己的見識和智慧。古人讀歷史,不會讀出崇尚暴力或者武力來解決問題的結論,而是放眼上百年甚至幾百年上千年來看問題,所以不停告誡人,得人心者得天下,修德方能長久,為政者仁德,天下才會太平,持家者大度公正,家和才會萬事興。今天的孩子們,缺少有見識的老師教他們讀歷史,他們就只會被異端邪說引導到對金錢和暴力的崇拜。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孔子在《論語 為政篇》中有這樣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就是說,讀書卻不進行自己獨立的思考,就會學而不得,無法理解吸收書中的知識,無法從書中吸取正面的有意義的東西,成為自己的智慧。那樣就會越學越糊塗,不僅糊塗,因為感受不到任何意義,便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學得如同被人強迫在學,毫無樂趣可言,就是說自己為何要學習為何要看書,為何要背書讀書,都不知道了,如何能體會讀書學習的樂趣呢?今天的學生逃學,自閉,很多情況,就是被動在學習,被人灌輸了一大堆知識和名詞,簡直變成了活電腦。學得疲憊不堪。卻一直活得糊塗而不安,無法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今天的孩子,十分空虛而無奈,甚至絕望憂鬱,乾脆沉迷電子遊戲,什麼叫做胸懷大志,什麼叫做憂國憂民,什麼叫做為人的本分,責任和道義,統統都被隔絕,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和思考。人沒有老師和家長正的引導,必然沒有主見,沒有正見,那麼異端邪說也就會占據孩子的心靈,讓他們走向魔性。校園欺凌是如何發生的,為何杜絕不了,根本問題就出在這裡。

也有的孩子會思考,希望按自己的意願來學,但是找不到參照,找不到自信和根據,沒有歷史的借鑑,前人的經驗,就會常常站在十字路口,感到惶恐不安,最後不了了之,放棄了自己的思考,隨波逐流。所以,問題是嚴重的,什麼時候,人能回歸傳統教育,懂得教師是以傳道授業解惑為本分的,孩子們就有救了。也正是因此,傳統教育的《三字經》才 讓人不要讀而不思,不要讀死書。但前提是,老師自己都不懂教育的本質在哪裡,就是最大的問題了。

幸好有祖先留下的經典,我們可以自己去讀。《論語》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正是此意。追遠,就是追隨祖先留下的足跡、留下的歷史、見識和智慧。這樣的民族,永遠會守住傳承的道義和仁德。不忘做人的道理,惡行便沒有市場。

【故事天地】

春秋齊國太史的故事

《左傳》上記載,齊國的大臣崔杼殺了淫亂無道的齊莊公,齊國太史伯秉筆直書說:「崔杼弒其君」。崔杼大怒,殺掉了太史伯,然後命其二弟太史仲記載這件事。太史仲毫不猶豫,寫下的仍然是這五個字「崔杼弒其君」,於是也被殺掉。三弟太史叔繼承兄長遺志,再次寫下「杼弒其君」,又被崔杼所殺。太史伯最小的弟弟太史季與三個哥哥一樣視死如歸,仍舊寫「崔杼弒其君」,並對崔杼說:「據事直書,史氏之職也。失職而生,不如死!」崔杼被其正氣所震懾,放棄了歪曲歷史的想法。當太史季出門時,看到另一位史官南史氏手持竹簡而來,便問他來此何干?南史氏說:「我擔心你也被崔杼殺掉,無人記錄史實。」說罷將手裡的竹簡給太史季看,上面也是如實記載著「崔杼弒其君」。

這個故事意味著,古人視信義如命,古人原先記錄的歷史是嚴肅而真實的,是寶貴的財富。他們不會為權貴動搖自己的責任和道義。但是今天中國大陸的學到的歷史是被中共篡改過的,把歷史抹黑成史官隨意屈服於帝王的淫威或被權貴收買的隨意編造,讓人不相信祖先,否定祖先,失去正統的參照,世上還有比這更狠毒的行為嗎?將後人改造成否定歷史,否定祖先和傳統仁義道德的人,我們的孩子,將走向哪裡,可想而知。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三)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三) wenyi 周三, 09/05/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5日】

【原文】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字詞義解釋】

(1)昔:以前。
(2)仲尼:孔子字仲尼。
(3)師:向……學習或請教。
(4)項橐(音陀):春秋時代魯國的神童。
(5)尚:還、猶。
(6)趙中令:宋朝的趙普,擔任中令,專門管理皇帝的文書。
(7)魯論:就是《論語》。有一次,宋太祖在趙普的家中,看到趙普正在讀《論語》,太祖訝異的問:《論語》從小就讀過了,為什麼現在還讀呢?趙普回答說:「《論語》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需要不斷的熟讀,才能依此作為做人處事的依據。」
(8)既:已經。
(9)仕:做官。

【譯文參考】

孔子是一個好學的人,凡是有不懂的,他都會虛心的請教別人。當時魯國有一位叫項橐的七歲神童,孔子就曾經向他請教。像孔子這樣偉大的聖人,還能不忘學習、不恥下問,我們更應該見賢思齊!

