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24):大師默許的闇黑經濟(上)

意文


【正見網2020年08月07日】

每一款紫砂壺都有作者,為自己滿意的作品落款,不但是一種榮譽感,也表示對作品負責。作者都會在紫砂壺不太顯眼的位置,蓋上自己的印章。這個優秀傳統,自秦漢時期起,各類匠人們就這樣做,後起的紫砂工藝也不例外。

在上世紀20年代,顧景舟大師為了謀生,曾到上海一家紫砂作坊為人作嫁,模仿時大彬、陳鳴遠等等諸名家的壺型。他回憶說:「那時的紫砂藝人為了餬口,常常是「心是自己的,手是別人的」。仿製名家壺型,如同繪畫的臨摹,是紫砂藝人學習的過程,當時,落款一定要註明「某某仿某某款制」字樣。

紫砂壺的「虛誇職稱」與「代工現象」

早期壺與老壺〔一〕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與收藏,但近20年仿製老壺多與亂的程度,可以說更勝以往,幾乎沒有底線。賣家口若懸河,積非成是、三人成虎、真真假假、故作神秘、令初入門者無所適從。在網路不發達的年代,資訊靠的是口耳相傳,因此賣仿老壺者把故事說的活靈活現,你一信,就入瓮了。近年網路資訊傳播迅速,受害者更是不計其數。待真相大白時,也只能「望壺興嘆」了。

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紫砂熱的不斷升溫,「名家壺」、「大師壺」、「高工壺」受到熱捧。各類型拍賣會接連不斷,本來用來沏茶的實用器具,被炒到了幾百萬、上千萬人民幣,已經嚴重偏離了紫砂器的本來面目。於是通過「偽造」和「代工」方式出現的中高端紫砂壺(不一定是真本山紫砂),在紫砂市場上就應運而生,大行其道。

現今的中國,本應是社會與經濟條件最好的時期,是發揚宜興紫砂文化的好機遇。事實上,宜興紫砂並沒有在此時真正輝煌,反而看到的是假冒偽劣、虛假浮誇的紫砂品、業內萎靡與不堪。紫砂市場上人人追求職稱利益,而唯獨放棄真正對藝術的追求。

近30年的紫砂發展歷史,就是一部「假大空」和「假惡鬥」的濃縮歷史,在黨文化下思想洗腦下的人民,親手扼殺了紫砂的生命。

中共黨內信奉林彪名言:「不說謊話辦不成大事」,這句話在中共黨內不僅沒有任何貶義,且可堂而皇之當成標語。如何應用兩面三刀的手法,騙取信任,可以看見中共歷來在每件大事上所撒的彌天大謊和弄虛作假。上行下效之下,同樣的在紫砂行業,買賣撒謊成性,明明知道自己在撒謊騙人,也要繼續撒謊騙人。

本篇就先來談談「虛誇職稱」與「代工現象」這二個問題:

(一) 橫空出世的大師----「虛誇職稱」

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為專業技術人員評定職稱以來,紫砂行業就不再平靜。自紫砂品的售價與職稱搭上關係之後,職稱被「神級化」,職稱居然與藝術、價格划上等號,有違評定職稱的初衷。用職稱層級的高低來認定藝術水準,來衡定紫砂壺的價格,在中國的紫砂業確實成為文化墮落的笑話。

現在的宜興「紫砂大師」滿天飛,重要原因是稱謂與經濟利益有著直接的關係。作者的職稱越高,其作品價格就越高。有職稱與無職稱的人同樣做一把紫砂壺,價格相差可以是幾倍甚至百倍,職稱,己經成了一個坐地起價的重要依據。所以在巨大利益的啟動下,大多數從業人員熱衷於職稱的評定。

1.山寨機構頒發的「野雞證書」

要獲得「正規體制」內相應的職稱證書,制壺工齡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考核標準——從工藝美術員到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分別要求制壺工齡是在七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五年和三十年以上。不同職稱、不同制壺工齡,一定程度反映了制壺經驗和功力的差別,因此,為了把自己的壺價賣高,便製造「假職稱」的方式提升身價與壺價。這現象在紫砂圈內,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職稱和榮譽稱號,自然是對紫砂藝人的一種肯定,但是,通過政府機構漫長的的職稱評級考試,這是很多人不願意的事情。而民間機構的職稱證書,直接明價售賣,正恰恰符合這些需求,也就投其所好,亂評獎、濫發獎,甚至還可以奉上「世界級藝術大師」的桂冠。

