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21):正統紫砂的成型工法--「半手工」

意文


【正見網2020年06月12日】


周高起《陽羨茗壺系》

古籍中對原始紫砂工藝的記載

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1521),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創始》〔一〕述:「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使用。"

《陽羨茗壺系》的《正始》云:「……供春於給役之暇,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胚,茶匙內中,指掠內外,指掠內外,指螺紋隱起可按,故腹半尚現節腠,視以辨真。……」 在這段文字說明金沙寺僧供春原始的制壺工藝。簡稱「捏築刳空法"。

清吳騫著的《陽羨名陶錄》

明末清初,周容在《宜興瓷壺記》〔二〕,僅就文中紫砂的製作技法部分,斷章摘引幾句,以說明紫砂創始之技法:「……「始萬曆間大朝山僧(當作金沙寺僧)傳供春:供春者,吳氏之小史也,至時大彬,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刳山土為之。供春更朽木為摸,時悟其法,則又棄模,而所謂制竹如刃者,器類增至今日,不啻數十事……」

顯然是作者周容實地看制壺的全過程,又了解紫砂工藝當時及以往的一些制況後記錄的。「供春更斫木為模」,一句可見早期紫砂工藝中是使用木製的內模虛身桶製作的。

明代時大彬對紫砂工藝的貢獻

「時悟其法則又棄模」,明代萬曆年間時大彬時期拋棄了木模,以用手工制壺,即「打身筒法」與「鑲身筒法」成型法,獨特的手工製作技法,完善了紫砂工藝與技術。他「削竹如刃」發明了一整套制壺的專用工具,後來「器類增至今日,不啻數十事。」並發展出一套完備的工具體系。

時大彬在紫砂泥料配製、造型設計、成型技法與銘文雕刻方面都極有研究,確立了至今仍被紫砂業沿襲的用泥片和鑲接憑空成型的高難度技術體系,將紫砂的製作造型方法與瓷器及其他陶製品徹底分離。使紫砂壺富於變化,奠定了紫砂壺最具特色的「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可變化性壺形。

紫砂泰鬥顧景舟也說:「自時大彬開始,製作紫砂陶的一整套傳統技法,並傳承至今,這應是時大彬最大的功績。」

紫砂模具的發展歷史

從紫砂工藝發展的初期就已經使用的木模,到了清乾隆時期,又流行用木模(主要是內模)或印模方式去制壺(方壺)。

木模(內模)

印模

清末民初時期紫砂壺的生產量非常大,製程中,在紫砂壺的嘴、把、鈕等附件,大量地使用了陶模,以提高效率,同時也規範了紫砂壺的標準造型。

清末民初時期紫砂茶壺的的附件如壺嘴、壺把、壺鈕等的製作大量使用了陶模。

石膏模具的使用,追朔到民國時期紫砂仿古時已經使用〔三〕。直至1958年宜興紫砂工藝廠從無錫惠山泥人廠引入石膏模具才大量運用,以節省打身桶的時間與降低對陶工工藝水準的要求。由於石膏模具有其它模具所沒有的優勢〔四〕,大大地提高了紫砂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改變了紫砂傳統生產工藝。

隨著其它工藝的發展,出現了鐵、橡膠、環氧樹脂等等材質的模具,使得原來複雜造型的紫砂變得較容易,也使得紫砂造型更加豐富。

「全手工」和「半手工」工藝之分

「拍打鑲接」的工法仍有「全手工」和「半手工」之分。二者前面的步驟都一樣是手工捶打泥條,手工拍身桶,區別在半手工以模子准型,而全手工以手工技巧完成全程。

所謂的半手工壺,就是身筒和壺蓋藉助模具成型,將泥料放入預製的模具中,用模具擋在雛形坯體外整形, 靠在模具內用手擋出來的壺身,各處受力都一樣,所以壺肩處的泥料顆粒分布是均勻的、鬆緊也是處於相同的狀態。半手工壺也同樣有大量的手工成分,與全手工壺唯一的區別就是在身筒和蓋子的成形方式上。

半手工壺用泥片圍起身筒後跟全手工製作時一樣,也需要先用竹拍子大致拍出一個壺的身筒,然後套上左右兩片半模箍緊,用手或工具伸進去把裡面已經大致拍好的身筒抵靠模具內壁並修飾規整,簡稱擋胚。最後再用手工將其他部件粘接成整體,與全手工壺是一致的。〔五〕

顧景舟大師的許多壺同樣藉助了模具,《洋桶壺》是他早年做得最多的一種壺型。當年的《洋桶》的身筒直腹,以及他與高莊先生合作設計的《提壁壺》,在肩部和底部也是使用了模具的。

