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 xiongxm 周二, 09/11/2018 - 21:55 

【正見網2018年09月11日】

澀澤榮一(注1)熟讀儒家四書五經, 但他唯獨選定《論語》,每天必讀,獨奉孔子為師,是因為《論語》來自孔子與弟子們在紛亂而實際的社會生活中碰到具體問題時的問答,非常實用精煉,每一句話,皆可直接指導人處理碰到的難題和困惑,直奔實質,可修身,可持家,可治國,當然更可以指導現代經營和工作,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身份職業,跨越古今,皆可讀用。直到今天,依舊讓日本當代企業家們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藉助澀澤榮一留下的直接解讀《論語》的部分講義,親自走入這本千古經典,重拾祖先的智慧。

因此從這一期開始,我們直接走入《論語》,看看這位商界巨人,如何解讀《論語》、活用聖人的智慧、指導自己的人生。

正見網欄目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一)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一) wenyi 周一, 09/10/2018 - 02:08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0日】

澀澤榮一(注1)熟讀儒家四書五經, 但他唯獨選定《論語》,每天必讀,獨奉孔子為師,是因為《論語》來自孔子與弟子們在紛亂而實際的社會生活中碰到具體問題時的問答,非常實用精煉,每一句話,皆可直接指導人處理碰到的難題和困惑,直奔實質,可修身,可持家,可治國,當然更可以指導現代經營和工作,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身份職業,跨越古今,皆可讀用。直到今天,依舊讓日本當代企業家們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藉助澀澤榮一留下的直接解讀《論語》的部分講義,親自走入這本千古經典,重拾祖先的智慧。

因此從這一期開始,我們直接走入《論語》,看看這位商界巨人,如何解讀《論語》、活用聖人的智慧、指導自己的人生。

孔子開篇傳授「快樂人生」

今天的人提起孔子,估計只有四個字:敬而遠之。覺得深奧難懂,離我們的現代生活十分遙遠,只有搞學術研究的人才會去觸碰。但澀澤榮一卻告訴大家,沒有比孔子的教導更加接近人的實際生活,更加實用快樂的智慧了,每一句都可以立即運用,馬上見效。

這並非澀澤榮一的標新立異,而是千真萬確的。如果孔子還活在世上,一定會把澀澤榮一當作得意門生,等同春秋時代,陪他周遊列國的悟性最好的弟子之一。為甚麼呢? 因為他懂得了人生最大的樂趣在哪裡,學習學出了快樂,是最高境界,這也是孔子開篇的教誨。不信請看《論語》的開卷頭三句。

【論語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一》)

這三句話,估計誰都讀過,但是誰都沒有讀懂。我們讀完了,也沒有任何感覺,不知道為甚麼開篇孔子要說這三句話,或者說孔子的弟子們,在整理孔子的話時,為何要把這三句話擺在最開頭。而且這三句話,好像沒有相互關聯。

這三句話,不僅意思相關,而且開宗明義,讀不懂這三句話,整部《論語》就無法真正讀懂。既然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整理的書籍,他們必然十分了解師父教育的用意,不可能把毫無意義的話,擺在最前面。我們今天看不懂,實際上是把學習兩個字的意義弄錯了,把今天的學習當成了孔子說的學習了。因此才會覺得,學習有何快樂呢?整天看書學知識,學完還要記住,每天學校裡老師講解各科知識,回家還要做作業,周末為了考試成績,還要讀各種輔導班,從小學讀到大學,為了成績和將來的學位學歷,讀書讀的苦不堪言,成了學生最大的負擔和痛苦,哪裡會有什麼樂趣可言呢?所以誰要說學習是快樂的事情,誰要再讓他看古書,讀經典,那一定十分牴觸。其實是誤解了孔子所說的學習了。

澀澤榮一在他的解讀《論語》的講義中,首先闡述的就是這三句話的重要性和學習的實質。他告訴大家,孔子首先告訴弟子,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要做到不斷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當老師的教導變成自己的實際學問,能靈活運用來解決各種人生難題時,才算真正獲得人生的快樂。

這三句話,變成澀澤最高智慧

他說,孔子的這三句話,是他一生中實踐過的切身體悟到的最高智慧。是人生處世,最重要的教誨。看似毫無關聯,實則緊密相關。

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是在教導弟子,每天學做人的學問,懂得道理後,就要付諸實踐,把學到的道理,當作指導,天天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反覆運用,練習,體悟,真正理解了所學的含義,才能成為自己的學問,那樣一來,活學活用,物我一體,達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境界,解除人生煩惱,人生豈不快樂。

而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指的是,人明白一個道理了,懂得在生活中碰到困惑時,具體運用了,解決問題了之後,非常開心,真想趕緊會會同門的學友,暢談心得,彼此交流,切磋琢磨,正所謂千古最難覓知音,如果這時候,有朋友自遠方尋訪而來,成為知音,相互學習,共同昇華,並立下君子的大志,將來要弘揚學問,弘揚善行,將師父的教導切實地傳揚給周圍的人,傳給更多的朋友,試想,人生還有比這更快樂的事嗎?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講的是既然從師父那裡,習得了屬於自己體悟出的學問,又擁有志同道合的君子之交,有了未來的行善天下的大志,就要毫不動搖地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個過程必然不會順利,很多人也許對你的學問和做人的教導,根本不屑一顧,不認同你的觀點,理解不了你的善意和高尚的行為,甚至嘲笑你,那也不必生氣,即使踐行大志的過程,無人認同和支持,也能一笑了之,不怨天尤人,這不正是君子的修養嗎?

許多人,讀孔子的書籍,就像學術研究,高高在上地,好像無所不知地樣子,拿出來隨便討論兩句,議論一下其所謂現實價值,就完事了,然後束之高閣,這種評論家的態度,實在是不嚴肅,根本不是在學習《論語》,也不可能讀懂孔子的智慧。非常遺憾。

學與習,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

以上就是澀澤榮一對這開頭三句話的理解,可以說非常到位。所以,他終身受益。他很明白,孔子說的學和習,是兩個分開的,根本不同的概念。

從老師那裡,學的是做人的道理,而學完後,才是習,自己回家天天實習,反覆用老師教導的道理對照自己的言行,親身實踐,實際做到了,才是真正的「學而時習之」,習絕對不是指今天的複習知識,記住了好應付考試。比如孝敬父母,你要去實際做到,在日常起居碰到各種問題和矛盾時,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具體去做,每個人家庭不同,父母性格不同,具體問題和煩惱不同,如何理解孝敬的含義,如何對待,每個人都不會一樣。體悟的就不同,境界也不同。所以每個人都要反覆實踐、練習,遇到問題,要思考,對照老師的話,靈活運用,不懂就請教老師,為你解惑,然後再實踐,不停地學而習,不停地昇華。此為學和習的真實含義,孔子對學習的真正教導,絕對不是今天的知識的灌輸,為了成績的死讀書。

要想讀懂孔子的話,就要將孔子視作師父,而非隨便地評論,極為不嚴肅地像評論家那樣去評論,好像自己什麼都懂的樣子,搬出一堆現代哲學名詞,卻連基本的在家孝敬父母,懂得基本的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談何學術呢?孔子的學問,不是用來學術研究的,而是用來指導自己做人的,所以一旦開始讀《論語》就必須聽老師的話,開始運用它修正自己的言行。

孔子在開卷就告訴人,反覆實踐,成為君子,才是人生最大的樂趣。君子,是做學問最後的目標,達到這一境界,必然平和無畏,不迷航向。這實際就是孔子一生的寫照,無論當時的人是否理解他的大志,如何受挫,他一生不悔不怨,德化天下,成為萬世師表,偉大的聖人。所以澀澤榮一將這三句話當成他最根本智慧,一生讀《論語》,一生堅守用道義指導經營,實踐出儒商的風範,完成經濟領域的君子之志,對商界弘揚救濟社會的君子的價值觀,使《論語》成為日本經濟界的宗旨,國力的根基。

注1:澀澤榮一,1840年生,1931年去世。被譽為日本資本經濟之父,企業界之父,商界之父。詳情見上部系列文章《日本經濟之父「澀澤榮一」 獨奉孔子為師》的第一篇。他終身追隨孔子的教導建立起500多家企業。畢生心得融進他的著述《論語與算盤》。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二)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二) wenyi 周二, 09/11/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1日】

前邊講到,孔子《論語》開頭的三句話,被澀澤榮一認為那是他終身奉行的最高智慧。「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講的就是人學習如何成為仁德的君子,進而朋友來訪志同道合,相互切磋,都是無比快樂的事情,即使別人不能理解自己,也無怨無恨堅守信念和志向。這就是真正的君子。

所以說「學」指的是學習君子的仁德,然後再不斷地在生活中社會中面對具體發生的事情,進行反覆「練習」、實踐,這才是學和習的真正含義。也就是說按照師父的教導去反覆實踐,昇華自己的修養,才是孔子講的學習的真正意義。人生獲得真正快樂的原因。

很多人讀到這個觀點,會感到相當意外,原來,孔子說的學和習不是現代教育說的為了知識的掌握而進行的反覆記憶,或者技能上的練習,這個雖然在古代也是學習的項目之一,但不是孔子在《論語》中強調的重點。孔子的教導,重在仁德,這是孔子教育的核心,也是學習的重點。

如果大家還是感到難以置信。那麼就請看接下來的兩段話,雖然大家可能覺得較難讀懂,其實相互之間意思緊密聯繫,一旦明白,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學習真的指的是學習君子的修養啊。

論語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孝悌的實質是仁

以上的第一段,是孔子弟子叫做有子的人,說的話。古代對聖人賢人的男子,尊稱為「子」, (凡是僅僅一個「子」字開頭說的話,都是指孔子說的)有子儘管是孔子的弟子,但是都被後世弟子認為是深切領悟孔子教導的高徒,同樣被尊稱為子,所以,這裡凡是帶子字稱呼的,都被視為孔子的高徒,是賢德者。這裡的兩段話,證實了什麼是孔子教導的核心,何為真正的學問,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段,以前講過了,澀澤榮一正是看到有子的這一段話,懂得如何用人,如何在經營上,選擇人才。也就是說,他明白了人在家懂得孝悌之理來對待家人,必然會是個懂得照顧別人的人,會是個懂得擔負責任,不會犯上作亂,懂得付出,踏實工作的人,在家善待家人的人,必會懂得善待員工敬重上司,為人忠義盡責。這些最重要。他最看重的人才,首先是這一點。這樣的人才值得信任。所以,他懂得從中悟到這一點,運用到人才的選擇上。

其實這一段,是接著孔子開頭那三句話說的。孔子講明了學習的實質和快樂是明白如何成為無怨無恨、堅守仁德信念的君子這一道理後,他的弟子有子,馬上說出自己的領悟:懂得孝悌做人的人,不太可能犯上,那樣的人很少見,而不犯上卻會給國家作亂的,就更是不可能了,所以,君子要務本,要從根本上做人,懂得了根本,才會有筆直的道路,毫不動搖,毫不煩惱地,快樂地走完自己的人生。而這個仁德的根本,他認為就是孝悌。

這就是有子理解的君子的學習。他前邊講的是孝悌的作用,人在家孝悌,必然對社會有好處,對人有好處,非常重要,用以論證孝悌是君子之本,是仁德之本。是學習的首要任務。就是說,他在進一步具體闡述孔子說的學習成為君子的辦法,就是首先務本,孝悌就是本,所以從孝悌開始學習君子的仁德,對父母和兄長的付出、敬重謂之孝悌,便是首先要做到的仁德的基本。所有的話,最後落在「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強調的就是仁中孝悌的重要。也意味著,孝悌的實質是仁,是仁的具體表現之一,君子只要從這點出發,一切都會順暢。

所以,為人,懂得孝悌,就能懂得恭敬、謙讓、為人付出,出到社會,必然受人歡迎,「本立而道生」,如何會無路可走呢?無路可走的人,是因為自命不凡,因才高而不恭,待人傲慢所致。這裡不僅讓人悟到如何選擇人才,也能讓人懂得如何順利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可以說,有子在論述仁的重要,仁是君子學習的核心,但是給出了具體的辦法——從孝悌著手。此為有子對仁的實際領悟。是他自己實踐得出的心得,證明孔子的仁的教導,已經被他變成自己實踐出來的運用在孝悌方面的學問。做到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他必然感到十分快樂,自己就是這樣做的,領悟出了孝悌的重要。

君子的反面是小人

孔子接著回答「巧言令色,鮮矣仁!」就算是肯定了有子的領悟。又從反面論證和補充有子的話。我們看最後還是「仁」字結束。

擅長拍馬奉承,以言語取勝的,會說各種好聽話的、專為取悅人的,很多都是自私的,為自己打算,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而用心的,這些人的出發點非常自私,擅長投機取巧,不會為了他人而用心,所以,孔子說,這樣的人,表面看似和顏悅色,其實內在很少有真正仁德的人,不可相信。是與懂得肩負責任和義務、懂得付出、踏實修正自己的謙恭君子完全不同的小人。孔子把與君子對立的小人的形像刻畫的十分深刻。就用四個字——巧言令色,就道盡了這樣的人不可取,不能用,技術再高,才能再好,都只會誤國殃民。

這兩段話,師徒的對答,都緊扣仁的理解,具體的針對現實中典型的仁和不仁的兩大行為表現,在闡述仁德的重要。這就是做學問,成為君子的核心,學習的核心,每時每刻,遇到問題,師徒都在討論如何修行仁德。只是具體問題不同、表現不同、角度不同,所以具體內容不同罷了。

澀澤:仁是孔子的靈魂

在澀澤榮一的論語講義中,關於「巧言令色,鮮矣仁!」他特彆強調整部《論語》,「仁這一個字,是孔子的靈魂和生命。是論語二十篇的血液。如果將這個仁字從中抽掉,所有的教導就如同胡椒去掉了辣味。孔子可以說為了仁而奉獻了一生,從追求仁德開始,一直實踐到生命的最後。孔子的精神骨髓就在於仁,仁是倫理的基本核心,也是為政的核心,將仁視作政治的根本。提倡王道。」