宋朝的趙普已經當了中書令,還不斷的讀《論語》,沒有因為自己已經當了大官,而忘了勤奮讀書。

【讀書筆談】

這一課,可以叫做學習和為人態度的教導,告誡學子無論有多高的學問,也不能驕傲自大,始終要保持謙虛敬畏的態度。

孔子是古代聖賢,是萬世敬仰的教育家,他不僅勤學好問,謙虛有禮,最難得的是他的不恥下問,能尊重所有人,不以身份地位年齡而論高低,待人平易近人,能夠虛心屈尊地向孩子請教,底下的「故事天地」,講的就是著名的孔子向七歲孩童項橐虛心請教和學習的故事。

孔子被孩子毫不留情指出錯誤時,不會為了維護臉面而生氣,反而坦然承認自己不如孩子,正如他自己說過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還說過,如果只以一個字來教導弟子如何做人,「恕」字最要緊。此為君子之德,在底下的故事中,孔子這三個方面都做到了。

他言行一致,是真正的君子。不虛偽,不掩飾,能當著學生的面誇讚孩子比自己懂得多,就是做到了「不知為不知」;要向孩子學習,以孩子為師,其實就是在身教學生,做人不能驕傲,無論自己有多高的學識,也不可能知曉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樣樣精通,每個人都有其獨到的見識,都是值得請教和學習的,這就是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師」。他不責怪孩子不顧及他的臉面,便是寬容的心胸,做到了「恕」人之過,不予計較。

孔子不僅為人坦蕩,既能承認別人有比自己強的地方,向所有人請教(他在《論語》首篇就說過,「無友不如己者」,人們以為孔子讓人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其實是誤解或者歪曲,這句話,其實就是教導弟子,任何朋友,都有自己的獨自才能,都有比自己強的地方,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要謙虛。如果要翻譯,就是沒有一個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所以,孔子是讓弟子自己看別人好的地方,自己錯了要改正,因此,接著就說人錯了,不要害怕改正。這裡說的故事,正好證實了他在身教學生,在《論語》說的話,自己就做到了,認為孩子見識到的,比自己高,懂得多,願意受教。)也能允許自己學生向自己提問任何疑惑問題,耐心解答,以理服人,從不強加於人。正是他,留下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非常符合人性的教育觀。體現的是尊重和理性,是坦誠和仁善。正因如此,無論貧富貴賤,平等對待,使得門下三千弟子,皆能心悅誠服地尊他為師。而僅僅學識淵博,是不會受到世人敬仰的。

所以他的弟子才說,一個人只要行為符合仁義之道,即使他沒讀過書,也是有學問的人。相反讀了很多書,卻以炫耀學問為榮,則是違背了孔子的教導。孔子稱之為小人。讀書人很容易忘記這一點。

至於趙普,是宋朝為官的典範,終身以孔子的教導為師,治國遇到難題,常常對照《論語》,智慧源源不斷,是踐行孔子之道來治國的著名宰相。

【故事天地】

橐與孔子辯論

春秋時代有個神童名叫項橐。有一天,項橐和玩伴們在路上玩築城遊戲,用泥巴堆築了一座土城。恰好孔子帶著學生坐馬車周遊列國路過,其它的孩子們看到馬車都紛紛避開,只有項橐依然坐在路中的小土城裡。

於是孔子就下車問他:「馬車來了,為何不避開呢?」項橐抬起頭來看看孔子,理直氣壯地說:「聖人說過,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自古以來,只聽過車可繞城而走,從未聽過要把城搬走讓車通行的。」孔子覺得項橐說的很有道理,沒有話可駁他,就叫學生駕著馬車繞道過去,並對項橐說:「你小小年紀,卻懂得不少道理。」

項橐很不服氣孔子說他年紀小,又對孔子說:「我聽說小魚出生三天後,就能在江海中自由自在地游水;兔子生下來三天,也會蹦蹦跳跳地跑上一段距離;人生下來三個月,就能認識他的父母。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和年紀大或是小有什麼關係呢?」

孔子覺得這個小孩子很有意思,想試試他的才識,又問項橐說:「你既然這樣說,我倒要考考你。你知道不知道:什麼山沒有石頭?什麼水沒有魚?什麼門不用關?什麼車沒有輪子?什麼牛不生小牛?什麼馬不生小馬?什麼刀沒有環?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樹枝?」項橐毫不思索地回答說:「土山上沒有石頭。井水裡沒有魚。空的門不用關。轎子沒有輪子。泥牛不會生小牛。木馬不能生小馬。斫刀沒有環。螢火不會冒煙。枯樹沒有樹枝。」

孔子聽了項橐的回答,大為高興,連連稱讚說:「答得好!答得好!」項橐聽了很得意,也提出一個問題問孔子:「老先生,您知道不知道,鵝和鴨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游?雁和鶴為什麼能發出鳴叫聲?松和柏為什麼一年四季長青?」孔子回答說:「鵝和鴨所以能浮在水面上游,是因為它們腳上有蹼。雁和鶴所以能鳴叫,是因為它們脖子長。松和柏所以一年四季長青,是因為它們的樹心很結實。」項橐不以為然,搖著小腦袋說:「不對呀!蝦蟆會叫,難道是因為它們脖子長嗎?龜鱉會游水,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腳有蹼嗎?竹子一年四季長青,難道是它們的心結實嗎?」

給項橐這一反駁,孔子一時答不上話來,不禁感嘆地對著身旁的學生說:「真不簡單哪!真是後生可畏呀!看來我還得向他學習學習才好呢!」(《孔子、項橐相問書》)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四)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四) wenyi 周四, 09/06/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6日】

【原文】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字詞義解釋】

(1)披:剖開。
(2)蒲編:將蒲草編訂成冊。蒲,蒲草。
(3)削:將竹子削去青皮。
(4)竹簡:一片片削去竹皮的竹板。
(5)彼:他、他們。
(6)勉:努力。
(7)懸:掛在空中。
(8)梁:屋樑。
(9)錐:錐子,細長而頭尖的鐵器。
(10)股:大腿。
(11)不教:不用別人教導。
(12)勤苦:勤勞苦讀。

【譯文參考】

西漢的路溫舒剖開蒲草葉編訂成冊,借人《尚書》抄寫,以便閱讀;公孫弘削去竹皮製成竹簡,借人《春秋》抄寫,來閱讀。他們兩個人連書本都沒有,尚且知道努力讀書。

晉朝時的孫敬,每天都讀書讀到深夜,為了怕睡著,就把頭髮懸掛在屋樑上;戰國時的蘇秦,發憤讀書,夜深時怕打瞌睡耽誤讀書,便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們兩人不用別人的教導督促,就知道要勤勞苦讀。