於是各種世界級、華人、全球、環球、原X部、商X部、本省和外省XX廳、勞X廳、商X廳、各級XX協會、中國紫砂xx中心、還有企業和學校……山寨社團頒發的證書滿天飛。該單位只管收錢就能入會,不管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管理等等事務,甚至只要多交錢,理事,副主席,副會長頭銜也能當一當,還有專門的中介機構售賣職稱,價格從幾千到幾萬不等。


圖:山寨機構頒發的「野雞證書」

只需要交錢,就可以買得一個「高大上」的稱號,一時之間,丁蜀鎮遍地是高級工藝師。哪怕以前從未接觸紫砂行業的人,搖身一變也成為了「大師」。這就是現今紫砂業遍地「名家」、「大師」的由來。拿到證書還得每年交錢,年年得再扒一層皮。難道不是從客戶身上找回「血本」嗎?

大部分商家也有意散播「職稱論」,告訴消費者以職稱來選購紫砂壺有保障,影響消費者的價值觀,在各種炒作之下,人們對大師的稱謂越來越追捧,讓人覺得手裡沒一把「大師」作品是沒面子的事。正是利用人的虛榮心,讓假「大師」有可趁之機。隨後越多初入的壺友受到這些論調的影響,如此一來又影響到紫砂從業者去追求職稱。這無止盡的惡性循環,獲利最多的是散播歪論的商家。

2.不「稱職」 的「職稱」

各種紫砂的展覽和銷售活動上,「高級工藝師」、「大師傳人」甚至「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名頭屢見不鮮,當你花了大把鈔票買回的「大師壺」,登錄宜興工藝美術紫砂專業技術職稱查詢系統,要麼「查無此人」,要麼查詢到的職稱與所標榜的「相去甚遠」。

如果上網搜索紫砂壺作者職稱,出現的個人信息在非權威部門的網站中,估計是廣告費花到位了,(圖1),這些網站查職稱全都是假的(上述的山寨機構建立的網站)。另外,還有些藝人並不是制壺的職稱,是陶刻、泥繪或者造型設計,甚至是美術老師,此類職稱並不能證明作者具備制壺的能力,制壺的藝人不可能精通刻繪,反之亦然。在查詢職稱時務必詳細查看。


(圖1)

目前紫砂職稱證書,大體上分為,第一類是以各個省名義頒發的各類工藝美術師證書〔二〕,第二類是是宜興人事局出具的專業職稱證書。您所費不貲買的「名家」紫砂壺,務必要在【宜興人社局官網】(圖2)〔三〕查找「職稱查詢」一欄,紫砂壺作者職稱,專業登錄精準,造假證,買證,或以其他專業替代的情形,不會出現在官方網站中。


(圖2)


圖說:截至2020年7月已經在宜興人事局登記的各類專業加總有8173位

1954年前後,全中國所有從事紫砂壺製作的藝人加總也就50幾人。如今,僅僅在宜興丁蜀鎮上就有數以千計的紫砂製作工坊,而從事紫砂壺製作技藝的藝人更是多達幾萬人。

在紫砂壺製作行業內,許許多多從業藝人因為沒有學歷等各種原因,被擋在了職稱評定的大門之外,這類人占全部紫砂從業人數的90%左右,這其中不乏有藝術造詣卓爾不凡者、技藝水平高超的佼佼者。

著名的紫砂七老〔四〕他們都沒有職稱,作品卻是紫砂壺中的傳世極品,創造了紫砂工藝的巔峰,其藝術成就和對整個紫砂藝術界所作出的貢獻至關重要!