所以,他學習《論語》,懂得看根本,看懂了孔子是在從各種方面教導人要以仁德為核心做人,不管你是在家,還是從政。他於是領悟,今天的商業也要以仁為核心。巧言令色,沒有誠意,虛偽狡猾之徒,如何能搞好經濟?為個人私利,不顧別人死活,產品粗製濫造,違約欺詐橫行,何談信義,如何經營富國。守信,有誠意,不就是為了他人著想,不傷害他人的利益嗎?不就是仁德的具體表現嗎?所以,他一生奉行孔子教導,以仁字經營商業。

《論語》的開卷「學而」篇幾乎都在講君子的仁德,他的領悟非常正確。往下再學幾段,很快就會看到弟子對學問的定義。

(待續)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三)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三) wenyi 周四, 09/13/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3日】

孔子在《論語》中,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開筆,這句話的含義如果理解成今天的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然後不斷複習,那就大錯特錯了,多少人因此認為,讀書學習令人疲憊不堪,談何樂趣。因而對孔子的教誨不以為然,生生把祖先的智慧棄之不用,實在可惜。

因此有必要好好弄明白,孔子所說的學習,到底學的是什麼?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學習。「吾日三省吾身」、出「修身治國」智慧的高徒曾子,會給出最高的參照。

澀澤成就大業  悟仁為智  一生快樂
 
上次講到,澀澤榮一理解的十分到位,他知道孔子一生的教導,無論講了多少,涉及到多少內容和問題,都不過圍繞一個仁字。他認為,孔子讓人學習君子的仁德,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此為學,因為有修養,能有大志,人生必然心中有數,不會迷航動搖,因此獲得人生的快樂,認為仁是最高智慧。孔子所說的仁,被他運用到經濟領域的經營當中,反覆實踐,此為習。因此獲得日本經濟之父的榮譽與成就,這就是活生生的實踐,將孔子說的仁德學完後,在日常行為中天天實踐,終成大器,成就一代儒商的智慧。這樣的人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才有的真正的快樂人生。

若想擁有這樣的快樂,那就隨著孔子的《論語》,繼續讀下去,先把孔子的教導學到手,然後跟澀澤榮一一樣,不斷實踐,練習,成為各自行業中的君子。

孔子開卷三句話,勸人好好學習,成為君子,獲得人生的快樂,可謂用心良苦,而他的高徒有子,馬上具體展開對孔子教導的理解和領悟,圍繞仁字,來討論。認為君子應該務本,而孝悌是為仁之本。而孔子也以君子的反面典型「巧言令色,鮮矣仁」來肯定弟子的領悟,的確,在家中侍奉父母兄長,親歷親為的付出,才是君子的基本,巧言令色之徒,只會為了達到個人私利的目的,表面和顏悅色,很少有仁心誠意去善待別人。

可以說,句句不離仁字。句句都在提醒人,《論語》從開頭一直到最後,都在講仁德。都是在讓人學習仁德。別看《論語》一句一句,看似隨意的師徒之間的問答,其實內容緊密相關,先後有序。

曾子:一日三省   留下治國智慧

今天就來看接下來曾子說的話。他就是著述《大學》(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作者,領悟和總結孔子的教導後,留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經典智慧的賢人。被後世尊為宗聖,可謂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那麼,他又是如何領悟孔子說的如何「學而時習之」的呢?

論語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話可謂人人皆知,人們只知道從中學習曾子的自省,卻不知道為何曾子要這樣做。其實他是繼前邊有子對仁德的理解,從自己的另一個角度,理解孔子對仁的教導,對學習的認識。

這都是師徒之間的對學問的探討,看到有子對師父闡述君子要從孝悌開始學習君子的仁德,曾子也從自己的角度,說道,「我每天三次內省自己行為:為他人(可理解為對君王),是否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也就是不夠忠心;與朋友交往,言行是否有不誠信的地方;師父傳給我們的學問,是否只顧向別人宣揚,卻沒有好好對照自己的言行反覆實踐呢?」

這就是曾子繼有子之後,對孔子說的話,也就是他對學習的認識。意思是告訴孔子,他在很認真地聽從師父的教導,每天都在認真學習,三次也可以理解為多次,每天都這樣堅持著,在具體碰到的一切事情中,面對所有的不同關係的人,都在努力按照孔子的話,反覆對照自己的言行,是否做到了,是否學而不習,沒有將老師所傳的教導進行日常實踐。

可見,他跟有子一樣,也在具體運用於生活,只不過,他側重於家庭之外的社會關係,對君主和朋友等人如何實踐孔子所說的仁德。是看到有子講了君子要從家庭的孝悌開始學習仁德之後,進一步講了出到社會該如何做人的理解。都是在講如何實踐,如何實實在在地運用孔子的教導在具體實踐,兩個弟子,兩位高徒,都在強調,實踐的重要,並且是實踐仁德的重要。核心都是圍繞孔子一開始的教導,也就是開卷那頭三句話而展開的。

這就意味著,弟子們都理解了孔子在說什麼,理解學的是什麼,學的是君子的修養,仁德是核心,並且要實際實踐,方是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的真正含義。原本這本論語,就是這樣嚴密地被整理下來的,十分有序的,沒有一句是隨便記錄的,可惜,沒有幾個人能領悟到此書的用意和真諦。因此真正能讀懂孔子的人,後世就非常少,人們漸漸地把學習知識,炫耀文筆等外在的技術知識,文學技巧當作要務,真的是本末倒置。

曾子之所以成為高徒,能寫下教人如何為政治國的儒家經典《大學》,就在於他把握住了孔子最實質的教導,反覆實踐。而不是將師父的教導當成知識,流於僅僅知道就行了。所以,反覆實踐,就是反覆提高修養的過程,必然成就大器,領悟自己獨到的學問,在治國上擁有了來自孔子但深深融入實踐的真正屬於自己個人的可以靈活掌握的智慧。

三省之中  最後一句是關鍵  是結論

所以他的三省,頭兩次的對君王,對朋友的內省,是具體說自己如何實踐仁德的,如何針對不同的人,理解仁德的意義的,對君要忠心,對朋友講誠信,這就是他對仁德的具體展現和理解。第三次內省,才是結論,也就是說那句「傳不習乎?」才是他這樣做的緣由。他是在告訴孔子,自己是為了好好聽從師父教導,努力做到「學而時習之」在每天這樣實踐。認真遵從孔子的教導,做到了真正的學習。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向老師匯報自己是如何學習的,學得如何,是否理解了,是否做到了。

這兩個弟子,前邊的有子,和今天的曾子,都是學習高手,一個側重家庭,一個講了社會,一個內,一個外,都在圍繞孔子的學習二字在具體展開如何成為君子的各自領悟,而曾子更是重在強調實踐,也就是習的部分。所以他的最後一句話,落在習這個字上。他一生以傳孔子的學問為己任,領悟至深,關鍵就在這個習字。而澀澤榮一最聰明的地方,就是看到了這一點。

那麼近代的澀澤榮一又是如何具體領悟曾子的話的呢?我們下次接著說。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四)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四) wenyi 周五, 09/14/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4日】

上次講到,曾子從對君對朋友,也就是從對社會、對家庭外的人如何做人,如何一日三次內省自己的言行,來論述自己對孔子所教的達到君子仁德的理解和實踐,是繼有子之後的另一個角度對「學而時習之」的領悟。

也就是說,我們反覆強調,有子與曾子,論述的學,指的是學習做人的道理,以仁為核心。而習,指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一言一行都要實踐學到的仁德,提高修養。那麼,澀澤榮一對曾子的話,又是如何理解,如何運用的呢?

澀澤榮一的「三省」實踐法

澀澤榮一在其講義中,這樣寫道:「曾子的這句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是講自己日常修行的功夫:『我每天不敢懈怠地,多次回頭反省觀察自己的言行。為他人做事,考慮事情,是否不夠努力,有無不足之處;和朋友交往,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誠實的地方呢?還有,從老師那裡學到的做人的道理和學問,是否沒有好好反覆讀反覆實行呢?』」

「曾子的這句話最是深得我心,雖然我說不上每天能夠做到多次內省,但每天就寢,躺在床上的時候,必會對當天所作過的事,或者接待人時所說過的話,進行回想:為人做事,是否忠實;對朋友是否做到信義;對孔子的教導訓誡,是否有背離之處。每天這樣反省考察自己的言行。如果夜裡沒做此事,我就會在第二天早上,對昨日的行為,進行反省檢查。我對於自己的家人,也是努力這樣做的,然而現在的人,看起來好像極少能夠這樣用心待人的。」

「為人謀事盡心忠實,對朋友講信義,能夠實踐孔子的仁道,必然不會招來怨恨,農工商的實業家也一定能夠繁榮家業。而政治家,就會受到國民的尊敬。我之所以對那些來訪求見的人,能夠做到不分彼此,不分身份地親自面見,不怕見笑地真誠道出自己內心的愚見,就是為了想要儘可能多一些地親自實踐曾子的這句話。」

「按照曾子的話去真正實踐的話,就會注意不再犯下同樣的過失,必然在這一點上有效果,不僅如此,這樣每天不斷回憶的過程,就會讓自己的記憶力得到鍛鍊,發生過的事會次序井然地牢牢記在腦中,變得一目了然,思路清晰,不容易忘事。因此,我特別想向今天的年輕人推薦曾子的做法,每天真正地去實踐三省。」

三省吾身  誰做到誰成功

從澀澤榮一的講義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他非常明白學就是學習如何做君子,講仁德的道理,所以,他對曾子「三省吾身」的解讀,正是實質,告訴大家,哪怕一天只有一次,每天結束後,就寢時這三方面的內省做到了,就能出效果,會使人受益良多。不斷地修正自身的錯誤,不斷地達到修養的提高,就是孔子說的,對仁德的實踐,就能做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獲得人生的智慧和快樂。既修正自己,避免禍端的怨恨,甚至得到尊敬,又能鍛鍊記憶力,從任何角度講,都是百利無一害的。

可見,澀澤榮一不僅學了曾子的三省的道理,不僅僅停留在知道了這個道理,以及每天都在反覆讀書,看似像我們今天的所謂學習複習,其實他是真的懂得了何為真正的學習。讀書複習,為的是不要忘記老師的教導,為的是對照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不足。世上讀了孔子《論語》的不知有多少人,而真正懂得其真意的,能夠終身實踐的,卻不多。

可見,沒有每天的實踐,就不會有澀澤榮一的成就。他能夠獲得日本資本經濟之父、實業界之父,商界之父等榮譽,獲得整個國家的尊敬,靠的就是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並借鑑曾子的三省的具體做法來實踐而自然達到的。

也就是說,不管你學了多少做人的道理,背下多少經書古籍,如果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不去對照自己的言行不斷修正不足,是不會獲得智慧,獲得領悟後的快樂而堅定地走向自己設定的志向,最後獲得成功的。

古有曾子聽懂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話,每天以三省的方式快樂地實踐仁德,獲得宗聖的尊稱,著述《大學》,留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留下千古美名,而近代則有澀澤榮一,遵從孔子教導,繼承曾子的做法,同樣實踐出巨大成就,被後人尊敬。

那麼到了今日,要想成為當世的風流人物,不讀祖先的經典,不知實踐孔子的仁德,不知快樂與成功的要訣,豈非莫大的損失。讓我們也從今天開始,每天夜裡回憶自己一天的言行,快樂地三省,修正不足,活出屬於自己的智慧、快樂與堅定吧。

既然以前有子講完自己對君子學習的領悟為「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後,孔子就馬上給予回答,點明巧言令色,光說好聽話的人,正好與仁德相反,提醒有子要注意,那麼,曾子講完三省的實踐,孔子是否有反應,是否也對曾子給出了具體的教導呢?答案是肯定的。

(待續)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五)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五) wenyi 周六, 09/15/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5日】

上期說到,曾子既然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來向孔子匯報自己是如何具體實踐君子的仁德修養的,那麼接下來必然是孔子對曾子這句話的回答。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孔子聽完兩位弟子的各自領悟和不同做法後,給出了一個總結。我們來看孔子是如何教導兩位弟子的。

《論語》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教導曾子:仁愛為治國之本

以上孔子的這兩句話,都是孔子聽完曾子的每天三省自身的話之後,緊接著說出的話。澀澤榮一在他的講義中,沒有針對第一句進行解讀,也許跟他當年並未明確用《論語》指導從政有關,他只是經商後,才正式下定決心要運用《論語》來指導他從事商業,建立資本經濟。所以,他的解讀,主要針對他認為的可以指導商業的內容。

而孔子的第一句話,內容直接針對治國。也許對於今天的人來說,覺得不太符合實際,今天的人也不是古代的生活了,也不會有機會去治理諸侯國了,所以感到沒有實際意義。也許正因為這樣,澀澤榮一才略過不講,擔心沒有針對性,無法很好地被人理解吧。其實不然。

孔子的這句話,其實是針對曾子說的,既然曾子說了自己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的言行,而且說的主要是工作以及社會交往方面的事情,也就是家庭以外的事情,當然以政事為首。在古代,商業不被認為是主要的工作,它只是管理百姓、治理國家的工作中,被涉及的其中一部分。而引導百姓務農,不失時節,才是管理好國家,輔助好國君的要務,才是當時人們認為的最主要的君子從政的本分,孔子必然針對當時的需要來教導曾子如何從事社會的工作。既然曾子主要講的是家庭以外的社會工作,那麼孔子當然明白,這個弟子的志向主要在於治國,所以孔子就針對這個弟子,首先講了治國的要點。