【讀書筆談】

上一課,以聖賢孔子、宰相趙普為例子,講古代聖賢、名相做學問的態度和修養,這一課,再以身世貧苦、出身卑微的兩個古人作為例子,表明人人都可以求學,只要有決心,什麼外在的條件都不會阻擋人求學的腳步,都能獲得成功。這也表明,古代的中國,並不認為身份和地位有多麼重要,人人都可以讀書,都有資格讀書,並無等級觀念,學問也不屬於哪個特權階級。

中國古代的教育,是孔子將上古聖王留下的文化總結後,傳出來的,之所以古代中國人,幾乎人人嚮往做學問,甚至有人能夠克服各種困難,也不放棄,除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機會,最大的原因在於,因為懂得自己到底為何學習。孔子興辦教育,帶弟子,為的是培育有著仁義道德修養的君子,讓他們懂得如何安邦治國,教化百姓,福澤萬民,所以,古代的儒生,都會有治國安邦,濟世救民的志向,這就是他們永遠不變的基本志向。沒有這個志向,就不叫儒生。所以從根本上講,人人都必須、也都會抱著這樣的志向在求學讀書,才能有如此大的決心和意志苦苦追尋學問。因此就不會是表面我們看到的具體做法。如果不明白古人讀書的目的,儒生的志向,就不會理解他們這些「頭懸樑,錐刺股」的具體做法和過人的意志。

志,本就是一個「士」底下一個「心」。也就是說,立志,就是立下士大夫的心願,這是「志」這個字的本意。士大夫,這個有儒學學問和修養的階層,他們的最大志向就是安邦治國,德化天下,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而士大夫這個階層並非固定的,人人都可以憑著讀書,而擁有學問,自己就可以進入這個階層,打個比方,如同今天從小學進入中學高中,最後考大學,大學畢業,就是擁有本科、碩士、博士等學位的有知識的人了,也許這些大學以上有學位的人,就相當於古代的士大夫吧,但這只是為了好理解打的比喻。實際還不一樣。也就是古代教育的實質和目的與今天都不一樣,過去的學問核心是道德教育,能讓人變得無私為他,志向高遠,令人尊敬。因而學生們也就能積極求學,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有積極的實現人生價值的目標。

【故事天地】

刻苦好學的路溫舒、公孫弘

路溫舒,西漢巨鹿人,家裡貧窮,只好替人放羊。他很喜歡讀書,但是卻買不起書籍。當時中國還沒有發明紙,寫字時使用的是木簡、竹簡或絹帛,所以當時的書都很貴,只有做官和富有人家的子弟,才買得起書來讀。

有一天,他在放羊時,看到水澤裡長滿了蒲草,突然靈機一動,心想,為什麼不利用蒲草編成本子來寫字呢?於是他摘取了許多蒲草,裁成小片,再編訂起來,然後把借來的《尚書》抄寫在上面。路溫舒就這樣苦讀,後來被推舉為孝廉,官至臨淮太守,成為一位非常有名的人。

同一時期,有一位名叫公孫弘的人,也因為家貧無法好好讀書,一直到四十幾歲時還在幫人家牧豬。這時,他覺得自己年紀已大,卻整天與豬為伍,一事無成,於是下定決心努力讀書,但他沒錢買書,因此十分煩惱。有一天,他在寒竹林中牧豬,突然想到竹子是很好的書寫材料,於是砍了許多竹子,削去青皮,製成一片片的竹板,再向人家借《春秋》這本書,抄在竹簡上,利用空閒的時間閱讀。後來他也成為一名學者,官至丞相。

這兩個人物,家庭條件十分貧苦,卻能自己發奮讀書,讓那些抱怨客觀條件的人能得到鼓勵或者勸誡。但同時也說明,古代的中國人,受教育的資格是平等的,機會也是平等的。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五)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五) wenyi 周五, 09/07/2018 - 02:05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7日】

【原文】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字詞義解釋】

(1)如:象。
(2)囊:將東西裝入袋子裡。
(3)螢:指螢火蟲所發出的光。晉代車胤家裡很貧困,沒有錢購買燈油,於是將螢火蟲放進袋中,藉著螢火蟲所發出的亮光來讀書。
(4)映雪:雪反射的光。晉代孫康因為家裡很貧窮,夜晚利用雪反射的光亮來讀書。
(5)輟:斷。
(6)負:背著。
(7)薪:柴火。漢朝的朱買臣,家貧好讀書,靠砍柴為生。砍完柴回家時,邊走邊背書。後來他被漢武帝所賞識,任會稽太守。
(8)掛角:把書掛在牛角上。《新唐書.李密傳》中記載,隋朝的李密,「乘一黃牛,被以蒲韉,仍將《漢書》一帙掛於角上, 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書讀之。」
(9)猶:仍舊、還。
(10)苦卓:在勞苦中得到卓越的成就。

【譯文參考】

象晉朝時的車胤,由於家裡很貧窮,沒有錢買油點燈讀書,於是他就抓些螢火蟲放在紗袋中,利用螢火蟲發出的微弱螢光來讀書。像那孫康,每到夜晚時,就利用雪地上反射的光來讀書,他們兩人的家境雖然窮苦,卻沒有停止求學。

漢朝的朱買臣,家境貧寒,以砍柴為生,常常利用砍柴的空檔讀書,在背柴回家的路上,都是一路背誦著文章。像隋朝的李密,一心向學,把《漢書》掛在牛角上苦讀。他們雖然在這麼勞苦的情形下,依然堅苦卓絕地求學。