(二)大師默許的「造假經濟」

由國家認證的「高級工藝師」、「大師」,是對個人紫砂技藝的肯定,理應更加自我精進,攀登藝術成就的更高峰,但多數禁不起利益的誘惑,大興代工壺生意。受職稱認證的人員數量有定論,但是「大師壺」的產量卻無法統計。因為紫砂製作仍保持家庭作坊、手工製作,加上藏家上門求壺、上門訂製、藏家間贈予和壺壺交換等獨特的流通方式,使得紫砂壺產銷量無法精準估量。

由於市場對高職稱人員的作品需求量大,就出現了高職稱工藝師忙於職稱評定,自己的壺則找人代工的現象,擾亂了紫砂市場的秩序。

很多壺友往往是「認人不認壺」,哪怕是做得再差的名家大師壺,也比默默無聞者做的精工藝紫砂壺貴的多,這是實際現狀。消費者只衝著誰職稱高就買誰的壺,也就推高了「代工壺」的市場。

代工壺的合作模式分有兩種:

1.    請來「槍手」代工

代工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職稱較低的人為職稱較高的人代工,二、是沒有職稱的人為有職稱的人代工(也有少數高職稱者為低職稱者代工)。

宜興有某大師一年至少賣出1000多把壺,平均下來每天就得做出三、四把壺。敲上大師章後,價格是¥幾萬元甚至好幾十萬元。大師們忙於追名逐利,常年在外面站台,宣傳自己的作品,分身乏術,哪有時間好好靜下來制壺呢 ?一天做3-4把也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請來「槍手」代工,「槍手」制好壺後,再配上真正的大師印章和證書,誰還分得清這壺到底是真是假〔五〕。這種合作模式是圈內公開的秘密,而在消費市場卻不能明說。代工現象極為普遍,中高級職稱以上的壺藝人,不代工者鳳毛麟角,可以千分之幾計算。

另一種代工壺是一個師傅年輕時考取了職稱,但是沒有繼續從事而荒廢了,現在看到紫砂壺市場如此火熱,找到熟識工手給了證書和印章,就代工吧。自己多年不做壺了,連制壺的風格上都找不到破綻。這屬於「偷梁換柱」的一類代工壺。

2、壺商向工藝師買斷合同

業內人士指,壺商與工藝師簽定某些壺款的合同後,買斷經銷權1至3年,一次性向大師支付一筆費用,商家去找工手製造,反正買家只看職稱,工藝如何並不看重,而經銷商要做的就是,不停的生產然後變現。還配上該壺與大師的合照、證書無限量印製、甚至拼湊出一本個人作品集,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問題泥料、工藝水準令人大跌眼鏡。

另一類「買賣紫砂職稱」也早已經明目張胆,無名工手做好壺後,蓋上有職稱的章:助工的章蓋一次只要50元,工藝美術師100-150,高級工藝美術師200-500不等,很多制壺師都是和壺商簽約合作,壺架能翻上好幾十倍,只要有職稱,不用做壺也可以賺錢。

據受控於北京官方「喉舌」的香港文匯報都曾在2017-02-21報導:「一個大師一個品種簽一年合同,不費一絲力氣,一下子就可拿到200萬元,只要做到「如果有消費者上門要求鑑定真偽,說真的就行」,「如果他一年簽10個款式,一年的收入就達2千萬元」。不過,「炒家絕對比大師賺得更多!」據透露,宜興去年有幾個網絡炒家營業額每家達到逾六千萬元。」

在合同到期之後,經銷商理應結束制壺。有些無良壺商由於手上有了大師持壺照,更加大規模製造,再投入到市場中。那這些就是「假冒壺」了。近年來,看見研高、高工、國工藝師的壺,很多都在跳水大降價,原因就是這類壺太多了,與是大家就一起賤賣,於是開啟惡性競爭模式。職稱所帶來的附加價值被壓縮了,市場的競爭把這些步步推向透明化,無疑是窮途末路。

3.「虛假經濟」還能繁榮多久

現實紫砂市場中,真假難辨、亂象叢生,貌似滋生繁榮的「虛假經濟」還能維持多久?