孔子說:「領導和管理擁有千兩車的大國家,要有敬業精神,要恭敬認真地對待所做的事情,還要誠實守信,才能讓國君和百姓都信賴自己,把事情放心地交給自己,這樣才能輔助國君管好國家,讓國君和百姓都能安心。能夠忠心、守信地為國君和百姓謀事,這樣還不夠,管理國家,經常要想到仁愛地對待百姓才行,要懂得節省民力,珍惜財物,愛護百姓。使用百姓的時候,要懂得不要耽誤農事,按照合適的時節來徵用民力。」

這就是孔子第一句話的含義。主要針對治國,最後扣緊仁愛來講,還是回到仁德的結論,讓曾子莫要忘記,君子以仁愛為本。忠實盡力也好,守信也好,都要本著仁愛之心。這也就是孔子一生的核心教導,無論是治國,還是管家,抑或是交友,也不管從仁中分化出多少其他的概念,都會回到這個根本。這些話,對於今天的公司高級管理人,還是很有啟發的。有敬業精神,輔助上司,同時愛護員工,珍惜財物,懂得節儉,道理是一樣的。

孔子同時教導兩位弟子

第二句,則是孔子同時對兩位弟子的教導。也就是說,孔子分別回答了有子和曾子的話後,來了一個總結,把這兩位弟子的話結合在一起,給出了指導。他的第二句是說:「作為弟子,你們要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和長輩,出到社會,要友愛朋友,就像在家對待兄弟一樣。做事謹慎,恭敬,誠實守信,廣泛地珍愛天下所有的人,親近有仁德的君子、賢人,向他們學習做人的道理。不斷修正自己,提高修養。如果做完這些,還有餘力,就可以學習文學等其他文藝方面的知識了。」

很顯然,孔子是結合弟子有子說的「在家孝悌是君子為仁之本」的說法,以及曾子的在外要「忠信」的說法,把兩個弟子的說法合在一起,完整地教導弟子們,內外都要注重,不可偏向某一方。並且最後還是落在仁愛的主旨上。前邊的孝悌,謹信,都是對內對外不同的具體做法,最後歸為「泛愛眾,親近仁德之人」。讓弟子做到孝悌謹信,認為這些是仁德的表現,行為上要真正去實踐,之後,有餘力,才去學習文學等文藝方面的知識或者技能。

學到這裡的每一句,都以仁愛為結論,都要求要行為上做到,說的都是孔子開頭講的三句話。都是為了論述如何「學而時習之」,如何成為仁德的君子。

從這幾句話就會明白,孔子對於是否讀過書,是否會寫文章,是否有文學藝術的才能,並不看成是第一重要的,因此,我才說,孔子說的學習,是指學習做人的正理,不管你的道理是否來自書本,都不要緊,只要你親近的是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道理,受到良好的影響,然後在家在外都能踐行,懂得愛惜別人,你就學到了君子的本質了。

所以,孔子開頭的「學而時習之」,本質上絕非現在人們認為的讀書學習,讀書不過是其中一個懂得做人道理的方法。當然包括在內。但是孔子說的,是來自各種途徑的仁德的學習。學的是做人的道理,練習的,還是做人的道理。所以說古人的教育,核心是道德教育。並非今天的知識教育、技能教育。用今天的教育概念和學習概念你就理解不了儒家的典籍。這才是造成《論語》等儒家經典難懂、或者讀不懂的根本原因。

曾子由孔子的教導悟出《大學》

後來曾子真的根據孔子的教導,悟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懂得修內是根本,修好自己,才能管好家庭,管家就要自己率先對父母行孝道,治國,就要忠心誠信,仁愛地對待君王和百姓,輔助國君治理天下,讓天下太平。可以說是對孔子在這裡的第二句話的領悟和發揮。他因此寫出《大學》,成為儒家四書之一。他的治國智慧,也就成為天下儒生的共同志向,人生的目標。

澀澤榮一對孔子的第一句,沒有留下解讀,那麼是否對孔子的第二句話,有解讀呢?我們下期再續。看看他是如何領悟並運用於商界的。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六)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六) wenyi 周日, 09/16/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6日】

前文,講的是孔子回答弟子的兩句話: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兩句的第一句,澀澤榮一沒有給出解讀,但是第二句,卻解讀得十分詳盡。讓人見識到何為真正的「識時務者為俊傑」。

澀澤榮一:踐行實學

澀澤榮一在他的講義中,針對「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是這樣論述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其全部內容,絕對不會流於空談,重視實踐的同時,把重點放在仁德的精神上,因為這是行動的根本動機。讓弟子以實踐為先,學到君子以仁為本的本質後,然後再進行進一步地修飾,讓這個本質的外表顯得更加文雅美觀(更容易彰顯,更容易讓人接受,更好地為民造福),那麼,有了閒暇的時間,就需要學習文學等各種技藝了。

「所有身為人子者,在家的時候,對於父母和年長者,要盡孝,離開家,出到社會的時候,對於親戚先輩,要有尊敬的態度,面對大眾,也要盡心盡力地親切友好地待人,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損害他人,要親近有仁德的君子、賢人,不斷培養自己的德性。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地學到為人之道,才會成為實際的學問。但是,在不斷的實踐當中,如果沒有進一步地、反覆地讀習聖賢的著作,進一步研習學問,並進行不斷修正不足的思考,很容易固步自封,流於自我狹隘的觀念。所以,有餘力的時候,不要忘記讀各種書,除了修養的昇華,還要增加各種知識和技藝。」

這段話的教導,適合於處理所有的人際關係。

「我從青年時代開始,就注重實際學問(實際去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踐的學問),非常討厭架空的豪言壯語。從明治六年,我投身實業界至今,一直堅守這個宗旨來行事。我相信經濟和道德,完全可以結合在一起。絕不是矛盾的關係。遺憾的是,現在的人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來實際地踐行,實在是令人感到惋惜。只因自己無法實際踐行,就隨意地排斥孔子的教導,不能給以接觸和理解,這樣的做法,正如同一個人對於某種食物,還未親自品嘗過,就已經主觀地厭棄了。」

經濟領域  關鍵在於仁德的實踐

我們說過,孔子的兩句話,第一句是孔子對曾子關於忠信方面的回答,第二句則是對有子和曾子這兩位弟子的領悟的總結。有子看重家中的孝悌,而曾子側重對外的忠信。孔子在第二句進行了總結和進一步的指導。希望這兩位弟子能夠相互學習,相互補充,這樣才是完整地學到了君子的修養。將來能更好地處理所有的關係,把心放大到整個人類,而非僅僅限於君王和家族親友。目的是做到擁有無私的仁愛,以德教化天下,使得整個社會太平興盛。目的絕非為了自己的私利。

可見澀澤榮一的解讀,是非常正確的,他認為孔子的教育,沒有一個會流於空談,都是要弟子實際在生活中進行實踐,這樣才是君子的本質,所以,他完全看懂了孔子的教導,強調實際踐行,要不辭辛勞地對內對外孝悌忠信,指的是實際自己要做到,而非拿著標準空談理論,自恃清高地去要求別人,指責別人。可見,他講的實學,絕非今天的技能和專門領域的專業知識的實際運用,而是仁德修養的具體實踐,做人的實踐。對孔子的教導,理解得不僅深刻,而且自己也是在經濟領域中實際這樣做的。

他提到的經濟與道德並不矛盾,可以想見當年他所處的時代,商人的道德觀念薄弱,他自己也說過,能夠學習儒家經典的,大多為武士中上階層,商人基本流於技能方面的讀寫算,只要能與人溝通,會寫信件,懂得交易和財會,能進行帳務管理,就行了,對於道德的聖賢書,基本不太接觸。而幕府末年,武士階層又極端理解孔子的教導,認為既然要重視道德,就不能染上金錢的味道,以治國為要務,所以武士視經商為下賤的行為。這才造成道德與經濟的脫離。人們於是把這個誤解歸罪於孔子的道德教育。為了糾正人們的誤解,澀澤榮一不僅從新解讀《論語》,並實際運用於經濟領域。獲得成功。

所以他在解讀中,不僅強調「行有餘力」的「行」,行孝悌,行忠信,還增加了一句「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損害他人」,直接提及經濟利益方面的具體領悟。

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真義

說白了,孔子較少論述經濟,道理很簡單,孔子並未生活在商品經濟的時代,而是處於諸侯國混戰,百姓急需太平的時代,大家為了各自的私利不顧百姓的死活,這才是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人心不正,道義不再,只見私利,就會人人為敵,所以孔子希望弟子們以德為本,以無私的心態輔佐君王,匡正國家和社會。因此重點講了孝悌與治國。並非看不起商人。否則,哪來的泛愛眾之說呢。

如果,孔子生活在商品經濟的時代,他一樣會教導弟子們經商要講信用,要有敬業精神。也許其重點論述的對曾子的關於忠信的回答,就不是如何治國了,如何管理千乘之國了,而是如何經營講誠信了,如何不能欺詐他人、看重私利了。所以,澀澤補充的那句話「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損害他人」正是其實際將仁德運用於具體所處時代的最好的心得之一。

澀澤榮一不會讀死書,懂得變通,但變通的是具體工作內容,也就是資本經濟管理方式,經營方式的不同,但是駕馭這些不同經營方式和工作的,永遠不變的,還是仁德。這才是真正的「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真義。他不愧為兩千多年後,孔子在經濟領域悟性最好、懂得靈活實踐的得意門生。只可惜,孔子不能像對待曾子那樣,親自為他進行回答和指導了。

在經濟領域踐行君子的仁德,與在治國中,政事中,或者家庭中,踐行仁德,並無本質的區別,不過是具體事情不同罷了。不同領域,需要不同技能和知識,當然也需要學習掌握,但是仁德在任何領域,任何時代,都是技能和各種知識得以善用而非惡用的主導和關鍵。當然不存在任何矛盾。經濟與道德當然不矛盾,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古今中外,各種時代的衰敗,都在於道德下滑,如果因日本幕府末年的敗落,因中國古代各朝末年的敗落而把罪過歸到孔子身上,批判孔子,那就太過荒謬了。

相反,誰能按照孔子教導來從事任何一種職業,誰就能出智慧,獲得巨大的成就,澀澤榮一就是在資本經濟時代懂得識時務,勇於實踐仁德的俊傑。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七)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七) wenyi 周一, 09/17/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7日】

孔子以兩句話總結和指導有子和曾子後,弟子子夏接著說了一句話,得出對學問的本質上的理解,等於替代孔子講明學問的基本概念。看完這句話,人們必然恍然大悟,何為孔子指的真正的學問。

子夏原話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段話除了「賢賢易色」,估計剩下的全能看懂。我們先不理會那句「賢賢易色」,只看後邊的話,說的大意就是:侍奉父母,能盡心盡力;侍奉君王,能全身心地付出,也就是一心一意地忠誠地為君王治理國家,出謀劃策;與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說出的約定,一定兌現。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即使未曾讀書,我子夏一定要稱讚此人是個有學問的人了。

那麼賢賢易色,又是何意呢?我們不必急於解讀。任何的文章,都會有一個文脈,聯繫上下文,會認識得比較合理,也就不覺得太難了。那麼我們一起先看看子夏對學問的理解,他為何會有這樣的結論,他理解得到底對不對。真的只要能做到在家孝悌,在外忠信,沒有上過學,讀過書,也是有學問的人了嗎?學問真的如此簡單?

讓我們把前邊學過的七段,孔子與弟子們的對答內容,簡單地理清它們的來龍去脈。

《論語》開篇頭七段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第一段是核心

以上這師徒四人的對答,如同今天的學術討論,非常自由,弟子們各抒己見。
    
很顯然,這些對答,是以孔子的三句話作為開頭的。我們說過,《論語》是後世弟子們將孔子與其弟子們的言行記錄下來而成的書籍。若非真正理解了孔子的教導,根本無法整理,也就是說,不僅要整理孔子的思想,保持原話的狀態和真意,其內容還必定非常嚴謹有序。也就是文脈清晰。絕不可能是隨意拼湊而成的。

《論語》以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開頭,並以「學而第一」定為篇名,並非像人們認識的,簡單地取頭兩個字。而是因為,孔子一生在推行仁德的君子修養,教育就是為了品德的教育,阻止人性的墮落,維護人的善念。弟子們非常清楚孔子一生就在講仁德,講君子的為人,所以他們認為,這三句話,是孔子教導弟子們為何要學習的思想核心,開宗明義講出讀書做學問的本質和重要性。

也就是說,開篇就在勸人,我們要學習如何做人的學問,並在日常實踐中真正做到,這就是讀書做學問的目的,為的是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有修養的仁德君子。所以不停地學習實踐 ,就會不停地昇華自己的修養與見識,有道者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前來與你相會切磋,人生必然快意,當然即使碰到別人,與你意見不同,無法理解你,也能尊重對方,不加責備和憤恨,那不就是一個有仁德的君子了嗎?讀書的目的不就是這個嗎?哪裡有半點求取功名利祿的東西呢?