【讀書筆談】

囊螢映雪、負薪掛角,是形容一個人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還能勤奮讀書。一個經得起考驗的人,不會因為環境艱難就改變自己的志向。更不會因此而怨天尤人。這裡涉及到的人物典故,古時候都是家喻戶曉的,人人皆知,成為讀書人的榜樣。

他們不僅勤學,更懂得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明理,明白做人和為官的義理,絕非今天人認為的富貴和利益,所以囊螢的車胤雖最後身居高官卻能捨身取義(見底下的故事),映雪的孫康也官至御史大夫,因積德所致,後人出了濟世名醫孫思邈。

就連看似表面上是為求取功名的朱買臣,其實也是一位知天命的智者,他連自己何時會富貴都很清楚,也勸說妻子要耐得貧寒,將來必有出頭之日。頗像姜太公的經歷,目的是為人留下一段這樣的文化,鼓勵人勤學苦讀,也警醒女子要守得貧苦,樂天知命。

這一課連同上一課,都是以貧苦家境的讀書人的故事作為例子來勸人勤學苦讀,將來必有成就,不可因為身處逆境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作為藉口而放棄讀書的志向。

【故事天地】

螢囊苦讀的車胤

東晉時有位少年名叫車胤,字武子,出生於官宦人家。他勤奮攻讀,博覽群書,孜孜不倦。

因為家裡沒有錢買燈油照明,車胤相當苦惱,因為天一黑就什麼也做不成,只能提早入眠。車胤想利用夜晚多讀些書,苦思多日,仍不得其解。

夏天的某個夜晚,他坐在門外背誦書本內容,忽然眼前有幾隻螢火蟲在飛舞,點點螢光在黑夜中特別閃亮。於是,他心生一計,捉了許多螢火蟲來放在一個白絹做成的袋裡,以螢光照明。

從此,他就靠這螢囊燈天天苦讀,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為人公正、敢於仗義直言、捨身取義的人。

他為官深得人心,名聞朝野,曾任吳興太守、護國將軍,最後官拜吏部尚書。他因要向朝廷舉報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的驕矜放蕩而遭難,被逼自盡,他臨死前大怒道:「吾豈懼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權奸耳!」最後以死明志,獲得後世的敬仰,是一位真正的儒者。

朱買臣負薪苦讀

朱買臣,字翁子,是吳地人。家境清貧,卻喜歡讀書,他不置產業,靠打柴度日。他挑柴下山時,一邊走一邊讀書,其妻也背著柴跟在後面。妻子多次勸他不要在路上吟誦、唱歌,朱買臣卻不聽勸,越唱越起勁。

妻子為此事感到羞愧,便要求離去。朱買臣卻笑著說:「我五十歲時定當富貴,如今我已四十多歲了。你隨我吃了這麼多年的苦,等我富貴了,一定報答你的恩德。」妻子憤恨地說:「像你這樣,最後將餓死在溝中,怎能富貴呢!」朱買臣無法挽留住妻子,就只好聽任她離開。

有一次,朱買臣一人背著柴在路上邊走邊吟唱,走到墓地間,正遇上前妻與丈夫上墳祭掃。她見到買臣饑寒交迫,就給他飯食充飢。

幾年以後,因同縣嚴助的推薦,買臣被漢武帝召見,受到皇帝的賞識,官拜會稽太守。

當他去會稽郡報到時,老百姓清理道路迎接他。買臣進了吳地轄地,看見他的前妻和丈夫也在修路的百姓中,就停車,把他們二人帶到太守的官舍,安置在官舍,供他們飯宿。凡是曾經對他有恩的,他都一一報答。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六)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六) wenyi 周六, 09/08/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8日】

【原文】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字詞義解釋】

(1)蘇老泉:就是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北宋著名文學家。
(2)始:才。
(3)發憤:下定決心,力求精進。
(4)彼:他。此指蘇洵。
(5)既:已經。
(6)老:指年紀不小了。
(7)猶:還,尚且。
(8)悔:後悔。
(9)遲:晚。
(10)爾:你、你們。
(11)小生:年輕一輩。
(12)宜:應該。
(13)早思:早一點思考,想個明白。
(14)若:好像
(15)梁灝:宋朝人,非常喜歡讀書,在八十二歲那一年考中了狀元。
(16)對:應對
(17)大廷:朝廷。
(18)魁:第一名。
(19)多士:許多讀書人。
(20)彼:那,指的是梁灝。
(21)成:成功。
(22)稱異:稱讚他的特殊、卓越。
(23)爾:你們。
(24)小生:年輕人。

【譯文參考】

宋朝的蘇洵,直到二十七歲時才下定決心要努力讀書。像蘇洵那樣,年紀已經不小了,還尚且為自己讀書太晚而後悔,你們這些年輕小輩,應該早一點思考,想清楚其中的道理。

像宋朝時的梁灝,八十二歲才考中狀元,而且在朝廷的殿試中對答如流,從所有應試的讀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狀元。

像那梁灝這麼大的年紀,還能努力不懈考中狀元,達成自己立定的志向,大家都稱讚他卓越的成就。而你們這些年輕學子,更應該效法他的精神,趁年少時立定志向、及早用功。

【讀書筆談】

記得前兩課,是從家境貧寒,處於逆境的角度勉勵人不要被客觀條件所阻礙,只要有決心就能克服困難,學有所成。這一課還是勉勵人要勤於讀書,不過換了一個角度,從年齡的角度勸解,並舉出了宋朝著名的文學家蘇洵和梁灝。