顧景舟,《洋桶壺》

顧景舟,《提壁壺》

汪寅仙,《曲壺》

而張守智與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合作的《曲壺》,如果不藉助模具,也根本製作不了。有些造型用純手工,不藉助模具,是無法規範、無法製作的。

圖解介紹半手工壺製作

藏壺有三寶,「供春、西施和石瓢」,接下來以圖解的方式介紹半手工石瓢壺製作的步驟:

 
(打泥條)


 (打好的泥條裁好)
  
(打好的泥片,裁好,放一邊)

(圍身桶,處理好接頭)
  
(開始拍打身桶,打出大致的形狀)

(拍打好大致形狀後,放進模型裡)
  
(搪身筒,馬虎不得,不然身筒出來,會憋)

(做蓋子)
   
(蓋子的子口)

(捖蓋子,要處理的乾淨)
  
(搓嘴、把)

(大致的配件制好,剩下就是精加工了)
  
(挖壺嘴,要求厚度均勻、內壁平整,這樣才出水流暢)

(控「把」的型,挺直有力)
  
(修整好的嘴和把)

(戳出水孔,排列整齊,大小適當,清理乾淨)
  
(裝嘴把,三點一線,要裝的正)

(裝三足,按等邊三角形均勻分布)
  
(裝壺鈕,並修整,運用「加減法」,少了補,多了剔除,胥出自然、和諧)

(嘴把裝後精加工,胥出自然、和諧)
   
(運用牛角明針,「光」,考驗制壺者的水平了)

(壺蓋孔洞的細節處理,一定要乾淨)
   
(壺蓋子口要圓)
   
(牛角明針光底部)(用牛角明針,光身筒、嘴、把等,考驗功力)

(身筒開蓋)
 
(修整壺口,要讓蓋子正好放進壺口,需非常小心,不能太大或太小)

(敲底章,這時候也快到了尾聲了)
   
(推牆刮底,壺底內部處理乾淨)

(出水孔的清理,「倒角」)
 
(完工)

半手工壺不等同「簡單複製」

看完半手工的制壺過程,讀者們知道並非模型一壓就能大功告成,即使是藉助模型制坯的半手工壺,仍需手工做後期的修整處理,精加工成分占很大比例,這種精修是不可能重複的,也無法100%相同大量複製。例如汪寅仙借用模具做的《曲壺》,把把都不同,都會有當時的思想情感注入,每把壺都是心血的結晶!

一把紫砂壺的價值,首重的是以真正優秀的本山紫砂礦製作,其次審視其「精、氣、神、韻」是否充足飽滿,傳統器形壺各個局部與整體的銜接過渡是否具整體美感、型制是否規整到位、比例是否和諧、做工是否細緻。

如果是光素器型,壺面是否光整無暇;筋囊器,線條是否清爽利落,塊面是否均勻,曲線是否自然;若是花貨,壺面的花草木果是否自然無矯飾……等等這些標準。

紫砂壺的整體神韻表現,透露出作者對美學的表達,思想情感。藝德藝技兼併的好壺,並不全然在於全手和半手之分,消費者選擇並非絕對,有許多半手工的壺做得比聲稱全手工壺的氣韻更佳,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也是為何市場上有¥1500元一把的全手工的壺,也有¥15萬元一把的半手工壺的道理了,這是紫砂界人盡皆知的。

注:
〔一〕明·周高起:明代天啟~崇禎間人,號伯高,暨陽(江蘇江陰縣)人,博聞強識,工古文辭,早歲餼於庠,與徐遵湯同修(江陰縣誌)。居由裡山,游兵突至,被執索貲,怒詈不屈死。高起家富收藏。精於鑑賞,嗜茗飲,好壺藝,對宜興紫砂頗有研究,嘗深入礦區調查考察,參閱古代文獻,撰寫出中國第一部宜興紫砂專書-《陽羨茗壺系》。

〔二〕清吳騫著的《陽羨名陶錄》裡編載一篇周容的《宜興瓷壺記》

〔三〕文見《宜興紫砂》三十期《民國紫砂往事》

〔四〕    材質分量輕;加水後發硬、且有一定的強度,不要再燒制;開模容易、最細緻、複雜的形狀都可以通過套模來翻制。石膏模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脫坯就非常容易等等,石膏外模就取代其它模具成為現在模具的主流。


現代模具壺

〔五〕半手工紫砂壺不等同模具壺,以現今市場來說,假使壺身與嘴、把、紐、蓋全部配件都是藉助模具成型的,則是偽紫砂泥的現代模具壺。(早期壺和紫砂國營廠壺不論在內)

(網路圖片)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