這三句孔子的話,道明了學習的方法、作用和目的,要學習做人的正理(學問的內容),然後實踐(此為方法),然後獲得修養和快樂,贏得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生不會寂寞孤單,並有了人生目標和方向,對不如意的事,不能理解你的人,也能有寬容博大的胸懷,一笑了之,不加責備怨恨,這就是做學問的目的和作用。接著,三個弟子展開討論,孔子從中解答指導,最後子夏點明學問的真意。

第二段以孝悌論仁德

學習是為了明理,明白做人的仁德之理,成為君子。這永遠都是孔子教育的核心。弟子們當然早已熟知。只不過在《論語》,因為保持原話,沒能直接說孔子一直在教弟子如何做到仁德。但是看完弟子的反應就明白了。

估計某一天,幾位弟子正在聽孔子的教導,聽完孔子這三句話後,有子馬上發表見解,匯報自己對實踐君子仁德的領悟。認為在家能做到孝悌,是君子為仁之本,為甚麼呢?因為,能做到孝悌的人,必能尊敬長者,懂得關懷他人,勤懇為他人付出,態度謙恭不傲慢,不太可能犯上作亂,社會必然安定。

這就是第二段的大意。只不過,有子把論述孝悌是君子為仁之本的結論放在最後,把不好犯上作亂的原因,是孝悌的作用,放在前邊罷了。我們看到,有子的回答,核心就是對學習仁德的理解,認為孔子既然講到學而時習之,那就是學習仁德,那麼自己就是這樣理解的,孝悌首先要做到,這是成為仁德君子的最根本的途徑。

所以第三段孔子接著弟子的話,肯定了他,並從反面告訴弟子,巧言令色的人,只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而用心,必然會說各種好聽的話,看似和顏悅色,實乃諂媚之舉,很少有仁德的。核心還是講仁。

第四、五、六段還是仁德

第四段輪到曾子發表對仁德的理解,他重點講了對君對朋友,也就是對社會,對工作和朋友如何實踐仁德的理解。有子從家庭出發,曾子則從社會論述。講了忠信之道。

孔子深知曾子講的忠,主要針對輔佐君王,要全身心為國家太平而工作,出謀劃策盡心盡力,一片赤誠。所以,第五段,孔子馬上指導他如何治理千乘大國:要敬業守信,節省用度,仁愛百姓,珍惜民力,謹慎做事,不誤農事地使用民力。也就是說,治國也要講仁德,忠誠於自己的事業,言出必行,一心為國,珍愛百姓,就是仁德的具體表現。核心還是講仁德。

所以,接著孔子把有子的孝悌與曾子的忠信合在一起,講了第六段的話,啟發兩者缺一不可,對家對社會都是重要的都要講君子的仁德,這才完整。並強調行,也就是親歷親為的實踐的重要,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自己真的做到仁德才是第一位的。行有餘力,才去學文。

最後一段得出學問的真義

所以到了子夏,他才直接點題,只要能做到有子的孝悌父母和曾子的忠君、交友守信,那麼即使未曾讀過書,那他也已經是個有學問的人了。也就是已經是個有修養的君子了。達到了孔子讓人學習的目的了。

可見,學問就是如何成為君子、成為有仁德的人的正理。是做好人的學問。只要你明白何為仁德,並加以實踐,不管你的這些道理從哪裡得來,是否有老師教導,你都是有學問的人了。子夏幫助大家明白了讀書做學問的目標和本質。

這七段師生的對答,從不同角度緊扣一個仁字並注重實踐,也就是緊扣孔子的「學而時習之」那三句話,核心集中,論點清晰,點出儒學的根本,學問的根本。估計何為賢賢易色,大家已經得出答案,下一期我們回到澀澤榮一對子夏這句話的解讀時,再來詳解。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八)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八) wenyi 周二, 09/18/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8日】

前文留下子夏所說的那句「賢賢易色」沒有解釋。澀澤榮一說,正是子夏的這段話使他讀懂了孔子學問的真諦,敢於在明治前後,商人被人鄙視的時代,下定決心離開政壇,立志投身商界。因此,讓我們一同看完他的解讀後,再來詳談何為「賢賢易色」。

澀澤榮一的解讀

在澀澤榮一解讀《論語》的講義中,他對於子夏的整段話(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是這樣講解的:

子夏說,「假如看一個人的日常行為,發現此人能夠做到敬賢好德如同喜好美色般情不自禁地嚮往和追求;對父母能竭盡全力地侍奉;輔佐君王能抱著忠義之心,將自身奉獻其中;與朋友交往,能以誠信為原則,言出必行。此人雖然謙虛地說自己沒有學問,沒讀過書,我敢斷言,他已經是個擁有學問的人。」為何這樣說呢?因為一個人能夠做到以上的行為,也就等於他已經明白了如何做人的人道,把人該奉行的道義的大致要領,都抓住了。既然此人已懂仁道,不管他是官員,還是農、工、商者,其學問都遠在學者之上,絕非只學不做,流於空談,僅限於所謂的理論研究的學者所能相比的。因此,這樣的人即使未讀書,也是有學問的人。

可見,澀澤榮一認為「賢賢易色」就是指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對賢德的嚮往和喜好,是發自內心的,情不自禁的,如同人見到美色,都會動心一般。也就是說,澀澤榮一對這句話的解釋,跟原先的相差無幾,認為第一個賢,是動詞,「以喜好、嚮往的內心來自覺敬重和追求」的意思,所以,第二個賢,是名詞,是指賢德的人。賢賢就是高興快樂地親近賢德,以他們為榮,樂於向賢德者學習看齊,換句話說,就是以提高修養為樂。而色,指的是美色,美麗女子的容貌,男子為此動心,非常容易,也是很自然的心理,這種喜好,不需要誰去勸導,都會自覺追求和喜歡,要做到這一點,很容易,但是說到要自覺地喜好仁德,就太難做到了。人會為了私慾,不公而爭鬥。說我被人誤解了,受委屈了,還能不生氣,原諒別人,成為這樣的君子,太憋屈了,如何能做到?能心甘情願就很了不起了,還要高高興興地做到,樂於做到,感到十分快樂,如同欣賞眼前的美女一樣,這樣的人,世上能有幾個呢?

顯然,他認為古人對這句話的解釋沒有錯,道理上也是說得通的。所以《紅樓夢》裡才會有寶玉的先生勸他:如果好德能夠像好色那樣自覺,好好讀書,就好了,這才是正途。

另一解釋:改變臉色  端正態度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解釋,認為這個色指的是臉色的意思,要端正態度,慎重恭敬、認真地待人。

那麼哪個理解是對的呢?其實很難下斷言。因為這本書歷史太久遠了,基本沒有完整的時間地點和故事脈絡,只是一句一句的對話而已。為何會說出來此話,也只能根據前後文來推斷。不管是哪種理解,都有道理,都能警醒人把道德看重,至少第一種理解的「喜好賢德,容易到情不自禁,如同喜好美色」,又或者「以喜好賢德,換掉(易有更換的意思)喜好美色」等理解,都能讓人重德輕色。只要能起到勸善的作用,應該都不算錯。

不過,如果僅僅從開頭那七段話來理解,顯然,子夏是接過孔子的話而自然說出來的,色,更像是態度臉色的意思。孔子是總結有子的在家孝悌和曾子的對外忠信後,得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所以,子夏才接著說出了對學問的理解。並以「賢賢易色」作為自己的開頭。

顯然「賢賢」是指好德,親近賢德之人,來自孔子剛說完的「泛愛眾,而親仁」,表示他明白了夫子的教導,是要以賢德的人為榜樣,向他們學習,親近他們,那麼既然要親近有仁德的人,當然要有敬意,表示自己的敬意,就要嚴肅謹慎,非常認真地對待,態度一定要注意,如果隨隨便便,就沒有誠意了。所以,他認為孔子既然讓弟子親近仁德的人,首先就要端正態度,表示敬意,這是學好,重德的基本態度,於是賢賢易色,就可以理解為,親近有德之人,向他們學習做人的道理,改變隨意不恭的態度(孝敬父母、輔佐君王,對待朋友都要如此)。

而後,孔子回答子夏的話裡,沒有提到色字,而是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如果根據孔子的這段回答,子夏的「色」字與孔子的「重」字相對應,解釋為臉色要莊重。也就是說,孔子認為子夏說的賢賢易色是對的,君子講仁德,親近仁德,當然要謹慎,態度要認真嚴肅,對待賢人,父母,君王,朋友,都要態度端正,謹慎恭敬,不可隨意,用現代最能理解的話來理解「君子不重」,就是指君子如果舉止、容顏不莊重,輕慢浮躁,那麼當然就沒有威信,沒有威望,誰也不敢輕易相信或跟隨你了。一個人的臉色如何,基本上就是這個人的態度了,所以,色,應該在此處理解為態度,待人的態度,直譯為臉色更加合理。

明學問真諦  澀澤立志從商  

其實不管哪種理解,只要能起到勸善的作用,就不必深究了。重要的是,澀澤榮一,讀了子夏的話,明白了一個道理:讀書是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孔子講的學問,其核心和關鍵指的是做人的學問,而不是現代理解的知識和技術。只有知識和技術,沒有是非善惡來指導,態度傲慢輕狂,就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還可能可悲地成為險惡用心之徒的工具。

讀了書,或者即使從老師那裡知道了做人的道理,但如果與自己的行為脫節,不能指導自己的人生,只是停留於理論的研究,像是個學說那樣,知道了有這樣的說法就行了,是絕對不會真的把這些道理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的學問的,那就不能算是個有學問的人。而有學問的人也不一定只是讀過書的人,只要能領悟仁德,也就是人道,做人的道德,並切身實踐,不管他懂得的做人的道理來自什麼途徑和方式,都是學問。他認為,這才是孔子所說的學問的實質——學問就是切身實踐的人道(做人的仁德)。

澀澤榮一說,他敢於明治六年離開政界,放棄官位,立下了從商的志向,正是源自子夏的這段話,讓他領悟了學問的實質。商人被人歧視,源於他們無緣讀到孔子的教導,不懂得從商也要重德,一味追逐利益金錢而導致的;而讀過書的人,又無法理解孔子的學問,並不真正用於自己的日常行為,停留於空談,或者當成文學理論來研究,無人懂得只要經商重德,就是君子了,因而讀過書的人,不去經商,以為不經營錢,就是君子,實乃大錯特錯。

為此,他下決心:從今往後,以孔子的《論語》為師,一生無論是自己的生活,還是經商,都要以《論語》來指導。他以經濟的成功來證實孔子的學問是實踐仁德的學問,完全可以讓人成為商界的君子。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九)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九) wenyi 周三, 09/19/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9日】

通過子夏的話,我們明白了真正有學問的人,是指在家能盡孝,對外能做到忠信的人,跟我們今天認識的學問,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那麼孔子聽到子夏的話,又會做何指教呢?讓我們通過澀澤榮一的講義,探明《論語》的真義。

孔子回答子夏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很多人因為對古文感到很難理解,因此只好照搬前人的翻譯,讀完後,似懂非懂,即使背下來,也並不入心,原因就出在,並不真正理解孔子到底為何會說出這樣一段話,致使很多人,學了也不能用它來指導自己的人生,理論與實際,漸漸脫節,使得孔子的話,無法活用於生活,而是變成了擺設,學術上的知識。

其實孔子一生,都是圍繞仁德在講話,都是圍繞如何踐行仁德在教導弟子,為的就是教會人如何做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懂得善待別人的人。他希望通過教育,導正人心,從君王到百姓,都能重德行善,這才是天下獲得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所以讀孔子的話,一定要明白孔子教育的目的。

前邊子夏所說的那句「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正是對孔子教育實質的高度領悟,有學問的人,不一定是聰明絕頂、博聞強記的人,也不一定是上過學的、讀過書的人,也不一定是技能高超的人,只要他生活中,工作中,能夠盡心盡力孝敬父母,輔佐君王,言而有信,實際地去做一個有愛心,有仁德的人,那他就是有學問了。

可見,從有子,曾子,一直到子夏,三位孔子的高徒,被放到《論語》的開頭,跟孔子相互討論,都說出了同樣的內涵,那就是在家孝悌,對外忠信,針對不同的關係,具體要求不同,對父母,叫做孝敬,對君王叫做忠心,對朋友叫做守信,都是仁德的不同角度的說法和具體展現。也是人生最為常見的必須首先要做到的,因此,才會在該書的開頭師徒們進行反覆的論述。一直論述到子夏,都不曾離開這個核心,目的就是告訴大家,孝悌忠信,是仁德的基本,君子做學問的核心,做人的首要。無論你將來懂得多少知識,掌握多少技能,這個孝悌忠信,永遠都是做人的基本態度,永遠都是學問的核心。

明白了這一點,孔子的這段話,就很好理解了。

澀澤解讀

澀澤榮一認為,這段話是說:君子,為人如果不穩重,舉止輕浮狂傲,就不會得到他人的敬重,自然就沒有威望,百姓就不會心甘情願地臣服和敬畏,那麼你平時從老師那裡學到的做人的道理,就無法一直堅持,因為並沒有實際去做,實際運用來修正自己,那麼這樣的道理,沒有真的理解透,沒有變成自己的東西,等於空談。遇到具體事情,就不知如何是好,迷惑猶豫,這就是學問不經實踐,沒有融匯貫通的表現,學問當然就不會牢固。那麼,要想成為有學問的君子,穩重的君子,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忠信二字去做。那樣就能以真誠感動別人,事情也必然就會順暢。

交友要儘量選擇比自己德行高尚的人,這樣才能使自己發現不足,修正過失。這樣做當然不是指拒絕不如自己的人,對不如自己的,也要友好、善待。因為這樣才是真正的君子,才是君子的美德。

還有,人都會犯錯,不犯錯的人幾乎不存在。不同的是,聖賢者,發現錯誤,就會馬上改正;而一般的人,剛好相反,明知不對,也不願意改正,以至於最後演變成犯罪。有了過失,就應該鼓起勇氣,毫不畏懼地改正。

澀澤榮一的理解,可以說是把握住了孔子的教育核心,懂得學問在於實踐做人的仁德。因此,他的解讀是相當準確的。

學則不固的真義

孔子的這段話是針對子夏的話(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而進行的回答。所以,我前邊說過,這個色,是指態度,賢賢易色就是親近有賢德的人,態度要變得莊重,舉止要恭敬。以此態度來對待父母君主和朋友。所以,孔子接著就說君子要穩重,表示對子夏的肯定,然後回答原因,為何君子要穩重。因為不穩重,就等於行為舉止輕浮隨便,人格必然受損,必然沒有威望,失去信賴感,誰都不會敬服於你。那麼,這樣的人,如何能真的明白老師所教的道理呢,如何稱得上牢固掌握了呢?所以,所學就會不固。

有的將「學則不固」理解成不斷學習知識,就不會固步自封。這是不合理的解釋,因為師徒四人,一直在講君子的仁德,一直講孝悌忠信,講泛愛眾,講親近賢人,強調實際日常的實踐,認為這樣才是有學問的人。孔子不會離題,不會針對子夏講的真正的學問,而繞開它,所以,反倒肯定子夏對學問本質的領悟,認為他理解的很對,所以,進一步強調,要好好去做,言行舉止都要穩重,這才是君子,否則,讓人無法信任你,也就沒有威望了。自然所學的就不牢固了,不算真的有學問了。