他們一個起步晚,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時,追悔莫及,敢於迎頭趕上。為的是勸人多晚起步都不要緊,但還是要吸取教訓,早讀書莫要耽誤好時光。但究其根本,蘇洵最後能自覺讀書,是因為明白自己讀書的目的不應該為了功名(見下邊的故事天地),朝廷通過科舉擇取有才之士,為的是求得安邦治國的賢才,但如果學子只是為了功名而參加考試,則違背了讀書人立志的初衷。也就是說,勉勵人早早學習讀書的同時,不忘告訴人讀書要目的純正。

另一個則不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縛,學到老考到老,中舉與不中舉不是目的,讀到老學到老,讓自己有見識,明道理才是目的,這本身就是樂趣,修養與見識就在不斷提高。他和蘇洵一樣都是真正懂得讀書目的的人,因此才能奮起直追,不用人勸,也才能不怕別人的嘲笑,因為他們心中都懂得自己讀書是為了修正自己,向聖賢看齊,如果考不中,那就做到獨善其身,如果中舉,那就兼濟天下,可退可進,並不執著,心中有數。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動搖自己的方向和意志,所寫的文章就會有思想深度和廣度,因為文如其人。

可見早讀書與早立志,並懂得何為真正的立志,對於讀書人來說非常重要。

【故事天地】

發奮讀書的蘇洵

蘇洵是宋朝眉州眉山人,他和長子蘇軾,次子蘇轍,都是中國文學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後人合稱他們父子三人為「三蘇」。

蘇洵在少年時期是個不喜歡讀書的人,二十七歲時,他的哥哥中了科舉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應該努力讀書。於是他下定決心,專心一意的鑽研六經百家的學說。一年後,蘇洵參加考試,不幸落榜。回到家後,他長長的嘆氣說:「我一定是準備得不夠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實在不是讀書學習的目的。」於是把這一年多所寫的文章全部燒掉。從此閉門用功讀書,不再提筆寫文章。

經過五、六年的苦讀,蘇洵自覺學識大有增長,可以再拿筆寫文章了。當他下筆時,由於知識淵博,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一篇數千字的文章,文章論點正確,見解獨到,很受當時讀書人的推崇。

宋仁宗嘉佑年間,蘇洵帶著蘇軾和蘇轍到京師汴京。歐陽修看到蘇洵的文章後,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將他推薦給當時的宰相韓琦。韓琦也很讚賞他的文才,對他禮遇有加。從此蘇洵名聞天下,人人爭相誦讀他的文章,並模仿他的寫作方法。對當時及後世都有深遠的影響。

梁灝八十中狀元

宋朝的梁灝,從小就喜愛讀書。但是在他年輕時,雖然年年都參加科舉考試,可是每年都名落孫山。梁灝並不氣餒,始終堅持不懈地讀書,對別人的冷嘲熱諷,他只是淡淡的一笑,繼續準備參加下一年的科舉考試。

即使後來他的兒子考中狀元了,梁灝還是在家中苦讀。朋友們見了,都笑著勸他說:「你的兒子都已經考中狀元了,以後你也衣食無憂了,何必年年考科舉呢?」可是梁灝卻只是笑笑,並不為之所動。 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在他八十二歲的那一年考中了進士。

在殿堂上,他對答如流,老當益壯,大臣們都很欽佩他,皇帝也很賞識他。最終中了狀元。後來,他深有感觸的對著兒孫們說:「活到老,學到老。只要堅持不懈、鐵杵也能磨成針啊!」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七)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七) wenyi 周日, 09/09/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09日】

【原文】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碁。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字詞義解釋】

(1) 瑩:指祖瑩,北齊人。
(2) 詠:吟唱、歌誦。
(3) 泌:指李泌,唐朝人。
(4) 賦:鋪陳敘述。
(5) 碁:同「棋」 。
(6) 彼:他們,此指祖瑩和李泌。
(7) 穎悟:聰明。
(8) 奇:奇特、不平凡。
(9) 爾:你,你們。
(10) 幼學:初入學的人。
(11) 當:應該。
(12) 效:效法、學習。
(13) 之:指祖瑩和李泌。

【譯文參考】

北齊的祖瑩,八歲就能吟誦《詩經》;唐朝的李泌,七歲就能借用棋法來寫詩說明道理。祖瑩和李泌兩人的年紀雖然小,但聰明過人,大家都稱讚他們是奇才。你們初入學的人,應該效法他們。

【讀書筆談】

這一課還是勸學,但卻回到了孩童的例子。前邊講完了貧苦的逆境和年齡的過大過晚都不能成為不學習的藉口,那麼年齡小,是否就可以成為不讀書不勤學的理由呢?當然不可以。所以這裡舉出了兩個從小就聰明好學的例子來勸學。

通過下邊的故事,大家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神童,儘管頭腦敏捷,領悟力高,但最重要的還是勤於讀書,堅持不懈的好學的態度最關鍵,不管怎樣聰明,如果不能持之以恆每天苦讀,是不會有所成就的。所以這一點才是最值得學習的地方。如果連這樣聰明的神童,都知道從小就開始讀書學習,並且不敢偷懶懈怠,那麼我們這些平凡的人,更應該早早起步,從小就珍惜光陰,立下志向。

【故事天地】

聖小兒——祖瑩

北齊時的祖瑩,從小就很聰明,八歲時就能背誦《詩經》和《尚書》。十二歲時成為太學生,並被老師選為「講生徒」,為其他學生講授《尚書》。

祖瑩讀書非常刻苦,每天從早到晚讀個不停。他總覺得白天的時間不夠用,因此常常夜裡攻讀。父母為這事常犯愁,怕他累壞身體,多次阻止,不讓他夜裡看書。一天,父母把家裡的燈盞、燭台都藏了起來。祖瑩知道這是父母不讓他夜讀,就悄悄地把火揀在小爐子裡,然後蓋上一層薄薄的灰。一到夜晚,他撥開灰層,將炭吹紅,再用衣服被子把窗戶遮上,不讓光線透出去。就這樣刻苦攻讀,博覽群書。