現今的買壺人對「泥型工」沒有鑑別能力的情況之下,往往依靠一紙有職稱的證書作為保障,讓被利慾心的業者有機可乘。這種惡性循環就像:消費者要賣相好的青菜、要白胖的饅頭、要潔白的豆乾、於是商人就種出你需要的農藥青菜、添加麵粉改良劑的胖饅頭、用過氧化氫漂白的豆乾,然後附上一張「xx認證」證書來賣給你。

消費者應該要學會判別無添加的原食材,是什麼長相、吃起來是什麼滋味、什麼香味、怎樣的口感,才不會花高價買到附證書的非天然的食材。

同理,買紫砂壺如果追求:壺把鈕三點一線分毫不差;蓋子完全密合;像買玉器般以聽敲擊聲清脆辨別;鐵熔點、跳砂、風釉認為是瑕疵;喜歡光亮色澤美麗的;所以壺商就投其所好,以強硫酸酸洗去雜質,碳酸鋇防腐防風釉,添加玻璃水讓壺變光亮,一般陶土再加金屬氧化物創造你喜歡的顏色,以手拉坯或是機器制壺讓壺型精準,這就是「供需問題」的死胡同。

聰明的買壺者,要更多的從「泥料、造型、工藝」等基本要素去評估一把紫砂壺。因為,真正名人做的壺,沒有證書也是真的;假冒名人做的壺,即使附有證書也是假的;真紫砂,不附證書也是真的,偽紫砂,附精美的證書也是假的。在中共統治下的人民,任何東西都能造假的社會,做這些東西豈不易如反掌。

看了這些「內幕」,你還相信紫砂界真有清貧自守的匠人嗎?當然還是有本分、兢兢業業的紫砂藝人。他們或許由於文化程度不高,考不起什麼職稱,但是老老實實,天天勤勤懇懇地跟泥巴打交道,弄不來炫目的「高大上」頭銜,但不代表他壺做不好。

現今亂象的癥結「不在壺、而在人」。中共的無神論顛覆了人的認知,覆滅了人的精神,膨脹人的貪慾念,迷失自我。一切問題都是人心不古、道德敗壞使然。所有亂象探究都是信仰無神論所帶來的惡果,截斷了神傳紫砂文化。

注:
〔一〕「早期壺」,通常是定義為1955年至1983年間,由宜興紫砂一廠產制的紫砂壺,又稱為早期宜興紫砂壺。其中,又以文革結束後幾年的壺品質最佳。而「老壺」就是1955年之前,直到清末民初的紫砂壺稱之。

〔二〕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是目前唯一受到國家認可的大師稱號,種類有雕刻、陶瓷、刺繡、編織、工藝畫、剪紙等約30個門類。但工藝美術領域裡各類大師評選魚龍混雜,近年來的公信力不斷受到質疑。

〔三〕宜興工藝美術(紫砂)專業技術職稱查詢系統 http://www.yxhr.com.cn/search/gyms.jspx

〔四〕已故的紫砂七老藝人樹立了不朽的宜興紫砂豐碑,創造了紫砂藝術的巔峰,他們是任淦庭、吳雲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蔣蓉。195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任為「技術輔導」,開始了新一代紫砂藝人的培養和紫砂工藝的傳承工作。

〔五〕說到這一點台灣人也脫不了關係:

由於當時與台灣沒有三通,台灣人大多是以探親的名義取道上海,精明的台灣壺商克服萬難來宜興購壺,在上海靜安賓館常年包房,後來乾脆長駐在宜興上海飯店,由宜興壺販子直接送來選貨。

從偷夾帶回台灣,變為幾個人租用航班空運或走水路從廈門海上轉運,在1986年以後,當時宜興出廠價10元人民幣的壺,到台灣可以賣120美元,來宜興販買紫砂壺的人越來越多,後來開始有專業的古董商參與。

從1984年開始,台灣人開始注意收藏顧景舟、蔣蓉、呂堯臣、徐漢棠、汪寅仙這批人的高檔紫砂壺了,由於他們的壺價格高,數量少,只能訂製,於是,台灣壺商們即高調訂製,壺拿到手後,就請宜興當地的高手仿製三到五把高仿品帶回台灣。

當然,這類高仿品必須原料、工藝造型、重量達到99%的相似度,甚至,台灣人將電腦刻章帶進中國後,比當地刻章更好,更精準了,不管是當代名家還是古代大師,行業外的人根本無法辨認,名人的贗品偽作在台灣收藏者手裡越來越多。

於是,台灣人教會了丁山紫砂工藝師代工的訣竅,從此,宜興進入了紫砂歷史上代工最為泛濫的時代,至今變本加厲、無法收拾。

 

圖片來自網路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