我們看到澀澤榮一對這一點非常清楚,所以知道,這裡的學則不固,講的並非學習知識的學,並非指「學習知識,就不會固步自封」的意思。如果是這個意思,突然後邊又講「主忠信」就很矛盾。所以,孔子一直在強調君子的品德,為人應該注意的地方,不注意實踐,就會使所學流於空談,不能牢牢掌握,成為真正有學問的君子。然後再講主要在忠信下功夫,就很自然了。

無友不如己者的真義

之後講「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就更加明顯針對子夏的交友方面的內容在肯定。人們理解成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不太合理,澀澤說的儘量選擇比自己好的人交友相對正確,是道德品行上的比較,希望見賢思齊,提高自己的德行,改正不足。

我個人理解,孔子既然一直教育弟子要有君子的修養,讓弟子們廣泛地愛戴百姓(前邊孔子就說過「泛愛眾,而親仁」),他自己收弟子也不分身份貴賤,強調仁愛,不會貶低他人,那麼,他如何會在講了「主忠信」之後,說出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友這樣矛盾的話呢?所以「無友不如己者」應該是指(朋友之間相互信任)朋友中,沒有一個是不如自己的,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要謙恭待人,跟朋友相處,要經常看到別人的優點,相反,對待自己,則要看到不足,一旦發現,要毫不畏懼地面對它,趕緊改正,這樣才能真的成為有學問的人。

孔子的話,是針對子夏說的,也是同時講給有子、曾子聽的。理解孔子的話,一定要明確孔子一直圍繞著仁德的實踐在說話,一直教導弟子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身的不足,善待他人。要說孔子教弟子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友來往,與孔子的教導真的不合。說學習知識就不會孤陋寡聞,固步自封,更是偏離了仁德的教育主題。將知識的多少當成了孔子說的學問。

明白了學問的實質,就是仁德的實踐,就絕對不會理解偏了,也不會覺得孔子的教導,有多麼高不可及,我想既然孔子希望百姓都能人心向善,民風仁厚,他教的道理,就不可能是讓人聽不懂,難以理解的東西,必然是人人都能受益,非常實際的以孝悌忠信為核心的做人的道理。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 wenyi 周四, 09/20/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0日】

今天,我們會學到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語:慎終追遠。它就來自《論語》:「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此話是孔子的高徒、四書之一《大學》的作者——曾子所說的話,而且就在孔子說完「君子不重則不威」這段話之後,緊接著就出現了。師徒二人之間的話,有何關聯呢?為何慎終追遠,民德就會歸厚呢?對我們今天的人,有何助益呢?讓我們先從澀澤榮一的一段有趣的見聞談起。

澀澤眼中華人的奇特氣質

這是澀澤榮一在明治維新後的晚年,為教育後輩企業家時公開講出的一段對過去中國人的國民性的評判,被如實記載在《論語與算盤》的第十章「成敗與命運」之中。

原話是這樣說的:「中國的國民性,有一點非常奇特,他們即使非常草率地對待英雄豪傑,大家也都不以為怪,坦然處之。可是中國人唯獨對於曲阜的孔廟,相當重視,鄭重地加以保護。我有一個熟悉中國的朋友白岩君,我當面聽他談過,也在他所寫的《心花》裡,讀到過他的遊記,他看到孔廟至今仍然完美而莊嚴,孔子的後人,在世上普遍受到特別的尊敬。儘管孔夫子在生前未能像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那樣,在世時就在政績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也沒有獲得很高的地位,更無富甲天下的財產,用現在的標準來衡量,是不成功的,但是他絕不是失敗者,反而應該說是真正的成功者。」

這段話,道出了近代社會以前,真正的中國人的思想。他們普遍以人格道義為重,衡量一個人的輕重,不是金錢地位,不是家門是否王侯將相,英雄豪傑,即使你出身貧寒,甚至身為乞丐(比如辦義學的乞丐武訓被後人立廟祭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都會讓人敬重,中國人的所謂奇特的國民性,在於重道義,輕名利。功業顯赫不如功成身退,功成身退不如一生默默德化民眾。這就是孔子兩千五百年來仁義教導的結果。使得古代的中國人把人格看得比金錢地位更重,即使是後世的帝王,也要禮敬孔子及其後人。

這就是澀澤看到的孔子的成功。教人向善,功業千秋,永遠得到敬重和懷念。其實那就是孔子慎終追遠的結果。

慎終追遠的孔子

孔子雖身處春秋戰亂的時代,但他並沒有鬱鬱不得志的哀怨,反而在逆境中堅守自己的志向。他認定上古聖王堯舜和周朝的文王周公等君臣,以仁德臣服天下,以禮教規範人倫,認為只有恢復聖王的德政,教化人心,才能獲得太平盛世,是國家興亡的根本。所以他整理上古文獻和歷史留給後人,成為儒學之祖,他曾在魯國為官,將魯國治理得路不拾遺,民風仁厚,國力大增,此為追遠的結果,就是不忘祖先聖王留下的德政,追憶他們大公無私的胸襟,尤其是五帝時代堯舜的仁愛與擇賢能禪讓帝位的無私,加上周公的忠義,都是孔子最為緬懷和敬重的祖先。為此,他一生無論遇到何種挫折,都不改自己的志向,要復興祖先的德政和人格教化。此為慎終。

所以孔子遭到排斥,離開官場後,並不因此懷疑自己的志向,消極不振,反而積極地帶著弟子周遊天下,希望能推行自己的仁政,希望有諸侯國能聽進自己的勸導,採用他的想法,為政以德。但是,他的理想志向,一直受挫,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一生無法得志,沒有建立顯赫的功業。沒有獲得在世時的個人榮耀。

即使這樣,看不到努力的成果,看不到將來付出的回報,他還是誨人不倦,乾脆開辦教育,晚年廣收門徒,弟子遍及天下,以這樣的方式堅持自己的志向。讓弟子繼承自己的思想,達成君子的修養,讓所有階層的人都能接受教育,播散仁善的種子,讓先祖聖王的道德教化,得到千古傳揚。孔子一生不改志向,一生追隨祖先的教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慎終追遠的習性,對祖先非常敬重,聖賢的地位遠遠勝過一般的帝王將相和英雄豪傑。得到全社會的肯定和尊敬。

所以慎終追遠,必然民德歸厚。大家都以祖先,以聖德的堯舜、周公為榮,以厚德為榮,自覺緬懷,自覺追隨,民風自然歸正,社會的道德自然仁厚。

曾子道出孔子的志向

上次講到: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句是孔子回答子夏的話,鼓勵弟子們要敬重和追隨仁德的賢者,這樣才能有厚德,有了厚德才能讓人自覺信服,追隨。所以,重,就是德行厚重,態度穩重,此為君子。

顯然孔子讓人向聖賢學習做人的道理,必然包括廣為流傳的上古帝王和賢者的事跡、人格。

曾子等人一直跟隨在孔子身邊,曾子最為懂得孔子的志向,所以,當他聽到孔子的這句話時,很自然的就知道,孔子是讓他們追隨和實踐古代聖王的為人和志向,以厚德治理天下,德化人心。不要注重個人的得失。所以很自然地就接過孔子的話,說道:「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他很清楚,自己的師父孔子,認為戰亂起於無窮盡的慾望,對土地權勢和財富的爭奪和占有,給人無窮的災難,堯舜能舍帝位,將王權視為公器,傳賢不傳子,厚德至此,何人不敬,人能永遠緬懷不忘先祖帝王的德行,君民不私,天下自然安寧。

對今天的助益

古代不是商業社會,重在教導君王和臣子,厚德為重,君子不重則不威,君王不重則同樣不威,暴力和武力的征戰,不會長久,民心向背,永遠決定於人格的力量。澀澤榮一在商場和實業界,能夠建立日本民族近代資本經濟的構架,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

也就是說,他從《論語》中學到君子的處世之道,就運用於商業的組建,人才的選拔,歸根到底,他懂得經商不重個人私利,選人看有德者,為的是百姓和國家的富裕,有了財富,貢獻社會,實踐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志向,因此,追隨者越來越多,人們因為信服他,紛紛將自己的財富拿出來,願意交給他管理,用於發展經濟事業。他以銀行起手,經歷過朋友的誤解、嘲諷、甚至被人刺殺,也不改經商要貢獻社會的初衷,最後獲得尊敬和信服,奇蹟般地建成500家以上的企業,被人們敬為日本資本經濟之父。他的經歷,可以說成是近代版的慎終追遠。

受過儒家教育的人,能始終堅守君子的人格,做到慎終,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偉人才會難得。今天很多當代日本的企業家,也學習他們,所以,整個商界,以忠信為基本,以貢獻為美德,維持著公認的信譽。事業繁盛。儘管也有不少人一旦有了成績,就開始享受,忘記初衷,不再努力,導致破產。不過整體商界以忠信和貢獻為榮,偏離軌道後,人們懂得再次吸取教訓,參照祖先或者創業者的精神,走回來,這就是追遠的作用。

也就是說,一個民族,如果忘記祖先,詆毀祖先,醜化祖先,毀掉祖先留下的為教導人仁德的寺廟、文獻和文物,讓人想不起來祖先的德行,功績,做法,不敬祖先,嘲笑賢德,就等於毀掉這個民族的靈魂和道德,是最大的罪惡,文革十年,毀掉的是中國人的道德,人們即使新修寺廟,也以不敬之心隨意對待,不過是為了利用古人撈錢。古裝劇和小說,依舊醜化古人,以陰險狡詐為主題,讓人們以為,這些就是古代中國人的主流形像,讓人自覺遠離祖先,嘲笑祖先,懷疑祖先,民德何以歸厚呢?只能敗壞。這,正是中共毀掉傳統文化的目的,讓人遺忘和厭棄祖先。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一)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一) wenyi 周五, 09/21/2018 - 02:09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1日】

學而篇,從起頭的「學而時習之」講到「民德歸厚矣」,基本上,儒家的首部經典——《論語》的核心(教育)主旨,通過孔子師徒四人的論答,已經闡述清楚了:讀書學習是為了明白如何做人,做一個有仁德的人,只要在家孝悌,在外忠信,親近仁德的人,無論是否接受過教育,都算是有學問的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追憶和繼承先祖的高德要道,使得天下民德仁厚,獲得太平。此為孔子教育的目標——德化天下,守護人善良的本性。讓人心免於敗壞。

那麼接下來的最後幾段話,顯然換了角度,澀澤榮一的解讀講義,跳躍了幾段,我先把他跳躍過去的部分,先行讀解,然後大家就會明白,這最後的部分,為何換了角度。看似隨意的論答,實為人生關鍵的智慧。

先看第十段。這裡出現了中國人常說的溫良恭儉讓。

原文第十段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子禽問子貢:「我們的夫子(對孔子的稱呼,相當於現在的先生或者老師)每到一個國家(邦國,諸侯國)必會聽聞到(得知)這個國家的政事,是我們的夫子自己求問得來的,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說:「我們的夫子為人具有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的德行,因德高而自然得到的,夫子的所謂求得(輕而易舉得知諸侯國的政事),那都是不同於一般人的所求的。」

解讀:讚美孔子德高望重

這一段,很明顯,切換了角度。就是前邊已經把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旨闡述清楚了, 教育就是為了民風歸厚,為了讓人學會正確的做人的道理,那麼,孔子自己是如何做的呢,人們對他是如何評價的呢?他自己是否像教育別人那樣,做到了仁德,成為厚德的君子,讓人因此人心歸附,自覺仰慕他了呢?於是這一段就開始總結孔子自己平時都在做什麼,以此體現出他的德行有多高,我們後世的人和弟子,都要明白這一點,向恩師看齊,突出孔子聖人的德行,能夠不求而得,所有人都信任他,仰慕他,向他告知國政,同時請教他治國的道理。

所以這一段看似與前邊內容大不相同,突然像斷了聯繫,實則緊密相關。大有深意。《論語》一直讀下去,將來就明白,很多人向孔子請教治國的道理。雖然請教後,很多國君卻做不到,或者說一時做了,最後還是急功近利,把孔子以德為政的教導付諸實踐後,獲得一時的強盛,就馬上要稱霸天下,最終又走向敗滅,霸主因此不停地更替,這都是因為大家沒有真心地重德,把孔子的教導當作手段,一旦獲得興盛,馬上就霸道起來,半途而廢了,自然也就無法堅持到最後,國家就從新敗落或者滅亡。

但是也說明了一點,人們因孔子的高德而仰慕他,即使做不到,也想請教他指點迷津。因為相信孔子沒有私心,到哪個國家,都在勸善,一心為人行善。從不謀求個人的功名利祿。告訴他自己國家的政事,不會被拿來搞陰謀,不會構成對自己國家的任何威脅,反而能得到孔子的指教,解決國家眼前的困境。所以很多人包括國君,都主動來找孔子,慕名求教,告知國政實態。自然,這就是孔子不求自得的原因。與別人不同的求的方式。

就是說,這段話是通過兩位弟子的問答,告訴大家,孔子是個多麼了不起的具有聖德的君子,我們要像孔子看齊,關心天下百姓,關心國政的得失,成為讓人信任,安心,仰慕,能無私地教化人心,讓人真心追隨的人。實現導正民心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何「學而」篇結束後,馬上就進入「為政」篇的原因。弟子們非常明白,在他們那個時代,春秋時代,諸國爭霸,百姓罹難,首先要導正國家,輔佐國君走正途,有德行,關心百姓,向先祖帝王學習,治理好國家,才是最關鍵的,上邊正則百姓安泰,上行下效,所以,孔子辦教育,希望從上輔助和教導君王效仿先祖堯舜以來的聖君,為政以德,民風仁厚。自然國家太平。