有一次,他因為讀書讀到很睌才睡,第二天醒來已過了上課時間。他急忙趕到學校,正好輪到他上台講授《尚書》。正要打開課本,這才發現,由於匆忙,自己拿錯了書,把另一同學的一本《曲禮》當作《尚書》拿到了課堂。但是他卻不慌不忙的連續背誦了三篇《尚書》中的文章,沒有錯漏掉一個字。老師和同學發現後都大吃一驚。

由於祖瑩的聰明好學,親朋好友都叫他「聖小兒」 (神童的意思),認為他將來必成大事。祖瑩後來果然在仕途上很有成就。很受當時皇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太學博士、殿中尚書、車騎大將軍。

李泌賦棋

唐朝的李泌,小時候也很聰明,七歲時就能寫出很好的文章。玄宗聽說有這麼一個神童,就下詔召見李泌,要試試他的才學。李泌進宮面聖時,玄宗正在和燕國公張說(音月)下棋,就示意張說趁機考考他。張說就以下棋為題目,要李泌以「方、圓、動、靜」四個字作一首詩,並先舉一個例子給李泌作參考:「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又限制李泌詩中不能提到「棋」字。

李泌聽了,從容地隨口吟了一首:「方如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意思是:方似行義理,圓似用智能,動似施展才能,靜似得以領會深意的樣子。玄宗聽了非常的驚訝,高興的把他抱在懷裡,一直稱讚他聰明,當場賜他一件高官才能穿的紫衣袍。後來李泌果然當了宰相。

此外,據說李泌除了博學多聞,還十分慕仙求道,常常到嵩山、華山和終南山雲遊。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八)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八) wenyi 周一, 09/10/2018 - 02:07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0日】

【原文】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字詞義解釋】

(1)蔡文姬:名琰,是蔡邕的女兒。留下《胡笳十八拍》傳世。《後漢書.董祀妻傳》中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唐李賢太子引劉昭《幼童傳》注曰: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並不差謬。
(2)能:能夠。
(3)辨琴:分辨琴聲。
(4)謝道韞:東晉女詩人。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5)詠吟:吟唱詩歌。
(6)彼:他們,在這裡指的是蔡文姬、謝道韞。
(7)且:尚且。
(8)聰敏:聰慧敏捷。
(9)爾:你們。
(10)當:應當。
(11)自警:自我警惕。

【譯文參考】

東漢末年的蔡邕的女兒蔡文姬,能從琴聲分辨出吉凶之兆。晉朝宰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

她們這些是女孩子,天資尚且聰慧,你們這些男生更應當自我警惕,好好努力充實自己才是。

【讀書筆談】

這裡提到了兩位才女,中國歷史上共有四大才女,除了班昭、李清照,就是這裡提到的蔡琰和謝道韞了。為的是從女子都如此好學有作為的角度,勉勵男子更應該好好讀書。不過,這裡的兩位才女,雖然都才華驚人,但是性情卻大為不同。

蔡琰,字文姬,東漢末年蔡邕之女,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多舛,大家自然很熟悉,也非常同情,一個弱女子,婚後一年丈夫去世,後被俘虜嫁給匈奴王生下子女,之後被曹操重金贖回,再度嫁人,忍受母子分離之痛。一生留下音律作品《胡笳十八拍》,是她最大的貢獻。但是她的其他詩文著作,留下的很少。《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估計跟其主旨多為離恨悲情有關。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的文學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主旨還是悲憤。

其作品雖情真,但哀怨與傷悲之情過重,雖令人同情悲憫,終究跳不出女子狹小的情感。而東晉的謝道韞則完全不同,同樣遭逢變故,丈夫子女全被殺害,但其心志堅強,正氣凜然,令人敬仰。大家看完下邊的故事,就會發現謝道韞的境界與人格,與眾不同。完全領悟了讀書人真正的目的。敢於踐行忠義,守護百姓,絲毫沒有哀怨。因此其作品意境高遠,氣勢宏大,不渲染過度的哀傷情緒,正氣十足。

【故事天地】

「詠絮才」謝道韞  更是巾幗英雄

謝道韞被後人尊為中國四大才女之首,她不僅出身名門,才華橫溢,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名揚天下,更是堪比花木蘭的巾幗英雄。

《世說新語》中記載:謝道韞十四歲時,有一次的冬天家族聚會時,碰巧大雪紛飛,身為宰相的叔父謝安一時雅興大發,問在座的晚輩們:「白雪紛紛何所似?」謝道韞的堂哥謝朗搶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著說:「未若柳絮因風起。」意思是說,謝朗的比喻不如柳絮因風而起更加形像、飄逸。謝安聽了拍案叫絕,沒想到他的這位小侄女,竟然可以對出意境這麼美的詩,於是大大誇獎她,認為她比喻精妙、文思敏慧。後世也就以「詠絮才」來稱讚有文才的女子。

人人皆知她為柳絮才,卻不知她為人忠義,臨危不懼,男子不及。謝道韞父親為將軍,自己是長女,家教是文武並重,因此她被薰陶得文才堪比李清照,膽識堪比花木蘭。

當年,丈夫王凝之任會稽太守,孫恩叛亂,戰火綿延到會稽。她為保城,親自招募了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孫恩大軍長驅直入衝進會稽城後,丈夫王凝之及子女們全都被殺。謝道韞目睹丈夫和兒女蒙難的慘狀,竟能挺住莫大的悲痛,毫不畏懼,手持兵器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最終,因寡不敵眾被俘,孫恩一度要殺她的外孫孫濤,來威逼她,謝道韞亢聲而辯:「事在王門,何關他族?此小兒是外孫劉濤,如必欲加誅,寧先殺我!」孫恩早聽聞謝道韞才華出眾,今見她品德如此高尚,能大義凜然,毫不畏懼,心生感佩,釋放了她們。

