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1):紫砂文化淵源

意文


【正見網2019年09月27日】

前言:

宜興紫砂器是歷經千年的傳統文化藝術品,底蘊極深,紫砂壺不僅是實用器物,還集繪畫、詩文、書法、印款、雕塑等藝術於一身,顯示出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但當今紫砂業已經淪為造假化工、贗品、灌漿品、代工壺、機器車制、手拉胚假紫砂的市場。

尤以近年電商以及網拍的風行,商家利用人們喜歡放漏撿漏 [1]和貪小便宜的心理,恰恰促成了假貨市場的橫行。

部分紫砂藝人為抬高身份,自封大師或各種稱號早已泛濫成災,盲目以職稱來選壺,誤導消費者,敗壞風氣!

這一切是市場導向誤區以及從業者道德下滑所致,消費者購買此類藝術品要有正確的心態及辨別知識,紫砂從業者也需堅守紫砂藝術的本質與本心。從事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的紫砂工藝者,從藝也必須具備有「藝德」才是。

不論商業市場如何改變,堅持正統泥料,保持傳統器形,維持獨特紫砂器製作方法,這些「泥、形、工」藝術才得以傳承。

本文希望從頭說起,從各種角度說說紫砂的過去以及現在……

*    *  *  *

說起紫砂文化,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2]。獨特的工藝、古樸優美的造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皆鍾愛紫砂,它和茶文化融入人們的生活中,紫砂壺在中國更被譽為「茶具之首」,也形成了獨特的紫砂文化。

 
南宋劉松年《攆茶圖》(網路圖片)

「紫玉金砂」的美譽

紫砂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茶具之首」的美譽,它和茶文化融入中華民族的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紫砂文化。獨特的工藝、古樸優美的造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融於一壺,使得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皆鍾愛紫砂壺。

江蘇南部宜興(古稱陽羨)的紫砂罐聞名古今中外,文獻記載有多種稱謂,如「泥壺」、「紫砂罐」、「宜壺」、「砂器」、「紫砂器」、「龔春壺」、「紫玉金砂」等等,雖名號不一,指的都是宜興的紫砂壺[3] 。

ㄧ號井底槽清紫砂壺內近拍石英繁星點點(唐韻紫砂)

「紫玉金砂」是對紫砂的一種讚譽和美稱。稱紫砂為「紫玉金砂」,是因為用宜興丁蜀鎮黃龍山優質紫砂泥製成的紫砂壺,經泡養則溫潤光潔、古樸典雅猶如紫玉,隱隱中隨機乍現的石英光澤,似滿天的星鬥,抑或像紛揚的雪花,給人「紫玉金砂」之感。

尚茶的清雅之士,在飲茶之際、摩挲把玩之中,「紫玉金砂」的氣質就日益浮現。明代聞龍在《茶箋》中就說了紫砂壺的奇妙特質,他有個老友周文甫愛紫砂名壺龔春壺如掌上明珠一般,不時摩挲寶愛,「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真奇物也」。[4]

紫砂壺因茶而生說源起

唐代以前,茶器與食器可能不分。在《茶經》中的茶器中,有熟盂、碗和鹺簋(音cuo guǐ,同「嵯軌」,是裝鹽的圓瓶、圓罍)等這些瓷器,但是還沒見到壺,茶碗是主要的茶器。隨著飲茶風氣普及,茶器日趨工巧。

明洪武年間廢團茶,興葉茶。從此改變了人們的飲茶方式,興起壺泡茶之風尚。到了明代中期以後紫砂壺登上茶湯台,紫砂壺也在明代的茶畫中留下了許多影像。明人周高起《陽羨茗壺系》一書中記載,紫砂陶器的元祖是宜興金沙寺的一位和尚,供春(也稱龔春)是正始。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供春款樹癭壺(網路圖片)

這位和尚的姓名並沒有流傳下來,只知道這位閒靜的和尚與陶缸陶瓮很有緣的樣子,常常身處期間,他會以手工摶土煉土捏陶作壺,燒成後留給人使用。供春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人士,宜興進士吳頤山(吳仕,字克學)的家僮。吳頤山是正德九年進士,未中舉之前在宜興金沙寺讀書,供春隨侍左右。空暇之餘,供春常偷學老和尚作陶壺的竅門,自己嘗試淘泥摶胚,時時學之習之,加上天賦,才智巧思,迥異常人,終成陶藝大家。

金沙寺前有一顆老銀杏樹,樹幹上長了不少樹癭,供春留下的名壺「樹癭壺」據說就是從這銀杏樹上得到靈感的啟發。此壺呈栗色,壺面凹凸不平,狀似樹癭,質樸古雅,別具匠心。這獨樹一格的紫砂壺,受到當時社會名流雅士們的認同、欣賞和讚嘆,給起名叫「供春壺」。因此,供春遂成為中國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姓的制壺良工名家。(後經考證有疑議,請參考紫玉金砂(35))

供春壺栗色暗暗,如古金鐵,敦龐周正,款式新奇萬變,受人愛惜珍藏。主要還有「龍蛋」、「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宮燈」等等。當時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之傳說。從此後在明代紫砂工藝得到了開展。宜興產紫砂泥,宜興窯就以制陶、制紫砂器為主。明書畫家徐渭詩中說:「青箬舊封題穀雨,紫砂新罐買宜興。」這是明代中晚期文人名士愛用紫砂壺的一個縮影。