所以,儒家教育,非常關心國家和百姓,講求無私奉獻,為國盡力,認為這是君子的要務和責任,就連帝王之師,也多為大儒,原因就在這裡。把國君教導好了,整個國家和百姓才能重德,國家才能安泰。儘管孔子時代,很少國君做到,但是他真的教育出了一大批弟子,都能傳承他的志向,最後使得儒學成為帝王的正統教育,也成為天下正統的教育,一直到文革前,都是教育的核心,所以我們過去的華人,以道義為榮,以功利為恥。孔子真的實現了他的理想。

關於「溫良恭儉讓」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後世常說的溫良恭儉讓,就出現在這裡,就是從這裡來的。其實就是孔子的五大德行,仁德的具體表現,所以,一直被後世的中國人當作具體的道德規範來奉行。

溫,就是態度溫和,令人感覺平易近人,很親切,不會給人高高在上,很高傲,難接近,難伺候的感覺,讓人很放鬆很安心,很願意靠近和信任。向他傾吐煩惱。

良,就是良心,對人好,不會害人,也是讓人安心信任。恭,就是態度恭敬,尊重別人,體諒別人,不傷害別人的心。讓人很舒服,很感動。這也是善待別人的表現。

儉,生活簡單質樸,不奢華,不過度,節儉常常合在一起,就是此意,一個人講求節儉,就不會追求物質享樂,也就不會被利誘,能堅守原則和德行,當然也是仁德的表現。

讓,忍讓大度,不會跟人計較。這樣的心胸,自然能容人,人們就會喜歡他,也自然會信賴他。

這就是溫良恭儉讓,這五德的主要含義,能這樣做,人們就會信你服你,所謂眾望所歸,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孔子顯然是做到了,二千五百年來,被世界奉為至聖先師,這個地位不是孔子自己要來的,而是後人的自然仰慕和追隨的結果。所以澀澤榮一才認為,孔子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他是帝王之師,百姓之師,只求人心重德,國泰民安,不求個人得失,卻因此獲得了千秋功業。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二)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二) wenyi 周六, 09/22/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2日】

接下來,是《論語》的第十一段,這段話,突然回到關於孝的論述,不少人將這段話當作慧眼識英才的智慧,但澀澤榮一的講義中同樣沒有解讀,我們可以試著發揮自己獨立的思考,並教給孩子。有趣的是,當我試著講解給自視才高的傲慢的女兒後,她的反應出人意料,對待其父親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第十一段原文與大意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一段,是孔子的教導,意思是說:(判斷一個人是否孝敬父母,有一個簡單的辦法。)父親在世的時候,可以觀察他的志向,父親去世後,可以觀察他的行為,如果能做到三年不改父親在世時的志向,很努力地堅持著,就算是盡到孝心了,是個孝子了。

為何再次講孝

這一段很顯然,與前一段兩位弟子評價孔子德高望重(走到哪個諸侯國,都能受到各國仰慕求教,被主動告知國政)的對答內容沒有直接的關係,不像前邊的九段話,彼此緊密相關,而是從第十段開始,角度不斷變化,幾乎每一段看起來都是獨立內容,但是卻從未離開前邊九段的論述核心。起到不同角度論證和補充的效果。

這一段,突然又回到孔子論述孝的內容。是否與前邊孔子的弟子有子所說的孝悌是君子為仁之本有所重複呢?其實,在《孝經》中,孔子把孝分為三個層次,侍奉父母是孝的開始,是做人的第一階段應該做到的,第二就是輔助君王治理國家,第三,就是留下高德成為教化民風的榜樣,以此立身立命,完成此生的價值。同時孝道就是最好的為政要道,所以,孔子留下的孝道,是實現人道的非常實用的辦法,可以具體實踐於任何一個領域和人生階段的辦法。孝道就是仁道的具體做法,它可以修身,持家,治國,萬事都可以運用它來解決,非常實用。

也就是說,孔子一生主要是講做人的仁德,而實現這個修養的捷徑要道,就是孝道。孝道裡有尊老,敬重,承擔家庭重擔,盡到責任和義務,懂得感恩和照顧關心等含義,都是孝字所包含的,一個人懂得在家以恭敬的心態對待父母,盡心盡力照顧父母,關心父母的起居飲食與精神狀態,那就是學習仁道的開始,學習如何恭敬待人,學習如何照顧和關心他人,懂得感恩與謙卑的開始,懂得為人擔當責任與付出心力的開始,是為他的,是學習無私付出的善行的實踐。是學問得到最初的歷練、打下基礎修養的辦法。

所以,這是基本,孝道永遠都是仁德的基本,在這裡,不是重複,而是進一步強調孝,並且角度有所變化和側重,孔子一邊強調孝道,一邊又教會弟子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做到孝行的辦法。

孔子教你慧眼識英才  

仁者見仁,那麼智者就會見智,孔子的這段話,從智的角度看也是一個非常英明的識人之法。有人將它看作是選拔人才的辦法。為甚麼呢?

在古代,中國對啟蒙的教育看得很重,《三字經》在今天也許沒有幾個人讀過,但是都知道這樣一句古訓,就是養不教,父之過,它就來自啟蒙教材的《三字經》。這句話表明,古時的父母,把物質生活是否優越,是否能提供好的生活條件,看得並不重,而是把做人的道德教育,看成是第一位的,養而不教,才是罪過。所以,古代的父母,絕大多數,都教育孩子做人要有仁德。同時留下祖傳的家訓,代代傳承。一般來說,父親的教訓幾乎就是祖先的家訓,每個家庭家訓不同,志向不同,有的以經商為業,有的世代為官,有的是農家,家訓自然不同,但是做人正直,仁義孝悌忠信等道德內涵,是不會變的,所以,父母會傳承家訓給孩子,讓孩子立下志向,一般來說,那時候的孩子都很聽話,懂得這是孩子的本分。即使內心不理解或不心甘情願,也不敢忤逆父母。那時候,看他是否孝敬,聽他講話,了解他的志向,就知道了,不管內心想法如何,至少他聽話了,不敢讓父母失望,也就算是孝順的孩子了。所以父在觀其志。

等到父親去世,沒有長輩看管了,主要就看他的行為了,他能三年原封不動地堅守父親在世時的做法和志向,就算是有心的孝子了,無人看著自己,或者自己當家了,成為家主了,還能尊重父親,珍惜父親留下的人和事業,珍惜父親的一切,三年不忍更改,那麼此人就是有心人了。是一個有情有義,不會忘本,不會恃才而驕的人了,主要體現一個恭敬謙虛和感恩的態度。這樣的人,懂得珍惜別人,懂得感恩,可以放心地信任和培養,因此判斷一個人是否可靠,就看他對待父母的態度和做法。

很多人沒有父親看管了,就很容易變,甚至覺得父輩是老古董,不如自己聰明,一旦父親去世,就馬上暴露本心,很快改變父親的做法,或者很多規矩都改掉了,也不懂得尊重跟隨父親的舊人,急功近利,或者為官不正。那麼這樣的人,很容易自以為是,很容易以自己為核心,難挑重擔,便不是可用的英才。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知感恩和懷念,如何值得信任,將他看作可用之才呢?所以,孔子這段話,也就被看作慧眼識英才的智慧。

體現孔子寬容的孝道

為何孔子講三年呢?一個是孔子認為父母養育孩子頭三年很辛苦,所以守孝三年報恩,是理所當然的。而且這段話也體現孔子寬容有度。

孔子講孝道,不是為了孝而孝,而是通過孝道的體悟和歷練,昇華人的德行。最後成就具有仁德的君子。孔子是聖人,他雖然提倡孝道,但是並不過分苛求,一個人只要懂得基本的仁義忠信,守住大的原則和道理,那麼對待父親留下的具體志向和做法,只要你努力過了,用心過了,也就算是盡力了。畢竟時代在變,具體情況會不同,做法一成不變,也不可能,而且,孩子長大後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人生理想,如果真的自己按照父親立下的志向做了,很認真的做了,發現自己真的不是考科舉,今天說的讀大學的料,或者家裡經商,自己不管如何努力,都不是經商的料,那麼家裡如果有其他兄弟在,那麼考慮重新立志,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只要做人重德,也是無可厚非的。

孔子不是一個教條的人,懂得實際情況實際處理,之所以告訴人要堅持三年不改父親定下的志向,是為了讓人記住恭敬、感恩和謙卑的心,記住做個懂得珍惜別人的有道義的人,莫要把功名利祿和個人的才華前途看得過重。修養自己的德行,才是最重要的,機會永遠屬於那些懂得踏實幹好眼前每一份工作,一心一意對待工作和敬重上司以及同僚的人。

女兒出人意料的反應

我的女兒很聰明,但是也很傲慢,總是看不慣他父親的一些她認為低俗的看重金錢的言行。以看不起的態度在說話,我以父母養育之恩來勸她,讓他改正對其父親的不敬的態度,很難奏效,於是試著把這段話和我的理解告訴女兒,她突然嚇了一跳,自言自語:「我做錯了,以後可不要在別人面前再說爸爸的缺點了,否則,別人會認為我是個沒有良心的人,那我的形像就太糟糕了。」

儘管她並不是發自內心懂得感恩,而是為了顧及自己的形像,但是也可以看到,人學了聖賢的道理,還是會收斂自己過分的言行,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三)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三) wenyi 周日, 09/23/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3日】

前邊一段,是孔子判斷人是否做到對父母盡孝的觀察方法,那麼接下來就是其弟子有子關於禮如何智慧運用的方法,體現有子在實踐中對「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的高度領悟。可以看作《學而》篇中「智」的部分。也就是告訴我們凡事不要教條和偏執,要學會把握一個度,這樣就能讓人處世遊刃有餘、立於不敗。

十二段的原文與大意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這段話,大意是說有子對禮的認識,把為何要有禮的存在,如何合理運用都講得很清楚。有子說:「禮的存在和使用,(是為了社會人與人關係的和諧,使大家和睦相處)為的是達到彼此和睦的目的,所以和為貴。是先王留下來的,一直遵行的治國之道,那是非常美好的,因此無論大事小事都可以遵循這個目的來運用和處理。但這樣做,也有不可行的時候,就是僅僅為了和睦,而沒有節制地一味避開或者緩解矛盾,則是過度的行為,這樣也是不合理,無法行得通的。」

和為貴  但過度則姑息養奸

我們看有子對於禮的認識,體現了一個有節制的度,此為中庸之法的理解和運用,而中庸之法,大家可以看作是一種儒家學問無所不在的智慧,教人立於不敗的一個非常實用的辦法。它其實是為了讓人守住正道。這裡體現在對禮的非常智慧的理解和運用上。

我們常說對人要有禮貌,這是我們老百姓從古至今最俗白的理解。禮貌就是待人要尊敬,敬的內涵最為明顯,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最直接的要因,也就是受到嘲諷和屈辱的憤恨,被人輕視怠慢都是人最無法忍受的,所以,禮最直接體現在敬,能尊敬別人,看重別人,珍視別人,一般就不會輕易招致矛盾,也就能保持和諧的關係。這是人要講禮的主要原因,為的是人與人的關係非常和睦。所以和為貴。但是遷就惡行的息事寧人的做法,則不會帶來真正的本質上的和睦。

所以要把握一個度,如果一味地為和諧而和諧,為息事寧人而為,很容易姑息養奸,走向反面,縱容人的惡的行為。

比如大家現實生活中遇到仗勢欺人,以強凌弱的現象,你敢不敢仗義直言呢?不少人怕指出對方的惡行會使得對方不高興從而招來更嚴厲的報復,從而委曲求全,甚至違心地附和,這樣不分善惡是非的求和睦,是得不到真正的和睦的,只能讓對方變本加厲,覺得惡行非常好用,誰都不敢不從,反而助長歪風邪氣,對作惡的人,就成了縱容。

所以要有適當的禮來節制和約束雙方,無論上下,無論何種身份,都應該遵守各自的本分,相互尊重對方,這樣才有真正的和睦。無論君臣,官民、夫妻婆媳和父子,都是一樣的。不信請先看君臣。

古人上待下,同樣有禮

上待下講禮,最能理解的就是古代君主禮賢下士的行為。如堯舜求賢,如周文王拜姜太公,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都是帝王們留下的典範。就不必細說了。

古人講君待臣民如子,那就要對臣對民慈愛關懷,如同父親,還有言傳身教地教導臣民如何做人的責任,自己就是君子的典範,為官者也是父母官,怎能仗勢欺人呢?這就是上位者基本的責任和本分,失去這些,就是無理,必然也就無禮。

我們聽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話吧。君臣的關係其實就是父子關係的擴大,在社會最高層次的體現,本質上是一致的,所以孔子講孝,學習舜帝以孝治天下。孝表面講子對父的敬養,實則是彼此的善待關係。沒有父母的悉心養育呵護之恩,哪來的孝敬呢?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種相互尊重和珍惜的關係。只有聖賢境地的人能做到超越一般常人的以德報怨,那是遠古神傳文化中留下的典範和榜樣。

再來說夫妻,也是一樣,一直講相敬如賓,就是相互尊重禮敬,如同對待賓客一樣。夫養妻、保護妻子,關心問候是義務,妻子相夫教子,尊重丈夫的決定,管理家庭如同君臣的關係,彼此關照,相互尊重扶持。只不過是內外分工不同罷了。

孔子前邊之所以只講「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就是體現孝的合理理解,體現對子女一方的尊重,要求子女遵行父母的吩咐和做法的同時,也尊重子女獨自的特點,你只要在父親過世後,能三年守護父親留下的一切不變,就算是孝敬了。也是中庸之道的運用。給人留下不偏執,不過度,不教條,理性處理事情的智慧。

所以並不是僅僅下位者要對上位者盡禮。上下都有自己要遵循的禮和本分,因此沒有具體的禮來節制「和」的度,就會犯下過猶不及的錯誤。這是運用禮來待人時,很容易出現的毛病。一味地迎合討好,忘記彼此尊重善待的基本宗旨,是不可取的。