之後,她一生不再嫁人,獨居山中,過著隱士般清淨的生活,還寫下一首著名的《泰山吟》,儘管丈夫和孩子均在孫恩之亂中被殺,她的詩中不但沒有流露一般女子那樣的哀怨。反而意境宏大高遠。正因如此,謝道韞所寫的其他詩作也被後世所稱讚,能流傳於世。詩文反映出她不凡的胸襟和人格,讀來揚人正氣,心境開闊,熱愛自然。所以人們對她是敬仰,而非悲憫,列為才女之首,只因人格堪配。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九)

《三字經》讀書筆談(三十九) wenyi 周三, 09/12/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2日】

【原文】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彼雖幼,身己仕,爾幼學,勉而致。

有為者,亦若是。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字詞義解釋】

(1)唐:唐朝。(2)劉晏:人名。
(3)方:才。(4)舉:推舉。
(5)神童:唐代科舉考試科目之一。唐代設童子科,參加考試者稱應神童試。
(6)作:同「做」,擔任。
(7)正字:官名。負責刊正文字、校對典籍。
(8)身:本身(9)仕:做官。(10)致:到達。
(11)有為者:有作為、肯努力的人。
(12)亦:也。
(13)若是:像他們一樣。
(14)守夜:在夜間守備。(15)司:掌管。(16)苟:假如。
(17)曷:何、怎麼。(18)釀:釀造。(19)物:動物。

【譯文參考】

唐朝的劉晏,才七歲就被推舉參加神童試,通過後做了正字的官。他雖然年紀很小,卻已經做了官。你們初入學的人,只要勤勉努力,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有作為、肯努力的人,也可以像他們一樣。

狗會在晚上替人守夜看門,防止盜賊入侵。公雞會在早晨報曉,提醒人們天亮了;這些動物都能忠於職守,我們如果不能用心學習,只是迷迷糊糊的過日子,哪還有什麼資格當人呢?

蠶能吐絲,供給人類作衣服的原料,蜜蜂能採花釀蜜,供人類食用;人如果不肯努力學習,豈不是連這些動物都不如了嗎?

【讀書筆談】

劉晏能被寫入《三字經》,並出現在勸學童勤奮讀書的最後章節,不僅僅因他從小就勤勉於讀書,成為神童,是學童的榜樣。更緣於他是古代讀書人達成濟世理想的典範人物。古代讀書能做官,此話不假,但是做官的目的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輔助君王行王道,造福國家百姓,絕對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耀,這是士大夫讀書明理後的最終理想和抱負。劉晏正是大家的楷模。

劉晏,曹州南華(今山東東明)人,字士安。一生經歷了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官達宰相。主管財政達幾十年,因效率高,成績大,為官清廉,愛民勤政,被譽為「廣軍國之用,未嘗有搜求苛斂於民」的著名理財家。建中元年(780),因楊炎所陷被害,家中所抄財物唯書兩車,米麥數石而已。

他作為國家的財政大臣,能致力於發展工商業經濟來經國濟世,使得國家增加龐大的稅收卻不累及農民,富裕了國家財政,自己卻毫無私慾,能從始至終無私奉獻,兩袖清風。是一個真正懂得讀書是為國為民分憂解難的好官。

後邊提到的動物們各有自己的本分和責任,指的就是做人也一樣,有做人的本分,讀書人讀書為的就是懂得做人的責任和義務,這樣將來無論是身居何職,亦或者只是一個普通人,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否則,就會連動物都不如。劉晏能做到無愧於一生,大家只要努力勤學,也能如此。一再勉勵學童從小就要勤學苦讀。
 
【故事天地】

天資聰穎的劉晏

唐朝人劉晏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個神童。七歲時,唐玄宗到泰山祭天時,劉晏獻上一篇《東封頌》的文章。玄宗看過之後,十分的讚賞,便召見他。玄宗見他年紀小,懷疑《東封頌》非劉晏的手筆,於是命宰相張說出題考他。張說看了劉晏的試卷後,發現他果真天資聰穎,不愧是一位神童。玄宗因此封劉晏當「正字」的官,負責刊正文字、校對典籍。

有一次,玄宗對劉晏說:「你是個正字官,到底能正幾個字呢?」劉晏一聽,即刻跪在地上說:「天下的字我都能正,只有一個朋字,我還不能正。」原來當時朝廷裡有許多人結黨做壞事,人們稱這批為非作歹的人為「朋比為奸」。劉晏所說的不能正「朋」字,就是指這件事。

劉晏年紀雖小,就已經明理,懂得為國擔憂,厭惡結黨營私,所以長大後成就更是非凡,當了唐代的宰相,成為一個愛民如子,負責盡職的好官。

勤學的范仲淹

宋朝有一位宰相名叫范仲淹,他不但是一位文學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也非常有成就。但是他的成功並非只靠他的運氣及天賦,而是因為他非常好學,經過不斷努力得來的。

在范仲淹兩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因為家裡很窮,所以母親只好帶著他改嫁到朱家。長大以後,因為勸告同母異父的弟弟不要隨便花錢,卻被譏笑自己不是朱家的孩子。當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就告別了母親,獨自進入南都學舍,跟隨大學問家戚同文讀書。

他過著貧苦的生活,不管白天或是晚上,一直勤苦的讀書,從來沒有解過衣服睡覺,常常讀到深夜才去休息。有時候,書讀得累了,便用冷水澆頭,清醒以後,再繼續讀書。沒有錢買米的時候,他就煮稀飯來吃。等到稀飯涼了,凝在一起的時候,就劃成四塊,早上吃兩塊,晚上再吃兩塊。又把鹹菜切成十幾條下飯,就這樣填飽肚子。

