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5) :帶你下井去看紫砂礦層

意文


【正見網2019年10月09日】

早期的黃龍山礦區西段(網路圖片)《宜興紫砂礦料》(地質出版社)

黃龍山紫砂泥礦井列入「文化保護」

由於紫砂礦產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和幾近瘋狂的濫采,宜興丁蜀鎮黃龍山紫砂泥礦井於2014年列入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成為中國唯一被列入文物保護的紫砂泥礦井。同時也可以說是世界唯一。

礦井是多種泥層的組合

紫砂礦料並非孤立存在的,它大多賦存於黃石岩層下部的甲泥礦層中,呈多種泥層的組合,有深有淺。泥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1公尺左右,有的僅數公分厚。紫砂礦體一般呈「透鏡狀」、「穴狀」、「薄層狀」等形態,雜生於甲泥礦內,所以紫砂泥又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稱。

夾層中的紫砂礦(網路圖片)

有人將它歸類細分為 :

「泥中泥」 : 紫砂泥層之間的夾脂(也稱綿頭),如天青泥的夾脂梨皮泥,降坡綠泥的夾脂降坡紅泥稱之。
「岩中岩」 : 采出時大多呈堅硬、半堅硬的石塊狀,因產於礦層石英頂板、底板之間,故稱之。
「岩中泥」 : 是夾存於黃石岩層中間的一層紫砂礦料,質地較軟,如朱泥、紫泥等均有這種形態產出數量極少。

因紫砂礦料是以多種夾層形式存在,採掘時通常可以順層剝離,分類選取,部分礦料因上、下不同泥層呈融合共生狀,這礦料一般作為團泥類單獨選取。

(網路圖片)

各種紫砂礦料在礦層中的分布沒有絕對

由於地質成因的多變,各種紫砂礦料在礦層中的分布並沒有絕對統一的標準,即使是同類礦料,由於出產礦區、礦層的不同,在泥層中的位置也會有所不同。

如綠泥一般產於龍骨下部貼層,但有時卻產於其他泥層之間;紫泥在礦層中一般產於烏泥下部,但有時卻出產於團泥下部。

所以現在一般按採掘時礦層的深淺狀況給礦料進行基本分類。
淺層礦料,如山體淺層採掘出產的礦料;
中層礦料,如一號礦井、二號礦井、三號礦井、台西礦井、台西露天礦;
深層礦料,如四號礦井、五號礦井深井採掘出產的礦料。

黃龍山礦區主要礦層分布及開採剖面圖

 
黃龍山台西礦區,是紫泥、底槽青、野山紅棕紫泥、綠泥、團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台西礦區,是中層紫泥、嫩紫泥、綠泥、團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礦層狀況根據所處位置的不同會有一定的差異。
 
台西礦區黃龍山南面山體,是中層紫泥(南山紫泥)、團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台西礦區淺表層,是淺層紫泥(皮青)、團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台西礦區淺表層,是淺層綠泥、團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台西礦區淺表層,是紅皮龍(野山紅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淺表層山體,是大紅泥、紅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西端的青龍山甲泥礦,是綠泥、紅棕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寶山礦區北側的淺表層山體,是降坡綠泥、紅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寶山礦區淺表層,是朱泥、綠泥、團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寶山礦區東面淺表層,是紅泥、墨綠泥、朱泥、團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黃龍山東南面的蠡墅大水潭礦區北側,是天青泥、梨皮泥、青灰紫泥、團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該礦層是少見的豎層結構。

 
趙莊沙山,紅衛香山一帶主要嫩泥礦層分布及開採剖面圖

 
該礦層主要位於趙莊、紅衛一帶黃石山體,是朱泥、青泥、嫩泥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以上礦層剖面圖來自網路圖片)《宜興紫砂礦料》(地質出版社)
該礦層主要位於趙莊、紅衛一帶露天嫩泥礦區,是朱泥、石黃泥、嫩泥及石黃(石紅)等礦料的主要出產礦層。

(待續)

(網路圖片)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