所以讀孔子的這本《論語》,你就不會將中共灌輸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這樣的謬論、歪曲古代禮教真實內涵的陰謀,信以為真了。誤以為自己的祖先很愚昧,那就上當中計了,虎毒還不食子,既為君父,如何會不講善惡是非地要子民的命呢?我們本是智慧無比的民族,如何會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分不清呢?這不是歪曲醜化我們的祖先和民族,讓我們敵視自己祖先,敵視傳統文化,道德迅速下滑的陰謀嗎?因此必須還原真相。

禮節的原意:以禮節制

我們經常將禮節視為一個名詞,其實禮和節兩個字是分開的,並不是一個意思。合在一起,是以禮節制彼此行為,規範各自的行為,以達到不過度、不輕易犯錯、相互尊重的目的。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和睦的關係。如今把禮和節混同成為一個詞,反倒不懂禮的真正內涵了。

大家可能發現了,前一段孔子講的孝,這一段有子講的禮,都涉及到了具體的運用,主要偏重教會大家合理有度的方法,也就是中庸之道的運用。也就是說,前邊告訴你做學問的目的,受教育的目的是學會做人的正理,從孝悌入手,接著出到社會主要講忠信,把握住這個原則待人,就能鍛鍊你成為一個仁德的君子了。然後呢還要注意把握一個度,注意運用中庸之道來理性思考,不要死讀書,學會靈活運用,智慧地處理。

把仁義的宗旨和具體運用時的中庸的智慧,都一併交給了人。這樣一來,當然我們的民族,就會既有仁德,又有理性和智慧了。

這幾段解讀完,終於在下一段,又能看到澀澤榮一的講義了,我們下次再談。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四)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四) wenyi 周一, 09/24/2018 - 02:07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4日】

前邊一段是有子對「禮」的認識和智慧的運用之法,那麼接下來就是他的第二段關於「信」的論述。同樣體現了有子對於「信」的十分理性的認識。運用的思考方法還是中庸之道。到了這段話,澀澤榮一的解讀終於出現了。

十三段的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這段話是何意呢?我們先看澀澤榮一是如何解讀的。

澀澤解讀如下

有子說:「跟他人的約定,如果符合道理,那麼許下的諾言,可以去履行,但是如果許下的諾言,是違背道德義理的,就不能去踐行。對人恭敬固然應該,但是要有禮來節制,保持一個度,這是最理想的做法,否則,過度地恭敬,不分身份場合地恭敬,反而容易招來對方的輕視和嘲弄。因此而招來恥辱。而對於婚姻結成的外戚(顯然「因不失其親」的「因」,澀澤解讀成婚姻的姻)只要交往得當,不過度依賴,即使不是近親的關係,也是可以像對待同宗親族一樣,相互信賴的。」

跟人許諾的時候,這件事是否是正確的,或者說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都是要深思熟慮的。因為一旦發現履行這樣的承諾,是一件惡事,壞事,或者說,覺得自己根本做不到,那就無法去兌現自己的承諾。就會變成不守信用的人。勉強為了守信而為,很可能違背人道,甚至觸犯法律。恭敬待人的關鍵是不能超越禮節,否則,反受其害,招人輕蔑。

而對於婚姻結下的外戚,交往的方式超越限度,同樣受害。

以上就是澀澤榮一對有子這段話的解讀。

現代人最重要的處世之道

澀澤榮一的解讀非常正確。有子講的「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太重要了,今天的人正因為沒有接受過這些傳統的道德教育,在這個問題上屢屢出錯。對於信的問題,我們今天的人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要開始面對,就會遇到這些煩惱。很多人的人際關係處理的十分糟糕,如果父母也未曾受過這些教育,也不會教導孩子如何與朋友交往,等孩子到了大學,困擾不斷,變得害怕與人交往,甚至得了自閉症。很大的原因就是沒能接觸自古最正統的聖人傳下來的處世智慧。

舉個例子,這是我兒子大概十歲左右時,發生過的一件事。記得孩子鬧著要買一部印表機,我個人認為不太需要,很麻煩,但是其父親認為,從此可以印製相片,孩子高興,很積極支持。我為了尊重丈夫,同時也想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於是跟孩子立下約定:如果他們兩個(大女兒與兒子)能負責將來列印、護理和購買墨水盒並進行更換的所有事情,分工負責,那麼,我就同意。

結果,兩個孩子為得到印表機,想都不想就答應了,尤其是兒子,被姐姐分派購買墨盒的任務,其餘的一切工作,都女兒自己負責。她電腦很熟,因此出門購物的力氣活,就交給弟弟了。我當時非常擔心,認為姐姐必須考慮弟弟還小,根本沒有足夠的承受能力完成。離家最近的電器店也要騎自行車20分鐘,還是車道。他一個人,比較危險。但是兒子逞強,堅決說自己能做到。

結果第一次要更換墨盒,姐姐催他去購買,他就沒買來,還哭了。說,電器店沒有對應的型號,改道去別的店,也沒有,又累又急,急得大哭,姐姐還罵他沒用,責備他既然答應了,就要負責,趕緊想辦法買回家。否則就沒法列印明信片了。

我立即阻止姐姐,不要再為難弟弟,這已經超出他的承受力,勉強做,會出危險的。於是我溫和地告訴他,我會去買的,以後記住,不要輕易答應任何事,做出承諾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是否承擔的起,或者是否是對的事情。如果輕易答應,發現自己做不到,或者是一件危害他人的事,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不做失信,做就會傷害別人或者力不從心,還是讓人不滿意,等於失信。所以這件事就當作教訓,以後要牢牢記住。一旦真的不小心答應了不該答應的事,發現了就向對方道歉,同時講明理由,否則,做了,就是錯上加錯。

其實一開始我就想替他去購買,但是很多事情,他如果沒有親自經歷過,就不會深切地體悟到這些道理,因此我當時就讓他自己試著做一次,這件事,也就變成了好事。他一直記住我當時說過的話。

不合理則為不義

兒子的經歷,屬於澀澤講的超過自己能力的承諾。這樣的承諾,也是不符合義的承諾。也就是說,對方讓自己答應做的,是超出了自己能力限度的事情,是強人所難,當然是不義之舉。雖然他自己一高興就答應了,但是我當時提醒的話,姐姐也知道,她作為姐姐,應該想到保護弟弟,愛護弟弟,姐姐逼他去守信,當然就是不義之舉。所以這種信,是不符合道義的,是強人所難,當然不可取。本人也應該意識到,從而停止履行。弄不好,出車禍,很危險。

那麼,答應的事情如果是危害他人的,就更是不義之舉了。比如某個人對你有恩,為了報恩,就答應對方去做壞事,去幫助打擊別人,傷害別人,那就是做惡了。我經常說,孔子講仁義在先,講信用絕對不能離開這個根本的原則。所以,信要近於義,要符合道義,方可履行。一切違反道義的,都不能去履行,也就是「言不可復也」。當然最好就是從一開始就謹慎,三思後行,不要輕易就答應。

再次體現中庸的智慧

孔子一直講在外與人相處,要「忠信」讓人主要在忠信上下功夫。因為言而無信,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誰也不敢再與你交往。你該如何生存於世呢?這是為人處世非常關鍵的德行。所以,有子其實也是圍繞孔子講的「信」在論述。並未離開之前的如何做學問,成為仁德君子的主題。

只不過,再次展現了中庸的智慧。讓人把握一個度。避免過猶不及,不小心違反了道義的原則。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也是同理,比如你是個長輩,在家裡恭敬對待自己的孫子,給他鞠躬行大禮,則不合禮數,又比如,做師父的,跪在學徒面前,恭敬學生,想想都不對勁,等於侮辱自己。同時也讓孫子或者學徒陷於不義。凡事講個度,要符合各自身份或者場合。所以,要符合禮節的規範。這樣才能遠離受辱的境遇。

對待外戚,也要注意分寸,須有裡外之分,否則,外戚的過度干預,就會讓家、國失去正常次序,造成災難和糾紛。這個體現在歷代的外戚干政的危害上最為明顯。一切都要適當而為,過,則會造成相反的結果。反倒違反道義。

到這裡,《論語》幾乎把中國人幾千年遵守的「仁、義、禮、智、信」這五大做人的常理,和智慧,都涉及到了。所以開頭的《學而篇》,是整部《論語》的核心,是主旨,做人的道理,幾乎都講到了。因此,這也意味著,這一篇,所剩不多了,很快就要完結。只剩下最後的三段。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五)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五) wenyi 周二, 09/25/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5日】

《學而》篇前邊的十三段,講的是學問的核心和如何合理運用的智慧。也就是說,實踐仁德,不斷昇華人格修養,此為求學的目的,懂得做人的正理。但是教條讀書,則會犯下過猶不及的錯誤,不能真正掌握和運用所學。所以又講了過猶不及的中庸之道。可惜後人真正能領會《學而》篇深刻含義的人,並不多,這樣一來,即使同學一部《論語》,境界也絕對不同。有人能成為智慧的大儒,能達到賢人的境界,那是因為他們不斷實踐,不斷思考,不斷運用正理修正不足和錯誤,從而不斷昇華。

把學問的本質核心和如何智慧運用的思考方法都講完後,孔子接下來,做了一個總結,也就是何為好學的總結,等於是呼應孔子開篇那三句話的論點:學習做人的道理,不斷實踐,並與朋友切磋,修正不足,樹立遠大的君子的志向,就算人們不理解自己的人格追求,又有何妨,此生無愧天地,無論貧富,只要能完成自己人生的價值,那就是最大的快樂。

也就是說,實踐仁德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獲得人格昇華和智慧的過程,人的視野和度量,也會不斷擴大,能束縛自己,讓自己困擾的事物,必然越來越少,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越來越強,那麼誰還能讓自己輕易動氣呢?

因此,既然是總結,必然還是會回到如何做人,提升精神境界的問題,強調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好學。

我們接下來看最後總結部分的第十四段。

第十四段原文與大意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段話的大意是:孔子說:「君子對待飲食,不追求口腹之慾,對待居住條件,不求安逸富足,但是對於自己承擔的工作和職責,會非常勤勞快捷,且智慧恰當地對應好、處理好,做事敏捷機智,同時言語謹慎,舉止穩重,就能很好地為社會做貢獻了,不過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經驗不足時難免出錯,這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所以,要親近有道高人,遇到難題就能接受指教,發現不足和錯誤,就能及時得到糾正,做人的境界就會昇華,能夠這樣做,那就是我說的好學的人了。」

好學為何要安貧

這段話,澀澤榮一併未解讀,他直接跳到了下一段具體的論述。我們自己來探討。

很明顯,孔子是在講什麼是好學,「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是指君子的志向不在求得物質上的享樂和安逸舒適的生活。

注意,這裡不是反對富貴舒適,也不是鄙視物質的豐盛,而是不求,不執著於此的意思,如果人為此而活著,就會被物慾纏身,失去做人的道義。而非反對人富裕。

如果你能富貴而有德,不追求享樂,那麼富貴本身並無過錯,還可以有能力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因此,我們讀書,不能讀教條了,以為孔子反對人擁有富貴了。孔子只是讓想要成為君子的人,不要被物質利益和享樂的東西毀掉自己的心智和品德。所以要能安貧。

好學實為樂道

「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這兩句就開始正面講如何做人做事了,既然不能以物質慾望的滿足作為追求,那麼,就要樂道,具體做法就是在工作上勤勉,快捷,並且合理智慧地對應。這個「敏」,有反應快捷,應對迅速的意思,又有智慧的意思。比如處理國家大事,你既要快,又要懂得分辨輕重緩急,還要考慮不同人的現實接受能力和條件。推行一個政策,也是如此。具體地方適合農業,還是適合手工業、商業,適合種稻子,還是大麥,等等具體事物,都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情況,為百姓做出判斷。

這個過程,處理事情,做事情的過程,包括在家的孝悌行為,都是學習,都是做學問,過程中會出錯和茫然不解,所以要求教於有道義的高人賢者,得到智慧的指導,就會不斷地修正不足,那麼學問不就長進了嗎?