有一次皇帝的車隊經過附近,同學們顧不得看書,都爭先恐後地跑出去看,惟獨范仲淹閉門不出,仍然埋頭讀書。有個同學特地跑來叫他:「快去看,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但范仲淹只隨口說了句:「不急!不急!將來再見也不晚。」便頭也不抬地繼續讀他的書了。果然,第二年他就中了進士,見到了皇帝。

因為范仲淹刻苦勤學了好幾年,把五經研究得非常透徹,後來終於成了一個大學問家,而且在宋朝仁宗時,當上了宰相。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三字經》讀書筆談(四十)

《三字經》讀書筆談(四十) wenyi 周四, 09/13/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3日】

【原文】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字詞義解釋】

(1)壯:大,長大。(2)行:力行,實踐。(3)致:盡力。
(4)澤民:施恩澤於百姓,即造福百姓。(5)揚:顯揚。
(6)名聲:名譽、聲望。(7)顯:榮耀。(8)光:榮耀、光耀。
(9)前:指祖先。(10)裕:富足有餘,指福蔭。
(11)後:指後世子孫。
(12)遺:留下來。(13)滿:充盈、全部充實。
(14)籯:竹箱。(15)惟:僅、只有。
(16)一經:一部經書,這裡指的是《三字經》。
(17)勤:勤奮上進。(18)功:收穫。
(19)戲:玩樂嬉戲。(20)無益:沒有好處、沒有幫助。
(21)戒:警惕。(22)哉:語助詞,表示感嘆。
(23)宜:應該、應當。

【譯文參考】

一個人在年紀小的時候努力學習,長大後要身體力行,發揮所學。對上可以輔佐君主,為國家效力;對下造福人群,為百姓謀福利。這樣不但顯揚了自己的名聲,同時也榮耀了父母,而且能光耀祖先,福蔭後代子孫。

一般人留給子孫的是滿箱的金銀財寶,而我教導子孫們的,是要研讀三字經,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只要肯努力的學習,一定會有好的收穫,如果只顧著嬉戲玩樂不肯上進,必定沒有好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引以為戒,並且應該努力才是。

【讀書筆談】

這是《三字經》最後一課,也是勸學的最後一課。點明讀書做學問的主旨和目的,就是為了長大後能幫助國君管理好國家,救助百姓,為的是天下蒼生的福利。這本就是歷代儒生的目標和大志。也是這本《三字經》啟蒙學童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說,今後要記住自己讀書的目的,要好好求學認真讀書才是,否則一生碌碌無為,毫無價值地活著。

《三字經》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遣。」作為開端,點明教育之本是為守護人的善良本性,也就是說,人讀書受教育,為的是懂得如何善良地做人。即使長大後做學問治理國家,也是基於這一點。因為進一步研讀四書五經成為有修養的品行端正的君子,然後研讀歷史,借鑑智慧和教訓,明治國要領,以高尚的道德發揮才智,這樣才能為國家百姓效力,終身致力於以德服人,行善事,救濟天下蒼生。此為儒生的大志,也是以善為基點的。

所以說《三字經》是一部通俗的《論語》,把孔子辦教育的宗旨,最後目標,以及如何一步步深入學習的順序和方法都寫出來了。並且十分通俗。使它可以成為自學儒學的指南針。

最後幾句,說的是教育的重要,讓父母和孩子都明白,學習經書懂得做人的道理,比金子更加可貴。以此勉勵勤學並作為結語。

整部經書就是圍繞勸善來勸學,也是傳統教育最本質的地方,從不把技能放在第一位,而今天的教育正好本末倒置,所以整個社會才出現了令人頭疼的諸多亂象和問題,看來回歸傳統勢在必行。

【故事天地】

師曠勸學

師曠是晉國的盲人樂師。他非常善於辨別音律。《呂氏春秋.長見》中記載:晉平公鑄了一隻大鐘,招來樂工鑑定,都認為音調是準的。唯有師曠說:「音調不准,請重新鑄造。」平公說:「所有的樂工皆認為是準的。」師曠說:「後世有知音的,會知道鐘的調不准。」後來經衛國的樂師師涓證實,果然鐘的調不准。

師曠不僅是一個樂工,他還常向晉平公勸諫,表達自己的治國主張。下面要講的是《說苑.建本》中記載的師曠勸學的故事。

有一天,晉平公問師曠:「我已經七十歲了,很想學習,但恐怕已是暮年,太晚了。」師曠說:「那您為何不點燃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人臣的隨便取笑君王的?」師曠說:「我這個瞎子哪敢取笑國君呢?我聽說,年少時好學,好比初升的太陽,陽氣充足;壯年時好學,好比正午的陽光,光輝熾熱;老年時好學,好比燃燭的光亮。蠟燭的光亮雖不及太陽的光輝,但與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個更好些呢?」晉平公聽後,稱讚師曠「說得好極了!」

鐵杵磨成繡花針

李白是唐代有名的詩人。他小的時候很貪玩,覺得天天在學堂裡讀書很枯燥,所以常常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有一天,他又逃學了,一個人在外面邊走邊玩,後來走到了河邊,突然,他看到前邊有一位老婆婆蹲在一塊大石頭旁,拿著一根鐵杵在石頭上來回的磨。李白非常好奇,就走上前問老婆婆在做什麼?老婆婆笑著說:「我正在磨一根繡花針呢!」李白驚訝的問:「這麼粗的一根鐵杵,怎麼可能磨成很細的繡花針呢?」這時老婆婆抬起頭來,看著李白說:「是呀!這鐵杵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李白聽了老太太這一段話,忽然明白了。他想:「讀書不就跟磨繡花針一樣嗎?我為什麼不好好的用功呢?」從此以後,他不再逃學了,而且立志要好好讀書,後來成為一位有名的詩人。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