圖:本幅描繪唐代詩人盧仝(約795-835)席地坐於一裝飾華麗的花毯之上,身旁擺放有三足朱泥茶壺、白瓷茶甌、朱漆茶托、書畫冊等。前面則畫一老嫗煽火烹茶。以朱泥宜興茶壺煮茶,為明中期以後的葉茶泡法,故應與元代畫家錢選無關。(網路圖片)

聞名海內外  紫砂與黃金爭價

明代中晚期,宜興均陶和紫砂壺成為非官窯作品而入宮的民窯作品;此時,紫砂器也得到海外的珍視,《宜興縣誌》記載,明末,紫砂器被葡萄牙商人帶到歐洲,稱為「紅色瓷器」(因紫砂中的「紅泥」成器故稱)。明末清初紫砂器如雨後春筍般迅猛發展。清初盛世「康、雍、乾」三位皇帝都喜愛宜興均陶和宜興紫砂器,特別是乾隆帝愛之尤深。


圖:乾隆皇帝身著漢人服飾,在坐榻上觀賞皇家收藏的各種器物。(網路圖片)

清中葉以後,文人墨客參與紫砂壺的設計製作,運用書法、詩畫、篆刻、雕塑、鏤空、鑲嵌、泥繪、彩釉、絞泥、摻砂、磨光等技法,一壺之上匯集了工藝技法之大成。文人參與制壺,是清代紫砂壺工藝突出的時代特徵,且成為清代壺藝的主流,其優秀作品,不僅僅是一件茶具,更是一件藝術品。官宦之家、文人畫家對紫砂壺的推崇喜愛,更促進了紫砂器的繁榮發展,大大提高了紫砂壺的價值。尤其是裝飾了富麗華美的琺瑯彩和泥繪畫面的紫砂壺,身價倍增。在《陽羨茗壺系》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

由十七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歷經明末、清、民國初年約三百年的時間是紫砂壺的黃金期,也是紫砂工藝史上百壺競新的高峰期。


吳經提樑壺    明代   壺高17.7公分   目前存於南京博物院(網路圖片)
 

有確切紀年可考的最早紫砂壺

在南京市博物館有一把外貌並不起眼的紫砂壺,卻獲贊「天下第一」,原因是其目前有確切斷代可考的最早紫砂壺,為「紫砂壺起源」的文化提供了重要佐證,在紫砂器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根據同時出土的磚刻墓誌紀年推斷,為嘉靖十二年,即1533年。因此壺無款識,人們直接以其主人來命名,稱為「吳經提梁」。

紫砂壺復興 台灣成了第二故鄉


圖:1990年代台灣販賣紫砂壺的茶行(網路圖片)

 

民國才起步不久,中華民族陷入連年的內亂外患,百業凋弊,紫砂行業也無法一枝獨秀。近代紫砂真正繁榮起來是從香港和台灣開始的。

20世紀60年代開始,新、韓、港和台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經濟發達、生活富足之餘,對藝術文化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商人和收藏家認識到宜興紫砂獨特的價值,因此在20世紀70至90年代期間大量收購宜興紫砂產品,由此觸發了紫砂壺市場的火熱。

中國大陸在二十世紀90年代後期,經濟活動因得到外資注入和大量提供廉價勞工而活絡,一些收藏家也開始大量收購紫砂壺、回購海外紫砂壺。到了2005年宜興黃龍山封礦之後,造假的化工紫砂壺海量淹沒市場,紫假砂壺傾銷至台灣及各國華人地區。

在台灣民間經過幾十年的收藏,保存了一定數量的紫砂壺,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因此,說是紫砂壺的第二故鄉也不為過。

註:

[1] 放漏撿漏:撿漏兒,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話,貨主眼力不濟好東西當成通貨給賣了,撿到從別人手裡漏出的好東西,就是用遠低於正常市場價的價格買到好貨。

[2] 紫砂壺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

宜興制陶業一直為祖師爺范蠡立廟塑像,稱之為『陶朱公』,並奉為『造缸先師』,並在每年農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祭祀他,陶都民間現在還流傳著他和西施的故事。
從《宜興縣誌》、《丁蜀鎮志》以及相關歷史記載,范蠡、西施的故事頗具精彩,在紫砂歷史上也留了厚重的一筆。

范蠡、西施的對陶業的主要貢獻有以下幾條:
一、恢復了毀於戰亂的窯業,重整旗鼓併合理髮展。
二、宜興原陶業產品造型單一,范蠡親手製造很多器型。
三、范蠡西施合力發明『墊腳石』和『悶窯』技術,促進了陶器燒制技術的發展,改善產品的質量。
四、范蠡為暢通陶器銷售和陶土資源開採、運輸,出巨資開鑿『蠡河』四十三裡之長,為宜興水利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促進宜興陶業的的發展。
五、范蠡改單孔的饅頭窯為多孔窯,奠定了龍窯的雛形。

[3] 法制標準的科學定義是「用質地細膩、含鐵量較高的特徵黏土製成,呈色以赤褐為主,質地較堅硬,且透氣性能好的無釉陶器」。

[4] 「嘗畜一龔春壺(*紫砂名壺),摩挲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真奇物也。 」

(正見網首發)

(網路圖片)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