這就是孔子認為的君子做學問的要道,這就是好學人的行為。他們求的是實踐中悟出做人的真諦,也就是樂於求正道。

學問的真諦在於做人求道

大家看看,這不就是在總結和提醒學問的真諦嗎?學問就是做人的學問,所以要不斷實踐,在日常工作中,天天遇到要面對的人和事,去按照師父的教導來做,不停地實踐仁德的過程,就是做學問的過程,所以,孔子強調要勤快地做事,在家呢要勤快地侍奉父母,愛護弟妹,照顧家人,在外呢,同樣勤勞機敏地做事,只有這樣踏踏實實地工作,才能得到鍛鍊,因為過程中,會不停遇到難題和疑問,不停地思考和處理,就會把師父所教導的道理,真正運用和掌握,最後舉一反三地領會貫通。

否則,就算學完了道理,甚至懂得了中庸之法,沒有運用過程,就無法變成自己的東西。所以,少說話,多做事,不斷請教和修正,才能學有所成。人格修養和智慧才能不斷提高。這就是好學,這才是愛好學習。

所以說,孔子講的學問的概念,跟今天完全不是一回事,孔子等於反覆提醒人們,掌握了多少知識,天天看書,也並不一定就是好學了,日常實踐,在做人的實踐上下功夫,誠懇工作,勤快工作,既快又好,做到了君子的仁德,才是好學。也才會真的感到自己在進步,最後能應對自如,處變不驚,從而樂此不疲,求得人生正道。

好學就是安貧樂道

這一段孔子的講話,前為安貧,後為樂道,好學就是樂道,所謂「就有道而正焉」。孔子其實讓人安貧樂道,做學問就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

安貧並非喜歡貧窮本身,而是說,即使貧窮,也能保持快樂的心態,一心求道,不會被貧困所煩惱擔憂,失去氣節。孔子重點講安貧,是因為人最怕貧窮,為求富貴的享樂,多少人鋌而走險,最後迷失心智,墮落成惡人。所以,重點講的是安貧,而非厭惡富貴。下一段,孔子就會論述這個道理。澀澤榮一的解讀也會出現。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六)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六) wenyi 周三, 09/26/2018 - 02:20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6日】

接下來的第十五段,是孔子與子貢的對話,這段對答,既道出經商之道的本質,所有成功者的必備修養,同時也是以此為例,目的是講明何為真正的好學,是對前一段話的具體展開。而澀澤榮一,則看到了學無止境的教導深意。

十五段原文與大意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這段話的大意是:子貢對孔子說:「貧窮卻不會因有求於富貴者的幫助而作出諂媚的態度,以期得到好處;富貴者也不會因為自己擁有財富和地位,而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看輕別人,傲慢待人。如果能做到這樣,老師您認為這樣的人是否就是好學了呢?」孔子回答說:「也算是好學了吧,不過,還是趕不上貧窮卻能樂道,富貴卻能好禮的人啊。」子貢說:「《詩經》裡有這樣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必須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孔子說:「賜(子貢本名端木賜,子貢是他的字,孔子是其師,可以像父親那樣直呼其名。)啊,可以開始與你一道談論研究《詩經》了,告訴你已經了解的,就能透過現象看到背後的深意和來歷。」

澀澤解讀

澀澤榮一認為,「這段話是為了教導子貢這位聰慧機敏的弟子:做人的學問,是非常深奧,沒有止境的。」

「普通人,貧困之時,很容易卑躬屈膝,失去做人的氣節,向權貴低頭,表現出違背本心的卑微討好,好話說盡的諂媚姿態。一旦富貴,又因為有權有勢,高高在上,任性妄為,待人極為傲慢無禮,輕賤他人。」

「子貢不是一位輕易被貧富境遇影響而動搖的人,認為自己能做到富貴而不怠慢別人,應該就是孔子說的好學的人了,於是稍微有些得意,所以特意問孔子這樣的問題。可是,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不過是沒有這些常人容易犯的錯誤罷了,但是並未真正領會樂道的深意,對貧富的高境界的領悟,還是沒有達到,因此,孔子表示肯定後,對子貢開示了更高一層的道理。『貧窮時也要做到樂於求道,富貴時更能好禮,心善待人,遵從義理,不改恭敬謙卑之心,那才是更高的境界。』」

澀澤還說,孔子指出子貢的不足,就是太容易滿足僅僅沒有一般人的缺點而已,沒能領會學問的真諦,還以為在對待貧富的問題上,夠謹慎對待了,能實踐君子的品德了,沒想到孔子的訓誡,使他一下醒悟過來,孔子是用貧富方面的學無止境的道理在教導弟子,做學問,奧妙無窮,不可自滿,所以子貢很快領悟到《詩經.衛風.淇奧》的那句話,講的就是孔子開示的道理。對貧富以外的學問都能悟到實質了。

子貢求教孔子  自己是否是好學者

這段師徒對答,講的就是安貧樂道的兩個境界,和學無止境的道理。澀澤榮一的理解是相當準確的。其實這段對答,是接著上一段孔子說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的進一步具體的展開,通過富貴與貧賤的對待方式的討論,講明真正的好學就是在任何情形下都能樂於踐行正道,不為身份地位貧富貴賤所左右的態度。此為真正的好學。

所以,子貢聽了孔子的判斷好學者的論述,就覺得自己對照看來,應該是屬於好學的人了,所以才有些自我陶醉,問起自己的認識是否對,等著孔子肯定自己是好學者。當然是求教的時候,不自覺露出的自滿。

如果子貢當時沒有自我滿足感,就會知道,真正懂得學問的人,真正好學的人,會領悟到做人最後求的是樂道的境界,樂於踐行道義,哪裡會隨著境況的改變而動搖呢?所以就能安貧樂道。自然富貴者的傲慢也不會存在,不管何種身份地位,都能安然於本心,自然做到好禮仁善,對任何人都會一視同仁。

所以,通過孔子點撥,他很快明白自己的不足,馬上想起過去讀過的《詩經》的話,工匠們切割獸骨,雕刻(琢的意思)玉石,把形體構架做好了,還要進一步精細地打磨(磋是指對獸骨,磨是針對玉石,都有精細加工進一步打磨的意思),還要精益求精,這就如同君子做學問的態度,永遠不要自滿。學無止境。

孔子很欣慰子貢的悟性,讚揚他,能夠從古人的話中,悟出深意和詩人的本意。告諸往,就是告知那些過去的事情,知來者就是不停留在表面意思和現象,知道作者和老師說話的本願,能夠溫故知新,悟出新的境界,無論新舊知識,都能融會貫通,一通百通。通過貧富討論,懂得了所有學問的本質:學問深不可測。

當然這裡也告訴我們學無止境的真正含義,首先指的是道德的境界,而非現代人的理解。古代有神醫華佗,有鬼斧神工的匠人魯班,沒有超越常人的道德境界,就不會得到這些超常的技能。所以古人認為,學無止境,首先在於做人的學問。道德境界提高了,技能和智慧隨之就被打開,這就是古人為何重德的原因之一。

子貢是孔門經商高手

為何通過貧富來講做學問是樂於求道,學無止境的道理呢?因為富貴是人最期待的東西,貧困是人最厭惡的東西,同時子貢又是經商高手,有著經商的天才,每天接觸的就是如何面對財富的問題,他又是孔子得意高徒,悟性極高。因此《論語》裡子貢的言行常常出現。為的是更好地以子貢遇到的常見的實際問題做為講解學問的例子。

子貢是春秋衛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在孔門十哲中,他以言語聞名,善於雄辯,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在今天可說是外交家的才智。他最擅長經商,曾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端木遺風」就是指子貢遺留下來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儒商之道,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這樣看來,孔子的弟子就有經商的高徒,等於側面印證了孔子並不反對人經商有錢財,而是講了經商之道的關鍵,如何對待財富的心態罷了。澀澤榮一曾反覆說過這個問題,懂得孔子講的安貧樂道只是一個面對財富的心態,不管貧也好,富也罷,做人的謙恭,禮讓,仁善的態度,是不會變的。也只有這樣,才能聚攏人才,干出極大的功業,德高望重不僅僅是為政需要,治國需要,經商同樣需要,帶領大企業,更是需要這樣的為富觀。日本著名的當代鉅賈稻盛和夫深諳此理,遵從的就是子貢的商道。

人們一生中,最難抵禦的就是富貴的誘惑和執著,不是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俗語嗎?說的就是人最常見的問題。通過這段話,通過善於經商,最為富有的子貢的問題和領悟,告訴後世受教育的弟子們,面對財富和貧困該有的正確心態和具體做法:貧困時樂道,富貴時好禮。所有的成功之道,本質就在這裡。

可見,經商也是一條學無止境的修行路途之一,其中一種磨練學問的方式方法罷了。各行各業,都能領悟到同樣的道理,澀澤榮一與稻盛和夫都悟到了這一點,認為成功不過是身後之物,根本不會過分執著。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七)

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七) wenyi 周四, 09/27/2018 - 02:06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7日】

今天,終於讀到《論語》「學而篇」的最後一段,這一段孔子教人最智慧而快樂的獲得功名的「辦法」。這個智慧的人生教導,在日本教育中,並未消失,我的女兒在中學就親身經歷,因此念念不忘。同時我們看到,前邊子貢講到的如何對待財富,和今天講到的如何對待功名,十分緊湊。把人們最容易執著的名與利,都說到了。因此「學而篇」到此結束。

最後一段的原文與大意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大意: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才幹,應該擔心自己不了解如何做人的道理。」言外之意,修正自己,有個好的人格修養,這才是安身立命的大事,才是得到信任、賞識、獲得重用、最終獲得功名的根本。

澀澤解讀:不如具備賞識他人的能力

很多人容易將後邊的「患不知人也」當作智謀的方法,解釋得跟兵法一樣,只有了解對方,才能有勝算,或贏得對方的心,然而澀澤榮一卻說,人們執著於讀懂上司的喜好,博得上司的關注,期待因此獲得提拔,否則,就擔心一輩子不能出人頭地。這是錯誤的想法。

他在講義中,對這段話,是這樣解讀的:「做學問是自己要提高修養,不是為了出名的虛榮心,即使自己修養很高了,卻無人了解,也不必擔心難過,與其耿耿於懷他人對自己不了解或不賞識,還不如煩惱自己為何不具備賞識他人的能力。為何境界見識如此低。」

他的這段解讀,等於告訴大家,當你具備了識人的伯樂的眼光和見識,也就知道領導者需要具備何種素質了。與其擔心別人不賞識自己,不如精進自己的修養。事情真的如此嗎?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發生在我女兒身上的故事。那是日本一所普通中學的教導。

日本老師選學生幹部  傳用人之道

有一次,我遺憾地對女兒談到,今天很少有人懂得孔子說的這句話了。女兒突然想起一件事,讓我感到萬分欣慰,日本現代教育,儘管傳統武士的儒學教育,已經不再是主導,倒是並未完全丟失。
 
女兒上初中時,加入學校吹奏部,演奏各種西洋樂器。有一位女同學,精通各種樂器,可謂才高氣傲,自我感覺很好。事情就發生在三年級本部學生畢業,要選下一界的新幹部的時候。於是這位技術高超的女同學以為自己一定能被選上,即使不是部長,也應該是技術組組長。沒想到她只是普通部員,幹部的職位,一個也輪不到她。不僅如此,部長居然是平時技術很一般,最不起眼的。為此她受到很大打擊,內心委屈不平,於是責問老師,為何自己沒被看重,明明吹奏部,就數她技術最好。

老師聽了她的話,讓她先回去,一會兒老師要就這件事,召集全體部員,堂堂正正講選拔幹部的緣由。為此,女兒深受震動,認為是她學校教育中印象最深、最有意義的教導。如果老師不解開大家的疑惑,也許那位女同學和全體部員,都不知道,一個人才高卻不被人認可的原因。將來出到社會,就會四處碰壁,苦惱不斷。

老師將人集中在一起後,告訴大家,選拔幹部必須首先看人品人緣,而不是技術。她說,「你們也許認為部長技術很差,但是作為一個部的部長,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能否讓大家好好配合,完成一次演奏,而你們的部長,平時人緣很好,愛幫助別人,照顧別人,從不驕傲,非常和氣,而且總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和優點,鼓勵大家。所以大家都愛聽她的話,她具備部長的素質。否則,誰都指揮不動,技術再高,也沒有用。」

從此以後,不僅那位技術高的同學變謙虛了,全體吹奏部的學生,就像注入新的活力,一個個懂得了謙卑和配合,懂得了人品的重要。懂得了考慮別人。

這就是日本中學在課外小組,老師針對實際發生的矛盾問題,對學生解惑傳道的方式。現場進行人生教育。

女兒的故事證實了孔子說的這句話是對的,也證實澀澤榮一的解讀有他的道理。一個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人做得好,即使技術才智不是太出眾,同樣得到賞識和重視,平時默默無聞的女同學,得到了老師的關注,最後提拔成部長,相反有著高技術的學生,因才高傲視他人,不得人心,說話沒人聽,自然不會被選為領導。

功名本水到渠成  何須執著

孔子這段話,跟前邊教導子貢以何種心態對待財富是一個道理,安貧樂道,不等於反對財富的擁有,不等於讓君子不要賺錢,而是對待財富的心態要正,你可以貧窮,也可以富有,關鍵是不被錢財束縛和左右,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能始終保持樂道之心。同樣,面對功成名就,世人的另一大追求,又該如何做呢?孔子其實是接著講了如何正確對待功名的問題。在教弟子們不要迷失自己的人格。並非反對人們求取功名,而是告訴人們正確的不會被功名所累的求功名的心態。

也就是說,孔子前邊講了人最執著的財富,然後再講人最執著的功名,人世間最執著的人的欲求都講到了。

在孔子看來,獲得功名最智慧的辦法,和最高的境界,是不求自得,功名不過是做人做得好,最後水到渠成的身後之物。人只有這樣活著,才會快樂。所以讓人不必擔心,不必患得患失,一輩子為功名所累。

學而篇結語

學而篇通篇都在講仁義之道,先是教人在家如何實踐孝悌之道,以及在外如何以忠信待人,讓人懂得仁德的基本實踐法;那麼做人的基本道理講完了,自然就是讓人注意把握分寸,不要犯過猶不及的弊病,這樣才能運用自如,人生不會犯下大錯,造成大的遺憾和失敗。最後以人最執著的富貴功名為例子,勸誡人無論追求什麼,都不要為名利所累,活出不動搖的樂道之心,守住做人的根本不變。要活出智慧而快樂的人生。此為學習、做學問的根本目的。

我們看,既然「學而篇」從開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一直到子貢講財富,都在講做人,講樂道,講學習做人昇華修養是最快樂的。那麼難道講功名時,孔子會教人如何攻讀人心,為達目的嗎?當然不會,學而篇不會在最後的一段,脫離講做人道理的主題,脫離學習的目的。所以,還在勸人關注做人的道理。修養提高了,一切功名都是不求自得的。何必患得患失。

也就是說,直到最後,都在講學習就是學如何做人。所以,人求富貴功名,最應該擔心的不是別人是否了解自己有多大本事,而是要擔心自己做人的道理是否明白,是否去實踐了,如果你實踐了,總能一心一意,認真勤勉地工作,誰都會喜歡你,領導也會看重可靠的人,當然學的技術也不會被埋沒了,何愁不發達、沒人知道你呢?

這最後一段話,其實在呼應最開頭的第一段話的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不了解自己,卻不怪罪別人,不就是君子嗎?)可謂前後呼應,結構嚴謹。整篇到此層次分明。主旨清晰。

「學而篇」解說到此,全部結束。這一篇是整部《論語》的宗旨,接下去的不過是從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的角度,分別具體展開講如何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